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周易的认识 周易期末作业
周易作业
![周易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12cade52a8956bec0975e341.png)
综合具体实例,谈你对“善易者不卜”的理解(500字)孔子说的“善易者不卜”,并不能理解为“真懂易经的人从不用易经做占卜”。
而是易术只是周易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
“善易者不卜”我认为的理解应该是说,真正精通易术的人、通晓易理的人必定会明白周易最重要最深奥的道理,不用卜筮就知道这件事来龙去脉。
易理远远比易术更加有用,易理乃天地之道,里面包含了天地所有的道理法则,所以只要善用这些道理法则,人的智慧就能提高到至高的境,自然就会放下世上所有的物质、人情牵挂。
所以占卜对于这些人本身其实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了。
就如佛家所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有一天一人问易学者其朋友所怀小孩是男是女,问此话时这位易学者手上拿着个红色的MP3,他即以红色、MP3电子产品都为离,离对应人物为中女,他就直接告诉她,所怀的是女儿。
后来生的确实是女儿。
这里就没有起卦来推断而是直接应用了卦的类象。
我笃信“善易者不卜”。
孔老夫子以知天命之年研《易》,勤奋而致使“纬编三绝”,最后亦主张凡事“尽人事以听天命”。
而且,老夫子这个“天命”并非天定之命,乃是各种因素的必然结果。
1.简释“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之义。
周易的作者是三个圣人写的,不是一个人写的,还历经三个古代,用三四千年写一本书,集中了上中下三古三位大圣人的集体智慧。
何谓三圣,何谓三古呢?三圣就是三位圣人:伏羲、周文王、孔子,三古就是上古、中古、下古。
上古时代:三皇五帝时期,中古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时期。
下古时代:汉至清时期。
班固《汉书·艺文志》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讲的是关于《周易》生成时间最早、早权威的阐释。
《周易》成书经历了三个圣人、三个时间,三四千年形成一部《周易》。
2.八卦的卦名、卦形、卦德及主要取向是什么?3.简述《周易》经、传两部分的内容。
“经”部分,主要是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与卦爻辞。
用“阴”和“阳”两个基本要素,描述了一个阴阳变化的系统。
周易课作业
![周易课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0d6d90303968011ca300915a.png)
周易与现代生活当初选择学这门课程其实是有两个原因的,一方面是以前经常听到有人说到《周易》,而且经常有人把它说得有多么的神奇,可以算命知道人生动向。
于是在内心中便对它产生了一点兴趣。
另一个方面是我听其他同学说老师讲课的方法挺有意思,不是像其他的老师一样,仅仅只是把死的东西往学生脑子里灌。
听您的课,给我的感受是您不是一味的相信别人的东西,时刻具有怀疑精神,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做学问就应改有一种创新、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印象很深的是第一节课时老师就问我们为什么学周易,记得很清楚的是当时我们异口同声地喊算命,而后老师告诉我们《周易》不仅仅是算命,那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真正的目的是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活。
而且老师告诉我们我们所说的某个人真没诚信,老变卦。
其实从周易来看,这是有智慧的表现,当然老师不是鼓励我们出尔反尔,就是用这个告诉我们事物是处于变化中的,我们要根据事物的变化及时改变自己,这样才能适应事物的发展。
以前我常常听说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说实话,以前我确实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的仅仅只是一个朦胧的概念。
后来老师讲我才知道,原来这两句话是来自于《周易》的乾、坤两卦。
它的解释是这样的:“天道运行刚健,君子要从中得到启发,要自强不息;地的形势是坤卦,君子因此具有宽厚的美德容载万物。
”然而《周易》毕竟是一本非常古老的书,而且还非常难懂;它离我们已经太远了,要真正的去了解它确实很难。
虽然我不能解释上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但是前人们的解释也就不一定都是正确的。
我小时候姥姥家那有个道士庙,因为我家人说我生日可以看出我跟佛有缘要经常到庙里转转,其实作为一个有知识的大学生来说这有些迷信,但是我还不好说不信,就当是逛风景去了,有时去的时候会看见里面有个桌子,上面放着两个盒子,会有人问算一卦吧,我非常好奇,后来才知道就是拿着那个盒子自己摇摇,然后掉出来的就是那个挂,当时只是觉得好玩,其中是什么道理我不清楚。
对周易的认识周易期末作业
![对周易的认识周易期末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771af89b7cd184254b3535a7.png)
对周易的认识在学习周易与风水环境这门课程之前,我对周易并不是很了解,只对其存在一个模糊的概念,事实上我并不能用准确精准的词语来解释它,来描述它。
也不清楚周易风水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底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因为对它的未知,所以对它产生了好奇,于是选修了这门课程。
在我学习了周易与风水环境这门课程后,我对周易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典籍,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其中的《易经》约成书于殷周之际,《易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
