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王守仁颜元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教育的宗旨
“明人伦”, “存天理,灭人欲” 人的天赋秉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 是“天地之性”;二是“气质之性”。所谓 “天地之性”,它是禀受“天理”而成的,是 符合封建纲常的。所谓“气质之性”,是天理 与人欲混杂的,即存在着违背天理、违背封建 社会伦理道德的各种欲望。 因此,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变化人的“气 质之性”,保存其中的天理,灭尽其中的人欲。
三、教育内容
六经
他认为“六经”是宇宙间永恒而普遍 的真理,它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之理一样, 其根源是存在于人的本心的。之所以把经 书作为最基本的教材,是因为经书中的义 理能帮助明了我心之常道。 他在坚持用“六经”做教材的同时,把一 切不符合“六经”要求的内容,都说成是 异端邪说。
四、教学原则和方法
其所以有四等者何也?曰:人之生也,气质之禀 清明纯粹,绝无渣滓,则于天地之性无所间隔, 而凡义理之当然,有不待学而了然于胸中者,所 谓生而知之,圣人也;其不及此者,则以昏明、 清浊、正偏、纯驳之多少胜负为差,其或得于清 明纯粹,而不能无少渣滓者,则虽未免乎有小隔, 而其间易达其碍易通,故于其所未通者必知学以 通之,而其学也则亦无不达矣,所谓学而知之, 大贤也;或得其昏浊偏驳之多,而不能无少清明 纯粹者,则必其窒塞不通,然后知学其学,又未 必无不通也,所谓困而学之,众人也;至于昏浊 偏驳又甚,以为当然,终不知学以求其通,则此 下民而已矣。
(四)省察
所谓“省察”,就是自我反省和检查。 省察于将发之际者,谓谨之于念虑之始萌也 省察已发之后者,谓审之于言动已见之后也
(五)力行
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朱熹强调知行统一,反对知行脱节,要求人们把学 到的封建伦理道德知识付诸于日常生活的实践,用于处理各种各样的人伦关系, 即将道德认识、道德理想和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
第一章 朱熹的教育思想
福建--武夷山--朱熹旧居
朱熹老宅
生平简介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 庵。祖籍婺源(现江西婺源县),出生在福建南剑(今 南平)尤溪县。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教育思想与实践对中国封 建社会后期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18岁 中举人,19岁登进士,从此走上仕途。曾先后任泉 州同安县主簿、知江西南康军、提举浙东常平茶盐、 知漳州、知潭州等地方官。绍熙五年(1194年)八月, 朱熹己65岁,被任命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为宁宗 皇帝进讲《大学》。但仅40天即被罢免,从此结束 了坎坷不平的仕途生涯。
四、朱子读书法
(二)熟读精思
朱熹认为,读书既要读得熟,又 要思之精。只有熟读精思,才能收到 “心与理一”、“永远不忘”的效果。
四、朱子读书法
(三)虚心涵泳
所谓“虚心”,一方面是说读书 时要虚怀若谷,静心思虑,不应先入 为主,妄意猜度。另一方面的意思是, 虚心就是“收拾此心”,“专心致 志”,而不被私心所干扰, 所谓“涵泳”,是指读书时要反 复咀嚼,细心玩味。
四、朱子读书法
他的弟子汇集他的平日之训加以概括,归 纳为“朱子读书法”六条: 一曰循序渐进, 二曰熟读精思, 三曰虚心涵泳, 四曰切己体察, 五曰著紧用力, 六曰居敬持志。
四、朱子读书法
(一)循序渐进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 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 精。” 读书学习应该遵循一定的顺序,不要 杂乱无章,应该先读懂这一本,再读那一 本。另外,读书学习要扎扎实实地打好读 书的基础,反对急于求成,那就不能求得 融会贯通。
五、论童蒙教育
(一)批评死记硬背和滥用体罚
王守仁对宋明以来在儿童教育过程中过于重视死 记硬背和滥用体罚的现象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在他 看来,那种“督以句读,责其检束”、“鞭挞绳缚, 若待拘囚”的做法,导致师生之间关系紧张,学生 厌学。
“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 仇而不欲见。” “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 得乎!”
