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合集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我按摩图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我按摩图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我按摩图解腰椎间盘突出这种疾病满载后期的恢复中,我们的患者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按摩手法,来进行一些辅助的治疗,帮助疾病加快恢复。

腰椎间盘突出按摩手法:1、弹筋法。

弹拨腰肌,以兴奋肌肉。

恢复肌纤维组织弹性。

2、揉法。

沿腰背部顺行向下到小腿部进行揉摩,以放松身体,舒通经络使气血得以畅通。

3、点穴法。

自腰部开始依次点按肾俞、环跳、承扶、殷门、风市、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涌泉穴,以通经活络。

改善神经传导,促进神经组织恢复。

4、点按法。

点按双侧腰肌,以改变腰肌紧张状态。

5、拍打法。

是结束调整手法,用手掌掌部自腰脊部开始向下到小腿进行拍打,以宣通经络,舒筋活血,兴奋松解肌肉,使腰腿肌肉得到放松舒展。

6、摇法。

仰卧位屈膝屈髋后进行旋转摇运,以松解通利腰骶关节与椎间关节,调整关节内在平衡。

7、推法。

用双手的手掌根沿着脊拄两侧自后背部开始推至臀部,以调达气血、疏通经络,使腰背肌肉得以调整。

8、翻身仰卧,采用捏拿法。

捏拿股四头肌,改善肌肉弹性,恢复肌张力。

9、推理法。

沿着大腿的后侧顺行向下到跟腱进行推理,使下肢整体气血流通,肌肉舒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自我推拿方法:1.摩肾益精:双手用力摩擦搓热,双手置身体后侧,双手掌顺时针方向搓摩双侧腰部肾腧、大肠腧30~50次。

2.按揉腰及下肢:双手置身体后侧,食、中、无名三指并拢,自上而下用力按揉患侧腰骶部、臀部及下肢后外侧肌肉3~5遍。

3.拳叩腰臀部:双手握拳置身体后侧,以拳背叩击双侧肾腧、大肠腧、环跳、秩边等处,先轻后重,轻重交替,各叩击30次。

4.擦腰及下肢:单手置身体后侧,用大鱼际或掌根擦患侧腰骶部、臀部及下肢后外侧,以局部发热为度。

5.仰卧摆腰:取仰卧位,双手握住床的两侧,左右摆动腰部,幅度由小到大,左右摆动306.牵引腰椎:双手拉住门框或双杠,利用自身重量拔伸牵引腰椎3~5分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一)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目的是改变椎向盘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减轻推向盘对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消除神经根的炎性水肿。

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患者往往会出现腰背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备受关注,本文就通过对相关研究和临床案例的分析,探讨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我们来了解一下小针刀及推拿按摩的原理。

小针刀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工具,它通过微创的方式刺激腧穴,调整脊柱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从而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而推拿按摩则是通过专业按摩师手法的推拿,促进局部软组织的松解和血液循环,达到舒缓疼痛,缓解压力的效果。

除了临床研究之外,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临床案例来看看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某位50岁的患者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痛苦了数年,尝试了不少治疗方法均无显著效果。

经过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后,患者的腰背部疼痛明显减轻,下肢麻木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除了治疗效果,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还体现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上。

小针刀微创治疗,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的伤害,术后恢复快,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而推拿按摩则是一种非药物治疗,避免了药物治疗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身体舒畅,得到放松。

我们也要认识到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患者会有不同的治疗效果。

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需要有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按摩师进行,治疗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治疗技巧,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是显著的,通过对临床研究和临床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该治疗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我们也要认识到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注意。

希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能够为更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腰椎间盘突出症,能靠推拿按摩“按”回去吗

腰椎间盘突出症,能靠推拿按摩“按”回去吗

腰椎间盘突出症,能靠推拿按摩“按”回去吗发布时间:2021-10-25T07:50:27.276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2期作者:周岐云[导读]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康复医学及骨科常见的疾病现象,多见于青年、中年、以及老年患者,并且男性往往多于女性。

周岐云乐山骨科医院四川乐山 614000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康复医学及骨科常见的疾病现象,多见于青年、中年、以及老年患者,并且男性往往多于女性。

腰椎间盘的发病是由于椎间盘出现了退行性病变,在长时间的劳累工作,或生活中反复性的出现轻微损伤,所导致的腰腿痛现象,此类疾病常见于体育锻炼和肥胖吸烟人群。

针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民间有种说法是通过推拿与按摩进行缓解。

那是不是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都适用于推拿按摩治疗呢?或者说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否依靠推拿按摩给治好呢?本文将针对这些疑问进行科普。

一、“腰椎间盘突出!”啥意思?椎间盘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奇怪的名字,腰椎间盘突出是怎么发生的呢?很简单,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有很多,如长时间从事弯腰工作的人群,并且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坐姿不当,或剧烈的咳嗽,用力排便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

很多患者并不太理解正常的腰椎间盘是什么形态,其实椎间盘是由脊柱和脊椎构成,连接于颈部、胸部和腰部。

腰间盘是相邻腰椎之间与椎骨之间极其具有弹性的盘状软体,具有较强的承压能力,能延缓一定震荡。

当这个软体遭受过度的挤压,会出现变形造成局部外突,这一现象就是腰椎间盘突出。

这种疾病会对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很多患者会引发腰部活动受限,并伴随腰腿部麻木刺痛。