汉代立经学博士,《周易》被奉为经书,此后的两千余年间,它一直稳居封建时代主流学术的核心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以前如果提到《周易》,我总是把它和枯燥难懂的经文联系在一起,再加上一些片面、夸张的描述和深奥难懂的语言文字,很容易让人产生高深莫测、令人生畏之感,于是读易、学易成了专家、学者们的专利,普通百姓只好望易兴叹、敬而远之。
孰不知那些“经文”只是《周易》的躯体(形式),由特殊思维组成的思维模式才是它的灵魂、它的真正内涵,由于其躯体被多层衣服包裹(古今各种注解),常人是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去感知它的。
由于《周易》自身的复杂性,加之近代以来国人对传统文化典籍的陌生,人们对《周易》的理解往往存在着很多偏差,或者视之为神秘的天书,或者视之为单纯的占卜算命之书。
而社会上的一些旁门左道也都喜欢攀附《周易》,以神秘其说,于是《周易》的面貌变得光怪陆离,让人觉得好像是雾里看花,似近实远。
但是,通过这学期对它的学习,我觉得周易就象我们会使用仪器接受到所需的声音和图象而对传载信号的电磁波却无感知一样,其实《周易》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调整好心态,用平常心去理解它就时刻会得到对自己有益的新发现。
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会经常给我们普及周一的基本常识知识,也会给我们讲解和分析经典案例,这让我对周易与风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会在课余时间通过上网,看书来了解更多关于周易与风水基本常识知识和案例分析。
谈谈《周易》作文
![谈谈《周易》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2d263b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05.png)
谈谈《周易》作文以前只是听说过《周易》,有人说它是用来算命的,也有的说计算机的发明缘于《周易》的思想,反正在我心目中《周易》是深奥的.,是很玄的学问。
最近聆听了《周易》的精彩讲解,感触颇深,也对《周易》有了初步的了解。
《周易》的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
周易中哲学思想也尤能给人以启迪,“满招损,谦受益”、“祸福相因”、“过刚则折、以柔济刚”等哲学思想,读后深有感触,尤其是其中“祸福相因”辩证思维对我有很大启发。
想起我一朋友发生的事情,觉得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应常常思考这一道理,居安思危,困难的时候也要充满希望。
我有一友,住在一县城,家庭条件很好,家有别墅、轿车,拥有娇妻和可爱的儿子,工作条件很好,收入不错。
我友也好交往,有很多朋友,经常相聚,生活很有滋味。
但我这个朋友也有弱点,就是平时经常和朋友在一起喝酒,常常喝醉,酒后还喜欢开车。
我也常常告诫,但收效不大。
去年年底,我友酒后驾车出事,致人死亡,被刑事拘留,后赔偿20余万元才免去牢狱之灾。
事故后,我友常常自责,闭门不出。
但经多位朋友劝导,人生之路很长,遇到挫折后还应振作,不能就此沉沦,我友才逐步走出这段灰暗日子,但此事带来的影响可能一生中也很难忘怀。
正如《周易》中体现的“祸福相因”思想,人在顺境时要考虑今后还会面临的困难,否则,“乐不思蜀”,真的遇到困境时可能就难以承受了。
我友在平时就犯了这个错误,人活太好了,太顺了,未能居安思危,结果呢,就出了这样的事故,于已于人都是极大的创伤。
我友在困境时,开始也灰心丧气,此时也应理解《周易》的“祸福相因”的哲学思想,应对未来存有希望,切不可就此不振。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我友在今后人生之路上能谨记教训,也许会有更好的生活。
《周易》的确是一本天书,深奥难懂,但领会其中做人做事的思想,会终生受益。
用心学习,用心领会,从《周易》中寻找人生的道理,用《周易》的哲学思维指导生活和工作,人生之路也许会平坦许多。
对对《周易》性质的认识
![对对《周易》性质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b194a67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f.png)
对《周易》性质的认识一在历史上,对《周易》性质的认识可主要归于两类:其一即朱熹所指出的“易本卜筮之书”,其二是孔子提出“不占而已矣”,将《周易》转化为讲“德义”的书(马王堆帛书《要》篇:“子曰:易,我复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进而经《易传》的解释,《周易》成为囊括宇宙间一切之理的“全息”系统(《易传·系辞上》:“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卜筮在今日学者看来,是属于迷信而非理性。
但孔子之所以“不占”,主要是从“义利之辨”来考虑,此即帛书《要》篇所说:“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
”因为君子将德行仁义视为有其内在的价值,而不是用其为求福求吉,所以通过卜筮而预测吉凶是用不着的(儒家将个人利益、祸福归于“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不是个人所应挂念的)。
若将《周易》视为一个“全息”系统,那么《周易》并非不能用于占筮。
《易传·系辞上》说:“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周易》为什么能用于“占”?《系辞上》也作了解释,即:“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这种解释一方面是神秘的(或迷信的,指“蓍之德圆而神”云云),另一方面是理性的,即以“其取类也大”来论证可把所占之事归于某一类(某一卦或某一爻)而测出吉凶,也就是说,它用了“类比推理”的思维方式。
我曾作有《关于荀子的“以类度类”思想》一文(载于《人文杂志》1998年第1期),指出荀子所谓“以类度类”或“类不变,虽久同理”是简单地把个别等同于一般(《荀子·非相》:“欲观千岁,则属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又认为从一般可以推导出一切个别的全部知识(“以一行万”,“以道观尽”)。
周易期末作业.
