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一般概念人格理论认知风格

合集下载

最新《心理学基础》课件12 人格PPT课件

最新《心理学基础》课件12 人格PPT课件

❖ 结构: ➢ 10个临床量表:疑病(Hs)、抑郁(D)、 癔病(Hy)、精神病态(Pd)、男子气和女 子气(Mf)、妄想狂(Pa)、精神衰弱 (Pt)、精神分裂(So)、轻躁狂(Ma)、 社会内向(Si)。
➢ 四个效度量表:说谎分数(L)、诈病分 数(F)、校正分数(L)、疑问分数(Q)
❖ 举例:我相信有人反对我。 ❖ 是【】 否【】
认பைடு நூலகம்加工方式的种类
❖冲动型——沉思型 ❖冲动型:反应快但
精确性差。面对问 题总是急于求成, 不能全面地分析问 题的各种可能性, 不管正确与否就急 于表达出来。
❖沉思型:反应慢, 但精确性高。总 把问题考虑周全 以后,再作反应。 首先看重的是解 决问题的质量, 而不是速度。
冲动型与沉思型比较
冲动型
二、整合理论
第三节 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是指个人所偏爱 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
❖ 这个谜被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揭开 了。原来那些盲降栽入大海的飞行员 空间知觉 中的”垂直判断”存在问 题。它表现为在迷航的飞行过程中无 法准确判断自己的飞行位置。
❖这就是威特金纳‘场依存性一场独 立性”认知风格理论学说。
2、“五因素模型” 塔佩斯: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情绪稳定性、开 放性
3、“七因素模型” 特里根:正情绪性、负效价、正效价、负情绪、可靠 性、宜人性、因袭性
二、类型理论
(一)单一类型理论 T型人格
(二)对立类型理论 1、A—B型人格 2、内外向人格
(三)多元类型理论 1、气质类型说 2、性格类型说 3、阴阳五行说
1、自我认知
2、自我体验
3、自我控制
第二节 人格理论
一、特质理论

2017人格心理学之人格概述_毙考题

2017人格心理学之人格概述_毙考题

2017人格心理学之人格概述人格概述1.人格的含义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主要包括四个成分。

(1)气质。

(2)性格:核心成分。

(3)认知风格。

(4)自我调控:人格中的内在系统或自我调控系统,负责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2.人格的特征(1)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2)稳定性: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3)统合性: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4)功能性:性格决定命运。

气质1.气质的含义气质是与生俱来的,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相比性格、能力,气质更具有稳定性;气质无好坏之分,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直接具有社会道德评价意义。

2.气质的类型(1)胆汁质(冲动)。

(2)多血质(活泼)。

(3)黏液质(安静)。

(4)抑郁质(抑郁)。

3.气质的理论(1)体液说:①希波克拉底认为构成人的体液有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根据某种优势的体液可把人分为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②后来盖伦进一步确定了气质类型,一般人身上都会具有两种以上的气质类型。

(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①巴甫洛夫根据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划分了四种基本的神经活动类型。

②强度是大脑皮层细胞工作的耐力或能力的标志;平衡性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对力量,二者大体相同是平衡;灵活性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速度。

③不同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对应不同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和气质类型:强、不平衡的特性对应冲动型,对应胆汁质;强、平衡、灵活的特性对应活泼型,对应多血质;强、平衡、不灵活型的特性对应安静型,对应黏液质;弱特性对应抑制型,对应抑郁质。

(3)阴阳五行说: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

(4)体型说:①克雷奇默,瘦长、矮胖、瘦骨;②谢尔顿,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

(5)血型说:古川竹二,A、B、AB、O。

(6)激素说。

人格的心理学定义

人格的心理学定义

人格的心理学定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人格”这个词。

有人说某人的人格高尚,有人说某人的人格有缺陷。

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格究竟是什么呢?要理解人格的心理学定义,我们首先要明白人格不是一个单一的、孤立的概念,而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结构体。

