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在肝癌并脾功能亢进中的应用

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在肝癌并脾功能亢进中的应用

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在肝癌并脾功能亢进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3-02-27T09:51:11.5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6期供稿作者:刘洪军周召海张元春[导读] 目的研究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在肝癌伴脾功能亢进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

刘洪军周召海张元春(平度市人民医院介入科山东平度 266700)

【摘要】目的研究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在肝癌伴脾功能亢进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在DSA对68例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采取肝动脉化疗栓塞和部分性脾脏栓塞术,栓塞前及栓塞后1、7、30天测定血细胞数量。结果 68例患者均成功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及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脾栓塞面积控制在40%~50%,栓塞后有50例出现发热,持续约3~30d,经对症处理后好转,18例出现腹痛,其中8例需要强效止痛药,未出现脾脓肿及胸腔积液等严重并发症。术后WBC和PLT显著升高(P<0.05),并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RBC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部分性脾脏栓塞治疗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是一种有效、安全、微创的方法,它可以有效改善血象,提高机体免疫力,为进一步化疗打下基础。

【关键词】介入肝癌脾功能亢进脾脏栓塞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6-0189-02

在我国,肝癌每年的新发病例占全世界肝癌病例数的43.7%,其中50%—90%的肝癌患者合并肝硬化或脾功能亢进,由于多数肝癌患者临床就医时已是晚期,所以大多数选择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而脾亢患者抗氧化维生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促进肝硬化发展并具有负性抗肿瘤作用[1]。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对68例无法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伴脾亢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部分脾动脉栓塞的双介入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8例,所有病例根据B超、CT、MRI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作出定性诊断,符合肝癌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诊断。其中男49例,女19例,年龄39~75岁,平均65岁。术前及术后1、7、30天查外周血象。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A级52例,B级12例,C级4例。

1.2 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用5-F RH肝管插至腹腔动脉,行DSA造影,将导管超选至肿瘤供血动脉,根据肿瘤大小、数目、供血及肝功能情况,经导管缓慢灌注化疗与超液态碘化油的混悬液约5-20ml栓塞肿瘤血管,尽量使碘化油混悬液在病灶内充分填充。所用化疗药物包括:顺铂 40~60mg、表阿霉素20~40mg、丝裂霉素5-0mg。TACE后,改超选至脾动脉近脾门处,先行DSA造影,后注入庆大霉素16万U,再用微导管超选至脾脏下极血管,将高压消毒的明胶海绵片用手术刀片刮成1~3mm 颗粒,与适量对比剂混合,分次团注行部分脾脏栓塞,栓塞后再次行DSA造影,使栓塞面积控制在40%~50%。术后常规抗感染、止痛、补液等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观察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第1、7、30天左右复查周围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以此评价PSE术治疗脾亢的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1

2.0统计分析软件包,两组间均数采用t检验,结果用(x-±s)表示,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8例患者均成功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及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栓塞后有50例出现发热,体温均<38.5℃,大部分持续3~7天、未出现高热病例;18例出现腹痛,其中8例疼痛效较剧烈,需杜冷丁止痛。所有病例栓塞范围控制在40%~50%。

术前、术后血常规检查:白细胞(WBC)在PSE后1—3d显著升高并部分超过正常值(P<0.05),7d后降至正常,血小板计数(PLT)1~3d 后缓慢升高,7d左右后达到正常并趋于平稳(P<0.05),红细胞数量(RBC)和血红蛋白(Hb)量无明显改变(P>0.05),见表1。

表1 PSE前后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变化(x-±s)

WBC( ×109/L) RBC ( ×1012/L) PLT( ×109/L)

PSE前 2.67±0.68 3.40±0.65 48.91±7.52

PSE后1d 8.46±1.58 3.45±0.67 65.80±9.15

PSE后7d 6.08±1.36* 3.48±0.79 108.39±1167*

PSE后30d 5.60±1.67* 3.49±0.85 120.71±15.06*

* 同术前相比 P<0.05

3 讨论

脾脏是免疫活性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增殖、发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外周淋巴器官之一[2],在机体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部分性脾脏栓塞后,使部分脾实质缺血性坏死,最终被纤维化组织替代,从而达到外科脾切除的作用,且保留了部分脾脏及其正常的免疫功能[3]。