![周易期末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6d4aac3c5901020207409cad.png)
《周易》给我的启发《周易》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
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黄帝内经》,《神龙易学》,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代大医孙思邈曾经说过:“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
”简直可以言以蔽之:没有《易经》就没有中国的文明。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
然而这只是古人在未掌握科学方法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真正的科学。
虽然有些理解与科学相符,那是因为这个理解正好有科学合理性,但就不能因为说它是科学的。
只能当它是一种文化。
但这种文化却蕴含无穷的智慧。
它分为《易经》和《易传》两大部分,《易经》中的乾坤对我的启发最深。
“乾为天,坤为地”,易经以“乾坤”代表天地。
天在上而地在下,彰明昭著,人人可见。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以“乾坤”作为代表?理由是:乾坤所代表的不只是天地,还有父与母,头与腹,马与牛,金与布等等。
关键在于:乾坤所指的是两个卦象。
卦象即是符号系统,要用符号来象征具体事物以及特殊状态。
然后藉由卦象的组合及变化,来理解个人的处境及发展。
这正是人类智慧的精彩表现。
那么,除了具体事物之外,这些卦象能够代表什么样的特殊状态呢?以乾来说,代表阳刚劲健,充沛无比的生命力。
以坤来说,则代表阴柔顺从,广大无边的包容力。
这一类特殊状态对于了解个人的因应策略,其实是更有启发性的。
譬如,乾卦的“大象传”建议我们“自强不息”,坤卦的建议则是“厚德载物”。
由此可见一斑。
周易描述的世界是灵动的,普遍联系的,天、地、人三才高度融合,息息相关。
我想到一个近似的比喻,地球上万事万物好比一个个有一定波长的超级敏感波源,大家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着,每个波有各自的波长,互相干扰和衍射着,整个世界就是各种波综合作用后的效果。
改变了其中的一波,必然就会对其他波产生影响,这影响会互相传递。
周易 作业
![周易 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43ea126bb84ae45c3a358c07.png)
浅谈周易文化院系:学号:姓名:二0一年月号摘要:周易是一部极具研究价值的古书,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
它内容包含广阔,蕴含博大精深。
演算出八卦等重要知识。
关键词:周易、阴阳、价值、八卦。
正文:提起周易大家也许有些陌生,但是提到八卦,大家可能就不那么陌生了,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说句平常话,我们平时见到有人算卦,不就是用的八卦,进行占卜吗?而八卦只是周易的一小部分,可想而知,周易的渊博!!下面我就以我对周易的理解,对周一进行浅谈一下。
周易可分为周与易,东汉郑玄《易论》,认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
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认为“周”是指岐阳地名,是周朝的代称。
有人认为《易经》流行于周朝故称《周易》,亦有人依据《史记》的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
然而在几种较早期的文献,例如《论语》、《庄子》、《左传》却只称《易经》为《易》,“周易”之名最早见于《周礼》;然而《周礼》的年代,学者还有争议。
所以,就文献而言,“周”应该是后来加上去。
若以《周礼》的系统来看,《三易》的名称皆无朝代名,所以《周易》的“周”解释为“周普”和其它两种占筮书,比较能够相应。
然而夏代是否有《连山》、商代是否有《归藏》也都还是问题。
两书很可能也是“古史积累说”所言的现象。
所以比较肯定的是,《易经》或《周易》原来只称为《易》。
“易”的解释:1.易由蜥蜴而得名,为一象形字,此说出自许慎《说文解字》;而蜥蜴能够变色,俗称“变色龙”,所以“易”的变易义,为蜥蜴的引申义。
2.必须指出,理解西周之“易”,理当以西周李乐制度的变革为条件。
礼指从容之节,易即雅乐,都是统治阶级驾驭黎民百姓,维护宗法制度的手段和工具。
《周易》保存了西周钟鼓“交响乐”的框架规制,钟鸣鼎食在西周的底层社会是难以想象的。
3.日月为易,象征阴阳。
谈我对周易的认识(精选5篇)
![谈我对周易的认识(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70b9d1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9.png)
谈我对周易的认识(精选5篇)第一篇:谈我对周易的认识谈我对周易的认识从周易的起源谈起,它的起源为河图、洛书。
传说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依此制定出八卦。
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的卦辞,后在春秋时期,圣人孔子著了《易传》。
其中,“周易”的“周”指周代,“易”是变化的意思,按照古书的记载,易有“三易”《连山》、《归藏》、《周易》。
春秋时代,《周易》作为占筮书流行,不断有人对它进行解释和研究,其中包括孔子,到战国时期,便出现了《易传》七种十篇,称为“十翼”。
后来《易传》被编入《易经》,就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周易》。
时至今日,周易,被视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
其作为中华文明史上一部内涵精深、影响广泛、流传久远的典籍,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称。
几千年来,《周易》以其外在的魅力(奇特的结构形式和抽象的符号显示),以及博大精深的内涵(千古永辉的义理和复杂神奇的运算机制),吸引着人们在各个领域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形成了庞大的易学研究体系。
《周易》一书有《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所构成,从总体上看它是一部指导人们和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著作。
其中,《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及其结果进行高度总结概括后而形成的。
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饿规律。
《易传》则是对《易经》进行解说,用来阐发义理的哲学典籍。
《周易》,一名《易》,又称《易经》,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本是占筮书,其基本因素为阳爻和阴爻,把三爻重叠起来, 构成八卦, 即乾,坤,震,艮,离,坎,兑、巽。
八卦再重叠起来,构成六十四卦,如泰,否,每卦均有六爻。
经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象、卦名、卦辞、爻辞四部分。
卦辞是解释全卦的含义,爻辞是解释每一爻的意义。
《易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经从乾到离,凡三十卦;下经从咸到未济,凡三十四卦,熹平石经《周易》即如此划分,知汉以来传本未变。
我对周易的认识
![我对周易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5cfc35f604a1b0717fd5dd1c.png)
题目:我对周易的认识姓名:王鑫学号:201001070027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班级:10应用一班院系:中印计算机软件学院 2011/12/16内容提要::《周易》虽然是远古的著作,但后来经过周文王、孔子的修订,使它从一本占卜书成为了哲学书。
到今天,《周易》的思想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思想的一部分,很多日常用语都是从《周易》而来,这些思想影响了我们每个中国人。