他一生遗留下的著作很多,其中影响最深广、最 重要的是《四书集注》,刊行之后不久就风行天 下。 元朝皇庆二年(1313年),规定科举考试以《四书 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成为科举考试 的标准答案和各级学校必读的教科书,其地位甚 至高于《五经》,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 长达数百年之久。 朱熹的一生,热心教育,倡导办学,亲自讲学, 前后长达50年之久,是中国教育史上所罕见的。 他是我国古代负有盛名的书院大师和杰出的教育 家。
王阳明全集
王阳明之墓
山近月远觉月小, 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 当见山高月更阔。
一、哲学思想——“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的心学理论,并结合程朱“理”的 本体论,提出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的思 想。 王守仁把封建的“理”(仁、义、礼、智等伦理观 念)作为宇宙的本体。与程朱理学主张“理”在心 外所不同,王守仁哲学主张心就是“理”。 心也叫“良知”,又称“天理”,指先天的道德观 念。“良知”是先天的、人人具备、不教自能的封 建道德品质。 “良知”是万物的根源。所以他提出“心外无理”, 即封建伦理道德和事物运行规律都先天存在于人的 心中,世界上没有离开人的心而独立存在的规律。
四、朱子读书法
(六)居敬持志
所谓居敬持志,就是精神 专一,全神贯注,理想坚定, 意志顽强。
总之,朱熹是我国古代颇有建树的教育家, 虽然他的教育目的是为了“明人伦”,最终为了 培养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维护封建统治服 务,但他继承和丰富了我国教育思想的优良传统。 他的教育方法和读书方法,既是他长期教学实践 经验的总结,也是他长期读书的亲身体会,因此, 有许多合理的因素和值得借鉴的地方。 “朱子读书法”对后世影响很大。它不单纯 是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而且也是指导学生进行 道德修养和治学的总的要求。它对中国封建社会 文人学者读书、修身、治学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值得认真地进行整理和研究。
一、哲学思想——“致良知”
认识论和道德修养方法——“致良知”。 “致良知”就是恢复、体认良知并发扬和推行 良知。良知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是先天包括一 切道德原则的,只要存养本心,发明良知,一 切伦理道德自然具备。 “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要达到“致 良知”这一行为结果,就要做到“知行合一”, 就是说如果没有“行”,“知”就不能完成。 这也是为了反对朱熹“知先行后”的学说。
第五讲
朱熹、王守仁、颜元守戒律,不吃肉,不 喝酒,整日诵经念佛,而与其他和尚不同的是,他们往往 几十年坐着不动,甚至有的鞭打折磨自己的身体,痛苦不 堪却依然故我。有这样一群习武者,经过多年磨练,武艺 已十分高强,但他们却更为努力地练习,坚持不辍。有这 样一群读书人,他们有的已经学富五车,甚至功成名就, 却依然日夜苦读,不论寒暑。他们并不是精神错乱,平白 无故给自己找麻烦的白痴,如此苦心苦行,只是为了寻找 一样东西。传说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种神奇的东西,它无 影无形,却又无处不在,轻若无物,却又重如泰山,如果 能够获知这样东西,就能够了解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奥秘, 看透所有伪装,通晓所有知识,天下万物皆可归于掌握! 这并不是传说,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二、教育目的
明人伦
所谓“人伦”就是“三纲五常之德”——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的人伦关系。 所有这些封建道德观念,又都是存在于人 心的。其所以不能表现出来,只是被物欲蒙蔽 了而已。因此,要通过教育把蒙蔽了的人伦加 以恢复和发扬光大。
“古圣贤之学,明伦而已。……人伦明于上, 小民亲于下,家齐国治而天下平矣。是故名伦之 外无学矣。”
第二章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生平简介
