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隶书书法作品欣赏隶书毛笔优秀书法作品欣赏

合集下载

古诗词春江花月夜隶书书法作品欣赏

古诗词春江花月夜隶书书法作品欣赏

古诗词春江花月夜隶书书法作品欣赏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

这首诗被称为是“孤篇盖全唐”的杰作。

那么,关于古诗词春江花月夜隶书书法作品,你欣赏过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古诗词春江花月夜隶书书法作品。

古诗词春江花月夜隶书书法作品欣赏
春江花月夜的创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

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


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

《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

张若虚的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

目前具体的创作背景已不可考。

沁园春雪隶书书法作品_书法欣赏隶书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隶书书法作品_书法欣赏隶书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隶书书法作品_书法欣赏隶书沁园春雪《沁园春·雪》,一代伟人毛泽东所作。

该词气势恢宏,分上下两阕(què),上阕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阕由毛泽东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主席伟大的抱负及胸怀。

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沁园春雪隶书书法作品,希望你们喜欢。

沁园春雪隶书书法作品欣赏《沁园春·雪》创作背景《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所作。

沁园春雪“沁园春”为词牌名,“雪”为题目。

当时,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

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这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

沁园春·雪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其诗词中大都写及历史与战争。

学者王克煜通过深入研究分析认为,《沁园春·雪》可谓写得最为出色的一首。

它既不像有些篇什直抒胸臆,也不是一般地运用中国诗歌传统的比兴手法,而是“比”“赋”得体,善于将“赋”的陈述方式融于“比”之中,从而形成了比较雄浑的词风与宽阔深厚的境界。

历来诗词咏雪的很多。

“雪”,是富有诗意的自然景物,不少诗人对“雪”都成功地作了新的发掘。

毛泽东这首词因“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而起兴。

1958年12月21日,毛泽东又作过批注:“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

《沁园春·雪》原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隶书作品_3

隶书作品_3

隶书作品_3许金学隶书书法作品欣赏(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许金学,别署情缘居士。

1974年生于河南固始,1990年入伍,2002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

现为解放军总参某部干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2013-9-18 15:36周红军隶书书法作品欣赏(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周红军,1969年12月生,河南固始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固始书协副主席,固始书画院副院长。

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三届楹联书法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2013-9-18 15:30周俊杰隶书书法作品欣赏(首届兰亭奖名家特邀作品)1941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笔名鲁岩,室名挥云斋。

自幼学书从柳公权入手,后习褚遂良并广临汉碑及晋人书札。

小楷取法钟繇,创作以隶、草为主,笔势灵动,姿致逸生,时出新意。

作品曾参加第二至四届书展,全国中青年书...2013-9-17 19:16刘文华隶书书法作品欣赏(首届兰亭奖名家特邀作品)刘文华,男,汉族,1955年生于北京。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主任、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专职从事书法的教学、研究、管理工作,编写出版多...2013-9-17 18:55林仲兴隶书书法作品欣赏(第一届国展)林仲兴,生于1938年,浙江镇海人。

师从马公愚、来楚生、王个簃诸人。

书法作品多次被选入全国书法篆刻展览并获奖。

曾在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览,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刊物介绍和选载。

出版有《林仲兴书...2013-9-17 11:58方传鑫隶书书法作品欣赏(第一届国展)当代著名书法家,男,汉族,1948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鄞县。

学书从隶属入手,师从来楚生,方去疾,亦曾得马公愚等大家指授;复从隶法入楷、行、草书,故其作品各体皆工,尤以隶书为最。

书作具有遒劲秀润又古朴大方,...2013-9-17 10:10楼子海隶书书法作品欣赏(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楼子海,浙江武义人。

【书法字帖】隶书100帖

【书法字帖】隶书100帖
刘炳森隶书欣赏《苏东坡诗词》
张延济书法欣赏《司马耽书图记》
桂馥书法字帖欣赏《隶书杂书册》
书法隶书字帖鲁迅诗歌选
杨见山书法隶书字帖欣赏拥翠山庄记
刘炳森书法字帖隶书《兰亭序》
书法字帖:王福庵隶书千字文
书法教程《隶书的结构技法》
刘文华字帖临汉《礼器碑》册页
刘炳森字帖欣赏隶书《游褒禅山记》
刘文华隶书字帖临汉碑《西狭頌》
刘文华字帖临汉碑《石门颂》
刘文华隶书作品欣赏临《曹全碑》
刘炳森隶书字帖欣赏《游石钟山记》
刘炳森隶书《游文山观大水记》
刘炳森隶书欣赏《百丈山记》
朱岷隶书欣赏《渔洋山人诗册》
刘炳森隶书字帖《游小孤山记》
刘炳森隶书欣赏《游雁荡记》
隶书字帖欣赏《二十四孝组诗》米格版
毛笔隶书字帖欣赏《朱子家训》高清集字版
高清隶书习字帖《新百家姓描红》
老字帖欣赏《邓石如隶书张子西铭》
中国古诗集字字帖《汉简集字古诗二十四首》
任政毛笔隶书字帖欣赏《隶书写法指南》
高清隶书欣赏:著名汉碑《史晨后碑》
汉乙瑛碑集字作品帖附点画分析
集汉隶史晨碑书法古诗文三篇
韩天衡藏《清杨见山临汉西狭颂隶书真迹》
张有清隶书字帖欣赏《汉简格言50例》
邓石如隶书书法欣赏《作太元传》
隶书字帖欣赏《锦言精华曹全碑集字》
黄葆戉隶书欣赏千字文书法字帖
刘炳森隶书字帖欣赏《岳阳楼记》
刘炳森隶书字帖欣赏《孙子兵法》
隶书字帖欣赏《纪泰山铭碑》米字格版
东汉隶书精品《曹全碑》选字帖欣赏
东汉《乙瑛碑》隶书选字帖欣赏
字帖欣赏《黄金分割习字丛帖-伊秉绶隶书》
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
【书法字帖】隶书100帖

