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三阶魔方公式说明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三阶魔方公式说明汇总
顺时针90度逆时针90度顺时针180度逆时针180度
前层
F(front)
后层
B(back)
右层
R(right)
左层
L(left)
上层
U(up)
下层
D(down)
整个魔方以R的方向转动整个魔方以U的方向转动整个魔方以F的方向转动
整个魔方以R'的方向转动整个魔方以U'的方向转动整个魔方以F'的方向转动
其他说明
1、 x (整个魔方以R 的方向转动),y (整个魔方以U 的方向转动),z (整个魔方以F 的方向转动);
2、斜体是用右拇指转动, 下划线用左食指,公式中的括号一般是为了方便记忆而加上的符号,括号里面的公式一般是一组常见的基本手法,在记忆整个公式中,可把括号里面的公式浓缩成一个符号来记忆。

3、( )2的意思是括号里面的公式连续做两遍。

(还有不明白的,进入论坛的魔方公式补充说明和魔友一块交流交流)
补充说明:假设你的魔方现在黄色面在上,白色面在下,蓝色面在前,X 的意思就是把魔方翻转成蓝色面在
上,白色面在前,结合右图的图示再好好体会一下xyz 是怎么翻转魔方的。

为了便于描述魔方复原过程,我们需要熟悉魔方的一些基本概念——面、层、角块、棱块、中心块,面位、到位、归位。

面是指一个平面的3 x 3块,层是指一个平面3 x 3块所处3 x 3 x 1块,请仔细比较一面和一层的区别,我们旋转的是一层,复原的是六面。

3、魔方常见公式符号说明
基本概念:F = front face 前面B = back face 后面L = left face 左面R = right face 右面U = up face 上面D = down face 下面棱面位角面位棱到位角到位棱归位角归位
高级玩法的要领主要有三点:
一、减少复原步骤二、减少发呆时间三、练就娴熟的手法
一、减少复原步骤
减少复原步骤的要点是尽快的全部掌握高级玩法的公式。

为什么呢,因为入门玩法平均要花100~130步左右才能复原,而用高级玩法约60步就可以复原了。

在记忆高级玩法公式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科学记忆规律,会节省不少的时间,效率也会更高一些。

(重点是:记的顺序)
大体的记忆顺序是:「底层十字」、「F2L 、PLL 、二步OLL」和「其他OLL」三阶段
OLL有57个公式,是记最久的,也是最容易忘的。

(因为CASE太多,记好的CASE很难出现练习,辅助强化练习软件,效果会好一些) 。

愈简单的东西,其实是最难练的,底层的十字是最简单的,但是要练就2秒内完成,一般需要6个月以上的大量练习和总结,方能修成正果。

所以建议顺序是:「十字」→「PLL」和「F2L」同步→「OLL」
补充说明:
1、「十字」,从12个基本公式中自行领悟,仔细研究一下,就是那几个位置,每天能坚持练习10分钟,并参考以下阶段目标练习半年以上,相信会很快修炼成正果。

练习步骤:①、打乱后不限时分析,尽量8步内完成;②打乱后不限时分析,尽量盲拧完成;③打乱后限时15秒内分析出8步内完成的步骤;④打乱后限时15秒内分析出尽量8步内盲拧完成;⑤15秒内观察,2-3秒完成底层十字,在完成十字的同时找出第一组要完成的F2L,在十字完成后连贯进行下一步。

2、「F2L」,刚开始学习F2L的时候,可以先掌握3个基本规律后,自己研究F2L的原理,结果每一种CASE可以用3个基本规律中的方法解出;然后再逐渐把其他的27个公式逐步全部记忆熟练,在记忆公式的过程中结合视频的教程以及自己的手法特点,选择自己当下阶段最顺手的公式强化练习。

PS:因为F2L观察的地方非常多,刚开始学习的时候,眼睛要盯着方块好一阵子才能找到你要的PAIR...相信坚持不懈的联系,慢慢的你会发现,你观察的时间会越来越短,前后衔接会越来越连贯,哈哈,你和高手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了,加油!
3、「OLL」,它的公式有57个,很容易相似的搞混淆到一块,所以记忆的难度比较大,不过很大一部分公式是很顺手,很好记忆的,比较容易混淆的可尽量对比记忆,找到他们的一些明显不同,再强化记忆,多加练习,就能很快分辨他们。

