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中医诊所行业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营中医诊所行业分析
作者张新培时间 2013-2-13
1 行业监管情况
1.1 监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医疗服务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除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是行业的主要监管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计量性医疗设备仪器的校验和质量管理工作,负责对产品质量监控和强制检验、鉴定等。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医疗广告进行监管,核准广告的内容等。
1.2 主要政策及法律法规
2009年4月,中共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成为新医改的纲领性文件。根据中共中央文件精神,国务院随即发布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 年)》,明确2009-2011年重点抓的五项改革: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2010年2月《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政府可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由非公立医院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和公共服务。落实非营利性医院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营利性医院税收优惠政策
2010年12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为各地改革实践定下鼓励的基调,被业界称作“中国鼓励和支持非公立医院发展的风向标”;
2012年4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中规定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张的,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允许符合条件的私人诊所等非公立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并鼓励具有资质的人员(包括港、澳、台地区)依法开办诊所,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的大型医疗集团和康复医疗机构发展,建议有条件的地方可对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予以补助。
2. 医疗卫生领域现状
中国的卫生资源在近年不仅增长迅速,而且配置更加合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医疗卫生机构总量的96.2%,是中国最丰富的卫生资源;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在数量上有此消彼长之势,近五年民营医院数量增长了119.5%;一级医院增长迅速,基层医疗资源和基础设施是近期的发展重点;公立医院的床位占总床位数约9成,是住院服务的中坚力量,民营医院的床位数虽只占有1成,但增长潜力巨大。
2.1 公立医院主导、民营医院补充
中国医院数量并无显著变化。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数量有此消彼长之势。
2005-2010年,公立医院数量从约1.5万下降到不到1.4万,减少了10.5%,2010年占医院总数量的66.2%;民营医院数量从约3200发展到超过7000,增长了119.5%,2010年占医院总数量的33.8%。
按医院类别分,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的数量增长较缓,而专科医院的数量增长迅速。
其中,综合医院数量从约1.3万家发展到1.4万家,增长了5.4%,2010年占医院总数量的65.4%;中医医院数量约从2600发展到2800家,增长了6.0%,2010年占医院总数量的13.3%;专科医院数量从2700家发展到4000家,增长了47.5%,2010年占医院总数量的18.9%。
2.2 诊疗人次逐年攀升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及生活品质的提高,近年来医院诊疗人次连年攀升,从2005年的13.87亿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20.40亿人次,涨幅达47.08%,远高于卫生技术
人力资源在2005-2010年的增长速度。中国的卫生技术人力资源在2005-2010年总人数增长了28.7%,其中注册护士的人数增长超过了50%,但执业医师的发展速度仅为25%。
2.3 卫生费用开支增长迅速
2005-2010年,卫生总费用翻一番,其中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的比率增长了12.0%,社会卫生支出的比率增长了9.5%,而个人卫生支出减少了21.5%。 2010年,政府、社会、个人的卫生费用支出比例约为1:1.27:1.36。
2005-2010年,卫生总费用从约8,70亿元增长到约18000亿元,增长了102.6%;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3%,高于GDP的增速;2009年弹性系数为2.35,即GDP每增长1%,卫生总费用增加2.35 %。
政府预算卫生支出从约1600亿元增长到约4800亿元,增长了210.2%,占卫生总费用比率从15.5%增长到27.5%;社会卫生支出从约2600亿元增长到约6200亿元,增长了138.0%,占卫生总费用比率从25.6%增长到35.1%;个人卫生支出从约4500亿元增长到约6600亿元,增长了45.3%,占卫生总费用比率从59.0%减少到37.5%。
2.4 医疗资源整体短缺
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在城乡间、不同地区间、不同级别的医院体系中由于分配失衡而缺乏公平性和可及性,造成了老百姓看病难。首先,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在城镇和农村分配失衡:占总人口近60% 的农村居民仅享受到整个社会38% 的医生资源和39% 的
病床资源,农村医疗费用仅占总医疗费用的27% ,农村居民无处就医的问题非常突出。
另一方面,在城市中,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在各级医院中的分配也存在结构性失衡:由于缺乏有效的分级管理和转诊机制,大型综合性医院人满为患,不堪重负;我国只按功能、规模、技术水平等标准划分医院的等级,而在医疗服务价格和报销比例上没有任何差别,因此在时间成本相对比较低、医疗服务价格和报销比例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人们都主动倾向于去大型综合医院就诊,尤其是对三级医院,这就造成我国各级医院使用的不合理,大型综合医院的诊疗负担过重,高端医疗服务供给局部短缺,形成普遍的看病难问题。
3. 医疗卫生行业的特点
医疗服务在具备服务行业普遍性特点的基础上,同时存在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 医疗服务需求的刚性特征
由于事关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医疗服务需求具有较强的刚性。
3.2 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大多数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疗措施了解不够,无法自行选择或确定诊疗方案,从而导致医患双方的信息明显不对称。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方往往占据主动地位,医方的诚信、医德以及医患双方的充分沟通在维护双方的利益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3 较强的行业监管
医疗服务事关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国家采取了较为严格的政策和立法措施,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因此,医疗服务市场是受到较强监管的市场。
4. 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及驱动因素
作为全球新兴市场的领跑者,中国的医疗行业正在承载着越来越多的期望。各益于经济快速增长、新医改政策支持、政府持续投入、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等所迸发的大量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