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德育教学模式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德育教学模式论文概要:《品德与社会》来源于生活同时也高于生活,对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具有促进作用,学校以及教师必须要对《品德与社会》的教育进行加强,教师要对各个学生的特点做到充分的掌握,根据他们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使《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质量以及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从而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对传统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特点进行总结可得,说教式以及独白式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如果能够把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根据学生对生活的理解来进行知识的讲解,能够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的激发出来,使课堂活泼、趣味。
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个人观点的表达,而通过缓和课堂气氛,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更好地展现课堂教学的活力与魅力。
1.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①教学内容生活化生活化与实际性是课堂教学的两项基本要求,实现教材与现实生活的有效结合是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的关键,对于发挥引导作用的教师群体而言,其教学目标应该紧贴教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教育素材。
从而使教师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逐渐形成优良品德。
以《平安回家》的教学课程为例,如果仅局限于课本知识,未重视与现实生活的有效结合,会导致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大幅度降低,而通过提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可以有效克服上述问题。
例如,借助多媒体等新兴教学手段展示出违法交通规则带来的恶劣影响,并在交通标志与代表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一定的拓展,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的大幅度提升,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交通观念与意识。
②创设情境生活化教学情境生活化是提升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具有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激发情感共鸣等显著优势,这就要求教师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通过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等途径,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与展现的平台,其中,情景的选择与创设方面需要符合实际情况,不能在不适合的情况下生搬硬套,否则会给学生带来错误的引导。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当前品德与社会的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甚。
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
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
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
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
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
”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
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
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
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
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品德与社会》教与学一、教学的基本原则1、贴近生活的原则:“生活化”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显著特点。
其宗旨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培养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儿童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他们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和对生活的认识、体验、感悟来实现的。
因此,道德教育如果脱离了现实生活,它就成了无源之水2、有效性原则: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基础性的东西才能实现有效性,只有教育的内容是适合于学生需要与可能的,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是生动活泼、学生乐于接受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基础性的特点从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中反映出来。
例如人民版《品与社》第一单元《我在成长》内容标准为:(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
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
对别人宽容。
(2)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
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3)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从这些内容标准中可以看出,教材内容的构建从最基础的、符合学生生活和认识特点的生活切入,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体验、感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从而逐步实现教育的有效性。
3、自主学习的原则:自主学习就是要克服“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的弊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自主学习的特征是:学生有目的地学;想学、主动学、会学、有效的学。
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和活动机会,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二、《品与社》教学的主要学习方式《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施要求实现学生的三种学习方式:1、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学习中,学生要以自己的经验和信息为背景来分析问题,认识社会,对各种问题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不畏师、惟上,成为学习的主人2、让学生合作学习。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6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6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论文篇一关于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论文一、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多元评价的特点分析1、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当中,教师是教学评价的主体。
