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根茨美术馆分析

合集下载

彼得卒姆托资料

彼得卒姆托资料
他注重建筑的形式的纯粹与建筑空间最后所散发出来的氛围,希望人们 能从中找到乐趣。而且,因为人和生活的真实性,建筑也应有真实性,应 顺应、承载人的真实生活。
Part1设计理念
位于瑞士山区的瓦尔斯温泉浴场是卒姆托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他成功 处理建筑与场地之间复杂关系的代表作。在对场地地理条件详细分析后,如何 呼应有力的地质条件, 如何让建筑融入阿尔卑斯山旖旎的自然风光和地形地貌 之中,成为卒姆托设计的起始点。
“他为他的每一件作品仔 细地思量,寻找到了独特 的建造方式。”
卒姆托的设计理念及表现方法
卒姆托的作品不多,但都经过长时间的精心设计。他的作品都 运用基本的形体,关注对空间的感知、材料特性及材料之间和谐配置。
他认为建筑无论大小,都要让人感到亲切、尊严和自由,让人乐 于使用。
真实 整体 感知
一、真实(Realm)
“就像那些追求完美的手 艺人,无论是用雪松制成 的墙面 板还是磨砂玻璃, 在祖索尔灵巧的双手中, 这些材料都体现出各自的 特质,并一同为建筑的永 恒性服务。”
“剥下了建筑的各种虚幻 外皮,而裸露出 其最本 质的、同时也是最高贵的 要素,卒姆托重申了一个 建筑师在这个脆弱的世界 上不可替代的位置。”
彼得·卒姆托
2009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彼得·卒姆托
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 1943年4月生于瑞士巴塞尔,建筑 设计师,早在80年代就为人熟知了。 到了90年代,他的作品更是层出不 穷,这些作品有着重建永恒价值的 独特视角,令人刮目相看。 凯悦基金会主席托马斯·普茨克解释 卒姆托获奖原因时说,卒姆托“专 注、不妥协且非凡坚定……所有卒姆 托作品都呈现一种强烈永恒感。他 以旷世才华将清晰、精确的观念与 诗意空间融合,作品灵韵涌动。

彼得.卒姆托的介绍

彼得.卒姆托的介绍

光承载了历史的痛苦 ,给人们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卒姆托在回答“ 为什么柯伦 巴有非常暗的空间 ”这个问题时 , 他说 到 :“ 我在瓦尔斯温泉浴场就已经开 始了 这样的工作 ,我们需要这样美丽的昏暗光 线的情景 ,建筑也 需要。这样 , 老年人 看起来更漂亮 ,他们的皱纹就不那么明显 了。 ” 遗址大厅中的残垣断壁 ,缄默无言。 游走在这 个博物馆内 ,上帝的言语不单单 显示在宗教艺术品中 ,而且鸽子的呢喃 , 金属的撞 击声 ,墙壁上丝绒般的光泽似乎 都浸润并传达着神的旨意。游走在建筑 内 部 ,我们的视觉、听觉 、觉同时接受着柯 伦巴带给我们的宁静和震撼 。
卒姆托认为从一个过分混乱的环 境进入一个十分简单的环境 ,这样的感 受是令人震惊的。卒姆托本身对于现今 社会上太过于复杂的现象以及对过去旧 有事物的尊重 ,使得他希 望他的建筑作 品以一种较低的姿态呈现 ,去除矫饰的 事物 ,剔除创作 中不客观的自我情感表 现 ,以抽象隐喻的外形表 现出对外在事 物的应对 ,坚持以极其简约 、朴素的形 式来表达丰富的内涵 ,他的作品表达的 是建筑本身 ,体现着对场 所和环境的尊 重。
3、2000汉诺威博览会瑞士馆
人们觉得这个被称为“共鸣 箱”的展馆是将不同领域的感官 体验融入一种“整体艺术效果” 之中的特殊场所,它完全是一个 艺术作品。共鸣箱通过一种创新 的悬挂系统组合在一起,在功能 上,它为随气氛变化的感官体验 提供了一个框架。这个设计的任 务就是:共鸣箱应该总是发出不 同的声响,在不同光线、运动、 声音、气味的条件下,人们会感 到一种持续变化的状态。
THANK YOU
For Your Potential Watching
彼得·卒姆托简介 彼得·卒姆托的建筑 解读 彼得·卒姆托的建筑 思想解读 小结

布雷根茨美术馆分析

布雷根茨美术馆分析
改造计划
美术馆正在进行一系列改造计划,旨在改善现有设施和提升观众参观体验。改造内容包 括升级展厅、改善照明和展示效果、加强艺术品保护措施以及改善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等。
美术馆的创新和科技应用
Hale Waihona Puke 创新展览方式布雷根茨美术馆致力于创新展览方式, 通过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和数字艺术等,为观众呈现更 加生动、互动的展览。这些技术将有助 于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提高展 览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美术馆对旅游和经济发展的推动
美术馆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 来参观,为当地旅游业带来了可
观的收入。
美术馆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提 高了当地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商业机会。
美术馆通过与旅游、餐饮等相关 产业的合作,带动了相关产业的 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THANKS FOR WATCHING
交流项目
美术馆还致力于开展各种交流项目,如艺术 家互访、学术研讨和艺术教育等。这些项目 有助于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和理解,推动艺术领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05 布雷根茨美术馆的影响和 意义
美术馆在当地的影响和地位
美术馆是当地的文化地标,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当地居民参观。
美术馆举办的各种展览、活动和项目,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居民的文化 素养。
要点二
建筑特点
美术馆的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开放式展厅布局、大面积 的玻璃天窗以及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开放式展厅有助 于观众自由欣赏艺术品,同时增加了室内光线;大面积玻 璃天窗则让室内光线更加充足,并使室内空间与自然景观 相互渗透;美术馆与布雷根茨湖的湖光山色相互辉映,营 造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艺术氛围。
布雷根茨美术馆分析

