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障系统的结构及其控制要求2
屏障系统的原理、控制要求及进出管理
![屏障系统的原理、控制要求及进出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aa36392cc7931b764ce1558.png)
1.人员
整理 头发
清净手及消毒
屏障系统进出管理
门禁
脱鞋 进入一更,填写进入记录
进入二更,穿上净化服, 戴口罩和手套
风淋60秒钟 (自动设定)
进入动物房 进行操作
填写出动 物房时间
出动物房 风淋室 (打开风淋)
脱下净化服
二更
进入一更
注意: • 随手关门,动物房任何时候都不允许两道门同时打开 • 在动物房内,绝不允许裸手与小鼠接触
清洁动物是根据我国国情而设定的等级动物, 目前在我国已成为适用于科研的标准实验动物。
2、饲养环境:
温湿度恒定的半屏障系统,饲料、垫料、笼器 具消毒灭菌,水:灭菌或PH2.5-2.8的酸化水。
3、特点及应用:
用于短期或部分科研验。
三、无特定病原菌动物
(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三级动物。
3、特点:
盲肠大壁薄。
淋巴结、脾脏均小,白细胞增多,脾脏无二级 滤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功能下降。
不能合成维生素B和K,易产生缺乏症。
抗辐射能力强。
4、应用:
1)微生物学的研究:菌群之间的拮抗作用。 2)免疫学的研究:特异性的抗体。 3)放射医学的研究: 4)老年病学的研究: 5)肿瘤学的研究:免疫抑制剂。
12
20
20
100
14
20
20
100
16
20
20
100
18
20
10
50
20
20
10
50
22
20
10
50
24
20
10
50
26
20
7
35
实验动物屏障系统-范治云
![实验动物屏障系统-范治云](https://img.taocdn.com/s3/m/1ab7ff2e453610661ed9f493.png)
屏障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日常维护的重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1、空气过滤系统中的三级过滤材料 初效:2周-3个月更换一次,经清洗、干燥,可重复使用。 2 -3 中效:3-18个月更换一次,经清洗、干燥也可重复使用 。 高效:1--3年更换一次,一般不重复使用 。
材料更换的次数取决于空气使用量和周围空气的质量。勤换 初效和中效材料,可减少对高效材料的更换
温度,℃ 最大日温差,℃ 相对湿度,% 最小换气次数,次/h 动物笼具周边处气流速度, m/s 与相通房间的最小静压差,Pa 空气洁净度,级 沉降菌最大平均浓度,个/0.5h, Ф90mm平皿 氨浓度指标,mg/m3 噪声,dB(A) 照度, lx 最低工作照度 动物照度
20~26 4
20~26 4
相关概念
实验动物实验设施 experiment facility for laboratory animal 指以研究、试验、教学、生物制品、药品及相关产品生产、 质控等为目的而进行实验动物实验的建筑物和设备的总和。 包括动物实验区、辅助实验区、辅助区。 普通环境设施 conventional environment facility 符合普通环境要求的,用于实验动物生产或动物实验的建筑 物和设备的总称。 屏障环境设施 barrier environment facility 符合屏障环境要求的,用于实验动物生产或动物实验的建筑 物和设备的总称。
相关概念
独立通风笼具 individually ventilated cage(缩写:IVC) 一种以饲养盒为单位的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空气经过高效过 滤器处理后分别送人各独立饲养盒使饲养环境保持一定压力 和洁净度,用以避免环境污染动物或动物污染环境。该设备 用于饲养清洁、无特定病原体或感染动物。普通环境设施 conventional environment facility 隔离器 isolator 一种与外界隔离的实验动物饲养设备,空气经过高效过滤器 后送入,物品经过无菌处理后方能进出饲养空间,该设备既 能保证动物与外界隔离,又能满足动物所需要的特定环境。 该设备用于饲养无特定病原体、悉生、无菌或感染动物。
血脑屏障的组成结构 -回复
![血脑屏障的组成结构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8fca608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6.png)
血脑屏障的组成结构-回复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是大脑和周围血液之间的一道重要屏障,可以保护大脑免受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害,并调节大脑内外物质的交换。
它起着维持大脑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关键作用。
血脑屏障的组成结构是由多个细胞和分子组成的复杂网络,其中包括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基底膜和心血管系统。
血脑屏障的主要组成结构是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是大脑血管内壁的一层细胞,它们具有高度结构相似性和功能特异性。
血脑屏障在内皮细胞的幕布下构成,通过特殊的细胞间连接(如紧密连接和连接蛋白)和细胞内的特殊运输系统来控制物质的通过。
紧密连接是内皮细胞之间的特殊连接类型,通过它们,细胞间的物质无法通过空隙或间隙渗透到大脑组织。
同时,内皮细胞上的连接蛋白会增强细胞间的紧密度,进一步阻止外部有害物质的进入。
在血管内皮细胞下方,有一层名为基底膜的结构,它起着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基底膜由多种不同的组分构成,如胶原蛋白、纤维蛋白、蛋白多糖和粘多糖等。
基底膜通过其具有一定的电荷和孔隙结构,限制了许多大分子物质的通过。
血脑屏障的形成还依赖于心血管系统。
大脑与身体其他部分的血流是分开的,这是为了防止外部有害物质进入大脑。
血脑屏障通过三种途径与心血管系统联系起来,分别是脑室系统、脑血管系统和脑脊液系统。
脑室系统由四个脑室以及它们之间的通道组成,脑室内的脑脊液扮演着传递营养物质和废物的重要角色。
脑血管系统主要由由脉管组成,通过它们,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可以送到大脑细胞,并带走废物和二氧化碳。
脑脊液系统则是一系列通道和腔隙,它们负责脑室系统和脑血管系统之间的物质交换。
此外,血脑屏障还包括其他细胞和分子,如星形胶质细胞、微胶质细胞、鞍上动静脉堤坝、来自免疫系统和炎症反应的细胞等。
这些细胞和分子能够进一步加强血脑屏障的功能,维持大脑内环境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血脑屏障的组成是多种细胞和分子的复杂网络。
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基底膜和心血管系统是血脑屏障的主要组成结构。
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 ABSL2各类要求
![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 ABSL2各类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89dfe6fbd64783e09122b83.png)
BSL-2/ABSL-2生物安全实验室/病毒实验室基本要求BSL-2实验室培训申请人具备3个月以上的细胞室工作经验;能够严格遵守本单位及实验室生物安全规程;既往无不良安全行为记录。
