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粒子”浓度大小比较学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北京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学案及强化)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北京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学案及强化)

2018——2019学年北京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学案及强化)知识梳理一、熟悉两大理论构建思维基点1.电离平衡→建立电离过程是微弱的意识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的电离是微弱的,且水的电离能力远远小于弱酸和弱碱的电离能力。

如在稀醋酸溶液中:CH 3COOH CH3COO-+H+,H2O OH-+H+,在溶液中,粒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CH3COOH)>c(H+)>c(CH3COO-)>c(OH-)。

2.水解平衡→建立水解过程是微弱的意识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是微弱的,但水的电离程度远远小于盐的水解程度。

如稀的CH 3COONa溶液中,CH3COONa===CH3COO-+Na+,CH3COO-+H2O CH3COOH+OH-,H 2O H++OH-,溶液中,c(Na+)>c(CH3COO-)>c(OH-)>c(CH3COOH)>c(H+)。

二、把握三大守恒,明确定量关系1.物料守恒(原子守恒)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粒子种类增多,但这些粒子所含某些原子的总数始终不变,符合原子守恒。

如NaHCO3溶液中,n(Na+)∶n(C原子)=1∶1,因HCO-3水解:HCO-3+H2O H2CO3+OH-以及HCO-3电离:HCO-3H++CO2-3,C元素的存在形式有3种,即HCO-3、H2CO3、CO2-3,由n(Na+)∶n(C原子)=1∶1,得c(Na+)=c(HCO-3)+c(CO2-3)+c(H2CO3)。

2.电荷守恒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的电荷总数与阴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呈电中性。

如NaHCO3溶液中有Na+、H+、HCO-3、CO2-3、OH-,存在如下关系:n(Na+)+n(H+)=n(HCO-3)+2n(CO2-3)+n(OH-),推出c(Na+)+c(H+)=c(HCO-3)+2c(CO2-3)+c(OH-)。

(因CO2-3带2个单位负电荷,所以其所带电荷数为其离子数的2倍)3.质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电离、水解等过程中得到的质子(H+)数等于失去的质子(H+)数。

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课件+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课件+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单一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6. 单一盐溶液——一元强酸弱碱盐 例6.氯化铵溶液中:
考虑水解
NH4Cl Cl-+NH4+
NH4+ +H2O⇌ NH3·H2O +H+
H2O ⇌ H+ + OH-
存在微粒: Cl- 、NH4+ 、 OH- 、 H+ 、 H2O 、 NH3·H2O
离子浓度大小:
c(Cl-)> c(NH4+)> c(H+)> c(OH-)
2. 单一酸溶液——多元弱酸 例2.(1)碳酸溶液中的存在的电离:
H2CO3 ⇌ H++HCO3-、HCO3- ⇌ H++CO32-、 H2O ⇌ H++OH- (2)碳酸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
多步电离的以 第一步为主
H2CO3、H2O、HCO3-、H+、CO32-、OH- (3)碳酸是弱酸,第一步电离很微弱,第二步电离更微弱。推测其 溶液中粒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水分子除外)是
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CH3COO-)> c(Na+ )> c(H+)> c(OH- )。
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归纳 总结
两 溶 液 混 合
相互 不反应
离子都水解, 比较两离子水解 且水解后性 程度相对大小 质相同
相互 反应
恰好反应, 转化成单一溶液,
无剩余
溶质为反应生成物
过量, 有剩余
2Na++CO32-
CO32- + H2O ⇌ HCO3-+ OH-(主)
HCO3-+ H2O ⇌ H2CO3 + OH-(次)
H2O ⇌ H+ + OH溶液中存在的离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特色训练7 巧用守恒 粒子浓度大小比较(含解析)苏教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特色训练7 巧用守恒 粒子浓度大小比较(含解析)苏教版

特色训练7 巧用守恒:粒子浓度大小比较1.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

A.25 ℃时pH=10的NaOH溶液与pH=10的氨水中:c(Na+)>c(NH+4)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c(OH-)=c(H +)+c(CH3COOH)C.在NaHA溶液中(H2A为弱酸):c(Na+)>c(HA-)>c(OH-)>c(H+)D.室温下,向0.01 mol·L-1 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c(Na+)>c(SO2-4)>c(NH+4)>c(OH-)=c(H+)解析由电荷守恒原理及两种溶液pH相等知c(Na+)=c(NH+4),A错;B项中,由物料守恒原理可得2c(Na+)=c(CH3COO-)+c(CH3COOH),由电荷守恒得c(Na+)+c(H+)=c(CH3COO-)+c(OH-),整理此两关系式得:c(CH3COO-)+2c(OH-)=2c(H+)+c(CH3COOH),B错;若HA-电离能力强于水解能力,则溶液c(H+)>c(OH-),C错;NH4HSO4与NaOH等物质的量反应时,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Na2SO4和(NH4)2SO4、由于NH+4水解,此时溶液呈酸性,若要为中性,则在此基础上再加入一些NaOH,由此可知D正确。

