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板式除沫器的工艺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灵光
旋流板式除沫器的工艺设计
8
(() * ))
(由设计者根据需要确定 %&) 式中, %& 为圆形或弧形溢流(降液)管的高度, $。 !"! 设备结构尺寸 (()筒体高 +
+ , +( - +. , +/ - +& - +0 - +1 +( , +/ - +& +. , +0 - +1 +0 , %& - %2 ((’ * () ((’ * .) ((’ * )) ((’ * ’)
(") %##’, "’
常灵光
旋流板式除沫器的工艺设计
&
!!!"
!!!!!!"
设 技
计 术
旋流板式除沫器的工艺设计
常灵光# 中国成达工程公司 成都
!!!!"
!!!!!" !"! 结构
!"##$"
摘要 关键词
按实用要求提供完整设计方法和例题,给出公式所涉及参数取值的经验数据范围,并对设备 旋流板 除沫器 设备结构 设计
万方数据 罩筒壁上端的交点,可近似将曲线 "( 视为直线
(1) 2,,&, 1&
常灵光
旋流板式除沫器的工艺设计
&
盲板的圆周相切于 ! 点,叶片底边 "! 与径向线 "# 的夹角(径向角) !$ ! !"#;直线段 %! 为 叶片的斜边;三角形的另一边 "% 为曲线,是叶 片以仰角"时与罩筒壁的相贯线, % 点是叶片与 罩筒壁上端的交点,可近似将曲线 "% 视为直线 段 "%,则!"%! 为钝角。
!! "#$%&’(() * (+) (,)
(+:; % !" #* ) 1 /0 1$
(-=)叶片外的板环区总宽 0
0 ! ((> 1 (+) * = (-.)
为了使离心力最大,尽量将雾滴甩到器壁 上,在设备关键部位叶片的安装上采用外向为 宜。外向叶片可视为带一钝角的三角形、叶片外 端的钝角朝上,钝角端点到圆形盲板水平面的垂 直高度与罩筒同高,气流由下向上通过旋流板将 液滴甩向器壁。 (-.)计算外沿处叶片间的距离 /0
图’
锐角叶片示意图
气流旋向的选择与设备结构密切相关,设计 规定气流旋向为顺时针。 以单叶片为例,说明锐角叶片和钝角叶片的 制作和安装。 (&)当叶片为锐角时,见图 ’。在近似为三 角形叶片 "$( 中,直线段 "$ 为叶片的底边,与 盲板的圆周相切于 $ 点,叶片底边 "$ 与径向线 ") 的夹角(径向角) !* ! $");直线段 ($ 为 叶片的斜边;三角形的另一边 "( 为曲线,是叶 片以仰角"时与罩筒壁的相贯线, ( 点是叶片与
(1)
旋流叶片外径值 ’? 与罩筒内径值 ’A 相等:
’? $ ’A
式中,’? 为旋流叶片外径, <; 9B 为气体负荷, 为气体密度, =0 . <7 。 <7 . :; & ; (C)分离器筒体内径初值 ’D 取值范围
图& 钝角叶片示意图 ’D $ (151 6 15C) ’? (2)
叶片仰角"$ ! %’%(, %(点是 % 点在与盲板 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点, %(’""! 且交于 ’,故 %(’ 的距离可由 #%’%( 求得,因 %%( $ )* (罩筒 高) "$ ! %’%(, ! %%(’ $ +,-,所以 %(’ $ )* . 。 /0 " 当已知 )* 和 "时可计算求得 %(’ 值。求得 %(’ 的距离,以此就可做 "! 的平行线交图中大 圆于 % 点,则近似三角形 "%! 就是求得之叶片。 当塔设备的顶部采用旋流板除沫时,其结构 可参考图 1 和图 2 取消下封头,筒体与塔体连接 即可。 !"# 原理 夹带液沫的气体通过叶片时产生旋转运动,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液滴甩至器壁(由于壁效应 和重力作用沿壁流)而分离。对分离液滴粒径大 于 13 $的雾沫时,除沫效率大于 ++4 。 主要技术参数:叶片仰角 225&- 6 7,-;穿孔 动能因子
结构核心部件内向与外向旋流板叶片制作、安装及气流旋向作了重点介绍。
! 结构和原理