特别要求BSL-2+实验室培训除满足基本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申请人参加过BSL-2实验室培训,并具备3个月以上BSL-2实验室工作经验。
特别要求ABSL-2实验室培训除满足BSL-2+实验培训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已取得上海市实验动物上岗证;或参加过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实验动物上岗培训并考试合格生物安全狭义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越境转移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
广义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
实验室生物安全1防止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无意中暴露或意外释放的防护原则、技术和行为。
2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不低于容许水平,可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和环境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等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
生物安全防止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无意中暴露或意外释放的防护原则、技术和行为。
生物安全保障单位和个人为防止病原体或毒素丢失、被窃、滥用、转移或有意释放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实验室相关感染实验室感染主要途径注射器针头或其他污染锐器意外接种;液体溢洒和喷溅到皮肤和粘膜;通过口吸移液或用手指或污染的物体触摸口或眼睛从而摄入或接触;动物咬伤和抓伤;吸入传染性气溶胶;20%可明确感染的原因;80%是由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引起;20%是由设备故障引起;80%是不明原因的感染,可能为气溶胶传播感染。
实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目的保护人员和环境免受感染性生物因子的潜在暴露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目标保证实验室设施、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及相关物品符合国家有关的安全要求,定期检查、维护、更新,确保不降低其设计性能。
保证实验工作人员均可得到持续培训及继续教育。
实验动物屏障环境控制new
![实验动物屏障环境控制new](https://img.taocdn.com/s3/m/b5da2f0343323968011c925a.png)
环境湿度达到饱和状态时(高温、高湿),动物体蒸 发受到抑制,易引起代谢紊乱,动物机体抵抗力下降, 发病率增加。高湿情况下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 生长繁殖,垫料与饲料易发生霉变,对动物健康不利。 低湿情况下,大、小鼠的哺乳母鼠常发生拒哺乳或吃 仔鼠现象,甚至仔鼠发育不良;
低湿使室内灰尘飞扬,容易引起动物呼吸道疾病。 饲养室内相对湿度低于 40%以下,大鼠容易发生环尾 病(Ringtail)。一般饲养室相对湿度控制在40%~70 %之间, 50 %±5 %为实验动物最佳相对湿度。世界 各国对实验动物环境相对湿度规定标准值一般为 40 %~70%。
氨是这些污染物质中浓度最高一种,各种动物饲养室 均可测出。氨浓度常常是判断饲养室污染状况监测指标。 当动物饲养室温度上升、收容动物密度增加、通风条件不 良、排泄物和垫料未及时清除时,使饲养室氨浓度急剧上 升。氨作为一种刺激性气体,浓度升高时,刺激动物眼结 膜、鼻腔粘膜和呼吸道粘膜引起流泪、咳嗽、严重者甚至 产生急性肺水肿而引起动物死亡。
颗粒物污染
光照 病原微生物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影响
垫料、饲料、饮水器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环境控制的重要性 基因型 发育环境
表现型
周围环境
演出型
自然界的动物四处活动以选择舒适生活环境。 实验动物长时间甚至终生被限制在极其有限环境范 围内生活,环境为实验动物赖以生存的条件。实验 动物能够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和进行标准实验, 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显得格外重要。
表:不同品系小鼠对听原性痉挛发作的感受性(山内忠平)
品系 DBA/2 J:ICR JCI:ddn DDD C16BL/Dd BALB/C C3H/HeN GBCS KK NC 雄鼠 12/12 68/80 23/33 3/15 1/11 0/15 0/17 0/14 0/15 0/16 100% 80% 70% 20% 9% 0 0 0 0 0 雌鼠 10/10 100% 106/155 68% 8/17 2/16 0/19 0/15 0/19 0/13 0/12 0/17 47% 13% 0 0 0 0 0 0
血脑屏障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神经疾病中的意义
![血脑屏障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神经疾病中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539f5901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5.png)
血脑屏障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神经疾病中的意义血脑屏障,又称为血脑界限,是由一层特殊的细胞组成的屏障,它分离了大脑和脊髓中的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从而保护了神经系统免受外部物质的干扰和损伤。
血脑屏障的存在为我们的身体正常生理活动提供了保障,但在某些神经疾病中,血脑屏障会受到损伤或破坏,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血脑屏障的结构血脑屏障由三个部分组成: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脑血管基膜和星形胶质细胞。
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了血管的内层,这一层细胞具有很高的静水压和负电位,可以过滤掉许多具有毒性和危害的物质。
脑血管基膜位于内皮层外面,由多种组织细胞和基质组成,作为脑毛细血管的主要支撑结构。
星形胶质细胞位于基膜外面,它们能够形成髓鞘并将许多物质从毛细血管内传输到神经元间隙。
血脑屏障的功能血脑屏障是保护中枢神经系统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它的功能包括:1.过滤血液成分:血脑屏障能够过滤血液中的不良成分,如有害物质、病毒和细菌等,从而保持大脑和脊髓的稳定环境。
2.调节神经递质:血脑屏障能够调节大脑和脊髓中的神经递质,从而控制神经细胞间的信号传递,使神经系统更加稳定和有序。
3.维持神经细胞代谢:血脑屏障能够为大脑和脊髓提供充足的氧气、营养物质、维生素和激素等物质,以保持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功能。