在记忆57个公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首先记忆已经完成十字的7种情况,然后再记忆点系列的8种情况,其他的42种情况,可参考卡片公式中的顺序来对比记忆,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优先记忆自己认为比较好记忆的公式,整体来说是先易后难,先简后繁。

4、「PLL」,它的公式只有21个,但是有几个公式非常难观察,和F2L一样,不过F2L的观察是要找方块,而PLL是要观察各方块们的「相对位置」,一开始练的时候真是常对着方块发呆,一呆就是快十秒。

PLL有几个手法难度系数很高的,需要多加练习,方能达到满意的时间完成(2秒内)。

因为PLL和F2L的观察很复杂,所以要尽早练,OLL可以慢慢记,反正碰到不会的CASE就用二步OLL解决,然后一步一步的,秒数就会开始减少,相信持续的练习,你很快就会从60多秒一直慢慢减少至15秒左右的水平。

(PS:二步OLL的意思是指,当碰到非十字系列的50个OLL情况时,我们先用顶层做十字的公式做成十字系列的其中情况之一,然后用我们首先记忆的7个OLL公式来快速完成)
二、减少发呆时间
减少发呆时间,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让人对着方块发呆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两个原因:1、观察的发呆2、换手的发呆一般人的习惯是:观察→转动→观察→转动。

在观察的时候,手就会停下来,手停下来就等于发呆,会浪费很多时间。

若可以少掉观察时间的话,速度会很有明显的提升。

1、观察的发呆
观察Coss的发呆
很多人一开始的CROSS都会卡住,因为要找到那四个边,分布太广,很不好找,所以每转一个,就要停下来找另一个,然后等到CROSS完成时,已经过了十几秒了。

要如何改善这种「惨况」呢??幸亏在正式的魔术方块比赛规则中,在转动方块前有十五秒的观察时间,所以我们在开始转方块之前,我们可以慢慢的观察四个边块的走向,在脑中盘算好待会要转的路径,等到都安排好了,计时一开始就可以用连看都不用看的速度转好CROSS。

(高手十字记录都是1.5秒~2.5秒左右完成),刚开始非常的困难,所以我们可以用循序渐进法来练习。

下面介绍一下CROSS的早期练习经验供大家参考:1.拿到转乱的方块,先不要急着转,先观察四个白色棱块在哪..(若底色不是用白色的,可以自己套用别的颜色);2.首先找出最容易归位的那一个,.思考一下,想象一下当你把你选好的第一个白边归位后,经过的步骤会把第二个白边移去哪里;3.思考一下第二个白边的「新位置」,要怎么转才能归位。

想必看到这一步,有的人的头开始痛起来了,不过没关系,可以先练习一次完成「第一、第二白色棱块」,完成后再重复上述的方法去完成「第三、第四白边」。

不用直接去想四边的路径,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是「3+1」,就是只观察三个白边,第四个白边在转动前,用手没用到的手指头贴着它,当转完三个时,就能很轻易的知道第四个边在哪。

而且随时要注意到底「空位置」究竟在哪,才不会把已完成的边给挤掉。

简单掌握了这些技巧,再结合Cross的12个基本公式,相信你已经明白要怎么来加强练习十字了。

观察F2L的发呆
在转Cross第四边的时候,手的速度放慢,用眼睛去找第一组F2L的PAIR。

(PAIR就是"边+角"),转第一组的时候,眼睛去找第二组F2L的PAIR,转第二组的时候,眼睛去找第三组F2L的PAIR,转第三组的时候,眼睛去找第四组F2L的PAIR,转第四组的时候,就可以想一想你也很快是魔方高手了,阿Q一下:)。

所以在练F2L的时候,是要练习「眼睛和手的协调」,所以一开始手要放很慢很慢,让你的眼睛有空去找PAIR,然后目标是做上述1~5的动作时,手不要停。

所以要很有耐心的「慢慢转」,练到眼睛可以跟上时,手再慢慢的加快... 不过这有个大前提,就是F2L的转法要熟,最好可以练到一观察好PAIR,闭上眼睛也可以将它归位... 这样眼睛才有空去找下一组。