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存在是从单向评价向多向评价的转换。
多元化评价使得评价主体增加,对于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有促进意识。
在多元化评价当中,学生成为评价主体的一员,与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共同参与评价活动。
评价主体以及评价对象共同致力于评价工作,可以使评价信息得到多层次与多方面的反馈,更好地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
在长期的教学评价活动中,教师是学生的唯一评价者,而多元化评价将教师、家长与学生进行结合,对于学生的主体性也是一种尊重。
学生在多元化评价过程中真切地接收每一位评价者的评价,可以规范其学习思想与行为,促进其健康成长。
2、评价内容多元化。
品德与社会学科不仅是让学生积累课本上的知识,更多地是引导学生将课本上正确的思想品德以及相关行为落实到自己的实践生活当中,利用科学的知识来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内容对于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多元化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涉及到不同的内容。
首先,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与获取品德与社会知识的过程以及获取的方法。
其次,教师要关注小学生在品德与社会学习中培养起来的价值观念以及面对不同社会现象的情感倾向。
二、多元评价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应用分析1、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评价思想。
要将多元化评价应用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当中,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评价理解。
多元化评价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应用,是对当代教师教学观念的一种挑战。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培养的重要目标,让学生学会自主思维与学习是重要的教学任务。
2、加强第二课堂的开拓,应用多元评价。
在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时,教师要利用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与空间,为学生开拓第二课堂。
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论文【摘要】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重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就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得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并且提高其自信心,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主体性生活化趣味性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在整体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本组成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旨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并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适应能力。
适当的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得学生的知识更为丰富,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所以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途径与方法应当引起教师以及家长的关注。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性策略(一)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的关键,只有学生自愿的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将学习作为生活中的另一种"娱乐"项目,把知识深深的印在脑海当中。
(二)实行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在一个班级当中,要做到尽可能的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反映出自身的思想与动态,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
其最佳的方式使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合作学习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与合作精神。
例如,在学习第四单元"我和小伙伴"的时候,就可以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所要掌握的知识。
这一章主要是让学生领略到友情的意义,使学生能够珍惜身边的伙伴与友情。
那么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小组共同合作完成一项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合作的意义与朋友的重要性,同时也会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自主探究能力。
人教版小学思想品德论文
人教版小学思想品德论文篇一我是一位本学期才开始教《品德与社会》的“新老师”。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已经很喜欢的这门课了,它与生活息息相关,每讲到一个知识点,通过我的点拨,都会引起学生的热烈讨论。
让学生通过书本,认识了社会,学生学到了很多的生活和社会知识。
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一、创设情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人的发展水平。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亦如此。
小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由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的个体性格。
正因此,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千姿百态的个性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以发展,激发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潜力,让学生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
如在《56个民族是一家》中,我首先播放的不是老歌曲《56各民族56只花》,而是《最炫民族风》,通过这首网络神曲,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还通过学生小品表演的形式来感受和体验民族团结。
然后让学生思考:在与各少数民族交往中应注意什么?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二、联系生活,体会乐趣《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
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
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现在学习的第二单元是《消费与生活》,我就设置了好多有趣的生活体验,如和吃饭时和父母谈一下父母的工作,体会她们的辛劳;和父母一块去买菜,做饭,体会生活中处处要节俭;课堂上模拟卖商品,让学生学会砍价等等。
再将《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时,我就亲自上阵,当起了买东西的商贩,和学生做起生意,气氛相当的热烈,学生个个都想来买我的东西,学会了挑毛病,往下压价,软硬兼施,让我这个卖东西的哭笑不得。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概要: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在认知社会的过程中形成一定文化素养,令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优秀文化底蕴,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将中华优秀文化渗入到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之中,确保学生全方位地成长。
