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阿多诺美学思想对当下顺从主义审美的理性审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阿多诺美学思想对当下顺从主义审美的理性审视

作者:李雨豪

来源:《艺术研究》2022年第01期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革新和社会化大生产在文化领域的扩张,迎合非理性娱乐和刺激大众消费的顺从主义审美开始大行其道。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特奥多·阿多诺,以其独到的美学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工业有着深刻批判。其原理运用于当下顺从主义审美的批判,揭示了顺从主义审美的被预设和伪造的审美性质,认为其表现形式为低成本的审美骗局,而审美个性也变得可以买卖。想要破除这样的现状就必须让审美回归理性,让艺术变得批判。

关键词:阿多诺美学思想顺从主义审美审美研究

阿多诺的美学既是具备“批判功能”的美学又是具备“解放功能”的美学。在《美学理论》这部著作中,我们发现他将美学的思考嵌入哲学思辨当中,试图用艺术来彰显哲学思辨的直接性构造并展示出哲学最深层的意图。阿多诺理解的艺术是带给人绝对精神享受与满足的,但现实又为这种纯粹之美带来了阻碍。21世纪以来,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数次革命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迅速扩张,人类社会已然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消费时代。商品的生产者在试图用娱乐化的方式遮蔽其贪婪本性和剥削事实的同时,也正在创造一种文化工业下的大众审美。资产本主义社会下,这种由上位者所制定的机械化、单一化、庸俗化审美逐渐与脱离了人对于美的纯粹追求和自由选择。审美活动的独立性逐渐被打破,退而成为商品消费的一个固定环节。审美者在当代社会似乎也失去了审美活动的主动权,在企业主营造的“大众文化”氛围下被动的审美,成为顺从他人审美模式的消费者而非审美活动的主人。如此环境下,顺从主义审美显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背道而驰,全社会的艺术创造性必然受到阻碍。艺术应当回归批判而不是向商业社会妥协,艺术应当用理性拯救人类而不是被摧毁。那么,回归审美的理性和艺术的批判也就成了破解当下顺从主义审美泛滥之局的关键之举。

一、当下顺从主义审美的泛滥

“顺从”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由权利被支配一方向权利支配一方所采取的被动行为和消极态度。那么将“顺从”潜移默化于人群之中并将其在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中贯彻,就会形成一种在生产和消费活动中的消极被动的隐性心理即“顺从主义”。

一旦人们的日常活动从长时间的通勤和高度密集的工作中得到一丝丝的解脱,他们就会尽可能地去寻找能让自己消遣和放纵的活动以享受短暂的空闲时光。传统的传媒娱乐似乎要占用

我们较长的空闲时管,而方便快捷的科技化娱乐手段却将人们的视线牢牢集中在了各种屏幕和各类能发出声响的设备上。被利益驅动的商品制造商必然会透过这些设备争先恐后地抓取他们潜在的客户。正如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所讲,“一个人只要有了闲暇时间,就不得不接受文化制造商提供给他的产品”。①今天的制造商们在制造文化产品的同时,也在制造帮助他们销售文化产品的工具。这种工具不是简单的物,而是一种依托于物的活动。这种工具在现实中表现形式就有且不局限于短视频浪潮、服装时尚潮流、青年亚文化以及各种文娱活动的广告行为。这种自上而下的文化活动,在受众中以感染式的传播形式,并以各种移动交互设配为中介,往往将商品生产者的价值观和意图贯彻到底。人们开始依附于此类娱乐活动,审美活动的区间也置于其中。审美的对象、途径和环境皆被定义,人与审美对象的关系也因而异化,人们的审美在不知不觉中由“自我掌控”划向“顺从”。顺从主义审美在这样的机制中逐渐泛滥。

社会成员中的大部分从被快节奏的娱乐引诱到顺从主义审美的养成不是一两次投入手机就能实现的,资本主义以大众娱乐控制群众生活的行进由来已久。顺从主义审美的泛滥是全球范围内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中国的抖音、快手、微博,海外的 Facebook、 Tik Tok 等社交媒体中大量涌现出顺从主义的审美范式。往往一个创作内容或新闻事件成为热点,人们就纷纷模仿,而大部分的模仿是“复制”而非创作。受众们在其中反复观赏同样的内容,自己也参与到“复制”的群体之中,这些作品就如同生产线中的商品。人们在短、快、新的节奏中获得审美刺激而逐渐反感其他传统的艺术形式,不假思索地陷入了文化制造商所预设的审美框架中,不知不觉为这些重复率高、内涵单调甚至庸俗的文化产品买单。除去新兴的文化传播载体,现代音乐、电影、图书和绘画也无一不呈现出如此趋势。纵观整个世界,受现代传媒影响的各类主流文化和庞杂的亚文化中几乎没有一例能与商业脱离。而追溯以往,我们就会发现的资本主义对大众审美自由权的剥夺形式,已经由传统的显性广告式剥夺转向了更加隐性的娱乐式剥夺。这其中科技手段的进步使这种行为变得更加容易且高效,商业对大众审美权的收买也就被掩盖成了心甘情愿的娱乐投入。