严重情况会导致患者排便及排尿困难,并出现向下肢瘫痪等现象。

二、腰椎间盘突出有哪些“兄弟姐妹”?腰椎间盘的分型大致分为4种类型:(1)膨出型腰椎间盘突出,此种突出症状是指,椎间盘处于均匀凸出终板边缘,且纤维环表层是完整;(2)突出型腰椎间盘,是指纤维环出现大部分破裂,引发髓核局限性凸向椎管;(3)脱出型,腰椎间盘脱出是指纤维环完全撕裂,髓核局限性推向椎管,且与后纵韧带附着;(4)游离型突出症状是指,破裂的椎间盘碎块,在穿透纤维环以及后纵韧带后,游离至椎管内,压迫马尾和神经。

“三步八法”手法推拿对腰突的护理

“三步八法”手法推拿对腰突的护理

“三步八法”手法推拿对腰突的护理发布时间:2023-02-17T07:47:36.062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0月10期作者:黄玉英[导读]“三步八法”手法推拿对腰突的护理黄玉英(四川省乐山市中医医院;四川乐山614000)一起钓鱼的小张最近和我说了件事,单位体检时拍片发现自己有腰间盘膨出,但是医生特别轻松地说“你这病不严重,吃点药就可以了。

”小张开了一堆骨康胶囊和布洛芬,结果回家后越来越疼,一点好转都没有,直到有一天腿也开始疼,从最开始的腰疼到大腿疼,再到小腿疼,最后到市里专门的骨科医院进行检查,结果查出来是腰椎间盘突出。

一听见是腰椎间盘突出,小张蒙了,都知道腰椎间盘突出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医生连药也没有开,只说让小张慢慢养着。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聊什么是腰突,三步八法手法如何进行腰突护理,这篇闲谈也送给小张和广大腰突患者。

腰突是什么?腰椎间盘突出也被简称为腰突症,也被叫做腰椎纤维环破坏症或腰椎椎核突出症,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出现退行性后,遭受外力作用,导致了脊椎内外平衡失调,出现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了神经根,脊椎或血管等组织,出现了腰疼,伴随着坐骨神经反射书疼痛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出现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自身出现退行性改变,加之某些外因,例如遭受风、寒、湿邪入侵、外伤、慢性劳损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腰突?有许多朋友感觉自己的腰腿痛就开始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按照腰突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出现治疗不当,还耽误了病情。

那到底出现什么样的症状才算是腰椎间盘突出呢?首先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腰腿疼的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肾亏和肾虚引起的腰部酸痛,第二种为腰部肌肉受损、肌肉扭伤挫伤、腰部肌肉劳损等导致的疼痛,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说到的坐久了会腰酸背痛。

第三种才是椎间盘突出,压迫了神经根,导致了周围组织出现水肿,神经出现了无菌性炎症所导致的疼痛。

腰间盘突出的中医推拿法

腰间盘突出的中医推拿法

腰间盘突出的中医推拿法文章目录*一、腰间盘突出的中医推拿法*二、腰间盘突出做什么锻炼*三、腰间盘突出如何预防腰间盘突出的中医推拿法1、腰间盘突出的中医推拿法1.1、腰间盘突出患者采取站立姿势,并且患者上肢内旋,并且向后屈伸。

手腕弯屈,用中指指头肚按脊柱棘突数分钟。

然后停止。

片刻后再进行按揉,循环几次。

对治疗腰间盘突出效果不错。

坚持按摩,对缓解腰间盘突出症状效果明显。

患有腰间盘突出的患者不妨试一试。

1.2、患者采取站立姿势,把上肢下垂,然后把胳膊肘伸直,把臂膀向后做划弧圈的动作。

循环多做几次,对缓解因腰间盘突出引发的疼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同时也可以起到锻炼肩部功能的作用。

同时采用点揉和拿捏等按摩手法按摩肩井穴等肩部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的畅通。

促使疼痛减轻或消失。

建议广大腰间盘突出的患者在平时生活中可以多加练习。

2、腰间盘突出的症状2.1、下肢放射痛,一侧下肢坐骨神经局部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常在腰背痛消失或出现。

从臀部的疼痛,逐渐辐射到大腿背面,腿外侧,有的可以发展到背部的脚,脚跟或脚,影响站立和行走。

如果突出部在中心,则在马尾神经症状,双侧投影可双侧或交替。

经常出现在腰背痛的缺失或减少也是症状之一。

2.2、腰部疼痛,多数患者数周或数月腰痛,或有反复腰痛史。

腰痛是一个重要的,严重的人可以影响和站起来坐。

一般症状缓解后,咳嗽、打喷嚏或大便时用力,可使疼痛加重。

这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之一。

2.3、麻木感,病程较长,常有主观麻木感。

限于腿、脚、脚、脚的后面。

这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之一。

3、腰间盘突出的高发人群年龄方面:本病多发于25-50岁的人群,占整个发病人数的75%以上,虽然这个年龄段是人的青壮年时期但,是椎间盘的退变已经开始了。

性别方面: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男性。

这是由于男性在社会工作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比例大于女性,腰椎间盘负荷亦长期大于女性,从而导致男性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会也较多。

职业方面:本病为常见病、多发病、广泛地存在于各行各业中,以劳动强度较大的行业多见,此外,长期处于坐位工作的人员亦有相当大的比例患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按摩