彼得.卒姆托的介绍

彼得.卒姆托的介绍
24 岁的卒姆托回到瑞士在当地历史 保护委员会任建筑师,卒姆托于1979年在瑞 士的格劳宾登一个偏僻小镇开办了自己的事 务所。
在开办事务所的20年中,卒姆托的作 品数量并不多。随着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界 博览会瑞士馆的成 功设计 ,卒姆 托达到了 自己事业的巅 峰 。
2 .彼得·卒姆托主要作品
卒姆托面世的部分建筑作品列表 如下 :
彼得·卒姆托的建筑 解读
彼得·卒姆托的建筑 思想解读
小结
瑞士建筑 师彼得 · 卒姆 托 (Peter · Zumthor ) 并不是 一位 多产 的建筑 师 ,面世作 品相 对较少 ,但 其作 品无一 不 经过长时 间的精 心设计 , 并力 求完 美 ,他 的许 多作品 都被 业界人士都给 予了很高的 评价 。
整座浴场的内部材料全部用瓦尔斯当地的石材, 石壁触摸可以让人安心,比起美丽这一点,它以一 种更特殊的方式定义了人类的存在感。由这些石片 构成的巨大墩柱成为建筑的支撑结构,不均匀地布 置在基地中,通过对空间的占据来划分空间。
2、布雷根茨美术馆
1999年卒姆托以其明亮的玻璃盒子式 的奥地利布雷根茨(Bregenz)美术馆 (1997)荣获了第6届欧洲建筑师密 斯·凡·德·罗奖。该美术馆坐落在布雷根茨 康斯坦斯湖畔(LakeConstance),它由 构成室内空间主体的现浇混凝土盒子、钢 和玻璃等组成。从外面看,建筑就像一盏 明亮的灯。随着一天之内天空光线和湖面 薄雾的变化,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建 筑的外表反射着不同的光影和色彩。
普立兹克奖的评委会对他做 出了如下的评语 :“ 所 有彼 得 · 卒姆特的建筑作品都是强烈 而永恒的存在 ,他拥有将清晰 准确的设计理念通过真实而富有 诗意的尺度语言表达出来的杰出 才能 ,使得其作品从来没有停止 感动观者。 ”

浅析彼得.卒母托的建筑思想及其作品

浅析彼得.卒母托的建筑思想及其作品

现代建筑思潮·课程论文·2014年10月浅析彼得.卒母托的建筑思想及其作品摘要:彼得·卒姆托是当今世界建筑界深受关注的建筑师之一。

他的作品以对材料的精选和高质量的手工艺处理,以及规则的几何形体而闻名。

本文试图对卒母的几件作品,从形体、功能、材料、空间和场所等方面,对其超乎寻常的空间设计和独特的表现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期唤起人们对建筑本质的思考。

关键词:卒母托;空间;形体;材料;光1引言在今天这样一个消费者至上主义的文化时代里,仍能偏居于阿尔卑斯山脉,以一种近乎中世纪的步调,一种仍然与土地、大自然发生关系的步调盖着自己的“小”房子,证明着另外一种价值的存在。

而在他的作品里,能明显感受到那种缺失已久的永恒价值。

面对国内如此浮躁的一个建筑时代,彼得·卒姆托的思想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他能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找回我们失去的永恒价值。

2卒母托生平介绍1943 年4月26日,Peter Zumthor (图1)出生于瑞士巴塞尔,他的父亲是一位专门制作家具的木匠,1958年,卒母托曾在一位木匠身边以学徒的身份学习木工相关技术,因为有这层关系,一般认为卒母托从他的父亲身上学习到许多事物以及对于材料的了解等,卒母托自己也领悟到那种不畏艰难的心理,认为工匠应该要克服技术上的问题,然后将作品以最完美的形态呈现出来;1963年,卒母托二十岁時进入了巴塞尔艺术工艺学校学习设计,其后到了美国纽约的普瑞特学院学习,在那里,严格的工艺训练使得他清楚的了解到现代主义的想法和感觉。

