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膛计算.xls
5炉膛结构尺寸计算
![5炉膛结构尺寸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1a54ff02ba1aa8114431d995.png)
2 前墙面积
3 后墙面积
4
炉膛出口 烟窗面积
5
炉顶包覆 面积
6
燃烧器面 积
前后侧墙 7 水冷壁角
系数
8
炉顶角系 数
炉膛出口 9 烟处角系
数
整个炉膛 10 的平均角
系数
炉膛自由 11 容积的水
冷壁面积
12 炉膛容积
炉膛结构尺寸计算
符号
单位
A1
m2
A2
m2
A3
m2
A4
m2
AC
m2
80 49.9 7.3172
0.98
0.97
1
(2Acx+Aqx +Ahx+Achx ch+Aldxld) /(+Aq+Ah+ Ach+Ald)
0.980961858
Aq+Ah+2(A c-
Ar/2)+Ach +Ald
Aca
1137.3428 2073.435
13
炉膛的自 由容积
自由容积
14 的辐射层
0.142257411
hr/Hl+Δ X,ΔX按 附录二表 Ⅲ查得为
0
0.142
有效厚度
炉膛的辐
15 射层有效
厚度
燃烧器中
16 心线的高
度
17 炉膛高度
18
燃烧器相 对高度
19
火焰中心 相对高度
Vzy Szy
S
hr Hl hr/Hl
xl
m3
Vl
2073.435
பைடு நூலகம்
m
3.6Vzy/Az
苏标美标炉膛计算
![苏标美标炉膛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16ffcd2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d.png)
苏标美标炉膛计算一、引言炉膛作为锅炉设备的核心部分,其设计及计算至关重要。
苏标美标炉膛计算是根据我国和国际标准,对炉膛的各项参数进行合理计算,以确保炉膛的安全运行和高效节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苏标美标炉膛计算的方法及实例分析,以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二、苏标美标炉膛计算简介1.定义及作用炉膛计算是对锅炉炉膛各项参数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以确定炉膛尺寸、温度、热量等关键指标。
炉膛计算在锅炉设计、改造和运行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确保锅炉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2.计算方法及步骤苏标美标炉膛计算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1)炉膛尺寸确定:根据锅炉类型、燃料种类、燃烧方式等条件,确定炉膛尺寸,包括炉膛直径、长度、倾斜角度等。
(2)炉膛温度计算:根据燃料的热值、燃烧效率、氧气含量等因素,计算炉膛温度。
(3)炉膛热量计算:根据炉膛温度、燃料消耗量、燃烧效率等参数,计算炉膛热量。
三、苏标美标炉膛计算实例分析1.实例一:简单炉膛计算(1)炉膛尺寸确定:以煤粉炉为例,炉膛直径D=4m,炉膛长度L=10m,倾斜角度α=5°。
(2)炉膛温度计算:根据燃料热值、燃烧效率等参数,计算得到炉膛温度T=1500℃。
(3)炉膛热量计算:根据炉膛温度、燃料消耗量(Q=30t/h)、燃烧效率(η=95%)等参数,计算得到炉膛热量Q=1.35×10^10kJ/h。
2.实例二:复杂炉膛计算(1)炉膛结构分析:考虑炉膛内部的空气预热器、燃烧器、烟道等部件。
(2)炉膛温度场计算: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炉膛内的温度场进行计算,分析温度分布规律。
(3)炉膛热量计算及优化:根据炉膛温度场计算结果,调整燃烧器布局、燃料消耗量等参数,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四、苏标美标炉膛计算注意事项1.数据准确性:在进行炉膛计算时,要确保燃料数据、燃烧器参数、炉膛结构等数据的准确性。
2.计算方法的选用:根据锅炉类型、燃料种类、燃烧方式等条件,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第14章炉膛传热计算
![第14章炉膛传热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0b7fc9194b35eefdc8d333ef.png)
d
]S
sio2 qs
(100
d
)S
' sio2
q
pS
sio2 gs
S
'sio2
q
K sio2 gs
100
S sio2 gs
S sio2 q
K sio2 qx
100
(S sio2 qx
S sio2 g
)
1 2
x:送入清洗装置的给水占总给水量的质量百分数; p:排污率;
S
'sio2
q
:进入清洗装置蒸汽的硅酸含量;
4
三、传热方式
假定条件、物理、数字模型 axtFbσ0(T4hy-T4b)=φBjVCpj(Ta-T″L) 概念:理论燃烧温度Ta
(12-47)
5
第二节 炉膛黑度计算
一、炉膛黑度
粉炉炉膛黑度aL=ahy/[ ahy+(1- ahy)ψ] 热有效系数ψ=(qyx1-qyx2)/qyx1
(14—14) (14—8)
四、ψ、Χ、ζ关系
ψ=Χ ζ
8
第二节 几种炉膛传热计算方法
一、前苏联“热力计算标准方法”
方法:试算法:假设TLj〃→VCpj,各参数→TL〃 → TL〃-T〃Lj ≤100℃
9
二、美国CE公司
上、下炉膛分段计算 炉膛吸热:Q=Q -Q 〃
yx L
Qyx—有效热量
θL〃—炉膛出口热量
(14-54) (14-55)
14
二、硅酸的选择性携带
1、重要性: 高压下,硅酸携带大大高于机械携带,在汽轮机低压缸沉积; 2、硅化物溶盐规律:
4炉膛设计表
![4炉膛设计表](https://img.taocdn.com/s3/m/d740b9c2360cba1aa811da4c.png)
按a/b=1~1.2选取
6
炉膛宽度
a
m
选取a值使a/b=1~1.2
7
炉膛深度
b
m
Al/a
8
冷灰斗倾角
θ
按θ≥50°选取
9
冷灰斗出口尺寸
m
按0.5~1.4选用
10
冷灰斗容积
Vhd
m3
按图计算(冷灰斗高度上一半的容积)
11
折焰角长度
lz
m
按≈(1/3)b选用
12
折焰角上倾角
θ上
按θ上=20°~45°
13
折焰角下倾角
θ下
按θ下=20°~30°
14
炉膛出口烟气流速
wy
m/s
选用(6m/s左右)
15
炉膛出口烟气温度
θl"
℃
赵翔《锅炉课程设计》表2-20
16
炉膛出口通流面积
Ach
m2
(BjVy/3600wy)(θl"+273)/273
17
炉膛出口高度
hch
m
Ach/a
18
水平烟道烟气流速
wsy
m/s
选用
19
一次风口高度
h1
mm
A1/br
二次风口高度
h2
mm
A2/br
三次风口高度
h3
mm
A3/br
20
燃烧器高度
hr
mm
按A1A2A3的要求,画出燃烧器喷口结构尺寸图,得hr;核算hr/br=接近原定值
21
最下排燃烧器下缘距冷灰斗上沿距离
l
m
按l=(4~5)br选取
锅炉炉膛传热计算
![锅炉炉膛传热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58ea80f6c85ec3a87c2c5c4.png)
计算公式见 课本
M 与火焰中心有关的量 B0 波尔兹曼准则
B jVc pj B0 0 pj FlTa3
Ql I l" Vc pj Ta Tl "
!!!想知道推导过程 可以看看冯俊凯那本书
1
1
3.传热系数
至于对流换热系数等等见课本
q yx1 q yx2 q yx1
q yx1 火焰对炉壁的有效辐射 热负荷 q yx2 炉壁对火焰的有效反辐 射热负荷
假想黑度,对应于有效辐射热量
4 q yx1 al 0Thy ,
炉壁总换热量 Q (q yx1 q yx2 ) Fb q yx1Fb
4 Fbal 0Thy
m n
2.对流受热面的传热计算
水蒸气
' qm 2 c p 2 , t 2
烟气 qm1c p1 , t1'
" t2
t1"
Qf
烟气放热量=水蒸气吸热量???