腰椎间盘突出症按摩

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一疗程:病人伏卧,两手伸直向下。

先在背部、腰部、髋部进行大面积的表面抚摩及深度按摩,继在脊椎两侧作推压、推揉,再在突出的局部上下按压,然后直接按压突出物促其还原复位。

以上手法各作10~20次。

再选择肝俞、胆俞、三焦、关元等穴作掐、运手法的经穴按摩。

最后作表面抚摩及轻揉局部,使表皮神经知觉恢复。

本疗程约作3~5次。

操作后患者腰痛减轻,腰部活动范围加大,能支持较长时间的坐、站。

第二疗程:同样先在背、腰、髋部作大面积的表面抚摩和深度按摩,再施以抖动腰部的手法。

病人伏卧,两手抓住床沿,在背伸位下,医者将病人两小腿握着,提起引伸腰背,且向下用力拉,以增加腰椎的活动性,然后在脊椎两侧进行推压、推揉、按压,约各作10~20次后,并施以经络按摩,揉和运肝俞、胆俞、三焦俞、足三里、昆仑等穴。

最后广泛轻揉腰背部,并在腹外侧肌作捻法。

操作完后,令病人做收腹抬腿和背桥练习,连作5~8次。

当时抬腿动作过高,腰部会感到发胀,以后再作以上练习,抬腿时腰胀感觉便会减轻。

第三疗程:按摩手法及操作基本同上一疗程,但每次治疗时间可适当增长,且手法用力略较前减轻。

经穴按摩系揉三焦、肾俞和委中,掐关元、环跳、足三里、阳关、昆仑、丘墟,捻承扶,最后广泛轻揉腰背。

以后令病人按第二疗程作主动活动:即作仰卧位收腹、抬腿和背桥练习,并作伏卧位背伸练习。

本疗程约作8~10次,一切症状即可消失而痊愈。

本阶段的治疗,可每隔2~3天作一次,作毕即令病人主动活动腿及腰背,以加强萎缩的肌肉恢复正常及巩固椎间关节的灵活性和牢固性。

中医推拿常用手法1.推法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患者的某一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

该手法适用于头面、四肢、胸腹部,具有疏风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舒筋通络的功能。

2.拿法以大拇指与其他四指中的任意一指或几指相对,提拿起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一拿一放地交替进行。

适用于颈项、肩背和四肢。

其功能为开窍醒神、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

腰椎间盘突出适合我的最好疗法,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适合我的最好疗法,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适合我的最好疗法,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髓索的一种疾病。

病因主要是由于腰椎长期受到不良姿势、不当重物搬运、颠簸等原因引起的。

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包括腰背部疼痛、下肢放射痛、麻木等。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一般可以从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四个方面进行。

一、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是最常采用的治疗方式,适用于轻度或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病人。

其治疗目的是减轻疼痛、缓解症状、调整姿势以及加强腰部肌肉。

具体措施如下:1.局部热敷及休息。

热敷可缓解局部血管痉挛,舒缓肌肉疼痛。

同时,为减轻腰椎间盘间压迫,病人应保持合适的位置。

例如,在床上平躺,垫上低软的枕头。

2.腰腹肌肉锻炼。

通过对腰腹肌肉进行适当的锻炼,可提高腰椎支撑力,控制椎间盘突出的病情,减轻肌肉疼痛。

3.腰椎牵引。

长时间站立、走路等容易加重病情,腰椎牵引是通过拉伸脊柱,减轻腰椎间盘间压迫的一种方法。

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采用过去的药物以减轻腰背部疼痛,具体药物有:镇痛剂、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等。

在采用药物治疗时,应按医生要求正确用药,避免随意超量或长时间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甚至药物依赖。

三、物理治疗物理治疗的目的是通过外部物理手段加速病情的康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针灸理疗。

它的作用因人而异,有的人一般会感觉舒适,要求不如愿时,会出现反胃、咳嗽等症状。

2.拔罐理。

是在脊柱病区进行的一种吸引治疗,对于治疗腰间盘突出,缓解椎间盘突出疼痛效果颇佳。

3.按摩推拿。

对于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常常会感到区域异常疼痛。

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可以起到缓解症状和舒缓神经的作用。

四、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最后的选择,适用于病情严重,药物和物理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

手术方法目前主要有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两种,无论何种手术方法,都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医生,并需麻醉、手术后恢复等相关措施。

注意事项:1.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坐、站或卧床等,以免加重病情。

腰间盘突出按摩推拿法

腰间盘突出按摩推拿法

腰椎间盘突出按摩推拿法【摘要】目的:总结按摩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按摩推拿治疗。

结果:100例病人,好转63例,无效37例。

结论:采取按摩推拿法可以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千草堂筋骨康保健液,治疗效果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的常见病,也称为腰椎间盘纤维破裂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各部分,尤其是髓核,不同程度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作用下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破裂脱出在椎管内,导致邻近的神经根刺激或压迫。

出现临床表现腰疼,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

1.治疗方法:辅助手法:患者俯卧位,操作者运用滚、揉、拿、捏手法循环按摩。

按阿是穴、肾俞、膀胱穴、环跳、委中、承山穴位。

到达整脊理筋、祛瘀活血、行气止痛。

补肾壮腰的目的,松解椎旁肌肉组织。

滚动法:操作者在患者背腰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由上至下,直至下肢承山穴以下,反复5次,在腰部可以反复屡次。

