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
要点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第四节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要点
21世纪是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世纪。
在这个世纪里,我们面临世界社会现代化转型的重大变革,也面临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
虽然我们是世界社会现代化的后来者,但是,我们具有许多有利因素。
例如,不屈不饶的奋斗精神,海纳百川的学习精神,持续创新的科学精神,相对合理的运河路径等。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社会现代化将会迎头赶上,中华民族将再一次登上世界前沿的历史舞台。
本章第三节讨论了21世纪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路径图,现在讨论路径图的战略要点。
战略要点的选择关系我们的成败。
关于我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要点,专家学者定会见仁见智。
我们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选择战略重点时,可以充分利用四个原理。
它们是“后发效应”原理——借鉴和利用先行国家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加快发展、“木桶原理”——加高社会现代化的最短木板可以快速提高水平、“竞争优势”原理——创造和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可以赢得局部主动权,“创新原理”——通过持续的路径、模式、战略和政策创新等可以开辟社会现代化的运河路径。
下面是我们关于战略要点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根据广义社会现代化理论,社会现代化是社会领域的一种革命性的社会变迁,它有6个基本内涵:①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两次社会转型、②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③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深刻变化、④国民文化和健康素质的大幅提高、⑤国内社会福利与社会公平的根本改善、⑥国际社会竞赛和地位变化(不同国
家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赛)。
如果暂不考虑第6个内涵,那么,可以把其他5个内涵归纳为三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是生活质量,包括生活质量、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等的变化。
第二个重点是社会转型,包括两次社会转型、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深刻变化。
第三个重点是国民素质,包括国民文化和健康素质。
所以,在21世纪前50年,中国社会现代化至少有三大重点。
其一是生活质量,其二是社会转型,其三是国民素质。
下面先讨论生活质量(表3-48),然后再分别讨论社会转型和国民素质。
表3-48 中国生活质量的国际比较
注释:生活质量指标是《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表2提出的指标。
对原指标的改动是:增加了婴儿死亡率和人均购买力(按购买力评价计算的人均国民收入)。
城市卫生设施普及率为城市地区获得环境卫生设施服务的人口比例,为2000年数据。
儿童营养不良率为2000年数据。
儿童死亡率为2003年数据。
高收入国家儿童营养不良率和成人文盲率为估计数,以便于计算。
达到发达水平,指达到2002年高收入国家平
均水平,后同。
相对差距指中国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相对差距,正指标计算方法为:高收入国家值÷中国值,逆指标的计算方法为:中国值÷高收入国家值。
后同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2005
一、提升生活质量是重中之重
如果说,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提高物质生活水平,那么,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社会现代化路径图要求,两次社会现代化协调发展,并加速向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转型。
所以,提高生活质量,应该是我们的重要目标。
关于生活质量,目前没有统一定义。
一般而言,生活质量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主观幸福感等,反映在经济生活(工作、休闲、收入、公平等)、社会生活(家庭、卫生、营养、福利、贫困、公共安全等)、文化生活(教育、文化、娱乐等)、生活条件、生活环境和生活满意度等方面。
目前,中国生活质量的部分指标(如预期寿命等)已经达到世界中等水平,部分指标与世界中等水平的差距较大,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更大(表3-48)。
关于如何提升生活质量,实现生活质量现代化,相信会有许多不同看法。
我们认为,21世纪前50年,中国社会现代化,可以也应该以提升生活质量为重中之重,基本完成如下三项任务。
1、持续推动社会发展模式的两次转变,提高全民生活质量
在过去50多年里,在很大程度上,我国社会发展受到两种观念的支配,它们先后是“城市优先发展”和“有条件的地区优先发展”。
显然,这是一种不均衡的社会发展观。
在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初级阶段(起
步期和发展期),这种发展观是有效的,也是符合规律的。
因为它符合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不同步原理,也与我国地区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差别相适应。
2003年,我国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为73分。