4.调节微环境:血脑屏障能够调节大脑和脊髓的微环境,从而控制神经系统中的细胞增殖、成熟和活动状态等,保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平衡。
血脑屏障在神经疾病中的意义血脑屏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在神经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某些神经疾病中,血脑屏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或破坏,从而导致一些不良的生理和病理反应。
下面我们来简单谈谈血脑屏障在几种神经疾病中的意义:1.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力下降为主要临床特征。
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血脑屏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或破坏,导致脑组织内出现异常的淀粉样斑块和神经纤维缠结,进而导致神经细胞的死亡和功能障碍。
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的建筑和布局
![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的建筑和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ca021d3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7.png)
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的建筑和布局一、概述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的建设,包括设施的立项、设计、施工、验收、试运转等一系列内容。
从规模来看,规模小的仅仅是单一的动物饲育室或动物实验室,规模大的有实验动物繁育设施和动物实验研究设施。
从使用目的来看,有的以实验动物繁育生产为主,有的以动物实验或以研究实验动物为主。
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的设计建造目标就是要使人与动物有一个最适环境和相应面积,必要的设备、仪器;同时还应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一切可能对实验动物质量或动物实验结果造成不良影响的环境干扰。
这类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必须执行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符合标准、实用、安全、经济和注重节省能源、保护环境的要求;这类设施设计建造时,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科学地选用新型材料,既要考虑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也要适当考虑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需要。
二、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的设计(一)选址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的选址应注意下列事项:1.实验动物繁育、生产及实验场所应避开自然疫源地。
2.宜选在环境空气质量及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的区域。
3.宜远离铁路、码头、飞机场、交通要道,以及散发大量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工厂、仓库、堆场等有严重空气污染、振动或噪声干扰的区域。
4.实验动物繁育、生产、实验设施应与生活区保持一定的距离。
此外,还应考虑供水、供电、人员通道、物品及动物供求,以及消除自然灾害等的急救通道便利;应考虑该类设施自身排污,动物尸体处理,特殊污染物的处理,使之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
(二)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的设计1.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的设计特点这类设施与工业洁净室及生物屏障设施有许多共同之处。
同时又具有建筑复杂、能耗大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洁净标准: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的首要特点是动物生存场所必须达到洁净标准。
感染性和可吸入性颗粒均是洁净区内最大的问题,不能直接套用美国联邦标准209B的要求。
因为无法推测感染性粒子与尘埃量之间的关系,即使建筑达到静态粒子数5级的标准,运行中的无菌动物环境中仍然存在着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物质污染的可能性。
实验动物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实验动物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7abfb4efa76e58fafbb0033d.png)
1、实验动物: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及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物制品或药品鉴定以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用动物:能够用于科学实验的所有动物,它包括实验动物、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
实验动物来源于野生动物或家畜家禽,但又不同于野生动物和家畜家禽。
3.实验动物科学〔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s〕:是研究有关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一门新兴科学。
简言之,实验动物科学是专门研究实验动物的生物特性、饲养繁殖、遗传育种、质量控制、疾病防治和开发应用的科学。
4.近交系:至少经过20代以上连续全同胞或亲子交配,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的动物群。
近交系数达98.6%以上。
5. 亚系〔Substrain〕:近交系内各个分支动物群之间,已经发现或确信可能存在遗传上的差异,则这些近交系的分支称之为原近交系的亚系。
6.支系〔Subline〕:由于饲养的环境或人为的技术处理,可能影响动物群的某些特征,这个动物群体并未发现真正的或可能存在的遗传上的差异,相对于原来的近交系或亚系,它称之为支系。
7.重组近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strain, RI):由两个无血缘关系的近交系杂交后,得到F2代,分组分别经20代以上的兄妹交配而育成的近交系系列动物。
8.同源突变近交系(Coisogenic inbred strain):指两个近交系,除了一个指明位点等位基因不同外,其它遗传基因全部相同的品系。
其更注重突变基因的研究。
9. 同源导入近交系(Congenic inbred strain):通过杂交—互交或回交等方式将一个基因导入到近交系中,由此形成的一个新的近交系与原来的近交系只是在一个很小的染色体片段上的基因不同,简称同源导入系或同类系。
10.同源别离近交系(Segregating inbred strain):在培育近交系的同时,采取一定的交配方法,迫使个别基因位点上的基因处于杂合状态。