扳动法:操作者屈膝屈胯,患者仰卧位,操作者用一只手抓住患者肩后部,用另一手骶前上棘,两手用力向反方向扳动。

操作时听到响声。

卧硬板床休息。

按压发:患者仰卧,两手把住床头。

助手站立患者床前拉住腋部,另一助手拉住患者脚踝。

两端拉伸牵引约1O分钟操作者用拇指手掌按压椎旁压痛点。

疗效断定:治愈:腰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80。

以上,可以劳动。

无效:腰痛减轻,腰部活动改善,病症、体征无改善。

2.结果:按摩推拿可以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在此根底上,加以使用中药涂抹按摩推拿效果更佳,千草堂筋骨康保健液具有祛瘀止痛,舒筋活络,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患者可以加以应用。

中医推拿手法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中医推拿手法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中医推拿手法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骨科疾病,多发于中年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大,恢复时间长,术后复发率高等缺点。

因此,中医推拿与针灸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广泛应用和重视。

本文对中医推拿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进行分析。

1.研究对象与方法2.治疗方法2.1 传统中医治疗传统中医治疗主要采用中药调理、针刺和艾灸等方式。

中药方剂以祛风、利湿、补肾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证,具有疏通气血,活血化瘀,缓解疼痛的作用。

针灸艾灸则是通过刺激神经末梢,改善局部血循环,调整脊柱的生物电位,舒筋活络,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

2.2 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推拿主要采用拇指、掌根和掌面等部位按摩脊柱、肌肉和韧带,以改善脊柱的运动、增强周围肌力、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回路的修复,同时在按摩中结合针刺和艾灸加强治疗效果。

针灸与推拿相结合,能够协同作用,相辅相成,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神经痉挛,调整生物电位,提高机体自我调节水平,起到疏通气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

3.疗效观察经过8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减轻、肢体麻木等症状明显改善,VAS评分降低;同时,神经根受压的表现及腰椎MRI检查结果均有所改善。

而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VAS评分变化较小。

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结论中医推拿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较快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症状,改善神经根受压的表现,提高机体自我调节能力,减少复发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因此,该疗法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有效的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穴位推拿治腰椎间盘突出

穴位推拿治腰椎间盘突出

穴位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此症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凸起或破裂压迫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从而引起腰痛,以单或双下肢疼痛、麻木及大小便异常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

按形态一般可以分为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膨出和椎间盘脱出三种。

主要病因有:1.过度负重,如重体力劳动、弯腰搬重物。

2.急性损伤。

3.长期震动环境,如司机驾车。

4.腰椎穿刺。

5.椎间盘脱水退变致椎间隙变窄,包绕韧带松弛。

6.脊柱畸形或生理曲度改变。

7.遗传因素。

症状分析症状为腰背痛、腿痛,疼痛反复发作,而后逐渐转成慢性持续性腰背腿痛;坐骨神经疼痛,麻木由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放射至足跟部、脚底部,有时变换体位可以缓解疼痛;下腹部或大腿前侧痛;间歇性跛行;尾骨痛;颈腰综合征,出现全身疼痛;马尾综合征,出现会阴部麻木、便秘、小便失禁,严重时出现双下肢不全瘫痪、尿渚留和大便失禁;单或双下肢发冷;下肢肌肉萎缩;下肢水肿等。

按摩穴位疗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按症状、治疗方法要按顺序进行。

1.解除腰臀部肌肉痉挛:患者俯卧,在患侧腰臀及下肢用轻柔的滚、按等手法进行治疗,促使患部气血循行加快,从而加速突出髓核中水分的吸收,减轻其对神经根的压迫,同时使紧张痉挛的肌肉放松,为下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2.拉宽椎间隙,降低盘问压力:患者仰卧,用手法或器械进行骨盆牵引,使椎间隙增宽,从而降低椎间盘内压力,甚至出现负压,便于突出物回纳,同时可扩大椎间孔和神经根管,减轻突出物对神经的压迫。

3.增加椎间盘外压力:患者俯卧,用双手有节奏地按压腰部,使腰部振动,然后在固定患处部位的情况下,用双“腰部后伸扳法”,使腰部过伸。

本法可以促使突出物回纳或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

4.调整后关节,松解粘连:用“腰部斜扳或旋转复位手法”,以调整后关节紊乱,相对扩大神经根管和椎间孔。

由于斜扳和旋转复位时,腰椎及其椎间盘产生旋转扭力,从而可以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

