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该软件是否具有容错和纠错能力,确定软件的检查应用程序对数据的处理是否合理、准确和完整。②建立修改会计核算软件的审批和监督制度。由于企业经营活动变化及经营环境变化,可能导致使用中软件进行修改。设置责任控制,通过登记日志文件、留下审核、修改的痕迹。对网络财务系统进行维护必须经过周密计划和严格记录,维护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应设置必要的控制,维护的原因和性质必须有书面形式的报告,经批准后才能实施修改。与系统维护有关的记录都应打印后存档。
2.6系统开发控制在系统测试运行阶段严格按照《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等标准进行,内审和风险管理人员参与系统控制功能的研究与设计;建立输出资料控制制度,指定人员负责分发、保管并登记输出资料的使用者、分发日期,这就要求对计算机打印的资料严格控制,输出的接触人员仅限于能及时将输出资料提供给授权人的人员;运行前培训系统的操作、及时做好新旧系统转换、旧系统的结算等。
2.7数据安全控制数据安全控制是要保证数据处理结果正确,任何情况下数据都不丢失、不毁损、不泄漏、不被非法侵入,一般包括以下内容:①数据输入控制。首先,如总数控制校验、平衡校验、数据类型校验、重复输入校验等,应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输入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校验。其次,输入的数据应经过必要的授权,并经有关的内控部门检查。②数据处理控制。包括有效性控制和文件控制。文件控制包括检查文件长度、文件标识、文件是否被病毒感染。有效性控制包括数值有效范围的检查、记录总数的检查、数字的核对、对字段和记录的长度检查等。③会计信息资源控制。会计信息来源于网络服务器数据系统中,采用较为成熟的大型网络数据库产品并合理定义应用子模式,威胁是非授权访问、系统故障、误操作或人为破坏数据库造成的物理损坏。采取有效的网络数据备份、恢复及灾难补救措施。对备份的数据文件应视同会计档案,一式两份、分处归档。④数据输出控制。一般要建立标准化的报告编号、收发、保管工作,数据的发送对象、份数应有明确的规定,是否能满足使用部门的需要,应检查输出数据与输入数据是否匹配,输出数据是否完整。
参考文献:
[1]吴水澎,陈汉文,邵贤第.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会计研究,2000.5.
[2]崔秋霞.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经济师,2006.11.
[3]陈立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分析.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6.2.
[4]牛草丰.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5.
[5]赵魁.会计电算化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分析.财会通讯,2007.8.
摘要:笔者从成本会计的相关概念,发展简史,发展趋势及发展新动向等方面对成本会计的发展进行了阐述,成本会计作为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对成本会计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探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能为成本会计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成本会计相关概念发展简史发展趋势发展新动向
笔者将从几方面对成本会计的发展进行阐述,成本会计的变化源于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和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它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常见的管理经济的活动。
1成本会计的相关概念
1.1成本会计的定义
它是计算和提供成本信息的会计方法,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混合物,是为了求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而核算全部生产费用会计。成本会计是成本会计人员协助管理计划及控制公司的经营,成本会计是一个估算,跟踪和控制产品及服务成本的流程。以建立有利的成本控制方法、降低成本和改良品质,并制定长期性或策略性的决策。
1.2成本会计的职能
成本会计的职能,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它指成本会计作为一种常见的管理经济的活动。它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不断地扩大。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有: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成本会计的各个职能相互联系,互为条件,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决策是成本计划的依据,成本控制是实现成本决策既定目标的保证,成本核算是成本决策预期目标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决策目标的有效手段。在成本会计的各个职能中,成本核算是最基本的职能,没有成本核算就没有成本会计。成本决策是成本会计的重要环节,在成本会计中居于中心地位。现代成本会计职能归根到底是一种行为职能。
1.3成本会计的任务
成本会计的任务包括以下四项:
①及时正确的进行成本核算,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效信息。②加强成本预测,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③编制成本计划,实施成本控制。④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开展成本分析。
2成本会计的发展简史
它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成本会计的方式和理论体系包括早期成本会计、近代成本会计、现代成本会计和战略成本会计等。
2.1早期成本会计阶段(1880年-1920年)
它产生于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时期,成本会计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形成而产生的,起源于英国,后来传入美国及其他国家,完善于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生产阶段。随着企业的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市场竞争日
