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儿童诗的价值和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如何在教学策略中实现儿童诗的价值
刘克宁
摘要:儿童文学作品常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内,而儿童诗作为儿童文学中的一枝独秀,在小学语文教材(苏教版)1—10册内均有涉及,由此我们应该加大对儿童诗理论和实际的关注。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以及对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诗的研究,下文即将对小学语文教材内的儿童诗价值以及如何在教学策略中实现儿童诗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便对以后的儿童诗教学中有着指导与借鉴作用。言谈中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关键字:儿童诗价值教学策略
从20世纪五四时期开始到现在,中国儿童诗的发展近百年。这百年里,儿童诗艰难跋涉中书写了自己的辉煌,但是儿童诗的发展也受到现代诗歌界的排斥,甚至受到儿童文学界的冷落,这一点是不容乐观的。但儿童诗的价值是实在存在的,其被选入小学教材对小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陶冶的实际价值是不容小觑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儿童诗教学时也应重视儿童诗实际价值以及对儿童诗教学策略的精心安排,争取儿童诗实际价值得到最大的实现。一.儿童诗的价值
1.初步了解儿童诗—儿童诗的含义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的,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使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练、有韵律、分行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
儿童诗是诗歌的一个分支,由于它受到特定读者对象心理特征的制约,因此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进行的艺术构思、所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等,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
儿童诗与诗歌一样,同样是最活泼、最具有亲和力的文学样式。它与各种文学艺术形式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形成了文艺史上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古希腊抒情诗人西蒙尼德说:“诗为有声之画,画为无声之诗。”我国的张浮休也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都指出了诗与画的密切关系。而诗歌和音乐的关系就更密切了,诗歌和音乐就像一对孪生的姐妹,从诞生之日起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西方文艺理论认为诗歌和音乐都属于声音艺术。音乐是借助声音构成的,诗歌也要借助声音来吟诵或歌唱,而声音的延续即是时间的流动。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每一篇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墨子·公益篇》里“弦诗三百,歌诗三百”的话也可以为证。
2.进一步了解儿童诗—儿童诗的美学价值
儿童诗作为诗歌国度里的一朵奇葩,不仅具有想象美、形象美、语言美,从诗中还可以体会到想象美、形象美、语言美。这一切都与儿童所具有的丰富的想象力、思维的形象性的心理特点相吻合,因而儿童更容易亲近诗歌。儿童欣赏诗歌的方式是,首先从听觉上亲近它的声音美,之后随着理解的深入而接受它的艺术美,即音乐美、绘画美、想象美、形象美和语言美。下面着重解释儿童诗最重要的两个特性—绘画美和音乐美。
2.1儿童诗的绘画美
画家用颜色、线条表现形体,诗人则用语言绘形绘色。诗中有悠远的时间,辽阔的空间;有静景的描绘,动画的勾勒;有色彩的点染,线条的流动。那诗中的画面和意象,就构成了意境。而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绘画美,就是通过意境传达出来的。何谓意境?“意境是诗歌的重要美学特征。‘意’,就是情意,就是诗人在他所创造的画面中要表达的主观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人所创造的、看得见感觉得到的具体生活画面。所谓‘意境’,可以
说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物象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幅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有立体感的艺术画面。”
苏教版第九册孙友田的儿童诗《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就表现出了动感十足的绘画美:“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
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让明亮的眼睛
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用绚丽的色彩
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鸣禽、野花要和你们联欢,
生活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
祖国的山水要和你们相聚,
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
青山说:攀登吧,
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绿水说:前进吧,
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去吧,天空会撒开片片去锦,
给你们送去明媚的早晨。
去吧,大地会吹来阵阵微风,
给你们留下愉快的黄昏。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
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祖国、青山、天空人格化,祖国打开绿色大门了,青山呼喊了,天空会撒开片片云锦了。“敞开”“说”“撒开”等一系列动词用得生动贴切。诗中表现自然风光,描绘出一幅幅富有动感的画面,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己的眼耳口鼻去体会自然的神奇,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去呼吸自然的芬芳。给人一种流动的美感。正是这种富有动感的画面,将诗歌的美感得以延伸。
苏教版《秋天》,展开了作者对无边秋色的描绘:“走在秋天,
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
走在秋天,
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
秋风在田野里打滚,
秋风在小路上奔跑;
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
把夏天的脚印儿
轻轻涂掉……
稻穗儿熟,蝉声儿消,
成熟的向日葵在低头弯腰;
野菊花香了田间羊肠小路,
牛儿羊儿都长了肥膘。
苹果嚷着冷了,
要穿红袄;
葡萄嚷着冷了,
要披紫袍。
玉米举着红缨乐了,
忘掉一个夏天的烦恼;
高粱红着脸笑了,
一曲酒歌在心灵酿造。
秋风如同柔韧的梳子,
把田野梳得井井有条;
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
蓬蓬勃勃在田野里闪耀。
走在秋天,
头顶有明丽的阳光照耀;
捡一片黄叶悄悄地珍藏,
秋天永远会向我们微笑。”
诗人把对于秋天风光向往的感情,投入到对秋风秋果秋阳的描写之中。因为诗人对秋光无限的眷恋,所以对秋天的描写美丽动人。在诗人看来,那令人赏心悦目的秋色,始终隐藏在无边的收获世界里。
感情与形象的结合构成了诗的意境。儿童诗是应该刻意创造意境的,并且应该以营造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为目标的。人们常说“情景交融”,只有把儿童真实的感受通过形象含蓄地表现出来,而不是抽象地呼喊,这样的儿童诗才会感动儿童。
2.2儿童诗的音乐美
诗和音乐这一对孪生姐妹,她们以特有的声情韵律感染着万千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原始诗歌是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和激发劳动热情的歌唱。因此,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因此,凡是诗歌,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朗朗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产生乐感,让人感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当代诗人郭小川说:“诗是最有音乐性的艺术。”可见,音乐美是诗美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诗的音乐性主要就表现在押韵和节奏上。通过韵脚的变化、句式的错落有致,既兼顾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同时又可以使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形成全诗回环整齐的美感。年龄越小的儿童,阅读儿童诗的韵脚则应越整齐。
苏教版的儿童诗《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荡起双桨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