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完整版.docx
![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完整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fed583e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6c.png)
五年级上册任课:第1课肖像艺术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了解人物动态变更的基础上,进行人物动态速写练习,以培育学生的整体观念及形象的概括实力。
教学重点I了解人物动态变更的特征及动态线的确定。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画人物动态时,如何驾驭动态的特征及其速写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打算:人物动态速写印刷品,范画,动态速写过程图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常规。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老师的动态速写范画让学生观看,接者向学生讲解速写的涵义。
速写是有记录生活,为创作打算素材之用,也是绘画的一个门类,这要求以快速、概括的方法描绘对象,通常是用简洁的线条来记录各种形象和动态的。
2、依据教材分析,讲解并描述人物动态的运动规律和动态速写的基本方法。
人的动态千变万化,这些变更都是由头、躯干和四肢的屈伸及摆而形成的,如颈、腰、肩、肘、膝等主要关节,每个关节的转动屈伸均有肯定限度和范围,在活动中人体的重心常常移动,身体的不平衡及平衡相互交替,这就形成各种有节奏的美丽的动作。
速写就是要用较短的时间把人物的动态特征精确的描绘下来。
3、挂出老师预先绘制的动作速写过程图,并用粉笔在黑板上作示范,使学生明确速写过程(从动态线起先,然后再画其他,从整体到局部1在示范时,留意向学生讲解人体的各部分的基本比例运动规律和袋子体重心。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人体比例及速写步骤。
三、学生速写。
(要求学生一起先就要把留意力放在视察驾驭人物动作的大势早,经过分析找出动作的重心、支撑点和动作特征的动态线,然后在画面定位,用筒括的线条轻轻勾出,不要把留意力放在细微环节上。
)老师巡W1.辅导。
学生分组互画,每组选一个同学为模特儿,供同学写生。
速写时间为20分钟。
四、讲评:抓住动态的表现作重点讲评。
第2课画人像教学目标: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肯定的了解。
2、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
2024年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学期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学期教学计划(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b2fe2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f.png)
2024年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学期教学计划一、学情评估:整体观察,学生对美术课程表现出高度的兴趣,具备良好的绘画基础和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尤其在运用油画棒和彩铅方面表现出色。
大部分学生能有效使用油画棒进行色彩填充,通过线条描绘平面形象,并能大胆创新,作品内容丰富,充满生活气息。
部分学生的美术学科兴趣不强,空间感知能力有待提升,造型技能需要进一步挖掘,对废旧材料的整合应用能力尚需增强,需要进一步改进。
二、教材内容分析:(一)教学重点1. 掌握色彩的色相和明度等色彩理论,提升色彩的表现力。
2. 突出人物面部的基本特征,准确表现人物的表情。
3. 了解绘画中的比例原则,运用比例进行艺术创作。
4. 理解绘画中的透视原理。
(二)教学难点1. 学生在收集废旧材料上面临困难,影响此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2. 电脑美术与传统美术课程的分离,限制了学生在这一领域的满足感。
3. 表现人物的内在情感。
4. 利用紫沙泥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并能进行水粉颜料的加工和装饰。
三、教学目标:(一)总体目标学生将通过个人或团队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和材料,学习欣赏和评论艺术作品的方法,丰富视觉和触觉经验,享受美术活动的乐趣,保持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学生将了解基本的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用艺术美化生活。
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创新精神,发展实践技能,建立美术基础知识,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二)各学习领域目标1.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理解形状、颜色和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不同工具,通过观察、绘画和制作,展现所见所闻,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欲望。
2.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掌握比例、对称和均衡等设计原则,了解简单的创作意图和手工制作技术,进行设计和装饰,体会设计与其它美术活动的差异。
3.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欣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态、颜色和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描述,阐述其特点,表达个人感受。
4.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以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其他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表达创作意图。
五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纲要
![五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41d78cba5f0e7cd185253671.png)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美术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课时:38课时设计者:刘会阴平中心小学一、课程背景(一)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二)本册教材中编排的内容本册共有20课,包括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其中造型表现领域有12课,设计应用有9课,欣赏评述1课,综合探索有2课。
第11课《陶泥的世界》、第15课《神奇的装饰柱》、属于两个学习领域,既是设计应用又是造型表现。
第12课《元宵节里挂彩灯》也属于两个学习领域,既是设计应用,又是综合探索。
本册教材的美术活动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再特意强调趣味性的开始,而是直接从本册教材所涉及的美术基本知识技能技巧开始,主要以提升学生的线条、形状和色彩为主,前5课可以视为具有“明确的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的”小单元。
《色彩的对比》与《色彩的和谐》从题目上就可以一目了然。
而后三课涉及“设计.应用”中的图案设计、文字设计和包装设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技巧。
第6-13、15、18课,这十课可以视为“以贴近学生生活观察想象与创造表现的内容为主轴”的小单元。
从呈现形式上就可以明显的看出“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相互穿插,相互支持,表现形式丰富,平面表现与立体构成相互衔接搭配。
其中《元宵节里挂彩灯》更围绕主题内容加入了充满人文色彩的活动,变成了一次充满“综合.探索”意味的活动。
第14课《会跳的玩具》是一年级“会......的玩具”的延续,含有科学原理的制作性要求更明确,还增加了相互交流的要求。
第16课《电脑美术--“反色”效果》和第17课《电脑美术》既是前面学段的延续,也与第4、5课相互穿插支持。
第19课《爱护家园》是典型的“注重人文内涵的综合.探索的课程”。
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是典型的“展示经典的”欣赏.评述课程,让学生欣赏中国古代艺术家在陶瓷和青铜上的经典作品、体会艺术表现的同时,感受中国古代在冶炼和煅烧工艺上立足于世界之巅的卓越成就。
2023年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学期教学计划
![2023年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学期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651b54f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1.png)