关键字:本意,本质,使用方法《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演绎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心理结构。
它是群经之首,是大道之源,是民俗之根,是白家之脉,是万法之宗。
在儒家,它是群经之首;在道教,它是三玄之一。
孔子对它爱不释手,老子也对它深有研究。
“一阴一阳为之道。
继之者,善也。
成之者,性也。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谓之鲜矣。
”它深入到了每个中国人思想的没一寸土地,扎根在那里。
《周易》,它“总万教于一本,约千训于一义。
”它是华夏思想与哲学的源头,是文学的鼻祖。
《周易》是译本短小精悍的书。
全书一共24070个字,其中《易传》19064个字,《易经》5006个字。
《易经》分为上经和下经,其中上经为从乾坤到坎离共30卦,下经为从咸恒到既末济共34卦。
每卦包括卦画、卦名、卦辞、爻辞。
《易传》又称十翼,包括象辞、系辞、说卦、系卦、杂卦。
《周易》包含象、数、理、占。
象为图形,卦爻像和八卦所象征的物象;数为数字,阴阳、奇偶、蓍草的数目、九六之数;理为义理,圣人立象以尽意,指卦爻象和卦爻辞所蕴涵的意义和义理;占为占卜,用周易占卜之法。
中国文人历来言必《四书五经》,实则多系《四书四经》而已。
读书人每临《周易》多望而却步,既有潜心披读者,也是考其文辞者众而谙其机理者鲜。
至于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用当通神”者,尤为罕见,既有之,也甚乏理解者。
于是,凡有成功记载与传说,也多将其神话。
因而,关於“易学”──研讨《周易》之学,常令世人雾里看花莫名其妙。
一、《周易》──从普遍意义上斟酌与把握事物变化规律的经典。
宁波大学周易期末作业
![宁波大学周易期末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78ffc6174431b90d6c85c7e9.png)
宁波大学答题纸(20 —20 学年第学期)课号:课程名称:《周易》导读改卷教师:李小红学号:姓名:得分:《周易》之小见【摘要】:《周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它内容丰富, 博大精深。
《周易》立足于中国的现代发展,联系于人类历史文化前景,而又可推陈出新,为未来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指出希望之路的向引之籍。
它的的核心思想是和谐,对当今社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举例谦卦来具体阐述《周易》对于做人做事的影响。
最后浅析《周易》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关键词】:周易和谐谦逊大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周易》乃三圣所遗文化宝典,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活水源头。
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
当今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放眼望去,无限生机的同时也伴有无数荆棘陷阱。
《周易》就是这样一种我们一直在寻找的能够立足于中国的现代发展,联系于人类历史文化前景,而又可推陈出新,为未来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指出希望之路的向引之籍。
关于周易所蕴含的思想,我们可以从它的太极八卦图来理解。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这恰恰也是周易的核心内涵。
太极图由阴阳两部分组成,它们和谐地处在一个共同体中,这本身就是对《周易》和谐思想最直观而又最深刻的昭示。
而细绎其义,《周易》之和谐意识又似有三重含义:一是对立面的和谐相处。
《周易》将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统统归结为阴阳这一对范畴,而在属性上对立的阴阳又能和谐地处在一起,这就告诉我们,自然界和人世间所有对立的双方都是可以和谐相处的。
大到人与自然,小到不同的人之间以及人的自我身心之间,都是可以求得和谐的。
儒家和道家所讲求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观,都是源自《周易》的和谐意识,只不过儒家是由人文而及天道,道家是由天道以及人文而已。
中国外交政策的和平共处原则,应该说也是深受传统文化尤其是《周易》和谐意识的影响的。
今天我们要保持生态平衡,要建立和谐社会,更是可以借鉴和发扬《周易》的这种文化精神。
周易期末考试试题
![周易期末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336c54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7.png)
周易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周易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周公C. 老子D. 孟子2. 以下哪个卦象不是《周易》六十四卦之一?A. 乾为天B. 坤为地C. 震为雷D. 离为火3. “变卦”在《周易》中指的是什么?A. 卦象的变化B. 卦象的解释C. 卦象的排列D. 卦象的预测4. 以下哪个不属于《周易》的三大原则?A. 变易B. 简易C. 常易D. 不易5. 《周易》中的“无妄”卦,其卦象是什么?A. 乾上坤下C. 巽上震下D. 离上兑下6. 《周易》中“既济”卦的卦象是:A. 坎上离下B. 离上坎下C. 震上坎下D. 坎上震下7.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周易》中的哪一部分内容?A. 卦辞B. 爻辞C. 彖传D. 象传8. 《周易》中的“大过”卦,其卦象是:A. 巽上兑下B. 兑上巽下C. 坎上兑下D. 兑上坎下9.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出自《周易》的哪一部分?A. 序卦传B. 说卦传C. 杂卦传D. 彖传10. 《周易》中“未济”卦的卦象是:A. 坎上离下C. 震上坎下D. 坎上震下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周易》中的“变易”原则,并举例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解释《周易》中的“乾卦”和“坤卦”所代表的含义,并阐述它们在《周易》中的重要性。
3. 请描述《周易》中的“阴阳”理论,并解释其在《周易》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周易》的哲学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分析《周易》中的“卦象”与“爻辞”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具体卦例进行说明。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请根据《周易》的卦象和爻辞,分析以下情境:某人在事业上遇到了困难,他/她抽到了“困”卦,请根据《周易》的理论,给出建议和指导。
五、附加题(10分)请根据《周易》的“变易”原则,设计一个简单的生活决策模型,并说明其应用场景。
周易复习题
![周易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e34931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62.png)
周易复习题
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本卜筮经典,被誉为古代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是一部非常有深度和广度的书,涉及到诸多的哲学、宇宙观、人生观等方面的内容。
掌握周易的原理和方法,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探索人生奥秘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大家复习和巩固周易的知识,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周易复习题。
1. 请解释什么是易学?易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是怎样的?