目前,常见的部分脾动脉栓塞方法有脾动脉主干漂流法、脾下极动脉栓塞两种。栓塞材料多采用1mm×1mm×1mm明胶海绵颗粒,主干漂流法因无法直接观测栓塞程度,操作不当可导致过度栓塞。有学者[4]对脾栓塞程度的控制专门作了方法学的研究,提出了栓塞前根据脾内动脉(1mm直径)分支数及预期栓塞程度来确定明胶海绵用量来控制栓塞程度的办法,此法较为简便易行。脾下极动脉栓塞体积一般为30%~40%,疗效亦明显。PSE后常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发热、腹痛、腹腔积液等等,大部分学者认为,PSE的程度与患者疗效和并发症均呈正相关,如栓塞面积<30%,临床疗效不显著、且复发率高,如栓塞面积>70%,临床疗效显著,但严重并发症高,我们认为控制栓塞面积在30%—60%较为合适,控制的方法主要通过控制栓塞剂大小和颗粒,通过超选脾动脉偏下极分支行栓塞,术中监控血流速度变化,反复多次造影等,因而我们的研究对象并发症主要是轻微的发热、腹痛,未出现胸水、腹腔积液及严重感染症状。参考文献

[1]姜洪池,赵宪琪.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切脾对肝硬化有益还是有害.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6,12:581—583.

[2]梁扩寰.肝脏病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06-308.

[3]朱旭,杨仁杰,王天武,等.部分脾栓塞在肝癌伴脾亢治疗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2,17(3):214—216.

[4]梅雀林,李彦豪,鲁恩洁,等.脾栓塞程度控制的方法学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12:1077—1078.

介入名词解释、简答

名词解释10×3' 单选30×1' 多选10×1' 简答题5×6' 名词解释 1.(P1)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IVR or IR):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 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采集组织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学科。 2.(p20)经皮穿刺引流术:是通过穿刺针、导管等器材,在X线、B超、CT等影像设 备的引导下,经皮穿入体内液体潴留处并植入引流管引流的一种介入治疗技术。 3.(P31)经导管血管栓塞术(TAE简称栓塞术):是介入放射学的最重要的基础技术之一, 是在X线电视透视下经导管向靶血管内注入或送入栓塞物质,使之闭塞从而达到预期治疗目的的技术。 4.(P38)化疗性栓塞:对恶性肿瘤的栓塞常与化疗药物灌注合并进行,特别是使用碘油 化疗乳剂。 5.(P39)栓塞后综合征:版本1介入治疗栓塞后局部组织缺血坏死,继而出现临床症状 (如栓塞部位疼痛,全身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是一过性变化,一般在10-15天内逐渐缓解,消失,可以进行对症处理(脾栓塞疼痛可持续很久)。版本2:介入栓塞治疗后3-15天中,病人出现局部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消化道症状等表现,称栓塞后综合症,是由于栓塞后局部缺血,代谢产物或坏死物质吸收所致。 次重要的: 6.(P38 P46)血流重分布:对正常的动脉血供进行栓塞,使之血供由其他动脉供给,而 达到某种治疗目的。栓塞的前提是不造成被栓血管供养器官的缺血坏死。 7.(P40)介入性器官切除:内科性内脏切除是应用栓塞剂,栓塞某些器官的终末动脉或 毛细血管,使之出现不同程度的梗死、机化,从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可用于脾功能亢进、脾大、肾脏病引起的顽固性高血压、大量蛋白尿及异位妊娠等的治疗。 8.(P40)动脉内药物灌注术(IAI):是指通过介入放射学的方法,建立由体表到达靶动 脉的通道(导管),经该通道注入药物达到局部治疗的一种方法。 9.(P41)首过效应:主要指药物第一次通过靶器官时被提取和代谢的现象,也包括一些 其他效应。大多数药物在肝脏进行代谢,首过效应在肝动脉内药物灌注时是分明显。10.(P52、132)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PTA)采用导管技术挤压扩张或再通动脉粥样硬化或 其他原因导致的血管狭窄闭塞性疾病的方法。 11.(133)经皮经腔支架植入术(PTAS) 12.(P64、P163)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项介入 放射学治疗技术。它是以颈内静脉为穿刺入口,将导管经颈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下腔静脉,插入肝静脉并在X线导向下由肝静脉穿刺进入肝内门静脉内,在扩张两者间肝实质通道后,植入支架在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建立人工分流通道,使门静脉血流直接分流至下腔静脉,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打到治疗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腹水等门静脉高压症的目的。 13.(P81)经皮经肝胆管内外引流术(PTCD):-经皮经肝胆管内外引流术,是指在影像设 备的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并置入引流管,使胆汁流向体外或十二指肠的一系列技术。

