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本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原:
哲学上指万物的最初根源或构成世界的最根本实体。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希腊文为arche或拉丁文principium的意译,原义是开始,又译为始基。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存在物都由本原构成,一切存在物最初都从其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为它。古希腊米利都学派首先提出和探讨了世界本原这个重要的哲学问题,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无限”,阿那克西米尼认为是“气”,赫拉克利特认为是“火”,开创了哲学本体论的研究.后来希腊哲学家围绕这一问题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哲学家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物质性的元素,如水、火、气,以及原子,另一部分哲学家认为本原是抽象的原则,如毕达哥拉学派认为是数,爱利亚学派认为是存在等。本原一词为以后西方哲学家所沿用,和哲学基本问题相联系。主张世界只有一种本原的称为一元论,认为世界本原是物质的,即是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本原是精神的,即是唯心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种互不依赖、彼此独立的本原的称为二元论。恩培多克勒他首次把二分法引入了本原理论,既运动的本原不是一个,而是彼此相对的两个。留基波和德谟克里认为,充实和空虚,既存在和非存在才是事物的本原。差别也是事物的本原,既形状,次序和位置。
逻各斯:
欧洲古代和中世纪常用的哲学概念。一般指世界的可理解的规律﹐因而也有语言或“理性”的意义.希腊文这个词本来有多方面的含义﹐如语言﹑说明﹑比例﹑尺度等。赫拉克利特最早将这个概念引入哲学﹐在他的著作残篇中﹐这个词也具有上述多种含义﹐但他主要是用来说明万物的生灭变化具有一定的尺度﹐虽然它变幻无常﹐但人们能够把握它.在这个意义上﹐逻各斯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的关于规律性的哲学范畴。亚里士多德用这个词表示事物的定义或公式﹐具有事物本质的意思。
道,即古希腊语中“逻各斯”(logos )。什么是逻各斯?逻各斯似是“言”(Word),但也似是“非言”,即“无言之言”和“不可言说"——“道可道,非常道”——老子如是说。从语源学上,海德格尔对逻各斯曾有考证.他认为,古希腊语中的“logos ”,起源于“legein”,而“legein”,在古希腊语中意为“说话”.另据奥格登(C。 K。 Ogden )和理查兹(I. A. Richards)考证,在古希腊,自赫拉克利特最初把“逻各斯”引入哲学中后,它当时既有语言、说明、尺度之蕴,又有理性、法则之意。现在看来,我们今天所说、所指和所理解的“道德”,也应包含在“逻各斯”之中.在“逻各斯”中,言与行,实然与应然,理性与道德,应该不分.《中庸》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并言:“不诚无物”。
逻各斯(Logos,古希腊语:λόγος)是古希腊哲学及神学的术语,乃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逻各斯的概念早见于波斯、古印度和古埃及,后引进自犹太教和基督教.逻各斯在哲学表示支配世界万物的规律性或原理;在神学则表示上帝的旨意或话语.在西方哲学史上,逻各斯是最早关于规律性的哲学范畴.
理念:
(柏拉图理念论)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理念论,他认为存在着一个由形式和观念组成的客观而普遍可靠的实在世界,即所谓“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永恒不变的理念是个别事物的“范型",个别事物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在《国家篇》中柏拉图讲到一个寓言:一个犯人被锁在洞中,在洞口上面有类似木偶戏的表演,借洞口火光,其阴影投到洞壁上,这个犯人看到的只是这些阴影,等到犯人被释放,他才看到木偶,看到火光,才明白以前看到的只不过是这些东西的阴影,等爬出洞来,看到真正的事物,看到太阳,才知道以前所看到的木偶火光之类,只不过是对真正事物和太阳的摹仿。柏拉图在寓言中所说的真实事物和太阳,是对他的理念世界的比喻,而木偶火光之类,是对现实世界的比喻,他认为理念世界比现实世界更真实更完美。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
柏拉图把理智的对象称作理念。“理念”(eidos,idea)来自动词“看”(ide),原意是“看到的东西”。柏拉图把其意义引申为“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可以翻译为“理念”(相当于英文Idea)或“型相”(相当于英文form ).“理念”的译法强调它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理智之中的存在;“型相”的译法强调它向人的理智所显示的是普遍的真相.理念或型相的主要特征是分离性和普遍性。
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在柏拉图看来,前者是可感的世界,后者是可知的世界。柏拉图认为可知的理念是可感的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的理念的派生物。
柏拉图通过两种方式来说明理念是如何派生事物的。他用“分有”说明个别事物与型相之间的隶属关系,用“摹仿"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