2. 请解释易经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3. 请解释周易的核心概念“阴阳”和“五行”。
4. 请解释“卦”的概念和作用。
5. 请解释“易经64卦”是如何形成的?它们的含义有哪些?
6. 请解释“八卦”和“八卦图”的含义和用途。
7. 请解释易经的卜筮方法包括哪些,它们的原理和效果如何?
8. 请解释“易经”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地位。
9. 请解释易学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
10. 请解释“易学”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以上是一些经典的周易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周易的知识。
通过深入学习和运用周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助力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最后,提醒大家在学习周易的过程中,要保持谦虚和开放的态度,不要盲目迷信,要结合科学与传统文化进行思考和研究。
祝愿大家在周易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启发!。
周易期末总结1500
![周易期末总结1500](https://img.taocdn.com/s3/m/74ef242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12.png)
周易期末总结1500时光如梭,转眼间我们已经走过了一个学期的周易课程,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周易的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生活、社会乃至个人发展中的问题也有了不同的思考和认识。
下面将我在这学期的学习中的心得与大家分享。
首先,通过学习周易,我深刻感受到了宇宙万物的变化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周易》一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即“易”。
周易的核心思想是“变”,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的规律正是由变而生。
通过学习《周易》中的六十四卦,我了解到,六十四卦所包含的信息是一种普遍的、深刻的哲学思想,它涉及到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个人道德修养等多个层面的问题。
学习周易让我逐渐明白,只有将个体的生命与宇宙万物的运行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其次,学习周易让我明白了自己与命运的关系。
在《周易》中,命运被视为一种客观的、存在于时间空间中的力量,它对人类的生活起着巨大的影响。
通过学习周易的卜筮方法,我了解到命运的存在并不是一种宿命论,而是一种只对个人的生活和发展起到指导作用的因果关系。
也就是说,命运是一种可以被改变的力量,个人的努力和选择是影响命运的重要因素。
这让我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
再者,学习周易也让我开始关注个人的修养和发展。
在周易中,修养被看作是一个人的品德、素质和智慧的提升过程。
通过学习周易道德观,我开始思考如何培养自己的美德和道德品质,如何做到忠诚、谦逊、正直、宽容等,这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在学习周易的发展理论中,我也开始思考如何提升个人的才能和能力,通过不断学习和进步,实现自己的价值。
最后,学习周易不仅使我对生活和社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还让我意识到一个人的成功并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还需要与他人合作。
在《周易》中有一种概念叫做“合”,即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共同的目标。
这个观点对我个人的影响很大,我意识到一个人只有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的发展,也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帮助与支持。
周易期末总结2024年字
![周易期末总结2024年字](https://img.taocdn.com/s3/m/f879fcb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1.png)
周易期末总结2024年字一、引言2024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也是周易学习与研究的关键一年。
在这一年里,我们深入研究经书,加深对周易原理的理解。
通过对《易经》笔者孔子逸去部分的学习,我们开拓了眼界,对这部经典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惑,但也获得了许多收获和进步。
本文将对2024年周易学习的重点内容和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学习内容1. 周易基本原理的深入理解在学习中,我们通过研读《易传》等周易经书,对周易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们明白了易学的核心观念是“阴阳”、“五行”以及“易变”。
我们通过对《易经》的解读,认识到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系统,一切事物都在阴阳的变化中产生、发展和消亡。
同时,通过对五行的研究,我们认识到宇宙万物都是由五种基本元素(木、火、土、金、水)组成的。
这些基本原理对我们理解世界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研究《易经》笔者孔子逸去部分除了学习《易传》等原始经书,我们还深入研究了《易经》笔者孔子逸去部分。
通过研读这些被逸去的部分,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到《易经》的内涵和智慧。
我们发现,这些逸文部分包含着对周易思想更深层次的诠释和阐发,对于理解《易经》的真正含义有重要意义。
具体而言,我们分析了逸文部分的内容,深入探讨了其中的理论观点和思考。
