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热力学基团贡献法

合集下载

对应态基团贡献法(CSGC)估算有机物蒸汽压

对应态基团贡献法(CSGC)估算有机物蒸汽压

对应态基团贡献法(CSGC)估算有机物蒸汽压
对应态基团贡献法(CSGC)估算有机物蒸汽压
通过引入拟临界性质的概念,将对应态原理与基团贡献方法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物性估算方法--对应态基团贡献法(Corresponding State Group Contribution,简称CSGC).将其与Riedel方程相结合,提出新的蒸汽压估算方程(CSGC-RE方程),用于纯物质饱和蒸汽压的估算.经过对包括各类烃、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卤素化合物等20类349种物质5254个数据点的回归计算得到的87种基团的贡献参数值,总误差1.35%.为说明该方程的准确性,还给出了Riedel式、Lee-Kesler 式以及Riedel-Plank-Miller式计算结果的比较.新模型既有对应态法简单的形式,又具有基团贡献法广泛的预测能力,仅需要物质极易获得的正常沸点数据,便可准确估算物质的蒸汽压,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有机物物性估算方法.
作者:衣守志孙畅马沛生作者单位:衣守志,孙畅(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222)
马沛生(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3)
刊名: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年,卷(期):2002 16(5) 分类号:O642.42 关键词:基团贡献有机物蒸汽压物性估算。

化工热力学讲义

化工热力学讲义

化工热力学补充讲义沈阳工业大学化工热力学补充讲义说明化工热力学目前尚没有公开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我们选用了中国石化出版社(原烃加工出版社)出版的石油化工大专院校统编教材“化工基础热力学”作为主要教学参考书。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目的,编写了化工热力学补充讲义。

利用状态方程计算热力学性质的计算公式推导比较困难,我们将从文献中查到的一些常用的公式补充到讲义中,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这些公式以及能够从文献中查到所需要的公式。

化工基础热力学中的许多内容是参考美国Smith教授等人编写的,1975年出版的化工热力学导论第三版一书。

现在化工热力学导论已经出版了第六版。

我们本着便于应用的原则,参照化工热力学导论的英文教材,将新版教材中对第三版改动较大的部分内容补充到讲义中。

第一章绪论一化工热力学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热力学是一门研究能量、能量传递和转换以及能量与物质物性之间普遍关系的科学。

热力学(thermodynamics)一词的意思是热(thermo)和动力(dynamics),既由热产生动力,反映了热力学起源于对热机的研究。

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开始,随着蒸汽机在生产中的广泛使用,如何充分利用热能来推动机器作功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和政治家 Benjamin Thompson (1753-1814) 通过炮膛钻孔实验开始对功转换为热进行研究。

他在1798年的一篇论文中指出,制造枪炮所切下的铁屑温度很高,而且不断切削,高温铁屑就不断产生。

既然可以不断产生热,热就非是一种运动不可。

1799年,英国化学家 Humphry Davy (1778-1829)通过冰的摩擦实验研究功转换为热。

当时,他们的工作并未引起物理界的重视,原因在于还没有找到热功转换的数量关系。

1842年,德国医生Julius Robert Mayer (1814 - 1878) 主要受病人血液颜色在热带和欧洲的差异及海水温度与暴风雨的启发,提出了热与机械运动之间相互转化的思想,并从空气的比定压热容和比定容热容之差算出热的功当量。

化工热力学总结

化工热力学总结

PV B C D z 1 2 3 RT V V V
PV z 1 B ' P C ' P 2 D' P 3 RT
一般取两项
z 1 B p
'
B z 1 V
BP z 1 RT
R—K Eq 式(2-6)、式(2-22)
普遍化关系式法 ① 两参数通用Z图
id
ˆ id x f 0 f i i i
10. Q函数表达式

f 0 i L R f i
f 0 i HL K i
11. 理想溶液及性质
nG E / RT nQ ln i n n i i T , P,n j i T , P,n j i
R T T
(2) 对真实气体 等P:ΔHp,ΔSp,计算式同理想气体,但Cp≠Cp‘ 等T: 积分
H V V T P T T P
S V P T T P
H T
4.剩余性质的定义式
5. 热容的定义式
U Cv T V
ME M M
H Cp T P
二.热力学关系式 热力学性质的关系式,最基本的是四个微分方程, 由四个微分方程式,据数学关系推导出的Maxwell 关系式。 原始函数关系式
H=u+PV G=H—TS
2.中压下 (1)V、L两相皆看作理想溶液
ki yi / xi f oL i / f ov i f T , P
Ki可由列线图查取 (2)非理想体系(电算)
yi f i
ov
xi f i
oL
3.高压下

benson基团贡献法

benson基团贡献法

Benson基团贡献法1. 简介Benson基团贡献法(Benson group contribution method)是一种用于估算有机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对有机分子中各个功能基团的贡献进行加和,从而预测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如熔点、沸点、溶解度等。

该方法在有机化学和药物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 背景在有机化学中,了解分子的物理性质对于合成新化合物、优化反应条件以及预测其行为至关重要。