烟气放热量+辐射放热量=水蒸气吸热量
2.对流受热面的传热计算
" ' Q kAt m qm1c p1 (t1' t1" ) qm 2 c p 2 (t 2 t 2 )
Q"f
Q 'f (1 a) x"p
5.67 1011 aFp"Tp4 r Bj
Q
' f
g ql Fl"
Bj
g 炉膛受热面热负荷沿高 度分布不均匀系数 考虑屏间烟气向炉膛反 辐射影响的修正系数
炉膛及屏热力计算最终
![炉膛及屏热力计算最终](https://img.taocdn.com/s3/m/7f640180ec3a87c24028c46a.png)
990 12683.6
985 12613.25 69.96307
0.27 260.7849 70.41192 140.375 190.373
α″1 Δα1 Δαzf trk hºrk hºlk Qk Ql θ0 T0 X M θ″1 T″1 h″gl Vc ζsl Xsl ψsl ζyc Xyc ψyc ψr ψpj s p rH2O r kq μy dh kh x1 x2 k ah a1 θ1″ Δθ h″yl Ql qs qA qv
5.466 0.1
0.0845 0.226 3.589678 0.011
13 81.84696
0.5 0.1 2.211584 0.70146 0.841971 1117.813 17.81314 14509.57 12972.98 131887.9 3295830 161187.6
屏的热力计算
烟气进屏温度 烟气进屏焓 烟气出屏温度 烟气出屏焓 烟气平均温度 屏区附加受热面对流吸热量 屏的对流吸热量 炉膛与屏相互换热系数 炉膛出口烟窗的沿高度热负荷分配系 数 炉膛出口烟窗射入屏区的炉膛辐射热 量 屏间烟气有效辐射层厚度 屏间烟气压力
水蒸气容积份额
三原子气体辐射减弱系数 三原子气体和水蒸汽容积总份额 灰粒的辐射减弱系数 烟气质量飞灰浓度 延烟气的辐射减弱系数 屏区烟气黑度 屏进口对出口的角系数 燃料种类修正系数 屏出口烟窗面积
炉膛及屏间烟气向屏后受热面的辐射热量
屏区吸收的炉膛辐射热 屏区附加受热面吸收的辐射热量 屏区水冷壁吸收的辐射热量 屏区顶棚吸收的辐射热量 屏吸收的辐射热量 屏吸收的总热量 第一集减温水喷水量 第二级减温水喷水量 屏中蒸汽流量 蒸汽进屏温度 蒸汽进屏焓 蒸汽出屏焓 蒸汽出屏温度 屏内蒸汽平均温度 平均传热温差 屏内蒸汽平均比体积 屏内蒸汽流速
锅炉热力计算
![锅炉热力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83498c0b7cd184254b353561.png)
xk
4
烟气流通面积
Ay
5
空气流通面积
Ak
6
转子有效高度
h
7
计算受热面积
Ajs
1
受热面当量直径
d dl
2
烟气流通 所占份额
xy
3
空气流通
xk
单位
m m
m
(一)热 段
m2
m2
m
m2 0.950.785 D2KhChn,其中Kh =0.932,C=396, n 2
(二)冷 段
m
3 所占份额
xk
4
烟气流通面积
2 n
n1
z1
据图计算
据图计算
2A' A''
A' A''
0.9d
4
s1s2 d2
1
dlpjn1z1
据图计算 据图计算
计算公式或数据来源
由结构设计知
由结构设计知
由结构设计知
由结构设计知
顺流,顺列
0.785dn2n1z1
按图计算
按图计算
2A' A''
A' A''
0.9d
4
s1s2 d2
1
按图计算
Aqp
m2
后屏过热器结构尺寸计算
名称 管径及壁厚
屏片数 单片管子根数
屏的深度
符号
d
z1 nc1
hpj
单位
mm
片
根
m m
5
屏的平均高度
hpj m
6
横向节距
s1
mm
7 8
2-CFB锅炉炉膛传热计算公式说明
![2-CFB锅炉炉膛传热计算公式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3673097002768e9951e73884.png)
CFB锅炉炉内传热计算目录⒈ 100%负荷全炉膛传热计算 (2)⒉ 100%负荷全炉膛传热计算结果的校核 (6)⒊低负荷传热计算 (7)CFB 锅炉与煤粉锅炉的显著不同是CFB 锅炉中的物料(包括煤灰、脱硫添加剂等)浓度C p ,大大高于煤粉炉,而且炉内各处的浓度也不一样,它对炉内传热起着重要作用。
为此首先需要计算出炉膛出口处的物料浓度C p ,此处浓度可由外循环倍率求出。
而炉膛不同高度的物料浓度则由内循环流率决定,它沿炉膛高度是逐渐变化的,底部高、上部低。
在计算水冷壁、双面水冷壁、屏式过热器和屏式再热器时需采用不同的计算式。
物料浓度C p 对辐射传热和对流传热都有显著影响。
炉内受热面的结构尺寸,如鳍片的净宽度、厚度等,对平均换热系数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
鳍片宽度对物料颗粒的团聚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宽度与扩展受热面的利用系数有关。
至于炉内的温度水平与煤粉炉一样,对辐射传热有着重要的影响。
清华大学对CFB 锅炉炉膛传热作了深入的研究,长江动力公司、华中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位也对CFB 锅炉炉膛中的传热过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根据已公开发表的文献报导,考虑工程上的方便和可行,本节根椐清华大学提出的方法,进一步分析整理,对某台440 t/h CFB 锅炉进行了计算,其结果见表1~表4。
⒈ 100%负荷全炉膛传热计算CFB 锅炉炉膛受热面的吸热量按下式计算:T H K Q ∆⋅⋅= (1)式中 Q ——传热量,W ;K ——基于烟气侧总面积的传热系数,W/m 2·K ; △T ——温差,K ; H ——烟气侧总面积,m 2。
(1) 受热面结构尺寸对传热的影响传热系数K 按式(3-40)计算,其中分母包括四部分热阻:烟气侧热阻b1α'';工质侧热阻和受热面本身热阻ft f1H H ⋅α;λδ1;以及附加热阻as ε。
λδεαα1a f tf b 111+++''=s H H K (2)式中bα''——烟气侧向壁面总表面的名义换热系数,W/m 2·K ; f α——工质侧换热系数,W/m 2·K ,可按苏1973年热力计算标准求取;t H ——烟气侧总面积,m 2;f H ——工质侧总面积,m 2;as ε——附加热阻; 1δ——管子厚度,m ;λ——受热面金属导热系数,W/m 2·K ;bs bb1]1)1([αεαηα⋅++-=''P (3)式中 P ——鳍片面积系数,tfmH H P =;fmH——鳍片面积,m2;tH——受热面外部面积,m2。
锅炉炉膛热力计算+锅炉烟风阻力计算书
![锅炉炉膛热力计算+锅炉烟风阻力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186213faf78a6529657d538f.png)
