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典舞身韵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古典舞身韵特征
发表时间:2011-04-19T11:49:59.220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2月下供稿作者:张纯承
[导读] 中国古典舞“身韵”从字面上解释即“身法”与“韵律”的总称
张纯承(许昌学院音乐学院,河南许昌 461000)
中图分类号: J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2-0059-01
中国古典舞“身韵”从字面上解释即“身法”与“韵律”的总称,它是中国古典舞的灵魂所在。

“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它们二者的有机结合与渗透,才能真正体现出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其精髓。

换句话说中国古典舞身韵即 “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这是中国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标志。

掌握好中国古典舞身韵特征对中国古典舞作品的把握和演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的动律元素
什么是动律元素?所谓动律元素是指从身韵动作中概括出来的包含有基本技法、身法、神韵、呼吸、形态、点线等诸多方面的核心因素,同时也是构成千姿百态动作组合的基础。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动律元素主要分为“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

这些动律元素就好比音乐中的音符一样,可以任意选择搭配,并且能够编织成各种美妙动听的旋律。

因此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元素都发挥其自身最大的能量,使它们在中国古典舞的表演中体现出它们各自不同的艺术效果。

“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是身韵的基础,更是训练的关键。

尤其是“提沉”,它们是各元素的基础,是贯穿一切动作从始至终的主线,更是元素之本。

只有牢固的掌握了“提沉”的动律,才能更好的使“冲、靠、含、腆、移、旁提”发挥其自身最大的能量。

提沉实际上是联系起来称的,事实上动律必然是先“沉”而后“提”的。

提、沉是身体的“上下”动律,更是训练上半身感觉的基础所在。

它的动作要点是通过呼气使气息下沉,感觉气出丹田,以沉气之力带动腰椎从自然垂直状一节一节下压而形成胸微含,身微弯状,在由吸气带动腰椎由弯状一节一节直立,使之达到气息与外部动作的相互统一。

冲、靠是在提、沉基础上身体的 “斜移”动律。

它们是在沉的过程中用肩的外侧、胸大肌和后肩部、后侧肋带动向八点与四点或二与六点方向冲出和靠出,它们是连接各元素形成舞蹈动作的基础。

含、腆是构成身法具有韵律感所必须有的过程,它是以胸腔和后肩为推动力与缩力的“前、后”动律,主要是为了加强中段的表现力。

移是腰肩进行左右水平运动的“横线”动律,它所起到的作用是灵活与协调上身的配合。

旁提是身体的“弧线”动律,它是完成体态具有线条感最重要的动律元素,这一元素的训练可以充分使得腰侧肌的灵活度加强。

正确掌握和运用“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这些动律元素是跳好古典舞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在舞台表演时把握住古典舞的韵味、美感和艺术表现力的必要前提条件。

俗话说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那么,我认为中国古典舞的基础是身韵,而基础的基础就是“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这几大动律元素。

二、“形、神、劲、律”的表现手段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表现手段可分为“形、神、劲、律”四个不同而又不可分割的方面。

“形、神、劲、律”作为身韵的基本动作要素,高度概括了身韵的全部内涵。

它们的关系分别体现为“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

”1这一口诀形象的、准确的解释了形和神的关系。

在通过劲与律达到“形神兼备,内外统一”。

其规律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

1.形
“形” 是指形体外部的动作。

它表现为一切外部展现的动作、舞姿、体态、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姿态与姿态之间的过渡路线,凡是一切看得见的形态与过程都可以称之为“形”。

它是形象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古典舞舞魂之依附,是古典舞舞韵的传达媒介。

如果没有“形”作为艺术的表现,那么任何艺术的审美将不复存在。

对于中国古典舞身韵而言,在“形”上,首先应解决体态中 “拧、倾、圆、曲”;“仰、俯、翻、卷”的曲线美和“挺拔、含蓄、刚劲、柔韧”的内在气质美。

2.神
“神”是泛指内涵、神采、韵律、气质。

任何艺术若无神韵,就可以说它失去了灵魂。

神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无论谈诗、论画、品评音乐、写书法都离不开神韵二字。

究竟什么是“神韵”呢?古人说是一种“无迹可寻,如空中之音,水中之月,言有尽而意无穷”3的感觉。

言下之意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但是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神韵”是可以认识和感觉的。