简单来说,人格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人格具有稳定性。

一个人的人格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对稳定的,不会轻易地发生巨大的变化。

比如,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表现出相对内敛、安静的特点。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格是完全不变的,在经历重大的生活事件或长期的心理干预后,人格可能会有所调整和改变。

同时,人格具有独特性。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人格是完全相同的。

即使是双胞胎,在相同的成长环境中,也会发展出各自独特的人格特征。

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应对问题的策略、与他人交往的风格等都有所不同,这就是人格独特性的体现。

从心理层面来看,人格涵盖了个体的认知风格、情绪反应模式、动机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认知风格指的是个体获取、处理和存储信息的方式。

比如,有些人善于逻辑推理,能够迅速地分析问题;而有些人则更倾向于直观感受,凭借直觉做出判断。

情绪反应模式则反映了个体在面对不同情境时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方式。

有的人情绪容易激动,喜怒哀乐都表现得十分明显;而有的人则情绪相对稳定,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

动机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力量。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动机体系,有些人追求成就和成功,具有强烈的成就动机;而有些人则更注重人际关系,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喜爱。

价值观则决定了个体对事物的重要性和价值的判断。

它影响着个体的选择和决策,是人格的核心部分之一。

人格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遗传因素为个体的人格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性。

研究表明,某些人格特质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例如,气质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遗传的影响。

环境因素在人格形成中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学生人格的发展

中学生人格的发展

三、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一)生物遗传因素 1、为个人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 3、人格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二)社会文化因素 1、对人格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力因文化强弱而异
3、社会文化决定了人格的共同特征,它使同一社会中的人在人格上具
7
胆汁质
反应快、思维具有灵活性、但往往粗心大意 脾气暴躁、冲动时不可遏制、但情绪持续时间 不长、情绪也容易平息 意志坚强、做事果断、易冒失、胆大、爱冒险 外向、为人热情、但过于直率、易于人发生冲 突,但事后即忘

抑郁质
• 感受性高、观察细腻、 • 善于察觉常人不易注意 的细微末节,反应慢, • 动作迟缓 • 情绪的敏感性极高、常 表现出多愁善感和敏感 多疑的特点、而且情绪 强烈、体验深刻且持久, 但情感内抑、很少表露 于外 • 内向、不善交际、性情 孤僻 • 为人处事极谨慎、对挫 折及困难易产生畏惧
2、性格的结构特征
态度特征
意志特征
情绪特征
理智特征
01
02
03
04
2、 性格的结构特征
1.3.1 态度特征
• 对待劳动、工作、学习 的态度 • 对待他人和集体的态度 • 对待自己的态度
1.3.3 情绪特征
• • • •
• • • •
情绪强度 情绪稳定性 情绪持久性 主导心境
感知方面 记忆方面 想象方面 思维方面
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 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 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19
(2)沉思型与冲动型
• 沉思型认知方式 (reflective style) :在有几种可能解 答的问题情境中,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 • 冲动型认知方式 (impulsive style) :一些儿童倾向于很 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 研究表明,大致 30%的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属于冲动型。 当然,有些反应快的人,不一定属于冲动型,因为他们 即快又准确。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对任务很熟悉,或者是 由于他们的思想很敏捷的缘故。

