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全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d793c82b9d528ea81c7793c.png)
第一章行政与行政学1、什么是行政,怎样来理解?(公共)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运用国家权力,为实现国家的社会目标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以及政府机关内部事务所进行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2、行政管理的特点根本特点:行政管理与政府或行政机关的活动相联系,具有“公共性”。
其他特点:(1)行政管理的权力基础是公共权力,使行政管理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权威性和强制性。
(2)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对象涉及整个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问题,使行政管理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广泛性。
(3)行政管理的宗旨是为公共利益服务,使行政管理具有全局性、服务性和非营利性的特点。
(4)行政管理必须承担社会公共责任,使行政管理具有规范性、合法性和合理性的特点。
(5)行政管理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使行政管理具有社会性和民主性的特点。
3、行政管理学在西方产生和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代表人物及代表思想(括号里了解)(1)科学管理时期(20世纪初至30年代):行政管理学形成时期①伍德罗·威尔逊(1856—1924),美国著名教育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1887年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行政学研究》一文,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被称为是行政学的鼻祖。
②古德诺(1859–1939),美国政治学家,教育家,思想家。
1900年出版《政治与行政:对政府的研究》,提出“政治-行政两分法”,认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奠定了行政管理学产生和得以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传统。
③泰勒(1856-1915),美国古典管理学家,工程师,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著有《科学管理原理》(1911)和《科学管理》(1912)。
认为高效率是雇员和雇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
而只有用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替代传统的经验管理,才是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
④法约尔(1841-1925),法国古典管理理论学家、工程师,与韦伯、泰罗并称为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被尊称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开山鼻祖、“管理理论之父”。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课本要点)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课本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2043131376baf1ffc4fadd7.png)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课本要点)第一章导论第一节: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学一、行政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行政管理原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中,它一直都占有重要地位和发挥正面或反面的巨大作用,以及对社会的发展发生促进还是促退的影响,从而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况和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
行政管理在各种管理之中,是涉及面最广和最具有权威性的管理。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果行政管理不上轨道和管理不善,必将产生两种严重的不良影响:一是严重影响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声誉与形象,直接损害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二是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制度的声誉和形象,大大妨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二、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对象:1、作为国家权力的行政机关,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是行政管理的主体;2、国家和社会的法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是行政管理的客体;3、公共管理必须共遵守民主法治这一根本原则,行政管理更要率先垂范;4、行政管理关系国计民生,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内容:环境(形势)、目标、预测、计划、谋略、决策、组织(职能)、人力资源、培训、领导、授权、执行、协调、公共关系、监控、财务、后勤、法规、文化(道德)、心理、信息、沟通、咨询、服务对象、宣传教育、办公室(电子政务)、改革与发展、创新、效率、标准、方法、评估、知识管理、研究、总结、应急等。
方法:法学的、演绎的、归纳的、理论的、历史的、比较的、行为科学的、系统的、计量的、静态的、动态的、单科的、跨学科的、调查研究的、实验的、结构的、综合分类的、心理的等。
(方法更新首先要观念更新)第二章行政环境第一节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分析一、行政环境:是指影响行政系统生存与发展的要素的总和,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根据各种因素性质上的差异,行政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可分为国际社会环境和国内社会环境。
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自考行政管理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
![自考行政管理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dc7e98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0.png)
"行政管理学"总复习提纲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1.行政管理学中最根本、最核心的概念是:行政管理。
〔单项选择〕2.西学术传统对“行政〞的解释。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著"政治学"一书中,把当时城邦的职能划分为:议事、行政和审判三种职能。
·洛克在"政府论"中,首次将政府〔〕权力分为:①立法权、②行政权、③外交权。
〔多项选择〕·提出著名的“三权分立〞或称“分权制衡〞原那么的是:孟德斯鸠。
〔单项选择〕·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指的是:意志的执行。
〔单项选择〕·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古德诺主研究行政学的起点是:行政与政治分的别离。
〔单项选择〕3.简述行政管理的特点。
〔简答〕〔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2〕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部事务〔3〕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展,是一种执行性活动·一种管理活动是不是行政管理,首先应看其:管理主体。
