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省基层卫生工作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全省基层卫生工作要点

2015年全省基层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以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为核心,以提升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为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切实加强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新农合制度,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促进全省基层卫生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扎实有效推进分级诊疗工作

深入落实《甘肃省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和医疗机构分级分工管理制度,各地要督促各级医疗机构按照各自不同的职责分工和功能定位落实不同的诊疗任务,原则上县级医院、中心卫生院、一般卫生院分别要至少开展100种、50种、40种分级诊疗病种,并在此基础上逐年增加。对于服务能力弱、定点病种少的医疗机构,各地要督促其通过医师多点执业、对口帮扶等形式外请专家,尽快提升服务能力、扩大分级诊疗病种范围。

充分发挥新农合补偿政策的监督和指导作用,严格控制越级诊疗,综合运用医疗、医保、价格等手段引导患者在基

层就医,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新格局,保障新农合制度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医生下沉、病人下沉、资金下沉”。

二、继续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有效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标准提高到40元。按照《甘肃省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办法》(甘卫发〔2015〕91号)相关规定,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充分发挥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健康教育等专业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乡村专干等多方力量,督促各方按照各自不同的责任分工做细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绩效考核工作,加强项目日常监管,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对考核通报问题开展“回头看”活动。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服务协议,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约定服务内容、数量,并将绩效考核情况与资金拨付挂钩;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要按同样的形式与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签订服务协议并拨付资金。巩固现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大服务覆盖面,扩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规范程度,原则上将48%左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交由村卫生室承担。

做好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规范化管理,完善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完善信息统计、监测等管理功能。完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医院管理系统与全省健康档案管理平台的无缝对接,推动医疗机构在诊疗全过程使用健康档案,实现“死档变活档”。做好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与服务,在提高健康档案管理的质量上狠下功夫。做好流动人口和农村转移人口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继续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

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80元,个人缴费水平相应提高。参合率继续保持在98%以上,实际补偿率保持在60%左右。

建立新农合网上监管制度。各级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要根据网上监管的职责权限,定期对网上监管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对辖区内实际补偿比、县外就诊率、次均费用、再次住院率等重点指标进行通报。对可能存在基金超支风险和结余过多的县(区)进行预警,并及时分析原因,适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保障基金安全,规范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

加快推进“一卡通”与“居民健康卡”的有效应用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与新农合省级平台、健康档案系统的对接,将“一卡通”作为各级医疗机构院内就诊卡,在新农合病人门诊、住院就医全过程使用“一卡通”;依托“一

卡通”开展即时结报服务,引导参合农民使用“一卡通”刷卡结算自付费用。

深化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推行按人头付费、单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扎实做好50种重大疾病保障工作,完善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报。加快推进市级统筹,加强市级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的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做好新农合与大病保险、民政救助等制度的有效衔接。开展新农合跨省就医费用核查和结报试点工作。加强规划,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整合。

四、全面开展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乡村医生(社区全科医生)为签约服务主体和履行签约服务协议的具体责任人,全面开展签约服务工作。签约服务内容应以城乡居民健康服务需求为导向,以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重点,结合基本医疗和转诊服务以及家庭健康指导等,为签约对象提供综合、连续、便捷的健康服务。

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签约服务的组织、监督和指导,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具体实施。原则上城乡居民以户为单位与乡村医生(社区全科医生)签订服务协议,协议一年一签,期满后居民可根据自己的意愿,自动续(解)约或另选医生全月。到2015年底,开展签约

服务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50%以上,以县为单位实现签约服务全面覆盖。

五、加强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扎实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创建活动,认真落实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的实施意见》(甘卫基层发〔2014〕584号)等文件要求,严格对照“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各项标准和评价指标开展建设活动。继续推进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稳定村医队伍,按照乡村医生各项补助经费预拨和绩效考核制度,全面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政策,确保乡村医生各项补助资金足额到位。争取出台村医退养政策,进一步明确村医身份,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稳定和优化村医队伍。继续实施好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

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持续健康发展。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模式,以改善服务环境、服务态度、服务方式为重点,启动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提高群众满意度。继续发挥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引领作用,对已经确定的国家级、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