如果按照1980~2003年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估算,中国第一次社会现代化指数将在2020年前后达到100%,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
毫无疑义的是,如果我国要在2020年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就应该是全面的第一次社会现代化,而不是局部的第一次社会现代化。
所以,在未来20年里,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需要从“局部优先发展”向“全面协调发展”转型;社会发展模式要从“城市优先型”转向“全面发展型”。
2003年,我国处于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期。
如果按照1980~2003年中国社会现代化信号指标速度估算,我国将在2020年进入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成熟期,将在2030年左右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起步期。
根据广义社会现代化理论,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实质是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活质量。
所以,在2030年前后,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需要从“全面协调发展型”转向“生活质量提高型”;社会发展模式从“全面发展型”转向“生活质量型”。
如果上述推理成立,它要求未来50年,中国社会发展模式完成两次转变。
第一次是从“城市优先型”向“全面发展型”的转变,第二次是从“全面发展型”向“生活质量型”的转变(图3-16)。
第一次转变的时间大致为2005~2020年。
第二次转变的时间大致为2021~2050年。
如果我们能完成两次转变,国民生活质量将得到大幅提升。
城市优先型:优先发展城市地区和有区位优势的地区。
主要特点是:利用“竞争优势”原理和“区位理论”,加速局部地区的社会发展;同时利用“扩散原理”,发挥先行地区对后发地区的带动作用。
主要表现是:社会发展速度较快,社会发展不平衡。
全面发展型:在鼓励地区发展的同时,全面推进社会生活、结构、制度和观念的发展。
主要特点是:利用“木桶原理”和“后发效应”,加快发展。
主要表现是: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普及义务教育,消灭绝对贫困,缩小地区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第一次社会现代化。
生活质量型:重点提高全民生活质量,包括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幸福感。
主要特点是:利用“后发效应”和“创新理论”,创造全国人民满意的、逐步达到世界中等发达水平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
主要表现是:全面实现信息化,消灭信息鸿沟,普及高等教育,提高社会创新效率,建成城乡平衡社会,全面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基本实现社会现代化。
未来20年,是我国社会发展模式的第一次转型时期。
这次转型的成败,将直接影响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成败。
我们认为,此次转型,至少需要做好5件事情。
首先,建立社会信用管理制度,促进人口理性流动。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数字化的全民信用管理制度;为全民建立“数字化户口”,以代替传统的“居住地户口”。
在10年内,用现代“信用管理制度”取代传统“户籍管理制度”,允许公民自由选择居住地。
其次,普及免费义务教育,保证义务教育公平。
具体内容见后。
其三,建立普遍社会福利制度,保证社会基本公平。
具体内容见后。
其四,提高社会生产力,消除绝对贫困。
具体内容见后。
其五,加速新型城市化,建立城乡平衡社会。
具体内容见后。
2、继续推进国家反贫困战略,提高人均国民收入,逐步消除绝对贫困
提高生活质量,必须消除“绝对贫困”。
如果说,相对贫困是不可避免的,那么,绝对贫困是可以战胜的。
要消除绝对贫困(用国际标准衡量),必须两条腿走路。
首先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均国民收入,奠定消除绝对贫困的经济基础。
其次是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和社会福利政策,继续推进“国家反贫困战略”,帮助全体国民脱离绝对贫困的泥潭。
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资料,2001年我国约有2亿人生活在国际高度贫困线之下(每天生活费不到1国际美元),有近6亿人属于国际中度贫
困(每天生活费不到2国际美元)。
如果按照联合国标准,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之下的人口,基本属于绝对贫困人口(表3-49)。
表3-49 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绝对贫困的国际比较
注释:社会生产力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
国际高度贫困和国际中度贫困的“世界值”,为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贫困人口的总和。
相对差距指中国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相对差距,计算方法为同表3-48。
达到发达水平,指达到2001年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2005
2001年,按照联合国标准,世界上绝对贫困人口约有亿人,中国占亿(表3-37)。
这就是说,每5个世界贫困人口中,就大约有1个人生活在中国。
这与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是基本一致的。
很显然,中国反贫困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如果我们要在2020年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在2030年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就需要消除绝对贫困。
在过去10年(1990~2001)里,我国的国际贫困人口比例从33%下降到%,下降了个百分点。
10年里,我国的国际高度贫困率,几乎下降了一半!