〔单项选择〕4.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多学科的综合应用科学。
〔单项选择〕5.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①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②行政机关对其部事务的管理。
〔多项选择〕第二节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开展1.行政管理学的产生。
·最早使用“行政学〞一词是:史坦因。
〔单项选择〕·“行政学〞一词,最早是徳国学者史坦因提出来的,当时主要是指:行政法学。
〔单项选择〕·行政管理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单项选择〕·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是:威尔逊。
"行政学研究"在世界围开创了行政管理学学术研究的先例〔单项选择〕怀特:第一次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行政管理学理论的大学教科书"行政学导学",把复杂的行政要素归纳为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四大局部。
(全部版)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全部版)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d13db9327284b73f342502c.png)
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行政管理是一种以国家权力为基础,以国家组织主要是政府机关为管理主体,以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以及政府机关内部事务为管理对象的管理活动.2、行政管理学(了解):是研究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3、行政职能:是指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对国家政治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及所具有的功能。
主要涉及政府管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4、行政组织是指依一定法律程序建立的、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政府组织机构实体。
5、行政组织体制是指行政组织各层级、各部门之间行政关系的法制形态,它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权力的分配,即行政权力名义和实际的归属及运用。
6、行政组织结构是指构成行政组织各要素的配合和排列组合方式,它包括行政组织各部门和层级之间的横向和纵向分工协作以及联系、沟通方法等。
7、西方国家公务员:代表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履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我国国家公务员: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8、领导(了解):是群体的首脑,为达到某种目标,依据有关的规章制度,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影响群体力量,共同作用于客观对象,以实现既定目标的行动过程.9、行政领导的涵义:①作为名词的行政领导:在各级行政机关中,承担组织、管理、决策、指挥等领导职能的行政人员。
②作为动词的行政领导: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依法行使行政权力,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所进行的组织、管理、决策、指挥等社会活动.10、行政领导方式是行政领导在领导活动中所采取的具体行为.11、行政领导权力就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12、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行政职能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地管理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根据客观情况和条件,经过分析、比较和选择,以确定行动方案的过程.13、行政决策体制:是指承担行政决策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的权责分配及决策制度的总称。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ba2203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d.png)
⾏政管理学复习资料《⾏政管理学》(课程代码00277)第⼀⼤题:单项选择题1、⾏政管理学的创始⼈是【C】A.韦伯B.法约尔C.威尔逊D.雷格斯2、提出著名的“三权分⽴”或称“分权制衡”原则的是【A 】A.孟德斯鸠B.洛克C.古⽴克D.亚⾥⼠多德3、早期的⾏政管理学研究的重点是组织结构和程序,其理论的逻辑起点是【 D 】A.“⾃然⼈”假设B.“社会⼈”假设C.“⾃由⼈”假设D.“经济⼈”假设4、与⾏政系统的产⽣与发展过程关系最为密切、影响最为直接的⾏政环境类型是【 D 】? A.政治环境5、雷格斯对各国社会环境进⾏分类的标准是【 D 】? A.经济体制B.科技发展⽔平C.经济⼒量D.社会分⼯与专业化发展程度6、国家⾏政权⼒的直接⽬的是【 B 】A.公共利益B.⾏政效率C.国家意志D.党派利益7、⾏政权⼒合法性的基础是【 C 】A.权威性B.强制性C.公共性D.程序性8、⾏政职能必须体现和执⾏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以服务社会公共利益的⾯⽬出现在世⼈⾯前,因此⾏政职能带有很强的【B】A.强制性B.公共性C.谋利性D.服务性9、标志着我国政府⾏政职能转变的成果已经为法律所确认的法律是【 A 】A.《⾏政许可法》B.《⾏政处罚法》C.《⾏政监察法》D.《⾏政编制法》10、⾏政管理机构的⾸要特性是具有【D】A.权威性B.主体性C.系统性D.合法性11、在美国,既属于⽩宫的直属机构,⼜属于总统的助⼿和顾问班⼦的机构是【 A 】A.总统办事机构12、⼈事⾏政管理最经常的职责和最⼤量的活动是【C 】A.监督和控制B.培训和管理C.使⽤和开发D.奖励和惩罚13、预算⼯作的中⼼环节是【B】A.预算编制B.预算执⾏C.决算管理D.预算管理14、⾏政组织中最活跃的因素是【D】A.精神要素B.⾏政体制C.⾏政活动D.⾏政⼈员15、⼀般说来,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组织结构中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之间的关系是【B 】A.正⽐关系B.反⽐关系C.关系依据情况变化⽽不同D.不成⽐例关系16、提出渐进决策模式的是【B】A.西蒙B.林德布洛姆C.埃佐尼D.杜鲁门17、典型的事后监督是【C】A.⾏政复议B.听证会C.国政调查D.司法审查18、⾏政管理中运⽤法律⽅法,⾸先必须要加强【C 】? A.思想教育D.奖惩制度19、经济⽅法的核⼼是【 A 】A.物质利益B.边际效益C.等价交换D.市场规范20、⾏政系统的专业分⼯与合作体制得以形成的制度前提与保障是【D】A.⾏政管理依据B.⾏政管理原则C.⾏政道德规范D.⾏政法律规范21、依法⾏政的核⼼与精髓在于法律规范的【 B 】A.利益性和法治性B.规范性与约束性C.法治性和平等性D.规范性与政治性22、⾏政机关利⽤法律、政策等⼿段进⾏社会管理活动和⾃⾝管理活动所产⽣的⼯作成就以及积极效果称为【 A 】A.⾏政绩效B.⾏政效率D.⾏政成果23、⾏政绩效评估活动的基础和核⼼是【 D】A.设计评估问题B.确⽴评估程序C.发布评估效果D.确⽴评估的指标体系24、⾏政发展的⼿段和措施是【D 】A.⾏政管理B.⾏政调节C.⾏政控制D.⾏政改⾰25、主张利⽤私营部门的管理理念来重塑政府的⾏政发展模式是【 B 】? A.法德模式B.英美模式26、⾏政管理学中最基本、最核⼼的概念是( C )B.⾏政效率C.⾏政管理D.⾏政价值27、最早使⽤“⾏政学”⼀词的学者是( A )A.史坦因B.亚⾥⼠多德C.柏拉图D.威尔逊28、经济体制的核⼼是( B )A.⽣产资料分配制度B.社会资源调配制度C.⽣产⽅式D.社会⽣产率29、后现代公共⾏政管理的核⼼概念是( B ) ? A.“⽆政府”B.“公共能量场”C.“相信民众⾃⼰的⼒量”D.“公共治理”30、在雷格斯的⾏政⽣态学模式理论中,被称为棱柱型⾏政模式的是( D )A.⼯业社会的⾏政模式B.服务型社会的⾏政模式C.农业社会的⾏政模式D.过渡型社会的⾏政模式31、与⾏政系统的产⽣与发展过程关系最为密切、影响最为直接的⾏政环境类别是【 B 】? A.⾃然环境B.社会环境C.地理环境D.国际环境32、国家⾏政权⼒的重要基础是【A】A.