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荀教育思想的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孟荀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先秦早期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教育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为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教育思想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异之处,下面试从几个方面来比较他们教育思想的异同,从而可略窥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擅变规律。
一、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是以其人性论作为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的。
在我国教育史上,孔子是较早提出人性问题的学者。其在《论语·阳货》中谈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一命题成为其人人应当受教育、人人有可能受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同的,没有多大的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差别。为了使人具有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道德品质,就要重视教育的作用。这一教育理论具有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是相近的,打破了官学时代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良,就好比水之本性是向下流淌一样;而人没有不善良的,水也没有不往下流的。基于此,孟子提出了“性善论”,成为继孔子之后第一个具体回答人性问题的教育家。“性善论”是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孟子据此肯定了“人皆可以为尧舜”,并贯彻实施于其教育实践之中。
荀子在《荀子·性恶》中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即人的本性是恶的,其善良则是后天人为培养的结果。在荀子看来,“伪”主要是指教育的感化,礼义的引导,教育的作用在于改变本性的恶,树立人为的善,经过长期的考验而不再恢复到原来的本性。
孔孟言性善,追求的目标是至善,荀子言性恶并非追求恶,而是针对人有恶念、恶行,追求的目标同样是至善。因此,他们只是出发点不同,在追求的教育理想上并没有本质上的矛盾,其着眼点都在于施教与为政及肯定人性的可塑性。
二、教育目的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维护周朝初年的社会制度而培养政治人才,这条人才路线被概括为“学而优则仕”,他所极力推崇的都是治国的政治人才,让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学生入仕,以其人格力量完成政治目的,从而改变春秋末期混乱的局面。孔子明确提出了以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理想的实现,用教育来实现其政治抱负。
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可以看出,在法政、教育两者与治理国家的关系中,他更重视教化。“善教”比“善政”在认识上更高一层,“善教”使人民从被动地服从统治而变为心甘情愿地认同。孟子基本上是继承了孔子的教育目的。
荀子为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分层次的教育目的。荀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士”、“君子”和“圣人”。“终乎为圣人”,以学为圣人为教育的最高目的。
由些看来,孔子、孟子和荀子关于教育目的的思想大体相同,都把统治人才作为培养的最高标准。不同之处在于,荀子提出了多层次的教育目的:从“士”到“君子”、“圣人”的要求,即是培养“俗儒”、“雅儒”和“大儒”三个不同的层次。
三、教学论
(一)教学内容
孔子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其指意尽管模糊,但特点十分明确:一是注重德育、智育、体育兼备;二是文理科兼顾,以文科为主。
孟子受业于子思门下,“治儒之术道,通《五经》,尤长于《诗》、《书》。”因而他所采用
的教材大概有《诗》、《书》和《论语》等儒家经典著作和其他一些道德修养方面的书。
荀子强调以儒经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在各门课程中,荀子把重点放在《礼》上,将其摆在首位。即使是读经,重点应放在读礼上。
孔子、孟子和荀子所主张的教学内容大体相似,都重视人的伦理道德的教育,而不重视生产技术方面的教育,这一直影响到二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教育偏重于道德教育的局面。
(二)教学方法
1、因材施教
孔子十分重视个别教育,注意观察了解学生,用他关注学生的所作所为,了解学生的经历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孟子秉承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还把因材施教的层次分为五等,即时雨化者,成德者,达财者,答问者和私淑艾者,他对因材施教的分析比孔子更加具体、详细。
2、启发诱导
孔子是古代教育史上首创启发式教学法的教育家,他反对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主张启发学生自主的学习;孟子未留下启发教学的直接论述,但他在日常说教中,时常用启发的方式诱导人去自我感悟。
3、循序渐进
孔子认为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人们的学习总是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不断转化和推进的过程;孟子提出学习必须“循序渐进”,他说,“流水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至于道也,不成章不达”;荀子提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强调学习积累的重要性,指导学生要注意循序渐进,积少多,这都与孔孟的教育方法论是一脉相承的。
4、学思行相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提高,而行又是学与思的最终目的。孟子没有关于学思结合的直接论述,但他现身说法,教导人要在学习中大胆思考,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与孟子相比起来,荀子却重视“外求”,他在注重“思”的同时更注重“行”,他说,“吾曾终日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三)师生观
孔子是尊师爱生的典范,他曾虚心向很多人求学,对学生也及其关爱,他是我国历史上师德的风范,享有“万世师表”的称号,《论语》就是一部反映孔子与他的学生们亲密融洽关系的记录。
孟子尊师爱生方面的材料很少,这或许和他性格豪放,只着眼于社会大计有关。但他对先师孔子极为敬爱。由记载看,孟子的师生关系远不如孔子密切,以致孟子曾慨叹“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在先秦诸子中,荀子是最重视教师的,他把师提到与天地、祖宗并列的地位,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就形成于《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