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品牌化建设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品牌化建设探索

[摘要]:高职院校在经历了量的扩充之后面临着提高质量这一更为紧迫的任务,而提高质量的核心之一就是品牌建设。高职院校引进品牌化建设有助于塑造学校形象、凸显其识别性、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增强学校的竞争力、打造学校的无形资产,从而产生一种综合影响力。高职院校品牌化建设主要包括打造高素质的教师、优化专业建设、培养品牌学生、建立独特全面的识别系统、做好宣传推广工作等。

[关键词]:高职院校品牌化建设识别系统

品牌建设是经济发展、市场竞争的产物,普遍应用于工商领域。随着高等教育的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拥有强势品牌逐渐成为争夺生源巩固地位的重要筹码,特别是在根基薄弱、发展快速、竞争激烈的高职院校中,面临着更为严重的招生问题和更为激烈的竞争局面。要赢得这场无时不在的竞争必须构建品牌。

一、高职院校品牌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现实发展来看,高等教育已经正经历着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过程,必然导致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的转变,而高等职业院校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领域,也是竞争最为惨烈的领域。高职院校因为办学数量庞大,办学时间短暂,尚没有形成像普通高校那样的品牌影响力,普遍不能产生由内而外的吸引力,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构建品牌化建设不仅有着白纸上画画的便利,也有利于学校的

长远发展。

从理论来看,首先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时间短暂,学界主观上对学院品牌建设重视不够,导致对它的研究成果不多,理论不成熟。其次,高职院校品牌化建设实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以及品牌经营的衔接,在探索建设品牌之路的同时也扩大了研究领域。在研究中进一步揭示高等职业教育这一特殊的在品牌建设上应该遵循的

规律和所能开辟的道路,将以崭新的视角重新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丰富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建设方面的理论。

我国高职教育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1999年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中心城市提出要培养地方经济急需的高等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2003年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已经达到1374所,在数量上占据了中国全部高校的半壁江山,招生规模也有所扩大。因为起步较晚,高等职业院校没有普通高等院校的资源优势和办学实力,但因其专业特色、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凸显出优势,培养了大量高级技能、服务人才,有力的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办学模式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如加强了校企之间的合作、建立顶岗实习制度、加强学校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科建设更具灵活性等。但快速增长的高职院校数量与逐年严峻的形势和学生就业形势,加剧了高职院校之间、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之间,特别是三本与一专类院校之间的竞争。处于夹缝中的高职院校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品牌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高职院校品牌化建设的意义和现状

第一、高职院校品牌化建设的意义。高职院校品牌化建设是广告学中品牌建设原理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注重的是高校之间的差异化优势,具有强烈的排他性,是多种要素的复合承载体,是一种具有强大力量的无形资产,能够产生一种精神指引、心理攻势和行为诱导。有助于塑造学校形象、凸显识别性、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增强学校的竞争力、打造学校的无形资产,从而产生一种综合影响力。

首先,高职院校品牌化建设可以促进学校办学理念的转变,强调自主办学、改革创新,重视人才资源,致力研究和创建现代大学制度;其次,可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提高办学质量,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再次,可以有效促进现行高职教育政策及建设思路的改革;最后,可以转变高职院校发展模式,有效探索长远发展的路径。

第二,高等职业院校品牌化建设的现状。2002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各地方高职院校纷纷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方法,获得了较大发展,有的已经初具品牌化建设的模型,如根据就业市场行情及时设置、调整专业结构,强化特色专业,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学校视觉标识,提高在媒体上的曝光度等。虽然在品牌化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凸显出明显的不足,如品牌意识淡薄,办学特色不鲜明,盲目扩展数量而轻视质量提高,缺乏系统性与长

期战略规划,与媒体互动不足、传播渠道不畅通等等,从而制约了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其主要原因既有政府投入不足的制度因素,也有学校自身发展的主观局限,还有市场无序竞争的影响。

三、高职院校品牌化建设的层面

第一、打造优质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才能够推动学校的快速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因为办学时间短暂,师资结构相对单一,大多由前身中专阶段的老教师和新招聘的高学历教师构成,没有形成一定的梯次。此外师资力量薄弱,在老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和副高级职称的人数较少,且继续晋升的后劲不足,而新进教师虽然学历较高,但在科研成果和教学成绩方面仍有较远的距离要走。因此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职称水平不仅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问题,更是关系学校前途命运的重要任务。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针对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积极引进、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特别是有一线工作经验的教师将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各专业、各课程都要培养选拔出思想、业务、科研都优秀的品牌老师,并以他们为核心形成一支数量、结构、层次、素质诸方面能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以增强学校和专业的吸引力。

首先,在教师引进方面,下大力度引进具有高级技能和紧缺专业的教师,积极聘请一批具有高、中级职称的兼职教师和专家,构建兼职教师网络,尤其要注意逐步建立校外企业技术人员的兼职模

式建设,在加强学科建设的同时提高师资水平。

其次,在继续培养方面,安排教师到专业相关或者相近的企业、公司顶岗实习,以化解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矛盾。在设备和技术的不断更新的今天,加强的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以改善学校实习实训设备和条件不足的矛盾。有计划的组织专业任课教师深入行业一线,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环节和操作工艺,了解本行业最新的技术信息,不断拓宽教师知识面、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步伐和力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自办企业或者工厂,以此促进“以产带学,以学促研,以研促产”。

第二、优化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学校与社会、企业维系的纽带,是教学工作的根据地。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终极目标,更应创建品牌专业,做好学校的专业建设工作,特别是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特色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品牌构建的生命线。正如前教育部部长周济所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高职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直接面向社会,面向毕业生就业的职业岗位,以岗位的要求来设置专业和课程。

专业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而就业问题又制约着招生及学科和学校的长远发展以及社会的认可程度。所以品牌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创立品牌的重点,高职院校品牌专业建设需要将就业作为终极目标,根据学校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社会需求等针对性、前瞻性的建设和调整专业,强化特色专业、形成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