国家强制⼒B.组织制度C.国家意志D.政府利益33、新中国成⽴以来,中央与地⽅关系的基本状态是【B 】C.中央与地⽅均权D.地⽅⾃治34、从政府的⾏政职能来看,强势政府时期也被称为【 B 】A.“守夜⼈”时期B.“积极⼲预”时期C.“有限政府”时期D.“有效政府”时期35、标志着我国政府⾏政职能转变的成果已被法律确认的是【 A 】? A.《⾏政许可法》B.《⾏政处罚法》C.《⾏政赔偿法》D.《⾏政诉讼法》36、半总统制国家的典型代表是【 C 】A.美国B.英国C.法国D.瑞⼠37、下列⾏政管理机构中,属于信息机构的是【 A 】A.统计局C.审计局D.国务院办公厅38、会议管理的核⼼内容是【 C 】A.会议⽂件管理B.会议保密管理C.会议质量控制D.会议档案管理39、各级政府的财政收⽀计划和调节经济的主要⼯具是【 B 】? A.司法审查B.预算C.政府采购D.市场调节40、⾏政组织的构成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 A 】A.⾏政职位B.⾏政⼈员C.⾏政体制B.⾏政职能C.⾏政领导D.⾏政⾏为42、在⾏政权⼒的⾏使和运⽤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要的环节是【 D 】? A.⾏政执⾏B.⾏政沟通C.⾏政监督D.⾏政决策43、财政部对其他职能部门的财政收⽀和财务活动进⾏的监督,属于【 B 】? A.专门监督B.职能监督C.审计监督D.上下级监督44、⾏政管理中经济⽅法的核⼼是。
《行政管理学》复习题(第一部分)
![《行政管理学》复习题(第一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60660c2e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6a.png)
【行政管理学】复习题〔第一局部〕一、填空题:1、行政管理的根底是〔国家公共权力〕。
2、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
3、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是〔政企分开、政市分开和政社分开〕。
4、行政职能的特征有阶段性、执行性、广泛性和〔动态性〕。
5、从监督的对象和内容上来划分,可以把行政监督的类型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6、政府工作重心的转变是由〔社会根本矛盾〕变化决定的。
7、征兵属于政府政治职能中的〔军事保卫〕职能。
8、精简与高效原那么是〔行政组织〕设置的原那么。
9、我国行政学界一般把决策程序划分为四大步骤:情报活动阶段、设计计活动阶段、抉择活动阶段和〔审查活动〕阶段。
10、各级政府的办公厅〔室〕属于综合性的〔辅助〕机关。
11、领导者运用物质或精神鼓励的手段激发被领导者的的工作积极性,以到达工作目标,这属于行政领导方式的〔鼓励〕方式。
12、将决策权高度集中,完全由行政首长单独决定,下属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这种行政领导类型称为〔集权型〕。
13、对公务员的违法、违纪行为要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表达的是人事行政的〔依法管理〕原那么。
14、从行政决策类型看,我国改革开放的决策,属于典型的〔渐进〕决策。
15、任何一个行政领导干部都有一定的职位、职权和〔职责〕。
16、依据行政决策之间的先后关系和内在联系,可把行政决策分为原有决策和〔追踪决策〕。
17、解决中国对香港问题、恢复对中国香港行使主权的“一国两制〞的决策属于行政决策的〔非常规决策〕。
18、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及变相营利等行业不正之风,属于行政执行中的〔寻租〕行为。
19、在行政执行的准备阶段,要做好“三落实〞,“三落实〞指的是组织落实、思想落实和〔物资落实〕。
20、克服论资排辈的问题,表达的是人事行政的〔晋升唯功〕原那么。
21、我国中央政府的决策中心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务院全体会议〕。
22、中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23、行政执行一般过程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三个阶段。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73b811c5ef7ba0d4b733b9e.png)
行政管理导论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行政管理学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行政组织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自身内部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
2、西方国家公共行政学产生的原因?①资本主义政府职能发展和管理实践的需要.政府职能由政治统治扩大到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由消极放任的“守夜人”变成积极干预社会生活的“行政国家”.②相对独立的行政机构迅速增加,进而行政人员队伍日益壮大;国家官吏职业化,“功绩制”的实施和“政治中立”原则的确立,更促使行政成为“非政治化”的管理领域。
③行政机构臃肿所造成的庞大的财政开支和效率极低的官僚作风,妨碍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政治思想家的理论推动。
如威尔逊、古德诺。
⑤科学管理理论、科学发展也为行政管理学能获得长远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西方国家公共行政学的发展阶段?①传统的行政管理阶段(1887年至20世纪30年代),又称为形成阶段—-传统管理阶段;研究方法:科学管理。
研究重点:权力的合理分配、组织结构的健全、工作方法的标准化、行政管理程序的制度化。
②人性的行政管理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又称为成长阶段.研究方法:行为科学.研究重点:互动性、心理动机与反应、人际关系、组织行为。
③系统权变的行政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又称为科学化阶段——现代化管理时期.研究方法:系统分析.研究重点:整体性、开放性、反馈性、权变性、行政生态。
4、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的主体?①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②政府行政机关;③行政首长,包括政府首脑、政府首脑以下的高级政务类行政首长、政府首长以下的各级常务首长;④政府普通公务员,他们人数最多。
5、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的客体?①经济性组织。
包括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科技业和其他一切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
②社会性组织。
包括教会、社区团体、群众团体等一切以非盈利为目的的组织.③政治性组织。
包括政党和一切以政权或政治性权力为目的的组织.④教科文组织.包括学校、科学研究单位和各种文化团体。
自考00277《行政管理学》考前知识点复习资料
![自考00277《行政管理学》考前知识点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54a9a2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18.png)
