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批注教师
阅读批注实现有深度的阅读——四年级阅读批注方法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阅读批注实现有深度的阅读——四年级阅读批注方法教学的思考和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9ca966c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a.png)
阅读批注实现有深度的阅读——四年级阅读批注方法教学的思考和探索在当今知识爆炸式增长的时代,阅读能力越发受到重视。
然而,有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是简单地读一遍或者背诵,却不能真正理解和吸收所读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引导他们进行有深度的阅读,教师可以尝试使用阅读批注方法。
下面将探讨如何在四年级教学中实现有深度的阅读,通过阅读批注方法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认识阅读批注方法阅读批注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对所读内容进行标记、记录和思考。
通过写在书页的边缘或者在笔记本上做批注,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所读内容。
阅读批注方法是一种主动的阅读方式,可以帮助读者更加集中注意力,促进思维的活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四年级阅读批注方法的具体操作1.阅读前准备在进行阅读批注之前,教师应该首先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预习。
可以通过观察书名、封面、插图等方式了解书籍的主题和大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后续的深度阅读做好准备。
2.注重阅读体验在进行阅读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注重阅读体验,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来理解所读内容。
学生可以在书页的边缘做标记,圈出重点词语,画下重要的情节,甚至在书中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帮助学生总结和分析在阅读完一定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及时停下来,帮助学生总结和分析所读内容。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比如“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故事的背景发生在哪里?”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批注内容来回答老师的问题,从而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
4.展开讨论阅读完整本书籍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相互启发,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同一本书籍,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
三、四年级阅读批注方法的实际效果通过以上的操作,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有深度的阅读。
阅读批注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注意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活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批注实现有深度的阅读——四年级阅读批注方法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阅读批注实现有深度的阅读——四年级阅读批注方法教学的思考和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183fe01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3.png)
阅读批注实现有深度的阅读——四年级阅读批注方法教学的思考和探索作为四年级的语文教师,我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批注是培养学生阅读深度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四年级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通过教学引导,让他们尝试使用阅读批注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以下是我对四年级阅读批注教学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认识阅读批注首先,我会和学生一起探讨什么是阅读批注,为什么要做阅读批注。
我会告诉他们,阅读批注是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标记、记录、提问等方式,让自己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阅读批注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帮助我们更好地领会文章的内涵,同时也方便复习和总结。
二、教学方法与实践1.引导学生阅读在教学中,我会为学生选择一些适合年龄的文章,在阅读之前,我会先和学生一起讨论文章的主题和大意,引导他们对文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然后让学生默读一遍,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分析文章内容和结构我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简单地概括文章的主旨大意、表达方式、作者意图等。
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让他们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指导学生批注接下来,我会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批注方法,比如圈出关键词、划出重点句子、记录自己的疑问和理解等。
我会示范给学生看,然后让他们动手尝试,逐步掌握批注的技巧和方法。
4.讨论和分享在学生完成批注之后,我会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批注和理解。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促进他们对文章内容的共同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发现自己在阅读中的不足和不足之处。
5.检查和总结最后,我会检查学生的批注作业,给予他们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并结合学生的表现,总结批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引导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
三、教学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对阅读批注方法的接受度很高。
他们在阅读后能够积极记录和思考,通过批注,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章,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教师读书笔记批注
![教师读书笔记批注](https://img.taocdn.com/s3/m/cfecc57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7.png)
教师读书笔记批注教师读书笔记批注篇1《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书中每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教育教学中的实例,用平实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
它不晦涩,通俗易懂,在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故事中渗透进教育大师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他用30多年的时间向我们阐述了教育的真谛,他闪烁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如同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教育工作者干渴的心灵!书中的许多经验都值得我学习和反思。
文章中有谈如何教书育人的,有谈如何关心后进生的,有谈如何提升自身素质的。
其中第八十七条“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给我的启发最为深刻。
“教育素养”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深刻的认识。