血脑屏障的组成结构
![血脑屏障的组成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9448126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64.png)
血脑屏障的组成结构1.引言1.1 概述血脑屏障是位于脑血管壁上的一道特殊的生物屏障,它起到了维护大脑内环境稳定和保护神经组织的重要作用。
血脑屏障通过精细调控和限制物质的进出,使得大脑能够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中运行。
血脑屏障主要由血脑屏障内皮细胞、基底膜和四类细胞外基质组成。
血脑屏障内皮细胞是形成屏障的主要细胞类型,它们具有严密的连接和特殊的转运通道,可以选择性地限制物质通过。
基底膜是一层结构完整的薄膜,位于内皮细胞的外侧,它起到了支持和维护内皮细胞的作用。
在基底膜之外,还存在着四类细胞外基质,它们主要参与了细胞外信号传导和细胞外基质的组织结构。
血脑屏障的主要功能是稳定和调节大脑内部环境。
它能够阻止多数物质通过,如外源性有毒物质和细菌等,以保护大脑免受外界的侵害。
同时,血脑屏障可以通过主动转运和通透性调节来保证大脑对必需物质和代谢产物的有效供应和排泄。
血脑屏障在维持大脑功能正常运行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脑屏障的基本概念、作用机制以及组成结构。
我们将探讨血脑屏障内皮细胞的特殊结构和功能,解析基底膜在血脑屏障中的重要作用,并具体介绍血脑屏障外四类细胞外基质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最后,我们也将探讨血脑屏障的重要性以及其在疾病治疗和药物研发中的研究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血脑屏障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和研究工作。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介绍: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血脑屏障的组成结构。
为了更好地理解血脑屏障的作用和重要性,我们首先会对血脑屏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进行介绍。
随后,我们将着重介绍血脑屏障的主要组成结构,深入了解其中的组织成分和功能。
最后,我们将总结血脑屏障的重要性以及研究血脑屏障的意义。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对血脑屏障的组成结构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从更全面的角度认识血脑屏障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介绍血脑屏障的组成结构。
如何开展无菌医疗器械无菌屏障系统V2020.12.7
![如何开展无菌医疗器械无菌屏障系统V2020.12.7](https://img.taocdn.com/s3/m/93ef31a14028915f814dc23c.png)
如何开展无菌医疗器械无菌屏障系统(初包装)的成型、密封和装配过程确认1.前言无菌屏障系统是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安全性的基本保证。
通常是一个无菌医疗器械的最小包装。
其特有的功能是:可对其进行灭菌,提供可接受的微生物屏障,可无菌取用。
“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可包括任何已完成部分装配的无菌屏障系统,如组合袋、顶头袋、医院用的包装卷材等。
以无菌状态供应的医疗器械宜确保该器械在投放市场时无菌,并在其初包装被损坏或被打开之前保持无菌。
成型、密封和装配过程的确认过程的开发对于达到并保持无菌屏障系统的完整性至关重要。
企业应建立形成文件的过程确认程序来证实灭菌和包装过程的效率和再现性。
不仅仅是灭菌过程,成形、密封或其他闭合系统、剪切和过程处置也会对无菌屏障系统产生影响。
由此可见对无菌屏障系统的成形、密封和装配过程进行确认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工作。
2.什么是无菌屏障系统(初包装)的成型、密封和装配过程确认对无菌屏障系统的成型、密封和装配过程通过获取、记录和解释所需的结果,来证明该过程能持续生产出符合预定规范的产品的形成文件的程序。
3.如何开展无菌屏障系统(初包装)的成型、密封和装配过程确认3.1 通用要求3.1.1质量管理体系企业开展初包装的成型、密封和装配过程,应建立符合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比如建立《初包装的成型、密封和装配过程确认控制程序》,而所有活动应在这个程序文件的指引下开展和实施。
3.1.2抽样在确认过程中,需要选择和测试包装系统,因此需要建立适用的抽样方案。
抽样方案应建立在统计学原理上,也就是说应有统计学意义。
GB/T2828.1给出了逐批检查时的抽样方案,但对于确认过程未必是合适的。
GB/T450给出了抽样时的原理,读者可以参考。
另外,一些统计学软件中也给出了一些计算方法或公式,如minitablet等。
3.1.3 试验方法3.1.3.1在确认过程中,需要对无菌屏障系统的功能性指标进行试验,所以需要选择一些试验方法,试验方法是否适用要进行确认,确认的过程要形成文件。
实验动物屏障系统的结构及其控制要求
![实验动物屏障系统的结构及其控制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dda8bd4a1c7aa00b52acbc4.png)
昼夜明暗交替时间,h
屏障系统进出管理 1.人员
整理 头发 门禁
脱鞋
进入一更,填写进入记录 风淋60秒钟 (自动设定)
清净手及消毒
进入二更,穿上净化服, 戴口罩和手套 出动物房 风淋室 (打开风淋)
脱下净化服
进入动物房 进行操作 填写出动 物房时间
二更
进入一更
注意: • 随手关门,动物房任何时候都不允许两道门同时打开 • 在动物房内,绝不允许裸手与小鼠接触
屏障设施环境指标(静态)
项 温度,℃ 相对湿度,% 换气次数, 次/h 气流速度, m/s 压强梯度, Pa 空气洁净度, 级 落下菌数,个/皿 ≤ 氨浓度,mg/m3 ≤ 噪声,dB 照度,lx ≤ 工作照度 动物照度 目 指 标 20-26 40~70 10~20* 0.1~0.2 20~50** 10000 3 14 60 150~300 15~20 12/12或10/14
1.温度
表1 同环境温度时戊巴比妥钠给药导致大鼠死亡率比较
环境温度(度) 给药动物数(只) 死亡动物数(只) 死亡率(%)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10 10 10 10 7 6 11 16 100 100 100 50 50 50 50 35 30 55 80
4. 噪声及其来源
噪声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1)影响神经及心血管等系统功能
(2)影响消化及内分泌系统功能
(3)影响幼小动物生存
噪声控制要求:≦60dB
5. 空气洁净度 气体污染 :NH3 (≦14mg/m3 )、SH2 颗粒物污染: 粉尘 气溶胶 6. 通风和换气 换气频率: 10-20次/h 气流速度: 0.1-0.2m/s 7. 压差梯度: 20-50Pa 8. 动物的种间影响
屏障环境的建设与管理_2
![屏障环境的建设与管理_2](https://img.taocdn.com/s3/m/112cb506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2.png)
会计学
▓ 屏障系统简介 ▓ 屏障系统的建设 ▓ 屏障系统的管理
一、屏障环境
1. 概念 2. 组成 3. 平面布局 4. 应用 5. 基本要求
1 . 屏障环境的概念