将进酒隶书书法作品欣赏

将进酒隶书书法作品欣赏

将进酒隶书书法作品欣赏将进酒隶书书法作品欣赏:将进酒隶书书法作品欣赏1将进酒隶书书法作品欣赏2将进酒隶书书法作品欣赏3隶书的观念:隶书的重要性有目共睹。

从文字的演变来看,隶书、尤其是汉隶,其结体、笔法,直接繁衍了草书、楷书、行书。

应该说,隶书是中国文字发展极其重要的一种体现,一个环节。

再从艺术的角度来看,隶书则以全新的面目进入民族的审美历程。

折笔的爽利,方笔的朴茂,侧锋的优美,感受到中国文字的变化多端,丰富多彩,也看到了中国文字与生命共鸣的体式与风貌。

东汉是中国隶书集大成的历史时期,大师如云,名碑林立。

本是书法载体的文字,终因文体的雷同,立意的浅显,思想的苍白,使人们不屑提及碑文,却把兴趣集中在文字的体式上,也就是所看到的隶书书体。

于是,中国的艺术长河,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就开始关注隶书,饶有风趣地看着这种书体的演变。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书法家的书写实践里,隶书的生命一次又一次被激活。

看汉以后的隶书作品,对隶书高度的程式化有了清醒的认识。

结体的趋同,笔法的相似,风格的统一,让后来的书法家有一点茫然。

求逼真,会被人嘲讽为书奴,想创新,又找不到方向。

隶书猗欤高哉,何人敢言征服。

正如同大自然是征服不了的,面对隶书也不能轻言超越。

掌握大自然的规律,会明了自己生存的位置,了解隶书的本质,就可以感受隶书程式美的机锋。

中国戏曲和书法都是东方艺术程式美的代表,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切感受到程式美的形象特点。

作为当代较有创新能力和独特艺术感受能力的书法家王增军,他感受到了隶书程式美的语言特点,以及隶书的审美范式。

这两点基于王增军对隶书的了解。

不管是秦隶、汉隶、唐隶,还是宋隶、明隶、清隶﹔不管是庙堂巨制,还是率性而为,王增军心随笔动,笔从心来,一一探访,逐渐掌握了隶书的规律。

艺术的娱乐性,揭示了艺术的目的是对人感官的刺激,并在此过程中完成了艺术的审美功能。

中国书法是非娱乐性的艺术,从一开始,她就与文化传承,生活记录,情感表述,心灵寄托等等紧紧联在一起。

书法作品欣赏隶书篇共57页

书法作品欣赏隶书篇共57页
书法作品欣赏隶书篇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学隶书写《张迁碑》,这样写1年顶别人10年

学隶书写《张迁碑》,这样写1年顶别人10年

学⾪书写《张迁碑》,这样写1年顶别⼈10年⾪书学习⾸选《张迁碑》,是⾪书书友彼此⼼照不宣的秘密。

其碑是东汉⾪书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书法造诣极⾼,为历代⾦⽯、书法家所推崇。

在众多的汉代碑刻中,此碑以古朴、厚重、典雅取胜,字⾥⾏间流露出率真之意,具有民间朴质之风,格调峻实稳重,堪称神品。

它起笔⽅折宽厚,转⾓⽅圆兼备,运笔遒劲⽽曲折有⼒,落笔稳健,可谓是汉⾪⽅笔系统的代表作。

故⽽,想要系统学习汉⾪必学《张迁碑》,⽽如何提⾼⾪书神⽓神采是⾪书学习中最难的问题之⼀,也是学习《张迁碑》过程中必解决的难点。

对此,好多书友与我诉苦,他们学⾪书也很久了,可还是有下⾯的问题:1. 掌握不好⽤笔节奏,导致笔墨⽤量紊乱,字写出来斑驳难看;2. 线条书写不圆润,看起来没有⽣命⼒,找不到其原因所在;3. 掌握不好⾪书学习的阶段⽅法,临创过度卡在瓶颈期,创作⽆思路。

对于诸位书友的问题,我想这个⼈最有发⾔权。

他便是以⼀⼿⽅整⼤⽓的汉⾪拿下第⼗⼀届全国书法展最⾼奖的⾪书⼤家⾼岩⽼师。

他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东省书协理事、⼭东印社理事、⼭东省书协⾪书委员会秘书长、⼭东省书协培训中⼼导师、王羲之书法院研究员、青岛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篆刻委员会主任、青岛市青年印社社长、青岛市政协委员。

其作品⼊展情况如下:第⼗⼀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获奖)第五届中国书坛新⼈新作展(获奖)⾸届刘禹锡杯全国书法篆刻展(获奖)全国第⼆届⾪书展(获奖)四届⾪书展第⼆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迎庆⼗九⼤全国书法⼤展,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全国第⼋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届⾏书⼤展全国⾸届、⼆届⼿卷展西泠印社第六.七.⼋届篆刻艺术展全国正书展全国第七届篆刻展全国第三届扇⾯展五百家精品展⼭东省政府“泰⼭⽂艺奖”最⾼奖等⾼岩⽼师尤其擅长《张迁碑》风格的作品创作,这还要得益于他认真刻苦的钻研,为此他⾃我总结了学习⾪书的⼏个必经阶段,有很多实⽤的⼲货送给你:“第⼀阶段:是由⼀碑⼊⼿,专⼀临摹学习阶段,我学⾪书,从张迁碑⼊⼿,许多年来对张迁碑下了较⼤功夫的临摹研究,能够掌握张迁碑的笔法、结字及艺术特点,并能熟练的背临并⽤于创作:可谓能得张迁之形。