2023年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学期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2. 提高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3. 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提高他们的绘画和手工艺术水平;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素描技法的学习和实践;2. 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西方绘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方法;4. 色彩理论和水彩画的基本技法;5. 手工艺制作和创意设计。
三、教学安排:1. 第一周:素描基础- 学习正确握笔姿势和基本线条的练习;- 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 学习光影和透视的基本原理。
2. 第二周:中国传统绘画- 了解国画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造型和线条表现方法;- 绘制简单的花鸟画。
3. 第三周:西方绘画艺术- 介绍西方绘画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学习西方绘画中的形态、素描和色彩表现方法;- 创作一幅以西方绘画为题材的作品。
4. 第四周:色彩理论与水彩画- 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色彩搭配原则;- 练习使用水彩画,学习水彩画的基本技法;- 绘制一幅简单的水彩画作品。
5. 第五周:手工艺制作- 学习手工艺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制作一件简单的手工艺品,如剪纸或彩绘陶瓷。
6. 第六周:创意设计- 引导学生思考创意的来源和表达方式;- 提供一些创意设计的案例和练习题;- 学生们自行设计并制作一件创意作品。
四、教学方法:1. 演示法:教师通过实物演示和示范,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解释和讲解。
2. 导引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自己的绘画和手工艺术技巧。
4. 比较法:通过对比不同艺术作品和艺术风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完成作品的评价: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评分和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和创造力。
2. 学生自我评价: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2c585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d.png)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介绍了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的教学内容安排。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不同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3.1 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的学习3.1.1 绘画的基本形式1.教师介绍绘画的基本形式:素描、水彩画、油画、中国画等。
2.学生观看相关绘画作品,并通过讨论和互动,了解不同绘画形式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3.1.2 手工制作的艺术形式1.教师介绍手工制作的艺术形式:剪纸、折纸、立体造型等。
2.学生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实践,体验不同手工制作形式的艺术魅力。
3.1.3 雕塑的艺术形式1.教师介绍雕塑的艺术形式:立体雕塑、装置艺术等。
2.学生观看雕塑作品,并通过讨论和分析,了解雕塑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
3.2 艺术创作与实践3.2.1 基础技巧与创作训练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绘画技巧的学习和练习,如线条、色彩、光影等。
2.学生参与创作训练,通过模仿、练习和创造,提高其绘画技巧和观察能力。
3.2.2 创意表达与作品创作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表达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作品创作,通过实践探索,将创意转化为具体的艺术作品。
3.2.3 表演艺术与舞台设计1.教师介绍表演艺术和舞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学生参与舞台设计的实践活动,通过布置舞台、搭建道具等,体验舞台艺术的魅力。
3.3 作品欣赏与评价3.3.1 名家作品的欣赏1.教师选取一些著名的艺术家的作品进行欣赏。
2.学生通过观看和分析名家作品,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3.3.2 学生作品的展览与评价1.学校组织学生作品的展览活动,展示学生的艺术创作成果。
2.学生通过评价和欣赏他人的作品,提高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和批评能力。
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纲要
![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521c222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70.png)
让知识带有温度。
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纲要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纲要五年级上期美术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义务教导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导部审定2022)◆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人美版2022年5月第1版《美术》◆授课时光:40学时◆授课对象:学校五年级同学◆每课时长:40分钟◆授课人:蔡鲜艳一、课程分析:1、本册教材是按照《义务教导美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举行修订和完美的,教材将美术课程标准转化为同学可实施的教学内容,在明确同学必备的美术学问与技能的基础上,注重贴近同学的学习和生活,教材富有情趣和启发性,体现了教材的有用性特点。
2、本册教材的课题内容符合学校五年级同学的身心特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观赏评述以及综合探究4个学习领域。
其中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有8课;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内容有5课;观赏评述和综合探究学习领域的学习内容分离有4课,全册教材共有21个课题,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本册教材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的教学内容占较大比重。
观赏评述和综合探究课为随堂教学,分布在课题之中。
二、课程目标1、平常作业状况评价:(60%)鉴于同学的作业状况,将同学的学习成果划分为四个等级,即:优、良、合格和待努力。
优:在本学期的平常作业中,有80%以上的作业为优,期末成果即优。
良:在本学期的平常作业中,有60%以上的作业为优,其他为良,期末成果即良。
合格:平常作业能按时完成,但不够仔细的,期末成果为合格。
待努力:平常不按时交作业,不携带美术学习用品的,且上交作业次数不够的,期末成果为待努力。
2、平常携带工具状况。
(20%)这个成果由同桌评。
按照同桌对自己平常携带工具状况的整体表现打分,最高20分。
3、课堂表现。
(20%)(1)对美术课是否有较高的爱好。
第2页/共3页让知识带有温度。
(2)课前是否能主动的收集资料。
(3)上课是否乐观思量问题。
(4)课堂上是否乐观回答问题。
小学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小学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05fe516b581b6bd97f19ea72.png)
小学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郑上路第二小学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课程标准:小学美术★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教学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美五年级上册★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设计教师:一、课程目标●造型·表现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造型·表现”实施建议:学习领域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淡化过于强调学科特色的倾向。