我们发现,逸文部分主要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维度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逸文部分对于理解《易经》的人文关怀和世界观有了更深刻的揭示,对于指导我们如何正确面对世界、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 思考与讨论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等形式,积极思考与交流。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仅限于理论上的迷惑,还包括实践应用上的困惑。
通过与同学们的讨论和老师的指导,我们解决了许多问题,不断深化了对周易的理解。
通过思考与讨论,我们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观点。
我对《周易》的认识
![我对《周易》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55fc54c2680203d8ce2f2463.png)
我所认识的《周易》《周易》作为群经之首,有着丰富的内涵。
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从仅仅作为占卜,询问天道,作为一种礼仪。
而演变到哲学的最高巅峰,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不缺少对《周易》的研究,做出来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之一是古代科学家自幼学习《周易》,掌握了一套古代西方科学家们不曾掌握的一把打开宇宙迷宫之门的金钥匙。
《周易》之书,它是一个动态的补充,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英文翻译为《The Book of Change》,这同时也符合了自然的规律,不断进化。
《周易》包含了二重性,一方面在历代统治者加封之下,其理论指导作用日益显露和光大;另一方面,民间术士不断更新,完善筮法体系,至今《周易》二重性还是十分明显。
此书在很早的时候就运用了辩证的思维方式,经老子发展完善,其中有一句可谓妇孺皆知福以祸所兮,祸以福所获矛盾对立的双方。
从《周易》初创时所创的阴爻阳爻也能体现这一思想。
物极必反,用现代的科学一样可以解释。
爱因斯坦提到一旦超过光速那么质量将会减小,时间会变慢,长度会缩短。
《周易》最基本的形式是爻,有阴阳之分,有的学者考究他的来历,认为是两性器官。
然后根据爻,有了八卦。
每一卦有三个爻组成,他们又分别象征自然界的天地雷山火水泽风,随着事物的发展,八卦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小,然后产生了六十四卦,用来阐述世间的变化。
《周易大传》又称“十翼”就是用来理解周易的。
翼翅膀,帮助之意,非常的形象。
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周易》通过对自然事物的观察而联系到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欧洲哲学权威C.G捷恩:谈到世界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
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到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延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颇多相同的地方。
不管是巧合还是定律,这些论证都证明了《周易》的传世价值,值得我们认真的去学习研究,进而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
周易课程期末总结(学习心得)
![周易课程期末总结(学习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1c2b97be960590c69ec3760c.png)
周易课程期末总结报告选报这门课程之前,我对周易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唯一有概念的理解那就是直接把“周易”翻译成“算命”,基于对预知未来的好奇心理和对风水之说的一贯兴趣,我按下了申请的字样。
等到进入课堂,听到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述它的博大精深,引领我开始走进周易精彩的世界后,我发现再单纯的把周易理解为算命,实在是泯灭了它那历经数千年之沧桑,辉煌四海天下之灿烂。
我惊异于其中蕴含的博大理念与浑然一体的庞大系统。
总之,我是被它的魅力所吸引了,于是课后空余时间我又多出了一项新的爱好,了解周易,体会周易。
毕竟是刚刚接触一段时日,我不可能一下子把那么深奥的学问了解得一清二楚,就简单的就我的理解谈谈我眼中的周易。
周易卦易系统中所提到的最基本的概念上有阴阳,进而重叠演变成六十四卦,每卦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可以以此判定相应的人事吉凶。
这种运用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正好符合了我国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某些理念,如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并推动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
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我后来才知道,原来在五千年文明史上,周易的地位高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它的贡献远不止局限在文化层次上。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一脉传承,自强不息,繁荣至今是与易道精神息息相关的,那并不是迷信上天神助,而是通过运用八卦信息预测的科学方法,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关信息,做到对一切心中有数,有备无患。
《周易》的内容主要包括“经”和“传”两部分。
主要是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与卦爻辞和阐释《周易》经文的专著。
不过我认为这倒不需要我去重点了解,由于专业的缘故,我觉得周易中蕴含的管理思想这是非常值得我学习借鉴的。
《周易》的核心讲究“三易”,即“简易”、“不易”、“变易”。
