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春市热水锡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浅析

合集下载

石岐顶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浅析

石岐顶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浅析
西 ,倾角6 。一 s ,主要发育于云开群变质岩中。 s 7。 秋风坪断裂 :展布 于工 作区中部 。区域上届运 塘一 屋排断裂 中 三 段 ,是本 区规模最 大的断裂 。全长约2 公里 ,宽儿十至儿百米 。总体 3 走向3。. 0 5 - 。,倾向 以南东为主 ,局酥北西。 4 石岐顶断 裂 :位于 秋风坪断 裂南东 倒石岐 顶一带 ,走 向为3 。 5
l 、 Zn 51× lr 、Ag 3 ̄ ×ll Cu 96 O 6 I l (I I 、 5 .
x 1 、Sn 2 0 1 5× 1 、 Bi . 9× l 、 W 3 6 0 80 l 0.
工作 区处于信宜 怀乡一 阳江北 西向隐伏 构造岩浆 岩带与 四会一 吴 川北东 向断裂带交汇部位,区内出露地层为元古异云开群 。 ( ) 1 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为元古 界云开群 ,为一套经过区域变 质并叠』 有动 力变质和接触变质的岩石 J H 云开群下部岩性 为灰黑色一 深灰 色厚层状 角岩 、 质长石石英砂 变 岩夹长石云母石英馓片岩 、石英岩 、大理岩 、 硅质岩 、斜长 角 岩 ; 上部为灰色云母石英徽 片岩 、云母片岩 、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夹片状云 母长石石英岩 、 厚层状矽线石堇青石角岩

云母石英千糜岩。
前人工作在林湾 、大石坪等异常内除发现 了林湾 大型斑岩型 外 , 发现 了林湾铁多金属矿 、 篇铅锌矿 、¨坑仔铅锌矿 、花 还 勒 金多金属矿 、长坑 铜矿 、艮厂铅锌矿等一大批有找矿前景的矿点 化点。
河尾 断裂 :位于秋风坪 断裂 南西侧河 尾一带 .走向 l ,倾 向 。 N W,倾角3。-5 南段发育 干元古界 云开群变质 岩 中 ,北段切 0 7。 入水宁岩体 , 长约3 公里 ,宽约2 m 0。 铸银坑 断裂 :位于秋风坪断裂南东但 铸银项一带 ,走向3 o 。倾 9 5 rN ¨ W或s ,倾角5 o一 5 ,发 育于永宁 岩体 中,北 段切入 云开群 J E o 8o 变质岩 长约6 公里 ,宽2 3 m: 、 . 5 —0 下高 H断裂 :断裂 全长大于1. | 4 公里 ,北段主体发育于思 贺岩体 5

广东省阳春市西岸银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广东省阳春市西岸银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73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广东省阳春市西岸银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黄 凯(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院,广东 广州 510030)摘 要:矿区区域地处于华南褶皱系南西段赣湘桂粤褶皱带,云开隆起与湘桂粤坳陷的衔接部位,在区域矿产上处于桂东-粤西成矿带东段和吴川—四会断裂带斜贯异常区。

通过地质测量,磁法剖面测量及物化探综合剖面测量等工作总结了区内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建立了区内找矿预测模型,为下一步找矿提供方向,为后续项目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关键词:桂东-粤西成矿带;吴川—四会断裂带;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8.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5-0073-3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Prospects of Silver Gold Deposits on the West Coast ofYangchu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HUANG Kai(Guangdong Nonferrou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stitute,Guangzhou 510030,China)Abstract: The mining area is located in the Jiangxi Hunan Guangxi Guangdong fold belt in the south-west section of the South China fold system, at the junction of Yunkai uplift and Hunan Guangxi Guangdong depression. In terms of regional minerals, it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section of the East Guangxi -West Guangdong metallogenic belt and the oblique crossing anomaly area of the Wuchuan-Sihui Fracture zone. Through geological surveys, magnetic profiling, and comprehensive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profiling,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indicators in the area were summarized, and a prediction model for ore exploration in the area was established, providing direction for the next step of ore exploration and providing strong guidance and guidance for subsequent projects.Keywords: Eastern Guangxi-Western Guangdong metallogenic belt; Wuchuan-Sihui Fracture zone; Prospecting direction收稿日期:2023-05作者简介:黄凯,男,生于1993年,汉族,江西抚州人,本科,地质矿产勘查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金属矿产勘查、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

广东省阳春市麻料铅锌多金属矿区文光岭区段深部找矿前景浅析

广东省阳春市麻料铅锌多金属矿区文光岭区段深部找矿前景浅析

58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广东省阳春市麻料铅锌多金属矿区文光岭区段深部找矿前景浅析梁志鹏(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院,广东 广州 510080)摘 要:广东省阳春市麻料铅锌多金属矿位于阳春盆地南缘,是近年来在粤西地区发现的一个具有中型以上远景规模的矿床。

该矿床以铅、锌、锡、铜多金属矿化为主,已发现矿(化)带以铅锌矿为主,主要受NWW-NW向构造控制,与石英斑岩脉关系密切,赋矿围岩为黑云母花岗岩。

经过对矿区文光岭区段物化探异常、地质特征等勘查成果的综合研究分析,认为在文光岭区段的异常区深部具有良好的斑岩型(广义)矿床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粤西;铅锌多金属矿;文光岭区段;花岗岩;成矿前景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7-0058-3Preliminary Analysis of Deep Prospecting Prospects in the Wenguangling Section of the Maliao Lead Zinc Polymetallic Mining Area in Yangchu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LIANG Zhi-peng(Guangdong Nonferrou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stitute,Guangzhou 510080,China)Abstract: The Maliao lead-zinc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Yangchu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is located on the southern edge of the Yangchun Basin. It is a deposit with a medium to large prospective scale discovered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Guangdong in recent years. The deposit is mainly composed of lead, zinc, tin, and copper 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It has been discovered that the mineralization zone is mainly composed of lead zinc deposits, mainly controlled by NWW-NW trending structures, and closely related to quartz porphyry veins. The host rock is biotite granite. After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anomalie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exploration results in the Wenguangling section of the mining area, it is believed that there is a good prospect for prospecting porphyry type (generalized) deposits in the deep part of the abnormal area in the Wenguangling section.Keywords: Western Guangdong; Lead zinc polymetallic ore; Wenguangling section; Granite; Metallogenic prospects收稿日期:2023-06作者简介:梁志鹏,男,生于1989年,汉族,湖南益阳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勘查。

