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角的分类教学案例与反思4

四上角的分类教学案例与反思4
四上角的分类教学案例与反思4

角的分类教学案例与反思

背景分析

角的分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中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平角、锐角、钝角和周角。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依据角的度数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教学难点是认识周角。而周角比较特殊,角的两条边重合。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教学中安排了不少“动一动”、“折一折”、“玩一玩”等操作活动,旨在让学生利用折扇、活动角、长方形纸和圆形纸等实物和教具充分进行操作,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同时让他们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P41的例2和例3。

教学目标:1认识平角和周角。

2使学生感悟到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各种角的特征,区分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认识周角。

教学准备:两把折扇、活动角、量角器、长方形纸、圆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老师知道你们很爱猜谜,下面我出个谜语请大家猜。有风身不动,一动就生风,若要它不动,除非起秋风。打一物品。(生兴趣盎然)

生:是扇子。

教师出示两把折扇,并分别展开形成不同的角。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扇子打开后形成了角。

生:我发现这两个角大小不同。

师:折扇的扇柄相当于角的两条边,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不同,所以角就有大小之分。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角的分类。(板书课题:角的分类)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活动一:归纳旧知,准备探究

师:你知道哪些角的知识,说给大家听。

生:我知道角可以分为锐角、钝角、直角。

生: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

生:钝角比直角大。

师:谁能利用折扇分别找出这几种角?

一名学生到前面演示,边演示边说出自己找到的是什么角。

师:他找的对吗?

生:对!

师:你们想不想活动活动自己的小手?

生:想!

活动二:操作感悟,初步探究

师:请同学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动手在纸上折出直角。

师:折成的直角是多少度?

生:90度。

师:把刚才用纸折的直角打开,这个角是由几个什么角构成的?

生:是由两个直角组成的。

教师用课件演示两个直角变成一个平角。

师:从顶点开始,向两边各伸出一条水平的射线,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平角。

师:这个角是多少度?为什么?

生:这个角是180度,因为它是由两个90度的直角构成的。

师:请同学门互相在折纸上找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想一想平角和直角有什么关系?(同桌之间边找边议。)

生:1平角=2直角

师:请同桌同学用活动角互相演示平角的形成过程,并说一说。

师:把纸折的平角再打开,这个角又是由几个什么角构成的?应是多少度?

生:这个角是由4个直角构成的,是360度。

教师用课件演示角的一条边旋转了一周。

师:什么在旋转?

生:射线在旋转。

师:它是怎样旋转的?

生:射线绕着端点顺着一个方向旋转。

师:旋转了多少?

生:旋转了一周。

师:猜一猜我们把这样的角叫做什么角?

生:周角。

师:你们真聪明,一下子就猜中了它的名字。当射线绕着端点顺着一个方向旋转,旋转一周回到它原来的位置,这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师:谁能到前面来用折扇演示一下周角的形成过程。

一名学生到前面来演示。

师:想一想,周角和直角、平角有什么关系?

生:1周角=2平角

生:1周角=4直角

活动三: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师:请同学以组为单位,按度数将角进行分类。

(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探究)

师:哪个组汇报一下分类结果?

生:锐角为一类、钝角为一类、直角为一类、平角为一类、周角为一类。

师:为什么这样分类?

生:直角是90度,锐角是小于90度,钝角是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平角是180度,周角是360度。

三巩固新知、拓展运用

1、动手操作。

师:请同学们按老师的要求,用活动角摆出相应的角。

师:直角、平角、周角、锐角、钝角。

(教师口述各种类型的角,学生按要求摆出。老师观察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2、巩固新知。

师:这节课学习了几种角?那几种角的度数是固定的?那几种角的度数不固定?

生:学习了5种角。直角、平角、周角的度数是固定的,锐角、钝角的度数不固定。

3玩一玩

师: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后展开,看看能找到哪些度数的角。

生踊跃发言,汇报自己发现的角。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根据角度数的大小,认识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且根据角的大小正确地进行了分类。把你的收获和体会也说给大家听。

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活动。”在导入新课时,我利用猜谜的形式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到既新奇又有趣,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手脑并用,让学生主动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折扇、活动角、长方形纸、圆形

纸等教具,让学生充分进行手脑并用的操作活动。通过看一看、动一动、折一折、说一说、玩一玩等,让学生全身心的主动参与到了探究

新知的过程中。体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新课程理念。同时,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到了学数学的快乐。

三、拓展发挥,提升认识水平

在练习中我设计了开放性题目,让学生在折过的圆形纸中找出有哪些度数的角,既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又使学生懂得不用量角器,也可以利用各角之间的关系找出角的度数。从而,使学生的智能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