屏障环境是一种空气经过净化, 并在动物饲养室与外界之间设有各种 通道屏障(灭菌、消毒或缓冲设施)的 环境,多用来饲养清洁级或SPF级实 验动物。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一种环 境类型。
确保设施设备的高质量和易维修
■ 屏障系统动物实验室是要求能够重复不间断地常年使用, 并能承受彻底的大规模清洁和消毒工作,在更换一些配件 时,仍能保持持续稳定性和精确控制的建筑要求。
■ 在建设过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要求质量高,需要配套的设 备也要质量好,系统中需要经常维修更换的部位(如初、中 效过滤器) 要注意操作的方便可行性。
图2 双走廊设施的实例
两个可以
在同一屏障环境内:
可以同时有繁殖设施和实验设施,也可 以饲养同一微生物等级的多种动物和同 时做同一微生物等级且各实验之间不会 产生干扰的多个实验。但这些饲养单元 和实验单元必须相互独立,以减少互相 间的干扰或污染。
图8 屏障环境内人员、物品和动物的 流动路线
返回
物品进出
根据需要和发展定规模
■ 其规模的大小要控制适宜,要根据本单位学科建 设及发展的需要来定位建设。
■ 要最大可能地利用动物实验室的有效空间,尽可 能使设施做到资源共享并节约能源和维持费用。
■ 防止建成后由于规模过大实验室长期空置,固定 资产白白折价损耗造成的浪费。
■ 也要避免规模小,实验室不足造成的不便。根据 规划合理充分利用,留有一定余地即可。
护知识和维护、操作技术 ■ 又要有一种对屏障系统动物实验室的高度责任
实验动物屏障系统的结构及其控制要求
![实验动物屏障系统的结构及其控制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ffb7c4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6c.png)
实验动物屏障系统的结构及其控制要求物理障碍结构通常由围栏、网格和门组成。
围栏可以用高强度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以确保动物无法穿过或跳过。
网格通常用于覆盖顶部,以防止动物从上方逃跑。
门则用于进入和离开实验区域,可以使用自动或手动控制机制。
电子控制系统是实验动物屏障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要素:感应器、报警器、监控器和控制系统。
感应器可以是红外线传感器、摄像头或压力传感器等,用于监测动物的行为和位置。
报警器可以是声音警报器或闪光灯,用于在动物逃脱或异常行为发生时发出警报。
监控器可以是计算机显示屏或手机应用程序,用于实时监测动物的行为并提供图像和视频记录。
控制系统则根据感应器的信号进行决策,并通过控制机构如电动门或电磁锁控制动物的行动。
实际的控制要求根据具体实验的需要而有所不同。
然而,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作为通用的控制要求:1.安全性要求:实验动物屏障系统必须确保动物在实验区域内的安全,防止其逃脱或对外部环境造成伤害。
因此,感应器和报警器必须能够及时发现动物的逃脱行为,并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发出警报。
2.功能与可扩展性:实验动物屏障系统应具备多样的功能,以适应不同实验需求。
例如,可以通过控制系统灵活地划分不同的实验区域,并根据实验设计的要求进行动物的进出控制。
此外,该系统还应能够满足实验室扩建等需求的可扩展性。
3.数据记录与分析:电子控制系统应具备数据记录和分析的功能,以便研究人员能够获取动物行为的详细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研究动物的活动范围、行为模式和时间分配等方面,以支持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灵活性与可调性:实验动物屏障系统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调性,以满足不同动物种类和个体之间的差异。
例如,对于更大、更高或更活跃的动物,可以调整围栏高度和强度,或增加额外的网格层和门。
综上所述,实验动物屏障系统的结构和控制要求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既需要物理障碍结构的合理设计和布局,也需要电子控制系统的高效监测和控制能力。
灭菌过程和无菌屏障系统控制程序
![灭菌过程和无菌屏障系统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b8731d2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ff.png)
灭菌过程和无菌屏障系统控制程序灭菌过程和无菌屏障系统确认控制程序1.目的对特殊过程灭菌及无菌屏障系统进行确认,在确认过程中的所有程序进行控制,确保灭菌后产品在有效期内质量满足规定要求,确保包装有效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过程中EO灭菌等及无菌屏障系统的确认程序。
3.职责3.1.生产技术部负责编制灭菌特殊过程的作业指导书,并对灭菌特殊过程的工艺方法进行验证和确认。
3.2.生产技术部、质管部、办公室的相关人员参与灭菌特殊过程方案制定和有关确认工作。
3.3.3.4.生产技术部负责检查灭菌特殊过程的作业指导书贯彻执行情况。
质管部负责无菌屏障系统的确认,供销部配合。
4.程序4.1.灭菌确认4.1.1人员确认参加确认的人员必须参加相应培训,设备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应知”培训,考核合格后必须参加“应会”培训,能正确操作灭菌设备,进行正常的维护保养。
微生物检验人员必须经过上海市检测中心培训并由检验微生物资格证书。
4.1.2设备确认对新购的灭菌装备,生产单位必须具有医疗器械产物注册证,生产技术部会同生产技术部对装备进行验收验证,并由生产技术部做好验收验证记录。
EO灭菌器应配有蒸发器,探针式探头设定必须符合GB 要求。
灭菌剂存放必须安全可靠,通风优秀。
当环境产生变化是要有适当的温湿度调治措施。
4.1.3过程的设定和产物合用性的确认根据产品特点,确定包装要求。
选择包装是否适合让蒸汽和EO的透入,确认灭菌后是否能保持有效。
产品能否经受各种压力的改变和温湿度的变化。
确定最难灭菌部位和灭菌物品的拜访模式。
4.1.4灭菌过程和工艺参数确认生产技术部会同生产技术部根据产品和包装特点,根据GB要求制定灭菌确认方案,确认温度、湿度、压力、加灭菌剂的重量(公斤/m³),灭菌时间根据半周期防进行确认。
生产技术部根据确认方案,对灭菌过程进行操作,并做好相应操作记录。
质管部根据监测的生物指示剂进行生物学试验,做灭菌效果确认。
动物屏障系统设施
![动物屏障系统设施](https://img.taocdn.com/s3/m/4f7e021b050876323012129b.png)
废物处理
• 废弃物均应作无害化处理并应达到“三废” 排放标准的要求。
• 实验用后的动物尸体由环保中心回收。 • 对废物应进行灭菌消毒后废弃。
动物福利
• 动物的福利出发点就是动物在康乐 的状态下生存,康乐即动物“心里 愉快”,无疾病,无行为异常,无 紧张压抑和痛苦等。
3R原则
1.Redution(减少) 使用较少量的动物获取同样多的数据或使 用一定数量的动物获得更多的实验数据的 科学方法。
级实验动物。 • 隔离系统:适用于饲育SPF级及无菌(GF)
级实验动物。
动物等级分类
• 实验动物按微生物控制标准分为四 级:
• 一级,普通动物; • 二级,清洁动物; • 三级,无特殊病原体动物(SPF); • 四级,无菌动物
小鼠
小鼠
• 我们公司的清洁级实验动物小鼠。 习性:小鼠胆小、温顺。无汗腺,对环境反
内容:
◆动物实验室设施分类 ◆动物实验室的建筑设施 ◆实验动物环境指标技术要求 ◆实验动物对垫料、笼具、饮水要求 ◆废物处理 ◆动物的福利及动物实验的3R原则
动物实验室设施分类
• 开放系统:适用于饲育普通级实验动物。 • 亚屏障系统:适用于饲育清洁级实验动物。 • 屏障系统:适用于饲育无特定病原体(SPF)
结束, ――谢谢!