心理学第十六章

心理学第十六章
普通心理学 张积家编著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第十六章 人格
01.
项目背景
02.
项目概况
第十六章 人格
*
*
第十六章
1
第一节 人格概述 第二节 人格研究的范式及理论 第三节 认知风格 第四节 人格测量 第五节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三种认知风格倾向与心理自我控制理论
认知风格的理论
心理分化理论 威特金提出,认为分化是有机体系统的主要形态特征之一,分化小的系统处于比较同质的状态,分化大的系统处于比较异质的状态 分化的三个层次 最高层次是分化 第二层次:自我—非我的分裂、心理机能的分裂、神经生理机能的分裂 第三层次:场独立与场依存、对冲动有组织的控制和特殊化的防卫等
*
第十六章
*
叙事范式及理论
萨宾的叙事人格理论 萨宾认为人们通过话语来构建自我 叙述故事使得我们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人格就得以建构 萨宾将叙事与观点采择联系起来,认为叙事可以以他人角度审视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 叙事自我强调语言、情境对自我的重要性,依赖特定的社会和文化
*
第十六章
*
叙事范式及理论
*
第十六章
*
动机范式及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本我 位于人格底层,由人的本能组成,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 位于人格的中间层次,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 位于人格最高层次,道德化的自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遵循道德原则
*
第十六章
*
动机范式及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 基本心理需要理论 人的基本需要包括:自主的需要、胜任的需要、关系的需要 动机分类理论 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无动机 认知评价理论 凡事满足人们胜任需要让人产生成就感的社会事件都能增强行为的内在动机

第十六章 人格

第十六章  人格

第十六章 人格 一、什么是人格⒈定义:人格是一个人的才智、情绪、愿望、价值观和习惯的行为方式的有机整合。

它赋予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模式,这种知、情、意、行的复杂组织是遗传与环境的交互 作用的结果,包含着一个受过去影响以及对现在和将来的建构。

⒉分类:外在人格:是指一个人被他人知觉和描述的方式;内在人格:是指用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被他人认为是这样的那些内部因素。

二、人格的基本特性(一)人格的整体性一个正常人的心里是多样性的统一,是有机的整体。

(二)人格的稳定性人格具有稳定性,在各种场合都表现出稳定的特性,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改变, 或多或少也能产生些许变化。

(例如: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三)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与行为是个不相同的。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 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 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例如: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四)人格的社会性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

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 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某些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例 如:性格决定命运)三、气质与人格气质是个人在生活早期就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差异,即那些由遗传和生理决定的心 理与行为特征。

理解:1.是种稳定的心理特征2.与生物因素相联系,具天赋性:与生俱来的3.是人格形成的自然基础和内因4.反映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气质学说:1、四根说代表:古希腊医学家恩培多克勒观点:认为人的身体由四根(土、水、火、空气)构成:固体的部分是土根;液体部分是水 根;维持生命的呼吸是空气根;血液是火根.思维是血液的作用,火根离开了身体,血液变冷 些,人就入眠.火根全部离开身体,血液就全变冷,人就死亡。

2、体液说基本观点:四种体液:血 液--- 多血质---热—湿 (温而润)--- 春天粘液(脑)---粘液质---寒—湿(寒而潮)---冬天黄胆汁--- 胆汁质---热—干 (热而躁) ---夏天 第 一 节 概 述黑胆汁(胃)---抑郁质---寒—干(冷而躁)---秋天3、五行说《黄帝内经·灵枢》: 把人的某些心理特点与生理解剖特点联系起来.按阴阳的强弱,分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平和五类人.又根据五行法则把人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类型.4、体型说1)德精神病学家克雷奇米尔据对精神病患者观察,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与气质有关:肥胖型(身材短胖,圆肩阔腰) :躁郁性气质.虚弱型(高瘦纤弱\细长\窄小) :分裂性气质强壮型(骨肉均匀,体态与身高成比例):粘着性气质.发育异常型(体态与身高不成比例)5、激素说6、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7、血型说日本学者古川竹二认为人的气质与血型有关.他根据血型将气质分A、B、AB、O 型四种类型.A:冷静刻板保守稳重、缺乏果断性、焦虑、疑心重、易灰心丧气;B: 喜欢活动、善交际、灵活、寡信、积极进取O:意志坚强胆大好胜\自信\浪漫多情\霸道好指挥人AB: 外表为B型,内部A型,言谈举止合情合理8、活动特性说气质与人格的区别:①气质是由生物因素决定的,是不可改变的,而人格因由个人生活经验形成而具有可塑性;②气质在人的早期就已经呈现出来,人格出现的时间较晚;③动物身上有气质,但无人格;④气质从情绪等表现出来,不涉及行为的具体内容,但人格与行为的具体内容有关;⑤受高级认知过程控制的行为与人格有关,而与气质无关。