考前复习资料代码:00277科目:行政管理学目录1、行政管理的概念 (1)2、行政管理的特点 (1)3、西方对“行政“的解释 (1)4、行政管理的特点 (1)5、行政管理学的产生 (1)6、古典学派的理论 (2)7、行为管理理论 (2)8、行政管理理论 (2)9、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 (3)10、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3)11、行政环境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3)12、行政环境的类型 (3)13、行政生态模式 (4)14、经济环境及其构成要素 (4)15、经济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4)16、政治-社会环境及其构成 (4)17、政治-社会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4)18、文化环境及其构成 (5)19、文化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5)20、我国现行行政文化环境的基本特点 (5)21、行政权力的含义 (5)22、行政权力的基本特征 (5)23、行政权力的产生与发展 (6)24、行政权力具体来源 (6)25、行政权力的特性 (6)26、行政权力的结构 (6)27、国外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关系的基本类型 (7)28、西方发达国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的发展趋势 (7)29、改革开放之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关系的演变 (7)30、重构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的思路 (7)31、行政职能的特点 (7)32、行政职能的构成 (7)33、研究行政职能的意义 (8)34、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时期政府——“守夜人”政府/弱势政府时期 (8)35、强势政府时期——“积极干预”时期 (8)36、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的特点 (9)37、有限政府时期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 (9)38、我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的主要弊端 (9)39、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 (9)40、我国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方向 (10)41、行政管理机关特性 (10)42、行政管理机构的作用 (10)43、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方式 (10)44、行政管理机构的主要类型 (10)45、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原则 (11)46、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程序 (11)47、行政管理机构编制 (11)48、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原因 (11)49、现阶段我国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基本目标 (12)50、西方发达国家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 (12)51、行政管理事务的含义和类型 (12)52、政府内部行政事务 (12)53、人事行政 (12)54、财务行政 (13)55、机关行政 (13)56、社会公共行政事务 (13)57、经济事务 (13)58、社会事务 (14)59、政治事务 (14)60、公共事业管理 (14)61、行政管理行为的基本类型 (14)62、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 (14)63、行政组织行为的特点 (14)64、行政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15)65、科学设计行政组织结构 (15)66、行政组织体制的分类 (15)67、行政组织的激励行为 (15)68、行政组织冲突行为及其解决途径 (15)69、行政领导行为的特点 (15)70、行政领导方式 (16)71、授权艺术 (16)72、用人艺术 (16)73、行政沟通行为的特点 (16)74、行政沟通的种类与基本形态 (16)75、行政沟通的方式 (16)76、行政信息的公开化及其作用 (17)77、行政管理过程的基本阶段 (17)78、行政决策的特点 (17)79、行政决策的理论模式 (17)80、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 (17)81、行政执行的含义和特点 (17)82、行政执行主要环节 (18)83、行政监督的特点和意义 (18)84、行政监督类型 (18)85、行政监督主体及其监督方式 (19)86、行政管理手段的含义和特点 (19)87、行政管理手段的地位与作用 (19)88、行政手段 (19)89、行政手段的原则 (19)90、经济手段 (20)91、法律手段 (20)92、行政技术手段 (20)93、电子政务 (20)94、电子政务的功能 (21)95、电子政务对行政技术手段的意义 (21)96、行政管理规范的类型 (21)97、行政法律规范的内容构成 (21)98、行政法律规范的基本功能 (21)99、行政道德规范的内容构成和基本功能 (22)100、依法执政的含义、基本内容和作用 (22)101、以德执政 (22)102、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相互关系 (23)103、行政绩效评估的含义和特点 (23)104、行政绩效评估的地位与作用 (23)105、行政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的分类 (23)106、行政绩效评估的程序 (24)107、行政绩效评估的信息收集方法 (24)108、行政绩效评估的定量测定方法 (24)109、行政绩效的制约因素 (24)110、克服行政绩效制约因素的途径 (24)111、行政发展的含义和特点 (25)112、行政发展模式 (25)113、行政发展的动力和阻力 (25)114、行政改革的内容和原则 (25)115、中国特色的行政发展途径 (26)1、行政管理的概念(1)行政管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ed2d060ddccda38376baff7.png)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这一概念的是2000年前的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
2、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国家可以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
3、美国早期的政治家和政治学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这是公共行政学产生的主要推动力。
4、威尔逊在《行政之研究》和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中都主张政治与行政二分当。
5、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
这是公共组织与其他私营部门的主要区别之一。
6、我国的公共行政与其他国家的公共行政的最大区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这也决定了我国公共行政的独有特点。
7、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
8、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作者是威尔逊。
9、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10、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韦伯;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泰勒;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的是法约尔。
11、提出管理五项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的是法约尔。
12、提出著名的POSDCRB,即七项管理职能的是古立克。
13、第一位试图建立公共行政学体系的是怀特。
14、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15、行为科学时期的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最大贡献是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但是最大的弱点是不重视效率,在重视人际关系。
16、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17、1876年梁启超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18、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张金鉴。
19、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第一种取向就是管理取向,也就是企业管理取向。
它可以分为传统管理取向和新公共管理取向。
20、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第二种取向是政治取向,它产生于美国罗斯福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公共行政脱离政治的批判。
行政管理学复习提纲
