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简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简述
现在的中国,从铺满残骸与鲜血的道路上一路走来,回首看看,太多的历史需要铭记。

在艰难与痛苦之中,不论怎么走过,曾经的成长,都是一个值得回忆、并且永远传承的经历。

近代的中国,在苦难中一步步的成长壮大。

近代的中国,将王朝的蜕变和工业发展历史压缩在一起,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一步步向着自由、民主的社会转变。

然而,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帝制的封建国家,由于清朝后期闭关锁国的政策及人们受到儒家思想的束缚,在18世纪中国早已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英法联军用中国发明的火药,硬生生的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将中国这一古老的国家拉入了世界上国家的行列,是被世界潮流所淘汰,还是顺应历史的发展,重新开始大国崛起的道路,对于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随着国门的开放,人们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开始慢慢瓦解,中国自古传承下的自给自足经济体制也面临着空前的危机。

工业越来越占据优势,城镇也迅速发展,人们逐渐放弃了田地间的劳作,而是去工厂生产赚钱更快的工业产品。

当人们因为工作而走出家门后,看到的是工业渐渐发展的新景象,以及社会上存在的诸多问题,眼界也随之开阔,思想也就渐渐放开。

但整个社会的沉沦并不会因为工业化进程而放慢速度,伪政权的统治让国民依旧食不果腹,通货膨胀日益加剧,人们的积蓄也一点点的贬值,战乱让国家动荡不安。

人们从被迫的改革渐渐变成主动的顺应,社会的动荡让人们只想着和平。

这也就促使人们对改革的期盼。

一个稳定的政权的诞生。

近代的中国,失去的太多,变化的太多,得到的更多。

没有浴火,怎么重生?中国近代的一切苦难,即使让祖国流血,在我认为,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要继续存在下去,要么被吞没。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给国人思想注入了新的血液。

自19世纪以来,中国的落后早已与西方列强的强大形成强烈的反差,总会有人认识到,一个被愚昧的统治者统治着的国家,即使是维护正义的战争,对这个国家来说,胜利也是渺茫的。

但历史有时强加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是不容选择的,要在世界之林中毅力不倒,强大是最基本的要求。

国人认识到这一点时,已走过了很多的弯路,或者说事必须走的弯路。

在不停的挫败中摸索,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醒悟,奋起。

当辛亥革命粉碎了帝国的千年梦境时,一个粒希望的种子正在萌芽。

中国在血与火的锤炼中,一步步走到今天。

现在,站在一个新世纪的高台,纵观一路走来的历史,多少丰碑值得人们去缅怀,多少墓碑又值得我们去祭奠。

其实不论怎样,一切的苦难,从历史的角度去说,无非是国家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这也是文化的一个交融和发展过程。

历朝历代,光是中国历史中,先进文明的发展,总会伴随着落后文明的衰亡。

而战争,也只是文化之间相互融合的一个手段,在历史的角度,所有一切的根本目的,只是在先进文明的发展和不同文化的交融罢了。

如若是没有1840年的那场战争,中国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在大海的对面,有这强大到可以粉碎皇宫里人们黄粱美梦的一个新文明的存在。

而也正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国,从此走上了一条为了民主和自由而奋斗的艰难旅程。

近代的中国,困惑与希望交织,污秽与崇高辉映,黑暗与光明相搏击。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波澜,最曲折,最惊心动魄的历史画面。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能延续二千多年之久,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有着一整套以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封建思想文化。

因此,任何反对君主专制的政治斗争,必然同时表现为反对封建纲常名教的思想斗争。

应当说,近代中国人民真正的思想解放,是从维新派对封建的纲常名教进行严厉的批判开始的。

维新派的历史功绩,不仅在于提出了建立君主立宪国家的进步主张,还在于为其开辟思想道路,举起了新学即西学的旗帜来与旧学即中学相对抗,大胆冲破了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牢笼,从而为近代中国人民思想解放的潮流开了闸门。

虽然维新派宣传的还
只是庸俗的进化论,但在当时毕竟是最先进的理论。

它相信,人类的历史是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这就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思想武器,使之得以突破君权神授的思想桎梏,看到了中国社会必然进步的前途。

维新派的历史进步,在于他们顺应了时代潮流,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变法图强、振兴祖国的强烈愿望。

谭嗣同等慷慨捐躯,表明他们是真诚爱国的先进中国人。

但是,维新派终究是改良主义者。

他们虽然热情宣传科学与民主,尊崇人民是“真主”,痛斥君主为“盗贼”,但并没有因此得出彻底推翻君主专制的结论,严复说:“然而及今而弃吾君臣可乎?曰:是大不可。


维新派大胆戳穿了封建君主专制的赘疣,但缺乏足够的力量和勇气把它铲除。

他们仍无法最终摆脱封建君权的羁绊。

近代中国历史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显然加快了行进步伐。

人民思想解放的洪流,如大江东去,后浪推前浪。

康有为、严复等维新派,昨天还是历史舞台上的主角,曾几何时却被挤到后边,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继之成了历史舞台上的真正主角。

他们高举民主共和国的旗帜,决心最终埋葬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正规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时代。

如果说维新派君主立宪的主张,曾鼓舞人们冲破了君主专制的思想网罗;那么孙中山建立共和国的理论与实践,则是鼓舞中国人民最终摧毁了君主专制的藩篱。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与维新派同是西方资产阶级的学生。

但是,他们各自仿效的对象显然不同。

革命派坚持民主共和,与君主专制誓不两立,正是继承了法国大革命的民主主义精神。

铲除中国君主专制的千年赘疣,无疑是孙中山革命派的一大历史功绩。

但是,和洪秀全、康有为、严复等一样,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历史与阶级的局限。

这就决定了他们领导的辛亥革命不能不归于失败,艰难创建的共和国徒具虚名。

清政府虽然被推翻了,但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仍然没有改变;君主专制赘疣被铲除了,封建专制的遗毒依然肆虐于国中。

中国资产阶级无力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它历史地落到了无产阶级肩上。

但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毕竟是与反封建斗争的深化相一致的。

君主专制、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是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在反封建斗争的不同历史阶段分别提出的三种国家组织方案。

从洪秀全的“天国”到孙中山的“民国”,生动地反映出近代中国历史的进步与人民思想解放的历程。

近代中国人民为了民族自救,曾走过怎样艰难曲折的道路。

洪秀全仿效西方基督教教义,幻想在中国开创地上“天国”;维新派和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则企图将西方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和共和国的方案,分别实行于中国。

尽管他们方案的历史作用不尽相同,但都进行了英勇斗争,作出流血牺牲;其结果也无不陷于失败,中国并未因之得救。

只是到了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才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此后,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继续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才终于创建了人民共和国,使民主革命抵于完成,真正将中国引向了光明。

近代历史表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但是,中国封建主义源远流长,根深蒂固。

洪秀全领导的农民战争固然无力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只是赶跑了皇帝,结束了帝制,终无力铲除封建主义的劣根;而“四人帮”的横行说明,即便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时代,封建主义的余毒仍然不可低估。

我们必须坚持批判封建主义,并肃清其流毒,才能保证革命事业顺利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