然而,实验测定每个新合成的化合物的性质是非常耗费时间和资源的。

因此,发展一种可靠且高效的方法来估算这些性质变得十分重要。

Benson基团贡献法通过将一个分子拆分成各个功能基团,并使用已知基团性质数据来估算整个分子的性质。

这种方法利用了基团之间相互作用的简单加和原理,可以快速预测目标分子的性质。

3. 基本原理Benson基团贡献法将每个功能基团视为一个相互独立的单位,具有特定的热力学性质。

每个基团都被赋予一个特定的基团参数(group contribution),该参数与该基团的性质相关联。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从文献中获得。

对于一个给定的分子,其性质可以通过将各个功能基团的贡献加和得到。

例如,对于一个分子的熔点,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估算:Tm = Σ(Tm_i * n_i)其中,Tm表示分子的熔点,Tm_i表示第i个功能基团的标准熔点,n_i表示第i 个功能基团在分子中出现的次数。

类似地,其他性质如沸点、溶解度等也可以使用类似的方法进行估算。

4. 应用领域Benson基团贡献法在有机化学和药物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于以下方面:4.1. 合成规划在合成新化合物时,预测其物理性质对于确定最佳合成路径至关重要。

Benson基团贡献法可以帮助化学家在合成前预测目标分子的性质,并据此选择最合适的合成路线。

4.2. 药物设计药物的热力学性质对于其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过程至关重要。

北京化工大学高等化热大作业-基团贡献法

北京化工大学高等化热大作业-基团贡献法

浅谈基团贡献法引言不久前,我前往导师XXX的办公室,与他沟通交流学业上的问题。

谈话间,王老师提及的一种建立自由基聚合反应过程机理模型的方法──链节分析法[1],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这一方法可以对复杂的聚合反应过程进行准确的动态模拟,解决了以往须同时求解无限多个微分方程才能模拟聚合过程的难题。

通过这篇文献[1]我得知,对于高分子聚合物体系的热力学性质的处理,一直是建立聚合反应机理模型的难题之一。

此法[1]不再把组成和链长不同的无穷多的聚合物大分子作为组分,而是将流程模拟系统的组分中出现的C、E、A·、R·等基本单元,参考其相应的单体物性,从而得到大分子聚合物的各种热力学性质。

高分子的绝大部分热力学性质如密度ρ、比热容C p、焓H、摩尔体积V b、各种临界参数都能利用Joback基团贡献法,由基本单元的物性计算得到。

联想到化热课堂上与基团贡献法有关的似乎只有UNIFAC模型,因此我想对物性估算法中的基团贡献法展开讨论,描述各种不同的方法并加以简单的评价。

这便是本题目的来源。

第1章临界参数估算方法不论是通过自己对化工热力学的学习,还是通过对文献的查阅,都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对纯物质而言,临界参数是最重要的物性参数之一。

其实,在所有的PVT关系中,无论是对应状态法还是状态方程法都与临界数据有关。

对应状态法已成为应用热力学的最基本法则[2],借助于对应状态法,物质的几乎所有的热力学参数和大量的传递参数可被预测,而对应状态法的使用又强烈地依赖于临界数据。

此外,涉及到临界现象的高压操作,如超临界萃取和石油钻井[2],也与临界参数密切相关。

总而言之,临界数据是化工设计和计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数据。

临界参数如此重要,前人自然少不了花费巨大精力对其进行收集、整理和评定,但据我了解,所收集的临界数据大多局限于稳定物质的临界数据。

虽然近几年对不稳定物质临界参数测定方法的研究在开展着,并且也测定了一些不稳定物质的临界参数,但大部分的不稳定物质仍由于测定难度大而缺乏实测的临界数据。

化工热力学

化工热力学
i
i
0
对二元系统:
x1d ln γ1 x2 d ln γ 2 0
用途: 由已知组分的活度系数计算未知组分的活度系数。
4-9-2 不对称超额性质
定义:真实溶液与理想稀溶液的摩尔性质之差
若M=G:
M
G G
is*
E
M M
is*
is
G
E*
xi (G i Gi ) xi RT ln γ* i
is fi
其中上标 is " 理想稀溶液 "
2 溶质的计算:Herry规则
H i , solvent xi
H i , solvent 溶质i在溶剂中的 Herry 常数
4-8
活度系数及其归一化

根据参考态不同活度系数分为:
1 对称归一化的活度系数 2 不对称归一化的活度系数
4-8-1对称归一化的活度系数
4-10-4 NRTL方程和Uniquac方程
为了改进Wilson方程,出现了许多修正的Wilson方
程,有代表性的有NRTL和Uniquac方程。
优点: 1.二者和Wilson一样,能进行多元系统的计算。 2.能用于液相分层系统,因此可用于L-L平衡计算。
1.NRTL方程:
ln i
x j jiG ji
2 3 4 ln γ1 2 x2 3 x2 4 x2
其中 2 , 3 , 4 仅是T的函数,求:在同T下溶质组分 的活度系数模型。 解: ∵在低P下,对液体的影响不大,故可按 等T、P处理。由G-D的简化式: 有 x d ln γ 0

i
i
x1d ln γ1 x2 d ln γ 2 0

benson基团贡献法

benson基团贡献法

benson基团贡献法Benson基团贡献法是一种在有机化学中常用的方法,用于描述和分析有机分子中的基团对分子性质和反应性的影响。

这个方法的基本理念是将有机分子看作是由不同的基团组成的,而这些基团可以通过它们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性来预测整个分子的性质和反应性。