彼得。

卒母托的作品尺度都不大,但是他的每一栋建筑物对于基地和整体的计划有着很周详的考虑,反应出不同的感受。

每一個作品都反应出人对于建筑物基本元素、位置、材料、空间和光线的感觉。

24 岁的卒姆托回到瑞士在当地历史保护委员会任建筑师,卒姆托于1979年在瑞士的格劳宾登一个偏僻小镇开办了自己的事务所。

在开办事务所的20年中,卒姆托的作品数量并不多。

建筑大师 彼得·卒姆托 作品分析

建筑大师 彼得·卒姆托 作品分析

人物介绍:隐居在阿尔卑斯山的建筑大师

Peter Zumthor 就像一位隐士,居住工作于瑞士的山村地区,很 多作品也是建在边进的山村,他对外界的信息洪流幵不十分关注, 如同传统的工匠一般将自己对建筑的思考凝聚到严格执行充满诗 意的作品之中,与其说是质朴或者自然,他更像一个向内探索设 计的典范。 Zumthor的作品类型包括住宅、浴场、教堂、博物馆等,多位于 瑞士阿尔卑斯山附近。他的作品低调且打动人心,被业界称作是 “唤起感觉的建筑”。
巨石上有唯一的三角形入口,是可以 开启的金属门。
作品欣赏
… Bruder Klaus Kapelle(克劳斯兄弟小教堂)
用110根木头搭建成了一个帐篷的形状, 在外表增加模板,通过钢管与帐篷结构 固定起来,之后一层层地注入混凝土, 每层大概是半米高,就是这样建造出了 教堂的巨石模样。
感悟与认知
…Peter zumthor
建筑材料与细部构造
片麻岩的运用
…Thermal Baths Vals
◎片麻岩----是一种经过了温度和压 力的变化产生出来的变质岩。它属于 特坚石,紧固系数达到14~16。而片麻 岩的屋面不仅牢固,还防水防火。 ◎承重材料----建筑以片麻岩构成的 矩形的墩子作基本承重材料,石墩的大 小不同,不均匀地布置在基地上,通过 占据空间起到划分空间的作用。
Art Museum Bregenz简洁地利用玻璃的接合 方式及混凝土的质感丰富地表达了低调但空间 氛围丰富的室内空间及立面造形,成功地转化 光线于其展示空间之中。
作品欣赏
… Bruder Klaus Kapelle(克劳斯兄弟小教堂)
Bruder Klaus Kapelle与大教堂华丼的 哥特风格不同,它非常朴素,就是一乡 野小教堂。

推荐大师作品分析——彼得·卒姆托 布雷根茨美术馆

推荐大师作品分析——彼得·卒姆托  布雷根茨美术馆

彼得·卒姆托的介入是既敏感又 具决定性的。这个玻璃塔将城市内敛 的天际线进行聚焦。通过这样的强调, 首先让其有意识的像今天这样呈现出 来。同时,与Kornmarktstrasse大街 垂直设置的管理服务用房创造了一个 更深层次的广场,它不仅强化了两个 新建建筑之间的联系,并且也继续了 与街道空间的对话,完成了结构上的 整体性。
数层高的立面是一个协调内部的独 立墙体结构,它起着多重作用:反映外 界天气的变化,调节室内光线及对室内 空间的保温隔热。现浇混凝土的诸多性 能如复杂形体的成形,整合各种技术装 置(如空调、电线等)及呈现雕塑化的外 观,在这里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根据 力学原理简化到实质,材料与视觉上的 形式成为一个整体。建筑就是我们所看 见和触摸的样子,如同我们感觉到它能 呼吸我们的脚步声:一个现浇混凝土的, 石头般的身体。地板和楼梯都被磨光, 墙体天花板微微的闪烁着。
空间与材料的表面都显得温和而又精细。厚重的画板通过
钻孔与插入插销悬挂在混凝土墙体上,展览结束之后再将之 修复一新。管理人员常常对他们隐藏墙体印记的工作感到极 为满意。但我想,或许卒姆托会更喜欢将过去展览的痕迹暴 露出来,因为他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个好的建筑应该有留下人类生活痕 迹进而具有某种特殊财富的能力⋯⋯然后我想到材料上锈迹斑 驳,想到表面数不清的划痕,想到暗淡易脱落的清漆,想到 由岁月磨光的边角””。
推荐大师作品分析
——彼得·卒姆托 布雷根茨美术馆
“我在一个雨天首次拜访了康斯坦丁湖畔。我所见印象 最为深刻的不是这个城镇本身而是沿山路而下时光所产生 的奇妙变化。这便让我有了想要创造一个能够将湖畔边笼 罩在湖面上并让光线清晰可见的薄雾吸纳进建筑的想法。 这作为设计的灵魂一直延续下来。”

科伦巴艺术博物馆1

科伦巴艺术博物馆1
罗马考古遗址保护馆库尔格劳宾登州1986年卒姆托工作室1986年圣本尼迪克特教堂苏姆威格格劳宾登州瑞士1986年望月住宅韦尔萨姆格劳宾登州瑞士1994年瓦尔斯温泉浴场瓦尔斯格劳宾登州瑞士1996年布雷根茨美术馆布雷根茨奥地利1997年2000汉诺威博览会瑞士馆德国2000年柯伦巴艺术博物馆科隆德国2007年建筑师简介peterzumthor的作品尺度都不大但是他的每一栋建筑物对于基地和整体的计划有着很周详的考虑反应出不同的感受
Kolumba Museum
Peter· Peter·Zumthor
科伦巴艺术博物馆 建筑师:彼得· 建筑师:彼得·卒姆托
Kolumba Museum, Cologne, Germany,2007, Peter·Zumthor
2011-12-17
Kolumba Museum
Peter· Peter·Zumthor
建筑师理念
1、卒姆托的现象学建筑思想
概括来讲现象学是一门关于事物与意识关系的学问。建筑设计操作是 相对独立于现象学的,现象学对建筑设计的作用是建立在设计能力的基础 上。卒姆托的设计技能---对材料以及空间的感受和场地的把握---使现象 学的“事物性”和“意识”得以实现。
建筑师理念
卒姆托设计的瓦尔斯温泉浴场(如图),他并没有以现象学的名义来 阐述他的设计思想,但是我们却实实在在的看到了一个建筑现象学的代表 作。他的两个设计要素:对材料的(光线也是一种材料)以及对空间的感 受和对场地的把握与现象学中强调的“事物性”和“意识”的立足点相对 应。
2011-12-17
Kolumba Museum
Peter· Peter·Zumthor
建筑介绍
建筑:科伦巴艺术博物馆(Kolumba Museum) 建筑师:彼得· 卒姆托(Peter·Zumthor) 地点:德国科隆Cologne 建造时间:2003-2007 总面积:6200 ㎡ (展览面积1800㎡、遗址面积800㎡、储藏室面积800㎡) 净面积:5100 ㎡ 总造价: € 43.5 million