我所从事的工作是美术教育教学工作,那么我必须能够在美术这一学科中学习足够的知识,在美术的各个方面都要涉及到,了解学科的发展,清楚学科的动态。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的确是这样,只有当我的知识视野无比宽广时,在教育教学时,才能高瞻远瞩、才能改革创新、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
文中还多次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
“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
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下心来,深入地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那就是喜欢读书的精神。
”教师读书笔记批注篇2我在网上阅读了沈浩同志的日志后,辗转反侧,夜以难寐,心里久久难以平静,深深地被沈浩同志扎根基层人民,竭诚为平易近服务,舍小家,顾大家,忘我工作,无私呈献的精神所感动,作文之读后感:教师读后感范文。
他丢开安逸悠闲的恬静,收获着小岗人的幸福;他丢开天伦之乐的温情,收获着小岗人的安宁;他丢开迈向坚实的轨迹,收获着小岗人的调和;他丢开生命之光的的延续,收获着小岗人的手印。
阅读教学设计要诀批注与解析
![阅读教学设计要诀批注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81b86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e.png)
阅读教学设计要诀批注与解析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重要环节,而教学设计则是指导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
本文将从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点和批注与解析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学设计要点1. 目标明确:阅读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是确定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等方面。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级要求,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内容选择:在设计阅读教学内容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文本材料。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活化、趣味性强的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教学方法多样:阅读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问答、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提高阅读能力。
4. 提供指导与支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提供适当的指导与支持,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批注与解析批注与解析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学生阅读过程的记录和分析,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引导。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批注与解析方法:1. 关键词: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圈出文中的关键词或短语,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重点内容,并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2. 标记:可以在文中标记出关键句子、段落或重要内容,有助于学生找出文章的逻辑结构、主旨和线索,提高阅读的整体把握能力。
3. 笔记: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一些简明扼要的笔记,可以是重点句子、关键词或自己的理解等,以便后续的复习与总结。
4. 提问:通过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思考文章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野菊花批注教师版
![野菊花批注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e96769581b6bd97f19ea61.png)
七年级上册语文批注式阅读拓展资料一、请阅读陈创的《野菊花》,根据提示,完成旁批和尾批。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野菊是花中的忍者,餐霜饮露,清淡素雅,幽冷隽异,甘若自知,所以深受古人喜爱,阅读时,我们可以看到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多么重要和效果明显,修辞是语言中的盐,语言有了修辞才鲜活,才有生命力。
精彩而又恰到好处的修辞就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要体会文中对野菊花多种描写和写作手法的运用,来感受野菊花的野性美。
野菊花陈创①野菊花!野菊花开在山野里!②有谁见过这般豪放壮烈的花云?有谁闻过这么沉郁凝重的药香?那样泼泼辣辣地开。
一簇一簇,一滩一滩,一坡一坡,灿烂辉煌!③花朵不过一分镍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锦。
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④几番秋风秋雨秋霜,山野早已敛去辽阔的绿氅,只把灰褐的脊背袒露世间;曾经被悠逸的白云衬托得如此高远的天空,也被铅灰压缩了胸臆;紫燕和鸿雁归飞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了水牛和山羊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唯独野菊花,却以她野性的勇敢和进取,在这片天空下,这片山野上,举起开放的拓展的金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⑤多少墨客骚人奉和酬唱,把菊魂菊意唱彻历朝历代;唱的大多是庭院、公园、花盆里的名菊。
比起野菊花来,这些被驯化、供玩赏的同类,不免沾染着脂粉气、奶油味,显得矫饰和做作。
宁愿入汤入药、成渣成泥,决不任人摆布、供人亵玩——这就是野菊花!⑥野菊花自有野菊花不惑无悔的性格和气质。
⑦她不禁锢自己,有花就尽情地开,有香就尽情的放。
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个脸儿来就开了。
从茎顶,从肋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雨唤醒,就一齐把眼睛睁开,睁的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去。
白天盯住太阳,夜晚盯住星星月亮。
如何做批注阅读教学设计
![如何做批注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d199ba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0.png)
如何做批注阅读教学设计批注阅读是一种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的有效教学方法。
通过在文本中加入批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重点标记、提出问题、做出解释等,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批注阅读教学,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一、确定教学目标在设计批注阅读教学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应考虑以下问题:学生需要通过批注阅读达到什么程度的理解?学生需要关注哪些方面的内容?教师希望学生通过批注阅读后能够做到什么?例如,在教授一篇科学文章时,教师的目标可能是让学生准确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支持论据。
因此,批注阅读的重点可能是指导学生标记出每段的主题句、关键词和例证等。
二、选择适当的文本选择适合批注阅读的文本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文本应该符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它应该有足够的信息量,涉及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且可以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
例如,如果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可以选择一篇社论或议论文作为批注阅读的文本。
而如果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词汇理解能力,可以选择一篇短篇小说或新闻报道。
三、设计批注指导批注指导是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的重要手段。