Benson基团贡献法建立了一个基团贡献表,其中列出了不同基团对不同性质的贡献值。

这些基团贡献值可以用来计算整个分子的性质,如热力学稳定性、酸碱性、电子亲和性等。

通过对每个基团对总贡献值的求和,可以得到整个分子的性质。

在使用Benson基团贡献法时,首先需要将要研究的分子分解为不同的基团,并检查基团贡献表以确定每个基团的贡献值。

然后,根据基团的数量和贡献值,可以计算整个分子的贡献值。

通过比较不同分子的贡献值,可以预测它们的性质和反应性的差异。

Benson基团贡献法的优点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简化和定量化的方法来描述有机分子的性质。

它可以用来预测化学反应的速率、平衡常数和反应产物的选择性。

此外,Benson基团贡献法还可以用于设计新的化合物,通过选择特定的基团来调节分子的性质,从而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

尽管Benson基团贡献法在许多情况下都是有效的,但它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基团贡献表是通过实验数据和统计方法得出的,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分子和反应。

其次,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环境效应可能会对基团贡献值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在Benson基团贡献法中没有考虑。

因此,在使用Benson基团贡献法时需要谨慎,并结合其他实验和计算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总之,Benson基团贡献法是一种有机化学中常用的方法,可以用于预测有机分子的性质和反应性。

它提供了一种定量化和简化的描述有机分子的方法,可以帮助化学家们设计和优化化合物,以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

然而,使用Benson基团贡献法时需要注意其局限性,并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基团贡献法及其应用讲解

基团贡献法及其应用讲解

5.2.2 分子性质与基团元贡献值的关联
分子性质的值与基团元贡献值之间的关联有下列的一些形式:
(1)直接加和法 就是分子性质值直接由各基团的贡献值以及各
种修正项直接加和而得,即 A niai
i
式中A代表分子的某一性质;ni为i基团的数目;ai为i基团的元贡献或 某种修正项。
(2)函数式法 这种关联法将分子的性质A作为某些参数B,
参照基团所在分子的主体结构及其特点将同一基团再加细分 :如: OH基团,在醇与酚中表现出不一样的性质
按照分子的立体构型划定基团 :顺反结构基团
在划分基团时往往把有共轭效应的基团分开:如1,3丁二烯中的C-C键 比没有共轭分子中的C-C键要短一些
同系物的第一化合物常被当作一个基团单独列出:如甲酸与羧基相连 的是氢原子,而醋酸与羧基相连的是碳原子
5.2.3 基团贡献法中的修正项
分子内构型强烈的影响分子性质的值,而采用纯粹由基团 性质的元贡献值加和,往往不能充分反映分子构型的差异 对分子性质影响的大小。除按基团加和外,常常还要加上 一些修正项,这些修正项常见的有:
1)环式构型修正
如环丙烷、环丁烷、环戊烷、环己烷与环庚烷比较: n<6 的环烃每个-CH2-具有不同的燃烧热,n6以后的环烃每个CH2-具有正常和相同的燃烧热。因此估算环状结构的化合 物的性质时常有修正项,尤其是碳数少的环。
同一种键在各种化合物中不但基本保持一定长度,而且,在典型的
键中A-B的距离可以很准确的表示为A-A及B-B距离的算术平均值
(A和B均代表原子,d代表距离)
d AB

1 2
(d
A
A
dBB )
例如(硅晶体中),由此求得
dCC 1.54A,dSiSi 2.34A

化工热力学第二章4

化工热力学第二章4
化工热力学
第二章
流体的PVT关系
第四节
§2—4 液体的PVT关系
1、Rackett(雷克特)方程——计算饱和液体的摩尔体积
1Tr 0.2857
V
SL
Vc Z c
(s—饱和,L—液体)
对缔合液体的修正式:
V SL V R 0.29056 0.08775 exp 1 Tr
K j a bZ C cZ dZ
2 C
3 C
(j=1,2,a,b,c,d见表2-10)
K 4 0.93 K 2
化工热力学
第二章
流体的PVT关系
第四节
3、Lyderson(莱德逊)、Greenkorn和Hougen对应态法
L r c

r Pr
1 V L Vc f P、T r r 1 VL Vc
第四节
3.0
r
2.5
Tr 0.95
Tr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2.0
0.99
0.97
1.5 1.0 0
饱和液体
2 4
Pr
6
8
10
图 2—11 液体的普遍化关联
化工热力学 例 2—9
第二章
流体的PVT关系
第四节
(a)试估算310K饱和液态氨的千摩尔体积,已知
实验值为 0.02914 m3 kmol1;(b)估算310K、10MPa液态氨 的千摩尔体积,已知实验值为 0.0286 m3 kmol1 。 [解] 由附表1查得氨的 Tc 405 .6 K , P 11.28 MP ,Vc c a
72.5 10 6 m3 mol 1 , Z c 0.242。

