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交与轨道交通接驳线网规划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公交与轨道交通接驳线网规划方法
摘要:城市迈入轨道交通时代后,公交接驳线网规划将决定着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整体吸引力的提升,传统的公交线网规划方法已不适用,公交接驳线网规划应着眼对轨道交通客流的喂给,通过促进轨道交通骨干作用的发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整体运转效率。本文主要针对公交接驳线网的规划思路与方法进行研究,提出根据轨道与公交接驳站功能来确定公交接驳线网规划模式的思路,并实际应用于深圳轨道交通罗宝线公交接驳线网规划中,为深圳市公交接驳线网规划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接驳线网轨道站功能系统效率
1公交接驳线网规划目标与思路
公交接驳线网规划影响着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整体系统效率的发挥,对积极推动轨道交通骨干运输能力的发挥起着关键作用。同时,处理好轨道线路与既有公交线路的空间关系,降低轨道交通对常规公交客流的影响,有利于提升公共交通系统整体资源使用效率和方式竞争力。
1.1公交接驳线网规划目标
当城市迈入轨道交通时代,理顺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功能定位,将为公交接驳现网规划提供依据,具体为:轨道基本确立骨干运输功能;常规公交为基础,常规公交主要承担中、短距离运输和轨道接驳任务;构建轨道与公交一体化换乘体系,区域常规公交、轨道客流有望实现同步增长。因此在公交接驳线网规划中要具体考虑以下几点:
1)提高公共交通系统整体服务水平,优化交通结构,引导城市结构调整。
2)以城市交通政策为导向,加强地铁与常规公交协作配合,建立与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一体化的公交体系。
3)改善地铁的交通衔接条件,以人为本,合理、有序、高效组织站点集散客流的空间转移。
1.2规划思路
1)促进轨道交通骨干作用的发挥,提升公交系统整体竞争力。以轨道车站为依托,加强公交接驳线网建设,提高地铁覆盖范围,实现周边片区与地铁的紧密联系;改善市民公交出行条件,降低常规公交与地铁的竞争,提高公交系统整体运输效率。
2)进一步完善主要公交走廊的公交服务。接驳线网规划需改善主要公交走廊
联系线路不足的问题,优化线网结构,协调不同层次、功能公交线路比例,建立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一体化的公交网络。
2公交接驳线网规划模式
2.1规划模式
传统的公交线网优化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将其归结成一个非线性规划或者凸规划问题来求解。但这样建立起来的目标函数很复杂,约束条件很多,不易求解。因此这些方法还是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方面,可操作性不强。加之公交接驳线网规划与传统的公交线网规划最大区别为前者要统筹考虑对轨道交通客流的喂给功能,达到扩大轨道站点接驳服务范围,与轨道交通形成“错位竞争,互为补充”的目的。因此,公交接驳线网规划在统筹考虑“分层分级、点面结合”公交线网规划模式的基础上,应根据轨道与公交接驳站点功能不同来确定具体的规划模式,轨道接驳站一般可分为综合枢纽站、交通接驳站、片区接驳站和一般换乘站,并按照各级站点功能特征和客流特征,确定各站点公交接驳线网接驳模式。
表1 各级站点功能特征与适用的公交线网接驳方式一览表
地铁站分级功能特征客流特征适宜的公交接驳方式
综合枢纽站大型对外枢纽始发/终到客流量很大大量始发型线路
交通接驳站大型市内客运枢纽,具有很强的交通辐射功能二次吸引客流量很大大量始发型线路
片区接驳站组团内交通枢纽有部分二次吸引客流通过型线路+少量始发型线路
一般换乘站主要服务站点周边步行客流直接吸引客流较多,换乘客流较少通过型线路为主
2.2规划方法
公交接驳线网规划应遵循以“调整为主,新开为辅”的原则,调整及新开公交接驳线网的方法如下:
已有的公交线网以抽疏、优化调整为主,运能配备不增加或减少,通过适度调整与轨道交通过度竞争的公交线路,优化公共交通系统整体运输效率:
①弱竞争性线路优化。指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共4站及以内站的公交线路,
保留重复段,补充和加密轨道站间服务,两端适当延长,扩大接驳范围。
②强竞争性线路优化。指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共5至9站的公交线路,在不影响轨道两侧联系的情况下,适当缩短重复段或两端截断。
③完全竞争性线路优化。指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共10站及以上的公交线路,在保证走廊运能匹配的情况下,向轨道两侧平行道路转移,并实施快速化改造。
此外,在保证轨道沿线运能供需匹配的基础上,常规公交线网调整幅度不宜过大,应适当保持供大于需的运能供给状态,为系统新增客流、诱增客流和小汽车转移客流提供空间;适当保留轨道和公交的竞争关系,避免片面考虑轨道效益,影响乘客选择权利。通过适度的竞争,保持两种方式主动改善服务质量的内在动力。
新的轨道/公交服务区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根据客流需求新规划公交接驳线网,完善地铁与公交一体化换乘体系,建立与轨道交通相呼应的公交网络。
3应用实例
3.1深圳轨道交通蛇口线基本情况
深圳轨道交通蛇口线于2011年6月30日投入试运营,其覆盖深圳市发展带上的南山半岛与中心城区,联系罗湖、上步、华强北、福田中心区、景田、香蜜湖、华侨城、科技园、南山商业文化中心、蛇口等片区,形成深圳第二条东西向客运主通道。蛇口线西起南山区赤湾站,东止罗湖区新秀站,线路全长约35.78公里,均为地下线,共设车站29座,其中换乘站11座。蛇口线南山、福田段沿线土地利用以居住用地为主,罗湖段沿线以商业、办公用地为主。
3.2公交接驳配套现状
现状与蛇口线共站的公交线路共142条(其中接驳性线路129条、竞争性线路13条),总运力3576台,站点500米覆盖范围476平方公里,覆盖了全市58.5%的建成区。蛇口线的29个轨道站划分为综合枢纽站1个、片区接驳站15个、一般换乘站13个,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交配套体系,但随着市民出行需求增加,其公交接驳配套仍面临如下问题:
1)部分区域公交接驳线路偏少。蛇口线的轨道车站应接驳妈湾、蛇口、南油等23个片区。但现状蛇口线仍缺乏妈湾片区、南山中心区、香蜜湖、南园等片区的接驳公交线路。
2)局部区段长距离共线的常规公交线路偏多。蛇口线是贯穿深圳市发展主轴,承担联系罗湖、福田中心区、南山次中心、蛇口片区及沿线片区的轨道干线,是第二条客运走廊,公交线路密集程度较低,福田-华强北段与地铁并线的公交线路共有7条,占到沿线全部竞争性公交线路的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