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之人格_毙考题

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之人格_毙考题

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之人格第十二章人格(一)人格概述1.人格的含义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包含了一个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人格的特征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稳定性人格具有稳定性,在各种场合都表现出稳定的特性,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改变,或多或少也能产生些许变化。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当人格结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人格才是健康的。

(否则会出现分裂人格)功能性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某些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性格决定命运)(二)人格理论1.人格特质理论(强调个体间的人格差异)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评测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奥尔波特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共同特质是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中国人勤劳勇敢) 个人特质是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

个人特质又有三个不同层次:首要特质是一个人典型、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到一个人各方面的行为。

(林黛玉:多愁善感)【核心】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

(林黛玉:清高,率直,聪慧,孤僻,内向)次要特质是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在外面粗鲁,在母亲面前很顺从)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受元素周期表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格的四层理论。

第一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和奥尔波特一致)第二层:表面特质(外部行为直接观察到的特质)和根源特质(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焦虑是害怕考试和体育比赛时双腿发抖的原因)第三层:体质特质(先天生物因素所决定的,如兴奋性,情绪的稳定性)和环境特质(后天环境因素所决定的,如焦虑,有恒性) 第四层:动力特质(具有动力特质的特质,使人趋向某一目标,有生理驱力,态度和情操),能力特质(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和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时的速度与强度的特质) 1949年卡特尔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从而编制了16PF 艾森克的人格特质理论(三因素模型)【现代人格理论】艾森克的根据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三因素模型,这三个因素是:外倾性(extraversion),它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 神经质(neuroticism),它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psychoticism),它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艾森克依据这一模型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简称EPQ,1986) 。

基础心理学知识:人格

基础心理学知识:人格

基础心理学知识:人格人格又译为性格,指人类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

并在不同时间、地域下影响着人的内隐和外显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人格的基础心理学知识:1.人格的结构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

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自我调控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2.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

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的。

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其作用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

遵循现实原则。

3、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

是道德化的自我。

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

遵循道德原则。

3.人格理论-特质论人格特质理论是个体间人格差异的指标,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确定。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

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共同特质是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

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个人特质是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

个体特质以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1)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概括的特质,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

(2)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

(3)次要特质是个体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

模型分成四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第七章人格 PPT课件

第七章人格 PPT课件

三、人格的结构
(一)气质与性格 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最核心的人
格差异,它有好坏之分。 气质是人格发展的先天基础,性格是个人后天形成的
道德行为特征。
三、人格的结构
(二)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是指个人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
知方式。 场独立性—场依存性的差异:对外部环境依赖程度 冲动—沉思的差异:对问题的思考速度 Dase等人(1975)根据脑功能的研究,区分了同时性
(右脑优势)与继时性(左脑优势)两种认知风格。
三、人格的结构
(三)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
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 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 一、和谐。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 我评价;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 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包括自我监控、 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
主题统觉测验:默瑞
罗 夏 墨 迹 测 验
第四节 人格的成因
一、生物遗传因素
第一,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第二,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
异; 第三,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
果。 具体影响:第一,一个人的相貌、身高、体重等生理特
征,影响自信心、自尊等; 第二,生理成熟的早晚也会影响人格的形成; 第三,某些神经系统的遗传特性会影响特定人格的形成; 第四,性别差异对人类人格的影响也有明显的作用。
(三)作品分析法
(四)个案法
二、自然实验法
实验者根据研究的目的创设实验情境,主动引起被试 的某种人格特征的表露,然后经分析、概括来确定其 人格特征的方法。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

二、性格及其形成
(一)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 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 特征。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表 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性格决定命运”?
性格与个体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关系密切

性格首先表现为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 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认知活动了解到现实 世界的一定对象或活动与自己需要的关系:有的能 满足自己的需要;有的妨碍自己需要的满足。在这 种认识的基础上,人们会形成一定的态度,产生一 定的情感反应和行为倾向:喜欢那些能满足自己需 要的对象,并乐于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讨厌那些 妨碍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不愿意从事自己不喜欢 的活动。

