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中国古代设计思想中的绿色设计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论中国古代设计思想中的绿色设计理念
绿色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国际设计潮流。
它强调在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同时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与环境为善。
绿色设计作为设计领域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已经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设计风格变迁,也不是一般的设计方式的调整,而是一种设计策略的大变革,是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的关系问题的思考在整个设计领域的表现。
一、五行说——人与自然的良性生态平衡
五行说作为我国古代自然科学与哲学的思想基础,包含着朴素的生态智慧,从一开始就渗透在诸如“兴宫室”、“赢楼雕琢”、“修深池娱龙舟”、“筑城郭修台榭”、“美重器镂文章”等设计门类的方方面面,而“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三才”设计思想的提出就是立足于五行说的文化理论背景,在这种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工匠们能够较自觉地遵循客观自然规律,并巧妙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并逐渐培养出优秀的民族审美品格。
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至今仍是人们科学治理天下的信条。
五行说还对行业行为和自然现象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解释,对人与自然如何进行良性生态平衡作了评述,另外,又从五行的各个方面说明了导致财竭民穷的原因,对无节制的“流遁”(浪费)现象进行了批评,可以看出五行说包含着在设计中要讲究德行的重要意义,过分的贪婪并一味追求奢华和无节制地滥用材料都会使自然界失衡,这是当时五行思想对设计思想积极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种朴素而又符合辩证的设计思想通过五行学说与社会道德理想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标志着我国古代设计思想的文明与进步,也是对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的进一步充实,即人的行为与人本身就是宇宙整体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这一点至今对我们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考工记》及《闲情偶寄》——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的交流
人与自然的交流,体现为和谐性。
从《考工记》及李渔《闲情偶寄》也可以看出,设计多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的交流,古代的设计思想都是通过古代的造物体现出其设计的伦理性。
《考工记》作为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
除了制造技术,《考工记》也开始涉及理论领域,直接介入了人与物、物与社会的关系。
其中,制轮的标准,体现为设计物要适应自然,“凡为轮,行泽者欲杼,行山者欲侔”。
根据不同的地形采用不同的制轮方法,“行泽”即削薄边缘,“行山”则是轮子牙厚要上下相等。
《考工记》中的尺寸有很多不是明确地标出来,而是说明此与彼的比例,其似乎有意告诉人们在物与物之间,各自的尺寸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一个合理的关系。
而这个比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