隶书书法名家作品欣赏

隶书书法名家作品欣赏

隶书书法名家作品欣赏隶书书法名家作品欣赏:隶书书法名家作品欣赏1隶书书法名家作品欣赏2隶书书法名家作品欣赏3隶书书法名家作品欣赏4隶书书法名家作品欣赏5当代隶书创作的异变:对于新时期的书法创作和展览,人们时常会提出许多疑问,比如:为什么全国书法大展中,多是魏碑墓志获奖和入选,而唐楷几乎和展览入选无缘;为什么书写规矩的篆书不能入展,而临摹《散氏盘》之类的篆书集联作品,却能入选全国展,有的甚至能够获奖;为什么隶书作品越写越与传统的汉碑风格不同,出现了较大的反差,等等。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何在。

是传统书法缺乏魅力了,是当代书法的发展出现偏差了,是当代书法审美发生异变了,这些问题看似复杂,其实认为争论的焦点和关键只有一个,那就是:书法创作要不要继承传统,如何继承传统;要不要张扬个性,“独抒性灵”的问题。

书法创作在当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呈现出多元化、多风格的局面,同时也更加强调书家的个性,体现书家的性灵之美,而人们的审美也随着历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等发生了变化。

那么,当代隶书的创作有什么特点,是根植于传统还是背离传统。

从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的欣赏者,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艺术审美具有明显的不同。

并不认为具有博大精深的汉碑在今天就过时了,也没有理由排斥具有平直端正风格的汉代隶书。

但从近20年当代书法的发展和全国书法展览的实际情况看,凡取法《史晨碑》、《曹全碑》、《乙瑛碑》包括《石门颂》、《礼器碑》等风格的隶书作品,皆和展览入选无缘,而取法《张迁碑》、《开通褒斜道刻石》、《广武将军碑》、《好大王碑》以及秦汉砖瓦文字的隶书作品,甚至篆隶结合,行草杂糅的作品,却受到人们的喜爱,频频入展或获奖,并形成一种风气。

这种状况是进步,还是倒退。

是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还是引导青年书法爱好者走向极端。

认为当代隶书创作所发生的这种异变现象是很正常的,是当代书法发展的必然,是一种进步和发展。

观沧海书法作品隶书欣赏

观沧海书法作品隶书欣赏

观沧海书法作品隶书欣赏《观沧海》是这年九月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

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下面小编带給大家的是观沧海书法作品隶书欣赏:观沧海书法作品隶书欣赏:观沧海作品赏析《观沧海》是这年九月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

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首二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诗人于挥师北伐之际来到碣石山下,登高观海。

碣石山原位于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一说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汉时还在陆上,面对着渤海,六朝时由于地质变动,沉于海中。

诗人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只见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澹澹,水波动荡状。

竦峙,岛屿高耸的样子。

诗人登高远眺,举目所及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波摇浪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

这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在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东巡至此,刻石观海。

如今诗人站在秦皇、汉武游踪所到之处,居高临下,望着水天相连的苍茫大海和海中高耸的岛屿,想到中原地区已经平定,北伐乌桓也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北方统一即将实现,心情该是何等激奋!这时,诗人的目光注视着海上的岛屿,眼前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

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萧杀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