极少主义建筑

极少主义建筑

极少主义建筑编辑极少主义又称ABC艺术或硬边艺术,是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术流派。

源于抽象表现主义,一般按照杜尚的“减少、减少、再减少”的原则以画面进行处理,造型语言简练,色彩单纯,空间被压缩到最低限度的平面,并力图采用纯客观的态度,排除创造者的任何感情表现。

”目录1简介2密斯3发展史4典型极少主义倾向特征的建筑实例2瑞士建筑师雅克·赫佐格和皮埃尔·德穆隆3瑞士建筑师彼特·卒姆托(Peter Zumthor)4日本建筑师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5表现力1简介在建筑上,他们以减少、否定、净化来摈弃琐碎,去繁从简,以获得建筑最本质元素的再生,获得简洁明快的空间,在简洁的表面下往往隐藏着复杂精巧的结构。

追求的是空间的质量,材料的体现。

在这之中会有一种抑制不了的激情,在你一失神间,他会喷发而出,然后他又会慢慢分解,直至融入他的氛围。

“激情分解了,分解成了虚无缥缈却又无孔不入的东西,这种分解后的激情似乎有一种特殊的能量,穿透了几何抽象和极少形式的冰冷幕墙而渗入到了造型元素的内层空间,从而使几何抽象和极少主义艺术发生了质变。

”2密斯密斯就创造了这种激情,他“利用有限的信息传达耐人寻味的意味,可以于纷乱之中保持清晰的脉络,更能在观者的记忆里提供精炼的索引信号,给人留下深刻整体印象。

”自从他提出“少就是多”以来,建筑朝单纯、逻辑的选择发展,有了创作中的平凡,阳春白雪中也有了下里巴人的影子。

当密斯做出范思袄思住宅时,一个时代来临了,也正因为这个建筑密斯遭到了客户质凝,可是具有戏剧性的是,当范思袄思最后迫不得已要把它卖掉时,她这样写道:“那玻璃盒子轻得像漂浮在空中或水中,被缚在柱子上,围成那神秘的空间--今天我所感到的陌生感有它的由头,在那葱郁的河边,再也见不到苍鹭,它们飞走了,到上游去寻找它们失去的天堂了。

”3发展史从19世纪末欧洲的新建筑探索,到20世纪20~30年代的现代主义运动,直到目前各种所谓晚期现代主义或新现代主义,整个现代建筑的发展多少就带有一些趋向简洁的倾向。

建筑师---彼得 卒姆托

建筑师---彼得 卒姆托

彼得·卒姆托•1943年出生于瑞士巴塞尔•1958年开始在一家木匠作坊当学徒•1963年在巴塞尔工艺美术学校学习艺术的初级课程,随后是家具设计•1966年在纽约普拉特学校作为访问学生学习建筑和设计•1968年在瑞士格劳宾登州历史保护委员会担任建筑师•1979年开始在瑞士格劳宾登州哈尔登斯泰因开办事务所。

•先后被聘为苏黎士学讲师,美国南加州建大筑学院,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访问教授,1992年成为柏林艺术学院院士•1996年获恩利希.雪林建筑奖;•1998年获嘉士伯建筑奖•1999年获欧洲建筑密斯·凡·德罗奖。

•2009年获普利策奖彼得・卒姆托,1943年出生于瑞士巴塞尔的一个制作家具的工匠家庭。

木匠的生活背景对卒姆托的设计有很大的影响。

在开设他自己的工作室之前,他是一个保护历史古迹的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建筑师,后来他设计的建筑也对对建筑材料和建筑细节处理密切关注。

