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蹈的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藏族舞蹈
藏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可分为“谐”和“卓”两大类。

“谐”主要是流传在藏族民间的集体歌舞形式,其中又分为四种:《果谐》、《果卓》(即《锅庄》)、《堆谐》和《谐》。

后来增加了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队形变换,成为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劳动歌舞形式。

这种劳动歌舞今天已被搬上舞台,成为历史上劳动艺术的纪念。

藏族舞蹈,从总体上可划分为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两大类。

这两大类舞蹈都有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而潇洒的翩跹舞姿和独具特色的舞蹈风格及形式。

其中的《羌姆》,则属于宗教舞蹈类别中最为重要的寺院祭祀性舞蹈。

寺院舞蹈《羌姆》的产生和流传,与藏传佛教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

同时,又由于藏传佛教中不同派别的存在,使被人们俗称为“跳神”舞蹈的《羌姆》,在舞蹈形式、道具使用以及表演者的装束等许多方面,又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与差异。

[1]
最基本的动作要领是,双手扶胯(或者双手放在身体两旁松弛状态),身体上下小幅度的颤动,全身不要紧绷,松弛。

藏族舞全过程都离不开小颤,这也是最关键的动作。

藏族舞蹈种类及特点:
1.有顿足为节、连臂踏歌、热烈欢腾的农村“卓谐”(圆圈歌舞);
2.有踏步为节、着重脚下节奏点子变化、热情欢快的“堆谐”(俗称踢踏舞);
3.有以歌为主、歌舞结合、悠扬雅致的“囊玛”(内庭歌舞);
4.有踏地为节,“喳”、“顿”、“踏”相结合,顿挫有力的“达谐”(林区因舞);
5.有注重情绪表现、舞姿优美豪放的农牧区“果卓”(旧称锅庄);
6.有圆润舒展、长袖挥舞、铃声震荡、粗江激扬、重技巧动作、表现狂热情绪的热巴铃鼓舞;
7.有羽锤翻飞、气吞山河的“色玛卓”(后藏的大鼓舞)和“卓谐”(前藏腰鼓舞);
8.有配合剧情表演、自成一体的藏戏性格舞蹈和伴合劳动、激发劳动热情的“勒谐”以及哑剧性系列舞“羌姆”(俗称法舞)、稀世罕见、古香古色、具有西域风味的宫廷乐舞“噶尔”(供云乐舞)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