酯交换制油酸甲酯的基团贡献法热力学分析_张继龙

酯交换制油酸甲酯的基团贡献法热力学分析_张继龙

摘要 : 采用基团贡献法和赵氏经验公式 ( S l Tb + B Δ g s s) 计 算 了 三 油 酸 甘 油 酯 与 甲 醇 之 间 发 生 的 三 步 连 续 v =A 可逆酯交换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 、 标准摩尔熵 、 标准 摩 尔 反 应 G i b b s函 数 和 标 准 平 衡 常 数 , 并 分 析 了 酯 交 换 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因素 。 结果表明 , 酯交换反 应 是 放 热 反 应 , 低 温 和 高 压 有 利 于 反 应 的 进 行 。 酯 交 换 反 应 的 转 化率在甲醇液相时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较小 , 醇油 比 增 大 可 以 提 高 反 应 的 转 化 率 , 当 醇 油 比 为 2 0∶1 时 转 化 率 达到 9 8 . 8% 。 酯交换反应的转化率在甲醇气相时 , 随着 压 力 的 增 大 而 增 大 , 随 着 温 度 的 增 大 而 减 小 。 通 过 计 算 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 , 表明本文提出的分析方法是可行的 。 关键词 : 基团贡献法 ; 生物柴油 ; 酯交换反应 ; 热力学 ; G i b b s函数 :1 / . i s s n . 0 4 3 8 D O I 0 . 3 9 6 9 1 1 5 7 . 2 0 1 2 . 0 6 . 0 0 4 - j :A 中图分类号 :O 文献标志码 6 4 2 )0 文章编号 :0 4 3 8-1 1 5 7( 2 0 1 2 6-1 6 8 4-0 7
3卷 第6期 第6 0 1 2年6月 2
化 工 学 报 I E S C J o u r n a l C
o l . 6 3 N o . 6 V u n e 0 1 2 J 2
檭檭殐
檭檭檭檭檭檭殐
:B A b s t r a c t i o d i e s e l( F AME) i s a b i o d e r a d a b l e c l e a n e n e r r e s o u r c e c o m r i s e d o f m o n o a l k l e s t e r s o f g g y p y l o n c h a i n f a t t a c i d s t h a t c a n b e o b t a i n e d f r o m a w i d e v a r i e t o f r a w m a t e r i a l s . T h e t h e r m o d n a m i c s o f g y y y r e a c t i o n o f t r i l c e r i d e f o r o f b i o d i e s e l i s e v a l u a t e d u s i n G i b b s e n e r t r a n s e s t e r i f i c a t i o n r o d u c t i o n g y g g y p m e t h o d . T h e t h e r m o d n a m i c c a l c u l a t i o n f o r t h e t h r e e c o n s e c u t i v e r e v e r s i b l e t r a n s e s t e r i f i c a t i o n r e a c t i o n s o f y r o u t r i o l e i n w i t h m e t h a n o l w a s c a r r i e d o u t b m e a n s o f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m e t h o d s a n d Z h a o’ s e m i r i c a l - g p y p , f o r m u l a S l Tb +Bs. F a c t o r s a f f e c t i n t h e c o n v e r s i o n r a t e i n t r a n s e s t e r i f i c a t i o n o f t r i o l e i n a n d Δ g g s v =A -1 , ·m a r e e x a m i n e d . F r o m t h i s a n a l s i s i t i s c o n c l u d e d t h a t t h e r e a c t i o n e n t h a l i s-1 0 . 7 4 2k J o l a t m e t h a n o l y p y 2 9 8K, s h o w i n a s l i h t l e x o t h e r m i c r e a c t i o n . T h e r e a c t i o n s o c c u r m o r e e a s i l a t l o w e r t e m e r a t u r e s a n d g g y y p h i h e r r e s s u r e s . T h e c o n v e r s i o n r a t e o f t r i o l e i n i n l i u i d m e t h a n o l c h a n e s l i t t l e w i t h t e m e r a t u r e a n d g q g p p r e s s u r e . I n c r e a s e i n m o l a r r a t i o o f m e t h a n o l t o t r i o l e i n e n h a n c e s t h e c o n v e r s i o n o f t r i o l e i n . T h e e u i l i b r i u m p q , r e s s u r e c o n v e r s i o n o f t r i o l e i n r e a c h e s 9 8 . 8% a t m o l a r r a t i o o f 2 0∶1 m e t h a n o l t o t r i o l e i n . I n c r e a s e i n o f p , m e t h a n o l v a o r e n h a n c e s t h e t r i o l e i n c o n v e r s i o n w h i l e a n i n c r e a s e i n t e m e r a t u r e o f m e t h a n o l v a o r d e c r e a s e s p p p

基团贡献法及其应用

基团贡献法及其应用

5.1.2 分子内原子的作用距离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直接相连两个原子之间的作用多为共价键,共价 键的键长多数在1至2Å之间 ✓分子内以形成化学键的相邻两原子的相互作用最为强烈 ✓诱导效应 ✓共轭效应 ✓空间效应
总目录
本章目录
上页
下页
5.1.3 结构单元的选择与加和性规则的近似程度
加和性规则是一种近似规则,其近似的程度取决于我们所 选择的结构单元精细程度
子中的手征性碳原子数。
对CӨp和HӨf,则不必作对映异构体修正。
总目录
本章目录
上页
下页
5.3 基团贡献法估算纯组分的基本性质
5.3.1 纯物质临界性质估算
临界性质包括临界温度(Tc)、临界压力(Pc)、临界体 积(Vc)等。在各种临界参数估算法中,比较通用而又可 靠的是基团加和法。
1)Joback法
4)邻位修正
由于邻位的两个基团(或原子)较接近,基团之间便产 生排斥作用,这是不相邻基团所没有的,这种相互作用不能 忽略,而基团贡献参数又无法反映它的存在,故需另加设邻 位修正。
总目录
本章目录
上页
下页
5)对称性修正 用键贡献法和基团贡献法估算理想气体熵SӨ时,通常
必须作分子对称性的修正。 ▪对称数为定义是:分子刚性转动时,分子内相同原子 (或基团)出现独立互换的总次数(不得反转)。为便于 计算,通常把分解为外和内,即: =外. 内 ▪计算分子的对称数一些规律 CP
键中A-B的距离可以很准确的表示为A-A及B-B距离的算术平均值
(A和B均代表原子,d代表距离)
d AB
1 2
(d
A
A
dBB )
例如(硅晶体中),由此求得
dCC 1.54A,dSiSi 2.34A