天堂山锡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及找矿前景评述

天堂山锡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及找矿前景评述

天堂山锡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及找矿前景评述分析了广东省龙川县麻布岗天堂山矿区的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探讨了该矿区锡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和找矿前景。

标签:麻布岗天堂山锡矿成矿规律广东省龙川县麻布岗天堂山矿区位于龙川县城11°方向直距约65km处,隶属于龙川县麻布岗镇管辖。

2012年~2014年,我队在该矿区开展了勘探工作,下面就本次勘探工作的一些成果,对该矿区锡矿的成地质条件进行简要的分析。

1区域地质成矿背景矿区位于九连山隆起的东部,河源深断裂带的北西侧与贵东大东山-浰源-罗浮东西向深断裂带交汇处附近,中生代大长沙火山岩盆地靠中南部边缘,上别破火山构造中部与水打银嶂火山穹窿南东侧。

2矿区地质特征2.1地层该矿区露出地层的主要是侏罗系岩层,根据其具体的表现特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岩性段,主要位于勘测区域的北西部分,呈灰色,风化以后的岩石主要呈淡黄色,由斑晶、基质以及晶屑组成;第二岩性段主要位于勘测区域的中部,呈深灰色,部分带有浅灰色,风化后的岩石主要呈紫红色,由斑晶和基质组成;第三岩性段,主要位于勘测区域的东部,主要呈灰色,由斑晶、基质以及晶屑组成。

2.2构造矿区成矿的主要地质因素包括褶皱和断裂[1]。

褶皱位于侏罗统火山岩盆地西北部,地层总体走向近南北,倾向90-102°,倾角38°左右,总体呈一单斜构造。

矿区中断裂发育而成的矿体则主要位于北东方向,另外还有少部分北西方向以及近东西向。

其中,北东方向的断裂位于矿区东部,是一组几乎完全平行的断裂,属压扭性,沿断裂发育出了压碎花岗岩、糜棱岩以及硅化构造岩。

北西方向的断裂也是大致平行的一组断裂,属张性,沿断裂发育出了石英脉、中基性脉以及酸性岩脉。

近东西向的断裂主要位于矿区的北部,属压性,由燕山运动而成,倾角相对较陡[3]。

2.3岩浆岩矿区岩浆岩不发育,仅于中部偏西和南东部出露花岗斑岩脉[2]。

2.4矿床地质特征矿区内的矿产主要有锡、铜、钨、铅、锌等,为次火山岩型多金属矿。

广东省阳春市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描述性矿床模式

广东省阳春市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描述性矿床模式

西部 探矿工 程
13 4
长在 2 ~ 20 之 间 , 深 在 1 ~ 7m 之 间 , 度 在 5 0m 延 中有大规模 的中 性一 酸陛的闪长岩 ( 花岗闪长岩) 侵入 , 接触面呈不规则 状、 锯齿状、 曲状 , 弯 中深成岩体冷却深度较大, 冷却较
悬空物高程 H:H 站 +i - 1 测1 1 h q

H 二 等 测++ 站 i
22 优 缺点 分析 .
量精度 , 另外在观测不到悬空物下方地面情况 的条件下 仍然可以交会测量悬空物的高程。
维普资讯
20 08年第 8 期
3 4 控 矿条件 .
主要为上 泥盆 系 天子 岭组 、 帽子 峰组 。 2 4 成 矿环 境 .
h !测 ± = 测 二 2 垒 1 二 塑 掣娑 ! 一
tn ̄ tn2 a j十 a j
因为采用该 方法需架设两次仪器 , 显然较为费时 , 并且两点之间需通视; 优点是在两测站交会 目标 , 司尺 员不必在悬空物( 线路跨越物) 下方 目测 , 从而提高了测
可 见及 。
3 矿床 特征 3 1 主要矿 物组 合 .
钙质硅酸盐接触交代岩中的铁多金属矿。 2 地质 环境 背景 2 1 岩 石类型 . 花 岗闪长 岩 、 闪长岩 及 同期 的侵入 岩 , 帽子 峰组 、 天 子岭组主要由灰岩 、 条带状灰岩、 泥质灰岩 、 白云质灰岩 组成 , 夹有粉砂岩、 砂质页岩及硅质岩薄层 , 经接触变质 成为大理岩、 条带状大理岩或矽卡岩 , 中粉砂岩、 其 砂页 岩夹层则变质为角岩, 硅质岩变质为石英岩 。 22 岩 石结构 . 鳞片花 岗变晶结构 , 角岩结构( 均匀等粒细粒结构 或显微粒状变晶结构) 交代结构 , , 块状构造, 少量条带

广东阳春石菉铜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_孙宝德

广东阳春石菉铜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_孙宝德
第四系为残积、坡积、洪积、冲积及岩溶穴、洼地堆 积物。覆盖于区内各种时代地层之上, 分布广泛。厚度 几米至几十米, 最厚达 165m。该层为区内次生铜矿的 含矿层位, 富而厚大的东段次生铜矿体主要赋存于该层 的洪积、冲积及岩溶洼地堆积物中, 品位较低的西段次
生铜矿体则主要赋存于该层的残坡积、洪冲积和岩溶洼 地堆积物中。
1. 2 构造 矿区处于在多组构造重叠、复合、干扰的复杂部位,
各类构造形迹甚为发育。但由于第四系广泛覆盖, 所以 构造形迹的地表出露部位不完全。
褶皱: 矿区一级褶皱构造为石菉- 石根向斜, 其轴 部分布在矿区南东面。褶皱开阔, 其轴向以 NE- NEE 为主, 局部 NNE 向, 地层倾角一般为 30 ~ 50 , 其北西 翼陡, 南东翼稍缓的特征。轴部由 中石炭系黄龙群 组 成, 两翼往外依次是下石炭系梓门桥段、测水段、石磴子 段、孟公坳组。次一级褶皱有三塔岭、猫鼻岭、木龟山向 斜和平安寨背斜等, 以及更低一级的层间小挠曲。
石菉岩体是一个具有岩相分带的中酸性岩体。由
南向北可划出空间上呈渐变过渡的石英闪长岩( 石英闪 长玢岩) - 斜长花岗岩- 花岗闪长岩 3 个岩相带。岩体 的同生铜含量为 24~ 98ppm, 平均值 65ppm; 钼含量为 10~ 25ppm; 钨含量为 10~ 180ppm 。铜在宿主矿物黑 云母中的含量 很高, 达 0. 009% ~ 0. 047% 。且从石英 闪长岩- 斜长花岗岩- 花岗闪长岩铜的含量逐渐增高。 黑云母富 M g 贫 L i, 富 T i 贫 F e, 属 M g- F e 云母类, 且 其中 Cr、N i、Co 、V 含量较高。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性 决定了矿床的元素组特征, 岩体南部富 Ca、Mg 质, 所以 在石英闪长岩相带形成 F e- Cu, Cu- Mo 组合; 岩体北 部 Si、Al 质 高, 故在花 岗闪长岩相带 形成 W - M o 组 合; 而岩体中部的斜长花岗岩相带则形成过渡式的 Cu - W 组合。 1. 4 变质作用与围岩蚀变