批注指导应明确具体的标记要求和问题,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文章的哪些方面。
1. 标记要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文本中划出主题句、关键词、例证等,以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结构和主要观点。
2. 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在文本的旁边或下方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
这些问题可以涉及主旨、细节、推理等方面,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
3. 做出解释:教师可以在文本中加入解释或补充说明,帮助学生理解难点或生词。
这些解释应简明扼要,使学生能够在不打断阅读的情况下理解。
四、安排学生活动在进行批注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安排一系列的学生活动,使他们能够充分参与并有效运用批注技巧。
1. 集体讨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集体讨论他们的批注,分享彼此的理解和观点。
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批注式阅读在教学中的实施
![批注式阅读在教学中的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e857a02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d7.png)
批注式阅读在教学中的实施批注式阅读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在文本上进行标注、批注并与他人分享,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文本。
这种方法在教育界早已被广泛应用,因为它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批注式阅读在教学中的实施,以及如何有效地运用这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在实施批注式阅读时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兴趣。
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都不尽相同,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相应的批注式阅读活动。
如果学生的阅读水平较低,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生动的文本进行批注,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如果学生的阅读水平较高,可以选择一些深入、复杂的文本进行批注,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相关的文本,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在实施批注式阅读时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批注式阅读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展示文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批注和讨论。
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将文本内容呈现在大屏幕上,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观察和理解文本;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子阅读器或平板电脑来进行数字化批注,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轻松地进行标注和笔记。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
教师在实施批注式阅读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注式阅读不仅仅是简单地在文本上画下标记,更重要的是能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教师在批注式阅读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和分析文本。
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挑战性的批注任务,让学生在批注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文本,还能够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开展批注式阅读 推动学生全面成长
![开展批注式阅读 推动学生全面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2ec1d8e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6e.png)
开展批注式阅读推动学生全面成长作者:周伟丽来源:《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4年第01期批注是一种常用的阅读技巧。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空白位置进行批注,记录阅读感受或遇到的问题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加强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边读边批注、边读边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让语文课堂更高效。
一、预习批注,优化阅读起点教师需要认识到批注式教学对学生的阅读能够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使学生了解批注式阅读方法的定义和使用方式,促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主动进行批注,提高预习质量和效率。
通常,在预习过程中进行批注式阅读能够让学生在阅读时思考,标记出自己无法理解的内容,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听或提问,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同时,预习批注的开展可以深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积极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为后续的课堂活动奠定基础。
以《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为例,在预习环节,教师应提前布置任务,鼓励学生阅读并理解文本内容。
学生在预习时可以标注生字词、圈画优美的语句。
教师要引导学生留意作者的用词,学习作者采用的写作技巧。
在预习过程中,每个学生可以选择独特的符号对文本进行批注,深入感知细节,圈画不理解的地方。
这样的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寻找重点,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在预习中运用批注式阅读时,学生可以用喜欢的符号或文字批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增强对文本情感的感知,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并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同时明确学习思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
二、合作批注,培养合作意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自身放在引导者的位置。
在批注式阅读环节中,可以积极运用合作探究法,促使学生通过不断地探讨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阅读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大部分学生对文本进行阅读时,并不能完全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
而通过小组之间的批注交流,不仅可以活跃阅读课堂的氛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探索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fe207bf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c.png)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探索
批注式阅读教学已经成为了很多语文教师的必备技能,它强调学生通过阅读来增强自己的语文能力。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探索,是指通过批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和语言特点。
1. 教学方法