应敏感,生殖能力强。夜间比白天活跃, 尤其傍晚时,更为活跃。受惊时,尾巴挺 直并猛力甩动,性喜黑暗和群居。白日常 安静集群而卧。
动物来源:
• 1.有清晰的遗传背景。 • 2.健康状态设施控制。 • 3.在特定的条件下,人工培育
而成。 • 4.应用范围明确。
对实验动物的选购
皮毛清洁、光滑、有光泽起; 四肢、尾和皮肤无缺损、无疥癣;
屏障系统的结构及其控制要求
![屏障系统的结构及其控制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ad6859f866fb84ae55c8d2e.png)
气流速度, m/s
压强梯度, Pa
空气洁净度, 级
落下菌数,个/皿 ≤
氨浓度,mg/m3 ≤
噪声,dB ≤
照度,lx
工作照度 动物照度
昼夜明暗交替时间,h
指标 20-26 40~70
10~20* 0.1~0.2 20~50**
10000 3
14 60 150~300 15~20 12/12或10/14
用于所有科研实验,各种疫苗的生产。
7
(四)、无菌动物 (Germ free,GF)四级动物。 指在无菌的环境下,用无菌饲料、饮水饲养
的动物,或经剖腹取胎后,转移到无菌条件下饲 养,体表及肠管中均不能检出任何活的微生物和 寄生虫,这种动物称为无菌动物。
8
2、饲养环境:
温湿度恒定的隔离系统,饲料、垫料、笼器具 消毒灭菌,水:灭菌或PH2.5-2.8的酸化水。
21
三。屏障设施环境参数及其控制要求
1、气候因素 ① 温度 ② 湿度 ③ 气流和风速
2、理化因素 ① 光照 ② 噪声 ③ 粉尘 ④ 有害气体
3、生物因素 ① 空气中 的微生物 ② 社会因素和饲养密度
22
1.温度 表1 同环境温度时戊巴比妥钠给药导致大鼠死亡率比较
环境温度(度) 给药动物数(只) 死亡动物数(只) 死亡率(%)
悉生动物
隔离系统
确知所带的微生物菌丛, 经特殊饲养的动物
SPF动物
屏障系统
没有指定的致病性微生物 搞活寄生虫的动物
清洁动物
半屏障系 统
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 科研干扰大的病原动物
不携带主要人畜共患病和 普通动物 开放系统 动物烈性传染性病原体的
动物
无法检出任何 生命体
东南大学试验动物中心屏障系统管理制度-东南大学设备处
![东南大学试验动物中心屏障系统管理制度-东南大学设备处](https://img.taocdn.com/s3/m/67d0012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d.png)
东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屏障系统管理制度第一章屏障内动物饲育管理操作规范l、严格按人员、物品进出屏障设施的规定和要求操作,单向流动。
2、准备当天所需物品。
(包括鼠笼、饮水、消毒液、饲料等)3、按周计划表进行动物换笼、断乳、配种、卫生、消毒等工作;必须使用消毒液浸泡的镊子夹取动物.4、每天记录饲育室内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出现异常,及时汇报。
5、及时更换饮水和添加饲料,不得出现断缺.6、每天坚持检查母鼠生产、哺乳情况,及时调整哺乳仔数,观察动物生长状况及有无漏水等现象,做好卡片记录,工作日记和周报表.7、日常工作完毕,应将室内物品摆放整齐,清扫地板,彻底擦拭消毒地面一遍。
每周五还应对屏障内所有其它区域及物品进行擦拭消毒,之后用消毒液对屏障内所有区域进行喷雾消毒。
8、按规定开关照明灯、紫外灯。
第二章工作人员进出屏障设施的规定和要求l、感冒、皮炎及各种病菌、病毒携带者禁止进入洁净区;2、进入屏障区前,先换拖鞋,入更衣室,一切个人用品如钥匙、饰物、手表、眼镜、通讯工具等不得带入;3、洗手时间不少于1分钟,完毕后入无菌更衣室,打开灭菌包用灭菌毛巾擦干后分别戴上口罩、帽子,穿上连体的灭菌服、鞋套、拖鞋,戴上消毒手套;4、入风淋室风淋;5、进入清洁走廊-内准备室(提取所需用品)-饲育室进行工作;6、随手关门,严禁两扇门同时打开,以保证压差的维持;7、工作完毕后,将废弃物品等随人从非清洁走廊退出。
第三章物品进出屏障设施的基本要求1、凡是可以清洗的物品(如饲养盒、饮水瓶等),在消毒灭菌处理前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洗;2、凡进入屏障设施内的一切物品,必须严格按照设计的流向路线进入。
根据物品的性质可分别通过高压蒸汽灭菌器和传递窗两种不同的途径消毒灭菌后进入;3、消毒灭菌后的物品分别从高压蒸汽灭菌器、传递窗的洁净操作侧取出,放在内准备室备用;4、消毒灭菌过的物品贮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七天内用完最好;5、使用后废弃的物品和更换的笼具、饮水瓶等从污物走廊搬出.第四章实验动物进出屏障设施的基本要求1、采购和引进相应等级的动物时,应向国家规定的供种单位采购和引进;2、必须明确购入动物的品种(系)、性别、体重、数量、级别,购入的时间及动物质量合格证、动物遗传背景资料等;3、动物到达后,检查运输盒的密封情况,对照订货条件进行验收;4、将运输盒外表面用消毒液彻底擦拭消毒,放入传递窗,喷洒2%过氧乙酸溶液,用紫外线灭菌灯照射后,在内准备室打开包装,将动物移入饲养盒内,在动物隔离室观察一周,未见异常后转入饲养室。
灭菌过程和无菌屏障系统确认控制
![灭菌过程和无菌屏障系统确认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52a8457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2.png)
灭菌过程和无菌屏障系统确认控制程序1.目的对无菌医疗器械的灭菌过程和无菌屏障系统进行管理,确保灭菌过程和初包装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灭菌效果满足产品规定要求,无菌屏障系统能对使灭菌后产品在规定时间内保持无菌状态。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过程中灭菌过程和无菌屏障系统确认的质量控制。
3.职责3.1.质量部:配合客户制定验证过程的相关文件,确定工艺参数;负责灭菌后产品的性能检验。
3.2.灭菌供方负责灭菌设备的安装验证和运行验证。
4.灭菌确认工作程序灭菌过程和无菌屏障系统应当在初次使用前进行确认,如灭菌条件。
在产品、灭菌器、工艺参数等发生变化时要进行再确认,并保持灭菌过程确认记录。
我公司灭菌工序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安装验证和运行验证由供方完成。
4.1.委外灭菌过程评审和批准的准则:灭菌单位必须具有法人资格和灭菌资质,提供营业执照和灭菌资质证明;灭菌单位须具有优良的灭菌设备,并经过可靠验证;必须具有可操作的灭菌设备操作规程;设备操作人员须经过专业培训;灭菌工艺参数须经双方共同进行验证确定;灭菌单位严格按照验证过的灭菌工艺参数进行灭菌操作,并能提供灭菌参数检测报告;质量部负责对每一批次产品在灭菌后进行无菌检测,检测结果为无菌;质量部负责组织灭菌过程确认小组,根据以上情况对委外的灭菌过程进行确认,必要时进行再确认;4.2.灭菌确认小组由客户、质量部、生产部相关人员组成,组长由管理者代表担任。