《品德与社会》是综合性的一门课程,对于小学生的思想水平进行有效的提升,也可以提升他们认识社会的能力,有利于小学生未来的发展。
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相结合,能够显著地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
对于此,主要有以下的几点渗透方面。
1.教学方法的丰富与创建在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时候,老师需在进行优秀文化传授的同时,与《品德与社会》的教材相结合,不可对于教材内容进行过多的覆盖,要与教材的教学内容以及目标相吻合,要在繁多的传统文化类别中选择最为合适的素材,以此来进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辅助,从而实现对小学生思想品德以及社会认知的提升。
比如,在四年级下册《共建绿色家园》的学习中,老师就可以把传统文化中的有关绿色家园的优秀文化理念意义与之相融合,可以先向传达绿色家园的意义,以及建立绿色美好对于生活的影响,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生态理念,进行植树造林、生态环保等都是对于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
老师能够进行其中一种的描述,通过演讲、图片或者视频等方法令小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认识绿色家园对生活的重要性,同时,还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激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在进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因为小学生有着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特性,如果只是用语言教学就会令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不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
所以,在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在进行课本内容之前,为小学生讲述一个与课程相关的小故事,如此一来就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老师可在上课前讲述《环卫工人》的小故事,充分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
小学生品德培养论文12篇
小学生品德培养论文12篇论文一: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本文探讨了小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品德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提出了有效的品德培养方法。
论文二:家庭在小学生品德培养中的作用本文研究了家庭在小学生品德培养中的重要性,探讨了家庭教育对孩子品德的影响,提出了家庭培养品德的有效策略。
论文三:学校在小学生品德培养中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学校在小学生品德培养中的作用,探讨了学校教育对小学生品德的影响,提出了学校参与品德培养的有效途径。
论文四:小学生品德培养的课堂实践本文介绍了在小学课堂中开展品德培养的实践经验,包括教师的角色、课堂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等。
论文五:小学生品德培养与作业设计本文探讨了小学生品德培养与作业设计的关系,提出了如何通过作业设计来促进小学生品德发展的方法。
论文六:小学生品德培养中的角色扮演活动本文介绍了在小学生品德培养中利用角色扮演活动的方法,分析了角色扮演活动对小学生品德的影响。
论文七:小学生品德培养中的社区参与本文讨论了社区参与在小学生品德培养中的重要性,探讨了社区对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积极影响。
论文八:小学生品德培养与体育活动本文研究了小学生品德培养与体育活动的关系,探讨了体育活动对小学生品德培养的促进作用。
论文九:小学生品德培养与艺术教育本文分析了小学生品德培养与艺术教育的关系,探讨了艺术教育对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积极影响。
论文十:小学生品德培养中的团队合作本文介绍了小学生品德培养中的团队合作活动,分析了团队合作对小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
论文十一:小学生品德培养中的纪律教育本文研究了小学生品德培养中的纪律教育,探讨了纪律教育对小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作用。
论文十二:小学生品德培养的评价方法本文探讨了小学生品德培养的评价方法,提出了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小学生品德发展。
以上是12篇小学生品德培养论文的标题,每篇论文将关注不同方面,通过研究和分析来提出有效的品德培养策略,帮助小学生全面发展其品德素质。
小学德育论文【4篇】
小学德育论文【4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小编为您精心收集了4篇《小学德育论文》,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小学生德育论文篇一小学生思想品德课学习不良心态及对策小学的思想品德课,是小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和重要阵地。
但由于教师、学生的主客观不利因素的影响,造成学生逆反心理,产生了对思想品德课的不良学习心态;具本表现如下:(1)消极型的学习心态。
这些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态度定势,缺乏信心,心态过分紧张,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
他们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愿动脑筋;没有耐力,其情感、思维、求知欲等心理状态都处于薄弱状态;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成绩低劣。
(2)淡漠型的学习心态。
这类学生表现为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没有意志力,思维消极定势,缺乏灵活性;依赖教师支配,其心理状态陷于固定看法,情感淡漠;认识模糊。
(3)消遣型的学习心态。
这类学生主要特征是兴奋好动。
学习中不能认真思考课文中的观点,而是各个环节跳跃,活动过多,激奋冲动,注意短暂,思维无定势,缺乏意志力。
(4)沉闷型的学习心态。
这些学生的特点是对学习思品课感到沉重而烦闷,没有积极参与的心理,对课文观点是似而非;由于感性经验缺乏,学习感到困难,其心理状态处于矛盾之中。
分析以上小学生不良学习心态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不重视;教学方法单调呆板,不符合认识活动的规律;传授知识单性,教学内容枯燥无味,缺少情感心理因素;教师的能力低弱,对复杂多变的教学动态,不能应急驾驭;(5)来自学生主观方面的问题,如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语文、教学等学科,而忽视思品学习等原因,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和厌烦学习的心理态。
综上所述,我们采取的对策是:(1)教师要理解教材,把握教学要求。
面对学生复杂学习心理,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中心观点、基本思想、基本知识,使认识角度与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为一体;教学时,选用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例证,使儿童的认识结构和教学结构融为一体;对于难点要采取前有孕伏,减缓坡度,螺旋上升的办法,既重视直接感知,又注意从已知推出未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各种活动 中、 从 生活中进行学习 , 通过与生 活实际相联系 , 获得直接经验 ,主单纯地 从书本上进行学习。现在的新课程教材配有
四 、学 以致 用 ,回归 生活 教学来源于实践 ,又服务于实践 , 这是 学 习的最终 目的。 而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
际的密切联系。 ”所以我们在确定教 学 目标 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 , 以学生的生活实际
为起 点 ,联 系学 生 的 生 活实 际 ,动 态 生 成 教
手, 在课 程中进行整合 , 使学生有一个学 习、
吸纳 、提升 的过程 , 丰富拓展学生原有 的生
活经验 ,最终 回归生活。
学目 标。 要确立情感 目标、 行为与习惯 目标 、 知识 与技能 目 标。 也就 说教学最终 目标是要