答案 D2.在25 ℃下,取0.2 mol·L-1 HX溶液与0.2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8,则下列说法(或关系式)正确的是( )。

A.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小于0.2 mol·L-1HX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B.c(Na+)=c(X-)+c(HX)=0.2 mol·L-1C.c(Na+)-c(X-)=9.9×10-7mol·L-1D.c(OH-)=c(HX)+c(H+)=1×10-8mol·L-1解析等物质的量的HX溶液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碱性是由于X-+H2+OH-。

高中化学粒子浓度大小教案

高中化学粒子浓度大小教案

高中化学粒子浓度大小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比较不同物质的粒子浓度大小。

教学重点:粒子的特性、粒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理解浓度大小的概念,并运用到具体的实例中。

教学步骤:
一、引入
1.向学生介绍浓度的概念: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中所含溶质的量。

2.通过实验或示意图展示不同物质的粒子大小差异。

二、认识粒子
1.让学生观察示意图或实验现象,了解不同物质的粒子大小。

2.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物质的粒子大小会影响其浓度吗?
三、比较粒子浓度大小
1.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物质的粒子大小,分析其对浓度的影响。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结论。

四、实例分析
1.给学生提供几个具体物质的例子,并要求他们判断其粒子浓度大小。

2.分析不同物质的粒子浓度大小所带来的实际影响。

五、总结
1.让学生总结不同物质的粒子浓度大小之间的关系。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思考。

六、课堂练习
1.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以检验他们对粒子浓度大小的掌握程度。

2.辅导学生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七、课后作业
1.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更多不同物质之间的粒子浓度大小差异。

八、评价
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给予反馈。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备注: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教学步骤,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运用粒子浓度大小的概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第5课时 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教案 鲁科版-鲁科版高三全册化学教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第5课时 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教案 鲁科版-鲁科版高三全册化学教案

第5课时 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课型标签:题型课 提能课] 考点 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判断与比较1.理解两大平衡,树立微弱意识 (1)电离平衡①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的电离是微弱的,且水的电离远远小于弱酸、弱碱的电离能力。

如CH 3COOH 溶液中,c(CH 3COOH)>c(H +)>c(CH 3COO -)>c(OH -)。

②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步电离(第一步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二步电离)。

如在H 2S 溶液中,c(H 2S)>c(H +)>c(HS -)>c(S 2-)。

(2)水解平衡①弱电解质离子的水解是微弱的(双水解除外),但水的电离程度远远小于盐的水解程度。

如NH 4Cl 溶液中,c(Cl -)>c(4NH +)>c(H +)>c(NH 3·H 2O)>c(OH -)。

②多元弱酸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主要是第一步水解(第一步水解程度远大于第二步水解),如在Na 2CO 3溶液中,c(23CO -)>c(HC 3O -)>c(H 2CO 3)。

2.巧用守恒思想,明确定量关系 (1)等式关系[名师点拨] 守恒关系式的判断技巧 (2)不等式关系盐 溶液3.明晰三大类型,掌握解题流程 (1)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比较三大类型 类型一 单一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的比较①多元弱酸溶液:多元弱酸分步电离,电离程度逐级减弱。

如H 3PO 4溶液中:c(H +)>c(H 2P 4O -)>c(HP 24O -)>c(P 34O -)。

②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分步水解,水解程度逐级减弱。

如在Na 2CO 3溶液中:c(Na +)>c(C 23O -)>c(OH -)>c(HC 3O -)>23(H CO )c 。

类型二 混合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的比较混合溶液要综合分析电离、水解等因素。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鲁科版) 第8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专项突破(十七)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鲁科版) 第8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专项突破(十七)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

(十七)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比较[考纲知识整合]1.理解“两大理论”,构建思维基点(1)电离理论——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①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产生的微粒都非常少,同时还要考虑水的电离。

如氨水溶液中:NH3·H2O、NH+4、OH-、H+浓度的大小关系是[NH3·H2O]>[OH-]>[NH+4]>[H+]。

②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步电离(第一步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二步电离)。