如今中国企业管理理论是朝着简单管理的方向发展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普及化,走的是“简易”的路径。
只有了解企业组织的基因密码结构、基因代谢规律、基因进化规律,才有可能实现“简单化”。
周易期末作业
![周易期末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8d71f609bed5b9f3f90f1c71.png)
小议《周易》乾卦对人生的启示乾卦,象征天,比喻德才的君子。
又象征阳和健,表示兴盛强健。
干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意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
《周易.干.初九》:潜龙勿用。
比喻圣人君子学者不为世俗所移易,隐伏晦养,深卧韬光以俟时机。
有如潜伏的龙,暂时不能施展才用《干》卦之六爻述说孔子教育事业之潜伏期、飞跃期、退藏期三时期。
而初九「潜龙勿用」犹人生之预备期。
有如一位胸懐大志的人,在羽毛未丰之时,为了培养自己的力量,为了避免敌人的伤害,必须深自隐藏,大智若愚,大勇若怯,亦象征一位初入社会的新鲜人,由于职位不高,经验亦有所不足,所以应该多学习、多观察,少发表意见,此即是「晦养以俟时」。
第一爻是事物开端,位卑力微,须养精蓄锐,为的是进一部的发展。
潜,潜伏,就是说要做好一件事,要等待时机。
开始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等待时机,时机不对,是不会有成就的。
《周易.干.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有如龙出现在地上,象征事物甫出潜离隐的阶段,此时虽是「刚健中正,出潜离隐」,有如士大夫有德而无位;且「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是投身社会,出潜离隐,为转入人生干济期之第一歩。
诚如一个人在公司有一段时间,但时间不长,经验与资历亦不足,此刻极须「蓄养能量」,而不须急急于求表现。
利见大人,一个是指自己,一个是指上面的领导。
大人则有两种含义,一个指有道德有作为的人,另一个指有道德并居高位的人,接下来指第一种。
九二头角出露,迈开了重要的一步,虽距离最后成功还远,但已具备成功的潜力,所以有大人之称。
在这个阶段,要表现的有大人的风范,胸怀宽广,受大家的欢迎。
如果引起别人的嫉妒,不完全是别人的事情,自己也要检讨。
不要小家子气,不表现就算了,一旦表现则不要引起别人的嫉妒,要照顾所有人的感受。
只有这样才能成功时不会有人阻挡。
表现得受欢迎则叫利见大人不受大家欢迎的人成功很困难。
还要得到领导的赏识,这样才能有所作为,底下人的表现是否得到领导赞同也是关键因素,这也叫利见大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周易的认识
在学习周易与风水环境这门课程之前,我对周易并不是很了解,只对其存在一个模糊的概念,事实上我并不能用准确精准的词语来解释它,来描述它。
也不清楚周易风水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底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因为对它的未知,所以对它产生了好奇,于是选修了这门课程。
在我学习了周易与风水环境这门课程后,我对周易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典籍,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其中的《易经》约成书于殷周之际,《易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
汉代立经学博士,《周易》被奉为经书,此后的两千余年间,它一直稳居封建时代主流学术的核心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以前如果提到《周易》,我总是把它和枯燥难懂的经文联系在一起,再加上一些片面、夸张的描述和深奥难懂的语言文字,很容易让人产生高深莫测、令人生畏之感,于是读易、学易成了专家、学者们的专利,普通百姓只好望易兴叹、敬而远之。
孰不知那些“经文”只是《周易》的躯体(形式),由特殊思维组成的思维模式才是它的灵魂、它的真正内涵,由于其躯体被多层衣服包裹(古今各种注解),常人是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去感知它的。
由于《周易》自身的复杂性,加之近代以来国人对传统文化典籍的陌生,人们对《周易》的理解往往存在着很多偏差,或者视之为神秘的天书,或者视之为单纯的占卜算命之书。
而社会上的一些旁门左道也都喜欢攀附《周易》,以神秘其说,于是《周易》的面貌变得光怪陆离,让人觉得好像是雾里看花,似近实远。
但是,通过这学期对它的学习,我觉得周易就象我们会使用仪器接受到所需的声音和图象而对传载信号的电磁波却无感知一样,其实《周易》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调整好心态,用平常心去理解它就时刻会得到对自己有益的新发现。
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会经常给我们普及周一的基本常识知识,也会给我们讲解和分析经典案例,这让我对周易与风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会在课余时间通过上网,看书来了解更多关于周易与风水基本常识知识和案例分析。
往往人们觉得周易与日常生活相距甚远,其实不然,周易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远的、大的不说,就说小的,我们平时说话时用的成语很多都是出自周易。
例如:自强不息(《周易·彖传、乾》) ,语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其意即天上之日月星辰不分昼夜,永恒运动,是故“天”为“刚健”,人应效法天,积极进取,永不停息。
九五之尊(《周易·乾卦》) ,《周易》六十四卦之首卦为乾卦,乾者象征天,因此也就成了代表帝王的卦象。
乾卦由六条阳爻组成,是极阳、极盛之相。
从下向上数,第五爻称为九五,九代表此爻为阳爻,五为第五爻的意思。
九五是乾卦中最好的爻,乾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因此九五也就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第一爻了,成为了帝王之相。
这里的“九”本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判别数字阴阳属性的符号。
后来人们把“九”和“五”作为具体的数字来运用,窃以为一来是为了契合代表帝王的“九五”之爻;再者,“九”和“五”两个数字在建筑上的使用也是非常符合美学原则的。