观察PLL的发呆
有练PLL的人绝对会对PLL的观察很头痛,因为要观察出它的相对位置非常的困难,而且要找到基准点也不容易。

PLL的基准点就像F2L一样,要找PAIR,不过F2L是要找零件的PAIR,但PLL要找已完成的PAIR。

PLL的21个公式,有很多规律可自行根据自己的记忆特点总结一下适合自己记忆的特征,这样就能做到快速反应,马上眼到手到,心神合一。

2. 换手的发呆
一般人玩方块的时候,会有把方块拿起来换方向的习惯,因为我们记的公式多半都是只有一个方向,当碰到自己熟悉的Case时,都会把方块换到自己记的方向,然后才开始解它,这样就有一个叫「换手时间」产生.. 当练到对秒数斤斤计较时,换手时间换是一种浪费,由其是OLL和PLL换手习惯会最严重,所以以下给个建议:
1.简单的OLL和F2L,要能以两种以上不同的角度去完成;
2.若需要换方向的话,可考虑用「U、U'」来减少换手,功能和换手相同,但浪的时间在有些时候比换手少;
3.灵活掌握基本手法,领悟换手的技巧和要领,尽量短的时间换手到位,拿稳魔方,然后快速开始进行下一步旋转,公式优化的一个重点也就在此,虽然有换手,可是换手很顺畅,前后衔接很好,达到最快换手的目的。

最后总结一下,真的减少发呆的练习方法就是「放慢」...放慢到你的眼睛可以跟上你的手,让手不要停下来等眼睛,等观察速度训练好了,自然就会加快,久而久之,一些不能破的瓶颈也可以轻易的突破了!! 这两条看似简单,如果是有玩过一阵子魔术方块的朋友.... 一定会觉得这两点超超超超难,好好加油吧,前途是光明的,道理是曲折的:)
三、练就娴熟的手法
练手法先从基本手法练起,在一周左右时间可以基本掌握基本手法的要领,基本掌握了基本手法的要领后,就可以对照视频教程中的手法来记忆和练习高级公式了。

基本手法的练习是一项基本功,这项基本功越扎实,以后在练公式手法的时候,上手的就越快,领悟、理解的就越好,反之亦然,故,基本手法需要我们在学习高级玩法的过程中,不断反复的加强练习,套用一句话,没有最快,只有更快,相信你的双手可以转出更快的速度的。

CROSS(底层十字)F2L(前两层)OLL(上层翻色)PLL(上层复原)
Cross:底棱归位,又称之谓底层架十字,意思是底部十字还原。

本教程依然推荐使用白色面做底面。

cross这一步虽然是CFOP快速法的第一步,由于魔方的变化数太多,故这一步的情况也相应非常多,所以在讲解这一步的时候,我们重点是讲一些简单的技巧帮助大家开阔思维,帮助大家大家思考、判断能力,真正的学习是需要自己多动手、动脑,多加练习,多加总结,才能终有所成就的。

理论上,任何一种case,都是可以在8步之内完成的,我们在练习的过程,也尽量要求8步内完成,8步内完成,相信很容易就能做到。

要做到快速完成Cross,步骤尽量少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结合我们习惯用的手法来完成,只有做到步骤尽量少,配合手法很顺手,这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

下面给出一些高手练习的参考经验:
随意打乱魔方,不限定观察时间,观察并写出如何在8步内完成的公式,并验证完成,练习一段时间,满意后,开始练习,限定在15秒内,观察并写出如何在8步内完成的公式,并验证完成;练习满意后,同样限定在15秒内,快速观察并迅速记忆牢固如何在8步内完成,15秒后凭记忆快速完成复原;上阶段练习满意后,进入另一个高要求阶段训练,用标准打乱公式
R B2 F D F' U' L' D F2 D2 U2 F' L B2 F' L B' L' R2 D2 L R D R' B2 F L2 B2 F D U2 L2 R' D2 L' R' D2 U2 R2 F' L R D U' F' L B2 F' D2 L2
D2 R' B2 F U2 B2 D' U B D U L R D' U2 L2 R F L' R2 D U' B2 U2 F2 U' L2 D' R U' B F' L U' B' L' R' D2 U' B R2 B F' D' B2 U2 R D2 U2 R2
L2 B' D2 U R U2 L' F2 D2 B2 R' B2 R' D' U L R' D2 U2 L2 R F2 D U' L' R U2 B' D U L2 R2 F' U L B' D' L' R D B F2 L D' U2 B D' U L R
打乱魔方,不仅在15秒,快速观察并迅速记忆牢固如何在8步内完成,同时快速拿起魔方,眼睛不看底层的四个白色棱块,双手快速完成,眼睛快速寻找第一组的f2l。