曹操在取得一连串的战争胜利之后,他觉得自己的雄图伟业犹如这树木百卉一样,生机勃发,也为这洪波涌起的大海,充满生命的活力。

以下,诗人又展开其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

名家隶书作品书法作品欣赏

名家隶书作品书法作品欣赏

名家⾪书作品书法作品欣赏书法作品欣赏⾪书刘炳森⾪书作品欣赏_⽑笔书法_书法欣赏1165×800⼥书法家邓凌鹰⾪书作品欣赏_邓凌鹰_新浪博690×394王洪宇钢笔硬笔书法作品欣赏0006(⾪书)书法作726×1000图⽚供应书法|⾪书书法作品|⼴东书法家⾪书欣1318×1974⼥书法家邓凌鹰⾪书作品欣赏_邓凌鹰的书法⼈753×407周慧君⾪书书法作品欣赏_艺术作品欣赏405×433硬笔书法⾪书作品--曹操诗《观沧海》_艺术作550×550张森⾪书书法作品欣赏(第⼋届国展评委作品) -640×214⾪书⼤师胡振国先⽣的书法作品(青藤藏品)800×417⾪书⼤师胡振国先⽣的书法作品(青藤藏品)800×412华⼈德书法作品欣赏876×895刘⽟篆书⾪书作品欣赏_⽑笔书法_书法作品[三750×375四尺⾪书书法.道德经.上善若⽔. - 中华古玩⽹ -750×368第 2 页书法作品欣赏⾪书桃花源记600×294【画艺佳.字画书画】王寿善⾪书书法.⾃强不息750×382刘⽟篆书⾪书作品欣赏_⽑笔书法_书法作品[三750×388张继⾪书作品欣赏兰亭集序卷 - 【当代书坛】981×465刘炳森⾪书千字⽂_刘炳森⾪书字帖_刘炳森⾪1000×424[转载]硬笔⾪书作品欣赏(⼆)_书法家林枫_CNT690×408⾪书书法作品欣赏300×300臧远科团扇⾪书书法作品 - 作品欣赏432×433⾪书书法作品 - 中华古玩⽹ - 古董收藏、古玩收800×600清代著名书法家翟云升⾪书作品欣赏⼗ - 今晚你299×690胡振国⾪书作品欣赏_⼜⼀村_新浪博客690×347第 3 页⼥书法家邓凌鹰⾪书作品欣赏690×387⾪书-+作品欣赏2659×1300[转载]硬笔⾪书作品欣赏(⼆)_书法家林枫_央视690×670⼥书法家邓凌鹰⾪书作品欣赏690×238梁桂东钢笔⾪书书论⼀则-中国硬笔书法在线硬749×500张颢钢笔硬笔书法作品欣赏0006书法作品. - 百580×391河南书法家张英俊⾪书书法作品欣赏(三届兰亭1000×1146批发采购书法-佛⼭⼴华书法⽑笔⾪书书法作品895×310⼥书法家邓凌鹰⾪书作品欣赏670×267刘炳森⾪书作品欣赏_当代书法作品欣赏_书画800×751书法家张⽂彪先⽣⾪书作品欣赏 - 武清藏友武800×453⾪书|+书法+|+权希军作品1000×1045第 4 页[转载]清代书法家桂馥⾪书作品欣赏六_见贤齐690×355河南书法家张英俊⾪书书法作品欣赏(三届兰亭708×690[转载]硬笔⾪书作品欣赏(⼆)_书法家林枫_央视690×459⾪书书法欣赏 - 第⼀字画⽹760×390⼥书法家邓凌鹰⾪书作品欣赏 - sinna采集到书222×437励志横幅书法作品欣赏_⾪书书法作品欣赏横幅700×384书法欣赏:名⼈佳作之⾪书作品 - 艺渊阁的⽇志386×284河南书法家张英俊⾪书书法作品欣赏(三届兰亭755×400张海⾪书书法作品欣赏(第七届国展评委作品) -1551×1750⾪书书法作品欣赏书法艺术展现汉字之美_枫⽹400×197⾪书书法作品欣赏横幅搞笑图⽚1200×518名家书法潜⼒之作精品⾪书四尺《沁园春710×354第 5 页[转载]书法新作·⾪书·《⼼经》和《春江花⽉690×290⼥书法家邓凌鹰⾪书作品欣赏788×410⼥书法家邓凌鹰⾪书作品欣赏690×270⾪书书法作品欣赏-中国书法学习⽹站-www.shu300×300⾪书书法作品欣赏-中国书法学习⽹站-www.shu300×300⼥书法家邓凌鹰⾪书作品欣赏@⽔公采集到对联658×817雷超荣硬笔⾪书刘禹锡陋室铭-中国硬笔书法在1168×1000⼥书法家邓凌鹰⾪书作品欣赏490×220李荣⽟书法作品欣赏(⼀)⾪书_澄⽟居⼠_新浪博690×359许⾦学⾪书书法作品_⾪书作品欣赏_优秀硬笔1358×1370⾪书⼤师胡振国先⽣的书法作品(青藤藏品)800×401中国书协理事张继⾪书作品欣赏910×417第 6 页《曹全碑》图⽚_⾪书书法作品欣赏_东汉_正信465×850刘乃中篆书⾪书作品欣赏 - 【近现代】 - 中国书1000×433厚德载物-⾪书-书法-书画油画-店铺藏品-当代艺710×533清代著名书法家翟云升⾪书作品欣赏⼗ - 今晚你690×345张明堂先⽣书法作品欣赏 - 作品展⽰-中国书法1000×535【图⽚】最新⾪书书法作品欣赏⾪书钢笔书法640×710鞠闻天书法作品欣赏-书法知识书法问答书法百800×768刘乃中篆书⾪书作品欣赏 - 【近现代】 - 中国书750×379《曹全碑》图⽚_⾪书书法作品欣赏_东汉_正信467×850杨晖·四尺⾪书作品,书法原作,⽑笔书法原作,2900×436⾪书横幅陋室铭 - 作品欣赏1234×438书法作品\⾪书\上善若⽔,厚德载物 - 中华古玩⽹2248×1140第 7 页清林钟潢后⼈-林钧鉴林体⾪书作品欣赏 - 【2012×1064A511 张才学四尺⾪书书法作品 - 中华古玩⽹ -968×548王祥之书法作品欣赏@⼿有余⾹采集到墨迹书⾹567×1142刘⽟篆书⾪书作品欣赏_⽑笔书法_书法作品 - 第500×810⾪书书法作品欣赏-中国书法学习⽹站-www.shu300×300⾪书⼤师胡振国先⽣的书法作品(青藤藏品)750×365书法家吴强强作品欣赏_新闻中⼼_中国江门⽹450×216清代著名书法家翟云升⾪书作品欣赏⼗ - 今晚你690×308⽥际康⾪书书法作品欣赏 (第⼀届国展) - ⾪书作471×1000龙开胜:⾪书云抱幽⽯-龙开胜书法作品欣赏-当代713×659鞠闻天书法作品欣赏800×796⼥书法家邓凌鹰⾪书作品欣赏@⽔公采集到对联658×904祥⾪王祥之⾪书作品欣赏_⽑笔书法_书法欣赏1608×722第 8 页书法家张惠⾂作品欣赏600×254陈之泉书法作品欣赏及主要艺术观点500×268集成者⽥太华向冯⼩刚2014春晚赠贺岁作品 -靳960×540天津杨凤仪书法⾪书作品欣赏 - @上海谭采集到658×600清林钟潢后⼈-林钧鉴林体⾪书作品欣赏 - 海⾓861×645清林钟潢后⼈-林钧鉴林体⾪书作品欣赏 - 海⾓768×1024⾪书⼤师胡振国先⽣的书法作品(青藤藏品)800×405⼥书法家邓凌鹰作品。