基团贡献方法

基团贡献方法

基团贡献方法(UNIFAC)估算局部组成模型(NRTL\WILSON\UNIQUAC)的二元参数结合海友的问题给出详细步骤:/thread-581160-1-1.html海友的问题:在模拟时,选用NRTL热力学方法时,二元交互作用参数中没有丙酮和2-甲基戊烷,但在文献中说二者能共沸,常压下组成为丙酮:44%,2-甲基戊烷:56%(质量分数),共沸温度为47摄氏度。

请教高手,如何在ASPEN中设置?第一步:打开A+,选择模板,General with Metric Units;Run Type选择Property Estimation;点确定。

第二步:Setup→Specifications→Global。

Title 需输入;单位选择METCBAR,方便后续温度单位默认℃输入。

第三步:Components→selection→Define components 输入丙酮、2-甲基戊烷。

第四步:Properties→Estimation→Input→Setup→Estimation options→Estimate only the selected parameters→只勾选Binary interaction parameters。

第五步:在Binary对话框中,点击New, Parameter选择NRTL, Method选择UNIF-DMD,Component i 选择丙酮,Component j 选择2-甲基戊烷。

在Temperature中输入多个温度点。

温度范围最好包括两物质的沸点,这点很重要,影响二元参数的准确度。

在这里输入25、30、35、40、45、50、55、60、65共9个温度点。

第六步:Run,查看Results。

运行后,NRTL参数自动保存在NRTL二元相互作用参数中。

第七步:利用该二元交互参数分析其共沸。

首先,将Run Type 改回Flowsheet模式第八步:Tools→Analysis→Properties→Binary,Analysis 选择Txy,Basis选择Mass fraction,点击Go。

基团贡献法及其应用

基团贡献法及其应用

5.1.2 分子内原子的作用距离
分子许多性质之所以具有加和性,与分子内原子的相互作用的特点 有关,分子内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属于短程作用( 1至3Å ),有机化合 物分子中直接相连两个原子之间的作用多为共价键,共价键的键长多 数在1至2Å之间,最长C-I为2.1 Å,最短O-H为0.096 Å,所以分子内 以形成化学键的相邻原子间的相互作用最为强烈。 分子内以形成化学键的相邻两原子的相互作用最为强烈
5.2 基团贡献法 5.2.1 基团的划分
按功能团划分基团,这是基团划分的最基本依据,因为每种功能团 往往表现出有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即使在不同类型的分子中也是如 此,在同系物分子中规律性尤其明显。这正好与划分结构单元的目的相 符合,而功能团之所以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正是由于它所具有的 是特定原子间的特定相互作用。除了按功能团划分基团外,还从下面几 个方面加以细分。(功能团划分依据) 参照基团所在分子的主体结构及其特点将同一基团再加细分 :如: OH基团,在醇与酚中表现出不一样的性质 按照分子的立体构型划定基团 :顺反结构基团 在划分基团时往往把有共轭效应的基团分开:如1,3丁二烯中的C-C键 比没有共轭分子中的C-C键要短一些 同系物的第一化合物常被当作一个基团单独列出:如甲酸与羧基相连 的是氢原子,而醋酸与羧基相连的是碳原子
5.3.2 纯物质正常沸点的估算 正常沸点的实验数据相当丰富,可靠性也高,许多文献中, 有大量实验数据,但仍然有一些物质的Tb值有待估算。正 常沸点较难估算,虽然提出了一些Tb的估算方法,但有实 用价值的只有基团贡献法。
1)Joback法
式中Tb的单位是K,基团贡献值△Tbi见表5-10,通过438种 有机物的数据检验,式(5-15)的平均误差为3.6%。 2)C-G法

用基团贡献方法估算20℃下表面张力

用基团贡献方法估算20℃下表面张力

用基团贡献方法估算20℃下表面张力20℃下表面张力的估算一直是液体物理学和化学工程领域的重要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改进的方法和技术已经被发展出来,以改善表面张力估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这其中,基团贡献方法(GCM)是一种有效的估算20℃下表面张力的方法。

GCM是一种就物理统计模型,利用系统中液体分子所形成的基团,来估算该体系的表面张力。

基团贡献方法是基于对表面张力的直接经验关系,结合系统的特定构造和状态的分子力学模型。

在基团贡献方法中,基团贡献是通过描述液体分子所组成的基团,来估算表面张力的。

它以液体分子形状,键类型,基团之间的紧密度,基团内离子化作用等,作为表面张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除了利用基团贡献来估算表面张力外,GCM还利用部分组分的分子贡献来改善计算表面张力的准确性。