做到最后高要求阶段有相当的难度,需要循序渐进的练习,不可急于求成。

正所谓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功到自然成。

第一类:三缺一
R' F R R' u' R 或R u R'R u' R 或R' u R'
第二类:三缺二
相对两个棱块需要复原
L R u' R L L R u R L
第三类:二缺二
相邻两个棱块需要复原
R' U R' F R' F R'F' R F R2
其他情况举例
R2' F R' U R' F2R F R u F' R'
三阶魔方高级玩法教程----F2L公式Cross、F2L、OLL、PLL
初学F2L,前期可以先掌握F2L的两个基本规律,先熟练掌握常见F2L的公式,不常见的转化成常见的,再逐步全部熟练掌握。

然后再选择学习充分利用空角的技巧、最常用的11个非标态f2l转标态、熟悉gan的非标转标态手法、CubeLoop的非标(上)(下)、Slot在BR位置(上)(下)(注:slot是指一组要复原的底角块和中棱块,BR是位置是指右层和右层交叉的底层角块)、两组F2L同时进行、最后一组F2L同时顶层十字、常见F2L判断技巧等常见F2L高级复原教程。

第一阶段:
F2L 意思是对底层的角块、中层的棱块一次性还原。

F2L 有41 种基本手法,如果您掌握其精神,不背下来也能做到“立即还原”,当然,这要建立在大量的炼习的基础上,否则,速度就难以上去了。

初学时,我们先学习F2L的两个基本规律,掌握了这些基本技巧,再循序渐进学习其他F2L公式就容易理解许多。

从底角与中棱一步法中的公式规律来看,其基本方法是将相关的棱块与角块组合在一起,形成1×1×2 的组合块,再一并归位还原。

因此,找到两者相连的捷径是关键。

底角与中棱没有连成一体,不外乎三类情况,我们可以分别用下列三种方式还原:
基本形态 01、y' (U' R' U R) 02、(U R U' R')
03、(R U R') 04、y' (R' U' R)
基本规律

切位相连
05、U' (R U R' U)(R U R') 06、(U' R U' R' U)y' (R' U' R)
基本规律
07、y' (U R' U' R)(U'2 R' U R) 08、U' (R U R' U2)(R U' R')

同向相连
09、y' U R' U2(R U'2 R' U R) 10、U' (R U'2 R' U2)(R U' R')
基本规律

底色切位 11、y' U' (R' U2)(R U')(R' U R) 12、U (R U'2)(R' U R U')R' 13、U2 (R U R' U)(R U' R') 14、y' (R' U R U'2)(R' U' R)
第二阶段:
掌握了第一阶段F2L的基本精髓,加强练习后,可以尽快掌握F2L的41个标准情况的其他27种情况,在学习的过程中,先死记,再逐渐消化理解。

因为F2L在练习的过程中,魔方在复原到F2L时,大部分情况,都不是完全标准的情况,所以需要理解后才能灵活运用。

掌握了这41个标准的F2L公式后,基本就可以在10秒左右完成4组F2L,多加练习,四组F2L会更连贯的完成。

15、U' (R U'2 R' U)(R U R') 16、U' (R U' R')U2 (R U' R') 17、y' U(R' U' R U')y(R U R') 18、U' (R U R'U)y' (R' U' R) 19、(R U R' U')2 (R U R') 20、(R U' R' U)y' (R' U R)
21、U' R U2 R' U y' (R' U' R) 22、y' U (R' U R U')(R' U' R) 23、(R U' R' U)2 U (R U' R') 24、U' (R U' R' U)(R U R')
25、(R U R')U2(R U' R' U)(R U' R') 26、(R U' R' U2)y' (R' U' R)
27、(R U' R' U)(R U'2)(R' U R U' R') 28、(R U R' U')(RU'2 R' U' )(R U R') 29、R2 y (R U R' U')y' (R' U R') 30、(R U' R )y U (R U' R')F2
31、(R U'2 R' U)2 y' (R' U' R)
32、U (R U' R' U')y (L' U L)和
y'(R U)(R U R U')(R' U' R') 33、(U' F' U F )(U R U' R')和
(R' U' R' U')(R' U)(R U R)
34、y' (R' U2)(R U R' U' R) 35、(R U R')U2 (R U R' U')(R U R')
36、(R U2 R' )(U' R U R') 37、(R U R' U)(R U'2 R' U)y' (R' U R)
38、y' (R' U)(RU')(R' U R) 39、(R U R' U')(R U R')
40、(R U' R' U)(R U' R') 41、y' (R' U' R U)(R' U' R)
初学高级玩法----两段式OLL
两段式OLL的意思是两步完成OLL也即两步完成顶层面位,第一步是把顶层棱块面位,第二步是把顶层角块面位,步骤上和入门玩法教程基本一样,只是这里我们用到的公式略有增加,增加学习这些公式是帮助新手初学高级玩法时,更好的理解并逐步分段记忆OLL的全部公式。

