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战略4月20日至4月26日是一个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而4月26日是《建立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生效的日期。设立世界知识产权日旨在全世界范围内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
知识产权保护这个概念在我国的公众认知度不是很高,有些人可能只听说过商标专利或者文坛及影视圈的著作权及版权案例。其实在银行业,知识产权也是一块不容忽视的内容。
知识产权的保护
以前看来,银行业大中小银行的业务都大同小异,国有大型银行依靠强大的资金实力和网点规模占据了市场较大的份额。而如今随着中小型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的大面积崛起以及利率市场化的干扰,客户的选择越来越宽泛,而现在银行能留住客户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他自身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另据了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颁布前夕,花旗银行已经在中国申请20多项金融产品“商业方法类”发明专利,而中资银行目前还处于对金融产品名称申请专利保护的“初级阶段”。可以看到外资银行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已经早早地走在了我们前面。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以后马上站到知识产权高度看待在中国市场的竞争,花旗、汇丰最早在中国注册了金融产品的专利,而中资银行普遍从2004年下半年才开始关注知识产权领域,并开始有金融产品的知识产权注册。中资银行的关注点还仅仅是产品的名称,对于金融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设计理念、操作程序、内部风险控制等核心问题等进行专利保护的仍然很少。而外资银行专利保护的重点是产品的理念、风格和独特性。
现如今,虽然你有了市场,有了产品,有了资本,可是你没有创新的金融产品和知识产权,那还是证明你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你赚的钱说不定被人家一纸诉状,要去了高昂的专利授权费,是别人反而赚了你腰包里的钱。
银行要发展,必须依靠创新的金融产品和差异化的金融服务PK掉同业,同时也要靠自主知识产权这个法律武器为自己保驾护航。
知识产权的运用
目前,我行已申请商标注册513件,其中国内注册440件,国际注册73件。大陆地区的注册商标已覆盖全行性核心重要标识和各业务条线品牌。我行已申请专利102项,登记著作权58件,注册域名127个。
古语云,“殷鉴不远”,意思是指前朝的教训就在眼前,我国银行业也经历过因知识产权意识淡薄而吃亏的惨烈教训。金融业又是属于“法律密集型”行业,管制很严,规范的技术性也很强。知识产权运用得当是对自身最好的保护,也是对自身发展最大的助力。一旦金融行业内知识产权发生侵权案例,那一定是大案例,那么这个时候就必须运用知识产权的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
我行每年都举行大大小小许多金融创新活动,以及业务技能、应知应为各项比赛。行内理论型、实干型各种人才对我行的产品和服务也是出谋划策,要是在员工创新,金点子经过提炼慢慢上线的最初已然悄悄地为自己贴上自己的智慧结晶产权标记,那我想这是运用最得当的了。
以前我们讲制造业、讲的是产品、价格、标准,现在我们讲金融市场,讲的是流动性、产品新颖性、服务优质性。再往前看我们看的是知识产权,看创造力和独创性。我行的“三农政策”、“金钥匙”、“金益农”、“金光道”等三农品牌、已形成我行有口皆碑的好牌子。
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就必须要有市场的前瞻性和产品的创新性。如今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强有力冲击就是创新战胜保守最好的事实。而我们要如何激流勇进,开发新产品不断满足客户挑剔的味蕾,我们农行就必须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自己的专利产品。
知识产权的发展
搜索一下新闻便知各家银行已陆续出台知识产权管理办法。据了解,建设银行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自2003年正式启动,全面部署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工作。随后,建行加强了对知识产权权利的维护工作,积极应对侵权行为,对行名行徽商标、龙卡商标等重要商标进行周密的权利状态监测。这样的新闻,同样也应该有农行的身影。
银行业产品的同质性很大,也极易模仿,短期理财产品有天天利滚利、钱生钱、日日盈等等,网上银行有U盾、K宝、U宝等等,所以要做出品牌做出专利是最有前瞻性的考虑。发展要靠战略管理,战略管理可以解决长远性根本性的问题。我们要以专利、商标、版权为战略资源获取竞争优势。
专利技术过硬是发展的硬道理。而同时这也是最考验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银行目前能提供比以前更多元化的产品与服务,这些新产品与服务主要可分为二大类,一类为金融机构新技术的相互作用,另一类为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新金融服务或产品。我之前有听说过民生银行也在逐步发展大型居住社区里的“社区银行”。虽然此条新闻未能见报也只是行内讨论的创新点子,但如若创新成功并且有专利技术保驾护航,一旦产品成功研发,那发展必然是极其迅速的。
企业形象企业文化那必然是要树立在客户心中的。在产品过硬竞争力十足的情况下,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像“农夫山泉有点甜”那样,一个大大的商标印刻在公众的脑海中。商标的宣传战略很大部分就是我行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而且银行业有另一种受众口口相传的效应。如今分行大把抓的服务就是我们要把农行自己的商标保护好,要将“大行德广,伴您成长”的品牌效应延伸到公众的各个角落。
以上种种,是围绕着本次知识产权宣传周的主题“保护运用发展”所发散出来的一些看法。由于自身知识层面的局限不能详尽探讨及研究,只能涉及皮毛,但希望知识产权在银行业尤其在我农行不只是被保护被管理,更是要被运用被发扬,我们能有自己最拳头的产品,我们也能有自己最大的辨识度。希望我们农行的那一抹绿色能印染开去,有中国红,也有农行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