二、人格因素及其结构
人格是一个系统,并非由单一特征构成, 它是受一定个性倾向性制约的心理特征组 合而成的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其中包含 着许多成分。
气质 性格 自我调控系统

三、人格结构的特征
人格结构的独特性
人格的完整性
人格的整体性是指构成人格的各种心理成份不是 相互独立的,也不是机械地联合在一起,而是错 综复杂地相互联系、交互作用,构成个体整个心 理面貌的完整的功能系统。

(二) 性格的结构与特征
性格是由多侧面、多成份的心理特征构成的 复杂的心理结构。性格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 的独特结合,它既有复杂的组成,又是一个 有机的整体,通常认为性格的结构包括:
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

(二)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区别:
(1)从起源上看,气质是先天的;性格是后 天的,反映了人的社会性。 (2)从可塑性上看,气质的变化较慢,可塑 性较小;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 塑造作用是明显的; (3)从社会评价意义上看,气质无好坏善恶 之分;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第十一章 人格理论与应用

第十一章 人格理论与应用

第十一章 人格理论与应用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人格的一般概念、人格理论的基本观点、认知风格、人格测验,以及人格的成因等,掌握运用人格的理论原理分析自己、他人的人格类型特征的方法,并能将其运用于现实生活中。

本章将教材“第十一章气质类型特征及其应用”和“第十二章性格及其培养”合并。

第一节 人格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二、人格的结构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气质(tenlperament)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性格(character)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

自我调控系统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self-experience)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

自我控制(stir-regulation)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

第二节 人格理论一、特质理论人格特质理论(theoryofpersonalitytrait)起源于40年代的美国。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卡特尔。

特质理论认为,特质(trait)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两类人格特质一类是共同特质(commontraits),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在研究人格的文化差异时,可以比较不同文化中的共同特质。

另一类是个人特质(individualtraits),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

普通心理学人格医学知识

普通心理学人格医学知识
第一节 人格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人格
“他具有健全的人格”
法律意义上
“她的人格高尚”
道德意义上
“他出卖了自己的人格” 社会学意义上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理学意义上呢?????
心理学: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 想、情感及行为的独特模式。
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 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小故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战时,一家欧美报纸登载了这样一个故 事:在一间房子里掉了一根细针,屋子中 的意大利人、法国人和德国人会对此做不 同的反应。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意大利人耸耸肩膀,满不在乎地离去;
法国人顺手操起一把扫帚胡乱扫了一通,至于 针是否扫了出去并不在意,重要的是心理上得 到了安慰;
佩里朴:人格之 一,40岁,爱 好制作炸弹,出 身丽水,一口方 言的航海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安瑶拉:人格之 一,17岁,双胞 胎妹妹,明星私 生饭,不良少女 ,伶牙俐齿,脾气 暴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安耀燮:人格之 一,17岁,双胞 胎哥哥,天才少 年,画画高手,自 杀志愿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乐嘉的性格色彩学
蓝色人格——最佳的执行者 希望建立持久深入的关系 忠诚而真挚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自我调节系统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自我认知: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正确 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己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人格的结构

人格的结构

人格的结构2009-10-31 16:31【大中小】【我要纠错】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1.气质与性格(1)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

孩子刚出生时,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

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

(2)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

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

这些具有道德评价含义的人格差异,我们称之为性格差异。

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

性格有好、坏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

(2)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

当一个人对自己作积极的评价时,就会产生自尊感,作消极的评价时,会产生自卑感。

自我体验可以使自我认识转化为信念,进而指导一个人的言行,自我体验还能伴随自我评价,激励适当的行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抑制不适当的行为,如一个人在认识到自己不适当的行为后果时,会产生内疚、羞愧的情绪,进而制止这种行为的再次发生。