锡矿在地质找矿中的成因规律

锡矿在地质找矿中的成因规律

锡矿在地质找矿中的成因规律摘要:我国资源幅员辽阔,各种金属分布十分广泛。

其中,我国的金属矿床分布也十分地广泛,类型也十分多样,在这之中,锡矿的数量最多。

锡矿的形成不仅受到花岗岩进入岩体造成影响,同时地质构造、区域地层等也是其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本研究将对锡矿的成矿地质条件以及分布特征与矿床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划分矿床类型、创建成矿模型等,提出其矿床成因与矿化规律,规划出一套科学的找矿模式,以期为相关学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锡矿;地质找矿;成因规律分析前言: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我国西南地区,富含多种金属矿床。

而通过研究部分地区锡矿成矿的地质背景以及其相关的成因规律,不仅能有效解决锡矿在地质找矿中的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对锡矿资源的寻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向,此外还促进了工作人员进一步探讨锡矿床以及花岗岩等的形成环境的有效性提高。

1.锡矿概况及其相关特征1.1锡矿概况我国西南地区板块的交界地带有利的赋矿层位主要是泥盆纪与石炭纪底层中的白云岩、灰岩以及含泥质灰岩等碳酸盐岩。

此地区经历的重大地质构造事件有加里东运动、燕山运动以及印支运动等,从而形成了类型多样的变形搁架。

其中构造盆地、褶皱、断裂是其组成的主要部分。

此外,在不同时期内,花岗岩的类型也在发生变化,分布范围也较为广泛。

通过对其矿床成因进行研究,了解锡矿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规律,不仅能有效解决锡矿地质找矿中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可对锡矿资源的寻找提供重要的指导方向。

1.2锡矿床分布特征西南地区锡矿资源十分丰富,其矿床分布也十分广泛。

受地质构造影响,矿床的类型也十分复杂。

据相关资料统计,在发现的各类型锡矿床中,中小型矿床数量最多。

岩浆岩是影响矿床分布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燕山期的岩浆岩对其分布的影响十分显著。

受岩浆活动的影响,矿床也呈现出多时期多阶段的鲜明特征。

矿床多具有十分复杂的物质组分,单一组分较为少见,常常以共生或伴生状态出现。

由于岩体中心是朝外的,其物质组分与矿化强度具有较为明显的分带性。

广东阳春云灵山金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

广东阳春云灵山金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

广东阳春云灵山金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杨胜虎【摘要】广东省阳春市云灵山金多金属矿位于NNE向吴川-四会断褶带中段,阳春复向斜构造盆地的东缘,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通过对矿区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大致了解了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蚀变、矿化特征和物化探异常特征.震旦、寒武系地层为金的主要矿源层,在矿区内出露广泛,矿区断裂构造复杂,岩浆岩活动强烈,物化探异常特征显著,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反复研究,对矿区矿床地质特征进行探讨,并浅析其金多金属矿找矿前景.【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7(000)007【总页数】2页(P60-61)【关键词】金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找矿前景;阳春盆地【作者】杨胜虎【作者单位】广东有色地质勘查院,广东广州51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阳春盆地多金属成矿带位于钦杭成矿带南西段[1],粤西地区吴川-四会NNE向断褶带中段[2],是桂东-粤西区域成矿带(粤西成矿带(Ⅲ级))的组成部分,矿区位于阳春盆地东缘,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和石炭系等,且经历了自加里东期以来的多期构造和岩浆活动,断裂构造复杂,岩浆岩活动强烈。

区域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床(点)近200个,大型矿床4个,中型16个,小型100余处,尤其以多金属成矿为显著特点[3],矿床类型有斑岩型、矽卡岩型、构造蚀变岩型、热液脉型等;金矿床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和破碎带充填型,目前已发现矿床点11处,主要分布于阳春盆地东缘。

1.1 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为寒武系牛角河组和泥盆系桂头群(图1),牛角河组为一套由变质砂岩、片岩、板岩等组成的浅变质岩,桂头群主要由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和底部的含砾石英砂岩组成。

受区内构造和岩浆活动影响,岩石不同程度蚀变,以硅化为主,使岩石致密度偏高,局部见呈脉状发育的石英脉。

1.2 构造矿区褶皱构造较为简单,主要表现为层间的短小褶曲;受区域断裂构造影响,矿区断裂构造复杂,以近SN向断裂构造为主,其次为近EW向和NW向,是区内重要的导控矿构造。

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浅析

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浅析

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浅析摘要:矿区位于广东省紫金县南部,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下统金鸡组下段地层及第四系冲洪积层,区内断裂构造发育,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依据矿体产状及其矿体形态的区别本区分为锡山寨矿段和大旗山矿段,锡山寨矿段矿体形态主要为脉状,大旗山矿段矿体形态主要为薄脉状、零星细脉状,矿床类型为锡石硅酸盐脉锡矿。

金属矿物为锡石、黑钨矿、毒砂、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等。

关键词:矿体锡石脉状赋矿据当地群众了解,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最早发现于1917年,p侏罗系下统金鸡组下段(J1ja):矿区覆盖严重,基岩露头较差。

基岩主要出露在矿区中部、西南部、西部,地层产状总体走向为北东向,倾向南东,倾角一般40°~60°,呈孤立团块状或不规则带状分布于沟谷两侧或山坡上。

岩性组合从下到上(从西北到东南)主要有:深灰—灰黑色含云母粉砂质泥质页岩夹细粒长石石英砂岩;黑色碳质页岩,夹灰色粉砂岩;灰色中粒含云母长石石英砂岩夹灰色—灰绿色泥质页岩;紫红、灰紫、土黄色泥质页岩及灰白、灰色中粒、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合砂页岩互层;紫红色页岩夹紫红色含云母粉砂岩、砂岩;中粒长石石英砂岩。

其中锡多金属矿带主要与灰色中粒含云母长石石英砂岩夹灰色—灰绿色泥质页岩有关。

第四系冲洪积层(Q):主要分布于河流或沟谷两侧,主要由砂、砾石、粘土等冲洪积物组成。

2 矿体特征区内断裂构造发育,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依据矿体产状及其矿体形态的区别本区分为锡山寨矿段和大旗山矿段,锡山寨矿段矿体形态主要为脉状,大旗山矿段矿体形态主要为薄脉状、零星细脉状,矿床类型为锡石硅酸盐脉锡矿。