脾动脉栓塞术后的疼痛护理

脾动脉栓塞术后的疼痛护理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共10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30~65岁(平均56.5岁)。10例病人于栓塞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反应,表现为左上腹部疼痛,以术后3天内最为明显,一般持续5~7天后逐渐减轻。 2护理 2.1体位护理:术后卧床休息,穿刺侧肢体伸直,制动24小时,观察穿刺部位无血肿及渗血后可改变体位,为防止挤压肿大的脾脏加重疼痛,应置病人健侧卧位。卧床时间依脾栓塞的面积大小和疼痛缓解程度而定。 2.2密切观察疼痛反应:仅依据病人的主诉判断是否存在疼痛,会使一部分病人得不到及时的处置。通过对病人的面部表情,身体的动作,睡眠等的仔细观察,可以观察到病人对疼痛的感受程度和部位,对病人疼痛程度做出正确评估,及时采取止痛措施。本组1例病人,担心使用吗啡等镇痛药后成瘾,术后诉疼痛不明显,可忍受,不需要用镇痛药。夜班护士观察到该患者因疼痛而无法入睡,及时给予镇痛药,保证了术后病人的睡眠和休息。 2.3疼痛护理个体化:对于不同年龄组的病人采取不同的疼痛护理措施。年龄是影响疼痛的重要因素之一,个体对疼痛的敏感程度随年龄而不同。成年人对疼痛敏感,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本组1例35岁病人,术后疼痛剧烈、不能忍受、大声呻吟,给予自控镇痛(PCA)后有效缓解了疼痛。 2.4观察鉴别疼痛的性质:脾动脉栓塞术后的并发症脾脓肿、腹膜炎等的临床表现以疼痛为主,因此术后要严密观察病人腹痛范围、性质、程度,有无全腹痛、肌紧张等急腹症征象,与术后脾实质发生无菌性坏死所致疼痛相鉴别,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2.5疼痛知识教育:术前对病人做好解释工作,讲解手术目的及术中、术后注意事项,并帮助病人学习有关疼痛知识,有助于减轻病人对疼痛的焦虑和其它影响因素。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教育内容,如疼痛的机制、疼痛对躯体的影响、如何面对疼痛等。本组1例病人认为疼痛是小事能忍受,忍几天就好了,不用止痛措施。教育的重点是告知这是一种错误认识,剧烈疼痛易出现交感神经功能紊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护理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更为合理的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及对并发症的护理,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患者的康复情况良好。结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能够 有效的减轻患者栓塞术后痛苦,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脾功能亢进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4-0221-02 肝硬化门脉高压继发脾大、脾亢是一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脾大、脾亢、一 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功能相应增生。脾亢导致白细胞减少,使病人容 易合并感染;血小板降低,易诱发出血。在临床上,以往治疗脾亢主要采取手术 切除的方法,致使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诱发感染和出血。随着介入治疗学 的发展,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已被公认为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首选方法。为了减轻患者栓塞术后痛苦,有必要寻求一种更为合理的护理干预方 法。 1、术后常规护理 1.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术后4—6小时内每小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各一次,同时观察病人的体温、神志、精神状态及其它病情变化。 1.2体位:为防止穿刺部位出血,患者需卧床24小时,穿刺侧肢体平伸制动 12小时,12小时后可在床上轻微活动,24小时后可下床活动,但应避免正品下 蹲以及增加腹压的因素。肢体制动期间,为减轻病人不适,可指导病人在床上翻身,告知翻身的注意事项。侧卧时应健侧位,防止触及脾脏,同时做好制动期间 肢体的生活护理。 1.3穿刺部位的观察和护理:穿刺部位用绷带包扎伤口,并置1公斤盐袋压迫6小时,注意盐袋不能移位。应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及血肿形成,保持敷 料干燥,预防感染,如发现穿刺部位出血,立即用双手压迫穿刺部位,并通知医生。 1.4穿刺侧下肢的观察与护理:密切观察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是否减弱,30- 60秒/次,双足同时触摸,以便对照;皮肤色泽是否苍白,温度是否下降,穿刺 侧下肢有无疼痛及感觉障碍等。若发现皮肤颜色苍白、皮温下降、感觉异常、肌 力减退等现象应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使用血管扩张剂及营养神经的药物,并配 合物理治疗。指导协助患者保持术侧下肢伸直状态下做床上活动,按摩制动侧肢体,促进血液循环,增进患者的舒适感。 2、栓塞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 栓塞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疼痛、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应及时向病 人及家属解释清楚,以避免紧张现象。 2.1疼痛与栓塞后脾梗死和包膜紧张有关。密切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分散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如听音乐、和同病室病友聊天,也可给予治疗性触摸。 即让患者卧床休息,拉好窗帘,以减少不必要的干扰。操作者站在患者右侧,先 以双手拇指指腹以梳理手法轻柔地从左肋部沿肋间隙方向按摩3—5min,使患者 腹部肌肉放松,再用双手大鱼际以轻度力量按摩左侧5—10min,以善背部酸痛, 多次触摸约10—15min。操作者要有爱心、耐心,并根据患者的年龄、栓塞程度 调节触摸力度,同时观察患者反应与患者沟通,讨论触摸效果、感受,以获得最