前面已经提到,未来20年是我国社会发展模式的第一次转型时期。
在这个时期需要做好五件事情;发展社会生产力,消除绝对贫困,就是五件事情之一。
如果我们加速提高社会生产力,如果保持过去10年的“脱贫速度”,结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我国有可能在未来30年里,达到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
所以,我国要继续推进“国家反贫困战略”。
基本目标是:2015年国际高度贫困率减半;2030年基本消除国际高度贫困和中度贫困。
基本任务是:在未来30年里,使2亿人脱离国际高度贫困,使6亿人脱离国际中度贫困;国际高度贫困率和中度贫困率年下降大约15%左右。
届时,我们可以自豪地宣布,中国是一个没有绝对贫困的国家。
3、实施社会福利化战略,提高社会公平性,建设和谐高效的新型福利国家
建立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建成健康高效的福利国家,是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一个硬指标。
前面已经提到,未来20年是我国社会发展模式的第一次转型时期。
在这个时期需要做好五件事情;建设高效福利社会,保证社会基本公平,就是五件事情之一。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非常明显。
我国社会保障费用比例与发达国家相差6倍,社会保险覆盖率与发达国家相差7倍左右。
同时,我国老龄化约为发达国家的一半,收入基尼系数和贫富比分别是发达国家和倍,社会公平性比较低(表3-50)。
表3-50 中国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平的国际比较
注释:社会保障数据为估算值。
相对差距指中国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相对差距,计算方法同表3-48。
发达国家社会保险覆盖率超过100%,取值为100%。
老龄化为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
贫富比为最高10%和最低10%收入者的收入之比。
达到发达水平,指达到2002年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2005
如果我们要在2020年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在2030年进入第二次社会现代化,就需要实施“社会福利化战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成和谐高效的新型福利国家。
基本目标是:2020年前全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2030年建成高效的新型福利国家。
基本任务是:社会保障费用比例年增长7%,社会保险覆盖率年增长8~10%;在2010年前后普及社会救助;在2020年前后,使社会保险覆盖率超过60%;在2030年前后,使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同时,基
尼系数和贫富比大约年下降%,2030年前后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社会保险覆盖率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平均覆盖率。
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
目前,发达国家总人口不到10亿。
所以,我国建立全民社会保障制度的任务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总和。
但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成为福利型国家,是发达国家1960年的平均水平,也是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所以,尽管难度很大,我们也需要努力做到,并努力做好,避免传统福利国家的“福利病”在中国重演。
二、实现社会转型任重而道远
在未来50年,中国社会现代化需要完成两次社会转型。
第一次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型。
第二次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从城市社会向城乡动态平衡社会的转型。
与此相适应,全国人民的空间结构(人口分布结构)、生活方式、劳动结构(就业和职业结构),都将发生两次转变。
这两次转变,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5000年形成的传统习惯和生活方式,导致社会利益和社会角色的重新洗牌。
毫无疑问,它们是未来50年中国社会现代化面临的重大考验,也是不可回避的巨大挑战。
如果不能顺利完成两次转变,中国社会现代化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所以,我们没有退路,必须迎难而上。
关于如何推进完成两次转变,需要集思广益。
我们认为,推进新型城市化,实现人口空间结构的两次转变;推进社会信息化,实现国民生活方式的两次转变;推进社会知识化,实现劳动结构的两次转变,是合乎逻辑的三大重点。
1、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实现人口空间结构的两次转变,建立城乡平衡社会
中国社会人口空间结构转型的艰巨性,既决定于中国人口空间结构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表3-51),也决定于中国人口规模。
2000年,中国城市化率为36%,发达国家平均为79%,两者相差2倍。
2000年中国人口约为亿,高收入国家人口总和约为亿;中国人口是高收入国家的倍。
如果2000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2000年发达国家水平,需要把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其任务超过再建设一个“城市化的西欧”(2000年西欧17个发达国家总人口约4亿)。
中国社会人口空间结构转型的任务,超过了发达国家历史总和。
表3-51 中国城市化的国际比较
注释:相对差距指中国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相对差距,标计算方法同表3-48。
根据美国人口统计的规定,人口空间结构有两种分法: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都市人口和非都市人口(乡镇人口);都市是总人口超过10万、中心城区人口超过5万的城市地区;都市由中心城区及其
外围郊区组成。
中国中心城区人口和郊区人口为估计数。
达到发达水平,指达到2000年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2005。
. Census Bureau 2002
中国社会现代化路径图要求,在未来50年,中国人口空间结构将先后发生两次转变。
第一次是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第二次是从城市社会向信息化、知识化的城乡动态平衡社会的转变。
所以,我国城市化需要新思路,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是一个选择。
基本目标是:在2020年左右完成城市化,实现人口空间结构的第一次转变;在2050年前实现郊区化,实现人口空间结构的第二次转变。
基本任务是:在未来20年,城市化率提高到60%左右,郊区化率提高到12%左右;在2050年,城市化率提高到80%左右,郊区化率提高到50%左右。
基本战略是:新型城市化战略(图3-17),城市化、郊区化和现代化协调发展。
我们认为,面对新时代、新目标和新任务,我国传统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需要进行战略调整。
我们需要从传统城市化转到新型城市化。
相对于传统城市化,新型城市化有8个特征(表3-44)。
简单地说,新型城市化,要实现10个协调发展。
第一:城市化与人口流动协调发展,走全面的城市化之路。
第二: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协调发展,走高质量的城市化之路。