曹全碑隶书书法优秀作品

曹全碑隶书书法优秀作品

曹全碑隶书书法优秀作品曹全碑是东汉时候的一块碑,碑中记载了光和七年黄巾起义时,“幽、冀、兖、豫、荆、扬,同时并动”的形势,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碑文字体精美,飘动秀逸,为汉隶代表作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曹全碑隶书书法优秀作品,希望对你有用!东汉隶书章法汉代宫殿皆有题榜,官府有告示、禁令,也往往用大扁书写了立于通衡要津,然而这些大幅书迹,今已不能得见,大篇幅的作品只有见之于碑刻。

简犊由于狭小,尤其是竹木简,一般只写一行或两行。

编次成篇,故无章法可言,而碑刻篇幅大,行字多,故排列方式有所讲究,大致有三种形式:行列整齐:汉碑中一些庙堂名刻如《乙瑛》、《史晨》、《礼器》诸碑,以及墓碑如《武荣》、《曹全》、《张迁》诸碑,还有《熹平石经》,摩崖《西狭颂》等,皆行列整齐,《鲜于磺》、《肥致》、《张景》诸碑及《朝侯小子残石》等还用刀画了正方形的棋抨格。

由于八分书大多结体为扁方形,所以就自然形成字距大于行距的特有章法。

明清人隶书作品大多采用这种章法,有时还增大字距,缩小行距。

用这种章法者,字皆大小相仿而较工整。

有行无列:汉代碑刻中,如《三老讳字忌日记》、《祀三公山碑》、《王孝渊碑》等,皆有行无列。

《莱子侯刻石》、《石墙村刻石》、《太室石胭铭》、《苍山城前村元嘉元年画像石题记》、《萝他君石祠堂画像石柱题记》、《许安国祠堂题记》等,都画有竖行线,这类形式多见于墓记、画像石题记,所书刻的字长扁不一,随形而异,显得生动而活泼。

字距靠得较近,行距稍宽,贯气而紧凑。

画有行线的,行距即使较紧,也不显得纷乱。

行线起到了间隔和增加行气的作用。

无行无列:汉代刻石中《部君开通褒斜道刻石》、《刘平国碑》、《杨淮表记》和四川有些崖墓题记,都是无行无列,或虽有行而不ft。

这种形式多半见于摩崖,因刻字于天然岩壁,或虽加整治,而石面不平,时有石筋、裂纹,字须让开,故不成行列。

这种章法看似散乱,实不易经营,字形有时大小悬殊,彼此错落,互相让就。

隶书书法作品赏析

隶书书法作品赏析

隶书书法作品赏析隶书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中的一种重要字体,其特点是笔画遒劲有力、结构严谨、线条粗细相间。

例1:作品名称:《山水行云》作品赏析:这幅《山水行云》是一幅以隶书呈现的书法作品,展现了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和艺术风格。

作品选用了传统的黑色墨汁,以流畅而有力的笔画勾勒出山峦和云雾的形态。

整个作品以行云流水的笔触表现出山水的壮美和流动感。

每一笔的起落都经过精心计算和安排,呈现出完美的结构和平衡感。

隶书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使得整幅作品具有动态的美感,仿佛云雾在山间飘荡,山峦在风中起伏。

作品的布局和构图也非常精妙。

山峦的高低变化和云雾的卷曲形状相互呼应,形成了一幅和谐而有序的画面。

作品中的每个字都经过精心的安排和创作,字形的线条粗细适度,结构严谨,展现了隶书的独特魅力。

整幅作品展现了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将传统的绘画元素融入到书法中,展示了隶书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

通过观赏这幅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山水之美的同时,也体会到隶书所传递的力量和韵味。

总体而言,这幅《山水行云》是一幅具有独特韵味和艺术价值的隶书书法作品。

它通过精湛的笔墨和构图,展现了隶书的美感和表现力,让人们在欣赏中感受到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魅力。

例2:作品名称:《静夜思》作品赏析:这幅隶书书法作品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静夜思》的艺术表达。

通过隶书书法的独特韵味和力度,展现了作品的独特魅力。

整体布局:作品采用横幅式布局,纵向呈现。

从上至下,整齐有序地书写着《静夜思》的文字。

每个字的形态各异,但整体上保持了平衡和谐的感觉。

字体特点:隶书字体是楷书演变而来,具有古拙、挺拔的特点。

这幅作品中,每个字以粗细相间的笔画呈现,线条流畅有力。

字形的结构稳定,每个笔画的起落有力度感,给人以坚定和稳定的印象。

墨色运用:作品运用浓淡相间的墨色来表现字体的粗细变化和层次感,墨色饱满且均匀。

每个字的墨迹流畅而有韵律感,墨色的渐变给作品增添了一种动态的美感。

意境表达:整幅作品通过字体的运用,将《静夜思》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中国书法艺术(隶书)赏析 PPT