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作者:黄坤明李娜曹京梅于峰兰永廷冯珉 【摘要】目的研究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7例脾功能亢进患者行周围性部分性脾栓塞,栓塞剂为明胶海绵,以明胶海绵与脾动脉分支关系公式得出的明胶海绵颗粒数为基础,术中多次造影分次追加控制栓塞面积,栓塞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结果 2例青年Child分级A级患者栓塞了75%,6例肝癌伴脾亢者为40%左右,其余均在50%~60%之间。术后24 h、72 h、1周、2周、4周、3个月、6个月复查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均较栓塞前明显升高(P<0.05),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显效、并发症少。术中多次造影分次追加能防止过度栓塞和栓塞不足,减轻并发症。 【关键词】脾功能亢进;栓塞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ation of partly splenic embolism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splenism.Methods All the twenty-seven patiens with hypersplenism was given peripheral partly splenic embolism,the embolus was gelatin,the dosage of gelfoam granule was on the basis of the formation of gelatin and splenic artery branch.Intraoperative,multiple splenic artery angiography was needed,so there was a proper dosage of gelfoam granule to control

超选择性栓塞脾动脉治疗脾功能亢进

超选择性栓塞脾动脉治疗脾功能亢进 尹文州?卜庆云?郑雅各?郭盈盈?杨一霞 (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介入科一江苏一徐州一221003) 一一?摘一要?一目的一探讨超选择性分级栓塞脾动脉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价值?方法一对32例脾功能亢进患者通过术前平扫或增强CT及术中脾动脉造影影像观察?确认脾实质供血明显丰富区域为主亢进区?其他区域为次亢进区?依次超选择性插管至脾动脉二级以下分支内?施行主亢进区完全栓塞二次亢进区部分栓塞及少量栓塞的分级栓塞方法?术后1周及1个月定期复查血常规?以评价近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一脾动脉栓塞术后1周和1月外周血小板和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红细胞在术后1月后增多?和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出现低热32例?腹痛19例?无脾脓肿二胸腹水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一超选择性分级栓塞脾动脉治疗脾功能亢进?可有效减少脾实质内血细胞池?近期可显著升高白细胞和血小板?术后反应轻微?并发症发生率低? ?关键词?一肝硬化?脾功能亢进?部分脾动脉栓塞术?介入性?放射学 中图分类号:R657.6?R815一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一文章编号:1006 ̄9011(2019)02 ̄0261 ̄04 Treatmentwithsuperselectivesplenicarteryembolotherapyforhypersplenism YINWenzhou?BUQingyun?ZHENGYage?GUOYingying?YANGXia DepartmentofInterventionalRadiology?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ofXuzhou?Xuzhou221003?P.R.China ?Abstract?一Objective一Toexploretheclinicalvalueofsuper ̄selectivegradedembolizationofsplenicarteryintreatmentofhy ̄persplenism.Methods一32patientswithhypersplenismwereverifiedasmajorhyperfunctionalareawithrichbloodandtheotherasminorhyperfunctionalareaviaplainorenhancedCTandsplenicarteriography.Then?themajorhyperfunctionalareawascom ̄pletelyembolisedandtheminorhyperfunctionalareawaspartlyembolisedsuperselectively.Afteropreration?allpatientswerefol ̄loweduptoevaluatetheshort ̄termtherapeuticeffects.Results一Theperipheralplateletsandleukocytecountincreasedinaweekandamonth?whilethehemoglobinincreasedafteronemonth.Differenceofthenumberofperipheralplateletandleukocytesbe ̄foreandafterembolisation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1).23casesoccurredlowfeverand19casesappearedabdominalpain?nootherseverecomplicationssuchassplenicabscess?hydrothoraxandasciteshappened.Conclusion一Superselectivesplenicembolotherapyforhypersplenismcandecreasethebloodcellpoolinspleenessenceeffectively?andpromotetheleukocyteandplateletsgrowthremarkably.Thepostoperativereactionisslight?and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islow. ?Keywords?一Livercirrhosis?Hypersplenism?Partialsplenicarteryembolization?Interventional?radiology 一一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artialsplenicarteryem ̄bolization?PSAE)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脏功能亢进(简称脾亢)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其创伤小?可以在保留脾脏的免疫功能及过滤作用的情况下?控制或缓解脾亢的症状?逐渐成为外科脾切除术的取代方法?栓塞范围的合理控制和栓塞部位的合理选择是PSAE栓塞成功率二减少并发症二提高疗效的有效保证?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仍存在困惑或争议[1 ̄2]?我院自2012年3月~2017年6月?对32例脾亢患者?采用术前平扫或增强CT及术中脾动脉造影双重影像判定脾脏实质主要亢进部位?于脾动作者简介:尹文州(1971 ̄)?男?江苏新沂人?毕业于徐州医学院?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周围血管介入及综合介入诊疗工作脉二级以下分支血管施行不同程度的分级栓塞?疗效满意?术后反应轻微?并发症少?现报道如下?1一资料与方法 1.1一一般资料 本组32例患者?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31~76岁?平均年龄54岁?经血清病毒学二血常规及CT平扫或增强等检查?确诊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伴脾亢26例?其中合并原发性肝癌10例?酒精性肝硬化伴脾亢4例?原因不明2例?肝功能Child分级A级22例?B级10例?1.2一治疗方法 1.2.1一术前确定预栓塞主要部位一阅术前上腹部平扫或增强CT影像?观察脾实质上二中二下极各区 162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年第29卷第2期一JMedImagingVol.29No.22019