第三: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协调,走城乡协调发展的城市化之路。
第四:城市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保护协调发展,走文化多元的城市化之路。
第五: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管理协调发展,走绿色化的城市化之路。
第六:城市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走数字化的城市化之路。
第七:城市化与国际化协调发展,走面向世界的城市化之路。
第八:城市化与郊区化协调发展,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从城市化向城乡动态平衡的转型,走战略目标导向的城市化之路。
第九:城市化与经济现代化协调发展,走经济社会协调的城市化之路。
第十:城市化与地区现代化协调发展,走地区和谐发展的城市化之路。
通过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我国有可能在未来50年内,完成空间结构的两次转变。
假设2050年我国总人口为亿,那么,2050年将大约有7亿人生活在中心城市的郊区,约4亿人生活在中心城市,约3亿人生活在乡镇(乡村和10万人口以下的城镇)。
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把大约5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把6亿城市人口(和部分农村人口)转移到中心城市的郊区。
在2002年,西欧17国总人口4亿。
我们城市化和郊区化的工作量,相当于把西欧人口从农村搬到城市,再从城市搬到郊区。
无疑这是史无前例的。
2、实施社会信息化战略,实现生活方式的两次转变
社会现代化包括社会进步和社会适应。
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实现社会现代化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仍然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
根据中国社会现代化路径图,在未来50年里,我国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将先后发生两次转变。
第一次转变:从农村生活方式向现代城市生活方式转变。
目前,生活在农村的人口,如果仍然是传统农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他们需要从农村生活条件向现代城市生活条件、从农村生活方式向现代城市生活方式转变。
生活在城市的人口,如果还带有传统农村生活方式,也需要改变这种传统农村生活习惯,实际采用现代城市生活方式。
农村人口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大致有两个途径。
第一条途径:加快城市化,多数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新进城的人口,逐步采用城市生活方式。
第二条途径:加快农村现代化;少数农村人口继续留在农村,他们通过农村现代化,逐步享有城市式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
虽然进入城市是实现生活方式转变的一个快捷途径,但不进入城市,通过农村现代化,也能完成这个转变。
但是,留在农村的人口必须是少数,我们必须把80%左右的人口,转移到城市和城市郊区,否则,不可能实现农村现代化。
第二次转变:从城市生活方式向信息化、知识化、国际化生活方式转变。
生活在农村的人口和生活在城市的人口,如果已经享有城市式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他们除了继续改善其城市式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外,还需要向信息化、知识化和国际化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转变。
在2050年前,信息化要达到80%,出国旅游率达到50%。
目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明显的(表3-52)。
中国社会城市化、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和知识化与发达国家的相对差距,在2~90倍之间;其中,汽车普及率差距超过90倍。
我们认为,要完成生活方式的两次转变,除了加速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外,还需实施“社会信息化战略”,力争用30年时间基本完成社会信息化。
表3-52 中国生活方式的国际比较
注释:相对差距指中国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相对差距,计算方法同表3-48。
达到发达水平,指达到2002年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2005
基本目标是:在2020年基本实现从农村生活方式向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在2030年基本实现社会信息化;在2050年,基本实现从城
市生活方式向知识化、信息化、国际化和城乡互动平衡的生活方式转变。
基本任务是:在未来20年,城市化提高到60%左右;在2030年,信息化达到50%左右;在2050年,城市化达到80%左右,郊区化达到50%左右,信息化达到80%左右,出国旅游率达到50%左右,汽车普及率达到50%左右,预期受教育年数超过17年等。
基本战略是:新型城市化战略和社会信息化战略相结合。
依据过去30年的发展速度推算,我国人民将在2020年左右完成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第一次转变,在2030~2050年期间完成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第二次转变。
所以,在未来50年,通过推进新型城市化和社会信息化,我们有可能实现生活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
社会信息化战略,一方面要促进国民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另一方面要消灭两个信息鸿沟,即消灭国际信息鸿沟和国内信息鸿沟(具体内容见后)。
3、实施社会知识化战略,实现劳动结构的两次转变
根据中国社会现代化路径图,未来我国社会现代化将采用综合社会现代化原理,选择运河路径,推进两次社会现代化协调发展,并加速向知识社会和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转型。
可以预见,未来我国社会劳动结构将先后发生两次转变。
第一次转变:工业劳动力比重超过农业劳动力,实现就业结构的工业化(非农业化)。
第二次转变:知识性职业比重超过生产性职业,实现职业结构的知识化(非物质化)。
目前,我国尚处于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期,劳动结构水平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大(表3-53),与我们的目标差距比较大。
由于我国不仅劳动结构水平比较低,而且劳动力规模庞大(数量超过发达国家总和),地区差别比较大,这就极大地增加了我国劳动结构转变的难度。
何况我们要连续完成两次转变,这个任务令人生畏。
但是,如果不完成劳动结构的两次转变,中国社会现代化将没有完成,国家目标将没有实现。
所以,加速社会知识化,促进劳动结构的快速转变,是我国未来50年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大课题。
表3-53 中国劳动结构的国际比较
注释:相对差距,计算方法同表3-48。
达到发达水平,指达到2002年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中国2002年职业结构是估计数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2005。
ILO 200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