SZBQ6-1.25-T锅炉热力计算书计算依据《工业锅炉设计计算标准方法》2003SZBQ6-1.25-T炉膛热力计算序号计算项目符号单位公式或来源数值1 额定蒸发量 D t/h 设计选定 62 额定压力Pe MPa 设计选定 1.253 蒸汽湿度sd % 设计选定04 饱和蒸汽温度tbh ℃蒸汽特性表193.285 饱和蒸汽焓iss KJ/㎏蒸汽特性表2788.616 饱和水焓isw KJ/㎏蒸汽特性表822.237 汽化潜热qr KJ/㎏蒸汽特性表4907.378 给水温度tgs ℃设计选定209 给水焓ifw KJ/㎏表B14 85.1510 排污率pw % 设计选定 311 燃料种类- - 木质颗粒12 收到基碳Car % 表B2-1 46.8813 收到基氢Har % 表B2-1 5.7214 收到基氧Oar % 表B2-1 35.515 收到基氮Nar % 表B2-1 0.1416 收到基硫Sar % 表B2-1 0.0517 收到基灰份Aar % 表B2-1 1.818 收到基水份Mar % 表B2-1 9.9119 挥发份Vhf % 表B2-1 6020 挥发份燃烧系数Vfc - 式5-21 0.1521 燃料低位发热值Qar KJ/㎏表B2-1 1720022 理论空气量V0 Nm3/㎏式3-7 4.523 理论氮气量VN Nm3/㎏式3-19 3.5624 理论水蒸汽量VH Nm3/㎏式3-21 0.8325 实际水蒸汽量Vs Nm3/㎏式3-23 0.8726 三原子气量VR Nm3/㎏式3-20 0.8827 烟气总容积Vg Nm3/㎏式3-22 7.5528 炉膛入口空气系数kq1 - 设计选定 1.429 漏风系数dkq - 设计选定0.130 炉膛出口空气系数kq2 - 设计选定 1.531 排烟处空气系数kqpy - 设计选定 1.732 冷空气温度tlk ℃设计选定2033 冷空气焓Ilk KJ/㎏焓温表119.2734 供风温度tgf ℃设计选定2035 供风焓Igf KJ/㎏焓温表119.2736 空气带入炉膛的热量Qa KJ/㎏式5-12 178.937 锅炉有效利用热量Qef KJ/㎏式4-10 16117465.4638 锅炉输入热量Qin KJ/㎏式4-4 1720039 锅炉入炉热量Qfur KJ/㎏式5-11 17205.9440 排烟温度tpy ℃设计选定15041 排烟焓Ip KJ/㎏焓温表1749.4942 输出热量q1 KJ/㎏式4-10 14990.143 排烟热损失q2 % 式4-13 8.9544 气体不完全燃烧损失q3 % 设计选定 145 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q4 % 设计选定0.546 散热损失q5 % 表4-1 2.447 灰渣温度thz ℃设计选定60048 灰渣漏煤比blm - 设计选定0.9549 灰渣物理热损失q6 % 式4-22 050 锅炉热效率XL % 式4-28 87.1551 燃料耗量 B ㎏/h 式4-29 1075.2152 计算燃料耗量Bcal ㎏/h 式4-32 1069.8353 保热系数Br - 式4-21 0.9754 炉膛容积VL m3 设计选定1455 炉膛包容面积FL ㎡设计选定4556 辐射受热面积Hf ㎡设计选定1257 炉排面积Rlp ㎡设计选定7.858 炉墙与炉排面积比lr - 式5-25 0.2159 炉膛有效辐射层厚度S m 式5-10 1.1260 炉膛水冷度sld - 式5-9 0.3261 大气压力Patm MPa 设计选定0.162 烟气重量Gg ㎏/㎏式3-26 9.863 飞灰系数afh - 设计选定0.0564 飞灰浓度Mufh ㎏/㎏式3-27 .0000965 飞灰焓Ifh kJ/㎏式3-39 066 绝热燃烧温度tadi ℃焓温表1431.6667 水蒸汽容积份额rh - 式3-25 0.1168 三原子气容积份额rq - 式3-24 0.2369 三原子气辐射减弱系数Ktri 1/(m*MPa) 式5-19 2.1470 固体辐射减弱系数Kp 1/(m*MPa) 式5-21 0.1671 介质辐射减弱系数Kj 1/(m*MPa) 式5-18 2.372 烟气黑度ag - 式5-17 0.2373 辐射受热面黑度awal - 5.3.3条0.874 烟气平均热容量Vcav kJ/㎏*℃式5-16 13.1475 炉膛系统黑度afur - 式5-24 0.5776 波尔兹曼准则Bo - 式5-33 1.1377 受热面灰壁热阻系数Rzb ㎡*℃/W 式5-28 0.0025878 管壁灰表面温度twal ℃式5-28 506.8279 计算值m - 式5-31 0.1780 无因次温度变量值mbo - 式5-32 2.1781 无因次温度Wst - 解式5-32 0.7782 炉膛出口温度tl2 ℃解式5-32 1047.8883 炉膛出口烟焓Il2 KJ/㎏焓温表12163.4384 炉膛平均温度tav ℃式5-27 1152.9285 炉膛辐射放热量Qr KJ/㎏式5-30 4907.3786 辐射受热面热流密度qm W/㎡式5-29 121529.0587 炉排面积负荷强度qr W/㎡式5-47 658602.6588 炉膛容积负荷强度qv W/m3 式5-48 366935.7689 额定工况通风量Qetf m3/h - 7274.5590 额定工况烟气量Qeyq m3/h - 14032.09 一程顺列管束热力计算.序号项目符号单位公式及来源数值2.1 入口烟温t1 ℃上段计算结果1043.83 2.2 入口烟焓i1 KJ/kg 焓温表9808.88 2.3 出口烟温t2 ℃上段计算结果524.262.4 出口烟焓i2 KJ/kg 焓温表4775.23 2.5 冷空气温度tlk ℃设计选定202.6 冷空气焓Ilk KJ/kg 焓温表102.132.7 工质温度tj ℃程序查表1942.8 保热系数Br - 上段计算结果.972.9 计算燃料量Bcal - 上段计算结果1209.15 2.10 烟气放热量Qrp KJ/kg 式8-2 4892.22 2.11 入口空气系数kq1 - 设计选定 1.52.12 漏风系数dkq - 设计选定.052.13 平均空气系数kq - 设计选定 1.522.14 出口空气系数kq2 - 设计选定 1.552.15 烟气通道面积fx m2 设计确定.62.16 对流受热面积fxhf m2 由几何计算54.382.17 对流管直径dw mm 设计选定512.18 横向管距ss1 mm 设计选定1002.19 纵向管距ss2 mm 设计选定1052.20 纵向布管数量z2 - 设计确定272.21 横排几何系数Cs - 式8-25 12.22 纵排几何系数Cz - 式8-26 12.23 平均烟速w m/s 式8-14 13.052.24 导热修正系数MA - 程序查表.972.25 粘度修正系数MV - 程序查表.992.26 普朗特修正系数MPr - 程序查表.982.27 烟气导热系数 A - 程序查表.083667 2.28 烟气运动粘度V - 程序查表.000114 2.29 烟气普朗特数Pr - 程序查表.52.30 烟温与工质最大温差tmax ℃t1-tj 849.83 2.31 烟温与工质最小温差tmin ℃t2-tj 330.26 2.32 平均温压dt ℃式8-51 549.72 2.33 计算烟温tyj ℃tgz+dt 743.72 2.34 灰壁热阻系数Rhb W/(m.℃) 选取02.35 热流密度qm W/m2 Bcal*Qrp/(3.6*fxhf) 30216.41 2.36 灰壁温差dtb ℃qm*Rhb 77.96 2.37 管灰壁温度tb ℃dtb+dt 271.96 2.38 有效辐射层厚度sfb m 式8-48 .192.39 实际水蒸汽量Vs Nm3/kg 式3-23 .462.40 烟气总容积Vg Nm3/kg 式3-22 6.262.41 水蒸汽容积份额rh - 式3-25 .072.42 三原子气辐射减弱系数ktri 1/(m.MPa) 式5-19 5.492.43 烟气黑度ag - 式8-45 .12.44 对流换热系数ad W/m2℃式8-24 73.91 2.45 辐射换热系数af W/m2℃(式8-44) 10.65 2.46 传热有效系数psi - 设计选定.652.47 传热热系数Kcr W/m2℃式8-1 54.97 2.48 传热量Qcp KJ/kg 式8-2 4892.22 2.49 计算误差ca % - 0二程管束热力计算.