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现状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
实践材料
专业:汉语言文学
实践教学项目:专业实践和社会调查
调查报告名称:上饶地区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实践起止时间: 2016年7月5日至8月30日
班级: 15级汉语言文学2班
*名:***
学号: ******** 成绩:
2016年 8 月 5 日
上饶地区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2班作者:王思思一.调查目的
语文是中国必须接触的东西,也是中小学学生的主要课程,在英语及数学越来越被重视的情况下,对于语文的教育会在无形之中被忽略,现今,如何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课题,于是在2016年七月上旬,依照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关于社会实践的要求,我进入了上饶市下一所县级小学,对小学语文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在两个多星期的调查之后,对于当地小学语文教育所拥有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了解,并有了整体的认识,在此提出一些想法及建议,希望能让地区教育部门有所启发。
二.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此次调查面向上饶市万年县六零小学四到六年级全体老师及学生,以课堂旁听观察及教学尝试为主要渠道,不同年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查,主要侧重于六年级,再与各年级进行交流,通过抽样来选择同学进行情况了解,列出了不同教学环节中存在的缺陷,也为如何改变现状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方向。
三.调查结果及总结
1.教师课堂教学方面:教学语言贫乏无感染力,教学方法枯燥单一,课
前讲话、口语交际都没有展开。
2.学生自主学习方面:不做课堂笔记,大部分没有阅读课外书的习惯,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3.教学设施方面:没有课外书借阅处,多媒体教学只是偶尔使用。
4.课后作业方面:以抄写背居多,少课外实践活动,开放性不强。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本人实践课堂及平时我们老师之间互相听课发现的情况结合起来,可以归纳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活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
1. 导入与课堂目标相脱离
明确的课堂目标是每堂语文课必备的前提,有时语文课堂的重点在于知识性和工具性的掌握,而有时语文课堂偏重与感悟情感和领略主旨。作为教师,必须根据不同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导入课程,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而不能千篇一律。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呆板,没有灵活性
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幽默风趣、积极互动、灵活灵动的,但是,经调查研究发现,绝大部分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单调,教学节奏不协调,师生之间基本上没有互动,老师讲课没有激情并且语言过于成人化,导致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语文方面阅读能力、口语能力、写作能力都得不到妥善发展与提高,给教学有效性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
3.缺乏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习中最直接、最活跃的因素,这一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明显。小学生所处阶段需要教师和家长主动激发兴趣,产生动力,最终培养自身。但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很多教师欠缺培养学生兴趣的能力。教学形式枯燥无趣,教师只是单纯的教授课本知识内容,并不倡导学生课外阅读;当下学校和家长对于升学和考试的重视,导致很多老师对课本知识过于重视,教师的教学重点本身就扼杀了学生兴趣培养的可能性。
4.课堂板书存在的问题
板书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本节课堂内容一个清晰明确的脉络,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堂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但是,有的教师讲课时,边写边讲,每一句话只写一两个关键字在黑板上,为了强调重点,有时还会用大小不一的圈把字圈起来,殊不知这样杂乱无章的板书反而会给学生造成困惑,一节课下来,老师虽然辛苦的教课了,但是学生往往云里雾里,教学效果很不好。
5.教学资源运用不合理,没有恰当有效的应用多媒体教学。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所有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几乎很少使用多媒体教学。新课改全面实施之后,国家和教育部门在教学设备和资源方面都有了很大投入。为了改善教学条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直观的接受和体验,市内大部分中小学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采用现代媒体教学的主动性不高,使得现代教学手段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现代教学理念和“国家教学标准”的要求相悖。
五.调查结论与建议
1. 善于利用幽默方式
介于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那么学生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的效率就会提高很多,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调动起来;反其道而行之的话,只会使学生越来越头疼学习最终厌恶学习,根本达不到教学目标。在语文课堂上,语言当然应当是美的,幽默的语言也应该是美的,如果诙谐幽默有余,而语言优美程度欠缺的话,那也不是成功的教学方式。
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自主探究、自助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融入到课堂中来,慢慢产生兴趣,积极参与,逐步提高。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通过这种探索,学生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得到满足,教学效果也就提升了。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告诉答案了事;教师的提问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而不能打压学生学习积极性;可见,课堂提问作为一门教学艺术,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应用。
(1)老师提出的疑问要新颖有趣,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文中的语言文字都蕴含着生动的形象、丰富的内涵,教师要帮助学生惟妙惟肖、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文字的内涵,让学生感同身受。因此,课堂提问要讲究发问方式和角度,使问题提得巧,要力求把学生带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老师提问要抓住契机,把握矛盾。学生并不是在开始学习每篇课文的时候都兴趣浓厚,乐于参与的。因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给学生在学习中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有征服和解决问题的渴望,学生在解决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