部分组分的分子贡献结合可以考虑到液体分子的构型差异,基团间的紧密度差异,以及系统的温度、压强的影响。

考虑到这些因素,可以有效改善表面张力的估算结果。

此外,GCM也可以考虑物理参数,特别是表面活性剂聚集成团的影响,以改善表面张力的估算。

这种考虑聚集成团的影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模拟表面张力曲线的形状和结构,而这种形状和结构与表面张力的测量结果非常相似。

另外,GCM还可以通过该系统的热力学参量来考虑表面张力。

有些热力学参量,如总能量、极化能、相平衡能、混合能以及加热容量等,可以用于计算液体分子系统的表面张力。

此外,GCM还考虑了液体分子结构和能量分布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以估算表面张力。

通过以上对GCM的介绍,可以得出结论,基团贡献方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估算20℃下表面张力的方法,它可以考虑到液体分子的形状、键类型以及基团之间的紧密度,还可以考虑到热力学因素和表面活性剂聚集成团的影响,以及液体分子的结构和能量分布,从而使表面张力的估算更准确。

总之,基团贡献方法是一种有效的20℃下表面张力估算方法,它可以考虑到液体分子系统的结构特征以及相关的物理参量,因此能够提供更准确的表面张力估算结果。

基团贡献法

基团贡献法

基团贡献法
团簇贡献法是组分在化合物中的贡献力(能量)之间的相互作用的量化表示。

它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可以计算各类诸如反应热、流体相行为、排斥、溶解度和材料性能等有关性质。

基本思想:团簇贡献法是利用团簇结构概念来量化系统的相互关系的方法。

就像一个系统中的每一种组分都有各自的自身特性和相互作用,团簇贡献法做的是将这种系统中的各种相互作用映射到一定的统一表示上,可以用不同的参数建模来更好地描述和预测这种系统的性质。

团簇贡献法的具体实现通常包括:(1)计算可能出现的组分中每一种组分在化合物中的贡献力;(2)计算可能出现的组分中,由团簇结构建模参数计算每一种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力(即团簇贡献);(3)最终把系统中的所有组分及其相互关系的贡献综合起来,得到最终的团簇贡献值。

团簇贡献法的最大优点是:(1)它比传统的实验方法精度高得多,而且在大量的科学研究中也有诸多成功的例子;(2)它比传统的模拟计算方法更容易实现;(3)它比传统的振动几何描述法(VIB)更加人性化和客观,容易理解和应用;(4)它可以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与以往的模拟结果进行验证,而且能够考虑外在因素的影响;(5)它更能更好地反映化合物的性质,更容易更好地识别和克服反应对他的影响;(6)它可以从许多维度来帮助研究者更彻底地理解化合物的性质。

综上所述,团簇贡献法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化工热力学方法讲座PPT

化工热力学方法讲座PPT

液体活度系数模型
优点:
•有效的关联化学品系统在低压下的性 质; •容易使用无限稀释活度系数数据; •可根据基团贡献进行预测; •许多物系的二元相互作用参数可从 DECHEMA 丛书中查出;
液体活度系数模型
局限性:
• 只能用于液相; • 可用的温度压力范围很窄;
• 对超临界组分需采用亨利常数;
立方型状态方程
• Soave-Redlich-Kwong (1972)
RT a P= v b ( v )( v b )
• Peng-Robinson (1976)
RT a P= v b (v 0.414 b)(v 2.414 b)
立方型状态方程-Φi计算
• PR方程Φi计算
• 换热器设计和核算
– 要求焓值及其它性质计算
• 压缩机、膨胀机设计
– 要求熵值及其它性质计算
• 塔水力学计算,管线阻力降、直径计算
– 要求传递性质计算
热力学方法应用步骤
☆ 确定物系的性质:极性或非极性物质 ☆ 选择适合物系的正确的热力学模型.
1、非极性物质-状态方程法或通用关联式法; 2、极性物质-活度系数法; • 确定该物系的关键二元对. • 核实该关键二元对的相互作用参数. • 估算缺少的其它二元对的相互作用参数.
rises again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Not reliable for extrapolation to high acentric factor because of 4th order dependence on Cannot be applied to polar components
• SIMSCI a(T)