序号项目符号单位公式及来源数值3.1 入口烟温t1 ℃上段计算结果524.26 3.2 入口烟焓i1 KJ/kg 焓温表4775.25 3.3 出口烟温t2 ℃上段计算结果352.05 3.4 出口烟焓i2 KJ/kg 焓温表3229.28 3.5 冷空气温度tlk ℃设计选定203.6 冷空气焓Ilk KJ/kg 焓温表102.13 3.7 工质温度tj ℃程序查表1943.8 保热系数Br - 上段计算结果.973.9 计算燃料量Bcal - 上段计算结果1209.15 3.10 烟气放热量Qrp KJ/kg 式8-2 1505.97 3.11 入口空气系数kq1 - 设计选定 1.553.12 漏风系数dkq - 设计选定.053.13 平均空气系数kq - 设计选定 1.583.14 出口空气系数kq2 - 设计选定 1.63.15 烟气通道面积fx m2 设计确定.463.16 对流受热面积fxhf m2 由几何计算42.093.17 对流管直径dw mm 设计选定513.18 横向管距ss1 mm 设计选定1003.19 纵向管距ss2 mm 设计选定1053.20 纵向布管数量z2 - 设计确定273.21 横排几何系数Cs - 式8-25 13.22 纵排几何系数Cz - 式8-26 13.23 平均烟速w m/s 式8-14 12.13.24 导热修正系数MA - 程序查表.973.25 粘度修正系数MV - 程序查表.993.26 普朗特修正系数MPr - 程序查表.973.27 烟气导热系数 A - 程序查表.05782 3.28 烟气运动粘度V - 程序查表.000061 3.29 烟气普朗特数Pr - 程序查表.533.30 烟温与工质最大温差tmax ℃t1-tj 330.26 3.31 烟温与工质最小温差tmin ℃t2-tj 158.05 3.32 平均温压dt ℃式8-51 233.67 3.33 计算烟温tyj ℃tgz+dt 427.67 3.34 灰壁热阻系数Rhb W/(m.℃) 选取03.35 热流密度qm W/m2 Bcal*Qrp/(3.6*fxhf) 12017.48 3.36 灰壁温差dtb ℃qm*Rhb 31.013.37 管灰壁温度tb ℃dtb+dt 225.01 3.38 有效辐射层厚度sfb m 式8-48 .193.39 实际水蒸汽量Vs Nm3/kg 式3-23 .473.40 烟气总容积Vg Nm3/kg 式3-22 6.463.41 水蒸汽容积份额rh - 式3-25 .073.42 三原子气辐射减弱系数ktri 1/(m.MPa) 式5-19 6.413.43 烟气黑度ag - 式8-45 .123.44 对流换热系数ad W/m2℃式8-24 73.873.45 辐射换热系数af W/m2℃(式8-44) 5.253.46 传热有效系数psi - 设计选定.653.47 传热热系数Kcr W/m2℃式8-1 51.433.48 传热量Qcp KJ/kg 式8-2 1505.97 3.49 计算误差ca % - 0SZS6-1.6省煤器热力及烟风阻力计算汇总序号项目符号单位公式及来源数值1 入口烟温t1 ℃原始数据2632 入口烟焓I1 KJ/kg 焓温表3042.7493 出口烟温t2 ℃计算结果168.81124 出口烟焓I2 KJ/kg 焓温表1932.4475 平均烟气速度w m/s 式(8-14) 9.989126 入口烟气速度w1 m/s - 11.084577 出口烟气速度w2 m/s - 9.1322538 烟气通道面积Fx m2 CAD查询.4369 出口烟气量Vy2 m3/h - 8.87211310 入口标准烟气量VY01 Nm3/h - 8600.63411 出口标准烟气量VY02 Nm3/h - 9117.33912 沿程阻力Pc Pa - 497.47813 烟气导热系数 a W/m.℃表B9 .040054714 烟气运动粘度v m2/s 表B9 3.269E-0515 烟气普朗特数Pr - 表B9 .61028916 对流换热系数ad W/m.℃式(8-27) 70.8863417 辐射换热系数af W/m.℃式(8-44) 5.61013518 传热系数kcr W/m.℃式(8-1) 53.5475319 烟气侧放热量Qrp kJ/kg 式(8-2) 1099.7420 传热量Qcp kJ/kg 式(8-1) 1099.74121 对流传热有效系数psi - 设计取值.722 R2O辐射减弱系数ktri - 式(5-19) 1.90017823 管壁黑度ab - 设计取值.824 烟气黑度ag - 式(8-45) .346309625 管灰壁热阻系数hrz m2.℃/W 设计取值.0025826 管灰壁温度差dtb ℃程序计算17.9984727 管壁计算温度tb ℃式(8-49) 97.9984728 热流密度qm W/m2 程序计算6976.15229 烟气与介质最大温差dtmax ℃式(8-51) 18330 烟气与介质最小温差dtmin ℃式(8-51) 88.8111631 平均温压dt ℃式(8-51) 130.279732 烟气计算温度tyj ℃式(8-23) 210.279733 管间有效辐射层厚度s m 式(8-48) .223727234 管子外径dw mm 计算取值5135 横向节距s1 mm 计算取值10036 纵向节距s2 mm 计算取值12037 纵向管排数z2 - 计算取值5038 横向相对节距sgma1 - S1/d 1.96078439 纵向相对节距sgma2 - S2/d 2.35294140 管排几何布置系数Cs Cs - 式(8-25) 141 纵向管排布置系数Cz Cz - 式(8-26) 142 工质温度tj ℃饱和蒸汽表8043 冷空气温度tlk ℃设计取值2044 冷空气焓Ilk KJ/kg 焓温表131.033845 入口空气系数kq1 - 设计取值 1.646 漏风系数dkq - 设计取值.147 出口空气系kq2 - 设计取值 1.748 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q4 % 设计取值849 锅炉散热损失q5 % 设计取值 1.750 锅炉热效率XL % 热平衡计算结果7951 保热系数Br - 热平衡计算结果.978934352 燃料耗量 B kg/h 热平衡计算结果111753 计算燃料量Bj kg/h 热平衡计算结果1027.6454 理论空气量V0 Nm3/kg 式(3-7) 4.94840955 二氧化物容积VR Nm3/kg 式(3-20) .906036356 理论氮气量VN Nm3/kg 式(3-19) 3.91620357 理论水蒸汽容积VH Nm3/kg 式(3-21) .530219458 实际水蒸汽容积VS Nm3/kg 式(3-23) .582004559 实际烟气量Vy Nm3/kg 式(3-22) 8.62070960 水蒸汽容积份额rh - 式(3-25) 6.751236E-0261 三原子容积份额rq - 式(3-24) .172612362 管束吸收功率Qgl MW 程序计算.313927163 烟气密度m kg/m3 程序计算.757133864 烟气通道当量直径ddl m CAD查询.091365 雷诺数Re - 程序计算27896.5666 单排阻力系数z0 - 式(1-15) .263394667 总阻力系数zn - 式(1-14) 13.1697368 动压头Pyt Pa - 37.7743569 沿程阻力F_pc Pa - 497.478 SZBQ6-1.25-T锅炉烟风阻力计算书计算依据《工业锅炉设计计算标准方法》20031.炉膛序号项目符号单位公式及来源数值1.1 炉膛负压p1 Pa 设计选定202.流程1烟气通道阻力计算.