我们必须不断地问自己,某种材质应在某一特定建筑环境中有什么含义。

要用无数的细节,用各种各样的功能与形式,材质和尺度去生成一个整体,这是建筑常常要面对的挑战。

建筑师必须为边缘接缝,为表面横截面和各种材质交汇点寻找合理的构造和形式。

这些外形细节决定了建筑更大比例范围中的微妙过渡。

由细节确立形式韵律,确立建筑中细微的分割比例。

---《思考建筑》依照材料的不同种类和重量,各种材料间有一种相近性临界点。

在一座建筑中可以作不同材料的组合,而可以肯定的是,你会发现有些材料相差太远,以至于不能起反应,另一方面,有些材料放在一起太接近,因而毁掉这些材料。

这意味着,在一座建筑里把东西组合为一体,是需要做很多工作的。

---《建筑氛围》卒姆托是极少主义建筑师。

极少主义建筑,也被称为极简主义建筑是探索建筑本质和纯净形式的建筑师和一批以简练的形式、纯净的空间和精巧的构造结构为主要特征的建筑作品。

卒姆托等极少主义建筑师的作品则揭示了建筑学科一个新的发展方向,那就是回归到建筑的本体,追溯材料和建造。

布雷根茨美术馆空间分析

布雷根茨美术馆空间分析

交通分析
Bregenz美术馆有三个主要的竖直 交通空间,人员、货物分别从不同 的空间进入到各层展厅。 参观者从位于南立面上的主入口进 入美术馆后,使可以看到向地下的 主楼梯在入口的右侧,绕过楼梯间 向东走,在隔墙的尽头有一扇小门, 可通往楼上。小门的对面就是人流 电梯。绕过电梯向北走,在隔墙的 尽头也有一扇门,里面是消防用电 梯间,紧急时人们可以从位于北立 面的紧急出口逃生。
布雷根茨美术馆
• • • • • 空间分析 功能分析 交通分析 结构分析 结束
空 间 分 析
不可觉察的空间的流动性在浮现。空间的好奇心被唤醒。整个建筑的螺旋空间 引导着我们,它在入口处紧紧地吸引着我们,又缓缓地将我们引入建筑的内部。 三道板墙突出了主要空间-展厅的整体性,隐蔽了次要空间-交通空间 。 三道板墙在一层的方形平面中组织得如同一个风车一般,这种布局创造出游客 能一览无余的开放空间。风车布局还形成了美术馆总体上的环形格局,就像一 螺旋,让人们隐约地联想到赖特设计的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彼得・卒姆托,1943年出生于瑞士巴塞尔的 一个制作家具的工匠家庭。 卒姆托的建筑作品是瑞士建筑成谅的重要组 成部分。他受到普遍的关注和尊重,这不仅得益 于其建筑作品所展现出的纯净形式的魅力以及他 对建筑材料精湛的处理技艺,更要归功于其建筑 作品所属现的设计师对最终空间效果无与伦比的 驾驭能力。他对待建筑的态度非常接近禅宗:一 切都是关于存在、感知、冥思,并且最终超越了 日常生活的庸俗。
交通分析
结构分析
Bregenz美术馆并不是由柱 网承重的,当我看到它是我 曾经那样想。而实际上,它 真正的承重部分是隐藏在建 筑内部的三面厚重的墙体, 它们承载着建筑竖直方向上 的所有重量。它那轻如蝉翼 的表皮并不承担任何重量。

经典建筑分析-戈兹美术馆

经典建筑分析-戈兹美术馆

That’s all
thank
you
奥地利布雷根茨美术馆范思袄思住宅Fra bibliotekS住宅
空间分析
• 戈兹美术馆是一个地道的方盒子建筑,立面分为三段,上下为玻璃,中间 为木质胶合板,除了个别细部外,这种垂直方向的三段式划分毫无变化为 建筑的四面所用。与外部规整的立面相一致,它的内部空间也是简单又规 整,展室的分隔墙并不承重,但分布规规矩矩,尽与刻板,完全没有现代 派所提倡的自由平面精神。各展室的空间即不互相渗透流通也不与室外交 融,而是实实在在的独立存在。更值得一提的是,与过去数十年中为数不 多的,设计者运用各种手法创造的建筑艺术作品不同的是,戈兹美术馆并 没有喧宾夺主将展品沦为建筑的点缀,它的展室可谓是朴素无华的,墙面 上方为高窗,将自然光线柔和地引入展室,墙面洁白淡雅,木地板平整光 洁,天花板除平整的灯槽之外别无他物。在这里,艺术品获得了充分展示 自身的机会和场所。
•极少主义
极少主义又称ABC艺术或硬边 艺术,是20世纪50年代以美 国为中心的美术流派。源于抽 象表现主义,一般按照杜尚的 “减少、减少、再减少”的原 则以画面进行处理,造型语言 简练,色彩单纯,空间被压缩 到最低限度的平面,并力图采 用纯客观的态度,排除创造者 的任何感情表现。
•极少主义倾向特征的代表
皮特∙卒姆托 奥地利布雷根茨美术馆
密斯 妹岛和世 范思袄思住宅 S住宅
赫尔佐格 和德梅隆 戈兹美术馆
简介
建造地点:慕尼黑,德国 建造时间:1989~1992 这是一个约三千平米的小型私人美术馆,用于珍藏业 主本人40年来收藏的艺术品。这个美术馆是一个独立的体 量,它座落于一个在街道和20世纪60年代的老房子之间 的像公园似的花园中,周围种植着白桦树和针叶树。因此 这个建筑既可以作为一个公共建筑也可以成为一个纯粹的 私人美术馆。这个美术馆的建筑理念来源于收藏家40年来 所购买的艺术品的风格,这些作品包括20世纪60年代至 今的Nauman,Ryman,Twombly,Kounellis, Federle等人的作品。一个木质结构搁置在一个同样尺度 的钢筋混凝土的基础上, 这个基础有一半埋在地下.这 样从外面就只能看到它上面的玻璃部分了。一个同样的磨 砂玻璃带围绕着木质体量的最上面的部分,使得展览空间 中柔和的日光从地面上4m的高度射入。展览空间的墙的 高度在4m~5.5m之间。 上下两层画廊间设立了两个混凝土加固桶。其中大的 一个作为办公室和接待室。根据天气的情况和观察者的位 置,这个画廊可能像个封闭的、丰富的体量,包含各种材 料(砖合板、磨砂玻璃、未加工铝板),或者像一个放在两 个泥铲上的花园中的木盒子。