下或另设排液口,见图 " 和图 %。 旋流板组合件是设备的关键部位,其中旋流 叶片是核心部件。 因叶片的形状与安装方法的不同,在设备结 构上又有内向旋流板与外向旋流板之分。 当叶片为锐角时,称之为内向旋流板。 当叶片为钝角时,称之为外向旋流板,见图 &。
设备主体由三部分构成:椭圆形上封头、椭 圆形下封头和筒体。出气口和进气口分别开在上 封头和下封头的顶端;旋流板组合件(盲板、叶 片和罩筒) 、受液槽和溢流(降液)管设置在筒 体内,通过结构上的措施使液体沿进气口管壁流
图"
旋流板式除沫器结构图
# 常灵光:高级工程师。"(!% 年毕业于辽宁科技大学有机合成专业。主要从事有机工艺和设备分析设计,发表论文多篇。联系
Baidu Nhomakorabea
叶片仰角"* ! (+(,, (,点是 ( 点在与盲板 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点, (,+" "$ 且交于 "$ 的 延长线上的 + 点,故 (,+ 的距离可由 #(+(, 求 得,因 ((, * -.(罩筒高) , "* ! (+(,, ! ((,+ 。只要给出 -. 和 " 则 * /01,所以 (,+ * -. 2 34 " (,+ 是可通过计算求得的。求得 (,+ 的距离,以 此就可做 "$ 的平行线交图中大圆于 ( 点,则近 似三角形 "($ 就是求得之叶片。 (!)当叶片为钝角时,见图 5。在近似为三 角形叶片 "$( 中,直线段 "$ 为叶片的底边,与
上部开 有 # 5 (!$$ 斜 开 口,使 液 体 沿 器 壁 流, 见图 (( A) 。 !"# 压力降 #B 按半经验式:
B#(C"7(#=. # ! ; .D - (8"7##=! E& - (C"7(# ((#)
式中,#B 为压力降, BF。
#
#"$
例题
例题 $ 已知:气体负荷 <> , ."8.)$) ; >,夹带液滴
# 设计
#"! 计算步骤 (1)给定或计算气体负荷 9:(<7 . :)及液体 负荷 >:(< . :) 万方数据 当夹带液滴量 #,51=0 . =0气 时,液体负荷 >:
7
,
!"#$%!&’ #()%(##*%() +#,%)(
化工设计 =..H, (-) -H
本设计规定叶片的底边线与盲板圆相切,则 叶片径向角! :
以 ,51=0 . =0气 计。 , =0 . <7 及液体 (2)给定或计算气体密度 & ;
7 密度& >, =0 . <
(7)定义:将近似为三角形的旋流叶片安装 的外接圆直径(罩筒内径)称为旋流叶片外径 ’?。 设计规定按经验式计算旋流叶片外径初值 ’?
,5& ,5& ] ’? $ ,5@[9: & ;
式中,+ 为筒体高, $; +( 为定位尺寸, $; +. 为板环区受液槽底板以 下 的 筒 体 高 度, $; +& 为气液分离空间的高度,$;+0 为受液槽底板到 液封槽底板的距离, $; +1 为调整量( +/ " +1 ,$, (推荐弧形降液管取 +1 , !".$;推 "!".) 荐圆形降液管取 +1 , !"($) ; %& 的取值参见式 (() * )) ; %2 为溢流(降液)管底与液封槽底板 的距离,$。 气液分离空间高度 +& 与筒体内径 34 有关, 推荐 +& 的经验取值范围如下:
) * )] 1$ (+%&’ /0 ! ( " # (2)
式中, 0 为叶片外的板环区总宽,)。 (-?)溢流口的总面积 @A
@A ! BC * DA
=
(--)
式中,@A 为溢流口的总面积, ) ; BC 为液体负 荷,)? * %;DA 为溢流管内的降液速度,) * %。 推荐经验值 DA ! .E=) * %。 (-F)每个溢流口的面积 @AG
&! @A * ( ’I)或 &! @AG * I (-? 1 =)
(--)罩筒高初值 /3 与需加增量 % 的罩筒高 43
) * )] 5$ /3 ! ( (+%&’ $6% " # # (7)
式中, /3 为罩筒高初值,)。 为了改善气液分离效果,当要求外沿处两个 相近的叶片与罩筒相交线的水平投影相接或部分 重叠时,罩 筒 高 需 在 /3 的 基 础 上 加 一 增 量 %。 此时,外沿处(罩筒)叶片间的距离 /0 仍不改 变,只是叶片的宽度略有增加。
@AG ! @A * ’
=
(-=)
式中, /0 为外沿处(罩筒)叶片间的距离,)。 叶片间的距离 /0 (气流旋向为顺时针)见 图 ,。
