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四文言文断句8法
1、名词断句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通观上句,共有三个名词:湖阳公主、帝、朝臣。意思是湖阳公主刚死了丈夫,皇帝要为她物色一个丈夫,想要了解她本人的意思。由此,可确定如下标点:“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2、动词断句法
当无法判断某个名词是属于前句还是后句时,或是遇到省略主语或宾语的情况时,就需要用动词断句法。动词通常充当句中谓语,即句子的核心,我们根据动词与前后短语的关系和语意联系进行推断,往往能提高准确率。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诸葛靓后入晋除大司马召不起以与晋室有仇常背洛水而坐与武帝有旧帝欲见之而无由乃请诸葛妃呼之既来帝就太妃间相见酒酣,帝曰:“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靓曰:“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复睹圣颜。”因涕泗百行。帝于是惭悔而出。
解析其中“帝欲见之……酒酣”,可抓住见、请、呼、来、相见、酣这几个动词,分析发出这些动作的主语分别是帝(见)、帝(请)、诸葛妃(呼)、诸葛靓(来)、帝(相见)、帝(酣),来正确断句。答案诸葛靓后入晋/除大司马/召不起/以与晋室有仇/常背洛水而坐/与武帝有旧/帝欲见之而无由/乃请诸葛妃呼之/既来/帝就太妃间相见/酒酣
3、特殊句式断句法
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的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谓语前置等。还有一些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式、被动句式等。准确地把握这些特殊语序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断句会有很大帮助。
例如: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4、修辞断句法(对偶、排比)
古人写文章非常讲究语句的整齐对称,行文中常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把握文言文的这一特点,对断句很有帮助。
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节选自萧统《〈陶渊明集〉序》)
解析从句式上看,“横……流” 与“干……上”,“语……想” 与“论…… 真”分别对举,可断出四处。答案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5、对话断句法
文言文中,有一些对话的标志,如“曰” “云”“言”等。在这里应注意两点: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的情况,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曰”字的情况。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 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6、虚词断句法
根据文言虚词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断句:①句首语气词“其、盖、唯、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
②常用于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纵使、向使、然则、是以”等前面大多可断句;③常用于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前面也常断句;④句末语气词“ 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⑤介词“以、为”,连词“而、则” 等常在句子中间,它们的前面是否必断,要具体分析。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本语段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句首的有:于是、夫、而。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故。辨清了虚词所应放置的位置,断句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了,剩下的内容则可根据语意或其他语法规则进行断句。例如,“游者众”后可根据文言文句式整齐的特点断开,“非常之观”后可因主语较长而断开。(注:标“ //”处可断可不断)
7、顶真断句法
前一句结尾之字或词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或词,使相邻两句蝉联。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取材于《战国策·秦策》)
解析其中“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和“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都可用“顶真修辞断句法”断开。答案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8、反复断句法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这也为断句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例如: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当堂训练1、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世之治也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及其乱也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变数也智者不以变数疑常道故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也遇不遇非我也守其所志而已矣。(取材于《中论·修本》)
答案世之治也/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及其乱也/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变数也/智
者不以变数疑常道/故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也/遇不遇非我也/守其所志而已矣。
解析此题要求给语段正确断句。考生首先要通读,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出停顿标志,如
“行善者”“为恶者”;还要知道施吉报吉、施凶报凶的自然之理;同时要注意虚词“也”。
[参考译文]
社会太平的时候,做善事的获得幸福,做坏事的得到祸患。等到社会混乱时,做善事的得不到幸
福,做坏事的遭不到祸患,这是变例。有智慧的人不因变例怀疑正道,所以遵循幸福的来路,防
范祸患的来源。能否碰到机遇,不在自身,保持自己的志向而已。
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取材于《战国策·秦策》)
答案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
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
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解析此题要求给语段正确断句。考生首先要通读全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出停顿标志,
如“武王/武王”“曰”“扁鹊/扁鹊”等;同时要注意虚词“之”“也”。
[参考译文]
医师扁鹊拜见秦武王,武王把自己的病情告诉给扁鹊,扁鹊请求彻底治疗。武王的近臣说:“大
王的病在耳朵前面眼睛下面,即使治疗也未必能治好,还可能使耳朵失聪眼睛失明。”武王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