2. 实施步骤
(1)教师讲解:教师首先向学生讲解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引导他们记住有效的注释和标记方法。
(2)学生阅读:学生需要阅读一篇文章,并使用各种批注方法对文章进行注释和标记。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完文章后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启示。
(3)课堂讨论: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来深入探讨文章的主题、大意和核心观点。
(4)课后作业:教师规定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通过综合分析和理解文章,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和意见,并撰写一篇文章。
3. 使用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的好处
使用批注式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教学,因其强调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已经成为了小学阅读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下面列出了使用此方法的好处:
(1)增强语文能力:通过使用各种批注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3)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注释、标记等方式,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了解、思考文本,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阅读批注实现有深度的阅读——四年级阅读批注方法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阅读批注实现有深度的阅读——四年级阅读批注方法教学的思考和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a91a033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06.png)
阅读批注实现有深度的阅读——四年级阅读批注方法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利用批注实现深度阅读,是一种对文本深入研究和思考的方式。
四年级的学生正在接受基本的阅读教育,随着这些教育的逐步深入,
预期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以期让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批
注的方式进行深度的理解。
首先,教师应采取一系列以用户体验为先导的教学手段,帮助学
生构建对文本阅读批注有基本认识的概念框架,增进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其次,从文本内容的理解出发,把阅读批注作为延伸,进行相关
的深入思考,构建一个完整的阅读体系,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活跃,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
其三,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
在此过程中,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针对性的讨论问题,让学生认真思考并动手分享自己的理解。
四,让学生用教学反馈的方式进行评估,结合当前的教学情况,运用
合理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在有责任的教学氛围中进行深度阅读。
以上,洞察四年级学生应运用文本深入研究能力实现阅读批注时,教师应采取多种有深度、以用户体验为先导的教学方式,注重赋能学
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学习技巧,进而更好地实现深度
阅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技巧与批注方法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技巧与批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c57ab9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6.png)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技巧与批注方法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关键。
而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批注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阅读技巧和批注方法,以期能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主题思维导图法主题思维导图法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各个要点和逻辑关系,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关键词,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关键词构建思维导图,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结构和主旨。
二、逐词译注法逐词译注法是一种常见的注释方法,适合针对生字、词组等语言障碍较大的学生。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文章旁边或下方写下自己的注释,帮助自己理解生词的含义和词组的用法。
此外,逐词译注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词汇的记忆,提高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体验法情感体验法是一种通过情感共鸣来理解和体验文章的方法。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理解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作品中的情绪体验、人物形象等,通过对情感的感知和理解,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
四、引导提问法引导提问法是一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提高阅读理解的有效方法。
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完一段文章后,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帮助他们思考文章的细节、主题以及作者的表达意图等。
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阅读能力。
五、批注方法批注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进行标记、注解等操作。
批注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方式。
例如,学生可以划线标记重点句子或段落,用不同颜色的笔在文章旁边写下自己的思考和理解等。
批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对文章的把握能力和分析能力。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批注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批注](https://img.taocdn.com/s3/m/58a88456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f.png)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批注
摘要:
1.教师需要通过阅读来提升自我
2.阅读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育理论和实践
3.阅读能够帮助教师开拓视野,提升思维能力
4.阅读是教师最好的修行
正文: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
教师作为教育者,不仅需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需要通过自身的学习和提升,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育理论和实践。
而阅读,无疑是教师提升自我,成为优秀教育者的最佳途径。
首先,教师需要通过阅读来提升自我。
阅读能够让教师接触到各种教育理论和实践,从而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通过阅读,教师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教育观点和方法,这对于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是非常有帮助的。
其次,阅读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育理论和实践。