锡山寨矿段:矿体主要表现为含锡硅酸盐矿脉沿构造破碎带充填,含矿破碎带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顶底板围岩为石英细砂岩。

矿体以脉状为主,走向主要有北北东向、近东西向、北东向,倾向南东、南南东,倾角一般50~70°。

矿体厚度一般1.0~1.5m。

广东省阳春市山坪银矿区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广东省阳春市山坪银矿区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广东省阳春市山坪银矿区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一、地质背景广东省阳春市位于粤西北部,素有“银都”之称,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山坪银矿区是其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其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备受矿产地质学者和采矿企业的关注和研究。

山坪银矿区地处天然气田的北缘,地处壮侨褶皱带的内侧,属陆相充填型盆地。

区内地层上系以石英砂岩为主,下系包括灌溉战瀑布群。

构造上主要发育褶皱、断裂和倾斜,以中低角度的中、小幅褶皱为主,其次是低角度大幅褶皱。

断裂破碎以及中低角度倾斜较发育,为砂岩型银矿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矿床地质特征1. 成因类型山坪银矿区属于砂岩型银矿床,矿石主要富集在砂岩与角滴岩的接触带。

银矿主要以砂岩中的褐铅矿和白银矿化作用为主,部分砂岩中暗色杂色褐铅矿和白银矿结晶在砂岩中,构成小的矿体。

2. 成矿特征山坪银矿区的成矿特征主要表现在成矿岩浆活动和成矿构造活动。

由于地质构造运动的作用,使得矿化作用发生在砂岩褶皱以及断层带中,这些地质结构成为矿床产出的重要载体。

银矿床产出的矿石主要为硫化物矿石、氧化物矿石和硅酸盐矿石。

3. 矿物组合山坪银矿石中主要矿物成分包括砂岩、褐铅矿、白银矿化和铜铅锌矿,以及其他一些次要矿物如黄铁矿、绿帘石等。

褐铅矿和白银矿是银矿床的主要矿物组合,占整个矿石的绝大部分。

三、控矿因素分析1. 地质构造山坪银矿区的地质构造为主控矿因素之一。

砂岩型银矿床主要发育在褶皱、断裂和倾斜构造带中。

区内构造作用剧烈,中低角度的中、小幅褶皱以及低角度大幅褶皱发育,这些构造作用提供了成矿物质的运移通道和富集条件,是矿床形成的重要地质基础。

2. 地层条件山坪银矿区的地层条件也是控制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地层上,砂岩层与角滴岩和其他岩层的接触带是矿床主要产出地,这些接触带上砂岩中的褐铅矿和白银矿化作用主要发生于此,成为银矿床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

3. 热液活动热液活动是山坪银矿床形成的重要控矿因素之一。

该地区曾发生过热液活动,使得矿石中的主要矿物成分得以富集和形成。

锡矿资源地质特征

锡矿资源地质特征

锡矿资源地质特征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中国锡矿床受大地构造控制十分明显,其往往沿特定大地构造部位呈带状分布。

这些大地构造部位是:塔里木-中朝地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晚古生代天山-大兴安岭褶皱区;扬子地块东南侧的古生代华南褶皱系;中新生代西太平洋板块对亚洲大陆俯冲形成的滨太平洋褶皱系;印度板块与古亚洲板块之间聚敛、碰撞形成的特提斯-喜马拉雅褶皱带。

在这些构造带的控制下形成8个锡矿床成矿带:①康滇地轴锡矿床成矿带;②江南台隆锡矿床成矿带;③右江锡矿床成矿带;④南岭锡、钨矿床成矿带;⑤邓柯-义敦锡、多金属成矿带;⑥滇西-藏中锡矿床成矿带;⑦黄岗-甘珠尔庙(大兴安岭)锡多金属成矿带;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锡(钨)多金属成矿带。

岩浆活动是控制中国锡矿床分布的又一重要因素。

中国各锡矿成矿带主要锡矿床皆分布于改造型花岗岩带,许多大、中型锡矿床大都产在燕山晚期阶段的重熔-再生岩浆作用形成的小岩株、岩枝(群)内外接触带。

例如我国两个最大的锡矿床——云南个旧锡矿和广西大厂锡矿所在的右江锡矿成矿带,矿床皆产于经过充分分异演化的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岗岩接触带和围岩的容矿构造中。

拥有众多的锡矿床及有锡伴生的钨、铜、铅锌、钨钼铋、铌钽或稀土矿床的南岭锡钨矿床成矿带,锡矿床成矿作用自加里东期即有初始富集,以后各旋回逐步加强,至燕山旋回锡、钨成矿作用达到高峰。

我国又一个重要的滇西-藏中锡矿床成矿带,其东亚带,与锡矿床有关的花岗岩多属印支构造旋回;西亚带与锡矿有关的主要为晚白垩世至始新世的花岗岩,矿体多产于岩体突起的冠部或外接触带容矿构造中。

黄岗-甘珠尔庙(大兴安岭)锡多金属成矿带,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为燕山期钾长岩花岗岩,矿床产于花岗岩接触带附近。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锡(钨)多金属成矿带,与锡多金属成矿作用有关的花岗岩为海西-燕山旋回各期侵入体,主要有花岗闪长岩、碎裂花岗岩等,一般为中小型岩基和岩株,锡钨钼铋矿床主要产于接触带夕卡岩内带,铁铜、铁锌或铜锌矿床产于夕卡岩外带,再外有铅锌矿床。

广东省阳春市山坪银矿区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广东省阳春市山坪银矿区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广东省阳春市山坪银矿区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广东省阳春市山坪银矿区是中国重要的银矿产地之一,具有丰富的银资源和良好的地质条件。

本文将对该银矿区的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矿产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一、地质特征山坪银矿区位于广东省阳春市境内,地处大埔-连南断裂带的北缘,地处阳江-中山构造带的北缘。

该地区地属华南重力块内的学令岩系,主要岩性有板岩、砂岩、灰岩、变质岩等,其中板岩和砂岩的分布较广。

该地区地处江河盆地西部,属斜坡-台地地貌,呈东北朝西南的倾斜。

地震活动性强,地下岩体发育断裂构造,多次造成地形变化,形成了山川起伏、地势复杂的地貌。

该地区受狂暴气候影响,强烈的降雨导致地表水文活跃,产生了丰富的河沟和小溪,形成了良好的水系条件,为矿区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矿体特征山坪银矿区主要的矿体类型为破碎带型银矿。