如在H2S溶液中:H2S、HS-、S2-、H+的浓度大小关系是[H2S]>[H+]>[HS-]>[S2-]。

(2)水解理论——弱电解质离子的水解是微弱的①弱电解质离子的水解损失是微量的(水解相互促进的除外),但由于水的电离,故水解后酸性溶液中[H+]或碱性溶液中[OH-]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如NH4Cl溶液中:NH+4、Cl-、NH3·H2O、H+的浓度大小关系是[Cl-]>[NH+4]>[H +]>[NH3·H2O]。

②多元弱酸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步水解。

3、HCO-3、H2CO3的浓度大小关系应是[CO2-3]>[HCO-3]>[H2CO3]。

如在Na2CO3溶液中:CO2-2.理解“三个守恒”,明确浓度关系(1)电荷守恒电荷守恒是指溶液必须保持电中性,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的电荷总浓度等于所有阴离子3]+[OH-]。

的电荷总浓度。

如NaHCO3溶液中:[Na+]+[H+]=[HCO-3]+2[CO2-(2)物料守恒:物料守恒也就是元素守恒,变化前后某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

①单一元素守恒,如1 mol NH3通入水中形成氨水,就有n(NH3)+n(NH3·H2O)+n(NH+4)=1 mol,即氮元素守恒。

3],即钠元素与碳3]+[CO2-②两元素守恒,如NaHCO3溶液中:[Na+]=[H2CO3]+[HCO-元素守恒。

2019年化学一轮复习“粒子”浓度大小比较学案(含解析)

2019年化学一轮复习“粒子”浓度大小比较学案(含解析)

“粒子”浓度大小比较李仕才基础知识梳理一、熟悉两大理论,构建思维基点1.电离理论(1)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产生的微粒都非常少,同时还要考虑水的电离,如氨水溶液中:NH3·H2O、NH+4、OH-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H3·H2O)>c(OH-)>c(NH+4)。

(2)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级电离(第一步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二步电离)。

如在H2S溶液中:H2S、HS-、S2-、H+的浓度大小关系是c(H2S)>c(H+)>c(HS-)>c(S2-)。

2.水解理论(1)弱电解质离子的水解损失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但由于水的电离,故水解后酸性溶液中c(H+)或碱性溶液中c(OH-)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的浓度。

如NH4Cl溶液中:NH+4、Cl-、NH3·H2O、H+的浓度大小关系是c(Cl-)>c(NH+4)>c(H+)>c(NH3·H2O)。

(2)多元弱酸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步水解,如在Na2CO3溶液中:CO2-3、HCO-3、H2CO3的浓度大小关系应是c(CO2-3)>c(HCO-3)>c(H2CO3)。

二、把握三种守恒,明确等量关系1.电荷守恒规律电解质溶液中,无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都是呈电中性,即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

如NaHCO3溶液中存在着Na+、H+、HCO-3、CO2-3、OH-,存在如下关系:c(Na+)+c(H+)=c(HCO-3)+c(OH-)+2c(CO2-3)。

2.物料守恒规律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离子种类增多,但元素总是守恒的。

如K2S溶液中S2-、HS-都能水解,故S元素以S2-、HS-、H2S三种形式存在,它们之间有如下守恒关系:c(K+)=2c(S2-)+2c(HS-)+2c(H2S)。

高三一轮化学复习——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高三一轮化学复习——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微专题8 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15
角度3 利用图像中“曲线”变化判断粒子浓度关系 例3 常温下,向100 mL0.01 mol·L-1氨水中缓慢通入SO2气体,整个过程中无气体逸 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的pH与通入S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关系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微专题8 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18
【解析】点①所示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c(OH-)+c(CN-)=c(Na+)+c(H+),而且c(OH-)> c(H+),点②所示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c(OH-)+c(CH3COO-)=c(Na+)+c(H+),而且c(OH)<c(H+),二者中c(Na+)相同,所以c(CH3COO-)>c(CN-),A项错误;点③所示溶液的pH= 7,则c(OH-)=c(H+),则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c(H+)=c(OH-),B项错误; 点①所示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HCN)+c(CN-)=2c(Na+),点②所示溶液中的物料守恒 为c(CH3COOH)+c(CH3COO-)=2c(Na+),二者中c(Na+)相同,则c(HCN)+c(CN-)= c(CH3COOH)+c(CH3COO-),即c(CH3COO-)-c(CN-)=c(HCN)-c(CH3COOH),C项正确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CH3COO-)+c(OH-)=c(Na+)+c(H+),D项错误。
7 微专题8 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8 微专题8 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42课时 离子浓度大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42课时 离子浓度大