素。每个人的成长轨迹 , 都会 与其 品性有着
千丝万缕 的关系。品德的重要 性 , 不仅仅体 现在职场上 ,也表现在生活 中的方方面面 ,
譬如对 于朋友 、 对于家庭、对 于社会 ,由好 品德 塑造 形成 的综合印 象会让个 人赢 得广
作为 《 品德 与社会 》的教师 , 在教学工作 中
、
立足 生活需 要 ,确 定教 学 目标
总之 ,围绕品社生活化这一理念 , 我努
品德 与生活课标 指出 :“ 教学活 动在 内 容上 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 提倡和鼓 励教师从 儿童 的实 际生活 中捕捉 有意义 的
内容 。 ”品德与社会课标也指 出:“ 教学要面 向学生 的生活实际, 加强课程 内容与学生实
基 础教 育2 0 1 4 年9 月( 上)
小学 《 品德
品德是 一个人走 向成 功至关 重要 的 因
小学品生品社论文
小学品生品社论文小学品生品社论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让品德与社会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内容摘要】《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必须重视学生有意义的生活,重视学生生活的内容,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
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将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享受成长的幸福。
【关键词】生活课堂品社学习兴趣参与记得余文森老师写的《课堂教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对于学生,如果学生投入的学习,活泼、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生命的满足,那学生对你的课就产生了期待,就达到了课堂的有效性。
”其实,学科与学科之间应该是相通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教学也应该如此,除了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教师所教知识。
所谓“言传身教”,这对担任思品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人品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的。
其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
这就要求教师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和修养,从而让学生们“亲其师,信其道。
”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
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观念,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吸取新知识,研究新问题,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致力于本学科的教研改革,并且将最新的理论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
课堂教学中,老师积极有效的引导,是确保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
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充满变化的过程,只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将崭新的理念预设在教学预案中,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如此才能解决课堂上突如其来的“生成”,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撞击的火花,使“预设”与“生成”与时俱进。
教师素养的不断提高必然会令教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放性教学通用版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放性教学通用版【摘要】: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
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
【关键字】:开放性、课程、评价背景: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2011版)中,规定了该课程的基本理念: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2、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3、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4、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
基于以上思考,打造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放性教学尤为重要。
一、开放性的含义。
哲学概念:具有开放性质的措施和形式。
相对与封闭性来说的,我们称一种理论,一部作品具有开放性,意思是说,这种理论和作品在面对读者和研究者来说,是允许他们介入的,其留给他们相当多的空间,去思考,去拓展,以达到对理论和作品更深入的阐释和理解,并且在给定的条件下成为一种信息源,通过他们不断的介入,达到向外辐射出信息的目的。
二、打造品德与社会开放性课程的意义。
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关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的情况,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
三、如何打造开放性的品社课程。
1、与综合实践课程进行有机整合。
将品德与社会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我校的综合实践整合课程覆盖了基地实践、参观访问、社区服务等内容,让学生真正地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体验实践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论文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论文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基础,培养学生优良品质为目标的课程。
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为目标。
教师作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只有积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才能达到培养优良品质学生的目的。
一、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要性1.培训道德思维能力品德与社会的核心是培养道德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运用、问题的设计上都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当学生的思维被道德情境激活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内在创新潜能,拓宽认识和思路。
老师切忌按自己备课的固定思路去引导学生,应诱导他们从多种角度看问题,同时注意接纳不同的价值观,把握好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尺度,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去分析所面临的事件或问题,学会在开放的社会现实中灵活解决问题,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
2.从生活教育开始,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品德与社会课程从生活教育开始,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的主题。
德育生活化理论认为,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于生活的孤立的道德。
品德的培养与学习应该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
