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检索与应用实习报告题目: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发展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发展

摘要:介绍和分析了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从数据采集和监控(SCADA)到能量管理系统(EMS)的发展历程,对电力部门几次技术决策带来的成果进行了描述。最后,对自动化走向信息化进行了论述,并对将自动化的实时信息组入电力企业资源规

划(ERP)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能量管理系统;信息技术;公用

信息模型;企业资源规划

1 引言

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SCADA)以及能量管理系统(EMS),在电网调度自动化领域已众所周知。其中,SCADA除应用于电力

部门外还广泛应用于石油、煤气、轨道交通等非电力部门;EMS 随着电力经营体制的变革,传统上的在线运行监控和离线营销管理分离的局面,已不适应当代电力市场的需要,因此EMS正在走向信息化的能量信息系统(EIS),并逐步组入当代电力企业资源规划(ERP)。

我国电力部门是较先进入数字化和自动化,并为信息化奠定良好基础的工业部门之一。本文将就其发展过程、技术特点及今后展望进行分析和探讨,试图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2 概述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全国联网进程的加快,调度机构达标创一流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全国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工作的开展,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专业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通道数量、质量以及厂站信息的质量和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不断提高,调度自动化主站相关系统的建设、运行和应用水平普遍提高,标准化、规范化及其应用工作不断深入,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3 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3.1 改革开放前的“自力更生”

我国的电网调度自动化起步较早,大体经历了远动化、数字化和自动化3个阶段。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开始研制有

接点遥信和频率式遥测远动装置,在东北、北京等地区进行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试点,并在计算技术的影响下,由布线逻辑向数字化、软件化的方向发展。

1958年电力部主管部门作出了一次关于研发计算机的重要技术决策:支持当时的华北电力设计院派人参加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制的我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104机)的调试和投运工作。此工作导致了电力部门161电子管计算机和167晶体管计算机两代计算机的研制和应用开发工作。随后骨干力量分流到电力部南北两个主要研究单位——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电自院和电科院),促进电力部门较早地进入数字技术领域。

两代计算机的先后投运和推广应用,在设计、研制、科研和运行领域培养了大批计算技术应用人才,推动计算机和远动技术相结合,向自动化方向发展。1972年,广东省中调所和华北电力设计院合作,使广东省自制的108乙机与SF58有接点遥信和频率式遥测远动装置(零/满刻度为3/5周期)互连成功。这是我国最早实现计算机与远动结合的一个实例。

3.2 我国第一套SCADA系统的引进

改革开放前,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领域内的远动化和数字化是按远动和计算机两个专业各自发展的。二者结合组成一体化的SCADA系统,并取得“引进—消化—开发—创新”的快速发展,则是改革开放后的事。1978年电力部主管部门力排众议,作出了第二次技术决策:随1979年我国第一条500kV平武线输电工程引进我国第一套计算机与远动终端(RTU)一体化的SCADA系统。

随平武工程从瑞典ASEA公司引进的SINDAC-3 SCADA系统,通过DS-801 RTU对平武线一线三站实现了安全监控。经消化、开发、汉化并接入其他远动终端后,该系统扩充为整个湖北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稳定运行达15年以上。

SINDAC-3的引进,确立了计算机与远动相结合的SCADA理念。差不多与此同时,电力部通信调度局还从日本日立公司引进了用于通信调度的仅含主站的H80E系统。电科院和电自院分别参与了上述两项工程的引进和开发工作。在“引进—消化—开发—创新”方针的指引下,部属南北两院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先后开发了PDP-11/24、MicroVAXII、VAX-11/750、VAX4000等计算机与远动终端相结合的SCADA系统[1]。调度运行单位在管理体制上也逐渐将计算机和远动两个专业合并为自动化专业。

3.3自主版权的EMS

由SCADA发展到EMS,其广度和深度要求是不同的。广度方面,单纯的SCADA系统对远动终端(RTU)的数量并无要求,可多可少;但支持EMS的RTU的数量必须满足构建全网实时数据库的需要。深度方面,EMS除需实时数据库和SCADA功能的支持外,还必须装备各种智能型高级应用软件。这就带来了基于网络接线及元件参数的网络数据库和接入不同应用软件的应用编程接口问题。计算技术起步较早的电力部门,20世纪60年代就开发了电力系统潮流、短路、稳定等基本应用软件,并广泛投入离线使用。但如何与SCADA结合接入实时系统并直接控制发电过程,却是个新问题,这就导致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四大网EMS的引进工作。

和第一次SCADA的引进不同,这次EMS的引进是有选择地引进的。重点放在EMS的支撑平台和自动发电控制(AGC)上,EMS 高级应用软件完全由国内开发。从英国西屋公司引进的WESDAC-32系统,使用了美国ESCA公司的HABITAT支撑平台和AGC软件。电力部两院参与引进,并各自分担两网的现场验收、系统汉化和RTU接入等任务。

四大网EMS投入运行不久,电力部通信调度局的H80E系统也随着通调局升为国家电力调度中心而由西门子的SPECTRUM分布式系统所取代。

第二次引进,在较高层面上实现了又一次“引进—消化—开发—创新”,导致20世纪90年代自主版权EMS支撑平台和应用软件的先后问世。电自院的SD-6000、OPEN-2000,电科院和东北电管局合作的CC-2000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1]。其中,CC-2000尤其值得一提[2]。四大网EMS投入运行后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放式分布式系统和面向对象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

和开放式分布式对立的是封闭的集中式系统。这种系统的好处是一机多用、节约资源投资,但存在第三方产品难于接入、不易扩展更新等缺点。四大网引进的WESDAC-32就有这样的弊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性价比日益提高,资源投资已不成问题,但要实现开放式和分布式,必须解决各种接口和通信协议的标准化问题。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开放式系统结构(OSA)的兴起,POSIX、SQL、OSF/Motif、TCP/IP等涉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用户界面和通信等有关的标准先后建立,为开放式分布式系统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