第42课时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考纲要求】会确定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种类,并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自主预学】1.粒子种类的判断(1)NaHCO3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CO3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3)NaHC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任意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NH4Cl和NH3·H2O混合溶液2.电荷守恒(写出等式)NaHC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3.物料守恒(写出等式)NH4Cl溶液中有Na2SO3溶液中有NaHCO3和Na2CO3的1:1混合溶液【探究学习】6.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①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物料守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电荷守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质子守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1 mo l·L-1的NaHC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①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物料守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6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比较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6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比较含解析新人教版

专题突破练(六) 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比较(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突破一文字叙述型“粒子"浓度关系的判断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 -)+c(HC2O错误!)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D2.常温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

2 mol·L-1的NaHCO3溶液中:c(Na+)〉c(HCO错误!)>c(OH-)>c(H+)B.0。

02 mol·L-1的NaOH溶液与0.04 mol·L-1的NaHC2O4溶液等体积混合:2c(OH-)+c(C2O错误!)=c(HC2O错误!)+2c(H+)C.叠氮酸(HN3)与醋酸酸性相近,0。

1 mol·L-1NaN3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 (Na+)〉c(N错误!)〉c(OH-)>c(H+)D.向氨水中逐滴滴入盐酸至溶液的pH=7,则混合液中c(NH错误!)=c(Cl-)B[NaHCO3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Na+)〉c(HCO错误!)>c(OH-)〉c(H+),A项正确;混合后得到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2O4、NaHC2O4的混合溶液,根据电荷守恒得:c(OH-)+2c(C2O错误!)+c(HC2O错误!)=c(Na+)+c(H+),根据物料守恒得:2c (Na+)=3[c(C2O错误!)+c(HC2O错误!)+c(H2C2O4)],消去c(Na+),得:2c(OH -)+c(Cc(HC2O错误!)+3c(H2C2O4)+2c(H+),B项错误;NaN3为强碱弱酸2O错误!)=盐,N错误!水解使溶液呈碱性,c(Na+)〉c(N错误!)〉c(OH-)〉c(H+),C项正确;根据电荷守恒得:c(NH错误!)+c(H+)=c(Cl-)+c(OH-),pH=7,则c(OH-)=c(H+),故c (NH错误!)=c(Cl-),D项正确.]3.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工业上常利用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脱除烟气中的SO2,随着SO2的吸收,吸收液的pH不断变化。

【步步高】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配套导学案(含解析)苏教版

【步步高】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配套导学案(含解析)苏教版

学案42 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一、比较方法1.理清一条思路,掌握分析方法电解质溶液⎩⎪⎪⎨⎪⎪⎧单一溶液⎩⎪⎨⎪⎧ 酸或碱溶液——考虑电离盐溶液——考虑水解混合溶液⎩⎪⎨⎪⎧不反应——同时考虑电离和水解反应⎩⎪⎨⎪⎧ 不过量⎩⎪⎨⎪⎧ 生成酸或碱——考虑电离生成盐——考虑水解过量——根据过量程度考虑电离 或水解2.熟悉两大理论,构建思维基点(1)电离理论①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产生的微粒都非常少,同时还要考虑水的电离,如氨水溶液中:NH 3·H 2O 、NH +4、OH -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级电离。

如在H 2S 溶液中:H 2S 、HS -、S 2-、H +的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解理论①弱电解质离子的水解损失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但由于水的电离,故水解后酸性溶液中c (H +)或碱性溶液中c (OH -)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如NH 4Cl 溶液中:NH +4、Cl -、NH 3·H 2O 、H +的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多元弱酸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步水解,如在Na 2CO 3溶液中:CO 2-3、HCO -3、H 2CO 3的浓度大小关系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握3种守恒,明确等量关系(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他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特定元素的原子总数是不会改变的。

即原子守恒。

(3)质子守恒: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也可以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联立得到。

2019高考(押题)化学一轮复习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学案

2019高考(押题)化学一轮复习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学案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李仕才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知识精讲:一、掌握有关知识要点1、弱电解质的电离2、水的电离3、盐类水解二、理解四种守恒关系例1:以0.1mol/LNa2CO3溶液为例,分析在存在的反应有(写离子方程式)存在的离子有:。

