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至第八单元》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至第八单元》复习重点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标解读】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衣、食、住等物质生活方面变化的史实。

2.了解近代以来“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婚丧嫁娶习俗和人们社交礼仪变化的史实。

3.探讨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衣:西服、中山装、学生装、改良的旗袍、裙子

食:西餐进入中国

住:西方建筑风格的房子在通商口岸出现

习俗: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在大城市,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社交礼仪:鞠躬、握手代替跪拜、作揖等礼节,同志、先生等称呼代替大人、老爷等称呼。

但在广大农村,传统的风俗习惯仍坚若磐石地沿袭下来。

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改革开放前衣、食等凭票供应,改革开放后变化很大。到1987年,中国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发动“菜篮子”“工程。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3、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

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

②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

【课标解读】

1.了解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更新的过程和突出表现。

2.认识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交通:

①水运: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

首次打破列强垄断,标志着中国近代水上交通运输业的开端。

②铁路: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③公路: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

④航空:1909年冯如制成了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发

展。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北京——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

业拉开序幕。

2、通讯:

①19世纪70年代,丹麦未经清政府同意,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电报机房。

②随后,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③南京政府在20世纪初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④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到2000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还用互联网发送文件。

【课标解读】

1.了解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

作用。

2.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3.了解互联网逐渐普及的基本史实。

4.感受大众传播媒体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认识到传媒的力量。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报刊:

1、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2、此后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如戊戌变法时期的《事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五四时期的《新青年》等。

二、电影:

1、1905年《定军山》电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

2、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3、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获奖得影片。

三、电视:1958年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的诞生。

四、互联网:

1、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风靡全球,被称之为“第四媒介”(报纸、广播、电视为另三大媒介)。

2、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课标解读】

1.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2. 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3.树立关注人类命运的责任感和面对灾难的坚强意志。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供需矛盾尖锐,贫富分化加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

(2)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极强。

(3)影响:

①造成经济危机: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②造成社会危机:大量工人失业,社会矛盾激化。

③造成政治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这场经济危机走上了不同的政治发展轨道。

2、胡佛政府的措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危机反而恶化

【课标解读】

1.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4.感受罗斯福不怕困难、勇于改革的胆识和创新的品质。

第18课罗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经济危机爆发后,总统胡佛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1932年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1933年上任后实行新政。

2、罗斯福新政的起止时间:1933——1939

3、新政的内容:包括复兴、救济、改革三个方面,具体措施有:(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2)调整农业政策(3)复兴工业:蓝鹰行动(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4、罗斯福新政的意义:(1)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大危机(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避免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