反复多次进行,可以逐渐松解突出物与神经根的粘连。

腰麻下大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麻下大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次。⑤斜扳 : 一人用两手扶住病人上侧之肩胛部 , 一 们根据 内经“ 不通则痛 , 通则不痛 ” . 的原则 , 药物治 人用两 手扶住病 人上侧 之髂翼 部 ,两人 同时用 力迅 疗上 以温经通 络 为主 ,伴 下肢麻木 掣痛者 ,方加 地 速将上 背部 向前 扳 , 骨盆 向后 扳 , 将 连续作 3 。 次 龙、 全虫 、 川草 乌 、 制 乳没 药 等 , 过 临床 观察 , 效 通 疗
面控制 在 T 8以下 , 监测 患者 血 压 , 麻 醉平 面稳 定 待
的患者 , 在腰 麻推 拿后脊椎 畸形可 顿获 明显 改善 , 腰 腿 痛也 随之 减轻 ,直 腿 抬高 南原 来 2 。3 o 0 ~ 0 显著上 升 到 6  ̄ 7  ̄ 疗 效较 为显 著 , 是 值 得 注 意 的是 , 0~0 , 但
根按 压第 4 5腰椎 处 , 拿约 1 2分钟 。 、 推 、 1 术 后 处理 . 2 推 拿结 束后 , 用推 车护 送病 人至病 室 , 卧于 木板 床 , 部 垫一块 2 3m厚 小棉 枕 , 平 腰 ~c 以
利 于腰椎 生理前 凸 的恢 复 。
111 治 疗 前准备 : 病 人 入院后 , 炼 卧床 小便 ; . . ① 锻
在腰麻 和推拿过 程 中 , 由于 反复更换体 位 , 故必须密
后即可施行 大推拿 手法 。
11 大 推拿手法 和步骤 : .. 3 第一步 : 仰卧位 。① 对抗 牵 引:由医生 和助手 分别 拉病 人两踝 部 及推腋 窝 部 作对抗 牵引 3次 , 次持续 1 每 分钟 。② 直腿抬 高 、 屈
腰 麻 下大推 拿 治疗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杨潞侠
江苏省无 锡市第 九人 民医院
关键 词

治疗腰间盘突出穴位按摩

治疗腰间盘突出穴位按摩

治疗腰间盘突出穴位按摩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口脱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及马尾神经而产生的腰腿串痛,即腰痛伴根性坐骨神经痛等症状。

治疗腰间盘突出穴位按摩,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不受环境及条件的限制,既安全、经济、可靠,又无副作用。

推拿和按摩是通过不同手法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经皮肤渗透到肌肉、筋膜、骨关节、神经、血管、淋巴等组织,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及软组织和骨关节的调整,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从而使肌体功能恢复而达到治疗目的。

从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运用各种不同手法技巧的实施,不仅可调节机体平衡及神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皮肤及肌肉弹性,而且还能起到正骨理筋,解痉止痛,滑利关节,松解粘连等作用。

坚持按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减轻疼痛。

其推拿按摩治疗手法分为患者俯卧位、侧卧位及仰卧位。

一、俯卧位推拿按摩手法1.俯卧位推拿按摩手法:在患侧下段胸腰棘突旁至骶骨处,施掌推法。

医者立于患者一侧,从胸椎向腰椎至骶骨用双掌由上向下单方向的直线移动1~2分钟,能起到舒筋活血、解痉消炎止痛、增加皮肤弹性的作用。

2.腰部棘突位双手掌分推法。

医者双手掌根相对,从腰椎棘突部位向两侧推移2~3分钟。

使腰肌放松,解除疲劳。

3.腰部掌揉或双手重迭揉法。

用手掌大鱼际或掌根部分附着于体表部位或穴位上压住皮肤环旋转动5分钟。

4.腰部穴位按压法。

用拇指、手掌或肘尖按压两侧的大肠俞(第四腰椎棘突旁1.5寸处)、气海俞(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腰阳关(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志室(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腰眼(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3~4寸凹陷处)及腰部疼痛部位5分钟。

按压用力是垂直的,且由轻到重,直达深部。

5.拇指点揉所按压过的穴位及疼痛部位。

用拇指罗纹面附着于体表部位或上述穴位上做轻柔缓和的回旋转动。

6.腰部棘突两侧到髂关节处揉按法。

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奇效

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奇效

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奇效腰椎间盘突出,这个让人烦恼的病症,如今越来越常见。

很多患者深受其苦,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而在众多的治疗方法中,中医手法治疗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出了令人惊喜的效果。

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它并非是一种单一的治疗手段,而是一系列手法的综合运用。

常见的中医手法包括推拿、按摩、正骨等。

推拿手法是中医手法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拿师通过双手在患者的腰部、臀部及下肢等部位进行推、拿、揉、按等操作。

这种手法能够促进腰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痉挛。

想象一下,长期紧张的肌肉就像被拧紧的发条,而推拿就像是给它们松了松劲儿,让它们重新恢复弹性和活力。

按摩手法则更加注重对穴位的刺激。

中医认为,人体上分布着众多的穴位,每个穴位都与身体的某个部位或功能相关。

通过对特定穴位的按摩,可以调节气血运行,疏通经络。

比如腰部的肾俞穴、命门穴等,按摩这些穴位能够增强肾脏功能,补充腰部的元气,从而有助于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正骨手法更是中医手法治疗中的“绝招”之一。

当腰椎间盘突出导致腰椎关节错位时,正骨手法就派上了用场。

正骨师凭借着精准的判断和熟练的手法,将错位的关节进行复位。

这就好比是把歪了的架子重新扶正,让腰椎重新回到正常的位置,恢复其正常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原理,主要在于调整人体的气血、经络和筋骨。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它能够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缓解炎症反应,促进组织修复。

举个例子,有一位患者李先生,长期从事伏案工作,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

他腰部疼痛难忍,下肢还出现了麻木的症状,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李先生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包括吃药、打针,但效果都不明显。

后来,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选择了中医手法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推拿、按摩和正骨治疗,李先生的症状逐渐减轻。