教育理论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理解了教育理论,教师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教育实践。
而阅读,正是教师理解教育理论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教师可以深入了解教育理论,从而更好地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去。
再次,阅读能够帮助教师开拓视野,提升思维能力。
阅读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视野的拓展和思维的提升。
通过阅读,教师可以了解到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思想,这对于开拓教师的视野,提升其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总的来说,阅读是教师最好的修行。
阅读教学中批注策略运用探析
![阅读教学中批注策略运用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ba794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5.png)
阅读教学中批注策略运用探析批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重视批注的有序学习和有效运用,使批注策略成为学生语文学习中能够熟练运用的阅读工具,真正发挥其在提高学生阅读素养方面的作用。
一、以整体观照精准批注学习有些教师之所以不重视批注策略教学,是因为在他们看来,批注就是简单地用一些线条、符号在课文中标记,似乎谁都会做。
实际上,教师把批注当成一项阅读策略进行教学,需要找准起点,根据学生的阅读需要,循序渐进,在不同学段让学生学习、掌握批注的多种方法、路径。
一是低年级以简单标注为主。
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尝试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对应的正是课后练习1的要求“在课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
这样的圈画有分层教学的意味,可以跳出课后“我会认”的字表所列出的生字范围,圈画结果最能反映并符合学生的实际识字水平。
在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用不同线条勾画小壁虎找谁借过尾巴、结果怎样,训练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这样的圈画标注,就是低年级学生初步学习的批注方法。
二是中年级以理解感悟为主。
梳理教材中出现的批注内容,重点集中在三年级上册的预测策略单元和四年级上册的提问策略单元。
其中,预测单元的批注多数是对文本中的内容表达进行预测的具体内容,提问单元是以从文本内容、表达等不同角度进行提问的形式呈现,这些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习在哪儿进行基本批注。
在此基础上,学生进入以批注为语文要素的单元中学习,在深入理解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内容时,重点学习质疑式、感受式、评价式、联想式为主的基本批注方法。
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下学生学习批注什么和怎样批注。
三是高年级以品析鉴赏为主。
如教学《七律·长征》,在长征中,中国工农红军历经了无数的磨难,像诗中所写的“万水千山”都是阻挡红军前进的艰难险阻,诗人毛泽东却用了另外一种感情来看待这一切,显然体现了与常人不一样的感情,也是通过不一样的表达方法来完成的。
阅读教学设计要诀批注
![阅读教学设计要诀批注](https://img.taocdn.com/s3/m/5512299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d.png)
阅读教学设计要诀批注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学业成绩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设计是每个教师都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提供一些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并对其进行批注。
一、确定教学目标在设计阅读教学课程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让学生掌握的阅读技巧、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等方面的目标。
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指导后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批注:确立教学目标是阅读教学设计的基础。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水平和学科特点等因素,确定合适的目标。
目标应该具体明确,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进步。
二、选择适当的教材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教材。
教材应该包含丰富多样的文本,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材,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批注:选择适当的教材是促进学生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一环。
教师需要在选择教材时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阅读水平,确保教材的内容丰富、有趣,并且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三、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阅读教学设计应该包含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口头问答、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阅读写作等活动,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批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引导他们进行合作与交流。
四、注重词汇教学词汇是阅读理解的基础,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应注重词汇教学。
可以通过词汇预习、词汇辨析、词义猜测等活动,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
批注:词汇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之一。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些词汇教学的活动,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并学会运用不同的词汇策略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五、培养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培养是长期而渐进的过程,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阅读。
批注式阅读在教学中的实施
![批注式阅读在教学中的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631d9e0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26.png)
批注式阅读在教学中的实施批注式阅读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并提高阅读和分析能力。
它的实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教师可以选择一个适合学生的文章或故事,并准备好相应的批注材料。
批注材料可以包括注释、问题、重点标记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水平来选择相应的文章和批注材料。
接下来,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文章的主题和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关于文章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预测文章的内容。
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始阅读文章,并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批注。
学生可以根据批注材料的提示来进行批注,标记出重点句子、关键词和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还可以在文章旁边或空白纸上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和问题。