1、电荷守恒:。

2、物料守恒:考虑水解前后C元素守恒,。

3、定组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

如Na2CO3溶液中n(Na+):n(CO32―)=2∶1,推出:4、质子守恒:由水电离出的c(H+)水=c(OH―)水。

得质子守恒关系为:三、考虑两个特定的组合:当C(NH4Cl)≤C(NH3·H2O)、C(CH3COONa)≤C(CH3COOH)时,电离大于水解,水解忽略不计。

四、分析思路:典型例题类型:一、单一溶液离子浓度比较:例1:在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C(CH3COOH)>C(H+)>C(CH3COO-)>C(OH-)B.C(CH3COOH)>C(CH3COO-)>C(H+)>C(OH-)C.C(CH3COOH)>C(CH3COO-)=C(H+)>C(OH-)D.C(CH3COOH)>C(CH3COO-)>C(OH-)>C(H+)例2: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c(Cl-)>c(NH4+)>c(H+)>c(OH-)B.c(NH4+)>c(Cl-)>c(H+)>c(OH-)C.c(NH4+)=c(Cl-)>c(H+)=c(OH-)D.c(Cl-)=c(NH4+)>c(H+)>c(OH-)例3:在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c(Na+)>c(HCO3-)>c(H+)>c(OH-) B.c(Na+)+C(H+)=c(HCO3-)+c(OH-)+c(CO32-) C.c(Na+)=c(HCO3-)>c(OH-)>c(H+) D.c(Na+)=c(HCO3-)+c(H2CO3)+c(CO32-)二、混合溶液离子浓度比较例4、100 mL 0.1 mol·L-1醋酸与50 mL 0.2 mol·L-1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在所得溶液中A.c(Na+)>c(CH3COO-)>c(OH-)>c(H+) B.c(Na+)>c(CH3COO-)>c(H+)>c(OH-) C.c(Na+)>c(CH3COO-)>c(H+)=c(OH-) D.c(Na+)=c(CH3COO-)>c(OH-)>c(H+)例5:将0.2 mol·L-1CH3COOK 与0.1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后,则溶液中下列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c(CH3COO-)=c(Cl-)=c(H+)>c(CH3COOH)B、c(CH3COO-)=c(Cl-)>c(CH3COOH)>c(H+)C、c(CH3COO-)>c(Cl-)>c(H+)>c(CH3COOH)D、c(CH3COO-)>c(Cl-)>c(CH3COOH)>c(H+)例6:将pH=3的CH3COOH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的混合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c(Na+)>c(CH3COO-)>c(H+) >c(OH-) B. c(CH3COO-)>c(Na+)>c(H+)>c(OH-) C. c(CH3COO-)>c(H+)>c(Na+)>c(OH-) D.c(CH3COO-)>c(Na+)> c(OH-) >c(H+)三、不同溶液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例8: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NH4+浓度最大的是( )A.NH4Cl B.NH4HSO4 C.HCOONH4 D.NH4HCO3例9:下列四种溶液(1)p H=0的盐酸溶液(2)0.1mol/L的盐酸溶液(3)0.01mol/L的NaOH (4)pH=11的NaOH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H+)浓度之比( )A 1:10:100:1000B 0:1:11:11C 14:13:12:11D 100;10:1:0例10有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 mol/L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①CH3COONa与HCl;②CH3COONa与NaOH;③CH3COONa与NaCl;④CH3COONa与NaHCO3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A.pH:②>③>④>①B.c(CH3COO一):②>④>③>①C.溶液中c(H+):①>③>②>④D.c(CH3COOH):①>④>③>②例1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pH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A.Na2CO3、NaHCO3、NaCl、NH4Cl B.Na2CO3、NaHCO3、NH4Cl、NaClC.(NH4)2SO4、NH4Cl、NaNO3、Na2S D.NH4Cl、(NH4)2SO4、Na2S 、NaNO3例12:25℃时,向体积为10mL 0.1mol/L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CH3COOH溶液,曲线如右图所示,有关离子浓度关系的比较中,错误的是()A.a点处:c(Na+)> c(CH3COO—)> c(OH—)>c(H+)B.b点处:c(CH3COOH)+c(H+)=c(OH—)C.c点处:c(CH3COOH)+ c(CH3COO—)=2 c(Na+)D.