中国书法艺术(隶书)赏析 PPT

2.出于对美善相兼的追求,中国传统艺术尤其重视对高尚 人品的表现,传统说法认为书品出于人品,书法与书家的性情、 品格和节操呈表里对应的关系。
其实亦未必如此,不然如何解释历史上众多书家?
讲究中和之美
1.中和之美要求艺术所表现思想情感不要越出传统的道德规范, 即“发乎情,止乎礼义”。
“喜怒哀乐之未 发谓之中,发而 皆中节谓之 和。”(《中庸》)
隶书艺术赏析
第一节 魅力无穷的中国书法
一、书法是什么? 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线条造型艺术。(是
中国的三大国粹之一) 是华夏民族聪明、智慧与创造力最集中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最具
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一门艺术;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书法家沈尹默曾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他
2.中和之美要求在艺术创作上将二元对立的因素融汇结合。
中国艺术在其发展史中形成了许多相反相成的审美范畴, 如书法创作要讲究奇与正、方与圆、肥与瘦、曲与直、伸与缩、 藏与露等的对立统一,绘画注重构图布局中的虚实、宾主、疏 密、参差等关系的辩证处理。
3.艺术境界的创造及其对美的追求,反映了人类对精神自 由与审美自由的执著。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洋洋大观的艺术珍品,以及重表现、重 传神、重写意、美善相兼的美学追求,集中体现了崇尚自然、 体征生生、实践德行,以及以自我生命去契合宇宙生命等民族 特色,是人们通过审美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
四、怎样欣赏书法艺术?
1、书法的艺术标准
1)必须具备可读性和观赏性 2)必须符合书写的法度 3)要雅俗共赏(形神之美,风韵神采 )
2.中国古代艺术崇尚天人合一的美学追求: (1)师法自然,心物相契,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通的艺术境界。
古代艺术家的师法自然,要求通过对自然的仰观俯察,深切体悟 自然宇宙生生不息的内在精神。

隶书书法对联作品欣赏

隶书书法对联作品欣赏

隶书书法对联作品欣赏隶书书法对联作品欣赏欣赏:隶书书法对联作品欣赏1隶书书法对联作品欣赏2隶书书法对联作品欣赏3隶书书法对联作品欣赏4隶书书法对联作品欣赏5隶书的简单分析:隶书源始于公元前三世纪,成熟于刻石鼎盛的公元前后,是由前文字篆书演化而来的一种文字(字体)。

没有哪一种字体与隶书一样在概念和文本上显示出极大的混乱和庞杂,当然也没有一种字体如隶书一样被世人喋喋不休:古隶、今隶、秦隶、分隶、佐书、佐隶、史书、八分、汉隶、楷隶、散隶、草隶、魏隶、隶书等等。

对此,论者无意于吹毛求疵地纠缠于概念的界定,必须申述的是,隶书是文字史上从难到易,从繁到简,甚而进化论式地转化为实用性极强的一种实用文字。

书史把这一转化过程概括为“隶变”。

隶书在形成之始,作为篆书的辅助字体,同篆书的实用功能一样,本能地接转了“佐书”奴性(非艺术而实用)。

质言之,隶书是手艺人在宗法制度下被人役使,非自觉地在文字实用范畴之内创造的一种醒目、规范且板滞的字体,它并不能因“汉字情结”及与其后转渡书法的关联而进入书法艺术之域。

统观隶书,因实用性之限制,其点画皆实,这许和刻碑因素大有关系。

近现代出土的秦汉简不但为我们提供了从篆书至汉碑这一时段上的补白之作,也使我们看到了最早的墨迹。

简牍书在竹木简光滑的表面仍以质实的笔画排列汉字,这多少给我们传导了这么一种信息,即隶书同简牍书一样,是手艺人在实用目的的驱使下,用老实淳朴且近乎愚昧的非理性思维,以工艺制造式的次序抄录的汉字文本。

《易》太极图像的虚实互动模型,是包涵天地潜在存在以及时空互应互转互融的一种有待于“破块启蒙”的洪荒之气,它具有美的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艺术图像所包涵的虚实对立统一,是作品之所以成为艺术的生命行为。

隶书点画皆实而缺乏大虚,正是手艺人创造智性孱弱而使隶书进入不了书法艺术的最致命弱点,它只能在极其有限的字型结构上小打小闹,在限定度之内调节。

这个弱点,只有当书法进入人文自觉之后,才能以创造主体的审美之维,把抽象于自然的运动符号,凝定成艺术图像,形成生命的张力。

庞中华硬软笔隶书书法作品欣赏

庞中华硬软笔隶书书法作品欣赏

庞中华硬软笔隶书书法作品欣赏
庞中华,四川达州市人,1965年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地质勘探专业,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和诗人。

当代中国硬笔书法事业的主要开拓者。

现任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庞中华硬笔书法学院院长,曾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自1980年以来,有100多种字帖和专著在海内外出版发行,其中代表作有:
《谈谈学写钢笔字》、《庞中华钢笔字帖》、《庞中华现代硬笔字帖》、《庞中华书法集》、《庞中华诗抄》、《庞中华散文集》、《庞中华电视讲座》、《庞中华人生感悟》、《硬笔书法简论》等,主编了多部书法教材,
包括《硬笔书法普及班教材》、《硬笔书法高级班教材》、《中老年人硬笔书法教材》,以及适合中小学生课堂使用的《写字课本》、《写字字帖》、《书法艺术》、《庞中华快乐练字》等,其图书总印数已突破1亿3千万册,
非正式渠道超过3亿册。

他还应邀多次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开办了《硬笔书法讲座》、《庞中华硬笔书法艺术讲座》等,听众数以千万
计。

他创办的庞中华硬笔书法中心及学院,迄今已培养学员120余万人。

庞氏硬笔书法,清新秀逸,兼善各体,自成一家,被誉为“庞体”。

他独创的“快乐立体教学法”享誉国内外。

除书法外,还长于音乐、诗歌、散文、演讲等。

海内外舆论称他为“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硬笔隶书书法优秀作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硬笔隶书书法优秀作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硬笔隶书书法优秀作品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几千年来,我们中华儿女竭尽所能去开创与捍卫一个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

正因为这份共同的使命和目标,我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形成。

为了表达与继承这份意识,我运筆泼墨,研究隶书古籍,在师长的指导下写出了这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硬笔隶书作品。

这幅作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通过笔墨和结构的运用,力求展现出追求共同理想、坚持文明传统、传承创新精神的中华儿女。