在学生完成批注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批注和想法,交流彼此的理解和分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文章中的问题,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或提供一些扩展的阅读材料。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批注,分享自己对文章的思考和感受。
在实施批注式阅读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目标来选择适合的文章和批注材料。
文章的难度不宜过高,同时批注材料的内容应该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批注。
学生应该知道如何标记重点句子和关键词,同时能够提出自己对文章的问题和想法。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示范和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批注的技巧。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批注,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和提高。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分析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合适的文章和批注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批注,然后组织讨论和写作,以促进学生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批注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批注](https://img.taocdn.com/s3/m/2feacb94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0.png)
以下是对“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这句话的批注:
1.读书与教师职业的关系:读书对于教师而言,不仅仅是一种休闲娱乐方式,更是一
种职业需求和自我提升的手段。
教师通过读书,可以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2.读书的益处:读书可以帮助教师开阔视野,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同时
也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此外,读书还可以培养教师的耐心和细心,让他们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心理变化。
3.读书与实践结合:教师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通过不
断实践和反思,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读书与个人成长:读书还可以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教
师可以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文化,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5.读书的持续性:教师需要持续不断地读书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论的变化,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
只有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才能不断适应教育的变革和发展。
总的来说,“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这句话强调了读书对于教师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通过读书学习,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同时也可以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阅读指导课教案——批注(范本)
![阅读指导课教案——批注(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e690e63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2.png)
阅读指导课教案——批注阅读指导课教案——批注小习惯成就大未来——读书方法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认识课外阅读与语文学习的相互关系,鼓励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阅读指导课教案——批注。
2.掌握批注这一种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并进行尝试。
3.学会从五个角度进行批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1.激发兴趣,鼓励阅读。
2.掌握批注这种读书方法,进行有效阅读。
难点:学以致用,理论指导与实践练习相结合,学会从五个角度进行批注。
三、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小组讨论法、比较式阅读法四、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我想请你们看一组图片,这一组图片都是一些名人读过的书的照片。
(展示图片)大家看了之后发现了什么?(学生:书上写了很多字,很乱。
)这些都是他们读过书之后留下的。
他们边读书边写字,把自己想说的一些话记录下来。
大家知道这也是一种读书方法吗?这种读书方法叫什么呢?——批注。
我们知道的闻一多先生就非常喜欢运用这样的读书方法,还出版过一本书叫《楚词校补》。
不光这些有学识的名人喜欢运用这样的读书方法,就是我们语文老师、普通的读书人都喜欢运用这样的读书方法。
(我的书本展示。
)批注是我们常用的读书方法,其实平时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在运用这一种方法。
(随机拿起学生的语文课本,读学生书本上所做的批注。
)(二)、批注的定义那么看了这么多,理论上批注究竟是什么呢?批注定义展示。
齐读批注的定义,加深印象。
(三)、设问,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问:看了这么多,别人的、自己的,那么谁能归纳一下我们如何来做批注呢?预设:借助文字、各种符号。
(四)、师生合作,明确角度明确了批注以后,我们一起来试着做一做,教案《阅读指导课教案——批注》。
师:老师选了一篇文章进行了批注,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
批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批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142a806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9.png)
批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在对学生进行批注教学时,需要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指导,及时地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批注式阅读是对文本内容进行层次性的划分,明确文本的表达方式和主要的思想,并且作用多种多样的符号来进行文章阅读的学习,从而帮助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师所讲述的内容。
因此在班级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兴趣为主,将批注和阅读进行相互的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一、预习中的批注,奠定开端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在开展批注教学时,需要将批注教学渗透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阅读中的预习作为基础性的环节,有助于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对文本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以及研究,把握文章的主干性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因此教师在让学生进行预习时,要让学生边预习边进行标注,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内容,为学生后续的高效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为学生讲解《秋天的雨》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批注式的预习阅读,运用多样性的符号在文章中批注出文中非常关键的词语以及句子,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波浪线标出描绘秋天的实物运,用下划线标出优美的形容词语,通过对学生符号的有效教学能够方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印象,也有助于保证学生可以更加有条理和有针对性地理解文章中的内容。