(3)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如一个学生意识到学习对自己发展的重要意义,会激发起努力学习的动机,在行为上表现出刻苦学习、不怕困难的精神。

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

2.认知风格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

例如:有人喜欢与别人讨论问题,从别人那里得到启发;有人则喜欢自己独立思考。

认知风格有许多种,主要有: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冲动和沉思、同时性和继时性等。

第六章 人格 12.26资料

第六章 人格 12.26资料

(三)整合理论
(一)生物遗传因素
三、认知风格 重点
(一)场独立性—场依存 (二)冲动—沉思 (三)同时性—继时性
(二)社会文化因素 (三)家庭环境因素 (四)早期童年经验 (五)自然物理环境
5
一、人格的一般概念
起源
Personality Persona(希腊语) 演员戴的面具
代表
舞台上的言行 面具后面的真实自我
6
(一)什么是人格
涵义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 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特征
独特性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稳定性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统合性
多种成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人格分裂
功能性
决定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第八章 人格
张梅 2012-12-26
1
黛玉沉思
晴雯撕扇
2
3
独立思考
寻求启发
4
内容提要
一、人格的一般概念 识记 四、格测验 理解
(一)什么是人格
(一)自陈量表
(二)人格的结构
(二)投射测验
二、人格理论 重点 理解
(一)特质理论 (二)类型理论
(三)情境测验 (四)自我概念测验
五、人格成因 理解
现实原则,合理方式满足本我
超我(superego)
道德化了的自我
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 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
遵循道德原则
作用:抑制本我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
追求完善的境界
11

认识自己:人格

认识自己:人格
44
(二)性格(Character)
❖ 1、性格的概念
❖ 性格(character ),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 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表现在态度和行为 方面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45
46
❖ 2、性格的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 性格的情感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
47
2 、性格的特征
35
( )26、与人交往不卑不亢。
( )27、喜欢参加热闹的工作。
( )28、喜欢看感情细腻、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文学 作品。
( )29、工作学习时间长了,常感到厌倦。
( )30、不喜欢长时间谈论一个问题,愿意实际动手
干。
36
( )31、宁愿侃侃而谈,不愿窃窃私语。 ( )32、别人说我总是闷闷不乐。 ( )33、理解问题常比别人慢些。 ( )34、疲劳时只要短暂的休息就能精神抖擞,重 新投入工作。 ( )35、心理有话宁愿自己想,不愿说出来。
活泼型(春季的一阵风,喜形于色) 兴奋型(夏季的一团火) 抑制型(秋风中的一片落叶) 安静型(冬季的一场雪,冰冷耐寒)
21
多血质
❖ 在情绪方面:快而多变,表情丰富, 情绪易表露,敏感;
➢ 在智力方面:思维灵活,反应迅速, 但时常表现出浮躁倾向;
➢ 在行动方面:动作敏捷,对各种事物 充满热情,活泼好动,富于生气,喜 欢参加一切活动,但工作劲头不长,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好社交而交往 不深。
(1)独特性
❖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2)稳定性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6
一、什么是人格
(3)统合性
❖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 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人格基础知识

人格基础知识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含了多个方面的特质和特点。

人格基础知识包括人格的结构、特征、形成和发展等方面。

1.人格的结构:人格包括许多成分,如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

其中,气质是指个人在心理活动方面的特点,包括情绪、反应速度、耐受力等;性格则是指个人在行为方式上的特点,包括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
认知风格是指个人在认知过程中的特点,包括思维方式、决策风格等;自我调控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2.人格的特征:人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和社会性。

独特性
是指每个人的性格和行为都是独特的,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格;稳定性是指人格在时间和情境上具有一致性,不会轻易改变;统合性是指人格的各种成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功能性是指人格对个人的生活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社会性是指人格是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受到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影响。

3.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人格的形成受到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

遗传因素会
影响个人的气质和性格特点,环境因素则会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人格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受到个人经历、家庭、教育、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概念,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和研究。

了解人格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心理特征,同时也能够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0-人格