4.3.对灭菌单位资质、设备及操作人员的确认4.3.1.质量部配合客户,依据 4.1 的相关要求对灭菌单位的资质情况、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设备状况及人员培训情况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并索取相关资料。
4.3.2.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确认小组依据调查资料对灭菌单位进行评价,如评价合格,报请双方总经理批准,确定为合格的灭菌协作单位。
4.4.灭菌工艺验证4.4.1.灭菌验证小组的组成灭菌验证小组由灭菌单位的技术、质量以及检验员、操作员等相关人员组成。
血脑屏障破坏与神经系统疾病
![血脑屏障破坏与神经系统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66e3939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0.png)
血脑屏障破坏与神经系统疾病绪论近年来,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其中,血脑屏障的功能异常或破坏被认为是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血脑屏障与神经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及其机制。
一、血脑屏障的作用与结构1. 血脑屏障的定义血脑屏障是由位于微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形成的物理屏障,以及由星形胶质细胞和基底膜共同组成的化学和代谢屏障。
它能够限制某些物质自由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2. 血脑屏障的结构微血管内皮细胞具有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s),通过这些连接形成一个连续完整且不透漏物质的阻挡层。
在内皮细胞外一侧存在具有支持和修复功能的基底膜。
此外,星形胶质细胞包围了微血管及其周围的神经元突起。
二、1. 炎症和神经系统疾病炎症反应是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特征之一,它能够引起血脑屏障的损伤。
在慢性神经系统感染或免疫介导的自身免疫性脑炎中,白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释放出大量促炎因子,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
2. 神经变性与血脑屏障异常一些神经变性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Alzheimer's)和帕金森氏(Parkinson's)等可能与血脑屏障功能异常有关。
动物实验表明,在这些疾病中,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并导致某些有毒物质进入大脑区域,从而引发神经元损伤、失调和死亡。
3. 肿瘤和血脑屏障颠覆一些恶性肿瘤细胞能够突破和颠覆血脑屏障,从而直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这种肿瘤称为颅内原发性肿瘤。
它们的出现使得新陈代谢产物、药物和其他有毒物质进入大脑区域,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损伤。
三、血脑屏障破坏的机制1. 炎症染色素增加在免疫激活状态下,白细胞可以释放出多种促使内皮细胞间连接松弛的因子。
这些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它们能够抑制和破坏微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增加。
2. 脂质氧化氧自由基产生于体内对抗压力时,在过量或缺乏抗氧化能力时会造成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温度 最适温度:23±2℃ 19-27℃ 表1 同环境温度时戊巴比妥钠给药导致大鼠死亡率比较
环境温度(度) 给药动物数(只) 死亡动物数(只) 死亡率(%)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10 10 10 10 7 6 11 16 100 100 100 50 50 50 50 35 30 55 80
指
屏障系统进出管理 1.人员
整理 头发
清净手及消毒 门禁 脱鞋
进入一更,填写进入记录
风淋60秒钟 (自动设定)
进入二更,穿上净化服, 戴口罩和手套 出动物房 风淋室 (打开风淋) 脱下净化服
进入动物房 进行操作 填写出动 物房时间
二更
进入一更
注意: • 随手关门,动物房任何时候都不允许两道门同时打开 • 在动物房内,绝不允许裸手与小鼠接触
1.来源:来自国家法定单位,并有质量合格证;
境外动物需经过隔离并通过相应微生物检测合格
后方可进入。
2.进入方式:包装完整,对外包装喷雾消毒后由
传递窗进入
动物出屏障系统:
外发动物需打包后从传递窗传出;短期带出 屏障系统进行辐照处理的动物需打包后带出。
动物一经带出屏障,原则上不得返回屏障设施内!
3、严格遵守SPF动物房SOP
进动物房人员不要与宠物及其他野生 动物接触 关于屏障设施维护及运行SOP,必须不打 折扣严格遵守!
动物 小鼠 大鼠 仓鼠 豚鼠 兔 猫 犬 猴
45-55
45-55 45-55 45-55
3. 光照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1)影响视力
(2)影响生理及生殖机能
光照的调控
1)动物照明:10-20Lux 明暗周期12/12或10/14 2)工作照明:100-200Lux
4. 噪声及其来源
噪声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1)影响神经及心血管等系统功能
3、特点:
盲肠大壁薄。
淋巴结、脾脏均小,白细胞增多,脾脏无二级 滤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功能下降。 不能合成维生素B和K,易产生缺乏症。 抗辐射能力强。
4、应用:
1)微生物学的研究:菌群之间的拮抗作用。 2)免疫学的研究:特异性的抗体。 3)放射医学的研究: 4)老年病学的研究: 5)肿瘤学的研究:免疫抑制剂。
清洁动物是根据我国国情而设定的等级动物, 目前在我国已成为适用于科研的标准实验动物。
2、饲养环境:
温湿度恒定的半屏障系统,饲料、垫料、笼器 具消毒灭菌,水:灭菌或PH2.5-2.8的酸化水。
3、特点及应用:
用于短期或部分科研验。
三、无特定病原菌动物