在学生批注的过程中,不仅有助于使学生可以更加高效率地进行文本的积累,还有有助于让学生区分不同符号之间的含义以及特征,深刻地理解文本的主要意思和优美的意境,帮助学生在预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课堂上的批注,引发思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为了帮助学生可以更加有目的和有针对性地进行文本的学习,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进行科学性地批注。
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通过合作或者是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批注,保证学生快速地把握住文章的重点内容。
批注法阅读教学设计
![批注法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edcd6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c.png)
批注法阅读教学设计在批注法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详细注释文章的文字、标记关键观点及对文章提出问题的方式,来促进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本文将探讨批注法阅读教学的设计,以及如何有效地开展这一教学方法。
一、引言批注法阅读是一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文本的有效教学工具。
通过注释和标记关键观点,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论证过程。
二、课前准备在进行批注法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需要选取一篇适合的文章,并提前阅读和研究该文章的结构、内容和重点。
教师还需要准备学生使用的批注工具,如荧光笔、批注纸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关于批注法阅读的重要性和益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说明批注法阅读的目标和任务。
2.指导学生批注教师通过示范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如何进行有效的批注。
教师可以通过荧光笔来标记关键观点,笔记本来记录自己的疑问和思考过程。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批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部讨论和交流自己的批注,并相互分享理解和发现的内容。
教师可以设立一些引导性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合作。
4.整体交流整个小组讨论完毕后,教师可以引导全班进行整体的交流,让每个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发现和理解。
通过全班讨论,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对于文章的理解也会更加全面深入。
5.反思总结在教学结束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同时也可以对本次教学进行评价和反思,以便改进和提高今后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反馈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批注和讨论内容进行评价和反馈。
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批注纸和笔记本来了解他们的批注能力和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五、拓展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批注能力和阅读理解水平,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拓展活动。
比如,让学生互相交换批注纸并进行评价,或者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六、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观察、学生作业和班级表现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价,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批注一、常用的批注符号:“~~~”波浪线,也叫曲线:划在文章精辟和重要的语句下面。
“0000”圈:标在文章的关键词下面。
“——”直线: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理解的语句下面。
“?”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
“/”“‖”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
批注式阅读的符号还有很多,如着重号、括号等。
二、批注的形式和内容:1.批注形式有三种:眉批、旁批、尾批。
“眉批,也就是批在课本的爷上空白处;旁批,即批在句子旁;尾批,就是批在一段之后。
2.批注的内容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注释:遇到难懂的字词查工具书弄明白并写在书的空白处,便于记忆。
提要:用精练的语言把某段的中心意思记在书的天头或地脚上,便于把握文章的脉络,便于复习。
批语:读书时产生的感想、疑问,随时记在空白处。
警语:发现重要的地方,为提醒自己,可批注上“注意”“重要”“用心记住”等字样,可使自己注意力集中。
三、如何给文章或书籍做批注呢?一批注的方法多种多样,由于小学生处在阅读的初级阶段,采用以下几种批注方法比较普遍。
1.感想式批注如果一个人动了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或深或浅的感想。
为了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我们要求学生在读了文章之后,随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
如学生在<<蟋蟀的住宅>>的文末写下这样的批注:“法布尔观察得多么认真细致啊!正是因为他观察得认真、细致,正是因为经历了长期的观察,他才把文章写得那么具体,那么准确。
我平时写作文总感觉没有内容可写,无话可说,就是因为平时没有留心事物,不注意观察。
以后我也要向法布尔一样留心事物,细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还有学生在读到<<长城>>的第2自然段时,在旁边作了如此批注:“古代劳动人民真了不起,设计了如此周密的防护墙。
”这些感想式的批注,不仅能帮助他们深入的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而且还有利于培养他们一根敏感的神经,这对于写作也是相当重要的,真可谓是一石二鸟啊!如果坚持这样的读下去,我们想信学生一定会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2.质疑式批注学贵是疑,清朝学者陈宪章说过:“学贵是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
”说明了疑问的重要意义。
只有疑,才能使我们的智慧之树开出鲜艳的花,结下丰硕的果实。
这种质疑式批注阅读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探究精神。
质疑本身就是一种思考,一种挑战,一种探索。
如学生在<<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中作出了如下批注:“生命桥”指的是什么?还有的学生在《幸福是什么》第12自然段作出了批注:“智慧女儿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三个孩子幸福是什么,而要他们用十年的时间自己去弄明白?”这种批注为我的语文课堂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波澜,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潮。
3.联想式批注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让他们能够由此及彼,能够自觉的由文本迁移到文外。
这种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信息的归类整合。
如学生在<<颐和园>>的第4自然段作出如下批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就是这个意思。
还有的同学在<<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旁边作了一个批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也有人在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旁边作出这些批注“绝处逢生”、“茅塞顿开”……他们由此及彼做到触类旁通,真正的把知识学活了,内化成了自己的一种能力。
这种课内牵一发课外动一身的做法又何尝而不为呢?4.补充式批注这种阅读方法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与课文有关但课文没有写或没有直接写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使教学内容更加周密、清楚、完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