整个作品采用硬笔隶书的书法形式,隶书源于古代秦篆和汉隶,结构规整、笔势雄浑,常用来书写重要文件和碑刻铭文,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得益彰。

同时,硬笔也更具挑战性,需要艺术家在墨量、墨色和笔触上有更高的要求,而我对自己的技艺充满自信,在这幅作品中尽展所长。

整个作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题字作为中心,字体端庄大气,用笔流畅干净,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自信心。

在右上方绘制了国旗,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主。

这幅作品的左侧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论语》、《道德经》和《古文观止》等经典之作为背景,强调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右侧描绘了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创新,以高楼大厦、高铁和火箭等图案为背景,突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实力。

整个作品以中心点为轴心,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凸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传承中不断发展与完善。

在我写这幅作品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坚持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秉承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主精神,塑造强大的意志力和凝聚力。

只有铸牢共同体意识,我们才能够共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同时,我的这幅作品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提供了良好的视觉体验。

通过书法的艺术形式,我以优雅的笔触和饱满的墨色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与现代,传达了对共同体意识的崇高追求和渴望。

希望这幅作品能够引起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注与思考,激发每一个中华儿女积极参与到共同体建设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隶书衡方碑集字书法

隶书衡方碑集字书法

隶书衡方碑集字书法一、隶书衡方碑的简介嘿,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隶书衡方碑。

这衡方碑啊,那可是隶书里相当有特色的存在。

它的字体啊,看起来就特别有韵味,就像是一位历经沧桑但又底蕴深厚的老者,默默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它的笔画形态呢,有的粗壮厚实,给人一种沉稳大气的感觉;有的又带着微妙的弧度,就像美人弯弯的眉梢,有一种别样的灵动。

二、集字书法的趣味说到这集字书法啊,可太有意思啦。

就像是玩拼图一样,不过是用衡方碑里的字来拼凑出一幅幅美妙的书法作品。

咱们可以从衡方碑里挑出自己喜欢的字,然后按照自己的创意组合起来。

这就像是在跟古人对话,从他们留下的字库里挑选“零部件”,然后构建出属于自己的书法小世界。

而且啊,通过集字书法,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衡方碑里字与字之间的关系,比如说字的大小搭配、笔画的呼应等等。

三、学习隶书衡方碑集字书法的好处1. 提升书法水平对于咱喜欢书法的小伙伴来说,这可是提升功力的好方法。

衡方碑的字体风格独特,练习它的集字书法,能让我们的笔法更加丰富。

像它的笔画粗细变化,就能让我们在书写时更好地掌握提按的技巧。

2. 感受历史文化隶书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衡方碑就像是一个历史文化的小窗口。

当我们研究它的集字书法时,就仿佛穿越回了古代,能感受到当时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审美情趣。

3. 培养耐心和专注力集字书法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要挑选合适的字,还要安排好布局,这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专注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心会慢慢静下来,就像一泓清泉,不再浮躁。

四、如何开始学习隶书衡方碑集字书法1. 准备工作首先呢,我们得找到一份清晰的衡方碑拓本或者字帖,这样才能看清字的细节。

然后,准备好毛笔、宣纸和墨汁。

毛笔的话,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书写习惯选择,不过对于隶书来说,中号的毛笔比较合适。

2. 观察与分析仔细观察衡方碑里的字,看看它们的结构、笔画特点。

比如说,哪些字是重心偏下的,哪些字的笔画是伸展的。

在集字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些因素,让组合出来的字看起来和谐统一。

龙年对联书法作品欣赏隶书

龙年对联书法作品欣赏隶书

龙年对联书法作品欣赏隶书龙年对联用隶书书写,那可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呢!隶书这种字体啊,自带一种古朴的气质,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一)隶书的特点与对联的适配性隶书的笔画是比较有特点的,它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这种独特的笔画形态在书写龙年对联时,能够让对联看起来更加庄重、典雅。

比如说“祥龙贺岁财气旺,瑞气盈门福寿长”这样的对联,用隶书书写,那每个字都像是被赋予了古老的灵魂。

“祥”字的起笔就像龙抬头,那燕尾般的捺画又好似龙尾轻轻摆动,整个字仿佛一条祥龙盘踞在纸上。

而“福”字的圆润笔画,在隶书中也显得更加饱满,寓意着满满的福气。

(二)龙年对联内容与隶书风格的结合龙年的对联内容大多和龙有关,充满了吉祥的寓意。

像“金龙降世福满人间,紫燕归巢春盈天地”。

用隶书书写这样的对联,那“金”字的长横画,就像金龙的脊梁,坚韧而有力。

再看“福”字,大大的隶书福字,就像一扇通往幸福的大门,等待着人们开启。

而且隶书的结构比较规整,和对联这种对称的文学形式非常搭配。

对联讲究平仄相对、词性相对,隶书则以其整齐的结构让每个字都稳稳当当的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就像士兵在列队,整齐而有序。