基团贡献法及其应用

基团贡献法及其应用
好的估算方法。 1)Joback法
式中TTmm的单1位22是K,△nTmii是T基m团i 贡献值,见表5-10。本法的平均误
差为11%。
2) C-G法
Tm 102.425 ln( ni Tmi n j Tmj )
式中,Tm的单位是K,△Tmi是一级基团贡献值,见表5-12,△Tmj 是二级基团贡献值,见表5-13。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一点 二十五分。
5.1 分子性质的加和性
基因贡献法是建立在分子性质具有加和性的基础上,是指分子的某一性质等于组成该分 子的各个结构单元的元贡献之和,而这些元贡献在不同分子中保持同值。
5.1.1 分子中的键长与键角
键长: 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同一种键在不同的分子中键长基本上是个常数,如
✓分子内以形成化学键的相邻两原子的相互作用最为强烈
✓诱导效应 :CH3COOH(电离常数1.82)与CLCH2COOH(155)的酸性
✓共轭效应:共轭效应的分子中的键长与键角与非共轭不一样,
✓空间效应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一点 二十五分。
5.1.3 结构单元的选择与加和性规则的近似程度
加和性规则是一种近似规则,其近似的程度取决于我们所选择的 结构单元精细程度
分子性质的值与基团元贡献值之间的关联有下列的一些形式:
(1)直接加和法 就是分子性质值直接由各基团的贡献值以及各种修正项
直接加和而得,即
A niai
i 式中A代表分子的某一性质;ni为i基团的数目;ai为i基团的元贡献或某种修正项 。
(2)函数式法 这种关联法将分子的性质A作为某些参数B,C,…. 等等的函数,而B,C,….各基团的元贡献加和而得,即:
2)MXXC法
MXXC法改善了基基、非芳烃上取代基,萘环上取代 基进行了细分其计算公式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 位 数 Z 取 为
ln γ
R i
( = ∑ν ki ) (ln Γk − ln Γk( i ) ) k
N
(i ) Γk是基团 的活度系数 是基团k的活度系数 的活度系数; Γk 是在纯溶剂 中基团k的活度系数; 是在纯溶剂i中基团 的活度系数 中基团 的活度系数;
纯组分i中基团 的活度系数 纯组分 中基团k的活度系数 中基团
Tc = 181.728 × ln
( ∑ n ∆T + ∑ n ∆T )
i bi j bj
( ∑ n ∆T + ∑ n ∆T )
i ci j cj
pc = 0.13705 + 0.1 0.100220 + ∑ ni ∆pci + ∑ n j ∆pcj
Vc = −4.350 + ln
(
)
−2
( ∑ n ∆V + ∑ n ∆V )
基团法发展和分类
早期的基团法很简单,基团划分“粗糙”,所划基团很少。 早期的基团法很简单,基团划分“粗糙” 所划基团很少。 20世纪中叶,用基团法估算标准生产焓及临界性质时,划分 世纪中叶,用基团法估算标准生产焓及临界性质时, 世纪中叶 的基团较多较细。 的基团较多较细。 早期的基团法中,不考虑各种基团间的交互作用。 早期的基团法中,不考虑各种基团间的交互作用。从20世纪 世纪 40年代起,开始修正临近基团的影响。 年代起, 年代起 开始修正临近基团的影响。 基团法从估算固定温度点开始,经过发展, 基团法从估算固定温度点开始,经过发展,目前基团法已经 提出了温度关联式,用于各种温度下。 提出了温度关联式,用于各种温度下。 开始基团法仅用于纯物质的物性估算, 开始基团法仅用于纯物质的物性估算,目前已用于汽液平衡 估算,并用于多种相平衡估算中, 估算,并用于多种相平衡估算中,成为唯一的估算相平衡的 方法。 方法。
基团法发展和分类
早期的基团法很简单,基团划分“粗糙” 所划基团很少。 早期的基团法很简单,基团划分“粗糙”,所划基团很少。 20世纪中叶,用基团法估算标准生产焓及临界性质时,划分的基团较多 世纪中叶,用基团法估算标准生产焓及临界性质时, 世纪中叶 较细。 较细。 20世纪 年代,提出了一些更细致的基团。 世纪80年代 提出了一些更细致的基团。 世纪 年代, 早期的基团法中,不考虑各种基团间的交互作用。 世纪40年代起 早期的基团法中,不考虑各种基团间的交互作用。从20世纪 年代起, 世纪 年代起, 开始修正临近基团的影响。 开始修正临近基团的影响。 基团法从估算固定温度点开始,经过发展, 基团法从估算固定温度点开始,经过发展,目前基团法已经提出了温度 关联式,用于各种温度下。 关联式,用于各种温度下。 开始基团法仅用于纯物质的物性估算,目前已用于汽液平衡估算, 开始基团法仅用于纯物质的物性估算,目前已用于汽液平衡估算,并用 于多种相平衡估算中,成为唯一的估算相平衡的方法。 于多种相平衡估算中,成为唯一的估算相平衡的方法。
ln γ ic = ln
φi
xi
+
Z θ φ qi ln i + l i − i xi 2 φi
∑x l
j
j j
Z l i = (ri − qi ) − (ri − 1) 2 qx θi = i i ∑qj xj
j
φi =
ri x i ∑ rj x j
j
( qi = ∑ν kk )Qk ( ri = ∑ν kk ) Rk
unm 为基团交互作用能量参数;M为组分数;N为基团数。 为基团交互作用能量参数; 为组分数 为组分数; 为基团数 为基团数。
•UNIFAC法的应用情况: 法的应用情况: 法的应用情况
UNIFAC法首先在 法首先在VLE中使用的,而不久就在 中使用的, 法首先在 中使用的 而不久就在LLE、 、 GLE、SLE、和超额焓、黏度等的计算中得到使用。并 、 、和超额焓、黏度等的计算中得到使用。 且在使用中进行了不同的修正。主要修正为: 且在使用中进行了不同的修正。主要修正为: (1)增加基团,如加入纯气体作为基团:N2、O2、H2、 )增加基团,如加入纯气体作为基团: CO、CO2、H2S、CH4、C2H6、C2H4、C2H2; 、 、 (2)为校正异构的影响,增加基团; )为校正异构的影响,增加基团; (3)改进剩余项和能量交互作用参数的计算公式。 )改进剩余项和能量交互作用参数的计算公式。