![行政管理学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13c870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8.png)
行政管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一、行政的含义1.政府分工及其组织结构的状况。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行政指执行法律,但行政也存在立法权,立法和司法也存在行政权。
2.政治和行政的不同功能。
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国家意志的表达功能和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前者为政治,后者为行政;但两者存在交叉;3.管理的角度(Management)。
怀特《行政学导论》:Management in public sector is very much like that in private sector,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efficiency.4.一般含义政府依法对国家事务、自身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1)主体:政府,非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2)客体:国家事务、自身事务和社会事务,非其他组织的内部事务,非私人事务;(3)行政权力的来源:国家法律授权,具有权威性;二、行政管理学含义一门以狭义政府(各级政府及其行政机关)为主要研究对象,涉及领域广泛、内容丰富、综合性、动态性较强的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相对独立的学科。
三、行政的特点1.政治性(Political):阶级性,统治阶级通过行政来贯彻政治主张2.社会性(Social):社会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是行政的基本职能3.执行性(Executive):执行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执行上级行政机关的决议4.系统性(Systematic):开放,同社会其他系统(法律、政治)进行人\财\物的交换四、行政的构成要素1、人员(Staff):公务员的任用、调配、等级、薪俸、晋升、奖惩、退职等2、行为(Action):实体性: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程序性:方法、程序、技术3、组织(Organization):行政组织间的沟通关系和网络系统,“骨架”4、时空(Space-time):时间:讲求时效,提高效率空间:注意环境,因地制宜5、物质(Common property):资金、必需的设备、工具、材料、场所五、行政管理主体(一)组织类主体:1、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2、政府行政机关(1)效力:行政机关在获得法律和政府授权条件下,其发布行政规定的效力等同于政府。
《行政管理学》复习题附完整答案
![《行政管理学》复习题附完整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1984c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78.png)
《行政管理学》复习题一、简答题1、简述行政领导的授权方式.答:行政领导的授权方式有授权留责、适度放权、量能授权、逐级授权和追踪授权等方式。
2、简述行政环境的内涵.答:行政环境是指影响行政系统生存和发展要素的总和,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外部环境是指行政系统界限之外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行政系统生存和发展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内部环境是指行政系统界限之内的、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3、简述我国预算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答: 我国预算执行存在以下问题:一、执行进度偏慢,导致大量的预算结转;二、收支过程中仍然存在违规行为;三、预算变更的随意性仍然比较大。
4、简述行政伦理的功能。
答:行政伦理的功能有以下四个:中介功能、规范与约束功能、教育与塑造功能、保证与激励功能、国家认同和民心凝聚功能.5、什么是行政管理?答:行政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行政组织及其官员,为实现国家和行政组织的目标,依据国家法律,应用法定的行政权力,对国家公共事务和行政组织的内部事务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和管理活动。
6、什么是行政改革?答:行政改革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对行政管理的诸方面因素进行的调整和变革。
它包括行政责权的划分、行政职能、行政组织、人事制度、领导制度、行政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变革。
就改革的基本类型来看,行政改革有调试型、转轨型和发展型改革三种.调试型改革是指发达国家在原有政治、经济框架范围内的适应性改革。
转轨型改革是指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的行政改革。
发展型改革是指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改革.7、简述深化行政改革的目标。
答: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8、简述评价政府绩效的价值标准。
答:在绩效管理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目标、偏重的标准应各有侧重,但总体而言,政府绩效管理的价值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经济。
经济指标一般指组织投入到管理项目中的资源量,经济指标关心的是“投入",以及如何使“投入”以最经济的途径使用,要求以尽可能低的投入或成本,提供与维持既定数量和质量的公共产品或服务。
行政管理学自考复习资料
![行政管理学自考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aa2cd4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4.png)
行政管理学自考复习资料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政府和其他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学科。
对于自考生来说,掌握好这门学科的知识对于通过考试和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行政管理学自考复习资料。
一、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行政管理学主要研究行政组织、行政职能、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方面的内容。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现代行政管理学的形成始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在这一时期,西方各国纷纷进行行政改革,推动了行政管理学的发展。
二、行政组织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重要主体,包括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行政组织的结构、类型、设置原则等都是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
行政组织的结构有直线型、职能型、直线职能型、事业部型、矩阵型等。
不同的结构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行政组织的设置原则包括精简、统一、效能、适应等。
在设置行政组织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原则,以提高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行政职能行政职能是指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职责和功能。
行政职能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等。