序号项目符号单位公式及来源数值2.1 对流管直径dw mm 设计选定512.2 横向管距ss1 mm 设计选定1002.3 纵向管距ss2 mm 设计选定1052.4 纵向布管数量z2 - 设计确定272.5 横向相对节距sm1 - s1/dw 1.962.6 纵向相对节距sm2 - s2/dw 2.062.7 布管形状系数fsi - (s1-dw)/(s2-dw) .912.8 烟气通道面积fx m2 设计确定.62.9 通道当量直径dl m 设计确定94.52.10 入口烟气温度t1 ℃热力计算1043.832.11 出口烟气温度t2 ℃热力计算524.262.12 计算烟温tyj ℃热力计算743.722.13 烟气平均速度w m/s 式8-14 13.052.14 烟气平均密度myp kg/m3 热力计算.352.15 烟气运动粘度v Pa.s 程序查表.00011385 2.16 雷诺数Re - 上段计算10833229.08 2.17 烟气平均动压pd Pa 上段计算30.142.18 单排管阻力系数zo - 式1-15 .082.19 管程总阻力系数zn - zo*z2 2.162.20 管程阻力dpa Pa 式1-14 02.21 管壁工质温度tj ℃设计选取1942.22 烟温与工质最大温差tmax ℃t1-tj 849.832.23 烟温与工质最小温差tmin ℃t2-tj 330.262.24 平均温压dt ℃式8-51 549.722.25 计算烟温tyj ℃热力计算743.722.26 通道当量直径ddl m 式1-4 94.52.27 烟气入口调和面积ft1 m2 式1-13 .62.28 烟气入口转向角度af1 度设计902.29 烟气入口动压pd1 Pa 式1-6 39.032.30 烟气入口阻力系数zn1 - 1.4.4条 12.31 烟气入口阻力dp1 Pa 式1-6 39.032.32 烟气出口调和面积ft2 m2 式1-13 .62.33 烟气出口转向角度af2 度设计902.34 烟气出口动压pd2 Pa 式1-6 23.632.35 烟气出口阻力系数zn2 - 1.4.4条 12.36 烟气出口阻力dp2 Pa 式1-6 23.632.37 计算管程烟气总阻力dp Pa 式1-1 127.723.流程2烟气通道阻力计算.序号项目符号单位公式及来源数值3.1 对流管直径dw mm 设计选定513.2 横向管距ss1 mm 设计选定1003.3 纵向管距ss2 mm 设计选定1053.4 纵向布管数量z2 - 设计确定273.5 横向相对节距sm1 - s1/dw 1.963.6 纵向相对节距sm2 - s2/dw 2.063.7 布管形状系数fsi - (s1-dw)/(s2-dw) .913.8 烟气通道面积fx m2 设计确定.463.9 通道当量直径dl m 设计确定92.63.10 入口烟气温度t1 ℃热力计算524.263.11 出口烟气温度t2 ℃热力计算352.053.12 计算烟温tyj ℃热力计算427.673.13 烟气平均速度w m/s 式8-14 12.13.14 烟气平均密度myp kg/m3 热力计算.513.15 烟气运动粘度v Pa.s 程序查表.00006146 3.16 雷诺数Re - 上段计算18230405.15 3.17 烟气平均动压pd Pa 上段计算37.563.18 单排管阻力系数zo - 式1-15 .073.19 管程总阻力系数zn - zo*z2 1.953.20 管程阻力dpa Pa 式1-14 03.21 管壁工质温度tj ℃设计选取1943.22 烟温与工质最大温差tmax ℃t1-tj 330.263.23 烟温与工质最小温差tmin ℃t2-tj 158.053.24 平均温压dt ℃式8-51 233.673.25 计算烟温tyj ℃热力计算427.673.26 通道当量直径ddl m 式1-4 92.63.27 烟气入口调和面积ft1 m2 式1-13 .63.28 烟气入口转向角度af1 度设计903.29 烟气入口动压pd1 Pa 式1-6 25.123.30 烟气入口阻力系数zn1 - 1.4.4条 13.31 烟气入口阻力dp1 Pa 式1-6 25.123.32 烟气出口调和面积ft2 m2 式1-13 .63.33 烟气出口转向角度af2 度设计903.34 烟气出口动压pd2 Pa 式1-6 19.693.35 烟气出口阻力系数zn2 - 1.4.4条 13.36 烟气出口阻力dp2 Pa 式1-6 19.693.37 计算管程烟气总阻力dp Pa 式1-1 117.864.流程3烟气通道阻力计算.序号项目符号单位公式及来源数值4.1 对流管直径dw mm 设计选定514.2 横向管距ss1 mm 设计选定1004.3 纵向管距ss2 mm 设计选定1054.4 纵向布管数量z2 - 设计确定274.5 横向相对节距sm1 - s1/dw 1.964.6 纵向相对节距sm2 - s2/dw 2.064.7 布管形状系数fsi - (s1-dw)/(s2-dw) .914.8 烟气通道面积fx m2 设计确定.354.9 通道当量直径dl m 设计确定99.64.10 入口烟气温度t1 ℃热力计算352.054.11 出口烟气温度t2 ℃热力计算270.564.12 计算烟温tyj ℃热力计算306.424.13 烟气平均速度w m/s 式8-14 13.554.14 烟气平均密度myp kg/m3 热力计算.624.15 烟气运动粘度v Pa.s 程序查表.00004449 4.16 雷诺数Re - 上段计算30334194.01 4.17 烟气平均动压pd Pa 上段计算56.924.18 单排管阻力系数zo - 式1-15 .074.19 管程总阻力系数zn - zo*z2 1.76 4.20 管程阻力dpa Pa 式1-14 04.21 管壁工质温度tj ℃设计选取194 4.22 烟温与工质最大温差tmax ℃t1-tj 158.05 4.23 烟温与工质最小温差tmin ℃t2-tj 76.56 4.24 平均温压dt ℃式8-51 112.42 4.25 计算烟温tyj ℃热力计算306.42 4.26 通道当量直径ddl m 式1-4 99.6 4.27 烟气入口调和面积ft1 m2 式1-13 .35 4.28 烟气入口转向角度af1 度设计904.29 烟气入口动压pd1 Pa 式1-6 61.4 4.30 烟气入口阻力系数zn1 - 1.4.4条 14.31 烟气入口阻力dp1 Pa 式1-6 61.4 4.32 烟气出口调和面积ft2 m2 式1-13 .35 4.33 烟气出口转向角度af2 度设计904.34 烟气出口动压pd2 Pa 式1-6 53.4 4.35 烟气出口阻力系数zn2 - 1.4.4条 14.36 烟气出口阻力dp2 Pa 式1-6 53.4 4.37 计算管程烟气总阻力dp Pa 式1-1 214.785.烟气通道阻力汇总:序号项目符号单位公式及来源数值5.1 炉膛负压P0 Pa 设计选定205.2 流程1 P1 Pa 计算127.72 5.3 流程2 P2 Pa 计算117.86 5.4 流程3 P3 Pa 计算214.78 5.5 除尘器阻力pc Pa 制造厂提供1200 5.6 其它烟道阻力pq Pa 设计预选1000 5.7 总阻力Pa Pa 2681。
锅炉原理第九章炉膛计算
![锅炉原理第九章炉膛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be36f64731b765ce05081460.png)
第六节 火焰中心位置修正系数M
炉膛内火焰平均温度的假设与实际差别很大,尤其沿炉膛 高度温度变化显著,对传热影响很大, 系数M是考虑炉内火焰最高温度相对位置的重要修正系数, 经验关联式:
M= A B(xr x)
第九章 锅炉炉膛换热计算
第一节 锅炉炉膛内传热的特点 第二节 炉膛辐射传热的基本方程和有效辐射热计算方法 第三节 炉内传热的相似理论计算方法 第四节 炉膛受热面的辐射特性 第五节 炉膛火焰黑度 第六节 火焰中心位置修正系数M 第七节 炉膛结构特征及其他参数 第八节 炉膛换热计算的修正方法 第九节 炉膛换热的其他计算方法
引入水冷壁热有效系数(为简化左侧)
受热面的吸热量
投射到炉壁上的热量
第二节 炉膛辐射传热的基本方程和有效辐 射热计算方法
火焰的有效辐射
根据传热学原理 J Eb G Eb (1)G
火焰有效辐射 J hy表达为,
J hy Eb,hy (1 ah )J b
第二节 炉膛辐射传热的基本方程和有效辐 射热计算方法
第二节 炉膛辐射传热的基本方程和有效辐 射热计算方法
炉膛传热的基本方程
(1)高温烟气与辐射受热面间的辐射换热方程
BjQf 0as Fl (Thy4 Tb4 )
(2)高温烟气在炉内放热的热平衡方程
BjQf Bj (Ql Il") BjVcp (Ta Tl")
二者相等得到炉膛换热的基本方程:
冷壁热有效系数也可以表述为:
火焰和水冷壁间的辐射 换热量
