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核电站10年大修经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核电报:大亚湾核电站十年大修启示录
2006年5月13日清晨5时零6分,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顺利完成第一个十年换料大修,一次并网成功,将电力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粤港两个电网。

此次换料大修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大亚湾核电站经过12年的运营,走过了核电站除退役之外的所有关键路径,以骄人的业绩证明了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这条具有中国特色核电发展之路的必要性与正确性。

在享受十年换料大修成功的喜悦之时,再一次沿着时光轨迹重温大亚湾核电站走过的奋斗历程,对总结经验,展望未来,鼓舞和鞭策广大核电人再接再厉,在新的征程中取得更大的成绩,无疑有重要意义。

消化吸收篇
大亚湾核电站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建成的。

正因为如此,国内外对中国人能否自主运营这样的大型商业核电站心存疑虑。

面对外界的顾虑和担忧,中广核人没有退缩,因为我们知道,低头靠勇气,抬头靠实力。

要承认落后,才能改变落后;要学习先进,才能赶超先进。

为了尽早掌握核电站运营的关键技术,中广核人充分发挥敢为人先、敢争第一的精神,建立了一支核电发展的“种子队”。

从核电站的筹建开始,大亚湾核电站就派出114名青年技术人员去法国和英国学习,前后历时6年,人均费用高达120万法郎,被称为“黄金人”。

实践证明,这笔钱花得非常值得,他们熟练掌握了核电站的生产和管理技能,迅速成长为核电站各部门和各岗位的骨干。

大亚湾核电站还充分调动一切有利于提高水平、提升业绩的积极因素。

大亚湾核电站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入国际核电站的大家庭,加入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世界核营运者组织(WANO)等国际机构,定期与国内外核电站交流学习。

大亚湾核电站还先后与国外7家核电站建立了姊妹电厂的关系,不断通过取长补短来提升自己的运营水平。

功夫不负有心人。

1997年7月1日将成为中国核电行业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大亚湾核电站比原计划提前两年由中方人员正式担任厂长。

这标志着中国人已经具备了独立自主管理大型商运核电站的能力,从此,中广核人开始了自主运营管理大亚湾核电站的新征程。

创新赶超篇
在自主运营管理大亚湾核电站后,中广核人开始思索一个新问题:核电站虽然是自己管了,但怎样才算管好一个核电站?
答案是:创新,超越,追求卓越。

首先要实现的是技术创新。

自投入商运以来,大亚湾核电站共进行了700多项技术改进和改造。

2001年开始实施的18个月换料模式改造,将大亚湾核电站从标准年度换料循环转变到了18个月换料循环,每台机组可以平均三年减少一次换料大修,大修成本降低25%。

每年发电量增加3~5亿千瓦时,同时为反
应堆40年的设计寿命延长至60年准备了技术基础。

通过不断实施技术创新,大亚湾核电站堆芯熔化的概率大幅降低,机组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大亚湾核电技术水平从引进时的80年代水平提升到了90年代国际核电界的先进水平。

除了安全性得到更可靠的保障,12年来,大亚湾核电机组的经济性也有了显著增加,大亚湾核电站年发电量从可研报告的100亿千瓦时提高到140多亿千瓦时;国际通用的反映核电站运营水平的重要指标能力因子也从可研报告的65%上升到90%左右。

大亚湾核电站的安全技术革新所创造的效益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初的投入。

通过管理创新,大亚湾核电站构建了一套程序至上的运行机制,形成了完善的内部规范。

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基础上,又提出了纵深安全管理的理念,将安全管理延伸到生产活动、机组设备和员工行为等方面。

为预防核电站运行中的风险,建立了完善的风险分析制度,对机组上进行的任何生产活动都必须采用标准的风险分析单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

为减少运行操作中的人因失误,对机组和设备实施了防人因失误改造。

针对员工行为,制定了减少停机停堆的行为规范并在实践中严格执行,这些行为规范对核电站商运以来有效减少非计划停机停堆次数做出了重要贡献。

创新的技术和管理还需要创新的手段来实现。

如何保证新技术和新观念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执行?大亚湾核电站为此实施了概率风险分析(PRA)项目,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使核电站的安全决策在保守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化。

大亚湾核电站还第一个将MAXIMO系统引入核电站运营领域,并将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核电站生产管理系统(COMIS),实现了核电站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

通过这些创新的手段,成功地对这些新技术和新理念进行了内化,切切实实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核心能力。

大亚湾核电站在自我创新的同时,另一座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也在创新中诞生。

如果说大亚湾核电站是对国外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成功案例,那么岭澳核电站则是在对大亚湾核电站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岭澳核电站在大亚湾核电的基础上进行了52项重要技术改造,这些改造极大地提高了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使岭澳核电站在大亚湾核电站高起点起步的基础上实现了更高水平的超越。