本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1、通过观察人的肖像,用线条进行描绘。
2、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过拓印或剪贴,缠绕制作各种造型。
3、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汉字魅力、壁画神韵、笔墨趣味。
4、学习简单的绘画构图方法、简单的透视知识以及结构比例知识。
5、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色相、明度等色彩知识。
6、学习漫画和卡通的表现方法,进行绘制实践。
7、学习泥塑、纸雕等方法,制作作品。
8、初步学习计算机辅助绘画的方法。
●设计·应用1、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2、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3、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a0c26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0.png)
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
3.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的美术教学内容,包括以下部分:1.学习绘画基础知识和技能,如画笔、颜料、色彩等。
2.学习绘画的构图和造型原则,如平面构图、透视等。
3.学习不同绘画题材和风格,如风景画、人物画、动物画等。
4.学习欣赏名画和艺术家的作品,了解不同的艺术流派和风格。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制作一个绘画作品展示板,并与学生分享一些有趣的艺术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向学生介绍美术教学的目标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情。
第二步:知识讲解和示范1.向学生介绍绘画基础知识和技能,如不同类型的画笔和颜料的用途。
2.讲解绘画的构图和造型原则,如如何将物体放置在画面中心、如何使用透视表现画面深度等。
3.示范绘画技巧和步骤,让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如何进行绘画。
第三步:练习1.让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作品进行绘画练习,并提供指导和建议。
2.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和题材。
3.提供绘画素材,如风景图片、人物形象等,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
第四步:展示和评价1.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分享创作心得和经验。
2.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为同学们的努力和成果给予肯定和赞扬。
3.教师给予学生实际而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提高绘画技能和表达能力。
第五步:总结1.教师对整堂课进行总结,回顾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绘画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
3.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不断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
四、教学评价1.学生的绘画作品和创作积极性。
2.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3.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以上是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的内容和教学步骤。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获得基础绘画知识和技能,提升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以及欣赏名画和艺术家的作品,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a1d83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e.png)
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 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水墨画; - 学会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如运笔、用墨等; - 掌握用水墨画描绘简单景物的方法;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水墨画教材、笔、墨、宣纸;•学生准备:水墨画工具,如笔、墨。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引入水墨画的概念,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水墨画的认识和了解。
步骤二:知识讲解1.介绍水墨画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以及其在中国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2.与学生一起观看水墨画作品的图片,讲解其中的特点和技法;3.介绍水墨画中的常见工具,如笔、墨等。
步骤三:技法演示1.演示运笔技法:教师在宣纸上用笔演示不同的笔尖触碰方式和用力变化,让学生观察和模仿;2.演示用墨技法:教师介绍不同浓度的墨的运用方法,如淡墨、浓墨等;3.演示描绘简单景物的方法:教师从简单的线条开始,逐步教授学生如何描绘山、水、树等元素;4.让学生跟随教师操作,通过模仿和实践来掌握基本技法。
步骤四:学生实践1.学生们根据教师的指导开始描绘自己的水墨画作品;2.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积极的鼓励;3.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进行创作,但需遵循老师所教授的基本技法。
步骤五:展示与评价1.学生们完成作品后,进行集体展示;2.学生们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并由教师进行简要的评价和点评。
四、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水墨画的更多技法和风格;2.提供更多的水墨画作品给学生欣赏,并引导他们从中发现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3.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举办校内的艺术展览,让学生接触和了解更多的艺术作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水墨画的讲解和技法演示,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水墨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了水墨画,培养了他们的艺术兴趣和审美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水墨画作品进行展示和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需向学生传达艺术创作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观念,鼓励他们在创作中享受过程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能力。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22b93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c.png)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画的基本构图和画法;2.学会使用炭笔和彩铅工具画简单的风景画;3.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中国画的基本构图和画法; 2. 炭笔的使用方法; 3. 彩铅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步骤3.1 中国画的基本构图和画法1.引入教师先简要介绍下中国画的历史背景,告诉学生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并让学生谈一下它们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2.讲解从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分别讲解中国画的基本特点和画法,让学生对中国画有初步的了解。