政治职能主要包括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经济职能包括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等;文化职能包括发展教育、科学、文化等;社会职能包括提供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
行政职能的转变是行政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职能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
四、行政领导行政领导是指在行政组织中,具有决策、指挥、协调等职责的人员。
行政领导的权力、素质、领导方式等都是重要的考点。
行政领导的权力包括法定权力、奖惩权力、专家权力、感召权力等。
行政领导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等。
行政领导的领导方式有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等。
不同的领导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境,行政领导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五、行政决策行政决策是行政机关为履行行政职能而进行的决策活动。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8b33cea856a561252d36f9d.png)
《行政管理》复习材料第一章行政管理概述1.行政的三种含义: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行政”,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2.如何理解行政管理(或者行政管理的特点):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3.行政管理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关4.威尔逊的《行政研究》开创了行政管理学学术研究的先例,威尔逊因此成为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
5.占典学派行政管理学理论成就的意义:第一,古典学派开创了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先例,而且基本上建成了比较完整的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对于当时的行政管理实践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第二,古典学派将研究重点放在组织管理问题上,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古典组织理论体系,他们认为合理的组织结构是有效管理的关键,组织图是监督和控制整个程序的基本工具,并且基本提出了组织分工和专业化的基本思想;第三,提出了行政管理的几个基本原则6.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的行政管理学的特点:第一,学派众多,理论繁荣;第二,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开始发生了变化;第三,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形态更加完善,各个学派的理论家纷纷建立了自己相对完整的行政管理学理论,行政管理学在学术界的影响也.越米越人,对行政管理的实践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7.新公共管理与政府治理理论的关系第二章行政环境1.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复杂性、相关性和综合性、层次性、动态性2.行政环境类型的内容与特点:第一,自然行政环境与人造行政环境;第二,宏观、中观与微观行政环境;第三,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3.行政生态学的产生4.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过度型社会的行政模式及特点:第一,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被称为融合型的行政模式,其行政行为与诸如立法、司法、军事、宗教乃至于社会经济活动等其他社会行为是混杂在一起,没有出现过专业化的行政机构。
第二,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被称为衍射型的行政模式,其行政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形成了专业化分工体系,行政系统由有这高度分工的不同行政机构所组成,它们各自执行不同的专业化职能,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以科学性与效率为追求目标。
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dcf6927ed630b1c59eeb52a.png)
行政管理学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1.行政在西方是指国家机关和其他行政组织,依据国家法律和运用国家法定的权利,为实现国家的社会目标和通知阶级的利益,对社会事务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和管理活动。
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则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机关和其他行政组织,依据国家法律和运用国家法定的权利,为实现国家的社会目标,对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各方面社会事务实施科学管理活动。
2.权变原理是根据管理系统所处的内外环境因素,因势利导,随机应变,适时调整管理对策和管理方法的一种管理理论。
具体陈述为以下三点:管理要素复杂多变是权变原理的前提;审时度势、相机权变是权变原理的实质;追求实效、实现目标是运用权变原理的目的。
3.弹性原理:管理必须保持充分的弹性,以及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才能有效实现动态管理。
4.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也就是各种直接或间接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的外部客观因素的总和。
5.行政职能是行政管理主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力,依法对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进行管理所发挥的基本职责、功能和作用,行政职能所确立的是指“管什么”的问题。
6.行政组织是国家行政机关、国家机构的统称。
广义的行政组织是指一切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功能的组织机构,它是一切行政机关相互关联的综合体,即整个行政体系。
它既包括国家的行政机关,也包括立法、司法等机关中的管理行政事务的机构。
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如总统制国家中的总统及其下属的各级行政机关,内阁制国家中的内阁及其管辖的各级行政部门等。
7.行政方法是指行政组织及其人员在实现行政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程序、手段、方法的总称。
8.行政伦理是指公共行政系统以公正和正义为基础的行政伦理价值观、行政理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行政伦理包括两大部分,即体质伦理和个体伦理、前者是行政机关整体的伦理约束、导向的机制,后者是行政机关人员,即公务员的伦理理念。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及答案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2b145c312b3169a551a405.png)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公共行政:公共行政,也称行政管理、公共管理。
是指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在这里公共组织是指政府,因此也可以说是政府行政。
2、人事行政:是指政府部门中的人事管理。
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
3、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处理国家行政事务时,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根据一定的情况和条件,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在掌握大量的有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或处理的事务,做出决定的过程。