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任意比混合时:c(Na+)+c(H+)=c(OH—)+ c(CH3COO—)强化训练:1、室温下,0.1mol/L的氨水溶液中,下列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A. c(OH-)>c(H+)B.c(NH3·H2O)+c(NH4+)=0.1mol/LC.c(NH4+)>c(NH3·H2O)>c(OH-)>c(H+)D.c(OH-)=c(NH4+)+c(H+)2、在Na2S溶液中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c(Na+) =2c(HS-) +2c(S2-) +c(H2S)B、.c(Na+) +c(H+)=c(OH-)+c(HS-)+2c(S2-) C.c(Na+)>c(S2-)>c(OH-)>c(HS-) D.c(OH-)=c(HS-)+c(H+)+c(H2S)3、已知乙酸(HA)的酸性比甲酸(HB)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c(OH)>c(HA)>c(HB)>c(H+)B. c(OH-)>c(A-)>c(B-)>c(H+)C. c(OH-)>c(B-)>c(A-)>c(H+) D. c(OH-)>c(HB)>c(HA)>c(H+)4、有①Na2CO3溶液、②CH3COONa溶液、③NaOH溶液各25 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③>②>①B.若将三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C.若分别加入25 mL 0.1mol/L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D.若三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5、在含CH3COOH和CH3COONa均为0.1mol/L溶液中,测得c(CH3COO-)>c(Na+),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是()A.c(H+) > c(OH-) B.c(H+) = c(OH-)C.c(CH3COOH) > c(CH3COO-) D.c(CH3COOH) + c(CH3COO-) =0.2mol/L6、.0.1mol/LCH3COOH溶液和0.1mol•L―1NaOH等体积混合后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c(CH3COO―)>c(Na+)>c(OH―)>c(H+)B.c(Na+)>c(CH3COO―)>c(OH―)>c(H+)C.c(Na+)>c(CH3COO―)>c(H+)>c(OH―)D.c(Na+)=c(CH3COO―)>c(OH―)=c(H+)7、将标准状况下的2.24LCO2通入150ml1mol/LNaOH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CO3-)略大于c(CO32-) B.c(HCO3-)等于c(CO32-)C.c(Na+)等于c(CO32-)与c(HCO3-)之和 D.c(HCO3-)略小于c(CO32-)8、常温下,将甲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pH=7,则此溶液中()A.c(HCOO-)>c(Na+) B.c(HCOO-)<c(Na+)C.c(HCOO-)=c(Na+) D.无法确定c(HCOO-)与c(Na+)的关系9、25 ℃时,浓度均为0.2 mol/L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B.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C.c(OH-)前者大于后者 D.分别加入NaOH固体,恢复到原温度,c(CO32-)均增大10、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NH4)2CO3 ②(NH4)2SO4 ③NH4HCO3④NH4HSO4⑤NH4Cl ⑥NH3·H2O;按c(NH4+)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③⑤④⑥①③B.⑥③⑤④①②C.⑥⑤③④①②D.⑥③⑤④②①11、已知0.1mol/L的二元酸H2A溶液的pH = 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Na2A、NaHA两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B.在溶质物质的量相等的Na2A、NaHA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C.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A-)+ c (OH-) + 2c (A2-)D.在Na2A溶液中一定有:c (Na+) > c (A2-) > c (H+) > c (OH-)12、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pH>7,则一定是c1V1=c2V2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c(OH-)C.当pH=7时,若V1=V2,则一定是c2>c1D.若V1=V2,c1=c2,则c(CH3COO-)+c(CH3COOH)=c(Na+)13、(2018年北京丰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0 mol/L Na2CO3溶液中:c(Na+)=2[c(CO32-)+c(HCO3-)+c(H2CO3) ]B.常温下把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其溶液的pH恰好等于7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 + c(OH-) =c(H+) + c(Na+)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和弱酸HX混合后的溶液中:c(Na+) > c(HX) > c(X-) > c(H+) > c(OH-)14、将0.2 mol·L-1 HA溶液与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中c(Na+)>c(A-),则(用“>”、“<”或“=”)填写下列空白:(1)混合溶液中c(A-)______c(HA)。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讲座(三)“粒子”浓度关系判断课件鲁科版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讲座(三)“粒子”浓度关系判断课件鲁科版

