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庄子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代码:2120501011
学号:************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本科)
毕业论文
题目:浅析庄子的哲学思想
——“困境”与“逍遥”
院系:文学与新闻传媒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2008级
姓名:X X X
指导教师:张先坦博士
完成时间:2012年4月1日
浅析庄子哲学思想
——“逍遥”与“困境”
X X X
摘要:庄子的人生哲学是庄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他的思想和思维方式闪烁着中国古代伟大哲人的高度智慧。面对来自自然的生与死、来自社会的命与时、来自自我的情与欲等各种人生困境,庄子人生哲学指出,只要人们能顺乎自然,进而真正了解万物的本性,充分发挥其自然本性,人们就能够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逍遥。审视庄子思想,你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它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人身困境;逍遥游;相对自由;绝对自由
Abstract:Zhuang zi's philosophy is the key of his thought, and his mind and way of thinking express the brilliant intelligence of great philosopher in China ancient time. Facing life and death from nature, destiny and situation from society, different kinds of life troubles from self-emotion and self-desire. Zhuangzi's philosophy points out that as long as people can accord with the nature, furthermore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nature, fully present its native, people can be able to achieve the highest state of life-free and unfettered. Look through zhuangzi's thought, you will find that it still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real life. Key words:Personal difficulties;the state of freedom;Relatively free;Absolute freedom
庄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以他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对我国古代艺术特色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不仅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现代人也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正值社会大变革的时期。一方面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另一方面人们疯狂地追逐财富和权利,物欲横流。面对当时的社会、自然环境,庄子深深觉察到人生的种种局限——各种人生困境。这些困境来自自然、来自社会、来自自我。庄子以敏锐的头脑和深邃的目光洞察人生,以自己的个人体验对人生困境及人生理想做出了独具道家特色的阐释,形成了独特的庄子哲学。审视庄子哲学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我们会发现它教会我们很多的道理,它能使我们在纷繁喧闹的世间认清自己的心灵,发现自己的本性,以淡泊自然的心态面对时间的困惑,保持一颗健康、永恒的心。
一、人生困境
庄子思想秉承了老子思想而有所发展,有所变异,都源于核心学术“道”。庄子哲学着重从宇宙根源的“道”的深处开拓人的精神生命,主要是对人生理想境界和实践方法的思考,追索人生苦难的原因,发现一切灾难都根源于人类自身那无穷无尽的欲望以及制约人生的各种界限。即来自自然的生与死、来自社会的命与时、来自自身的情与利的困境。因此,他幻想摆脱一切外物的羁绊,追求个人精神上自由的境界——逍遥游。
(一)自然之限——生与死
人有生,就有死。世界上任何人都不能够逃脱生死。面对生与死,庄子主要是从生命的诞生和生命的归宿这两个角度展开的。“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庄子•知北游》)庄子认为,人作为自然万物之一,乃是“气”的一种存在形式。人的生命是由气的聚合而形成的,气聚则生,气散则死,生是死的伴侣,死是生的开始。是一种必然的自然现象,是自然的变化与循环。“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庄子•大宗师》)生与死,犹如日夜的运行,都是自然规律。庄子认为,既然生与死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然的自然现象,那么人们就应该克制死亡所带来的恐惧和悲痛。“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天地》)生与死并没有什么区别,人们应该对生死报以一样的态度。“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庄子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是齐一的。这样一来,生与死的界限就不存在了。“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大宗师》)天地赋我形体以使我有所寄托,给了我生命以使我勤劳,又让死亡让我安息。所以把生存看做是好事,把死亡也看做好事。
庄子讲了很多有关于生死的例子,如《庄子•养生主》中老聃死了,他的好友秦失前去吊丧,只是哭了几声就离开了,老聃的弟子很不满意,秦失却批评了老聃的弟子。说他们喜生恶死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并告诉他们“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这是逃避天意,违背实情,忘记了人之生死寿夭禀受于自然。在《庄子•至乐》中讲到庄子自己的妻子死了,好友惠子前来吊丧,发现庄子不仅没有悲伤,反而在那儿鼓盆而歌。惠子责备于庄子,庄子却说生死是顺应自然之道,不应该伤心。可见庄子已经做到了不惧生死,完全把自己置身于天地之间,做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了。
(二)自我之限——人心与人欲
庄子认为,人之初都有本真之心,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影响,逐渐有了一己之情、一己之私、一己之成见。这些一旦成于心中,便牢不可破。而人心中的哀乐之情以及利害之欲这些都是人的先天本性,并不因后天环境而改变。“人之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