脾动脉栓塞

脾动脉栓塞术 脾脏在人体内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一个免疫器官,也起着促进髓外造血 灭活衰老的细胞的功能,还能调节门脉压.过去采用外科切脾,将导致激素缺乏淋 巴细胞核巨噬细胞吞噬清除作用下降IgM减少使静脉来的抗原不能形成抗体.故易产生脾切除后的严重感染.脾部分栓塞术是采用seldinger's法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将导管准确的置入脾动脉的主干,并用明胶海绵块,每块缓慢的漂浮进入脾 脏的供血动脉内部,阻断部分脾脏的血供使脾部分区域梗死核机化,产生脾切除效应. 脾栓塞术适应证: (1)门静脉高压所致的脾功能亢进; (2)门静脉高压所致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脾脏肿瘤。 脾栓塞术禁忌证: 脓毒血症为绝对禁忌, 巨大脾、 严重黄疸、 大量腹水为相对禁忌。 脾栓塞术治疗目的: (1)解决脾动脉亢进; (2)缓解脾大; (3)降低门静脉压力; (4)预防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5)治疗食管胃底曲张破裂出血。 脾栓塞术前护理 术前完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血常规等检查纠正低蛋白血症,术前24小时服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3次/天,术后连续服用3天,术前4小时禁食、水、备皮,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 脾栓塞术后反应观察与护理 脾栓塞后出现发热、疼痛及恶心、呕吐等为栓塞术后综合症,常持续5-7天。(1)发热与脾组织缺血、坏死所产生的吸收热有关。鼓励病人多饮水,温水擦浴,高热持续不退的可肌注复方氨基比林或冰敷,体温下降出汗较多及时更换衣服,保持皮肤干燥,根据情况补液。 (2)疼痛与栓塞后梗死与肿胀、包膜紧张度增加有关。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主要位于左上腹或左下胸部,疼痛程度与梗塞面积呈正比,多于术后12-24小时出现,7-14天逐渐减轻,一般使用止痛药可控制,如布桂嗪、曲马多、杜冷

部分脾动脉栓塞的护理查房

部分脾动脉栓塞的护理查房 日期:2007-12-24阅读:132次 护士长:我院自1992年4月开展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技术,至今已开展近14年。在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的治疗方面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临床护理工作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的护理。下面请责任护士简要介绍病历。 责任护士:患者,男,51岁,主因间断腹胀3个半月,呕血2天,在当地医院救治后,效果不佳,遂转入我院治疗。入院时由平车推入病房,患者外观神志清楚,精神欠佳,测量:T36.5℃;P60次/分;R18次/分;BP80/50mmHg。血细胞:RBC2.58×1012/L;WBC2.12×109/L;PLT38×109/L。乙肝五项:HBsAg(+);抗-HBe(+);抗-HBC(+)。B超提示:肝硬化、脾大、门静脉增宽。 入院诊断:1、肝炎、肝硬化。2、上消化道出血。 处理措施:1、消化道隔离,肝硬化护理常规,Ⅰ级护理,禁食。2、静脉给予止血药。3、正渗盐水口服。4、静脉补充液体。 患者经积极治疗后2日后出血停止,入院22天施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术后3日化验血细胞: RBC3.84×1012/L;WBC10.59×109/L;PLT179×109/L。现在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可以,测量T38℃;P78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 护士长:请其他护士介绍脾脏的生理功能、脾功能亢进的发病机制及脾栓术原理。 护士甲:脾脏是人体免疫器官,它占全身淋巴组织的1/4,是人体最大储血库之一,有吞噬细胞吞噬坏死细胞。脾功能亢进可继发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门静脉高压,尤以门静脉性肝硬化最明显。当脾有病理性肿大时,过多血细胞可在脾窦内潴留,可被巨噬细胞吞噬破坏,加以脾内血流滞缓,酸度增高,葡萄糖降低,红细胞更易损伤而被破坏,引发血细胞减少。 采用部分脾栓塞的方法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状,能保留部分脾组织及正常功能,创伤小,病人痛苦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且轻,疗效好且费用低。部分脾栓塞能改善脾亢症状,还能降低门静脉压力,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护士长:下面请其他护士阐述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前护理。 护士乙: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患者对即将施行的手术缺乏了解,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应及时做好患者的术前宣教,向患者说明检查治疗目的。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的解答,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保证睡眠,必要时请示医生给予镇静治疗。