- 解析: (1)NaHCO3 溶液中, 因 NaHCO3===Na++HCO- , HCO 3 3 - + - CO2 H2CO3+OH-,H2O H++ 3 +H ,HCO3 +H2O
OH 。故溶液中的离子有:Na 、CO2 3 、HCO3 、OH 、H ;
- + - - - +
- - + + - -
2.水解平衡 (1)水解过程是微弱的。如Na2CO3溶液中:
- - [CO2 ]>[HCO 3来自3 ]>[H2CO3]。
(2)多元弱酸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以第一步
- - 水解为主,如在Na2CO3溶液中:CO 2 、 HCO 3 3 、H2CO3的浓 - - 度大小关系应是[CO2 ]>[HCO 3 3 ]>[H2CO3]。

由图可得Na2S水溶液中质子守恒式可表示:[H3O+]+2[H2S]+ [HS ]=[OH ]或[H ]+2[H2S]+[HS ]=[OH ]。质子守恒的关 系式也可以由电荷守恒式与物料守恒式推导得到。
- - + - -
■专题训练——做一做 1.指出下列溶液中含有的所有粒子。 (1)NaHCO3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CO3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HC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 (4)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任意量):_______________。
+ - - - +
(4)Na 、CO2 3 、HCO3 、OH 、H 、H2CO3、H2O
+ - - - +
2.填写下列空白: (1)0.1 mol· L 1的NaHCO3溶液

3.3.3 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的比较学案 高二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3.3 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的比较学案 高二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专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第3课时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的比较知识梳理一、电解质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1)含义:电解质溶液中无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总是呈电中性,即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2)应用:如Na2CO3溶液中存在Na+、CO2-3、H+、OH-、HCO-3,根据电荷守恒有n(Na+)+n(H+)=n(OH-)+n(HCO-3)+2n(CO2-3)或c(Na+)+c(H+)=c(OH-)+c(HCO-3)+2c(CO2-3)。

(3)意义:由电荷守恒可准确、快速地解决电解质溶液中许多复杂的离子浓度关系问题。

在应用时,务必弄清电解质溶液中所存在的离子的全部种类,切勿忽略H2O电离所产生的H+和OH-。

2.物料守恒(1)含义: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水解或电离,某种元素的存在形式可能不同,但元素种类、每种元素的原子总数、不同元素之间原子数目之比都是保持不变的,称为物料守恒。

它的数学表达式叫做物料恒等式或质量恒等式。

(2)应用:如Na2S溶液中存在的物料守恒为c(Na+)=2[c(H2S)+c(S2-)+c(HS-)]。

(3)意义:物料守恒能用于准确、快速地解决电解质溶液中复杂的离子、分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或物质的量关系的问题。

在应用时,务必弄清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变化(电离和水解反应),抓住物料守恒的实质。

3.质子守恒(1)含义:质子守恒是指电解质溶液中粒子电离出的H+总数等于粒子接受的H+总数。

(2)应用:如Na2S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如下:可得Na2S溶液中质子守恒关系为c(H3O+)+2c(H2S)+c(HS-)=c(OH-)或c(H+)+2c(H2S)+c(HS-)=c(OH-)。

质子守恒关系也可由电荷守恒关系与物料守恒关系推导得到。

[名师点拨]分清主次关系(1)在多元弱酸的酸式强碱盐溶液中,既存在电离,又存在水解。

应该全面分析,找出溶液中存在的平衡关系和主次关系,其中以电离为主的溶液呈酸性,如NaHSO3溶液、NaH2PO4溶液;以水解为主的溶液呈碱性,如NaHCO3溶液、NaHS溶液、Na2HPO4溶液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粒子”浓度大小比较
基础知识梳理
一、熟悉两大理论,构建思维基点
1.电离理论
(1)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产生的微粒都非常少,同时还要考虑水的电离,如氨水溶液中:NH3·H2O、NH+4、OH-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H3·H2O)>c(OH-)>c(NH+4)。

(2)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级电离(第一步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二步电离)。

如在H2S溶液中:H2S、HS-、S2-、H+的浓度大小关系是c(H2S)>c(H+)>c(HS-)>c(S2-)。

2.水解理论
(1)弱电解质离子的水解损失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但由于水的电离,故水解后酸性溶液中c(H+)或碱性溶液中c(OH-)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的浓度。

如NH4Cl溶液中:NH+4、Cl-、NH3·H2O、H+的浓度大小关系是c(Cl-)>c(NH+4)>c(H+)>c(NH3·H2O)。

(2)多元弱酸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步水解,如在Na2CO3溶液中:CO2-3、HCO-3、H2CO3的浓度大小关系应是c(CO2-3)>c(HCO-3)>c(H2CO3)。

二、把握三种守恒,明确等量关系
1.电荷守恒规律
电解质溶液中,无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都是呈电中性,即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

如NaHCO3溶液中存在着Na+、H+、HCO-3、CO2-3、OH-,存在如下关系:c(Na+)+c(H+)=c(HCO-3)+c(OH-)+2c(CO2-3)。