二、批判视角的选择

特奥多 ·阿多诺(TheodorW.Adoeno,1903— 1969)是在“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中“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可以被概括为五种基本活力,即非正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代主义、上流文化保守主义、犹太情感和拆构主义。但在王柯平看来其思想还应该包括否定的辩证法和怀疑主义精神。②其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启蒙辩证法》和《美学理论》中,他运用文化批判主义方法,从对近现代文化工业的否定入手,在重新审视古典美学理论的利弊基础上,对现代艺术进行了功能和内容上的批判。他对于文化产业和技术应用的反感激发了其对于娱乐化、大众化、技术化文化的批判,也成为最早批判大众顺从主义审美的先锋。

阿多诺对于文化产业的批判是基于他所笃定的艺术自律性和他律性之上的。他认为艺术的自律性和社会性就像星丛中不同的星星,二者不是谁否定谁、一个统一另一个,而是保留了事

物的异质性、多面性、复杂性的和解,即以其非同一性在非强制性的综合中和解形成一种共生关系。③那么顺从主义审美下,个体所具备的艺术欣赏和个性体验转变成艺术消费的标准化形式,显然是与阿多诺的艺术“双律性”的相离的一种现实倾向。阿多诺因此看到了顺从主义审美缺乏自我反思和批判意识的弊端,人们的审美个性在虚假的文化繁荣之下受到压抑,从而丧失了在审美过程中精神觉醒的可能性。

今天全球范围内的顺从主义审美泛滥虽然呈现出阿多诺所处历史时代所没有的特点,但阿多诺的深刻理念仍能对当今的文化产业做出鲜明性批判。其缘由不过是资本主义社会下商品经济的运作规律没有变,人们审美压抑的来源仍旧是文化产业的标准化。文化产品的制造者只不过是用高度技术化的中介对愚弄大众审美进行了包赚,其本质并没有变化。因此运用阿多诺美学思想对当下顺从主义审美进行批判具有历史性、理论性和现实性的必要。

三、对当下顺从主义审美的理性审视

(一)被预设和伪造的审美

当今世界,国内外的文化繁荣是建立在科技手段的变革之上的。科技手段的进步使文化的传播比以往更廉价和随意,受众之多和范围之广是以往所不能及的。顺从主义审美者在看似随机的和无意识的文化欣赏和创作中悄然接受了商业娱乐的框架,缘由便是这种审美的外化利益驱动和内在虚荣满足。我们看到,尽管我们倡导文化创新和艺术创作的个性解放,但世界范围内火爆的影视作品、潮流涂鸦以及流行音乐等受众最广的现代文化载体总在遵循个别“套路”。电影的好坏要看票房、绘画的造诣要看拍卖市场、音乐的流行要看其市场重复率和演唱者的媒体曝光,这似乎要把矛头指向手握钞票的文化消费者。但真正让我们“上瘾”这些标准化艺术的是占有生产话语权的商人。他们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发现大多观众并没有他们所想的在审美上的独立性,因此就意图创造一种受大众欢迎的审美模式。在人群中寻找“英雄人物”变成偶像,在所有和弦中找出最能“洗脑”的几个变成潮流,用暴露和低俗最大程度的引起人们对广告的关注,审美的风向标由此成立。缺乏空闲时光的城市群体当然容易对“短”“快”“频”的东西上瘾,自己不自觉地模仿下,塑造了对这些所谓艺术产品的顺从。文化制造商们预设的审美可以奏效,一方面是根植于人类保守思想的从众心理,另一方面又是简单模仿下的物质和精神获利。

顺从主义在阿多诺美学思想中可以被看作为被预设和伪造的审美。阿多诺的美学承认康德形式主义中关于个人作用的部分观点,但在文化工业中却否定了这种作用,“个人完全可以在各种各样的感性经验于基本概念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然而,工业却掠夺了个人的这种作用”。在阿多诺看来,人们的个人审美自由已然被商业化的文化生产所剥夺,人们的审美被拘束在“造就被制定好了的陈词滥调”之中。那这种标准化的审美预设如何展开呢?在阿多诺看来,就是通过广告和消费行为将人们非理性的审美倾向放大。在碎片化的文化冲击下,情色、暴力、精致外表和纸醉金迷涌入了我们的眼眸,人们在来不及或被限制理性思考的环境中行成了当下的顺从主义审美。人们在这种审美中获利,又通过便捷的技术手段复制式的模仿,以至于泛滥。阿多诺对此指出:“一种风格之所以被称为是伪造的,是因为它没有依据形式的那种无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