矿体分布广泛,矿石质量好,矿化程度较高,矿物组合丰富,主要含有银、铜、铅、锌等有价金属矿石,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矿体赋存于板岩和变质岩的接触带附近,矿化方式主要有蚀变矿化和热液矿化。

矿体的形态多样,有脉状、层状、状矿和块状等,具有较好的延伸性和连续性。

银矿石的富集程度主要受矿区内断裂构造的控制,断裂构造多次发生活动,形成了多个次级构造带,这些构造控制了矿体的产出方向和空间分布,为矿床富集提供了条件。

三、岩石特征山坪银矿区的岩石主要以板岩和变质岩为主。

板岩主要是硅质板岩,属于当地的基础地层,具有良好的密实性和稳定性,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为矿体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变质岩主要为片岩和云母片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是热液矿化作用的重要宿主岩。

板岩和变质岩之间的接触带是矿体的富集带,其结构特征复杂,断裂构造发育,形成了多个层次的构造带,为矿体的富集提供了多样的空间条件。

岩石构造保持着较好的完整性,对矿体的保存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控矿因素1. 地质构造因素山坪银矿区地处大埔-连南断裂带北缘,地处阳江-中山构造带北缘,处于两大构造带的交汇部位。

广东省阳春市铁屎迳铅锌矿远景区找矿前景分析

广东省阳春市铁屎迳铅锌矿远景区找矿前景分析

79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广东省阳春市铁屎迳铅锌矿远景区找矿前景分析黄 洪(广东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广东 湛江 524049)摘 要:远景区位于粤西-桂东南成矿带中段,区内北东向断裂构造发育,形成区内导矿和储矿构造;出露主要地层为泥盆纪的天子岭组、帽子峰组,为阳春盆地重要的铜铅锌富集层位;区域上燕山期岩浆活动频繁,提供了区内多期次的成矿热液,1∶1万土壤测量圈定了多个综合异常,异常规模大,强度高,异常浓度分带好,中心明显,属于矿致异常;目前已发现了两种类型铅锌多金属矿化体,区内成矿条件良好,找矿潜力较大。

关键词:铅锌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阳春市铁屎迳中图分类号:P61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9-0079-3Analysis on the Prospecting Prospects of the Tieshijing Lead Zinc Mine Scenic Area in Yangchun City,Guangdong ProvinceHUANG Hong(The Fourth Geological Brigade of Guangdong Provincial Geological Bureau,Zhanjiang 524049,China)Abstract: The prospective area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western Guangdong southeastern Guangxi metallogenic bel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ortheast trending fault structures within the area, forming the ore guiding and storage structures within the area; The main exposed strata are the Tianziling Formation and Maofeng Formation of the Devonian, which are important copper, lead, and zinc enriched layers in the Yangchun Basin; The Yanshanian magmatic activity in the region is frequent, providing multiple mineralization hydrothermal fluids within the region. A 1:10000 soil survey has delineated multiple comprehensive anomalies, with large scale, high intensity, good concentration zoning, and a clear center, which belong to mineral induced anomalies; At present, two types of lead zinc 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bodies have been discovered, and the mineralization conditions in the area are good, with great potential for mineral exploration.Keywords: lead-zinc or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prospects; Tieshijing, Yangchun City收稿日期:2023-08作者简介:黄洪,男,生于1964年,汉族,广东廉江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勘查。

浅谈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规律

浅谈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规律

【文章编号】:1672-4011(2008)03-0149-03浅谈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规律唐迪(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一大队) 【摘 要】:某山矿床受短轴背斜构造控制,在岩体与有利的碳酸岩接触部位,生成钨锡多金属矿床,勘探表明其为一中型钨锡为主多金属矿床。

【关键词】:地质特征;找矿规律;岩体 【中图分类号】:T U195 【文献标识码】:B 矿床受短轴背斜构造控制,在岩体与有利的碳酸岩接触部位,生成钨锡多金属矿床,勘探表明其为一中型钨锡为主多金属矿床。

1矿区地质111 地层矿区出露的地层除第四系外,主要为石炭系下统大塘阶石磴子段(C1ds)结晶灰岩和测水段碎屑岩。

石磴子段上部含少量泥质,炭质,分布于该岩体周边,呈穹窿状向四周倾斜,一般倾角40°~70°,因受后期火成岩侵入影响,接触部分发生矽卡岩或矽卡岩化。

在岩体周边赋存有矽卡岩型锡矿及少量钨锡石英脉。

南部有层间破碎迭加改造型锡多金属矿体。

测水段(C1ds)属于浅海沼泽相碎屑岩类沉积,整合于石磴子段灰岩之上,分布于矿区四周,其东面与火成岩体直接接触,底部普遍发生角岩化,上部变质为斑点状板岩和炭质板岩等。