王守仁(1472-1528年),字伯安, 浙江余姚人。21岁中浙江乡试,28岁 举进士,曾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等, 多次镇压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起义。 因为他曾经在阳明洞书院讲学,并自 称阳明子,所以后世学者称他为阳明 先生。 他创立了“阳明学派”,其学说以 “反传统”的姿态出现,在明中叶以 后曾广为流行,并流传到日本,对明 治维新产生了积极影响。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主观 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上的,具体地说, 他的教育主张是从“心即理”的观点 出发的,其主要教育著作有《教约》、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三、道德教育
(一)立志
朱熹认为,立志关系着个人成长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它对人的成长至关重 要。因此,他要求学者首先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
(二)主敬
所谓“主敬”是指专一无失、固守不易的工夫,即谨慎认真、专心致志的 学习修德态度。缺乏这种态度,则“无以涵养本原”,“无以开发聪明”。
(三)存养
所谓“存养”即是指“存心养性”。朱熹认为人具有天生的善性, “人 心本明,只被事物在上盖蔽了,不曾得露头面。” 因此需要一种 “存养”的功 夫。来发扬善性,发明本心。
四、朱子读书法
(四)切己体察
读书穷理不能专在纸上求,还要 在自己身上求,不能专在嘴上说,还 要体现在行动中。切己体察的功夫, 就是要把圣贤之言,变成自己的信念, 见诸于自己的行动。
四、朱子读书法
(五)著紧用力
朱熹反对学习时心不在焉,松松 垮垮,而是要求学生有一种紧迫感, 危机感。读书穷理,要有发愤忘食的 精神,也就是应该抓紧时间,坚持不 懈。
一、哲学思想
(二)人性论------存天理,灭人欲
“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 所谓天命之性专指理本身而言,是一种本然之性, 是人物得之于天而受在于己的“德”。 理表现在每一个具体的人方面,则与气不能相离。 与气相杂的理,就成为气质之性了。 理是至善的,所以天命是至善的,气有清浊昏明 的差别,所以气质之性有善有恶。
朱熹一生主要是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他是南宋著名 的理学家,继承和发展了二程学说,成为南宋理学思想的 集大成者。 他又是一位大教育家,毕生讲学活动不断。他曾长期在福 建祟安武夷山“寒泉精舍”、“武夷精舍”授徒讲学。绍 熙二年(1191年),他由祟安迁居建阳考亭,建“竹林精 舍”,聚徒讲学。绍熙五年(1194年),由于学生人数增多, 他扩建精舍,并改名为“沧洲精舍”,表示“永弃人间事, 吾道付沧洲”的志向。即使在为官从政期间,他每到一地, 也不忘设学育才,并亲自讲学。他在知南康军时,主持修 复白鹿洞书院,直接参与书院的组织管理,而且还亲自拟 订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成为南宋以后书院和各 地方官学共同遵守的学规。
王守仁认为学习要有序,不可躐等,“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 而进。” 教学要考虑学者的基础,不断加深。
(四)主张因材施教
王守仁认为学生的情况各有不同,施教必须因人而异。 “夫良医之治病,随起疾之虚实强弱,寒热内外,而斟酌加减,调 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初无一定之方,不问症候之如何,而必使 人人服之也。君子养心,亦何以异于是?”
一、哲学思想
(一)理气论
朱熹认为理或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源,宇宙万物都是由理 和气两种因素构成,缺一不可。 “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理是万物的总根源,而气只是构成万物的材料,理决定事物 的本性、本质。理与气浑然一体,理为先,气为后。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 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 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 理气分殊有两层含义: 其一,理生万物,即万物之本性与宇宙之本性是同一的, 都是由宇宙之本性所派生出来的; 其二,理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事物和社会的不同等级名分。 理气分殊说强调了理的决定作用,为封建等级秩序和伦理道 德规范提供了本体论上的依据。
(一)提倡知行并进
王守仁认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离不开行,行离不开 知,知行合一。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二)强调自求自得
王守仁认为只有亲自体验,即“静处体悟”和“事上磨练”,才 能达到“致良知”、“明人伦”的目的。并强调独立思考,不盲目迷 信书本。
(三)要求循序渐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