腰部的疼痛明显缓解,下肢的麻木感也逐渐消失。

最终,他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论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论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药卫生
M e d i c i n e a n d H y g i e n e / F e b . 2 0 1 5 , V o 1 . 1 , N o . 3
文献练述
论 推拿 ( I 交摩) 治疗腰椎 问盘突 出瞌
李 广洲
哈尔滨市中医按摩学会
[ 摘
经痛。
黑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0 1

2 . 4 斜扳法。患者健侧 卧位 , 医者一手 扶住 患者 肩前部 。 另一 手肘 关节抵住髋后部 , 令患 者上身 尽量后 旋 , 此时, 抵住 髋关 节 的肘部 用 力做相反方 向扳动 。取左 侧卧位 , 左 下肢伸直 , 右下肢屈 曲放 在左膝 关节上部 , 家人 以左肘 内侧压 住右髂 骨 , 右肘 顶住 右肩 关节 , 两肘 相 反用力 , 可 听到下腰椎关 节作 响。对侧也施 以同样方 法。取侧 卧位 , 用滚 、 揉腰臀部及 下肢肌 肉, 使局部肌 肉放 松 , 血液循环 加快 , 以利 于 突 出髓核 的水分 吸收。取俯 卧位 , 用拇 指 指端按 压 肾俞 、 腰 阳关 、 承 扶、 委 中、 承 山穴各 1 分钟 , 然后 再抱 腿运腰 。取俯卧位 , 用掌根有 节 奏 的按 压腰部 , 使 腰部振动 , 然后 固定腰部 , 一手托双下 肢 , 使腰部 过 伸, 促使髓核 回纳。 3 推拿治疗腰椎 间盘突 出症 的作用机理 腰椎 问盘突出症 是多源性卡压 的结果 , 神经轴 流是双 向性 的 , 上 位卡压 可影 响下位轴流 , 下位 的卡 压亦 可影 响上位 的轴 流。上位 卡 压 的纠正可改善下位 的轴 流 , 而下 位卡压 的纠正 亦可 改善 上位 之轴 流。推拿 治疗腰椎间盘突 出症 的机理 , 主要 是松解周 围性卡压 点 , 改 善神经 上位 之轴流 , 从而使腰椎 间盘突 出症 的症状体 征逐渐缓 解 、 乃 至消失。这就可以理 解为 什么 推拿 治疗 后 , 复查 C T突出 大小无 改 变, 而临床症状体征均消 失。尽管 推拿按 摩是 治疗腰 椎 间盘 突出症 重要 的非手术疗法之一 , 但应 当注 意 , 目前非 手术 治疗 的方法 较多 , 除了推 拿按 摩以外 , 还主要包括有休息 、 中药 内服外 用 、 针灸 、 消炎止 痛药 物 、 理疗 、 骨盆牵引 、 腰背肌锻炼 , 以及 应用支具 和硬膜外 激素封 闭等等 。单一疗法有其优势 和不足 , 目前 仍应 以 以中西 医结合 综合 治疗 效果为佳 。因此 , 在推拿 按摩治 疗腰 椎 问盘突 出症 的临床 实践 中, 不妨配合其它非手术疗法 。以便 提高临床疗效 。 参考文献 [ 1 ] 胡 有为 . 腰椎 间盘突 出症[ M] . 北京: 人民卫生 出版社 [ 2 ] 叶平 . 按摩 治疗腰椎间盘突 出症[ J ] .按摩与导引 [ 3 ] 翁文水 ; 沈 国权 .推拿治疗腰椎 间盘突 出症 的作 用机理 .按摩 与导引 [ 4 ] 王绍 山.斜板 治疗腰 椎 间盘突 出症 4 5例临床 体 会 [ J ] , 中原

推拿手法配合太极拳运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手法配合太极拳运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手法配合太极拳运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手法和太极拳都是非常有效的养生保健方法。

然而,当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实现一些更为深入的治疗效果。

在现代医学环境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成为一个比较常见、困扰着很多人的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推拿手法配合太极拳运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其效果。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及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因腰椎的韧带和纤维环长期受损而引起的疾病,导致椎间盘和神经根受到挤压、刺激,导致疼痛、瘫痪、麻痹等症状。

该病常常由于腰部剧烈扭转或重物提取而引起,长期慢性劳累,生活不规律、脊柱负荷过大等因素也是该病的原因。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下腰部疼痛、腰肌紧张、下肢放射痛、下肢无力、尿失禁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其次,推拿手法与太极拳所代表的健康养生理念。

推拿手法源远流长,是中华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用手的穴位按摩和治疗手法调节人体的气血,促进冲穴释放和平衡气血流通的目的,使之舒畅疏通,排除人体疏于积蓄的积极离子。

太极拳源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养生体育运动,它注重身体的放松、调和身心和谐,遵从“勿用力、以柔克刚”的原则,太极拳动作如同柔和的水波,给人以精神上的宁静,体力上的舒展。

推拿手法和太极拳本质上都是一种按摩、拉伸、舒筋活络的保健手段,两者互相结合,即可达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目的。

在运动中运用推拿手法,通过人手按摩,在运动过程中配合推拿手法调动人体经络脉络、扶助人体内气体的流动,帮助缓解人体的各种躯体不适。

而太极拳的缓慢、旋转式的动作也恰好适合运用推拿手法来辅助按摩身体的各个部位。

这样,推拿手法配合太极拳能够有效地促进气血和谐流通,舒缓肌肉和神经,减轻疼痛,并缓解和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诸多不适。