式中,@AG 为每个溢流口的面积, ) ; ’ 为溢流 口的个数。 (-H)溢流管的选择和主要尺寸的确定 圆形溢流口的直径 I: 当 I"H.)) 时采用圆形溢流口为宜
,5& ,5& ( ( =0 . <7) 8 $ (9: . ",) % ;) $ 1, 6 12( < . :)
式中,’D 为筒体内径初值,<。 (&)盲板直径初值 ’< 的取值范围 设计者先按下式的取值范围给出一初值:
,52&’?# ’<#,5C’D (7)
式中,’< 为盲板直径,<。 (@)计算穿孔面积 ", 按上述的初值 ’E、’< 计算:
) * ) 5$ 48 ! /3 5 %! ( (+%&’ $6% " # #5 % (9)
当要求外沿处两个相近的叶片与罩筒相交线 的水平投影相接时:
(+:; %! " #* ) 1 /0 1$ (9 1 -)
式中, (弧长以弧形 &为弧形溢流口的弧长, ), 溢流口宽的中点计) ; I 为弧形溢流口宽,)。 弧形溢流口的公式( -? 1 =)中有两个未知 数— — —弧长&与开口宽 I,因此设计者首先设定 I 的尺寸时,应考虑到罩筒厚和溢流(降液)管 壁厚,需经与板环区总宽 0 值比较,使 0 大于 I 开孔和焊接溢流(降液)管有余量。 I 确定后就 可按上式求得弧长& 。 溢流管的高度 /A: 本设计规定取经验值:
,5& 8, $ 9B . ", & ;
(&)
式中, 8, 为穿孔动能因子, =0,5& . <,5& . :。 (3)核算穿孔动能因子 8, 由式(&)计算的穿孔动能因子在 8, $ 1, 6 12( =0,5& . <,5& . :)之间为宜,最大不得超过 8, $ 。核算穿孔动能因子在此范围 1&( =0,5& . <,5& . :) 内则认为旋流叶片外径初值 ’?、盲板直径初值 的取值 ’<、分离器筒体内径初值取值 ’D 均是合 适的;否则应重新调整旋流叶片外径 ’?、盲板 直径 ’<、分离器筒体内径 ’D 值,直到满足核算 穿孔动能因子 8, $ 1, 6 12 为宜、最大不得超过 8, $ 1&( =0,5& . <,5& . :)的要求为止。 (+)叶片径向角!
当要求外沿处两个相近的叶片与罩筒相交线 的水平投影有部分重叠时:
(+:; %< " #* ) 1 /0 1$ (9 1 =)
由设计者根据需要确定两相交线水平投影部 分重叠的多少。 当 % ! . 时:43 ! /3 万方数据 式中,48 为罩筒高,);% 为罩筒高增量,)。
(() .!!#, (# !"#$! %&!!"’$
万方数据 电话: (#%)))’’%#!%#。

!"#$%!&’ #()%(##*%() +#,%)(
化工设计 !005, (&) &5
图!
旋流板式除沫器叶片结构图
段 "(,则!"($ 为锐角。
"# 内向旋流板 — — —叶片外端的锐角朝上
$# 外向旋流板 — — —叶片外端的钝角朝上
图%
叶片安装示意图
.EH ] 或 I ! [@A * (.E27H’) .EH I ! [@AG * .E27H]
(-? 1 -)
式中, I 为圆形溢流口的直径,)。 圆形溢流管下半部采用 D 形液封,故底端 不设液封槽。
图, 外沿处叶片间的距离(气流旋向为顺时针)
建议计算得到的 I"H.)) 采用圆形溢流管, 同时应考虑到罩筒厚和溢流管壁厚,经 I 与 0 值 的比较, 0 有较大的开口余量时方可。溢流管下 半部 应 考 虑 D 形 液 封,有 效 液 封 高 /J 取 值 ! H.))。 当 I < H.)) 时采用弧形溢流口为宜。 弧形溢流口的弧长&与开口宽 I 的选择: 若溢流量较大不能选择圆形溢流口时,应采 用弧形溢流口,弧形溢流口底部带有液封槽。有 效液封高 /J!H.))。
2 (’2 { (’E I ’<) ] } (C) ", $ ( :GH ’. C) "F 2< (. [ ’ E F ’<)
式中,", 为穿孔面积,<2 ; "为叶片仰角,叶片 仰角选择范围: "$ 225&- 6 7,-,一般选 "$ 2&-; < 为 叶 片 数,一 般 选 < $ 2C 片( 或 选 < $ 12 片) ; (为叶片厚度,<,一般选($ ,5,,7<。 (J)计算穿孔动能因子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