部分性脾栓塞介入术护理

部分性脾栓塞介入术护理常规 一、按外科疾病手术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 1、治疗前向患者说明介入治疗的方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消除紧张、害怕情绪,以便取得患者的配合 2. 完善术前各项实验室检查,(B超、外周血象、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放射性核素扫描、CT、MRI。 3、训练患者在床上大、小便及胸式呼吸。 4、嘱咐术前8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水。 3.做好双侧腹股沟、会阴部备皮及碘过敏皮试。 4. 建立静脉通路,确保护理安全。 三、术后护理 1、术后患者腹股沟穿刺部位用沙袋加压包扎6~8小时,术侧肢体伸直制动24小时,观察 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出血及术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情况,保持穿刺点干燥整洁。 2、检查压迫肢体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如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如皮肤颜色苍白、小腿疼痛、感觉迟钝,则提示股动脉栓塞或穿刺部位有发生血肿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和处理。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4.疼痛的观察:部分脾栓塞后,栓塞组织缺血坏死,组织渗出增多而引起脾脏肿胀增大,一般3~7天。重点观察疼痛的性质,有无腹痛刺激征,有无血压下降及出冷汗等休克症状,以便及早发现脾动脉破裂的征象。 5.饮食护理。术后根据病情禁食1~3天,进食后按流质到软质饮食逐渐进食,少量多餐,宜清淡,细致,易消化,无刺激,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6.体位护理,术后7天内尽量避免左侧卧位,以防压迫脾脏。 7.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术后患者需卧床2~5天,加强翻身防褥疮,保持床单干燥整洁,协助患者翻身时避免触痛脾区。 8、做好栓塞综合征的护理如疼痛、发热、恶心呕吐、呃逆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健康教育 1、嘱咐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2、指导患者如有疼痛及时告知,及时处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3、饮食调理:饮食清淡,适量优质蛋白质高热量,富含维生素,以温、软食为主,少量多餐,忌食油炸,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防损伤胃底静脉曲张血管引起大出血,戒烟酒。