火焰的有效辐射热量
火焰与水冷壁间的辐射换热量为火焰与水冷壁的有效辐射热的 差值,即,
q f J hy J b
J hy Jb
锅炉设计计算的一些表格
![锅炉设计计算的一些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59080f9327284b73f342500a.png)
1
碳Car
%
设计给定
46.55
2
氢Har
%
设计给定
3.06
3
氧Oar
%
设计给定
6.11
4
氮Nar
%
设计给定
0.86
5
硫Sar
%
设计给定
1.94
6
水分Mar
%
设计给定
9
7
灰分Aar
%
设计给定
32.84
8
低位发热量
Qn et,v,ar
kJ/
kg
设计给定
17693
.4
初始数据
序 号
名称
符号
单 位
公式及计算
32
系数
k
—
[5]表7.3
0.6711
33
系数
P
—
[5]表7.3
0.2144
34
无因次温度
O
l〃
—
0.68
35
炉膛出口烟气 温度
u
l〃
0+273"-273
992.39
36
炉膛出口烟气 焓
II
〃
kJ/kg
烟气焓温表
10816.9
3
37
炉内辐射传热 量
Qf
kJ/kg
®(Q|T|")
7248.15
38
辐射热流密度
26
管外结灰层热 阻
s
m2-C
/kW
取定
2.6
27
炉内传热量
Qf
kJ/kg
®(Q1-l「)
7158.21
28
苏标美标炉膛计算
![苏标美标炉膛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46a8b98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d.png)
苏标美标炉膛计算摘要:一、苏标美标炉膛计算简介二、苏标美标炉膛计算方法1.苏标炉膛计算2.美标炉膛计算三、苏标美标炉膛计算应用领域四、结论正文:炉膛计算在工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锅炉设计和热能工程中。
苏标美标炉膛计算作为两种常见的炉膛计算方法,各自有其适用的范围和特点。
一、苏标美标炉膛计算简介苏标炉膛计算,即苏联标准炉膛计算方法,主要应用于苏联及我国早期的锅炉设计中。
美标炉膛计算,即美国标准炉膛计算方法,是根据美国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的。
这两种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炉膛设计和工程需求。
二、苏标美标炉膛计算方法1.苏标炉膛计算苏标炉膛计算方法主要依据苏联时期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
其计算公式较为复杂,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燃料类型、燃烧器形式、炉膛结构等。
苏标炉膛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适用于中小型锅炉的设计。
2.美标炉膛计算美标炉膛计算方法主要依据美国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
其计算公式相对简单,主要考虑燃烧器的热负荷、炉膛的传热和对流等因素。
美标炉膛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性,适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锅炉设计。
三、苏标美标炉膛计算应用领域苏标美标炉膛计算方法在锅炉设计、热能工程、节能环保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例如,对于我国早期的锅炉设计,通常采用苏标炉膛计算方法;而在现代锅炉设计中,美标炉膛计算方法的应用更为广泛。
四、结论总的来说,苏标美标炉膛计算方法各自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表3-1 炉膛结构数据
![表3-1 炉膛结构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2a87632b0066f5335a812166.png)
序号名称符号单位1前墙总面积Aq㎡3后墙总面积A h㎡4喷燃器及门孔面积Ayc㎡5炉顶面积A ld㎡6炉膛与屏交界面积A2㎡7炉墙总面积A1㎡8炉膛截面积A A㎡9水冷壁管外径d㎜10水冷壁管节距s㎜11管子至墙中心距e㎜12水冷壁角系数X sl13炉顶角系数X ld14出口烟窗角系数Xyc15炉膛容积V116冷灰斗二等分平面到出口烟窗中心线的距离H1m17冷灰斗二等分平面到炉顶的距离H0m18冷灰斗二等分平面到燃烧器中心线的距离Hr m19炉膛总有效辐射受热面A lz㎡20炉膛水冷程度X lsl 表3-12侧墙总面积2Ac㎡3m炉膛有效辐射层厚21度s m公式结果7.68*[(1.395+0.905)+3.955/2]+22.176*(5.888+2*1.267)219.62(5.888+2*1.267)+7.68*2.032157.746(3.390+0.896)*7.68-2*0.5*0.896*0.89632.11(6.974+0.225+0.344)*7.6865.61Aq+2Ac+Ah+Ald+A 2693.566.912*7.68-0.896*0.896*251.479606400.980.9811052.6Ac*7.68+(7.68+5.888)*0.896*0.5*(22.176+12.976)19.84623.9384.9620.98*(A 1-A 2-Ayc)+1*A 2675.12Alz/A 10.97218.48炉膛结构数据3.6*V1/A1 5.466。
炉膛计算
![炉膛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ad61fa40ad02de80d4d8403e.png)
30 炉膛出口高度 31 前屏高度 32 水平烟道烟气流速
33 水平烟道高度
34 折焰角高度 35 炉顶容积 36 炉膛主体高度
1 2 3 4 5 6
s1
mm
z1
片
n1
根
s2
mm
R
mm
bqp
mm
mm
mm
ωy
m/s
θ"
℃
Ack
m²
hck
m
hqp
m
ωsp m/s
hsp
m
hzy
m
Vld
41 炉膛黑度
42 乘积
43 自由容积内三原子气体辐射减弱系数
44 乘积
45 自由容积的火焰有效黑度
乘积
屏宽A与szy比值
屏宽A与屏节距之比
46
炉膛出口烟气温度 (计算值)
47 计算误差 48 炉膛出口烟气焓
49 炉膛有效热辐射放热量(炉膛吸热量) 50 辐射受热面平均热负荷 51 炉膛截面热强度 52 炉膛容积热强度
qv
w/m³
Vl
m³
qA
w/m³
Al
m²
a:b
a
m
b
m
θ
°
m
Vhd
m³
lz
m
θ上
θ下
d*b
mm
b
mm
ρw
kg/(m³s)
A
m²
Aq
m²
n
根
19 前屏横向管距 20 前屏片数 21 前屏单片管子数 22 前屏纵向节距 23 前屏最小弯曲半径 24 前屏深度 25 前屏与前墙之间距离 26 前后屏之间距离 27 炉膛出口烟气流速 28 炉膛出口烟气温度
锅炉课程设计Excel表格(含计算公式)
![锅炉课程设计Excel表格(含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a775682daef5ef7ba0d3c90.png)
再热器区工质焓
1
高再蒸汽出口焓
2
高再对流吸热量
3
高再区焓升
4
高再进口焓
5
低再引出管对流吸热量
6
引出管区焓升
7
低再出口焓
8
低再对流吸热量
9
低再区焓升
10
由吸热量倒算出的低再进口焓
11
低再蒸汽进口焓
12
再热蒸汽吸热总量
13