4、行政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作用公共组织、行政心理、行政行为和管理方法与技术的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它分为一般公共行政环境和具体公共行政环境。
5、首长制: 又称独任制、一长制,指行政组织最高决策和管理权力由行政首长个人行使并负责的组织体制。
组织内其他参与决策的管理者地位处在行政首长之下,只起到咨询建议的作用,没有最终决定权力与责任。
美国的总统制是首长制的典型。
二、简述题1、简述行政管理的特点答:(1)行政管理之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2)行政管理的政治性;(3)行政管理具有严格的法制性;(4)行政管理的民主性;(5)行政管理的公平性;(6)行政管理的高效性。
2、简述行政组织的作用答:(1)政府是国家各种公共事务的组织者与管理者;(2)政府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3)政府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捍卫者;(4)政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者与协调者;(5)政府是社会公平的提供者。
3、简述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答:(1)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2)行政决策主导着公共行政管理的全过程;(3)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成功与失败的决定因素;(4)行政决策是贯彻执行国家意志和加强政府合法性的必要途径。
4、提高行政效率的方法有哪些?答:(1)层次领导方法。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9720b4b360cba1aa811daa7.png)
《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1一、单选题1. 街道办事处,属于行政组织机构中的()。
A. 辅助机构B. 监督机构C. 派出机构D. 办公机构2. MPA是指()。
A. 公共政策硕士B. 公共管理硕士C. 行政管理硕士D. 工商管理硕士3. 人事行政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 录用制度B. 奖惩制度C. 考核制度D. 培训制度4.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是()。
A. 正比例关系B. 反比例关系C. 等比关系D. 毫无关系5. 下面哪一个不是程序化决策的别称?()A. 确定型决策B. 例行决策C. 重复性决策D. 常规决策6. 公共财政的显著特征是()。
A. 规范性B. 公开性C. 公共性D. 法制性7. ()提出人类动机的五个层次的需要学说,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A. 韦伯B. 马斯洛C. 麦格雷戈D. 梅奥8. 行政领导的基本职能和重要技能是()。
A. 行政决策B. 行政指挥C. 行政执行D. 行政计划9.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职能奉行的原则是()。
A. 私人自治B. 国家垄断C. 自由放任D. 尽可能市场,必要时国家10. 基尼系数反映了()。
A. 社会的贫富程度B. 社会的富裕程度C. 社会治安的好坏D. 社会的稳定程度11. 2004-7-1日在中国开始实施的是()。
A. 《行政复议法》B. 《行政诉讼法》C. 《行政许可法》D. 《行政处罚法》12. 对以事为中心的领导方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尊重工作人员的人格B. 与部属关系较平等C. 只注重工作进程D. 上下级私交较好13.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人事考核方法。
()A. 序列式考核法B. 分定式考核法C. 工作标准法D. 相互谈话法14. ()认为政府是necessary evil。
A. 国家主义者B. 自由主义者C. 无政府主义者D. 反自由主义者15. 西方公务员制度强调政务官的()。
A. 职业化B. 常任制C. 副业化D. 永业制二多选题1. 政府信息公开的作用体现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第一节行政管理学概说一、概念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学科。
二、行政与政治、管理的关系:一)行政与政治的关系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两分法二)行政与管理的关系区别 / 联系三、研究方法:理论/案例/系统/历史/比较四、现代行政现象1、行政职能的扩展中国公民:生育/户籍/教育/就业/纳税/社保/婚姻/交通/邮政/旅游/护照/医疗/殡葬企业经营者:开办设立、年检年审/企业纳税、工商管理/质量检查、安全防护/劳动保障、职业资格/商务投资、外贸与交流/企业资质、环境保护/破产注销外国人:出入境、移民定居、旅游观光、婚姻、文化教育、在华就业、商务投资、知识产权2、不良行政现象(1)帕金森定律19世纪英国著名学者帕金森在《官场病》一书中指出:对于一个不称职的官员,他可能有三条出路:一是申请退职,将位子让给能干的人;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三是任用两名水平低的助手。
对于这位不称职的官员最有可能选择第三条路。
能力差的下级又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
如此恶性循环,就会形成机构重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行政管理体系。
(2)彼德原理美国学者彼德提出,在层级组织中,每位员工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层。
这是因为由于层级组织的结构性特性,员工将必然会晋升到不能胜任为止。
第二节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行政管理学产生的原因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二)政府职能发展和体制改革三)其他学科的发展和支持二、行政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西方:1、形成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史坦因:最早提出行政学概念的学者威尔逊:《行政学之研究》,行政学学科的开端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2、传统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泰勒:科学管理之父法约尔:管理过程之父马克思·韦伯:组织理论之父厄威克、古立克:系统整理古典管理理论3、成长阶段(20世纪30-60年代):梅奥:霍桑试验的新结论巴纳德:组织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西蒙:决策理论之父4、科学化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贝塔朗菲:系统理论高斯:最早运用生态观点来研究公共行政现象雷格斯:生态行政学之集大成者二)中国:古代现代当代(三)行政管理学的未来发展1、新公共行政学(20世纪70年代)主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是政府基本的价值标准之一;主改革的、入世的、与实际过程相关的公共行政学;主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主“公共”性质和行政2、新公共管理运动(20世纪80年代)三E运动: Economy、Efficiency、Effectiveness3、21世纪发展趋势1)突破传统学科界限2)新的研究主题3)公共管理实践研究第三节行政环境分析一、行政环境的涵义行政环境是指围绕行政活动和行政现象而存在的,各种直接或间接影响行政活动的客观因素的总和。
二、行政环境和行政管理的相互作用1、行政环境决定和制约行政管理2、行政管理必须适应行政环境3、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具有能动作用第二章行政职能第一节行政职能概述一、行政职能的含义行政职能是指,政府依法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所承担的职责和作用。