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在肝癌并脾功能亢进中的应用

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在肝癌并脾功能亢进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3-02-27T09:51:11.5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6期供稿作者:刘洪军周召海张元春[导读] 目的研究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在肝癌伴脾功能亢进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 刘洪军周召海张元春(平度市人民医院介入科山东平度 266700) 【摘要】目的研究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在肝癌伴脾功能亢进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在DSA对68例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采取肝动脉化疗栓塞和部分性脾脏栓塞术,栓塞前及栓塞后1、7、30天测定血细胞数量。结果 68例患者均成功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及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脾栓塞面积控制在40%~50%,栓塞后有50例出现发热,持续约3~30d,经对症处理后好转,18例出现腹痛,其中8例需要强效止痛药,未出现脾脓肿及胸腔积液等严重并发症。术后WBC和PLT显著升高(P<0.05),并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RBC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部分性脾脏栓塞治疗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是一种有效、安全、微创的方法,它可以有效改善血象,提高机体免疫力,为进一步化疗打下基础。 【关键词】介入肝癌脾功能亢进脾脏栓塞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6-0189-02 在我国,肝癌每年的新发病例占全世界肝癌病例数的43.7%,其中50%—90%的肝癌患者合并肝硬化或脾功能亢进,由于多数肝癌患者临床就医时已是晚期,所以大多数选择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而脾亢患者抗氧化维生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促进肝硬化发展并具有负性抗肿瘤作用[1]。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对68例无法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伴脾亢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部分脾动脉栓塞的双介入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8例,所有病例根据B超、CT、MRI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作出定性诊断,符合肝癌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诊断。其中男49例,女19例,年龄39~75岁,平均65岁。术前及术后1、7、30天查外周血象。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A级52例,B级12例,C级4例。 1.2 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用5-F RH肝管插至腹腔动脉,行DSA造影,将导管超选至肿瘤供血动脉,根据肿瘤大小、数目、供血及肝功能情况,经导管缓慢灌注化疗与超液态碘化油的混悬液约5-20ml栓塞肿瘤血管,尽量使碘化油混悬液在病灶内充分填充。所用化疗药物包括:顺铂 40~60mg、表阿霉素20~40mg、丝裂霉素5-0mg。TACE后,改超选至脾动脉近脾门处,先行DSA造影,后注入庆大霉素16万U,再用微导管超选至脾脏下极血管,将高压消毒的明胶海绵片用手术刀片刮成1~3mm 颗粒,与适量对比剂混合,分次团注行部分脾脏栓塞,栓塞后再次行DSA造影,使栓塞面积控制在40%~50%。