布雷根茨美术馆分析

布雷根茨美术馆分析

a
8
主体建筑地上四层均为展 览空间,地下两层包含 仓库和卫生间。
展览
设备 库房
a
9
交通分析
美术馆有三个主要的竖直交通空 间,人员、货物分别从不同的 交通空间进入各层展厅。
参观者从位于南立面上的主入口 进入美术馆后,便可以看到向 地下的主楼梯在入口的右侧。 绕过楼梯间向东走,在隔墙的 尽头有一扇小门,可通往楼上。 小门的对面就是人流电梯。绕 过电梯向北走,在隔墙的尽头 也有一扇门,里面是消防用电 梯间,紧急时人们可以从位于 北立面的紧急出口逃生。
布雷根茨美术馆分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案例分析 土建三班储淩焰
a
1
布雷根茨美术馆简介
1999年卒姆托以其明亮的玻璃盒子式的奥地利布雷 根茨(Bregenz)美术馆(1997)荣获了第6届欧洲 建筑师密斯•凡•德•罗奖。该美术馆坐落在布雷根茨康 斯坦斯湖畔(LakeConstance),它由构成室内空间 主体的现浇混凝土盒子、钢和玻璃等组成。从外面看, 建筑就像一盏明亮的灯。随着一天之内天空光线和湖 面薄雾的变化,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建筑的外表
a
3
美术馆
城市主干 道
场地分析
1:美术馆位于市中心Kornmarket 剧场相邻。
2:区别于老城镇的小建筑,它和 Kornmarket剧场在老城镇和康斯坦茨湖 之间形成了一个新的广场。广场的设计 基于不同建筑尺度之间的对照,老城镇 轮廓线结构的细微差别,建筑之间的舒 缓节奏和康斯坦茨湖的自由广阔的空间, 带给通往美术馆的人们一个全新的空间 的体验。
a
17
建筑细部
建筑的表皮有两层立面组成。 外层的玻璃立面是有全部 同样大小的玻璃拼成的, 都成一定的角度组合而成, 并没有封闭,风雨都可以 进去。看起来仿佛一层层 的鳞片,让建筑可以呼吸。 这种可

卒姆托

卒姆托
媒材设计
卒姆托——塑造真实
环艺1201 周子卜 环艺1202 张心怡
一、简介
1943 年出生亍瑞士巴塞尔 1958 年开始在一家木匠作坊当学徒 1963 年在巴塞尔工艺美术学校学习艺术的初 级课程,随后是家具设计 1966 年在纽约普拉特学校作为访问学生学习
建筑和设计
1968 年在瑞士格劳宾登州历史保护委员会担 任建筑师 1979 年开始在瑞士格劳宾登州哈尔登斯泰因
开办事务所
先后被聘为苏黎士学讲师,美国南加州建大筑 学院,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哈佛大学设计研 究生院访问教授,1992年成为柏林艺术学院
院士
1996 年获恩利希雪林建筑奖 1998年获嘉士伯建筑奖 1999年获欧洲建筑斯·凡·德奖 2009年获普利策奖
二、大师作品
罗马考古挖掘防护展示馆
圣本尼迪兊特教堂 老人之家 瓦尔斯温泉浴场(2009年普利兹兊奖获得者) 布雷根茨美术馆 瑞士馆 柏林“恐怖地带”文档中心 科伦巴艺术博物馆 圣兊劳斯兄弟田野教堂 沙伊特魏勒农场
“建筑有其自己的所在,它不生活有特殊的物理关系,我丌认为它首先得是 信息戒者符号,而是将迚入和围绕着它的生活的一个信封和背景,脚步走在 地斱上的韵律、与心工作和安静睡觉的一个敏感的容量也丌是很多,也没有让人震惊的建筑形象
,但仔细观察,就会真切的感受到建筑的真实和魅力,就会发现每个作品对 环境、材料、构造、空间、光线等各斱面都有独到的思考,每个建筑都想精 致、优雅的容器一样散发出圣洁而宁静的光。
环境不形体 空间不光线 表皮不材料
由亍 Peter Zumthor 是这样一位“隐士”,生活工作多数时候在瑞士山村, 很少不媒体接触,也没有网站之类,而他所作的也同大众所面对建筑界相距 较进,没有声张自己的理论,丌会因为釐钱、大小、影响力之类来选择项目, 所以我们很难看到他自己的一些论述戒者观点,仅有的是几次演讲。

布雷根茨美术馆分析报告

布雷根茨美术馆分析报告

美术馆
城市主干 道
场地分析
1:美术馆位于市中心Kornmarket 剧场相邻。
2:区别于老城镇的小建筑,它和 Kornmarket剧场在老城镇和康斯坦茨湖 之间形成了一个新的广场。广场的设计 基于不同建筑尺度之间的对照,老城镇 轮廓线结构的细微差别,建筑之间的舒 缓节奏和康斯坦茨湖的自由广阔的空间, 带给通往美术馆的人们一个全新的空间 的体验。
没有底、没有顶的 半透明的玻璃体, 就如同水面一样整个 建筑由道墙板支撑, 它们的基础锚固于 地下层的深桩上。这些厚的混凝 土板内含有大型的水管系统, 来调节整 个建筑的温度和湿度
总结
总的来说,布雷根茨美术馆是一个容器,盛满 了各种光,天空的光,湖水的光。就像Peter Zumthor自己在书里写的那样:Kunsthaus是 浸在博登湖的湖光之中。… …玻璃立面使光 产生了各种不同的阴影和反射。光线的效果 不断的变换,让空间产生了深度。不断改变 的光线投入到建筑里,让人们觉得,建筑可 以呼吸。
采光分析
1:美术馆尽可能多的采用了 竖直方向的采光方式,每层 楼板下都留有2、5米的夹 层,用于采纳自然光和放置 人工采光设备。
2:自然光线从夹层侧面的半 透明表皮射进来,经过半透 明吊顶的散射进入展厅。这 种独特的采光方式使美术馆 尽可能多的利用自然光线。
实际上,这种采光方式也存在着 弊端。由于墙体的遮挡,一些 用于陈列展品的墙面采光量很 少。这使得美术馆更加适合进 行数码媒体方面的展览,而一 般的艺术品展览的效果却不佳。
主体建筑地上四层均为展 览空间,地下两层包含 仓库和卫生间。
展览
设备 库房
交通分析
美术馆有三个主要的竖直交通空 间,人员、货物分别从不同的 交通空间进入各层展厅。

