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下的生存之道09040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候变化对人的健康状况的影响到底有多么严重?我们是否有机会减轻气候变化对健康的负面影响,如果有的话,如何减轻这种影响?记者是否能够抓住机会,更真切地报道这方面的状况?
适应+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下的生存之道
面对愈演愈烈的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究竟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生存之道呢?英国使馆文化教育处邀请了英国伦敦国际发展协会(IIED)的高级新闻长官、热带雨林生态学博士Mike Shanahan做客科技咖啡馆,探讨“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这个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
Mike Shanahan博士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引导、协助媒体,将科学研究成果正确地传播给社会公众。在加入IIED之前,Mike Shanahan博士曾在新闻社担任编辑,主要报道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发展问题,其中气候变化更是主要的主题之一。目前Mike Shanahan博士已经在多个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发表关于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化损失的研究。
凭借自身丰富的媒体从业经验和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麦克·沙纳汉博士从新闻媒体如何报道环境问题入手,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自己的看法。
看清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已经不容置疑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要达到这一目的,人们需要清洁、安全的食物、饮水、空气和居住环境,而且不受疾病的困扰。这些健康所需要的最简单、最基本的条件,正是大自然原本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但是,正是人类自身的活动改变了这一切。
每隔几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就会对全球2000余位科学家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和审核。在其2007年发表的气候变化综合报告中,委员会得出了四个主要结论:一是全球气候变化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二是这些变化有90%的可能性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三是气候变化对人类已经产生了影响;四是在未来气候变化会给人类带来一些不可逆转的影响。
正如报告里所讲的那样,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正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Mike Shanahan博士强调,在气候变化的作用下,干旱、热浪、洪水、飓风等极端天气,将会更多、更频繁地发生,从而损害人类的健康,甚至带来死亡。
Mike Shanahan博士还列举了两个与中国有关的例子。一是青藏高原的冰雪正以极快的速度融化,青藏高原由于纬度较高,非常寒冷,它所拥有的冰雪面积仅次于地球两极和格陵兰岛。但是,近期的研究表明,在过去的50年中,青藏高原地区的气温以平均每年1.3℃的速度不断
升高,为全球平均速度的3倍之多。这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不仅会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同时也会波及周围范围极广的地区。因为青藏高原是很多重要的河流的发源地,这些河流覆盖了中国、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地区。由于青藏高原冰川融化的速度远大于降雪量,因此近20年来冰川已经出现明显的萎缩,约10亿人的水源供应将因此受到极大的影响。
另一个例子与海洋有关。据2007年一份调查研究显示,全球约有10%的人口居住在海平面以上10米范围内,至2100年,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幅度将达到18~59厘米,即使那些在海平面10米以上地区居住的人,接下去几年内也很容易受到气旋、土地下沉、三角洲受侵蚀、海水灌入农田等灾害的袭击,其中,中国的处境最为危险——有大约1.43亿人居住在沿海,其次是印度、孟加拉国、越南、印度尼西亚、日本、埃及、美国和荷兰。如果继续放任全球气候变化而不采取任何行动,人类将面临极为严重的后果。
面对全球变暖:还应考虑如何“适应”
“在目前媒体的报道中,大家更多地关注如何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麦克·沙纳汉博士认为,即便人类现在就能够停止所有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也仍将停留在大气中长达百年之久,全球气温依旧会继续升高。因此,人们还应当认真地考虑如何“适应”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为阐述自己的观点,Mike Shanahan博士引用了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
这项研究统计了2005~2007年间巴西50家报纸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报道。统计结果显示,其中42%的报道提到了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却只有3%谈到了如何适应气候变化的问题,还有2%的报道提到了气候变化对穷人产生的影响。麦克·沙纳汉博士指出,现今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来自于发达国家以及富裕阶层的生活,相比之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特别是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贫穷国家和贫穷人群排放的二氧化碳其实极为有限,但是他们却是气候变化负面影响的主要受害者。麦克·沙纳汉博士认为,对贫穷国家的人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采取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消除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那么,人们又该如何来适应气候变化呢?Mike Shanahan博士认为,人们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应用科学技术等措施来适应。如培育出更具抗旱或者抗洪的新型农作物种子,他以孟加拉国妇女的做法为例加以说明。在孟加拉国,时常泛滥的洪水会冲毁庄稼,人们因此面临食物短缺、疾病流行的困境。为此,聪明的孟加拉妇女建立起了一种在水面上的“漂浮花园”——即易受洪水侵袭地区里的风信子筏,并在上面种植蔬菜。当洪水袭来的时候,花园会随着水位上升漂浮起来,当洪水退去时再落下来,从而不会受到洪水的破坏。这种种植方式消除了灾害的影响,保证了人们充足的食物供应。
“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能挽救很多人的生命”Mike Shanahan博士强调,研究气候变化适应性的重要意义在于,一个地方的成功经验可能对世界其他很多地区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借助金融风暴,为绿色经济创造时机
在当前“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一位听众提出了疑惑:在全球经济放缓甚至倒退的形势下,一些曾经做出环保承诺的欧洲国家似乎正在以此为借口放缓了环境保护的脚步。
欧盟于2007年3月通过一项能源战略计划,提出到2020年时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少20%,将可再生清洁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提高到20%,将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费量减少20%。英国甚至制定了法律来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这也是欧盟成员国第一个通过法律来实现目标的国家。但是,在2008年12月1日,于波兰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4词缔约方大会上,德国、波兰等国却表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这一目标不可能实现。
对此,Mike Shanahan博士强调,金融风暴并不能作为不实现排放目标的借口。当前的金融风暴是一个危机,也是一个绝佳的时机,使得欧洲能走向一条绿色经济的道路。Mike Shanahan博士表示,目前的经济环境为各国政府创造了最佳的时机,可以采取行动来改变经济的结构,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最后,Mike Shanahan博士表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研究报告在为人类敲响警钟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希望。报告中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