术后常规抗感染、止痛、补液等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观察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第1、7、30天左右复查周围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以此评价PSE术治疗脾亢的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1 2.0统计分析软件包,两组间均数采用t检验,结果用(x-±s)表示,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8例患者均成功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及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栓塞后有50例出现发热,体温均<38.5℃,大部分持续3~7天、未出现高热病例;18例出现腹痛,其中8例疼痛效较剧烈,需杜冷丁止痛。所有病例栓塞范围控制在40%~50%。 术前、术后血常规检查:白细胞(WBC)在PSE后1—3d显著升高并部分超过正常值(P<0.05),7d后降至正常,血小板计数(PLT)1~3d 后缓慢升高,7d左右后达到正常并趋于平稳(P<0.05),红细胞数量(RBC)和血红蛋白(Hb)量无明显改变(P>0.05),见表1。 表1 PSE前后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变化(x-±s) WBC( ×109/L) RBC ( ×1012/L) PLT( ×109/L) PSE前 2.67±0.68 3.40±0.65 48.91±7.52 PSE后1d 8.46±1.58 3.45±0.67 65.80±9.15 PSE后7d 6.08±1.36* 3.48±0.79 108.39±1167* PSE后30d 5.60±1.67* 3.49±0.85 120.71±15.06* * 同术前相比 P<0.05 3 讨论 脾脏是免疫活性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增殖、发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外周淋巴器官之一[2],在机体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部分性脾脏栓塞后,使部分脾实质缺血性坏死,最终被纤维化组织替代,从而达到外科脾切除的作用,且保留了部分脾脏及其正常的免疫功能[3]。 目前,常见的部分脾动脉栓塞方法有脾动脉主干漂流法、脾下极动脉栓塞两种。栓塞材料多采用1mm×1mm×1mm明胶海绵颗粒,主干漂流法因无法直接观测栓塞程度,操作不当可导致过度栓塞。有学者[4]对脾栓塞程度的控制专门作了方法学的研究,提出了栓塞前根据脾内动脉(1mm直径)分支数及预期栓塞程度来确定明胶海绵用量来控制栓塞程度的办法,此法较为简便易行。脾下极动脉栓塞体积一般为30%~40%,疗效亦明显。PSE后常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发热、腹痛、腹腔积液等等,大部分学者认为,PSE的程度与患者疗效和并发症均呈正相关,如栓塞面积<30%,临床疗效不显著、且复发率高,如栓塞面积>70%,临床疗效显著,但严重并发症高,我们认为控制栓塞面积在30%—60%较为合适,控制的方法主要通过控制栓塞剂大小和颗粒,通过超选脾动脉偏下极分支行栓塞,术中监控血流速度变化,反复多次造影等,因而我们的研究对象并发症主要是轻微的发热、腹痛,未出现胸水、腹腔积液及严重感染症状。参考文献 [1]姜洪池,赵宪琪.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切脾对肝硬化有益还是有害.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6,12:581—583. [2]梁扩寰.肝脏病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06-308. [3]朱旭,杨仁杰,王天武,等.部分脾栓塞在肝癌伴脾亢治疗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2,17(3):214—216. [4]梅雀林,李彦豪,鲁恩洁,等.脾栓塞程度控制的方法学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12:1077—10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