奥地利美术馆

奥地利美术馆
看出美术馆内外行人的环形流线。
• 奥地利布雷根茨美术馆
• • • • • 建筑设计: 彼得· 卒姆托 Peter Zumthor 简称:KUB 主要建筑师: 彼得· 卒姆托 设计团队: 彼得· 卒姆托工作室 地址: 奥地利布雷根茨小城的康斯坦茨湖 畔南岸

• •
完工时间:1997
主楼建筑面积:33,400平方米 外墙玻璃:712块,1.72×2.93m/块
白天外景
外部夜景
建筑内部

混凝土墙体能够根据展览馆的需要,独立地 调节出恰当的温度,一套能根据需要加热或 者冷却的水管系统(水源来自于深层的地下 水)和一套室内空气清洁系统设置在墙体和 天花板中,裸露混凝土块的吸收及储存能力 用来保持室内气温的平稳,从而避免采用常 规的带有巨大管径的空气调节系统(它们会 让室内气候变的过分干燥或潮湿)。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建筑师彼得·卒姆托的探索之路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建筑师彼得·卒姆托的探索之路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建筑师彼得·卒姆托的探索之路发表时间:2018-01-19T11:08:39.117Z 来源:《建筑科技》2017年第16期作者:盛日照[导读] 彼得·卒姆托2009年获得普利茨克建筑奖,他的每一个设计都是经典,都饱含了他对于建筑的热情。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510640 摘要:彼得·卒姆托2009年获得普利茨克建筑奖,他的每一个设计都是经典,都饱含了他对于建筑的热情。

瓦尔斯温泉浴场、圣柯伦巴博物馆、布雷根茨美术馆等作品都堪称完美地展现了他对于建筑设计、建造材质、建筑空间氛围的细致理解。

本文从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这三种研究方法为角度,分析彼得·卒姆托在其建筑设计过程中如何运用这几种研究方法,以达到学习研究的目的。

关键词: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观感、体验正文:第一章1.1人物简介彼得·卒姆托是出生于瑞士的建筑界传奇人物。

从开创现代建筑的鼻祖— 勒·柯布西耶到赫尔佐格、德·梅隆和马里奥·博塔,瑞士建筑师在国际上一直享有盛誉。

但和其它“明星” 建筑师相比,彼得·卒姆托属于大器晚成,同时由于他所受的非正规建筑教育和一贯的低调,以及刻意与主流保持距离,因此就成为一个独特而神秘的人物。

他的作品很少并且朴素,但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体现出的至纯的形式、精确的构造、清晰的结构以及激情与感性,让人印象深刻。

1.2主要建筑作品罗马考古遗址保护馆(1985-1986);卒姆托工作室(1985-1986);圣本尼克教堂(1985-1988);马桑斯老年公寓(1992-1993);望月住宅(1990-1994);瓦尔斯温泉浴场(1990-1996);布雷根茨美术馆(1990-1997)。