最后,推拿手法和太极拳如何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按摩腰部穴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主要是因为椎间盘膨出、神经根受挤压,而导致的。

滚轮按摩、拍打、按揉腰部穴位,如肾俞穴、命门穴、腰阳关、魄户等,可以促进腰部的血液循环,降低腰部疼痛。

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1. 引言1.1 疾病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腰痛、下肢酸痛、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由于椎间盘退行性变或外伤等引起,导致椎间盘向椎管内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造成症状发作。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但这些治疗方式存在着各种缺点,例如药物治疗需要长期使用且有一定副作用,手术治疗风险较大且术后恢复周期较长。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成为了一种较为新颖的治疗方法,通过小针刀疗法疏通经络、缓解炎症,配合推拿按摩放松肌肉、促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这种治疗方法既能有效地缓解症状,又能减少药物的使用和手术的风险,备受患者青睐。

1.2 治疗方法介绍小针刀是一种微创手术工具,通过直径小于创面的刀尖小针进行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症状。

而推拿按摩则是一种传统的物理疗法,通过推、拿、揉、捏等手法刺激患者的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达到治疗的效果。

小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综合性治疗,不仅可以缓解疼痛,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和生活质量。

通过结合小针刀和推拿按摩的疗效,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2. 正文2.1 适用人群针刀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适用于以下人群:1.已经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

这些患者通常会出现腰部疼痛、腰部僵硬、下肢放射痛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2.患有腰部肌肉劳损或疲劳的人群。

这类人群可能由于长时间保持不良的坐姿或站姿,导致腰部肌肉疲劳或劳损,容易出现腰痛等症状。

3.因为长期劳累、缺乏运动等原因导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人群。

这类人群通常会出现腰部僵硬、活动受限、腰椎间盘退变等情况。

4.年长者或久坐人群。

由于年龄增长或长期久坐不动,腰部肌肉容易萎缩,腰椎韧带容易松弛,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按摩牵引法治疗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会

按摩牵引法治疗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会

按摩牵引法治疗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会山西省绛县五四四九医院吴刚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椎纤维环破裂症,即由多种原因导致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后腰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表现为腰痛和放射性坐骨神经痛等一系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笔者从实践中,采用牵引复合按摩手法治疗本病,收到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政:临床资料由于腰椎间盘纤维环后外侧较薄,后纵韧带贯脊固定于后,但在第一腰椎水平以政,后纵韧带变窄,到第一腰椎和第一骶椎最窄,加上腰的活动范围广泛,随的重力最大面保护能力相对较差,尤其在劳损积化以后更易发病。

临床表现及体征主要有:1腰部疼痛,活动受限,有叩击痛,下肢沿坐骨神经区呈放射性,2常大劳累,受寒冷或咳嗽,打喷嚏时症状加重,3.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4屈颈试验及颈静脉压迫试验阳性;5脊柱侧弯或棘突偏歪;6小腿后侧及足脊皮肤感觉障碍,日贸出现肌肉萎缩。

本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田58例,女22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0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5天,根据临床症状和X线,CT定位,突出在L3-L418例,L4-L554例,L5-S18例。

治疗方法牵引:用腰椎牵引持续负重治疗,步骤如下:嘱病人俯卧于床,在胞背部和腰骶部分别用皮制牵引带固定。

束紧,腰部的固定务必在病变腰椎相对应的部位,籍以稳定和按压病位,然后政位负重,重量要以患者自身体重的50%为宜,或轻或重不据个体差异和病情面定。

让口才感到腰2部有拉力感,松解状而舒适内度。

持续治疗30分钟,接着松解牵引带,结束牵引,但需嘱患者静卧数分钟后,稍微活动即可,忌做大幅度旋转动作。

二按摩治疗1患者俯卧位,术者在患者肩背到腰骶部自上下掌摩,捋顺3-5遍,然后施力揉,滚腰脊两侧部位,交替施术3-5遍。

手法要轻而不浮,缓而不滞。

2接着又手推法,以患脚臀部到踝部沿后侧面施术5遍,再在臀部大小腿部用弹拔法5分钟,施术时臀部可用肘尖,大腿外侧可用拳小腿外用指,手法轻重适宜,以胀发热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摩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李金岭
【论文摘要】目的,观察用按摩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方法采用揉、按、滚、拿法及点穴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8例。

结果症状消失52例,好转3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

结论按摩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按摩手法、点穴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的变性、破坏、髓核从损伤的纤维环处膨出、突出,其突出的部分和变性的纤维环引起脊髓、马尾神经、腰神经根的压迫刺激症状,或者是因髓核的变性,软骨板也相继变性,以致髓核突向椎体内。

临床主症为腰痛及下肢放射痛。

本症在按摩临床中十分常见,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好发于20-40岁之间,典型的髓核突出症也不容易发生于老年人。

临床以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多见,偶见于腰3、4椎间盘突出。

【病因机理】发生本病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内因是椎间盘本身退行性变或椎间盘有发育上的缺陷;外因则有损伤、劳损及受寒着凉等。

