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英国的金融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英国的金融发展

摘要:近代英国的金融发展对世界各国有着重要影响,分析近代英国的金融发展有利于我们深刻的了解世界金融体系的形成过程。本文从近代英国银行业发展和证券市场发展两方面阐述其金融发展。

关键词:银行证券市场金融英国

一.引言

十八世纪中期,英国的人口总数大约为1000万左右,英国是小岛国,资源欠缺,可它居然可以发展到主宰全球四分之一的土地、四分之一的人口,堪称一个世界强国。究竟是什么促成了英国的繁荣,打造了英国的竞争力呢?可以肯定的是英国金融的发展为英国从17世纪末开始崛起提供力量。

二.近代英国银行业发展

英国的金融业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伦敦一直是国际上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英格兰银行是商业银行的鼻祖,以成立最早、经验最丰富而著称。因此,英国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中,不仅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具有典型性,它的商业银行的发展对世界上许多国家也有重要影响。

英格兰的银行制度建立在1844年的两个银行立法的基础上。这两个立法分别是《银行许可法》和《共同股份银行发》。根据这两个立法,任何银行必须有六个以上的合作者共同组建。同时,1844年的银行法还终止了各商业银行发行作为纸币流通的银行券的权力,而将银行券的发行集中到英格兰银行。不过,此时的英格兰银行并没有正式成为中央银行。

1844年《银行特许法》颁布以后,英格兰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迫使每个银行只能向存款业务方面寻找出路,产生了英国的存款银行,但多为无限责任公司组织。1858年起,有限责任的公司组织银行应运而生,银行资本逐渐扩大,很自然的发展了分行制度。19世纪后半叶,私人银行也逐渐为公司组织的银行所合并。至此以后,公司组织的银行不断合并集中,汇成巨额资本。英国的分支行制是随着客观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英国本土不大,各地方经济情况差别也相对较小,政治上并不存在分权,这也是分支行制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英国银行系统种类齐全,数量众多。按照英国的分类,英国的银行主要包括清算银行、商人银行、贴现行、其他英国银行和海外银行等机构。1985年以前,英国的9家清算银行分别组成两个清算银行委员会,即伦敦清算银行委员会和苏格兰清算银行委员会。前者包括了英国的“四大银行”——巴克莱银行、劳埃德银行、米德兰银行和过敏西敏寺银行。这四大银行实力雄厚,长期以来处于零售业务中的垄断地位。他们拥有庞大的分支网络,约占全国零售型银行所设分支机构的72%。商人银行也称承兑所,办理存款、证券、咨询等业务,它是由从事国际贸易并兼营承兑业务的商人发展起来的。这种银行于18世纪末开始出钱,是一种私人银行业者设立的家庭企业。20世纪70年代初期,商人银行从家庭企业转变为股份公司,几经兼并,规模也逐渐变大,与清算银行间的差别缩小。贴现行是英国银行体系中的一种特殊机构,在世界各国金融体系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其主要职能是以国库券和其他票据作担保向银行系统借入短期资金,同时对商业票据予以贴现。他的前身是19世纪初在论断出现的票据经纪人。到1995年底,伦敦贴现市场协会只有7家贴现行,比以前的数量有所减少,均已有限公司的形式出现。与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不同,英格兰银行并不从事公开市场运作,也不直接向清算银行或商人银行提供贷款,但却直接向贴现行融通资金。

英国是典型的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银行业务与证券业务相分离,商业银行不得兼营证券业务。英国的商业银行是以短期金融业务为中心的,它的存款银行一向以吸收短期存款为主要业务,他们的资产业务则主要集中于自偿性贷款。英国存款银行不能直接参加工商企业

的投资。但在1986年,英国实行了金融“大爆炸”式的金融改革,宣告各类金融机构均可以混业经营。这意味着英国分业经营时代的终结,从此进入混业经营时期。

三.近代英国证券市场发展

近代股份有限公司出现于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初,当时荷兰和英国成立了一批具有较明显现代股份公司特征的海外贸易公司,它们通过募集股份资本建立,具有法人地位,由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人员来经营管理,股东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按股份红,实行有限责任原则,发行股票和允许股票转让,公司生命永久化。到1695年,英国成立了约100家新股份公司。18世纪下半叶,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到19世纪中期,股份公司在制造业中普遍建立起来。工业革命从英国向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扩展,股份公司这一全新的组织形式也传遍了资本主义世界。

荷兰和英国是最先发行公债的国家。在证券发行的推动下,证券交易市场开始逐步形成。早在1608年,就有一些商人在阿姆斯特丹交易海外贸易公司的股票,成为股票交易的雏形。1773年,在伦敦柴思胡同的乔森那咖啡馆,股票上正式组建了英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即当今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到1 8世纪50年代,以国债制度的建立为轴心,以银行网络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早期发展为基本内容的英国近代金融体系已初具雏形。以英格兰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体系,以伦敦股票市场为核心的证券市场共同组成的近代金融体系的初步形成,是英国得以率先迈入工业化大门的至关重要因素。作为直接资本市场的交易所和作为间接融资渠道的银行,为英国近代早期积累的-大量财富与工业投资构筑了一座坚固的顺畅的大桥。

英国近代金融体系的初步形成,是以国债制度的建立为轴心,以英格兰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体系和以伦敦股票市场为核心的证券市场的早期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国债可以说是整个国家金融运作的轴心,国债的发行、认购、流通转让及偿付这一整套国家财政措施与股份公司、证券市场互动发展。伦敦股票市场上交易的主要是各股份公司特别是三大股份公司的股票、公司债券和政府发行的国债券。股票投资者主要通过较高的股利(每年大约有8%到10%)及股价的上涨赚钱,除非公司破产并清偿了公司债务之后,股票本金不能返还。股票投资风险最大,但收益相对来说也最高。工业革命之前,各公司的股权相对比较集中,大股东主要由伦敦的大商人及职业金融家构成。

股票公司除发行股票融资外,都发行短期内偿还的公司债券。公司债券利率多为5%以下,持有者随时可以将它们兑换成现款,并且每年可以得到一笔不多但有保障的利息。此外,伦敦股票市场上非常引人注意的是政府发行的证券和国债券。在1688年之后,它们因具有股票和公司债券都无法比拟的稳定性而吸引了众多的投资,交易非常活跃,特别受到资金不多的小私人投资者的青睐。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大量购买股票冒险,公司债券自然不如国债券信用好,于是国债券成为他们最主要的投资渠道。

总之,1688年之后,伦敦股票市场获得了很快的发展。“其交易额在1700年就有1200万英镑,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到1800年已达2500万英镑了。”综上所述,到十八世纪之时,随着英国国债制度的确立,银行网络系统的初步建立,股份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的逐步发展,英国的近代金融体系基本建立起来,金融革命发生了。从此,英国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1】约翰·希克斯:《经济史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2】约瑟夫·库利舍尔:《欧洲近代经济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3】张亚东:《重商帝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