(三)不同风格的龙年对联隶书作品1. 有那种比较大气磅礴风格的隶书对联作品。

比如“龙跃九霄云腾致雨,凤舞三界瑞气临门”。

在这种作品中,隶书的笔画粗壮有力,每个字都很大气。

“龙跃”两个字,笔画的起承转合都充满了力量感,就像真的看到龙在九霄之上翻腾跳跃一样。

2. 还有一种比较清秀婉约风格的隶书对联。

像“小龙舞九州大地,瑞气盈万户人家”。

这种作品中的隶书笔画相对纤细一些,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感觉。

“小”字虽然笔画简单,但在隶书中也能写出独特的韵味,那小小的一点,就像龙的眼睛,灵动而有神。

概括性来讲呢,龙年对联用隶书书写是一种很棒的组合,无论是从字体的特点还是从对联的内容来看,都能给人带来独特的审美享受。

隶书书法作品欣赏图片_书法作品欣赏隶书

隶书书法作品欣赏图片_书法作品欣赏隶书

隶书书法作品欣赏图片_书法作品欣赏隶书推荐文章毛笔隶书书法入门热度:隶书书法入门基础热度:史晨碑精美隶书书法赏析热度:最新隶书书法作品欣赏_优秀隶书书法作品赏析热度:中国书法隶书字帖_中国书法隶书字体欣赏热度: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它的体型扁方、平整,采取分开布势,左右两边对称。

笔法有圆有方,方圆结合。

典型的笔法是“蚕头燕尾”。

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隶书书法作品欣赏图片,希望你们喜欢。

隶书书法作品图片欣赏隶书的结字法则1、因字立行,隶书的波磔是向左右分开,整个字呈横势。

故粗一看每个字有些呈扁平形。

初学者往往把隶书的每个字都写成扁方形的,这就不对了。

横势不等于扁方,字的笔画有多有少,写的字要顺乎自然,就必然有长短大小的变化。

如“书”和“爵”字横画较多,写得就长一些。

而“一”和“如”字横画较小,所以字一定是扁的。

这就叫因字立形。

但在整篇章法的处理上,就不一概而论了,如接连几个字都很长,就应适当地进行一些避让,将其中的某些字写得扁一些,反之遇到接连几个字都很扁,则应适当地将其中某些字写得略长一些,以求平衡。

总之要随机因变,灵活处理。

在这方面清代书法家伊秉绶的隶书结构处理得很有特色。

2、偏旁独立,隶书的各个偏旁均能独立存在,自成形体。

这是因为它从篆书独立偏旁演变而来。

下面举几个字例说明。

“河”字“孔”字的左右偏旁,分开均能独立存在而不欹斜。

再如“鲁”“名”字的上下两部分也是能独立存在。

各个偏旁能独立平稳,则完整一个字就更显得稳重了。

故隶书有一种端庄、厚重的韵味。

3、点画避就,要使每个字写得都有不同的形态,就要讲求点画的在整个字的结构安排上的避让关系。

如“平”字的二横画,往往把下面的一画写成波画,使整个字显得生动,隶书的波画在一个字中一般只有一笔,所谓“燕不双飞”。

但有些字中有两个同样的波画,如“钱”字,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有所避让,为了突出下面的捺尾,而将上面的捺尾有所收敛。

点画避就得例子很多,如“子”“石”字,为了突出竖钩这一主笔,往往将横画写成平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隶书书法作品欣赏隶书毛笔优秀书法作品欣赏隶书是继篆书而兴起的一种书体,它源于战国,孕育于秦代,形成于西汉,盛行于东汉。

它由篆书省易、简化、演变而成,风格多样,历史悠久。

在书法的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下面是为你的隶书毛笔优秀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初学隶书,首先要在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汉碑中先选择一种来入手临习。

选帖的标准是,书法应规入矩,平正端严,存字较多,字口清晰,笔法完备的汉碑,如《史晨》、《乙漠》、《华山》、《曹全》诸碑,当然选帖也要根据每个人的笔性和喜好来加以取舍。

字帖最好用初拓本,因初拓本较好的保留了原碑书法的丰神。

在好拓本不易得的情况下,可用影印本。

选好帖后,就可以开始临帖了。

学习书法主要采用钩、摹、临三种方法。

钩是以透明的纸复在字帖上,把映出的字用很细的笔画钩出字形的轮廓,然后再用墨填。

不填墨的称为双钩。

摹,也是用透明的纸复在字帖上,按照映出的字形,摹写其笔画和位置。

临,是把字帖放在面前,对照字帖上的字,细心观察和领会字的点画形态,结体特点和运笔方法,细心仿照写出。

用钩的方法繁琐费事,摹和临也各有利弊,如姜白石《续书谱》就说:“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

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

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盖临书经意而摹书不经意之故也。

”所以临写的方法多为人取。

临写之前,还应多读帖,所谓读帖,就是打开字帖,认真观赏,注意字帖上每个字的笔顺、笔意点画和结构特征,乃至神韵。

养成了读帖的习惯,还可为背临即不对照字帖,用记忆的方法写帖上的字打好基础。

选定一种字帖后,要临写一个时期,能做到临写的字与原帖字体形态及点画气势相象就可以了,并非要—无差才可。

总之,既不要见异思迁,也不可一成不变。

有了一定的根基,多换几种帖来写,对笔法、结构就掌握得多些,还会避免专临一帖,跳不出去和过于甜熟的弊端。

在临写练习过程中还有几点要加以注意:临写时不要贪多,每次临写几个字就可以。

往往一次写几十个字,却一无所得,精意地临写几个字,反而会有收获。

临写的字最好比原帖上的字大,这样会使笔势展开,也易见骨力,一般汉碑上有些字残损或漫漶,字形不完整,笔意不明显的可以不临,甚至有些结构不美观的字也可以不临。

隶书从发展到嬗变、升华,已是有了定型的书体。

对其加以变革和创新,都相当困难,这就更需要每一个学习隶书者要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应该尽可能对古今各种优秀的隶书作品反复观赏,提高欣赏能力,从中不断汲取营养。

书法之外的艺术也须学习和借鉴,这有助于丰富学识和提高创造能力。

最后还要指出的是,随着书法艺术的不断发展,书法理论的学习与研
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古今有关隶书的理论,揭示出了隶书艺术的本质及其规律,会给我们以启迪。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