持续发展篇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核电战略的确立,大亚湾核电基地注定要成为中国核电大发展的基地和摇篮。

但如何将12年来的运营经验进行传承和转化,又是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

答案是:专业化,标准化,系列化。

为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实现资源的优化使用和有效的经验共享,实现运营管理的规模效应,中广核集团适时提出了群堆管理的思想。

在群堆管理思想的导引下,为整合资源、人才和经验反馈优势,2003年国内第一家专业化核电运营管理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应运而生。

这种核电站所有权与运营权相分离的运营管理模式,是被国际核电界认可的能够有效提高核电运营水平的形式之一。

几年运行下来,专业化运营的优势和体制性的效益逐渐显现,为今后各核电基地多机组的同时运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专业化的理念也催生出专业化的工程建设队伍。

为发挥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一期工程管理的经验,2004年,中国第一家专业化核电工程管理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成立,岭澳核电站二期、阳江核
电项目、辽宁红沿河核电项目和宁德核电项目都留下了他们挥汗如雨、只争朝夕的身影。

从此,中广核初步形成了集专业化运营管理、专业化工程管理和专业化核电工程设计“三位一体”的核电建设和运营管理体系。

专业化的理念铸就了标准化和系列化的发展道路。

如今的中广核集团已经形成可以整体打包输出的运营、工程和技术能力。

同时,秉承着这样的专业化理念,从大亚湾到岭澳一期,再到正在建设中的岭澳二期,通过多年积累和创新,中广核形成了改进型压水堆技术路线(CPR1000),为中国核电的系列化和标准化发展增添了一枚重重的砝码。

启示篇
回顾大亚湾核电站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到深刻的启示。

第一,大亚湾核电站12年的运营证明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之路是一种成功的创新模式,可以作为国家大力发展核电的重要选择之一,对正在进行的第三代核电站招标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06年1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大亚湾12年来的运营经验表明,中广核人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正确道路。

要想尽快赶上核电的国际先进水平,大亚湾核电站12年成功运营模式,将为中国核电大发展模式提供一个重要的选择,同时也对国家正在实施的三代招产生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二,大亚湾核电站12年的运营昭示了标准化和系列化是中国快速发展核电的必然选择。

2006年3月22日,国家通过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

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建成4000万千瓦的核电装机容量,1800万千瓦在建容量。

在短短15年的时间内建设这么大规模的核电机组,标准化和系列化将是必然选择。

二十多年来,通过引进大亚湾核电站,我们实现了岭澳一期的自主建设;通过岭澳核一期的建设,我们又开始了岭澳二期的建设,并且形成了改进型压水堆技术路线(CPR1000),同时也实现了这一系列核电站单位造价由2000美元、1800美元到1500美元的大幅降低,这正是系列化和标准化的优势所在。

第三,大亚湾核电站12年的运营推动了核电产业链的共同进步,为中国核电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亚湾核电站十二年运营,辐射带动了核电产业整体能力的提升。

通过国际标准的核电站的建设,带动了国家核电产业国产化能力的提高,通过核心设备的制造,使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获得了明显的提升,为后续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内很多承包商通过建设和维修大亚湾核电站的过程学到了国际上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掌握了前沿的技术。

这对国内核电健康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后续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大亚湾核电站12年的运营还告诉我们,坚持创业、创新、创优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标准,坚持追求卓越、持续改进的文化理念,坚持开放、透明和合作的态度是核电产业成功发展的重要保障。

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凝聚员工爱岗敬业的强大精神磁场。

建设和运营核电站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技能,更需要艰苦创业的进取精神;需要做事一次成功、零失误、零缺陷、零宽容的严谨求实态度;需要向世界一流水平看齐、追求卓越的昂扬锐气。

正是凭着这样的精神与理念,中广核人才谱写出了中国核电发展史上的精彩篇章。

第五,大亚湾核电站12年的运营证明了中广核人有信心在中国核电发展的征途中再立新功。

自信来自于实力,更来自于勇当核电“主力军”的使命感。

20年来,我们没有一刻忘记自己的使命。

从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开始,培养了生产、工程、科技和综合管理队伍,积累了一整套覆盖工程、技术、质量、安全等各方面的科学管理制度,形成了追求卓越、持续改进的企业文化理念,我们有信心在中国核电发展的征途中再立新功。

回顾过去的艰难历程和光辉业绩,我们有理由感到自豪,展望未来的美好前景和崭新征程,我们有责任负重前行。

(运营公司方春法张炎)(编辑荣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