区内所见岩石有变质细砂岩,粉砂岩和炭质页岩。

112岩浆岩锡山岩体平面上近椭圆状,其南北长800m,东西宽600m,出露面积约015km2,为一小岩株,沿矿区短轴背斜轴部侵入。

岩体中部隆起,向四周倾斜,倾角15°~70°,界面起伏,局部出现舌状凹兜或超复现象,常沿围岩层理,裂隙等贯入侵蚀,接触界线极不规则。

岩体的绝对年龄值80M a~140M a,为燕山五期侵入体(据中山大学1976年锡山岩体测定资料)。

锡山火成岩体为同期多次脉动(间歇性活动)侵位的,每次脉动侵位结果,形成冷却边———边缘过渡相带。

据矿物成份,结构变化及接触关系等,可分出二次脉动侵位活动体,每次又可划出内部相和边缘过渡相。

按A—H查凡里茨基方法计算数值确定其岩石化学类型属2类3组(科)。

广东省阳春市南山崩坑—石屋铅锌铜锡矿床地质特征

广东省阳春市南山崩坑—石屋铅锌铜锡矿床地质特征

作者简介 :吴剑 (9 5 ,男 ,工程师 ,硕士 ,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 ,从事矿产勘查与评价工作。E— a :w j n 2 0 12 2 .o 18 一) m i u a0 0 34 @16 cr l i n
22 0
资 源 环 境 与 工 程
是一 个 主要 由晚古 生界一 侏 罗系组 成 的北 东 向复式 向
中 图 分 类 号 :P 1 .2; 6 8 4 684 P1.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1 1 ( 0 1 0 0 0 —0 6 1 2 1 2 1 ) 3— 2 1 2
0 引 言
广东 省 阳春 市南 山崩 坑一 石屋 铅 锌 铜锡 矿 床 位 于 阳春市 城 南 5 。 向 , 5方 直距 1 m处 。该 矿床 处 于 阳春 5k 盆地 的南西 段 , 小南 山隐伏岩 体北 东外 接 触带 。
第2 5卷 第 3期
21 0 1年 6月
资 源 环 境 与 工 程
Re o r e vio me s u c s En r n nt& Engne rn i eig
V0 . 125. No. 3
J n ,01 u e2 1
广 东 省 阳春 市 南 山崩 坑 一 石 屋 铅锌 铜 锡 矿床 地 质 特 征
侧 , 向北 西 , 倾 视倾 角 3 。~ 0 。在浅 部形 成铅 、 、 0 4。 铜 锌
的氧化带 , 度可 达 10 m, 化 矿 占 7 % , 体 围岩 深 5 氧 3 矿 普遍 角 岩化 ; 受侏 罗 系砂 岩 中顺 层 破 碎 带 控 制 的矿 体
斜构 造 盆地 , 称 阳春 盆地 。 俗
1 区域 地 质 背 景
阳春 地 区大地 构造 位置 处 于东亚 大 陆新 华 夏 系第 二 隆起带 的西南 端 , 二级 块 段 隆 起 带 的西 缘 。 以吴 其 川一 四会 断裂 带 为界 , 西北 部位 为 云开 隆起 区 , 东部 南

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思路探讨

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思路探讨

矿业科技2019年12期︱373︱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思路探讨张春才青海省第一地质勘查院,青海 海东 810600摘要:多金属矿属于较为重要的矿藏资源,勘探、开发多金属矿,对于拉动矿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比较复杂,不同地区的多金属矿矿床,又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为了做好多金属矿找矿工作,地质勘探工作者必须认真、细致地分析、研究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并探寻行之有效的找矿路径。

本文将就此方面的问题展开探讨,希望本文对于广大地质勘探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地层;找矿思路多金属矿指的是含有铅、锌、银、镉、铜、金等有色金属的矿床。

众所周知:铅、锌、镉、铜在工业上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金、银则是经济价值较高的贵金属;因此,勘探、开采多金属矿,对于拉动矿业经济、推动工业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地分析、研究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做好多金属矿找矿工作。

1 多金属矿地质特征 多金属矿矿床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在内蒙、华北、山西、广西、西藏、东北、云南等地,均有规模较大、储量较为丰富、开采价值较高的多金属矿矿床[1]。

下面,我们将着重研究青海某地的多金属矿地质特征[2]。

青海某多金属矿,位于东经95°,北纬33°一带。

矿区面积超过70平方公里。

矿区海拔在4500米-5400米之间,平均海拔有4900米。

矿区内山脉连绵不断。

矿区内的地层,大体上可分为第四纪地层、变砂岩板岩互层组、中-晚三叠世巴塘群火山岩灰岩组。

中-晚三叠世巴塘群火山岩灰岩组地层,倾向在20°-50°之间,经勘查,该地层的主要包括火山角砾岩与集块熔岩。

集块熔岩多为斑状结构,呈灰绿色,成分主要有英安岩、安山岩、凝灰岩。

英安岩中的金属矿物含量估计有2%。

凝灰岩中的金属矿物含量估计有1%。

集块熔岩主要分布在矿区山顶一带。

在矿带的北侧,集块熔岩的南侧,分布着大面积的火山角砾岩。

广东省阳春市那软金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

广东省阳春市那软金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

西至北西西 。 下那软 8 号矿体附近 , 根据
少数的地层产状与浅钻揭露的岩性对比 ,
为一 个小的背斜构造 。
2 2 2 断裂构造


矿区的断裂按规模及产状分四组 :
( 1 ) 北 西一 北 西西 向断 层 : 横岭 嘴
一 那软断层 , 走向 2 9 0 。 一 3 10 。 , 倾向
北东 , 倾角 4 5 。 , 延长 10 公里 以上 , 东
2 矿区地质
21 、
地层
矿 区 出露 的 地 层 自新 至 老 有 :
(1 ) 第四 系 : 分布于那软河两侧 ,
由腐殖 土 , 河漫 滩 的砂 , 卵石 及 残坡 积
层组 成 , 厚度 l 0 一 l 5 米 。
(2 ) 泥盆 系 :
① 上 统 帽子 峰 组 , 分 上 下亚 层 :
帽子峰组上亚 层
粉 砂岩 , 粉砂 页岩 、 砂 砾岩 , 粉 砂岩 及
凝 灰熔岩等 。 厚 1 0 0 — 3 7 l 米 。
桂头群下亚 群
(D …
g ) t 。 : 分 布 于
矿区东部 。
岩性 为紫红 、
灰白 、
黄 白色
底砾岩 , 石英砾 岩 , 砂砾岩 , 石英砂
岩 , 复矿 砂 岩 及 薄 层粉砂 岩 , 粉 砂 质页
(4 ) 近 南北 向断 层 , 上 那 软 , 北
北 东 l 0 。 走 向 , 延长约 7 0 0 米 , 产状不
明 , 被 限 制 于北 西 一 北 西 西 向断 层 之
间 , 根 据两 盘 出露地 层 属 逆断 层 。
(5 ) F 8 : 断 层 走 向 2 7 8 。 一 倾 2 8 8 。 ,
岩等 。 厚 l 0 1 — 5 5 2 米 。

广东阳春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成矿规律研究及找矿成果进展

广东阳春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成矿规律研究及找矿成果进展
部2 0 1 2年 设立 的第 二批 3 1 片找 矿 突破 战略行 动整 装 勘 查 区之一 。近年 来 ,应 用 找矿 新理 论 ,构 建 区
竺 等 ,2 0 1 5 ) ,从 成矿 地质体 、成矿构 造 与成矿 结
构 面 、成矿 作用 特 征标 志等方 面对研 究区 内石 菜矽
内典 型矿床 “ 三 位一 体 ”找 矿 预测 地质 模型 ;总 结 区域 成矿 规律 ,进行 找矿 预测 ,优选 找 矿靶 区 ,明 确 了找矿 方 向 ,新发 现 了一批 矿产 地 ;利 用 多种物 探 方 法组 合重 新认 识老矿 点 ,总结 了区 内寻找 隐伏
金 属成 矿作 用 的展布 ,近东 西 向、北西 西 向构 造与
矿 床定 位有 关 ;全 区的地层 不 同程度 富集 W 、S n 、 P b 、Z n 、Au 、Ag等成矿 元 素 ,一 定程度 上 提供 了