1、外伤劳损尤其是积累性劳损,是引起纤维环破裂的重要原因。

由于腰椎排列呈生理前凸,椎间盘后薄前厚,当人们在向前弯腰时,髓核就向后方移动,由于受到体重、肌肉和韧带等张力的影响,髓核产生强大的反抗性弹力,这反抗性弹力的大小与
负重的压力成正比,在此情况下,如果这种力量过大,或椎间盘纤维环本身已有缺陷,就可能使髓核冲破纤维环面向侧后方膨出或突出,引起神经根、马尾或脊髓的压迫症状。

2、受寒有不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无外伤史及劳损史,只有受寒着凉。

其原因可能由于椎间盘有发育上的缺陷,受寒后使腰背部肌肉痉挛和小血管收缩,影响局部的血循环,继而影响椎间盘的营养。

同时肌肉的紧张痉挛可增加对椎间盘的压力,特别对已有变性的椎间盘,可造成更进一步的损害,致使髓核突出。

【临症表现】
1、腰部疼痛多数患者有数周或数月的腰痛史,或有反复腰
痛发作史。

2、下肢放射痛凡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者,一侧下
肢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

3、腰部活动障碍腰部活动在各方面均受影响,尤以后伸障
碍为明显,少数患者在前屈时明显受限。

4、脊柱侧弯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脊柱侧弯。

侧弯的方
向可以表明突出物的位置和神经根的关系。

5、主观麻木感病程久者,常有主观麻木感。

多局限于小腿
后外侧、足背、足跟或足底。

6、患肢温度下降。

不少患者患肢感觉发凉。

【检查】
1、触诊在腰4.5、腰5骶1、棘突旁有明显压痛,用力按
压时,可引起放射性疼痛的加剧,在居髎、环跳、委中、阳陵泉、绝骨等穴也常有程度不同的压痛或串痛、串麻等现象。

2、腰脊柱姿势由于椎间隙变窄,使椎体间原有的解剖位置发生变异,使脊柱的正常生理曲线发生变化。

同时,也由于机体保护性的避痛作用,表现为避免压迫脊神经而发生的躯干的姿势变化,其表现有脊柱侧弯成角、变直、后凸畸形等。

3、直腿抬高及加强实验阳性。

【一般资料】
病人均为康复中心患者,98例中,男63例、女35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72岁,病程最长者19年,最短者5天,均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有腰椎间盘突出。

其中腰椎间盘左侧突出的有59例,右侧突出的36例,双侧突出的3例。

突出部位中3、4腰椎膨出的11例,4、5腰椎突出的41例,腰5骶1突出的46例。

症状表现为腰不能后伸59例,前屈后伸都受到限35例;伴有骨质增生37例。

【治疗方法】
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揉、按、滚、拿法于腰臀部及患侧下肢中度轻手法让患者感觉稍痛即失,反复施术约15-20分钟,再拿揉腰俞、命门、风市、环跳、委中、阳陵泉、昆仑等穴,加深其强度,以舒筋活血。

1、抖下肢,患者俯卧位,双手抓床头,医者双手握住患肢脚踝,缓缓用力牵拉,同时上下小中幅度抖动,以增大脊柱间隙,松解粘连,使突出物回纳。

2、后伸揉腰法:
患者俯卧位,一手托起患侧下肢抬高到一定高度并做外展动作,使髋关节后伸,医者另一手以滚法滚揉患处,使突出物回纳,治疗时根据患者症状不同选用。

最后于患者腰臀部及患侧下肢部位施滚,拿揉等缓解手法,点揉患侧环跳、风市、委中、承山、昆仑、太溪、太冲结束。

上述方法每日一次,10次为1疗程,治疗期间卧硬板床休息,并注意局部保暖。

【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伤科按摩学》腰椎间盘突出《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正常工作;2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3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治疗结果】:本组98例,治愈病症体征完全消失,直腿抬高在80°以上,可恢复原工作的49例,点50%;显效: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直腿抬腿高超过70°,可恢复原工作的33例,占35%;好转:症状体征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可参加工作的9例,占10%;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不能参加工作的5例,总有效率为95%,
典型病例:例1赵XX,女39岁,银行职工,2010年3月8日初诊。

主诉:腰部疼痛多年,1个月前疼痛加剧,左下肢放射痛至小腿外侧,翻身、行走困难,生活不能自理。

查体:腰椎生理曲度消失,L4-5压痛明显,脊柱韧带僵硬,直腿抬高试验左(+),运动障碍。

CT片示:L4-5间盘向中央突出,L5-S1间
盘突出,硬膜囊受压。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采用上述方法治疗26次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疼的主要原因之一,常使人们丧失劳动能力,严重损害人的身体健康。

临床常用康复按摩手法和医疗按摩手法。

人体的脊柱是由骨性椎体、椎间盘及脊髓构成,它的稳定性有赖于周围各种韧带及肌肉组织的保护。

突出物刺激或压迫神经根,从而使神经的兴奋性增强、致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发生痉挛、神经根受压迫、出现腰肌疼痛性痉挛。

点、按、推、揉椎体旁肌等,可使肌肉痉挛得到松解,提高椎旁肌肉的兴奋性,从而促进局部组织新陈代谢,减轻对神经干、脊神经后支、背根神经节、窦椎神经的刺激,使腰疼症状得到改善。

通过临床实践证明,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治疗过程中,嘱患者勿抬、挑重物,忌剧烈活动等,以防再次复发。

【参考文献】《伤科按摩学》主编郭振芳,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