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理论发展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静 0243 10级临床2班

科学理论发展模式

自然辩证法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有三种模式,它们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科学理论发展观,即累积式发展观、否证式发展观与社会历史观。

科学理论的否证式发展

从辩证法的发展观看来,科学认识所包含的需要改善的因素,“无例外地总是要比不需要改善的或正确的因素多得多”。科学史就是把各种谬论“逐渐消除的历史,或者说,是用新的、但越来越不荒唐的愚昧加以代替的历史”。20世纪初,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提出与证实,极大地修正和发展了长期占支配地位达两百多年之久的牛顿物理学,在这种形势下,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提出了科学理论的否证式发展观。他认为,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不过是某种猜想或假说,其中必然潜藏着错误,即使它能够暂逃脱实验的检验,但终有一天会暴露出来,遭到实验的反驳,即“证伪”。科学理论就是在不断提出猜想、发现错误而遭到否证、再提出新的猜想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也就是说,科学认识是在不断改正自己的谬误中向前发展的。曾经有人认为:“人们一旦获得探求真理的方法,获得了一种可以应用于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方法,那么,他们就拥有了一种具有无限威力的工具”,“生命将不仅能控制某一宇宙中所有的物质和力,而且能控制逻辑上可能存在的一切宇宙中的物质和力”,“我们将征服整个宇宙——毫无遗漏地征服宇宙的每个角落。我们将无所不能,无所不至……”。科学的否证式发展观说明,这种观点是极端错误的,客观世界永远隐藏着无穷的奥秘,一切的科学理论都不是一经证明就无可修改的绝对真理,所有的经验命题都只是在实际感觉经验中得以确认的假说,在逻辑上本来就埋藏着可以被否证的种子。客观世界的真理可以经过科学理论与科学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不断逼近,但人们永远不可能掌握客观世界所有的绝对的真理。

(一)可否证性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

可证实性和可否证性是科学知识的两个重要特征。科学知识的可否证性是指它在逻辑上可以被经验否证的性质。把否证原则作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是基于全称否定与单称陈述之间逻辑关系的不对称性。这个不对称性来自全称陈述的逻辑形式。因为,这些全称陈述不能从单称陈述中推导出来,但是能够和单称陈述相矛盾。否证用的是演绎法,它是否定后件的推理,结论假必然要传递到前提上。因此,只要发现与全称陈述相矛盾的事例,就可否证该陈述。而证实用的是归纳法,证实难以实现,因为个别有限的单称陈述不能证明严格的全称陈述。如果从反归纳的立场出发反对借助概率演算来发展归纳推论的理论,那么使全称陈述以观察得到确认的归纳推论也是不合理的。如果存在着归纳推论,则必然也存在着一种证明归纳推论的归纳原则,这个归纳原则又必定是用归纳方法得出的。为了证明这个归纳原则,就必须假定更高一级的归纳原则,于是就陷入了一种无穷的倒退。由此可见,严格的全称陈述有一个显著的逻辑特征,即只能否证,不能证实。所以,一个理论只有在逻辑上有可能被否证,才是科学的,否则,就是非科学的。科学的进步有仅有不断归纳、证实、积累的过程,而且还有不断否证、不断批判旧理论,大胆猜测新理论的过程。没有否证就没有科学革命,就没有科学知识的不断增长。

(二)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

问题是科学的起点。问题出现后,科学家们就要提出各种试探性理论用以解决问题。试探性理论是大胆猜想的产物,它提出来后,就要接受严格的批判和检验,即寻找反例进行反驳和否证。对一种理论的任何真正的检验,都是企图否证它或者驳倒它。当试探性理论被经验否证后,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又提出新的理论,新理论再被否证,科学正是如此从旧问题向新问题发展,这就是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并且,从逻辑上讲,越是好的理论,其可否证的程度就越高。这是因为,理论表述的内容越普遍,它所提供的信息量越大,或表述的内容越精确,应该认为这样的理论就越好,同时被否证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三)科学的否证与进步的关系

如果科学的发展仅仅是否证,那么科学如何成长和进步呢?然而,从逻辑上讲,证实一个科学理论不可能,彻底否证一个理论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经验命题本身就负载着理论,而理论是或错的,理论的可错性传递给经验命题,那么,可错的经验命题对理论的否证就有了可错性。事实上,当一个理论遇到反例时,人们并不会马上抛弃该理论,而是要对这个理论做一些修改或者新的辅助性的说明,把这个反例解释过去,以推动进一步的检验。如果为了使某个科学理论免遭被否证的危险,通过增添不可检验的辅助性假设来使该理论不具有可否证性或可检验性,这样的做法称为对原有理论的特设性修改,这种修改不会导致科学的进步。科学的进步有两方面的标志,一是理论的可否证度,二是其确证度的增加。否证模式并不完全否定确证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高度可否证的理论如果得到不断的确证,那就使我们的知识经受住了否证的考验。所以说,可否证度是科学理论潜在的进步标准,确证度是科学理论的实际进步标准。在否证主义模式看来,确证的意义更在于它提供了证据表明被确证的理论有理由否证并且取代旧理论。

发展模式的三大基本选择

集群经济是产业结构创新,循环经济是生产方式创新,知识经济是发展内涵创新。以上三大创新的实现,取决于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制度创新的力度和水平。

其一,构建“集群经济型”的中国:在上一世纪温州、苏南模式以块状经济为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区域资源,形成具有空间相邻、供需相接的企业集簇,实现互补的共生关系,由以往“口袋式”的分散发展提升到“拳头式”的集群经济发展。

其二,构建“循环经济型”的中国:将上一世纪以粗放式、传统式为主的“线性发展”发展模式,转化为集约式、生态式的“循环发展”发展模式,构建表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之路,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其三,构建“知识经济型”的中国。引导全社会全行业融入知识体系的发展内涵,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标志,尽快拓展大型的、集中的、成规模的现代能源基地、现代产业基地、现代交通网络、现代物流基地、现代服务基地,引领国家发展的方向,成为财富积聚的高端磁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提升国际竞争力水平。

集群经济是产业结构创新,循环经济是生产方式创新,知识经济是发展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