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多元化”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作业“多元化”设计

前孙中心小学孙秋花课外作业是巩固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作业布置存在着许多的弊端。例如:作业缺乏个性化;重应试轻运用,忽视能力的提高和培养;随意性比较大,重量不重质。而且,作业的形式呆板、内容枯燥、要求划一。对于学生来说,作业是一种负担,是一种不想完成却有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于是,学生经常拖欠作业的现象普遍存在。老师们为了让学生完成作业,完成既定的知识训练,又不得不对学生使用相应的惩罚手段。却又导致学生对作业的厌倦情绪和恐惧心理更加严重。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不断探索和尝试。在不断探索实践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多元化的作业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情感体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对人的成功有重要作用。多元化作业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遵循多种原则,以多种载体、多种类型、多种评价为内容的作业。下面,我就小学语文作业“多元化”设计,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布置有趣味的作业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发动了储存在学生内心的能量,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布置趣味性的作业,就是要让学生找到作业的快乐,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潜力。这样的学习,才能高效率,才会事半功倍。于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争取使作业富有创造性,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都得到切实的训练。

1、绘图

绘画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一般都能结合一些生活经验,用点、线、面画出一些简单而又能说明问题的图形来。这种绘画不需要学生有高深的美术功底,只要能根据课文的文字描述,简要地画出内容即可。

例如:教学《荷花》时,我要求学生在学完了课文以后,绘画出

一池荷花的美丽景象,并想象出自己是池中的一朵荷花,画出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姿态。说到绘画,学生们当然喜欢,都画得很认真,再经过我简单的指导,学生都能把荷花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些绘画不仅有利于学生体会优美的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儿童丰富的想像和创造能力。

2、表演

小孩子都有迫切表现自己的欲望,特别是对课文中所描述的语言、动作、神态、情境的表演,更是趣味盎然。如果布置作业渗透到课本剧的形式中加以表演,相信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例如:教学《西门豹》时,我布置学生分别演示西门豹、巫婆、老大爷以及官绅头子和官绅们等人物的语言、表情等。提到表演,学生的兴致都特别高,为扮演好角色,都认真地投入到剧情的表演中。通过表演,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因此,有些文章,可以将全文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不但巩固了课文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而且在创造力、语言、情感等方面也得到充分的发展。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这样的作业形式,何乐而不为呢?

二、布置多样化的作业

传统的作业的形式呆板、内容枯燥、要求划一。学生完成得累,老师也抓得累。何不换种方式,解放学生?其实,解放学生,也是在解放我们老师自己。 1、实践。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作业中经常出现错别字,有什么办法让学生重视生字的识记呢?为什么学生作业有这么多错别字呢?我分析了产生的原因,一方面社会上不规范用字影响了学生,另一方面学生重视不足,随便书写是一个成因。于是,我便布置了一个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一些社会现象,搜集社会上的不规范用词用字,完成之后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学生们发现,许多店牌、店里张贴的公告经常出现错别字,有的还闹出了笑话。在哄笑之余,学生们也认识到规范写字的重要性,作业也认真多了。

语文园地里,有很多需要学生识记的词语或成语。学生们比较讨厌机械枯燥的简单抄背记。想个什么办法让学生在愉快中识记这些词语呢?于是,我便设计

了一个“词语接龙擂台赛”的作业,每天在第一节语文课前腾出几分钟“攻擂”,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下,进行词语接龙。学生兴趣浓厚,为了攻擂,学生就要大量识记词语、成语,就必须积极主动去广泛积累。在学生积极参与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词汇,我也不必担心语文园地中的词语积累学生不能认真完成了,学习的效率也大大地提高了。

语文作业就应该是一项语文实践活动,作业设计不必拘泥于书面形式。我还尝试布置了一些实践性的作业。比如教学《风筝》一课,我讲解了风筝的做法,布置学生回去做风筝。我和学生一样,一起做风筝。择一个天气好,风速合适的日子,一起放飞自己做的风筝。在这个过程中,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对课文的理解也更深刻、到位。

又如在教学《找春天》一文时,我就代领学生一起到野外去,去寻找“春天”的信息。学生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春,观察春,享受春。课文不学自明。回来以后,我专门设计了一节口语交际课《我眼里的春天》,学生因为有真实的体验,课堂气氛非常好,能说、会说而且说得好。课文不讲自明。

2、收集

学生将收集到的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信息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讨论,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拓宽知识面。对学生来说,收集本身也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因为学生必须经过查阅、筛选、整理等步骤,才能找到合适的材料。

例如:我在教学《太阳》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科技知识,我布置学生去收集有关宇宙方面的很多科技知识,同学们或查阅书籍或上网,很快收集到了很多关于宇宙、银河的科技小知识。通过交流,同学们懂得了太阳发光发热的原因,以及太阳黑子的很多小知识。收集这种作业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复述

对一些故事性很强的文章,可以采用复述的作业形式,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以讲故事的形式引进竞赛机制,评出故事大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像《女娲补天》这一类故事性很强的文章,我布置作业就采用复述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