(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三级动物。 是指动物体内外均无特定的寄生虫和特殊病原 菌,除一、二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 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研实验干扰大的病 原的动物。称为无特定病原菌动物。
2.湿度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最是适度:(40-70)% 50%±5 表3 一些国家对实验动物设施内相对湿度的规定
实验动物设施内规定的相对湿度的规定 美国ILAR 40-70 40-70 40-70 40-70 40-70 40-70 40-70 40-70 OECD 30-70 30-70 30-70 30-70 30-70 日本 45-55 45-55 中国 40-70 40-70 40-70 40-70
2、动物房内的非常用物品和耗材放置超过1周的,要拿出重新灭菌
2. 物料出动物房:
物品在动物房内以及向动物房外都应保持单向流动 动物饲养室或实验室→污染走廊→缓冲间→洗刷间 即从相对清洁的区域流向污染的区域,不能反向流动 物品从缓冲间拿出后,请务 必打开缓冲间紫外灯
3.动物的进出
动物进入屏障系统:
表2-1 按微生物控制程度的实验动物分类原则
种 类 无菌动物 饲养环境 说 明 备 注
以封闭的无菌技术取得, 隔离系统 用现有方法不能检出任何 微生物 、寄生虫的动物
无法检出任何 生命体
悉生动物
SPF动物 清洁动物 普通动物
隔离系统
屏障系统
确知所带的微生物菌丛, 经特殊饲养的动物
没有指定的致病性微生物 搞活寄生虫的动物
鼠痘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 膜炎病毒、沙门氏菌、弓形体等。
2、饲养环境:
开放系统
3、特点及应用:
一般微生物要求控制最低,多用于要求不严的 普通实验和教学用动物,难以得到正确的结果; 或用于预试验,不可用于科研和检定。
二、清洁动物(Clean Animal,CL):
又称为二级动物。即除普通动物排除的病原外 ,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 原。
屏障系统的原理、控制要求及进 出管理
苏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周正宇
第一节 按微生物控制实验动物的分类
一、普通动物(Conventional来自animal,CV):
又称为一级动物。指在一般自然环境中饲养的,允许 带有寄生虫和细菌,但不允许带有人畜共患疾病和动物烈 性传染病的动物称之。
1、人畜共患疾病及烈性传染病病原体:
SPF动物实验室二楼人员流向
屏障设施示意图
初 效 中 效 高 效
外界环境 经初、中、 高三级过滤 后进入房间 和鼠笼 次洁净空气
中 效
活 性 炭
空气
空气
耐高温高 压物料 不耐高温 ―――― 高压物料 ―- 物料 动物
屏障系统 高压灭菌锅
渡槽
人员 进出
传递窗
屏障系统内部管理要求
人、物严格单向流动
(2)影响消化及内分泌系统功能
(3)影响幼小动物生存
噪声控制要求:≦60dB
5. 空气洁净度 气体污染 :NH3 (≦14mg/m3 )、SH2 颗粒物污染: 粉尘 气溶胶 6. 通风和换气 换气频率: 10-20次/h 气流速度: 0.1-0.2m/s 7. 压差梯度: 20-50Pa 8. 动物的种间影响
用于所有科研实验,各种疫苗的生产。
四、无菌动物
(Germ free,GF)四级动物。 指在无菌的环境下,用无菌饲料、饮水饲养 的动物,或经剖腹取胎后,转移到无菌条件下饲 养,体表及肠管中均不能检出任何活的微生物和 寄生虫,这种动物称为无菌动物。
2、饲养环境:
温湿度恒定的隔离系统,饲料、垫料、笼器具 消毒灭菌,水:灭菌或PH2.5-2.8的酸化水。
屏障设施环境指标(静态)
项
温度,℃ 相对湿度,%
目
换气次数, 次/h 气流速度, m/s 压强梯度, Pa 空气洁净度, 级 落下菌数,个/皿 ≤ 氨浓度,mg/m3 ≤ 噪声,dB ≤ 工作照度 照度,lx 动物照度 昼夜明暗交替时间,h
标 20-26 40~70 10~20* 0.1~0.2 20~50** 10000 3 14 60 150~300 15~20 12/12或10/14
2、物料
总则:物品进入动物房尽可能采取高压灭菌的方式,不能高压的物品方 可使用紫外照射灭菌,只有试剂和小鼠可使用过氧乙酸喷雾消毒。
途径
适用物品
金属类:各类金属手术器械、小型仪器、 容器等可以高压的金属制品。 玻璃类:试管、烧杯、量桶、培养皿等 可高压玻璃器皿。 耐高压塑料制品:笼盒、EP管、小鼠运 输盒等可高压塑料制品。 棉、纱类、纸制品:净化服、口罩、棉 花、纱布、卷纸、平板纸、小鼠标牌等。 小鼠饲养用品:小鼠饮用水、垫料、瓜 子。
确知带有微生 物
确知不带有的 病原微生物
半屏障系 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 统 科研干扰大的病原动物
不携带主要人畜共患病和 开放系统 动物烈性传染性病原体的 动物
确知不带有的 病原微生物
对微生物有情 况不明确
• 屏障系统(1万级) 用来饲养SPF动物,动物来源于无菌、 悉生或SPF动物种群。一切进入屏障的人、 动物、饲料、水、空气、垫料及各种用品 均需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利用空调送风 系统形成清洁走廊 动物房 污染 走廊 室外的静亚差梯度,以防止空 气逆流形成的污染。屏障内人和动物尽量 减少直接接触。
一、高压灭菌 121℃、30 分 钟
2、物料
二、传递仓紫外照射 紫外灯照射 20mim 紫外线穿透力很弱, 仅限于表面消毒,请尽 量将物品摊开来, 三、经过氧乙酸喷洒 浓度2%的过氧乙酸 喷洒物体表面及传递 仓内
注意: 1、非常规试剂(如ENU)、病毒等需申请并得到批准后方可拿进动物房
实验纪录纸制品: 不可高压的塑料和橡胶制品:文具、 一次性手套。 不可高压的仪器、设备:天平、接 线板、血糖仪、环境监测仪等。 不可高压的食物:果冻、饲料等。 消毒液:酒精、过氧乙酸等。 不能高压的试剂:激素、麻醉剂等。 小鼠:只有生产动物房的小鼠以及 在胚胎室做实验的小鼠可以由专人 拿进动物房,其它小鼠未经许可决 不允许私自拿进动物房。
为保证屏障内各单元间的静压差,每进出一道门 后要随即关上 尽量减少进出屏障的频率,杜绝不必要的进出 及时将动物尸体带出屏障,送达指定位置
第二节
影响实验动物的环境因素及控制要求
一、气候因素 (一)温度 (二)湿度 (三)气流和风速 二、理化因素 (一)光照 (二)噪声 (三)粉尘 (四)有害气体 三、生物因素 (一)空气中 的微生物 (二)社会因素和饲养密度
2、饲养环境:
温湿度恒定的屏障系统,饲料、垫料、笼器具 消毒灭菌,水:灭菌或PH2.5-2.8的酸化水。
3、特点及应用:
本身不带病原微生物,对实验人员有益,不会 出现自身疾病症状,排除实验结果判断的干扰。 而普通群体中带有稳定性感染病原体,一旦接受 刺激而激发,造成非实验性死亡。国外SPF已成 为标准实验动物,国内用量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