第一阶段:
我们首先来看图A和图B分别用到的是公式a和公式b,公式a是本站入门玩法教程第四步介绍用到的公式,公式b和公式a非常相似,唯一区别是第一步和最后一步不一样,公式b是转动两层。

对比理解一下,我们很容易就记忆牢固公式b了。

掌握了公式a和公式b,我们再学一个新公式公式c,掌握了公式a/b/c后,就可以很轻松的一个公式做到完成顶层棱块面位也即顶棱面位。

3个完成十字公式图A
a、F(R U R' U') F'
图C
c=a+b=F(R U R' U') F' f (R U R' U') f' 图B
b、f (R U R' U') f'
接下来我们再看图1、2对应的公式01和公式02,入门的时候有无发现这两个公式有什么奥秘呢?呵呵,再仔细看看,公式01的从最后一步按照相反方向做过来是否就是公式02呢?以后在学更多的公式的时候,会发现有很多的这种逆公式,掌握了这些对于我们理解公式、记忆公式很有帮助。

其他的5个公式是需要新学习的,公式06,补充说明一下,这里推荐使用的公式是公式01和公式02叠加生成的,虽然有点长,但是公式很顺手,故作为一个推荐公式使用。

以来学习其他高级公式也会遇到一些类似这种两个公式叠加生成的新公式。

7个
十字公式
图1 01、(R U'2) R' U'(R U' R')
图2
02、(R U) (R' U) (R U2 R')
图3 03、(R U R' U) (R U' R' U) (R U2 R')
图4
04、R U'2 (R'2 U') (R2 U') (R'2 U'2 R)
图5 05、(r U R' U')(r' F R F')
图6
06、(R U R' U R U'2 R')U (R U'2 R' U' R U'
R')
图7
07、F' (r U R' U')(r' F R)
第二阶段:
点系列
08、(R U'2)(R'2 F R F')U2(R' F R F') 09、(F R U R' U' F')(f R U R' U' f')
10、(f R U R' U' f')U' (F R U R' U' F') 11、(f R U R' U' f') y (F R U R' U' F')
12、(R U R' U)(R' F R F')U2(R' F R F') 13、F(R U R' U) y' (R' U2)(R' F R F')
14、r' (R U R U R' U') r (R'2 F R F') 15、r' (R U R U R' U') r2 (R'2 U R U') r'
16、f (R U R' U')2 f' 17、(R' U' R U' R' U) y' (R' U R B)
一系列
18、(r U r')(U R U' R' ) 2 (r U' r') 19、(R U' U')(R'2 U')(R U' R' U2)(F R F')
20、(r U' r' U') (r U r') y' (R' U R) 21、(R' F R U R' F' R) y' (R U' R')
7系列
22、(r' U' r)(R' U' R U)(r' U r) 23、(r U r') (R U R' U')(r U' r')
24、(R U R' U')(R' F R F') 25、F(R U R' U') F'
T系列
26、(R U R' U' r)(R' U R U') r' 27、(r U R' U') (r' R U)(R U' R')
28、(r U' r' U' r) y (R U R' f') 29、(R' F R U R' U') (F' U R)
1+2点系列
30、(R' U' R U) y (r U R' U') r' R 31、(R' U')(R' F R F') (U R)
6系列 32、(R' U' F)(U R U' R' F' R) 33、(R U B' U')(R' U R B R')
34、x' U' F' R' F R U 35、f (R U R' U') f'
田系列
36、F(R U' R' U')(R U R' F') 37、R U'2 (R'2 F R F')(R U'2 R')
38、(r' U2)(R U R' U) r 39、(r U2)(R' U' R U') r'
2系列 40、r' U' R U' R' U2 r 41、r U R' U R U'2 r'
42、r' (R2 U)(R' U R) U'2 (R' U R') r 43、r (R'2 U')(R U' R') U2 (R U' R) r' 44、(R' U' R) y' x' (R U' R' F)(R U R') 45、(R U R' U)(R' F R F') (R U'2 R')
L系列 46、(r U2)(R' U' R U R' U')(R U' r') 47、B' (R' U' R U)2 B
48、r' U2(R U R' U')(R U R' U) r 49、F(R U R' U')2 F'
50、R' F R2 B' R'2 F' R2 B R' 51、R B' R'2 F R2 B R'2 F' R
L+2点系列 52、(R2 U R' B')(R U' R'2 U)(R B R') 53、(R U R' U')(R U' R' F') U' (F R U R') 54、(R' U R U'2 R' U') y (L' U L U F) 55、(R U' R' U2 R U) y (R U' R' U' F')
56、(R U R' U)(R U' R' U')(R' F R F') 57、(R' U' R U')(R' U R U)(R B' R' B)
第三阶段:
初学高级玩法----两段式PLL
第一阶段:
两段式PLL是两次完成PLL,在这里我们介绍7个公式,其中有2个公式是本站入门教程中已经学到的,故,学习两段式PLL只需要先记忆4个公式,掌握了这4个公式,31.94%机会,只需要一次即可完成PLL,68.06%机会需要两次,从步骤上大大缩短了,自然复原的速度比刚入门的时候就会有很大的提升,一般来说,掌握了两段式PLL,平均复原速度可以提高5秒以上。