对应状态法(对比态法) 对应状态法(对比态法) 基团贡献法
基团贡献法
基团法概述
基团法主要用于估算有机物的物性 由于构成常见化合物的基团只有约100个 , 个 由于构成常见化合物的基团只有约 因此100个基团就基本上可估算各类有机化 因此 个基团就基本上可估算各类有机化 合物的物性了。 合物的物性了。
θ
(i) m
=
( Qm X mi )
∑Q
n =1
N
n
( X ni )
Qm , Qn 是基团 、n的表面积参数 是基团m、 的表面积参数 的表面积参数;
X
(i ) m
是纯组分i中基团 的分数 其计算公式如下: 是纯组分 中基团m的分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中基团 的分数, X
(i ) m
=
( ν mi )
ln γ i = ln γ iC + ln γ iR
ln γ iC 为活度系数组合项,主要反映分子大小和形状的差别 为活度系数组合项,主要反映分子大小和形状的差别;
只与纯物质结构和性质有关,与其他分子存在无关。 只与纯物质结构和性质有关,与其他分子存在无关。
ln γ iR 为活度系数剩余相,表示基团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为活度系数剩余相,表示基团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ln Γ
N (i ) k
Γk( i ) 的计算公式为: 的计算公式为:
N (i ) m ( θ mi )ϕ km m =1
= Qk [1 − ln( ∑ θ ϕ mk ) − ∑ (
m =1
∑θ
n =1
N
)]
(i) n
ϕ nm
式中
θ
(i ) m
是组分i中基团 的表面积分数 其计算公式为; 是组分 中基团m的表面积分数,其计算公式为 中基团 的表面积分数,
• 乙烷 CH3-CH3 基团 2个 CH3 个
• 丙烷 CH3-CH2-CH3 基团 CH2 基团 2个 CH3+1个CH2 个 个 • 异丙烷 CH3-CH-CH3 CH3 基团 2个CH3+1个CH 个 个 基团 CH
基团法特点
一些基团法不依赖于任何其他物性, 一些基团法不依赖于任何其他物性,但有的 基团法关系式中需要其他物性参数。 基团法关系式中需要其他物性参数。 需要引入沸点T 如:计算临界温度Tc时,需要引入沸点 b值; 计算临界温度 在估算相平衡时, 在估算相平衡时,要引入表面积参数和体积 参数等微观参数。 参数等微观参数。 基团法的优点是具有最大的通用性。 基团法的优点是具有最大的通用性。
化工数据估算的要求
误差小,同时要注意不同物性项目对误差要求不同; 误差小,同时要注意不同物性项目对误差要求不同; 尽量少用其他物性参数 计算过程或估算方程不要太复杂 估算方法要尽可能具有通用性, 估算方法要尽可能具有通用性,特别是关注对极性 化合物使用的可能性。 化合物使用的可能性。 具有理论基础的方法常常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具有理论基础的方法常常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ν
k =1
N
(i ) k
混合物中基团k的活度系数的 计算公式类似, 混合物中基团 的活度系数的 Γk 与 Γk( i ) 计算公式类似, 的活度系数 由以下公式计算: 由以下公式计算:
ln Γk = Qk [1 − ln( ∑ θ mϕ mk ) − ∑ (
m =1 m =1
N
N
θ mϕ km
∑θ ϕ
基团法假设
基团法假定有两个基本点: 基团法假定有两个基本点: (1)纯物质或混合物的物性等于构成此化 ) 合物或混合物的各种基团对此物性的贡献 值的总和; 值的总和; (2)假定在任何体系中,同一种基团对于 )假定在任何体系中, 某个物性的贡献值都是相同的。 某个物性的贡献值都是相同的。
基团法介绍
(
)
−2
× 0.1
Vc = 40 + ∑ ni ∆Vci
方法缺点:未考虑邻近基团影响,特别是 、- 、-Cl基团简单加和 方法缺点:未考虑邻近基团影响,特别是-F、- 基团简单加和。
Constantinous-Gani法(C-G法)估算 b 法 法 估算T 和临界性质
Tb = 204.359 × ln
物性数据的估算
本章主要内容
估算的必要性及基本要求 估算的主要方法 基团(贡献) 基团(贡献)法。出发点、发展和分类 出发点、 (沸点、临界性质)基础物性的估算 沸点、临界性质) UNIFAC法介绍 法介绍
化工数据估算的必要性
虽然在文献中或手册中已有许多数据, 虽然在文献中或手册中已有许多数据,但化学工业中 化合物品种太多 且要考虑不同温度 压力下 太多, 温度、 化合物品种太多,且要考虑不同温度、压力下,物性值 的变化。 的变化。 工业中处理的又多是混合物, 工业中处理的又多是混合物,物性项目中必须考虑浓 度的影响; 度的影响; 实测值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实测值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有时测定技术上存在难以 克服的困难; 克服的困难; 估算求取化工数据成为极重要的方法。 估算求取化工数据成为极重要的方法。
i ci j cj
典型的考虑邻近基团的影响,二级基团也可以不加, 典型的考虑邻近基的影响,二级基团也可以不加, 可能误差大些。另一个优点是求T 时不要T 数据。 可能误差大些。另一个优点是求 c时不要 b数据。
UNIFAC 法
•UNIFAC法是 法是1975年发表的,是将基团法和 年发表的, 法是 年发表的 是将基团法和UNIQUAC 模型结合起来的,目前广泛用于活度系数的估算。 模型结合起来的,目前广泛用于活度系数的估算。 •基本公式为: 基本公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