《周易》的释义词句有“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群龙无首(《周易·乾用九》) ,指一群龙无领头者。
喻无领头者,无法统一行动。
出处《易·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 。
虎视眈眈(《周易·颐·六
四》) ,出处《周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眈眈:注视之样。
如虎之凶视。
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云行雨施(《周易·乾、文言》) ,《象》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首出蔗物,万国咸宁。
”乾的元气是多么伟大!天下万物因它而产生,它统率着大自然。
云行雨施,大自然的一切流布成形。
太阳运行规律了昼夜和四季,乾卦六爻根据时间形成,阳气按时犹如乘坐着六条巨龙驾御天下万物。
乾是大自然有规律变化的表征,确定了万物的类别和寿命,保持这种均衡生息的状态,才有利于占卜。
天道循环,万物复苏,天下康宁。
反目成仇(《周易·小畜》),“舆说辐,夫妻反目。
”《周易·小畜》:“舆说辐,夫妻反目。
”反目:翻眼相看,不和睦。
谦谦君子《周易·象传·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日月合璧(《周易参同契》),混沌初开,乾坤乃定,日月合璧,凤凰和鸣。
等等很多很多成语都是出自周易,很显然周易没有离开人们的生活,而是融入了生活中,不注意它很难发觉它的存在于运用。
不光是在语言之间,周易在对房屋建筑方面,在对室内物品摆放等多个方面产生影响,与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前人关于阳宅风水的论述,对屋宅的地点选择、朝向及内部设计构造等,都很讲究。
所住房宅,人体能感到各种自然信息的影响,如形体景观,可以通过视神传导,起到物化作用。
房屋涉及各种自然环境、水土地质、光照、温度、气候、磁场、景观等,都直接或间接、明显或不明显地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风水学不但古人重视,今人也重视它,是人们在无力抗拒来自大自然和社会各方面侵害的情况下,转而企图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来改变当世或来世命运的一种手段。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居家住宅。
因为住宅是家人团聚的地方,是人们工作归来休息的场所,也是人们传宗接代、生儿育女、共享天伦的港湾。
人们由于生长的自然地理风水环境之不同,人的遭遇亦不同,虽然没有人不愿意避凶趋吉,但天地养人,人处其中,往往被其居地之地气风水所养,即在不知不觉中顺其地气吉凶,倘若受凶恶之气所侵养,人的性情必然变为暴戾,这亦是人力所难能阻天地造化之气所结成之劫数,地理风水大可以影响居民的谋生方式,并直接影响个人之顺逆。
现代科学研究正面证明:“环境的改变能够引起生命的变异,环境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在一般情况下,外界环境对植物和低等动物具有直接影响。
环境发生大的变化可导致动植物器官机能的变化,最终引起形态构造的改变。
这种环境改变引起器官机能变化确有其合理性,但又不是绝对的。
任何动植物的器官要适应环境变化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越这种限度,就对动植物器官产生一定的害处,或者出现各种病态。
例如人之饥饿,虽然能加强人的耐饥饿功能,但超越一定幅度,人体机能就无法适应,先产生各种病态,最终就是失去生机。
在了解周易的同时,我还了解了一些城市风水学的小部分内容,了解之后受益匪浅。
卧室是居家住宅很重要的地方,它的布局会影响到人的健康与生活。
以下有几点注意事项,一、电器过多,尤其电视正对床脚卧室内电器过多在风水上被称为“火宅”,影响健康。
现代医学理论也指出,电器辐射确实损害人体健康。
脚是人的第二心脏,处于待机状态的电视若正对床脚,其辐射更容易影响双脚的经络运行及血液循环。
二、卧室洗手间的门正对床,风水理论认为洗手间五行属水,阴气较重,容易引起腰肾不适。
调查发现,
卧室带洗手间,尤其洗手间正对床的住户确实大多有腰疼症状。
这种洗手间再豪华,也改变不了其排污的本质。
空气质量不佳,沐浴后更产生较多湿气。
若洗手间的门正对床,不仅容易使床潮湿,还容易影响卧室的空气质量,时间长了就导致腰疼,更会增加肾脏的排毒负担。
三、面积超过20平方米,古代风水理论指出“屋大人少,是凶屋”,认为“大房子会吸人气”。
因此,即使是皇帝的寝宫,面积也不宜超过20平方米。
其实风水中所说的“人气”就是我们后来发现的“人体能量场”。
人体是一个能量体,无时无刻不在向外散发能量,就像工作中的空调,房屋面积越大所耗损的能量就越多。
因此,卧室面积过大肯定会导致人体因耗能过多而免疫力下降、无精打采、判断力下降、做出错误决定、甚至“倒霉”生病。
四、带阳台或落地窗,卧室如果带有阳台或落地窗,同样增加睡眠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人容易疲劳、失眠,因为玻璃结构无法保存人体热能。
这和露天睡觉易生病是一个道理。
科学家通过特殊摄影方法拍摄下人体能量场光谱后也发现,睡在带有阳台的卧室能量场弱于睡在不带阳台的卧室。
五、窗口过大、窗口朝东或朝西,风水师指出睡在窗口过大、窗口朝东或朝西的房间中容易因“光煞”导致“血光之灾”。
因为在朝东或朝西的房间,早上或下午猛烈的阳光会导致卧室内光线过强,刺激神经系统,影响休息,导致失眠,更使人变得不冷静、冲动易怒。
六、床正上方的屋顶装有吊灯,风水上将“床正上方的屋顶装有吊灯”称为“吊灯压床”,认为“煞气重”。
对健康不利。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床正上方的屋顶若装有吊灯,确实会给人以心理暗示,增加人心理压力,影响内分泌,进而引起失眠、恶梦、呼吸系统疾病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在了解了一些关于风水周易的常识和注意事项后,我对家中的一些设施的摆放和饰品的安放做了一些轻微的调整,发现调整过的位置较以前比是有了一些改善,更有条理,更为科学,比以前多了一些舒心明目之感,看来周易风水学真切的存在于生活之中,与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它等待我们的发掘,了解与运用。
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关注及学习周易风水学的相关内容,以便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更大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