品德与社会课程要与生活发生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品德学习中找到一条通向生活的道路,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帮助他们认识社会的过程,也就是启发学生道德自觉的`过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受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影响的,其中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强调,既能“真实反映社会”,又积极引导儿童的生活,要尊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方法论文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方法论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方法论文现今的小学思想品德课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教师的教学好像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让学生可以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殊不知,这门课程的目的并不在于让学生取得好成绩,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思想品德和素养,因此,教师应该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来教授这门课程。
让思品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贴近学生生活,把课堂交给学生自己,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正确确定思品教学活动的目标我们经常能观察到这样的现象,由于教师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实施的教学未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导致课堂上无人听讲,甚至课堂秩序混乱,无法达到教学目标。
这都与思品教学活动目标的确定有关。
二、优化、活化思品课教学素材社会飞速发展,事物不断变化,而德育内容的更新相对滞后。
教材中有些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知识水平脱节,缺乏针对性、趣味性。
思品教学要求教师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并具备及时准确的掌握社会新事例、新事物的能力,灵活处理,适度调整,使教学素材更具生活化、时代性的特征,更利于学生内化。
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有教育作用。
小学生自己生活中的事例是思品活动化的极好素材,充实教材内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学习《日益富强的祖国》这一课,教材上讲解的都是十几年前社会发展的情境,而六年级的学生在那个时期刚刚出生,对课本上所讲解的内容非常陌生,甚至讲解香港夜景的图片的时候,很多孩子都说,经常去,早都看腻了,比这图片好看的有很多,这有什么好看的?这时就不应该按照课本上的内容照搬,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让孩子们先了解过去的人们生活是什么样的,再根据实际情况,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就有了更多自主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要善于抓住这些来自学生生活,反映学生道德需要、道德困惑,以及学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原本"纯而又纯"的书本教学"鲜活"起来。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正文第一篇:《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家庭、学校、社会——《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内容摘要】《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其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儿童需要安全和保护,才能去冒险;儿童需要支持,才能获得独立;儿童需要引导,才能找到生活的方向。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校沟通自我保护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有着密切联系的主体,对于孩子们来说,如果认识得当,将有着不一样的收获。
一、如何正确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每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由于家庭教育不同,孩子的性格也有着个别差异。
因此,在家庭教育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我认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溺爱型,一种是宠爱型,一种是严格管教型。
由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计划生育已不在话下,独生子女是越来越多,由于家长的教育方式,便造就了孩子的性格。
(一)溺爱型孩子的性格特点通常受到溺爱的孩子,在家里是个小霸王,在学校与同学的相处一般会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孤僻或骄纵等性格。
不尊重长辈、不尊敬老师、没有团结意识。
这样的孩子,在家里,家长管不住他;在学校,老师不好教育他。
长而久之,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经过调查,在家庭环境里,父母长辈通常会以夸奖的方式来激励孩子的学习,但却忽视了培养孩子的传统美德——尊敬长辈。
孩子感恩意识比较薄弱。
所以,在疼爱孩子的同时,要先培养孩子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到了学校才能更好地与同学相处。
(二)宠爱型孩子的性格特点通常受到宠爱的孩子,会比较胆小、孤僻,会生活在家长温暖的屏障里。
据调查,这类型的孩子依赖性会比较强,在家依赖家长,在学校依赖老师,在学校受到宠爱的孩子在生活自理方面比较欠缺,因此在学校很多考察动手能力的课程,这些孩子都不及于其他同学。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让品德与社会生活同行城南社区完小:李秀云2010年4月7日让品德与社会生活同行城南社区完小:李秀云通过近两年上《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经过自己的亲身教学实践及不断学习、总结,自己对《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也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行为,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型课程。
教材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包括品德、劳动、社会和科学教育。
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
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
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社会生活”“学会认识人生”“学会超越自我”的教育。
通过教学我明白: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
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
以下几点是我觉得对上好《品德与社会》有帮助的。
教学论文:让品德与社会同行(一)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社会,热爱生活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
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
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所以,在教学时我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
《品德与社会》论文
《品德与社会》论文篇一:品德与社会论文让孩子走进《品德与社会》的真实世界一直以来,我认为小学阶段的语、英、数三门学科固然重要,但孩子的思想更为重要。
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见早就告诉我们“品德即知识”,况且这知识来得比语、英、数更为逼真有用。
从古代起,我国文字皆有提到“思想决定行为”,这也就说明了思想品德相当重要,所以,我国新课程标准把这门学科编制到了学校,让孩子们从小树立好思想,希望他们日后有个好行为,好出息!但是,这门学科往往被某些学校和任教的教师忽略掉了,他们只把它当作毫无重要的副科执教,甚至干脆不上此课,把时间用来上主课。
对此,我把这几年任教这门学科的深刻认识与大家交流,希望能引起执教这门学科的教育者们的有力共鸣。
一,打开门槛,引入生活。
