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方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野调查方案设计
篇一:田野调查方法论
田野调查方法论(上)
田野工作的方法论,即调查者不论信奉何种理沦,服膺哪—
学派,在调查中都必须遵循的程序,每—步骤中应奉行的原则和应注意的事项。
一、调查课题的选择
选择一个课题,即到什么民族或社区之中调查什么问题,一般说来应根据自己研究工作的需要而提出。它是长期考虑的结果,不能是“灵机一动”的产物。
按文化人类学调查可分两种类型:(1)全面调查(Holistic Invesugation)——对一个人口不多的群体或地区作全面详细的调查,最后可以写成一本描述文化各方面的民族志。(2)定向调查(Problem—Oriented Investigation)一一对一个或几个群体或地区作专题调查,用以验证或检查某一人类学理论问题,或解决现实生活中某一社会问题。例如,刀耕火种农业是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还是破坏?某地毒品泛滥屡禁不止之原因何在?如何抢救日趋消失的某种传统文化?等等。
你选择课题时,先要决定是做—次全面调查抑是一次定向调查,这二者必居其一。一般说来,本世纪30年代以前,流行全面调查;而近几十年来,从事定向调查者多。但这是西方人类学界的情况,因为他们拥有丰富的民族志资料,已建立起系统的人类学档案(如耶鲁大学发起的HRAF)。而在中国,由于过去基础薄弱,近几十年又受干扰,很多民族尚无全面详细的民族志,对汉族社区所做工作也少,全面调查仍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青年学者若能不趋时髦,不避艰苦,决心从事这一费时较久的枯寂工作,将能为中国人类学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当然,课题的选择是自己的事,应根据自己的志趣和能力来决定的,不能只看这一课题是否重要。当前中国有些人类学研究课题的选择多迎合“潮流”,从易于申请经费出发,题目名称响亮动人,如“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山区改革和开发”之类,但调查者是否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调查成果是否真的能为现代化
服务,全不考虑。一旦经费到手—,多半不了了之,亦无人追问和检查。而在一个正常社会中,若提出自己力所不及的课题来申请基金,必然失败。因为基金会的决策者若不是官僚,是不易乱花钱和被蒙混的。
二、调查方案和调查提纲的拟定
课题既定,把你的考虑和打算写下来,这就是调查方案。拟定一个好的调查方案非常必要,这不仅为了申请经费(中外人类学家多属于穷人的行列,一般不可能自掏腰包作调查),而且为了明确自己调查工作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在今后调查工作中有所遵循。
调查方案中要包括以下内容:调查地点和对象、调查日期和预计的时间长度,调查课题及其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你自己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如何进行调查。这就是西方人拟定计划时常说的五个“W”(Where,When,What,Why,How)。其中既包括了必要性,也包括了可行性。
假如调查方案获得批准或支持,还要根据你的调查课题,是全面调查抑是定向调查,再拟一份详细的调查提纲。调查提纲中应列举你调查中准备提问哪些问题。它主要供你自己看,帮助你全面考虑问题,防止调查中有所遗漏。
前人拟定的调查提纲或问题表可供借鉴。马凌诺斯基《文化表格》(原附费孝通译《文化论》后印行,现又收入《吴义藻文集》)列举了文化三个因素和八种功能,包括经济、政治、教育、法律和秩序、巫术宗教、艺术、民间知识各个方面,可作一次全面调查的调查提纲基础。但它仅列项目,对初学者来说不够具体;且它按功能学派观点安排,若完全照章行事,极易落入该派的理论框架而不能自拔。此外,
国内外学者介绍民族志工作方法著作中亦常附有调查提纲或问题表,亦可参考。值得推荐的仍是上述英国皇家人类学会《人类学的询问和记录》一书,它几乎为调查文化各个方面列出应提问的问题,完全可供田野工作者作随身携带的手册使用。
但前人调查提纲总不会完全适合你自己,只能参考,不能照抄。特别是定向调查当前人类学理论一些热点问题(如民族认同,人类学的应用等等),现成经验不多,要根据课题性质自行设计
调查提纲。
事先拟定的调查提纲,无论考虑得如何周全细致,总不免闭门造车,有脱离实际之处。调查者在田野工作中可随时加以修改和补充。
三、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像其他野外工作者一样,人类学田野工作者未到调查地点之前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充分与否,常决定调查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并能影响调查的质量。
关于调查前的准备,人类学比其他科学更为复杂,有自己的
特殊性。大抵言之,共有下列诸项:
(一)了解地理和历史的背景材料
调查以前有必要对所去地区的地理情况,如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山脉、河流、矿藏,动植物),气候条件(温度、湿度、雨量、霜期或冰期等等),交通情况,物品供应等等有所认识。此外,对当地的历史,如何时有人居住,历代建置情况,有什么重要文物古迹,历史上发生过什么重大事件,人民有什么特殊生活习俗,等等,亦应通过查阅地方志书及其他有关资料,作初步了解。这些均为调查前准备工作及熟悉环境所必需。
此外,还应了解当地特殊问题,如有无流行病、地方病流行,有无危害健康的昆虫或食物,社会治安情况如何,等等,以便调查者注意个人安全及安排生活。
需要指出的是田野工作之前通过查阅资料对上述问题的了
解,绝不能代替自己到达现场后的详尽调查。通过自己长时期的观察和勘查,总能发现一些新的情况,为前人所不知,可纠正前人之误失。
(二)掌握前人调查研究成果
一切科学研究都是在前人基础上进行的。若所去地区过去已有同行作过调查,有关的调查报告和论文必须查阅,
以便了解前人作过哪些调查,取得什么成果,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前人做过的工作和已解决的问题,自不必再重复。调查者参考或利用前人的调查研究成果,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必须在自己的调查报告中详加注明。分明是前人调查研究成果,原封不动或改头换面地据为已有;或分明是参考前人论著中的材
料,而不加注明,仿佛是自己新发现。这种恶劣学风在当前中国学术界颇为流行,为一切正派学者所不齿。
有些地区迄无人类学家作过调查,但过去地方官吏、使臣、传教士、旅游者或已留下记载。他们虽不是专业的田野工作者,但他们的记载中往往包含珍贵材料,也是调查者必须查阅参考的。例如,1909年第一个派往云南独龙族地区的汉族官吏夏瑚著《怒俅边境详情》,便是研究独龙族传统社会文化的重要参考书,即使今天仍为去独龙河调查的人所必读。
总之,所有前人调查研究成果及有关记载,在调查以前都应
充分搜集,不厌其多;或摘录要点,或复印全文,供田野工作中随时参考。为此花费一些时间是值得的,对今后调查大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