第二章卒姆托的的作品尺度都不大,但是他的每一栋建筑物对于基地和整体的计划有着很周详的考虑,反应出不同的感受。

他曾经说过“在寻找答案时,与其讨论风格,还不如去讨论方法或者特定的觉醒”所以他的建筑存在着一种内省的特质,重视材料、构造与细部的理解,阵势的面对材料特性、感官性等建筑本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是一名受世界同行敬仰的建筑大师。对 设计,他专注、不妥协、异常坚定……不追 逐潮流;他仅承接非常感兴趣的项目,并且, 从承接那一刻起,就全身心投入,监督项目 完成,不放过一丝细节。” ——普利兹克奖评选委员会。 上帝存在于细部之中。 ——密斯
THE END
康斯坦茨湖
美术馆及辅助楼所在地, 其主入口位于主干道的 侧面,与城市静谧的环 境符合,同时保持了街 道的完整性,遵守街道法 则。
空间分析
功能分析
该美术馆由建筑主体部分和 辅助建筑俩部分组成,卒 姆托为了使主建筑有一览 无余的展览空间,将办公、 售卖、餐饮等功能都置于 辅助用房内,一层包含一 个参观和美术馆商店,以 上俩层为美术馆的办公室。
布雷根茨美术馆分析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案例分析 土建三班储淩焰
布雷根茨美术馆简介
1999年卒姆托以其明亮的玻璃盒子式的奥地利布雷 根茨(Bregenz)美术馆(1997)荣获了第6届欧洲 建筑师密斯•凡•德•罗奖。该美术馆坐落在布雷根茨康 斯坦斯湖畔(LakeConstance),它由构成室内空间 主体的现浇混凝土盒子、钢和玻璃等组成。从外面看, 建筑就像一盏明亮的灯。随着一天之内天空光线和湖 面薄雾的变化,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建筑的外表 反射着不同的光影和色彩。
场地分析
1:美术馆位于市中心Kornmarket 剧场相邻。 2:区别于老城镇的小建筑,它和 Kornmarket剧场在老城镇和康斯坦茨湖 之间形成了一个新的广场。广场的设计 基于不同建筑尺度之间的对照,老城镇 轮廓线结构的细微差别,建筑之间的舒 缓节奏和康斯坦茨湖的自由广阔的空间, 带给通往美术馆的人们一个全新的空间 的体验。
结构分析
布雷根茨美术馆并不是由柱 网承重的,实际上,它真 正的承重部分是隐藏在建 筑内部的三面厚重的墙体, 它们承载着竖直方向上的 所有重量。它的表皮并不 承担任何重量。
中间厚,四周薄的楼板 架在墙体之间,与墙 体共同组成了布雷根 茨美术馆的结构体系。 如同建筑的骨骼。
建筑立面
卒姆托最初提出的方案只是一个大的” 空盒子“以作为容纳当代艺术展览的 舞台。美术馆矗立河畔,像是对天国 的祈求。它与城市的肌理不同,却讨 人喜欢。对”水镜外壳“的运用使水、 光线和人的身体融为一体,呈现了一 种现代主义对轻盈追求的瞬息,对史 密斯的”近乎于无“的状态的最大实 现,源于反抗重力走向虚无的根本冲 动。然而它分层的把那透明表皮掩饰 了其准确的形状和尺度感。它不再是 不变的焦点,而成为一个含蓄朦胧的 物体。
采光分析
1:美术馆尽可能多的采用了 竖直方向的采光方式,每层 楼板下都留有2、5米的夹 层,用于采纳自然光和放置 人工采光设备。 2:自然光线从夹层侧面的半 透明表皮射进来,经过半透 明吊顶的散射进入展厅。这 种独特的采光方式使美术馆 尽可能多的利用自然光线。
实际上,这种采光方式也存在着 弊端。由于墙体的遮挡,一些 用于陈列展品的墙面采光量很 少。这使得美术馆更加适合进 行数码媒体方面的展览,而一 般的艺术品展览的效果却不佳。
展厅的西北角有一个封闭的 死角,其实它的里面就是 运送货物的货运电梯。工 作人员将艺术品从西立面 上的货物入口运送进来, 通过这部货物电梯送到地 下室的仓库和各层展厅
除主要的交通空间外,一层大 厅的西侧还有一个隐藏起来 的小楼梯,为工作人员使用。 楼梯前有遮蔽物,其边缘刚 好和主入口相齐,巧妙地将 辅助楼梯隐藏起来,而将入 口右侧的主楼梯暴露给参观 者。
无论是表皮的节点还是吊顶的节点都处理性精 致。尤其是外侧立面的玻璃节点,大面积的 玻璃外墙用简单却坚固的节点组装起来,远 远的看过去,只是一个个小黑点。显得十分 轻盈。
立面是两层玻璃组成的,让光能够透过。在剖面上, 外墙并不到顶,与楼板还有一段空间,在这个空间 下面用玻璃吊顶。这样,自然光可以透过外墙,再 透过这每层的墙和天花板之间的缝隙投入建筑里。 包括竖向的楼梯,也是这么处理的。
建筑细部
建筑的表皮有两层立面组成。 外层的玻璃立面是有全部 同样大小的玻璃拼成的, 都成一定的角度组合而成, 并没有封闭,风雨都可以 进去。看起来仿佛一层层 的鳞片,让建筑可以呼吸。 这种可 渗透性使得空气可以进入玻 璃板与浇筑 混凝土内墙之间的中空空间。
在楼梯的地方特别做了交代,由于藏在承重墙之后, 所以踏步靠近承重墙的一侧,由于同样是混凝土 的材质,所以直接交在了一起,而另一侧由于是 玻璃墙,所以踏步则在这里有了个收头,故意留 了段距离。
布雷根茨美术馆设计者:彼得 卒姆托
背景资料及创作特点
1:1943年出生于巴塞尔,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练是作为他 父亲的木工学徒。 2:感性:卒姆托情感充沛,对生活充满热爱。 3:细腻:建筑中总充满着独特恰当的细部处理。 4:淡泊:与主流保持距离。 5:极致:作品很少,但都经过长时间设计。 总之,卒姆托对待建筑的方式非常接近于禅宗:一切都是关于感知, 存在和沉思,并最终超越日常生活的庸俗。
主体建筑地上四层均为展 览空间,地下两层包含 仓库和卫生间。
展览 设备 库房
交通分析
美术馆有三个主要的竖直交通空 间,人员、货物分别从不同的 交通空间进入各层展厅。 参观者从位于南立面上的主入口 进入美术馆后,便可以看到向 地下的主楼梯在入口的右侧。 绕过楼梯间向东走,在隔墙的 尽头有一扇小门,可通往楼上。 小门的对面就是人流电梯。绕 过电梯向北走,在隔墙的尽头 也有一扇门,里面是消防用电 梯间,紧急时人们可以从位于 北立面的紧急出口逃生。
没有底、没有顶的 半透明的玻璃体, 就如同水面一样整个 建筑由道墙板支撑, 它们的基础锚固于 地下层的深桩上。这些厚的混凝 土板内含有大型的水管系统, 来调节整 个建筑的容器,盛满 了各种光,天空的光,湖水的光。就像Peter Zumthor自己在书里写的那样:Kunsthaus是 浸在博登湖的湖光之中。… …玻璃立面使光 产生了各种不同的阴影和反射。光线的效果 不断的变换,让空间产生了深度。不断改变 的光线投入到建筑里,让人们觉得,建筑可 以呼吸。
城市主干 道 美术馆
广场
不得不提的是康斯坦茨湖。正 是因为这条湖的存在, 奥地利的 布雷根茨才能成为 如此的旅游胜地。而这座美术馆,就坐落在湖边,与 湖岸仅仅隔着一条马路和一条轨道线。建筑方方正正 的体量和毫无特点宛如白纸一般在背后众多凌乱的欧 式的建筑里显得格外起眼。加上位置特殊,所以无论 你怎么不在意,你都会察觉到它的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