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投标设计方案(1)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设计背景 (1)

二、设计依据 (1)

三、设计目标 (2)

四、详细方案 (2)

(一)道路交通系统 (2)

(二)竖向设计 (3)

(三)给水工程 (3)

(四)雨水、污水工程 (4)

(五)电力工程 (4)

(六)照明工程 (4)

(七)弱电工程 (4)

(八)热力工程 (5)

(九)燃气工程 (7)

(十)管线综合设计 (7)

(十一)抗震设计 (8)

(十二)工程造价估算 (8)

设计方案说明

一、设计背景

XX科技大学是由原XX工学院、XX医学高等专科学校、XX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学科覆盖工学、农学、医学、理学、文学、法学、经济、管理等八个学科分类,学校现有18个院系,46个本科专业,37个专科专业。XX科技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是一个完整的大学校园建设公共事业项目,是XX省政府批准的“十五”期间重点工程之一。规划总用地244.266万平方米,约合3664亩,规划容纳学生30000人,教职工5000人。

新区总体规划设计面向国内外公开征集设计方案,XX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方案以先进的设计理念,合理的功能分区获得了专家及师生的认可,成为最终的中标方案并承担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新校区基础设施工程

工程地址:XX市洛南新区大学城XX科技大学新校区

工程规模:新校区占地面积3664亩

工程地域环境

1、地理位置:XX科技大学新校区位于XX市洛南新区大学城南部,其北侧为关林大道,与XX大学为邻;东侧为大学路,与XX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奥林匹克公园相邻;西侧为瀛洲路,与XX经济开发区四期工程用地相邻;南侧为规划中的洛南大道。

2、地表现状:XX科技大学新校区内地势基本平坦,无明显高低变化,地形标高在148.5m和154.4m之间,自然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地表无水面。

3、气象及水文地质条件:XX市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具有季节性变化,冬春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和东北风,夏秋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和西南风。一般春冬干旱多风,夏秋雨水集中,年平均气温14.6度,极端最高气温44.2度,极端最低气温-18.4度。年平均日照2137-2291.4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600.3毫米。日最大降雨量110.4毫米,降雨多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3.3%。XX多年平均水蒸发量为1200毫米,多年平均风速2m/s。

4、抗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该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我院的设计方案是在认真研究XX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给XX科技大学新校区的基础设施作的规划方案的基础上,结合XX的实际情况,对基础设施方案进一步细化、量化,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本设计方案。

二、设计依据

1、XX科技大学基础设施招标的补充要求;

2、依据XX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做的详规;

3、中华人民XX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X》CJJ37-90;

4、中华人民XX国国家标准《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X》GB 50289-98;

5、中华人民XX国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X》GBJ14-87(1997年版);

6. 中华人民XX国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划》(GBJ13—86);

7、中华人民XX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91;

8、中华人民XX国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X》GB 50052-95;

9、中华人民XX国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X 》GB 50217-94;

10. 中华人民XX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X 》GB 50176-93;

11. 中华人民XX国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X 》GBJ 19-87;

12. 中华人民XX国国家标准《煤气设计规X》(GB50028—93);

13. XX科技大学新校区基础设施设计招标外部条件;

14.XX科技大学新校区周边道路管线施工图及补充;

15、现行的其它相关专业国家设计规X。

三、设计目标

1、将新校区建设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典X;

2、塑造与新型大学相适应的整体文化氛围,提高校园整体环境质量;

3、崇尚生态,尊重自然,把自然环境和校园环境有机结合,相互融为一体;

4、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学校将来的发展,为校园的生长留出空间;

5、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并存,建设数字化、生态化和园林化校园;

6、充分体现科技大学的现代性、开放性和自然性。

四、详细方案

依据XX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做的详规,景观大道未来将作为城市规划主要交通道路,必须考虑数十年后城市发展开通的可能性,因此在市政管网布置中,我们的设计方案以景观大道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子系统,彼此有独立的接入口,自成体系。同时,在中央核心区连为整体,既满足校园的统一需求,又为城市交通发展留有余地。

(一)道路交通系统

1、道路平面及线型设计

依据XX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做的详规,道路平面采用“清晰明朗,回转通达”――联系便捷,并与景观紧密结合的路网体系。

机动车主干道基本呈一方形环路,围绕中心绿化和水系展开,也作为区分校园动、静,人行与车行及内外功能的界线,实现“动”和“车”在外,“静”与“人”在内的人车有限分流。支路以环状、枝状分别进入各组团和片区内部,使车行流线可以便捷地服务于周边各功能组团。

在建筑群体之间形成富有特色的、带有礼仪性入口都市特质并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步行网络,以广场、平台、街道、绿化漫步道,步行桥等创造丰富宜人的步行空间,道路断面和一系列广场设计,尽可能使得人车各行其道,减少或缓解人车冲突,强调交通组织以人为本、以步行和自行车行为主。

2、机动车主干道道路结构设计

设计主要指标:

(1)道路等级:机动车主干道按城市次干道Ⅱ级路;

(2)道路设计车速:40km/h;

(3)道路设计临界年限:30年;

(4)路面结构:水泥砼结构;

(5)道路抗震设防等级:7度;

道路结构形式:

(1)机动车主干道路面结构:采用25cm厚的石灰土(含灰12%)+15cm厚的水泥稳定碎石(含水泥5%)+20cm水泥混凝土(抗折4.5Mpa)。车行道的结构总厚度为60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