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在肝癌并脾功能亢进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在肝癌并脾功能亢进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3-02-27T09:51:11.5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6期供稿作者:刘洪军周召海张元春[导读] 目的研究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在肝癌伴脾功能亢进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
刘洪军周召海张元春(平度市人民医院介入科山东平度 266700)
【摘要】目的研究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在肝癌伴脾功能亢进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在DSA对68例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采取肝动脉化疗栓塞和部分性脾脏栓塞术,栓塞前及栓塞后1、7、30天测定血细胞数量。结果 68例患者均成功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及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脾栓塞面积控制在40%~50%,栓塞后有50例出现发热,持续约3~30d,经对症处理后好转,18例出现腹痛,其中8例需要强效止痛药,未出现脾脓肿及胸腔积液等严重并发症。术后WBC和PLT显著升高(P<0.05),并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RBC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部分性脾脏栓塞治疗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是一种有效、安全、微创的方法,它可以有效改善血象,提高机体免疫力,为进一步化疗打下基础。
【关键词】介入肝癌脾功能亢进脾脏栓塞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6-0189-02
在我国,肝癌每年的新发病例占全世界肝癌病例数的43.7%,其中50%—90%的肝癌患者合并肝硬化或脾功能亢进,由于多数肝癌患者临床就医时已是晚期,所以大多数选择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而脾亢患者抗氧化维生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促进肝硬化发展并具有负性抗肿瘤作用[1]。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对68例无法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伴脾亢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部分脾动脉栓塞的双介入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8例,所有病例根据B超、CT、MRI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作出定性诊断,符合肝癌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诊断。其中男49例,女19例,年龄39~75岁,平均65岁。术前及术后1、7、30天查外周血象。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A级52例,B级12例,C级4例。
1.2 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用5-F RH肝管插至腹腔动脉,行DSA造影,将导管超选至肿瘤供血动脉,根据肿瘤大小、数目、供血及肝功能情况,经导管缓慢灌注化疗与超液态碘化油的混悬液约5-20ml栓塞肿瘤血管,尽量使碘化油混悬液在病灶内充分填充。所用化疗药物包括:顺铂 40~60mg、表阿霉素20~40mg、丝裂霉素5-0mg。TACE后,改超选至脾动脉近脾门处,先行DSA造影,后注入庆大霉素16万U,再用微导管超选至脾脏下极血管,将高压消毒的明胶海绵片用手术刀片刮成1~3mm 颗粒,与适量对比剂混合,分次团注行部分脾脏栓塞,栓塞后再次行DSA造影,使栓塞面积控制在40%~50%。术后常规抗感染、止痛、补液等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观察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第1、7、30天左右复查周围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以此评价PSE术治疗脾亢的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1
2.0统计分析软件包,两组间均数采用t检验,结果用(x-±s)表示,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8例患者均成功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及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栓塞后有50例出现发热,体温均<38.5℃,大部分持续3~7天、未出现高热病例;18例出现腹痛,其中8例疼痛效较剧烈,需杜冷丁止痛。所有病例栓塞范围控制在40%~50%。
术前、术后血常规检查:白细胞(WBC)在PSE后1—3d显著升高并部分超过正常值(P<0.05),7d后降至正常,血小板计数(PLT)1~3d 后缓慢升高,7d左右后达到正常并趋于平稳(P<0.05),红细胞数量(RBC)和血红蛋白(Hb)量无明显改变(P>0.05),见表1。
表1 PSE前后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变化(x-±s)
WBC( ×109/L) RBC ( ×1012/L) PLT( ×109/L)
PSE前 2.67±0.68 3.40±0.65 48.91±7.52
PSE后1d 8.46±1.58 3.45±0.67 65.80±9.15
PSE后7d 6.08±1.36* 3.48±0.79 108.39±1167*
PSE后30d 5.60±1.67* 3.49±0.85 120.71±15.06*
* 同术前相比 P<0.05
3 讨论
脾脏是免疫活性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增殖、发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外周淋巴器官之一[2],在机体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部分性脾脏栓塞后,使部分脾实质缺血性坏死,最终被纤维化组织替代,从而达到外科脾切除的作用,且保留了部分脾脏及其正常的免疫功能[3]。
目前,常见的部分脾动脉栓塞方法有脾动脉主干漂流法、脾下极动脉栓塞两种。栓塞材料多采用1mm×1mm×1mm明胶海绵颗粒,主干漂流法因无法直接观测栓塞程度,操作不当可导致过度栓塞。有学者[4]对脾栓塞程度的控制专门作了方法学的研究,提出了栓塞前根据脾内动脉(1mm直径)分支数及预期栓塞程度来确定明胶海绵用量来控制栓塞程度的办法,此法较为简便易行。脾下极动脉栓塞体积一般为30%~40%,疗效亦明显。PSE后常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发热、腹痛、腹腔积液等等,大部分学者认为,PSE的程度与患者疗效和并发症均呈正相关,如栓塞面积<30%,临床疗效不显著、且复发率高,如栓塞面积>70%,临床疗效显著,但严重并发症高,我们认为控制栓塞面积在30%—60%较为合适,控制的方法主要通过控制栓塞剂大小和颗粒,通过超选脾动脉偏下极分支行栓塞,术中监控血流速度变化,反复多次造影等,因而我们的研究对象并发症主要是轻微的发热、腹痛,未出现胸水、腹腔积液及严重感染症状。参考文献
[1]姜洪池,赵宪琪.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切脾对肝硬化有益还是有害.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6,12:581—583.
[2]梁扩寰.肝脏病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06-308.
[3]朱旭,杨仁杰,王天武,等.部分脾栓塞在肝癌伴脾亢治疗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2,17(3):214—216.
[4]梅雀林,李彦豪,鲁恩洁,等.脾栓塞程度控制的方法学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12:1077—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