通俗的来说“神韵”就是“味道”,强调内涵的气蕴、呼吸、意念和内心情感。

在形与神的关系中,把神放在了首位,“以神领形,以形传神”正是这此意念情感造化了身韵的“韵”。

可以说,没有韵就没有中国古典舞。

没有了内心情感的激发和带动,也就失去了中国古典舞最重要的光彩。

说道“神韵”,最好的体现方法和表现手段是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传神的工具,人们的思想、心情都会从眼睛中传达出来。

当然在舞蹈表演中也是一样,通过眼睛可以更好的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向观众传达出特有的“神韵”,好比说:热情的奔放的眼神、敦厚稳重的眼神、灵活机灵的眼神、伤感的眼神、自信的眼神、优雅的眼神和朦胧的眼神等等。

3.劲
“劲”即赋予外部动作的内在节奏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力度处理。

比如运动时“线中的点”即“动中之静”或“点中之线”即“静中之动”,都是靠劲运用得当才得以表现的。

它的运行节奏往往和有规则的音乐节奏不大相同。

在节奏上一般不采用那些强弱相同、有规律的匀速节奏,更多的情况是在舒而不缓、快而不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自由而又有规律的“弹性”节奏中进行的。

怎样才能真正掌握并正确的运用“劲”呢?好比说陈维亚编导所编创的舞蹈剧目《秦王点兵》,它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劲”的运用,剧目从始至终贯穿着秦俑石像固有的棱角顿挫的运动形象,准确的体现了轻重、缓急、长短、顿挫、符点、切分、延伸等等的对比和区别的,总而言之,掌握和使用身韵的劲头要讲究方法,不可使“蛮”劲而要使“巧”劲。

“劲”不仅贯穿于动作的过程中,在结束动作时劲更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有如下几种典型的亮相劲头:如“寸劲”——体态、角度、方位均已准备好,运用一寸之间的劲头来“画龙点睛”。

“反衬劲”——给予即将结束的体态造型的一个强度很大的反作用力,从而强化和烘托最后造型。

“抻劲” ——一切均已完成,而用眼神及肢体作延伸之感,使之“形已止而神不止”。

除此之外,还有“刚中有柔”、“韧中有脆”、“急中有缓”等劲的区别。

4.律
“律”这个字它包涵动作中自身的律动性和运动中依循的规律这两层含义。

一般说动作接动作必须要“顺”,这“顺”是律中之“正律”,动作通过“顺”似乎有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之感。

“反律”也是古典舞律动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如“双晃手”,当手臂向左晃时,身体要有向右拉之
势,才能显示动作的圆润与韵味。

“不顺则顺”的“反律”,可以产生人体动作千变万化、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动感和出其不意的效果。

这种
“反律”是古典舞特有的,并且古典舞还有“一切从反面做起”之说,即“逢冲必靠、欲左先后、逢开必合、欲前先后”的运动规律,正是这些特殊的规律产生了古典舞的特殊审美性。

无论是一气呵成、顺水推舟的顺势,还是相反相成的逆向运势,或是“从反面做起”,都是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圆、游、变、幻之美,这正是中国古典舞“律”之精奥之处。

“无韵则神死,无律则风格无”正是因为身韵的创建和不断发展,才使得古典舞充满了活力,脱离了身韵的古典舞那就不叫古典舞,这就好比民族民间舞中的元素、脱离了某个民族的元素,也就失去了某个民族的风格特点。

正是身韵充当了古典舞的“舞魂”,在古典舞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它赋予了古典舞动作的质感以及动作与技巧之间的连贯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同时还赋予了古典舞充分的艺术表现力和生命力,使得中国古典舞这一舞种的明天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唐满城金浩《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
[2]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田静《中国舞蹈名作赏析》,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