柏拉图认为,事物的类别是型相,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都具有这个型相的一部分,每一个事物都分有一个型相.理念型相是可感事物的原因,因为可感事物分有了理念型相.由于分有物和被分有的理念型相之间的关系相当于个别概念和它所归属
的普遍概念之间的关系,分有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与被分有的理念型相相似,但不可能达到等同的程度。一个东西分有了什么样的理念型相,它就是什么样的存在;分有到什么程度,就与理念型相相似到那种程度。
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摹仿”(mimesis/imitate)是一种技艺活动,摹仿的复制品和被摹仿的原型之间没有分有物和被分有的理念之间那种逻辑关系.柏拉图把技艺的观念引入摹仿说,解决了一个逻辑分析解决不了的问题:认识内容何以能与认识对象相似?柏拉图把技艺分为神圣的与人工的两种,制造者也分为造物主和工匠两种.不论造物主还是工匠,他们所制造的产品都是对思想中一个原型的摹仿.于是便有了这样的四重区分:神圣的原型、神圣的摹仿物、人工的原型、人工的摹仿物。关键在于,神圣的摹仿物就是人工的原型,这样,柏拉图便可以证明:人的意见只是对理念型相的摹仿,按照意见制造的人工产品则是摹仿的摹仿。可感世界是造物主摹仿理念世界的原型而创造出来的。自然物是造物主依照理念型相创造的神圣摹仿品,影像则是对这些摹仿品的摹仿。“摹仿”说在柏拉图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和艺术观都依赖于这一思想。
“分有”和“摹仿”实际上并无本质的差别,不同之处只是在于有无造物主。“摹仿”是有造物主的“分有”,“分有"是无造物主的“摹仿"。
由此可见,柏拉图的理念具有多重含义:
首先,理念是共相.理念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也就是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
其次,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个别事物是由于分有了理念而成为这一事物的,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物。
再次,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理念是事物之完满的模型,事物则是理念的不完满的摹本,事物是因为摹仿了它的理念而成其为事物的。
最后,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
把事物的本质--理念,与个别事物的分开,并且以理念为存在的根据,是柏拉图哲学的基本原则.
柏拉图理念论对认识论的影响:
柏拉图将世界分为感观世界和理念世界,感观世界是指人们现实生活的世界,而理念的世界是一个独立存在于人们生活世界之外的另一个世界。这两个世界是不同的层次.理念是先天的,即每个人天生就是拥有理念的,所以他认为,人们对理念的认识不是一种后天的积累的学习而是对已经存有的理念的回忆,这个回忆的过程就是对外部世界认知的过程.所以柏拉图的认识论是一种先验的认识论。
与其说人有先天存在的理念,不如说人有着先天的认识能力,是人的这种先天本有的认识能力使得人能够认识纷繁多杂的表象世界,并且能够从中找到最为本质的东西,所以,我更为推崇康德的先验主义哲学,是康德将柏拉图的理念从抽象中还原成了人的一种先天存在的能力,使哲学从天堂重返人间。
任何物,乃至世上存在的一切,都有理念.如果没有理念,就无法使甲区别于乙,整个现实就变成不成形和不可知的混沌.柏拉图提出理念的概念,正是为了回答这样的问题:这个物是什么?它和其他物的区别在哪里?
在物和物的理念的相互关系上、必然产生一个问题:究竟是先有桌子,还是先有桌子的理念?究竞是物产生和决定物的理念,还是物的理念产生和决定物?这种区别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唯物主义者认为:物存在着,物的理念也存在着。但是,这两者中哪个是第一性的呢?当然是物,也就是整个现实、整个物质。如果没有现实、没有物,就不会有任何理念。显然、理念是物的反映、物的产物、物的相互关系的结果。
唯心主义者问道:你们的物是某种东西还是什么也不是呢?当然,任何唯物主义者都不会说物什么也不是。这意味着、对于唯物主义者来说,对于一切思维正常的人来说,物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某些本质的属性、性质、特征和关系的载体。而如果物确实是某种东西,如果它确实能够被认识.那么,凭这一点它就已经包含着自已的理念、因为某些属性和特征的总和就是理念。因此,唯心主义者说,把物与理念对立起来,并且要求把这种理念当成物的反映,是不可思议的。没有物的理念就没有物本身,物的存在就要求它是某种理念的载体.否则,物质世界就变成漆黑一团的、不可知的无底深渊。
柏拉图理念论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发现了一般理念的存在这个事实,以及理念对于物的认识的必要性.他的理念是以素朴的方式提山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他力图用这些规律代替古老的神话.他对万物规律的探索表明了由神话思维向人的思维的深刻变革。在这里,他完全站在先进甚至是革命的立场上。
但是,柏拉图没有就此止步。他进而把理念摆在高于物质的地位上。据有的学者研究,这是两种原因造成的。第一、柏拉图作为严格的哲学家和作为热情洋溢的诗人之间的矛盾。作为严格的哲学家、他懂得理念和物的相互依赖和互不可分。然而作为热情洋溢的诗人,他又不由自主地把永恒理念的美同物质世界的不完善对立起来。理念论是一种天才的发现。理念完全不是物自身,而只是物的涵义。这种发现使柏拉图惊喜不已,结果他夸大了理念的作用,导致了理念世界和物的世界完全脱离。第二,柏拉图后期的继承者们进一步加深了柏拉图的这种矛盾。例如、柏拉图的弟子中有一个以麦加拉城邦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