可以是书面文字、也可以是图像、网络资料。
如<<火烧云>>中,在学习了千姿百态的火烧云的形状后,学生仿照作者的写作方法又写下了许许多多形态各异的火烧云的形状。
再如《巨人的花园》中有这样一句话:“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我引导学生在此处写批注:小男孩那会说话的眼睛告诉巨人:。
这种批注方法或者在情节描写的情感点上引发共鸣,激情达义,或者在内容叙述的思想上感悟深化,是教学的点睛之笔。
二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文中感受深刻的地方写下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呢?我尝试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抓标点符号写批注标点符号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作者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也能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时,我们不仅要重视词句的理解感悟,还应引导学生关注标点,鼓励学生把标点符号和理解课文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从标点符号中获得独特的感悟。
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中有这样一句话——“可是这位老人,每天都要一级一级地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
教学中,学生仔细研读这个省略号,用心揣摩,写下了很多感受:我感受到老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论刮风下雨,不论严寒酷暑,始终坚持“扫上去,扫下来”;我感受到老人不怕吃苦,不怕劳累,他“扫上去、扫下来”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每天”,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从不间断的劳动,我从中体会到了老人的坚持不懈;天游峰“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老人每天坚持“扫上去,扫下来”,这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啊,这真是一位自强不息的老人……还有这句——“……我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通过对一个问号的分析,学生感受到了老人对天游峰的热爱,老人对工作、对生活的热爱,体会到了老人的豁达开朗。
再如《山谷中的谜底》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
”我引导学生好好思考这个省略号,想想这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你又从中读出了什么?有的孩子写到:我从省略号悟出了雪松“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是短短的几次,而是不断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我感受到了它的坚强不屈;有的孩子写到: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雪松很多次“积、弯、落、弹”的过程,她是那样的不屈不挠;……课文往往用省略号留下空白,启发读者去联想,去补充。
其实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课堂上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标点,用心揣摩,仔细玩味,于细微处见精神!二、抓关键词语写批注《课标》要求六年级的学生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确实,关键词语在文章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时抓住关键词语去理解、去体会,往往会有更为深刻的感悟和体会。
如《天游峰的扫路人》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人的文章作者往往通过人物的外貌、言行、神态、心理来进行描写,最终突现人物的特点,反映人物内在的思想,突出人物高贵的品质等。
所以,在学习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神态、心理的重点词语写批注。
如从老人穿着“褪色”的衣服、“瘦削”的脸、“黝黑”的面色、“慈善”的眼睛感受到了老人的淳朴、和善;老人说话时的“轻轻松松”“自在悠闲”“悠然”体会到了老人的自信乐观、豁达开朗。
又如《最大的麦穗》一文,学生从“埋头”“看看”“低着头”“用心地挑挑拣拣”读出了弟子们挑拣麦穗时的认真;从“摇了摇头”“又摇了摇头”“试着摘了几穗”“随手扔掉“看出他们不能当机立断,同时又失去了很多机会;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思考“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
”几句话中“最大的”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
通过思考、分析、交流、研讨,学生理解了三个“最大的”的不同内涵,从“最大的”这一关键词语的解读中体会到了“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这句话的含义。
特级教师斯霞倡导“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这句话启示我们理解词语要注意与上下文紧密联系,因为词语在课文中,都有其特定的语言环境,有些词语与上下文紧密联系,其上文和下文的某些内容为学生理解词义提供了极好的线索,因此,我们要提醒学生给重点词语写批注时不要忘记联系上下文去思考,去体会。
三、抓关键句段写批注精彩的课文少不了精彩的句段,它们往往在文章的结尾部分,起着总结全文、点名中心的作用,这些关键句段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如果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品读关键句段,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山谷中的谜底》最后一段——“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心朗读这段话,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写下自己的感受。
有的学生写到:生活中遇到困难,如果不能正面抗争,我们要向雪松一样作出适当的让步,先暂时退一步,再寻求更好的方法。
有的学生写到:雪松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它先弯曲一下,让积雪滑落,再反弹回来,它这种以退为进的生存方式值得学习。
还有的学生写到:读了这段话,我想到了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忍受胯下之辱的大将韩信,凭着顽强的毅力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中国红军,他们在压力面前都表现了一种“大丈夫能屈能伸”的优秀品质,做出暂时的退让,最终获得了更好的发展。
再如《最大的麦穗》课文最后一句——“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有的学生结合自己小升初的择校经历感受到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力来选择合适自己的学校,不能好高骛远,错失良机;有的学生则认为找工作也要踏踏实实,先从基层做起,再寻求更好的发展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看来,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写批注能更好地理解文本,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所以,我一直努力探索教给学生写批注的方法,也一直鼓励孩子在书上圈圈画画画,注注写写,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与评价能力,实现阅读过程中与文本的心灵对话。
三批注的方法多种多样,由于小学生处在阅读的初级阶段,采用以下几种批注方法比较普遍。
1.感想式批注如果一个人动了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或深或浅的感想。
为了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我们要求学生在读了文章之后,随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
如学生在<<蟋蟀的住宅>>的文末写下这样的批注:“法布尔观察得多么认真细致啊!正是因为他观察得认真、细致,正是因为经历了长期的观察,他才把文章写得那么具体,那么准确。
我平时写作文总感觉没有内容可写,无话可说,就是因为平时没有留心事物,不注意观察。
以后我也要向法布尔一样留心事物,细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还有学生在读到<<长城>>的第2自然段时,在旁边作了如此批注:“古代劳动人民真了不起,设计了如此周密的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