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以人类整体利益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观 80年代以后提出。基本思想是:第一,强调与自
然的和谐与统一,人类不能采取耗竭资源、破坏 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谋利;第二,强调当代 人应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相平 等,不能透支后代人的发展与消费机会;第三, 强调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无论是工业 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第一节 社会变迁
一、含义
社会变迁就是社会变化
二、类型
按照社会变迁的发展方向,可分为社会进化与社 会倒退。
按照社会变迁的性质与特点,可分为社会改革与 社会革命。
按照社会变迁的规模,社会变迁可以分为整体变 迁和局部变迁。
按照社会变迁的人为参与和控制程度,可分为自 发变迁和有计划变迁。
三、中国目前面临的挑战
经济方面 政治方面 文化方面 国家安全方面
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 度达到87%,比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2004年, 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排世界108个国家的 第五十五位;中国第二次现代化指数为39分,排 世界108个国家的第五十一位;综合现代化水平 指数为35分,排世界108个国家的第五十九位。
2005年,中国34个省级地区中,香港、澳门 和台湾已经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北京等7个地区第 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超过90%,福建等14个地区 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达到80%—89%。
三、社会发展
1、社会发展与社会变迁的比较 从方向上看 从规模上看 从主体参与的角度看
2、社会发展观的演进
(1)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
是指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指导下形 成的发展战略。它盛行于20世纪50至60年 代。这种发展观认为,发展的根本问题是 尽可能提高经济增长率,GDP、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等指标成了衡量一个 社会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
化 人的现代化
三、现代化的历程与特点
1、历程 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期 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 二战以后席卷全球的现代化发展浪潮
2、特点 早发内因型 晚发外因型
四、中国社会现代化
1、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是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部署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 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一目标已于1987年基本完 成。第二步,到二十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 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 二十一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 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 化。
(2)以人的需要为核心的综合发展观
是国际劳工组织在1976年日内瓦召开的世 界就业大会上提出来的。这种发展观包括 了两个基本思想:第一,强调以人的发展 为目标。第二,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 展。其衡量发展程度的主要指标有五个方 面:基本必需品的消费量、收入和分配的 均等程度、识字率、健康水平、就业情况。
2、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情况 (1)现代化评价指标 为衡量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中国现代化
战略研究课题组建立了包括一次现代化、二次现 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次现代化:典型特征是工业化和城市化 等。其评价指标共10个,包括人均GNP、农业 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农业劳动力比 重、城市人口比例、医疗服务、婴儿存活率、预 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大学普及率。对发达国家 而言,第一次现代化的大致时间是1763~1970 年。
第二次现代化:典型特征是知识化和信息化。 其评价包括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生活质量、经 济质量4大类指标、16个具体指标(包括知识创新 经费投入、因特网普及率等),还有工业增加值比 重、物质产业增加值比重、工业劳动力比重、物
质产业劳动力比重等4个信号指标。对发达国家 而言,第二次现代化的大致时间是1971~ 2100年。
如果京津沪港澳台地区不参加排名,2005第 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排名前10位的地区为:浙江、 江苏、广东、辽宁、福建、重庆、山东、黑龙江、 吉林和山西。
2004年中国地区现代化的前沿已经进入第二 次现代化的发展期。中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已 经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北京、上海和天津等 已经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指出,如果按照中 国1980年至2004年的速度估算,中国第一次现代 化实现程度达到100%大约还需要8年。就是说, 中国可能在2015年前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达到 1960年发达国家的水平。
据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 长何传启研究员介绍,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 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 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及 其深刻变化。其特点是工业化、城市化、福利化、 民主化、世俗化等。
第三节 全球化
一、涵义
全球化是以资本的扩张与科技革命的交互 影响为根本动力和基础,在全球范围内展 现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 领域的人类社会不断增强和加深彼此之间 的沟通、交往、融合的客观历史进程和趋 势。
二、当前全球化表现
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 交通与通讯的全球化 信息全球化 政治多极化 文化全球化
可持续发展战略代表了Baidu Nhomakorabea种崭新的发展观,其核 心是重视人类的整体利益。
社会变迁1 社会变迁2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
一、现代化的共识
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的 转变。
是整体的社会变迁。 是科学技术的产物
二、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 以民主和法制为核心的政治现代化 城市化 以科层制为核心的组织管理的现代化 以理性化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