10-人格
32
❖ 对遗传旳作用旳一致看法: ❖ 1.遗传是人格原因不可缺乏旳影响原因。 ❖ 2.遗传原因对人格旳作用随人格特质旳不同而不同。
如在智力、气质等原因上,遗传原因旳作用较主要; 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原因关系紧密旳特 质上,后天环境旳原因更主要。 ❖ 3.人格旳发展受遗传与环境两种原因旳共同作用。
• 自我剖析,做事谨慎, 深思熟虑,疑虑困惑, 交往面窄,有时适应困 难。
13
(三)多元类型理论
❖ 1.气质类型学说 ❖ 起源:古希腊旳希波克里特旳体液说。以为人体内有
四种液体:黏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这四种体 液配合旳百分比不同,就构成了四种不同类型旳人。 ❖ 约523年后:罗马医生盖伦基于此提出了四种气质类型 : ❖ 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 当代气质类型依然沿用这四种分法。 ❖ 现实生活中,单一气质旳人并不多,绝大多数旳人是 四种气质相互混合、渗透、兼而有之。
旳孩子患有“失怙性忧郁症”,体现为哭泣、僵直、 退缩、表情木然。 ❖ 研究2:Burnstein(1981)发觉弃子会使小朋友产生 心理疾病,孩子会形成攻击、反叛旳性格。 ❖ 研究3:Bowlby(1951)对非正常家庭成长旳小朋友和 流浪儿进行调查,发觉小朋友旳心理健康关键在于婴 儿和年幼小朋友与母亲建立旳友好稳定旳关系。
v 林冲
4.抑郁质
❖ 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 久,情绪抑郁,多愁善 感,思维敏锐,想象丰 富,不善交际,自制力 强,胆小,优柔寡断。
v 林黛玉
16
二、特质论
❖ 起源:人格特质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旳美国,代表 人物有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卡特尔。
❖ 特质论以为,特质(trait)是决定个体行为旳基本特 征,是人格旳有效构成原因,是测评人格旳基本单位。

第十二章 人格

第十二章 人格

艾森克人格结构的维度理论

用三个维度来描述人格:
– –
内外倾 神经质——分数高可能是焦虑、担心、常郁郁不乐、 忧心忡忡,有强烈的情绪反应,甚至非理智行为。

精神质——分数高可能是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 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钝,与别人不友好, 喜欢寻衅搅扰,喜欢干奇特的事情,并且不顾危险。

特质论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大五人格理论
对立类型理论:A-B型人格、内-外倾人格 多元类型理论:体液说

类型论
– –
整合论 •艾森克人格理论
(一)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是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认为人格特质是构成 人格的基本元素,也是评价人格的基本单位。
(一)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场依存性的人在加工信息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 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处理问题时往往依赖 于“场”,与别人交往时较能考虑对方的感受。