第二节现代行政职能的演进一、西方行政职能的演进(一)现代行政职能问题的由来(二)经济危机爆发推动行政职能的变革(三)罗斯福新政二、东亚经济后发展国家(地区)行政职能的转变(一)日本行政职能模式(二)国行政职能模式(三)新加坡行政职能模式第三节中国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一、中国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特殊性(一)滞后性(二)全球化与市场化的要求(三)政府职能转变依然是改革的热点二、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方向1、从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2、由封闭政府转变为透明政府3、由权力政府转变为责任政府4、由政企不分转变为中立政府三、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模式1、树立新型政府执政观念(1)服务观念(2)规则观念(3)法律观念(4)公平观念(5)透明度观念2、建立政府引导与公共服务相结合的观念(1)发挥政府引导作用(2)健全现代市场体系(3)突出政府服务职能第三章行政组织第一节行政组织行政组织是指为执行一定事务而将从事共同工作的人们通过权责和任务分配结成系统协调的组织机构。
二、特征三、基本要素1、法规制度、2、组织目标、3、人事调派、4、权责分配、5、财务数量、6、运行机制、7、行为方式、8、价值观念四、行政组织的分类首脑机关:阁会议/部长会议职能机关:卫生部、教育部等辅助机关:综合办公室咨询机关:政府咨询组织派出机关:行政公署、街道办事处监督机关:监察机构、审计机构信息反馈机关:信息中心、统计局、资料室五、行政组织产生与确立的依据(一)中华人民国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第三节国务院第五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第六节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二)中华人民国国务院组织法(三)中华人民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二节行政组织理论一、古典组织理论(一)科层组织理论韦伯:官僚组织理论(二)科学管理组织理论泰勒:职能化原则、例外原则(三)行政管理组织理论法约尔:14项基本原则古利克、厄威克:8条组织原则二、新古典组织理论梅奥、巴纳德三、人本主义组织理论马斯洛、赫茨伯格、麦格雷戈四、现代组织理论1、权变组织理论2、系统组织理论3、组织发展理论第三节行政体制一、概念:行政体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制度。
第四节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践(一)1982-1993年的改革(二)1998-2003年的改革(三)2008年的改革第四章行政领导第一节行政领导概述一、行政领导的涵义(一)概念国家行政中主管职能的承担者,通过指挥和说服等途径影响组织的个体和群体,组织和管理行政事务,以实现管理既定目标的行政活动过程。
(二)行政领导的特点1、时代性2、层级性 3、权威性 4、服务性5、综合性二、行政领导体制(一)涵义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在国家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围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领导制度体系。
(二)类型1、中央集权制与地方分权制2、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委员会制第二节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及素质要求一、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一)选任制(二)任命制(三)考任制(四)聘任制二、行政领导者的素质要求(一)政治觉悟(二)人格魅力(三)学习能力(四)决策能力(五)管理能力第三节行政领导方式一、按行政领导工作方式分类1、强制式2、说明式3、激励式4、示式二、按行政领导侧重点分类1、以工作任务为取向2、以人员为取向3、人与事并重三、按行政领导参与者围分类1、集权型2、分权型3、放任型第五章行政决策第一节行政决策概述一、(一)涵义行政主体为履行行政职能所做的行政设计和抉择过程,它是公共组织特别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在处理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做出的决定。
(二)特征1、决策主体的确定性2、决策执行的强制性3、决策容的广泛性4、决策活动的整体性5、行政决策对象的复杂性6、行政决策目的的非营利性二、行政决策的类型1、国家决策、地方决策和基层决策2、宏观决策和微观决策3、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4、常规性决策和非常规性决策5、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6、定量决策和定性决策7、初始决策和反馈决策三、行政决策的构成要素1、决策主体2、决策客体3、行政信息4、决策方法5、决策效果四、行政决策模式(一)理性决策模式(二)渐进决策模式(三)团体决策模式第二节行政决策的原则与方法一、行政决策的原则目标原则系统原则信息原则合法原则预测原则集团决策原则可行原则动态原则择优原则时效原则二、行政决策的方法(一)常用的决策方法 1、定性决策方法 2、定量决策方法(二)其他决策方法1、头脑风暴法2、民意测验法3、特尔斐法第三节行政决策的程序一、调查研究,提出问题二、系统分析,确定目标三、收集资料,拟定方案四、评估方案,总体权衡五、审慎抉择,优选方案六、执行决策,追踪反馈第七章行政执行第一节行政执行概述一、行政执行的概念国家行政机关和公共行政组织的全部执行活动和行政活动过程的统称。
二、行政执行的任务和原则(一)任务贯彻国家政策、法律、法令,上级指示、决定、决议等,有效地实现国家和政府的决策目标。
(二)原则1、主体原则2、法治原则3、灵活原则4、准确原则5、系统原则6、果断原则第二节行政执行偏差的分析一、行政执行偏差的形式(一)替代式执行偏差(二)粘附式执行偏差(三)选择式执行偏差(四)象征式执行偏差(五)观潮式执行偏差(六)照搬式执行偏差(七)行政执行失与失序行政执行失、失序的概念行政执行失,是指政府的行政执行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出现各种执行偏差、乃至暴力执行、贪污腐败等偏离公共行政目的。
行政执行失序,是指当行政执行出现失,遭遇执法客体的暴力抗法、行贿等情况下,导致行政执行秩序混乱。
二、行政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一)主观原因(二)客观原因第二节行政执行的手段与过程一、行政执行的手段(一)行政干预(二)经济手段(三)法律手段(四)奖惩手段(五)行政引导二、行政执行的过程(一)行政执行的准备阶段(二)行政执行的实施阶段(三)行政执行的评估阶段三、纠正方法(一)完善管理体制(二)提高人员素质(三)科学诊断问题(四)及时跟踪评估第八章行政权力第一节行政权力概述一、行政权力的概念二、关于行政权力的各种学说1、早期分权学说:亚里士多德:开分权学说之先河,认为国家权力应分为:议事、执行和审判2、三权分立学说:洛克:立法权、行政权、对外权;孟德斯鸠: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3、政治与行政两分法4、五权宪法: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5、议行合一学说三、行政权力的结构1、静态结构:科层制、部门结构2、动态结构:矢量、层次性、时间、结果第二节行政权力的分配一、行政权力分配的方式1、纵向层级结构性分配2、横向平行职能性分配二、行政权力分配的途径1、逐级授权;2、权力下放; 3、地方自治;4、权力外放第三节行政权力的行使一、行政权力的基础报酬性权力强制性权力制度性权力人格性权力知识性权力关系性权力二、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的负效应1、权力异化,盲目追求理想社会2、角色错位,公仆变成主人3、权力角逐,手段变成目的4、传统惯性,导致权力滥用金砖之国上世纪80年代起,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极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一批新兴经济体开始崛起。
中国(China)、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巴西(Brazil)、南非(Sou th frica)五个国家——“金砖之国”(“BRICS”)第九章人事行政第一节概述一、概念人事行政是指,人事行政机关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对国家行政人员进行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管理。
二、人事行政管理机关1、部外制:人事行政管理机构设立于政府组织系统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