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摘要:在当今社会经济形势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资源最优化配备极具现实意义的方式,而要走出校企联合目前的困境,就必须坚持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组织保障与制度保障相结合、专业技能训练与职业品质培养相结合、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原则,多方调研,科学定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多方共赢,为社会发展培养多层次、创新型、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校企联合;学生;人才

一、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目的及意义

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体现:一与知名企业合作,能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学校实现了开门办学,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和学科前沿,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企业培养一批热爱企业的精英队伍,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学生能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培育团队精神,增强竞争力,拓宽了发展空间。二以定向模式与企业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对高等院校尤其是工科院校应用型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符合市场需求的重新定位,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实现教育创新的重要举措。三通过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模式探索应用型专业办学出路问题,为高等教育院校应用型专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经验。四以定向模式与企业合作培养的毕业生,有较好的吃苦耐劳精神,毕业后上岗快,适应

强,能较好地克服人才频繁跳槽给企业和学校声誉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人才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

如今很多企业都认为人才供大于求,想用人的时候就到招聘会上一抓一大把。同时,不少用人单位都不愿意对员工,特别是新来的员工投资培训,因为新员工

的不确定性太大,很可能长了本事就跳槽。

人才是企业首要和根本的要素。企业用人向来没有一定的模式,都是根据企业、人员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由于条件不同,两个企业用同一种方法用人,可能有的成功而有的失败。企业的用人既要讲原则性又要讲灵活性。就经营而言,无论从哪个角度,人都是第一重要的。企业之间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人的差距。关于用人,从来就不存在什么一贯的准则,但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大都会遵循以下一些共同的原则。一是唯才是举。现代企业经营日益复杂,对各种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只有用人唯才,才能维持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与人才的亲疏关系不应是用人的标准。二是能力重于学历。能力比学历更重要。现在许多企业招聘大多要求学士、硕士学位。应该说这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进步。但是,看重学历,并不是看重学历本身,而是其背后的学识和涵养,这才是重视学历的初衷。三是注重发挥人才的长处。企业聘请人才是因为他能做什么,要重视的是员工能出什么成果。优秀的领导者总是以“他能干什么”为出发点,注重发挥人才的长处,而不是克服其短处。四是适才原则。把适当的人安排在适当的位置上是用人的最基本

的准则,适才比优秀的人才更重要。

(二)校企合作的困境分析

第一,企业绩效评价标准不利于校企合作。不少企业家认为,参与职业教育“无利可图”,利益驱动不大。首先,人才培养成本较高,加之人才流动大,企业投资职业教育未必使自己获益。其次,企业用人机制和绩效评价标准更关注当前利益。而

职业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潜在、长远利益,与企业当前利益不一定相符。

第二,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德国“双元制培训”制度,由于缺乏相同的土壤,使其在我国实施并不理想,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模式的问题日益突显。我国正处于新旧经济体制的交替时期,这一时期的校企合作教育,必然是处于行政干预机制和市场利益驱动机制发挥双重作用,并向以利益驱动机制为主的过渡时期。在现阶段,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争

取政府支持;另一方面,是要更新观念,重点从市场经济的视角进行研究。

第三,统一协调的校企合作管理体制还未形成。目前,政府投资兴办的公办职业教育是办学主体,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占少数。由于没有建立起行业企业、劳动人事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有效参与职业教育实践的运行机制,也未能建立起跨部门的统筹协调管理机制,职业教育主要还是在教育内部运行,校企合作实施艰难。为此,必须转变政府集权的体制,重构国家、市场和职业教育的关系,发挥行业企业对职业资格认定考核的积极作用,实现职业院校内部治理结构

从管理向经营转变。

三、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构建与具体措施

(一)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构建

1.学校、企业和学生的角色定位

学校——校企合作的主体。学校应根据市场需求预测调整、规范专业建设;以岗位技能为核心,构建职教课程体系;利用企业资源,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并建立

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企业合作建设科技研发中心。

企业——校企合作的合作者。企业与学校应成立校企合作董事会,制订、修

改、执行合作教育计划;共建实践基地接受学生实习。

政府——校企合作的管理部门。政府应通过有关立法加强对校企合作的干预,在政策上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深度参与学校职业教育过程,形成互动、双赢的

校企合作机制,并在经费上给予支持。

受教育者——校企合作的培养对象。受教育者在校企合作中扮演着双重身份:学生与学徒。一方面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培养职业基本素养一方面认真工作,锻炼

职业基本技能。

2.校企联合培养的运行机制

近年来,我国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形成许多富有实效的合作模式。如专家咨询模式——学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成立由企业专家参与的顾问委员会,征询有关行业最新发展信息及趋势,以决定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内容;师资培训模式——让教师进入工作现场相应岗位进行实践性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教学参观模式——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在工作情境中完成教学实习的有关要求;顶岗实习模式——学生以预分配就业的方式毕业实习;技术服务模式——学校成立教师专家技术工作室,直接面向社会和企业开展在职人员的培训与生产技术服务。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学校与企业已经开始尝试捆绑式、互惠互赢地深度合作。如“学校办到企业”模式:企业出场地、设备、资金及人力技术资源,学校按照需求设置专业、组织招生、实施教学管理。该模式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所长,学校培养的人才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