2.物料守恒规律
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离子种类增多,但元素总是守恒的。

如K2S溶液中S2-、HS-都能水解,故S元素以S2-、HS-、H2S三种形式存在,它们之间有如下守恒关系:c(K+)=2c(S2-)+2c(HS-)+2c(H2S)。

3.质子守恒规律
如Na2S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情况图示如下:
由图可得Na2S水溶液中质子守恒式可表示:c(H3O+)+2c(H2S)+c(HS-)=c(OH-)或c(H+)+2c(H2S)+c(HS-)=c(OH-)。

质子守恒的关系式也可以由电荷守恒式与物料守恒式推导得到。

三、典例导悟,分类突破
(一)粒子种类的判断
[例1](1)NaHCO3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CO3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HC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任意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3)(4)粒子种类都是离子:Na+、CO2-3、HCO-3、OH-、H+;分子:H2CO3、H2O (二)单一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
[例2]0.1 mol·L-1的NH4Cl溶液
(1)粒子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子浓度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料守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l-、NH+4、H+、OH-、NH3·H2O、H2O
(2)c(Cl-)>c(NH+4)>c(H+)>c(OH-)
(3)c(Cl-)=c(NH+4)+c(NH3·H2O)
[例3]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
(1)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料守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荷守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质子守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NaHCO3===Na++HCO-3(完全电离),
HCO-3+H2O??H2CO3+OH-(主要),
HCO-3??H++CO2-3(次要),
H2O??H++OH-(极微弱)。

答案(1)c(Na+)>c(HCO-3)>c(OH-)>c(H+)>c(CO2-3)
(2)c(Na+)=c(HCO-3)+c(CO2-3)+c(H2CO3)
(3)c(Na+)+c(H+)=c(HCO-3)+2c(CO2-3)+c(OH-)
(4)c(OH-)=c(H2CO3)+c(H+)-c(CO2-3)
[例4]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
(1)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料守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荷守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质子守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Na2CO3===2Na++CO2-3(完全电离),
CO2-3+H2O??HCO-3+OH-(主要),
HCO-3+H2O??H2CO3+OH-(次要),
H2O??H++OH-(极微弱)。

答案(1)c(Na+)>c(CO2-3)>c(OH-)>c(HCO-3)>c(H+)
(2)c(Na+)=2[c(CO2-3)+c(HCO-3)+c(H2CO3)]
(3)c(Na+)+c(H+)=c(HCO-3)+c(OH-)+2c(CO2-3)
(4)c(OH-)=c(H+)+2c(H2CO3)+c(HCO-3)
知识归纳
1.比较时紧扣两个微弱
(1)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的电离是微弱的,且水的电离能力远远小于弱酸和弱碱的电离能力。

如在稀醋酸溶液中:CH3COOH??CH3COO-+H+,H2O??OH-+H+,在溶液中微粒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CH3COOH)>c(H+)>c(CH3COO-)>c(OH-)。

(2)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是微弱的,但水的电离程度远远小于盐的水解程度。

如稀的CH3COONa溶液中:CH3COONa===CH3COO-+Na+,CH3COO-+H2O??CH3COOH+OH-,H2O??H++OH-,所以CH3COONa溶液中:c(Na+)>c(CH3COO-)>c(OH-)>c(CH3COOH)>c(H+)。

2.酸式盐与多元弱酸的强碱正盐溶液酸碱性比较
(1)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取决于酸式盐中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能力和水解能力哪一个更强,如NaHCO3溶液中HCO-3的水解能力大于其电离能力,故溶液显碱性。

(2)多元弱酸的强碱正盐溶液:多元弱酸根离子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例如,Na2S溶液中:c(Na+)>c(S2-)>c(OH-)>c(HS-)>c(H+)。

3.质子守恒式可以由电荷守恒式和物料守恒式推导出来
以KHS溶液为例,电荷守恒式为c(K+)+c(H+)=c(OH-)+c(HS-)+2c(S2-)①,物料守恒式为
c(K+)=c(HS-)+c(S2-)+c(H2S)②,由①-②得质子守恒式,消去没有参与变化的K+等。

4.规避等量关系中的2个易失分点
(1)电荷守恒式中不只是各离子浓度的简单相加。

如2c(CO2-3)的化学计量数2代表一个CO2-3带2个负电荷,不可漏掉。

(2)物料守恒式中,离子浓度系数不能漏写或颠倒。

如Na2S溶液中的物料守恒式中,“2”表示c(Na+)是溶液中各种硫元素存在形式的硫原子总浓度的2倍。

(三)酸、碱中和型离子浓度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