再热蒸汽需要吸热总量
14
再热蒸汽引起的燃料放热量差值
92-10 92-13
99-5 103-3
2029.23
2026.86 -2.37
-2.37
1040.29 177.37 1193.48 200.00 51.84 49.56 301.40 51.39 1244.87 527.85 90.00 1334.87 8849.91 598.55 1195.76 1729.82 328.87 12702.90 1334.87 1869.54 1869.54
5
附加水冷壁、省煤器吸热量
107-6 107-7
6
工质吸热量总和
7
旁路省煤器出口水焓
107-8 107-9
1
省煤器系统工质总吸热
2
省煤器系统工质需要的总吸热
3
省煤器引起的燃料放热量差值
蒸发量校核
1
省煤器系统工质总吸热
2
后墙引出管对流吸热量
3
后屏水冷壁附加受热面对流吸热量
4
高过水冷壁附加受热面对流吸热量
15
旁省吸热量
16
旁省附加吸热量
17
主省吸热量
18
上述热量之和
6炉膛结构尺寸和热力计算
![6炉膛结构尺寸和热力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dc817c24cfc789eb172dc895.png)
序号名称计算公式或数据来源1侧墙面积据图 据图 据图据图 A 1+A 2+A 3+A 42前墙面积据图算3后墙面积据图算4炉膛出口烟窗面积据图算5炉顶包覆面积据图算6燃烧器面积据图7前后侧墙水冷壁角系数按膜式水冷壁选取(近似取1)8炉顶角系数查表按s/d=查取(近似取1)9炉膛出口烟处角系数选取(近似取1)10整个炉膛的平均角系数(2A c x+A q x +A h x+A ch x ch +A ld x ld )/(+A q +A h +A ch +A ld )11炉膛自由容积的水冷壁面积A q +A h +2(Ac -A r /2)+A ch+A ld12炉膛容积A c a炉膛结构尺寸计算V l m 32073.x pj0.9809A zy m 21137.x ld 0.9x ch 1A rm 27.31x 0.9A ch m 280A ld m 249.A q m 2311.A h m 2247.A 4m 213.A C m 2227.A 2m 28.A 3m 2156.符号单位数值A 1m 248.13炉膛的自由容积V l 14自由容积的辐射层有效厚度 3.6V zy /A zy15炉膛的辐射层有效厚度 3.6V l /A zy16燃烧器中心线的高度据图17炉膛高度据图18燃烧器相对高度h r /H l 19火焰中心相对高度h r /H l +ΔX,ΔX 按附录二表Ⅲ查得为序号单位1 2 3 4℃5℃6kJ/kg 7kJ/kg 8kJ/kg 9kJ/kg 10℃11K 12 13℃14kJ/kg15kJ/(kg ℃)16 171819 202122232425m 2炉膛出口屏的热有效系数ψch ξch *X ch 炉膛总面积A lqA zy 炉膛出口屏的污染系数ξch βξsl (β取0.98)炉膛出口屏的角系数X ch 取用炉顶包覆管的角系数x ld 取用炉顶包覆管的热有效系数ψld ξld *X ld 水冷壁有效系数ψsl ξsl *X sl 炉顶包覆管的污染系数ξld 查赵翔《锅炉课程水冷壁污染系数ξsl 查赵翔《锅炉课程水冷壁角系数X sl 查表炉膛结构数据 炉膛出口烟气焓h "gl 查温焓表烟气平均热容量V c (Q 1-h"gl )/(φ0-φ"1)系数MM 查赵翔《锅炉课程 炉膛出口烟气温度φ"1根据赵翔《锅炉课理论燃烧温度φ0根据Q 1查温焓表理论燃烧绝对温度T 0φ0+273空气带入炉膛热量Q k (α"1-Δα1-Δα燃料送入炉膛的热量Q l Q r *(100-q 3-q 4-理论热风焓h 0rk 查温焓表理论冷风焓h 0lk 查表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热风温度t rk 选定冷风温度t lk 给定炉膛漏风系数Δα1查烟气特性表制粉系统漏风系数Δαzf 赵翔《锅炉课程设炉膛热力计算名称符号公式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α"1查烟气特性表h r /H l0.1422x l 0.1h r m 3.8H l m 27.1S zym6.5629S m6.5629V zy m32073.2627m 28Mpa 29 30 31Mpa 321/(m ·Mpa)33kg/kg34μm351/(m ·Mpa)3637381/(m ·Mpa)39 4041℃42℃43kJ/kg44kJ/kg45W/m ²46W/m ²q V查赵翔《锅炉课程设计》附录三图Ⅶ49W/m ²50W kj/kg 51(A hp=A ch )kj/kg先假定后校核炉膛容积热强度B *Q r /(3.6*V 1)炉顶辐射分布系数后屏辐射热强度W/m ²W kj/kg后屏吸热量附加过热器总吸热量4748525354后屏辐射吸热分布系数查赵翔《锅炉课程炉顶辐射热强度 炉顶吸热量炉膛截面热强度q A B *Q r /(3.6*A l )炉膛有效热辐射放热量Q f l Φ(Q 1-h"yl )辐射受热面平均热负荷q s B j *Q f l /(3.6*A lq )计算误差Δφφ"1-φ"1(估)(允炉膛出口烟气焓h"y1查焓温表,φ"1按计炉膛黑度αl αh /(αh +(1-αh )*ψ炉膛出口烟气温度(计算值)φ"1T O /(M*(3600*σ0α1 煤粉火焰辐射减弱系数k k q * r n +k h *μh +10*x 1*x 2火焰黑度αh 1-e -kps无因次量x 1对低反应的燃料(无烟煤、半无烟煤、贫无因次量x 2对室燃炉x 2=0.1 对灰粒平均直径d h 查附录B-1筒式钢球磨球机(通常取13μ灰粒辐射减弱系数k h 55900/POUWER(T"1²*d h ²,1/3)三原子气体辐射减弱系数k q 10*((0.78+1.6*r H20)/sqr(10*p n *s)-烟气质量飞灰浓度μh 查烟气特性表三原子气体和水蒸气容积总份额r n 查表烟气特征表三原子气体和水蒸气分压力p n P*r n 炉膛内压力p 近似取0.1MPa 左右水蒸气容积份额r H 20查表烟气特征表平均热有效系数ψpj (ψsl *A+ψ炉膛有效辐射层厚度s 查表炉膛结构数据55kg/h 56kg/h 57kj/kg 58kj/kg60℃先假定后校核约为铭牌负荷的3%左右包覆出口蒸汽焓h bf "59kj/kg kj/kg 附加过热器总吸热量包覆出口蒸汽温度t bf "查蒸汽特性表54附加过热器焓增量饱和蒸汽焓查蒸汽特性表一级减温水量二级减温水量。
02炉膛传热计算02
![02炉膛传热计算02](https://img.taocdn.com/s3/m/46eecd04bb68a98271fefa24.png)
" l
Ta
3 o l pj FT l a M B V C j y pj 0.6
273 1
Q (Ql Il" )
计算过程: 1、假定θl’’ 2、计算 M、 、Vcpj、al、Ta 2、用该公式计算θl’’ 3、检验假设
对流换热面计算
ahy 1 e s 3.6 Vl Fl
kps
k 火焰辐射减弱系数 p 炉膛压力 s 炉膛的有效辐射层厚度 Vl 炉膛容积 Fl 炉壁面积
关键是求k
k h 火焰中悬浮灰粒辐射减 弱系数 kh 55900
3 2 Tl"d h
h 飞灰浓度
k j 火焰中焦炭颗粒的辐射 减弱系数 x1 , x2 影响系数
Ql VC p 0
该如何求绝热燃烧温度呢?根据Ql查炉膛处烟气焓温表,找出温度对应值。 示例! ((F10-24195.29)*100)/‘烟气焓温表(炉膛、 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F36:F37+1900)
1.炉膛传热原理
热平衡方程: 未知
4 xt Fb0 (Thy Tb4 ) BjVc pj (Ta Tl" )
1.假设炉膛出口温度 2.某些物理量的定义 其它炉型及公式看看书即可,求解方法大同小异!