浅谈成本会计的发展
蔚国红(呼和浩特供电局)
财税统计
(上接第80页)
81
财税统计
趋激烈,因此生产成本核算提上议事日程。这个时期的成本会计是早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成本会计在实务方面取得以下进展:
2.1.1工时记录和人工成本计算方法的建立
对人工使用卡片记录工作时间和完成产量。先将人工成本按部门归集,然后再分配给各种产品,这样使得人工成本更易控制和准确计算。
2.1.2材料核算与管理办法的建立
设立材料账户和材料卡片,标明“最高库存量”和“最低库存量”,以确保材料既能保证生产的需要,又可以节约使用资金。实行材料管理的“永续盘存制”,采取领料单制度控制材料耗用量。
2.1.3分批成本计算法和分布成本计算法计算产品成本的选择利用
由于制造业生产工艺特点的不同,所以要选择分批计算产品成本或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2.1.4间接费用分配方法的建立
生产设备急剧增加,促使间接费用快速增长,先提出了按实际数额进行分配的理论,后来又提出按间接费用进行分配的理论。
2.1.5专门成本会计组织的出现
在1919年,美国成立了全国成本会计师联合会,英国成立了成本和管理会计师协会。这些机构对成本会计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奠定了成本会计的理论基础,并且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
2.2近代成本会计阶段(1921年-1945年)
在这一阶段成本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完善,成本会计有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进展:
2.2.1实施标准成本制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许多企业为了应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经济危机,开始推行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该方法不仅推动了生产的发展,而且对成本会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时的成本会计为配合泰罗科学管理的需要,引进了“标准成本”技术方法。标准成本制度实施后,要求对全部成本计算进行全面的收集和合理的分配,使产品及其相关的全部费用能在已售的产品和未销的存货之间进行分配。成本会计不仅是计算和确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其成本会计的目的是在企业战略方向和管理决策已确定的前提下,还要事先制定成本标准,成本会计增加了事前控制的新职能,形成了管理成本会计的雏形,并据以进行日常的成本控制与定期的成本分析,它标志着成本会计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
2.2.2广泛应用成本会计
这一阶段,成本会计不仅在工业企业应用,而且扩大到商业企业、公用事业以及其他服务行业,并深入到一些企业内部的主要部门,特别是在企业经营的销售环节得到了应用。此阶段出版的成本会计专著《工厂成本》、《标准成本》等,使成本会计具备了完整的理论和方法,这标志着成本会计形成了独立的学科。
2.2.3完善预算制度
1928年,美国一家公司的会计师和工程师着手研究成本与产量的关系,不仅仅采用固定预算方法,而且还编制了弹性预算方法,使得相关费用项目的实际数与预算数更具有可比性,这让企业更合理地控制不同属性的费用支出,便于有效地控制成本,考核经营者的工作业绩。所以,弹性预算是近代成本会计的重大进步,也是节约间接费用的最好办法。
2.3现代成本会计阶段(1945年-198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突破、发展,生产自动化程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产品更新速度加快,企业规模变大,跨国公司不断涌现,市场竞争到了白热化。成本会计也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样形成了新型的注重管理的经营性成本会计,它的重点由原来的如何事中控制成本、事后计算和分析成本转移到了如何预测、决策,不但适应了社会经济出现的新情况,而且适应了现代化生产的客观要求。其主要表现有:实施责任成本、开展成本预测与决策、实行目标成本管理、推行质量成本、施行作业成本管理。
2.3.1责任成本的实施
为了使成本控制更为有效,1952年美国会计学家提出建立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相结合的会计制度,倡导责任会计,把成本目标更进一步分解成各级责任单位的责任成本,进行责任成本核算。
2.3.2成本预测与决策的开展
为了控制成本并对企业成本进行预测,现代成本会计运用预测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数字模型。变动成本法就是将企业产品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对企业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各变量关系进行分析,对未来成本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估计和测算。另外还运用决策理论和方法,依据成本预测资料,选取最优成本方案,做出正确的成本决策。
2.3.3目标成本管理的实行
在应用目标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成本会计有了新的发展。在产品设计之前,先按照客户接受的价格,确定产品售价和目标利润,然后再确定目标成本管理,使成本会计与工程技术等有机结合,这样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并形成产品品质和功能的优化。
2.3.4质量成本的推行
20世纪60年代,质量成本概念基本形成,并确定了质量成本项目。质量成本的计算和方法,扩大了成本会计的研究领域,促使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注重质量成本的分析。
2.3.5作业成本管理的施行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会计学者提出了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就是把为生产一种产品所发生的所有作业,如质量检验、机器维修和顾客服务等分配到产品成本中。作业成本计算是一种真正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它适应了当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以节省企业资源,它所提供的信息能够促使人员重新设计整个价值链上的活动。
2.4战略成本会计阶段(1981以后)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产品技术更新周期的缩短,以及全球性竞争的加剧,电脑技术的进步,生产方式的改变,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