场独立性一场依存性(威特金)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没有好坏之分。 场独立性的人认知重构的能力强,在认知中具有 优势;而场依存性的人社会技能高,在人际交往 中具有优势。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认为,人体有四种体液: 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希波克拉特根据 哪一种体液在人体中占优势,把气质分为四种: 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
胆汁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精力旺盛,直爽热情,但心境 易变,脾气暴躁。典型人物:张飞。 多血质 :感受性低,耐受性高。活泼外向,适应性强。兴趣 多变,注意力容易分散。典型人物:贾宝玉。 黏液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内向,举止平和,踏踏实实, 注意力易集中,交际适度。典型人物:陈景润。 抑郁质 :极端内向,多疑多虑,敏感,孤僻。典型人物:林 黛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4月3日年5形月19中找出简单图形。
8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2020年4月3日年5月19 日
图12-1 隐蔽图形测验示例
9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在心理活动上的差异: (1)场独立性的人认知重构能力强,在认知中具有
2020年4月3日年5月我19 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
6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威特金等(Witkin,1940)发现了场独立性和场依存 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人对外部环境 (场)的不同依赖程度上。
场独立性(FI)的人在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 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在 加工信息时,主要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与 人交往时极少能体察入微。
2020年4月3日年5月19
13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同时性-继时性
达斯(Das et al.,1975)基于对脑功能的研究而提出, 认为左脑优势的个体表现出继时性的加工风格;而 右脑优势的个体表现出同时性的加工。
继时性认知风格:逐步分析问题,每个步骤只考 虑种假设或一种属性,在时间上有明显的顺序性, 解决问题象链条一样环环相扣,言语操作和记忆都 属于继时加工,女性较男性更擅长于继时性加工。
模式,这一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
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内涵如下:
2020年4月3日年5月19
1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人格的一般概念
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
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
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 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功能性: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是
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2020年4月3日年5月19
14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同时性-继时性
同时性认知风格:解决问题时同时考虑多种假设, 并兼顾到各种可能性,发散式的解决方式。数学 操作、空间问题的操作依赖于同时性加工,男性 更女性擅长于同时性加工。 当学习方式与认知方式互相匹配时,不同认知方 式的优势就显示出来。如帕斯卡对老师教学方式 与学生认知方式的关系的研究。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人格的一般概念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源于拉丁文“Persona”,意 指面具、脸谱。原意是指希腊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 心理学引入此概念有两种含义:一个人表现在别人 眼中的印象,或外表的自我;一个人在生活中扮演 的角色或真实的自我 。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
2020年4月3日年5月19
7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场依存性(FD)的人在加工信息时,对外在参照 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处 理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场”,与别人交往时能考虑 到对方的感受。
场独立与场依存性的测量:隐蔽图形或镶嵌图形测 验:测验图形由较为复杂的图形构成,其中隐藏着 一个简单的图形,测验时要求被试迅速地从复杂图
沉思的特点:反应慢,精确性高。沉思风格的人
对问题考虑周全,在信息加工时多采用细节性策
略。 2020年4月3日年5月19
12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冲动-沉思
奥尔特等人提出了另外两种认知风格:快 -正确型、慢-不正确型。 即有四种认知风格:快-正确型、快-不 正确型、慢-正确型、慢-不正确型。
2020年4月3日年5月19
4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性格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密切相关的人格特征,是一个 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 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性格在后天环境中渐成,是人格的核心。
性格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具 有道德评价含义,有好坏之分。
性格也受到个体生物学因素的影响:脑损伤对性
2020年4月3日年5月19
15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保证人格的 完整、统一与和谐。有三个子系统: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 察和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是自我意识在 情感上的表现。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包括自
2020年4月3日年5月19
11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冲动-沉思
卡根(Gagan.et al.,1964):冲动与沉思的差异主 要表现在对问题的思考速度上。
冲动的特点:反应快,精确性差,冲动风格的人 面对问题时急于求成,不能细致全面地分析问题 的各种可能性,所使用的信息加工策略会技能高,在人际交往中有 优势。 (2)场独立性的人善于解决需要灵活思维的问题, 概括化程度高;场依存性的人能够解决熟悉的问题, 喜欢学习具体的知识。但两者在知识量上没有差异。
2020年4月3日年5月19
1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3)在学习与职业兴趣上,张厚粲(1982)发现, 理科生更偏向于场独立性,而文科生更偏向于场 依存性。在未来职业选择上,场独立性者喜欢从 事理论研究、建筑、航空及艺术工作,而场依存 者喜欢社会定向的学科与职业。 认知方式中以通过训练而改变。
2020年4月3日年5月19
2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人格的结构
气质 性格 认知风格 自我调控
2020年4月3日年5月19
3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气质
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 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气质先天而成,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制约 气质影响一个人的活动方式及工作效率,但气质 没好坏之分。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亦不 具有社会道德评价意义。
2020年4月3日年5月格19 的影响。
5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是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 式,也称为认知方式。个体在认知风格上 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认知风格不同于认知能力。
认知方式的种类: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冲动和沉思、同时性和继时性等。
2020年4月3日年5月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