3.炉膛黑度计算
一、炉膛黑度计算 说明:炉膛黑度是进行炉膛热力计算时引进对应于火焰有效辐射的 假想黑度。其与火焰黑度和炉壁黑度有一定关系。
q yx1 q yx2 q yx1
q yx1 火焰对炉壁的有效辐射 热负荷 q yx2 炉壁对火焰的有效反辐 射热负荷
2.对流受热面的传热计算
针对过热器再热器具体公式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hlt
m
前后墙水冷壁回路个数 左右侧墙水冷壁回路个数
管径及壁厚 管子节距 前后墙管子根数 左右侧墙管子根数
燃烧器结构尺寸
序号 名称 1 一次风速 2 二次风速 3 三次风速 4 一次风率 5 二次风率 6 三次风率
7 一次风温
8 二次风温
符号 w1 w2 w3 r1 r2 r3
t1
t2
单位 m/s m/s m/s % % %
6 前屏蒸汽平均比容
7 蒸汽流速 9
kj/kg
烟气焓温表 1
t,θ
℃ 30 100 200 300 400 500
2
3
Cco2θ
kj/m³ kj/kg
169
200.092113
357
422.679789
559
661.843143
772
914.030244
996
1179.241092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5 火焰中心相对高度 26 前屏面积 27 前屏角系数 28 前屏区的侧墙面积 29 前屏区的炉顶面积 30 前屏炉墙面积 31 前屏区与炉膛的水平分割面积 32 前屏区与炉膛的垂直分割面积 33 前屏间容积的辐射层有效厚度 34 Apq 35 炉膛总的有效辐射面积 36 前屏的辐射受热面积
Aq
据图算
rm
Gy
ɥfh
m³/kg m³/kg m³/kg
制粉系统漏风系数 理论空气量
Δαzf
V°
m³/kg
理论水蒸汽量
V°H2O m³/kg
三原子气体容积
理论氮气容积
理论烟气容积 收到基灰分 飞灰中纯灰份额
煤的低位发热量
是否计入飞灰焓
VRO2
V°N2
V°y Aar ɑfh Qar, net
m³/kg m³/kg m³/kg
AC
据图算
6 前墙面积 7 后墙面积 8 炉膛出口烟窗面积 9 炉顶包覆面积 10 燃烧器面积
11 前后侧墙水冷壁角系数
12 炉顶角系数 13 炉膛出口烟处角系数
14
整个炉膛的平均角系数 15 炉膛自由容积的水冷壁面积 16 前屏占据容积 17 炉膛容积 18 炉膛的自由容积 19 炉膛截面面积 20 自由容积的辐射层有效厚度 21 炉膛的辐射层有效厚度 22 燃烧器中心线的高度 23 炉膛高度 24 燃烧器相对高度
空气平衡表和烟气特性表 项目名称
符号 单位
烟道进口过量空气系数 受热面漏风系数 出口过量空气系数 平均过量空气系数 过剩空气量 水蒸汽容积 烟气总容积 RO2气体占烟气份额
水蒸汽占烟气份额
三原子气体和水蒸汽占烟气容积
烟气质量
飞灰无因次浓度
ɑ' Δɑ ɑ'' ɑpj ΔV VH2O vy rRO2
rH2O
qv
w/m³
Vl
m³
qA
w/m³
Al
m²
a:b
a
m
b
m
θ
°
m
Vhd
m³
lz
m
θ上
θ下
d*b
mm
b
mm
ρw
kg/(m³s)
A
m²
Aq
m²
n
根
19 前屏横向管距 20 前屏片数 21 前屏单片管子数 22 前屏纵向节距 23 前屏最小弯曲半径 24 前屏深度 25 前屏与前墙之间距离 26 前后屏之间距离 27 炉膛出口烟气流速 28 炉膛出口烟气温度
℃
℃
9 三次风温 10 燃烧器数量
11 一次风口面积(单只)
12 二次风口面积(单只)
13 三次风口面积(单只)
14 燃烧器假象切圆直径 15 燃烧器矩形对角线长度 16 特性比值 17 特性比值 18 燃烧器喷口宽度 19 一次风喷口高度 20 二次风喷口高度 21 三次风喷口高度 22 燃烧器高度 23 最下燃烧器距冷灰斗高度 24 条件火炬长度
Ah
据图算
Ach
据图算
Ald
据图算
Ar
按膜式水冷壁选取
x
(近似取1)
查表按s/d= 1.3
xld
查取(近似取1.3)
xch
选取(近似取1
(2Acx+Aqx+Ahx+Achxch
+Aldxld)/(2*Ac+Aq+Ah
xpj
+Ach+Ald)
Azy
Aq+Ah+2Ac+Ach+Ald
Vp
Vl
Ac*a
Vzy
17 前屏每根管子面积
18 前屏总管子数
1222 1461 1704 1951 2202 2457 2717 2976 3240 3504 3767 4035 4303 4571 4843 5115 5387
1446.819894 1729.790397 2017.496808 2309.939127 2607.117354 2909.031489 3216.865509 3523.515552 3836.08548 4148.655408 4460.041359 4777.347195 5094.653031 5411.958867 5734.000611 6056.042355 6378.084099
t3 z
A1
A2
A3
dj 2lj hr/br 2lj/br br h1 h2 h3 hr l lhy
℃ 个
m²
m²
m²
mm mm
0.583
9.438 * hr br
mm mm mm mm mm mm m
炉膛 结构 尺寸 计算
1 侧墙面积 2 3
4
5
A1
据图算
A2
据图算
A3
据图算
A4
据图算
29 炉膛出口通流面积
30 炉膛出口高度 31 前屏高度 32 水平烟道烟气流速
33 水平烟道高度
34 折焰角高度 35 炉顶容积 36 炉膛主体高度
1 2 3 4 5 6
s1
mm
z1
片
n1
根
s2
mm
R
mm
bqp
mm
mm
mm
ωy
m/s
θ"
℃
Ack
m²
hck
m
hqp
m
ωsp m/s
hsp
m
hzy
m
Vld
炉膛 设计
1 锅炉容积强度
2 炉膛容积
3 炉膛截面热强度
4 炉膛横截面面积 5 炉膛横截面宽深比 6 炉膛宽度 7 炉膛深度 8 冷灰斗倾角 9 冷灰斗出口尺寸
10 冷灰斗倾角 13 折焰角下倾角 14 前屏管径及壁厚
壁厚 15 前屏管内工质质量流量
16 前屏管子总流通面积
V1-Vp
AA
Szy
3.6*Vzy/Azy
S
3.6V1/Azy
hr
Hl
hr/Hl
hr/Hl+ΔX,ΔX按附
xl
录二表Ⅲ查得为0
A qp m²
Xqp
Aqp,c
Aqp,ld
Apq ,lq
Af s
AF,c
Sqp
A
A1z
A qp
前屏过热器计算尺计算
序号 名称 1 管径及厚度
符号 单位 d×δ mm
2 单片管子根数 3 前屏片数 4 蒸汽流通截面积 5 蒸汽质量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