注 :本 文 为 中国地质 调查 局“ 整装 勘查 关键 基础地 质 研 究” 项目 ( 编号:1 2 1 2 0 1 1 4 0 1 5 8 0 1 )和“ 老矿 山深 部和 外 围找 矿” 项目 ( 编 号: 1 2 1 2 0 1 1 2 2 0 7 4 1 ) 的资助 成果 。 收稿 日期 :2 0 1 6 - 0 7 - 1 0 ; 改 回日期 :2 0 1 6 — 0 8 — 2 0 ; 责任编 辑 :刘恋 。 D o i :1 0 . 1 6 5 0 9 / j . g e o r e v i e w. 2 0 1 6 . s 1 . 1 0 4
矿 床 的有 效方 法 ,利 用钻探 揭 露到 深部 富矿 体 ,在 区 内多个矿 区取得 重要 的找矿 进 展 。作 者主要 介 绍
卡 岩 型铜钼 矿床 和锡 山石 英脉. 云英 岩型钨 锡矿 床 进 行 了系统 的研 究 ,建 立 了 “ 三位 一体 ”的成 矿模 式 与找 矿预 测地 质模 型 。 ( 2 )较系 统研 究和梳 理 了区 内晚 中生 代花 岗 岩 的岩 石学 . 地 球化 学特 征及成 岩一 成矿 年代 学特 征 ,理清 了两类 岩体 成 因系 列及其对 应 的两类 成矿

浅述广东省阳春古山茶田岭地区的地质成矿背景、地质特征、成矿条件

浅述广东省阳春古山茶田岭地区的地质成矿背景、地质特征、成矿条件

浅述广东省阳春古山茶田岭地区的地质成矿背景、地质特征、成矿条件矿区地处华南褶皱系湘桂褶陷、郴怀复向斜,阳春盆地复式向斜之西南段向北西突出部,吴川-四会断裂带中部,属华南华夏构造体系的之南西段,褶皱为由寒武系八村群(∈bc)组成的一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紧密褶皱构成的单斜;断裂:矿区内小断裂构造比较发育。

断裂主要有北东的压扭性断裂及张扭性断裂。

断裂主要表现为硅化破碎带,走向北东,倾向南东,陡倾角60°~85°。

根据围岩出现的蚀变研究,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

标签:成矿背景构造破碎带中温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1位置、交通、社会经济广东省阳春市古山茶田岭矿区铅锌矿,位于广东省阳春市,隶属广东省阳春市三甲镇管辖。

矿区有简易公路与三甲镇相通,可达阳春市、阳江市及茂名等地,交通方便。

(1)地形地貌:矿区位于漠阳江中游源区的低山区,具有沟谷侵蚀地貌。

区内地势切割强烈,呈起伏较大、密集的山丘地形,一般海拔高度大于350米,区内最高山峰(宿子顶)海拔584.1米,最低270米,相对高差314.1米。

地形起伏不大,自然坡度20~35°,总体地势北高南低。

矿区北东角部有鸡托坑、石头塘溪流自东往西通过。

2地质成矿背景矿区地处华南褶皱系湘桂褶陷、郴怀复向斜,阳春盆地复式向斜之西南段向北西突出部,吴川—四会断裂带中部,属华南华夏构造体系的之南西段。

区域出露地层有:寒武系八村群浅海相砂质、砂泥质碎屑岩变质岩类,泥盆系陆相、滨海相碎屑岩—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类。

区域构造发育,地层强烈变形成为一系列北东向紧密褶皱构成的复向斜(即阳春复式向斜)同时伴随较为强烈的断裂活动。

断裂主要有北东及东西走向的压扭性断裂及张扭性断裂。

并导致了岩浆的频繁入侵,形成了区域最为有利的内生成矿条件,侵入岩以酸性的花岗岩类岩石占绝对优势。

其岩性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其次为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少量花岗斑岩小岩体、岩屑晶屑流纹斑岩体,区域上已有矿种有钨锡、铅锌多金属、磁铁矿、黄铁矿点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阳春市热水锡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浅析
通过对广东省阳春市热水锡多金属矿区开展地质测量工作,初步了解了矿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蚀变、矿脉等地质特征。

本区构造和岩体发育,以北东-北北东向构造为主,矿(化)体受含矿花岗斑岩体及云英岩化带控制。

经反复对比研究,认为本区矿床类型主要为斑岩型锡多金属矿,次为石英脉型和热液充填型锡多金属矿。

标签:地质特征找矿潜力热水锡多金属矿广东阳春
阳春盆地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多期次多系列成矿岩体沿构造脆弱带侵入,赋存众多的金属矿床,形成粤西主要金属成矿带之-阳春-新兴钨锡铜铅锌多金属矿带[1],已发现的矿床(点)近200个,大型矿床4个,中型16个,小型100余处,尤其以多金属成矿为显著特点[2],矿床类型有斑岩型、矽卡岩型、构造蚀变岩型、热液脉型等[3]。

矿区位于阳春盆地的南缘,北邻林湾、三尖,东近石菉,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粤中地块和云开地块的交汇处,吴川-四会断裂带的东南侧,阳春断陷盆地的西南部。

1矿区地质特征
1.1地层
区内地层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有寒武系、泥盆系中统、第四系。

(1)寒武系八村群:出露最广,岩性主要为绢云母石英砂岩、绢云母页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及混合岩。

本层是区内锡多金属矿床的主要含矿层位。

(2)中泥盆统桂头群上亚群和东岗岭组、老虎坳组:受断裂影响,岩石普遍具片理化及轻微变质。

桂头群上亚群岩性主要有石英砂砾岩、石英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局部夹灰岩透镜体;中泥盆统东岗岭组岩性主要有灰岩、生物灰岩、白云岩化灰岩、鲕状灰岩、泥质灰岩及少量页岩;中泥盆统老虎坳组岩性主要有石英质砂砾岩、含砾石石英砂岩、粉砂岩、绢云母泥质页岩及少量凝灰质粉砂岩。

图1 热水矿区地质简图
1.第四系;
2.泥盆系东岗岭组;
3.泥盆系老虎头组;
4.泥盆系桂头群;
5.八村群;
6.花岗斑岩;
7. 黑云母斜长片麻岩;
8.矿化带;
9.推测/实测断层;10.整合/不整合界线(3)第四系:以砂质粘土及砾石层为主,次为粘土层、砂泥质砾石层。

1.2构造
本区的断层发育,北东-北北东向的构造是主要构造形式,它的形成和发展,
对本区的构造历史演变有直接控制作用,区内的山脉走势,地层的分布,岩体的产出,以及褶皱、断裂带的走向,皆大体循北东-北北东向延展。