01、(R2 U)(R U R' U')(R' U')(R' U R')
三棱换(11步)
02、(R U' R)(U R U R)(U' R' U' R2)入门教程选用
(11步)
三角换(09步)
03、(l U' R)D2(R' U R)D2 R2入门教程选用(10步)
04、x' R2 D2(R' U' R)D2(R' U R')
两角交换两棱交换(14步)
13、(R U R' U')(R' F)(R2 U' R' U')(R U R' F')
(17步)
14、F(R U' R' U')(R U R' F')(R U R' U')(R' F R F')
四棱交换
(07步)
21、M'2 U' M'2 U2 M'2 U' M'2
第二阶段:
熟练掌握了两段式的4个PLL公式后,可以逐步把PLL21个标准公式中的其他17个公式尽快熟练记忆,
三棱换且三角换(12步)
05、(R'2 u' R U' R)(U R' u)(R2 f R' f')
(13步)
06、(R U R')y'(R2' u' R U')(R' U R' u R2) (12步)
07、(R2 u)(R' U R' U')(R u') (R2' F' U F) (12步)
08、(R' d' F) (R2 u) (R' U) (R U' R u' R'2)
邻角换且邻棱换(14步)
09、(R U R' F')(R U R' U')(R' F R2 U' R' U')
(13步)
10、z (U' R D') (R2 U R' U' R2 U) z' (R U')
(14步)
11、(R' U2)(R U2')(R' F)(R U R' U')(R' F' R2 U')
(14步)
12、(R U'2 R' U2) (R B' R' U') (R U R B R'2 U) 和
x'(R2 u' R' u)R2 x' y'(R' U R' U')R2
(19步)
15、z (U' R D') (R2 U R' U')z'( R U R')z (R2 U R')z' (R U')
(15步)
16、L U' R U'2 r' F r R' U' R U'2 r' F R' F
平行线(17步)
17、(U R' U')(R U' R)(U R U')(R' U R U)(R2 U')(R' U) (18步)
18、(R' U R' U') y x2 (R' U R' U' R2) y x (R' U' R U R) (15步)
19、L x' (R U R')(D R U')(r' R' F) r D' r' F' 和
(R' U R' U')B' D B' D' B2 R' (B' R B R)
(18步)
20、U'(R' U R U') R'2 F' z R' F R D z' x (U R' U' R2)
21、M'2 U' M'2 U2 M'2 U' M'2
四棱交换
(07步)
第三阶段:
多练习一些自己喜欢的双向和多向pll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