大家都知道,《品德与社会》的编排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而且更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门来讲述的一些案例和素材。
如此,我们可以把课本上的某些案例内容活教起来,让实践说话,将课本的变成真实的,让故事的变成生活的,从而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兴趣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是,自己的教学工作轻松了,孩子们也学得用心多了。
如在教到《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个课题时,我让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体验一下书中人物的困境:在父母不在家的情况下自己动手穿衣、煮饭、洗碗、打扫卫生等。
比如,你会煮最简单的是什么菜,煲饭时你是如何算定水和米的用量比例,洗碗时应该用什么姿势才不容易打碎碗具等等。
课堂上,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还建议他们回家经历实践后,再把过程写下来,到下一节课来展开讨论,看谁说得最好,做得最棒,最后我给予评价和奖励。
这样,孩子的一些正确思想在现实生活的实践中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在此,也同样说明了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正确结论――“该怎么做才对,这样的做法才是正确的等等”,而是要让孩子们亲自去试一试,“你是怎么做到的?在做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又是怎么去解决的?”如此,学生才能活跃思维,大胆尝试,勇敢地到生活中体验、实践,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活且丰收”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关键词]课堂高效性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卖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
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潜在危险”。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
教师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指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发展,身心健康地成长。
如何可以让《品德与社会》的课堂,充满活力,并且让学生真的有所感悟和收获,而非停留在明白书本上的文字道理,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
结合日常教学经验,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活且丰收”。
一、创设合理情境,“吊起”学生的胃口
《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在学生的眼中,与语文、数学、英语的区别就在于,是“副课”,不需要考试和作业,而《品德与社会》更是在高年级才开设的,那么许多高年级孩子看来,这一门课不用认真听,甚至会利用课上时间,偷偷地完成“主课”的作业。
那么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怎么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我认为合理的情境,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
例如:在新授《我更了解自己了》的时候,我事先跟语文老师做了配合,语文老师利用小练笔的机会,布置了《自我介绍》的小作文,并请语文老师挑选出优秀的片段,和描写不够清晰的片段,然
后我设计了一个环节“猜猜我是谁”,将片段投影到黑板上,由学生朗读后根据文字猜作者。
这么做,是利用学生喜欢猜谜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自己写的文字,猜身边熟悉的同学,可以很快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如果同学根据文字很快可以猜出作者,那么说明作者对自己的认识是到位的,同时可以使参与活动的同学和作者都得到鼓励,增强自信心;反之,则说明作者对自己的认识不够清晰,借此引起学生反思:“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同时引导作者修改自己的小练笔,再次投影展示,检验自己的自我认识能否得到同学的认可。
这样的课堂活动,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每一位同学都能有机会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课堂存在感”。
二、扮演不同角色,引发学生思考
春节晚会的节目中,最受观众欢迎的是小品类节目。
同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并从中有所感悟。
而《品德与社会》这么课程的知识目标,就是使学生明白许多道理。
道理从何而来?当然从生活中来,那学生怎么主动去感悟这些枯燥乏味的“大道理”,而不是老师一味地传教呢?我觉得可以尝试将“小品”搬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展示生活场景,感悟生活。
例如《心中有规则——引以为戒》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要求通过回忆“非典”时期的人和事,使学生明白。
遵守规则才可以真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生活的能力,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那么在新授这一课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环节,叫“大家来找茬”,通过学生分组用小品的形式展示不同的生活片段,其他组同学欣赏的同时观察:小品中的人物的哪些行为遵守了哪些规则,哪些行为违背了哪些规则,你觉得规则重不重要,为什么?这么设计,一来,游戏的名称是学生熟悉的一款QQ游戏的名称,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二来,抓住小学生喜欢对同学“挑刺”的心理特点,他们在欣赏节目的同时,带着任务去思考,很容易发现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表演的形式比书本上的文字更直观,对学生的视觉会产生更大的冲击,同时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三、允许课堂吵闹,引导学生辩论
“安静”的课堂氛围,很容易使部分同学走神,许多同学看似专注,实际上心已经飞出课堂,反而是“嘈杂”的环境,会让学生时刻提醒自己“这是《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上,我正在上课”。
《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就是要教会学生
明辨是非,那么为什么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呢?例如:《我在班级中的权利》这一课要求学生在思想上逐步对自己在班级中的权利有所认识,理解权利的真正含义,知道在自己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侵犯他人的权利,并且懂得怎样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所以在教授这一课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明辨是非”的环节,将班级同学分成两组,一组为正方,一组为反方,针对课本上的案例“乒乓球桌的风波”,评价班长做得是否正确。
虽然说将怎样行使权利的的问题抛给五年级的学生,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书上的“友情提醒”可以给他们很大的帮助。
在整个过程中间,我是一个主持人的身份,学生展开自由辩论,我只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正面引导,让学生学会陈述自己观点的句式:“我的观点是......因为......”。
这样设计,可以使每一位同学都有话可说,使每一位同学都积极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不是像往常一样,一节课只有几个“活跃分子”在发言,剩下的同学并不能真正明白“为什么”。
另外,辩论的形式更能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在初步体验辩论会的同时,有所收获。
综上所述,要想把书本上的文字道理,内化成学生自己的品德,就需要让学生“主宰”自己的课堂,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活动中,让每一个学生有话可说,让学生自己明白事理。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统一,实现《品德与社会》课堂的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