(1)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断裂规模大,延伸长,以高角逆断层为主,倾角60-75°,北西倾向为主,多呈断裂群平行展布,间距约0.5-1km,断裂大部分贯穿整个工作区,破坏地层完整性。

断裂带内见强烈的糜棱岩化、硅化等现象,片理发育。

区内矿化现象往往沿断裂分布,形成了北东向矿带。

矿(化)体多数赋存于深大断裂旁侧派生的次级断裂,表明深、大断裂是导矿的通道,其派生的次级断裂构造是贮矿的空间;(2)北西西向断裂:该组断裂规模较小,穿过沙垌坳岩体和新村岩体,对其破坏,并控制与这两个岩体有关的矿化;(3)东西向断裂:倾角60°,倾向南,断裂面普遍存在糜棱岩化、硅化现象,局部有石英脉分布。

1.3岩浆岩
区内出露岩体有新村岩体、沙垌坳岩体,为印支期侵入岩。

本期侵入岩分为两种不同的岩石类型,一种为中性的二长岩,另一种为酸性的花岗岩。

在新村岩体中心主要以中粒黑云母花岗岩为主,向边缘过渡为细粒花岗岩。

而沙垌坳则主要为中细粒-细粒(黑云母)花岗岩,边缘相粒度明显。

区内还有燕山晚期的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细粒二长花岗岩、闪长玢岩,其中花岗斑岩及石英斑岩脉与矿化关系密切。

石英斑岩呈脉状沿区内各组断裂产出,产状形态受区内北东、北西、东西、南北组断裂制约,往深部各组石英斑岩汇合并渐变为花岗斑岩体。

2矿体特征
本区锡多金属矿(化)体主要受含矿花岗斑岩体及云英岩化带控制,空间上分布集中,矿石的贫富受蚀变的强度和叠加控制。

锡矿(化)体可分为三种类型:①斑岩型锡矿(化)体,产在花岗斑岩体顶部,呈倒置杯状,矿(化)体出露范围与产状尚未控制。

矿石呈浸染状构造;②含锡云英岩型矿(化)体,产在近地表的花岗斑岩中,矿(化)体呈透镜状或脉状,规模尚未控制;③热液交代充填型锡多金属矿(化)体,产于外接触带围岩的裂隙中,呈脉状或透镜状。

本区矿化现象多分布于寒武系混合岩夹二云母石英片岩及石英云母片岩、及云英岩化花岗斑岩中,锡石主要呈浸染状产于主要产于云英岩化花岗斑岩中,长2km,宽2-10m;呈北东向展布,倾向南东。

金属矿物有:锡石、黑钨矿、辉钼矿、方铅矿、毒砂、黄铁矿、黄铜矿等,呈粒状结构,细脉浸染状及星点状构造,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绿泥石、黄玉、石榴石等,矿石矿物组合有绢云母石英锡石组合(含锡绢英岩化斑岩)、黄玉云母铁绿泥石石英锡石组合(绿泥石云英岩化斑岩)、绿泥石硫化物组合(硫化物矿脉)。

矿石品位Sn最高0.08%,Pb最高0.3%,Zn最高0.4%,Cu最高0.1%。

本区斑岩规模较大,且伴有强烈云英岩化,具有寻找斑岩型锡矿可能。

3物化探异常特征
3.1 1:5万高磁异常
2011年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院开展广东阳春地区矿产远景调查完成了阳春地区1/50000高精度磁法测量,在下蔬-九菜坑一带圈定编号为CT4的局部磁异常,异常长约7.6km,宽0.7-1.6km,面积约为8km2;异常区内构造发育,其中北部对应有化探1/5万水系AS4(Sn、Bi、Mo、Au、W)综合异常,并有化探次生晕W、Sn、Au、Pb等元素异常显示,西侧有热水锡多金属矿点。

该异常可能为岩体接触带及北西向断裂中的磁性岩矿化体综合引起,对寻找钨锡多金属矿床具有指示作用。

3.2 1:5万水系异常
相应1:5万图幅水系异常图上,矿区位于AS4号异常南西段。

异常为由Sn、Bi、Mo、Au、W等元素组合的多元素组合异常,Bi、Sn、Mo、W异常呈北北东向,连续性好,具有内中带,内带面积较大,具明显浓集中心,且相互套合好。

其中Sn异常强度(9.60-535.00)×10-6,具明显浓度分带和浓集中心。

从各异常的空间位置看,Bi、Sn、Mo、W异常主要分布在岩体上,其它异常则主要在其外围分布,空间上有明显的水平分带。

4找矿标志
(1)具强烈云英岩化,含锡丰度高的燕山晚期石英斑岩脉,是寻找该类型矿床的首要条件;(2)由多组裂隙交织而成的网格状裂隙发育时,常与隐伏花岗斑岩体相对应,是寻找隐伏矿化斑岩体的可靠标志;(3)角岩化强烈地段,并叠加绿泥石化、硅化、云英岩化等热液蚀变,预示深部有矿化斑岩体存在;(4)有锡矿脉产出地段,特别是产出较密集地段的下部往往是隐伏矿化斑岩体的顶部,出露地表一般为褐铁矿化半风化云英岩。

5找矿潜力浅析
通过对已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依据如下:
(1)矿区位于云开隆起与阳春盆地接壤部位,矿区及周边出现多期岩浆活动,断裂发育,成矿条件有利;
(2)矿区广泛出露的寒武系、泥盆系地层是区域上多金属矿床的主要赋矿层位,区内北东向、北西向和东西向三组构造交汇,互相截切,为岩体的侵位和各类内生金属矿床的成生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赋存场所,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且发育有燕山晚期的花岗斑岩岩株,为成矿物质的活化转移及后生叠加改造再富集创造有利的条件;
(3)矿区1:5成高磁异常和水系异常特征明显,且在异常的中心已发现多处锡矿化现象,锡主要存在于云英岩化花岗斑岩中,伴有强烈云英岩化,而且具一定规模,有寻找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可能;
综合上述分述可知,所有这些区域背景、地质、物化探相吻合都预示着本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由该区工作程度低,相信通过进一步工作,有发现中型以上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的潜力。

参考文献
[1]黄灿辉. 阳春盆地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探讨[J].广东有色金属地质,1992,1(1):3-23.
[2]沈睿文,海涛,刘昌明.广东阳春盆地多金属找矿潜力浅析[J].地质与勘探,2010,46(1):1249-1255.
[3]李献华,周汉文,刘颖,等. 粤西阳春中生代钾玄质侵入岩及其构造意义:
I.地球化学,2009,29(6):513-5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