3.示范教师让学生观看一些中国画作品后,示范如何用毛笔勾勒荷花、梅花等简单的图案,让学生跟着画。
3.2 炭笔的使用方法1.讲解教师介绍炭笔工具的特点和用途,让学生明确使用炭笔的重要性和意义。
2.示范教师示范如何用炭笔勾勒出风景画中的线条和轮廓,表现出画面的意境和情感。
3.练习让学生自由发挥创意,用炭笔勾勒一幅简单的风景画。
3.3 彩铅的使用方法1.讲解教师介绍彩铅的特点和用途,让学生了解使用彩铅的方法和技巧。
2.示范教师示范如何用彩铅填充画面,表现出画面的色彩和层次感,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色彩表现画面的意境和情感。
3.练习让学生自由发挥创意,运用彩铅填充画面,表现出风景画的美丽与气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中国画的基本构图和画法;2.炭笔的使用方法。
五、教学评估1.通过观察学生的画作,评估其了解中国画的基本构图和画法的程度;2.通过观察学生的画作和学生的表现,评估其对炭笔的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1.学校内部或小区内举行美术作品展览,让学生发挥才能,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2.鼓励学生参加全市或全区性的美术比赛,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培养其审美情趣和综合素质。
七、教学资源1.中国画集锦;2.炭笔、彩铅等绘画工具;3.展板、画布等绘画材料。
小学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小学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848f22c4ed630b1c58eeb548.png)
郑上路第二小学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课程标准:小学美术★课程类型:根底性课程★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教学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美五年级上册★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设计老师:一、课程目的●造型·表现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开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才能,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究及实验,开展艺术感知才能和造型表现才能。
3、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造型·表现〞施行建议:学习领域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淡化过于强调学科特色的倾向。
本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开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程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1、通过观察人的肖像,用线条进展描绘。
2、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过拓印或剪贴,缠绕制作各种造型。
3、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汉字魅力、壁画神韵、笔墨兴趣。
4、学习简单的绘画构图方法、简单的透视知识以及构造比例知识。
5、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色相、明度等色彩知识。
6、学习漫画和卡通的表现方法,进展绘制理论。
7、学习泥塑、纸雕等方法,制作作品。
8、初步学习计算机辅助绘画的方法。
●设计·应用1、运用比照与和谐、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展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2、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根本知识和方法,进展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开展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
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展制作活动,进步动手才能。
3、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设计功能的统一,进步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才能,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4、养成事前料想和方案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全册(教案)人美版(北京)(2013)美术五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人美版(北京)(2013)美术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887172d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a.png)
全册(教案)人美版(北京)(2013)美术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技法,掌握绘画、手工、欣赏等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体验、实践、创新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绘画:学习各种绘画技法,如线描、水彩、油画棒等,创作出具有创意和美感的作品。
2. 手工:学习剪纸、泥塑、布艺等手工技艺,制作出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的手工作品。
3. 欣赏: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了解不同艺术流派和风格,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绘画、手工、欣赏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教学课件、示范作品、绘画工具、手工材料等。
2. 学具:绘画工具、手工材料、美术欣赏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游戏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美术的基本概念、技法,示范绘画、手工、欣赏等技能。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绘画、手工、欣赏等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评价:学生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全册(教案)人美版(北京)(2013)美术五年级上册2. 内容:绘画、手工、欣赏3. 重点:绘画、手工、欣赏的基本技能4. 难点: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七、作业设计1. 绘画:创作一幅以“美丽家园”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 手工:制作一个以“友谊”为主题的手工作品。
3. 欣赏:收集三幅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纲要
![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08a65d1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71.png)
十四、教学反馈与改进
1.教师应定期收集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意见建议。
2.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学校应建立教学反馈机制,鼓励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参与,共同促进美术课程的不断完善。
十、教师培训与教研活动
1.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美术教育研讨会、培训课程,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2.教师之间开展教学观摩、经验交流,共享教学资源,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
3.鼓励教师参与美术教育研究,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不断优化课程内容。
十一、家校合作
1.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美术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建议。
3.课程满意度:学生、家长对美术课程的满意度较高,课程得到广泛认可。
4.社会影响力:学校美术教育成果显著,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影响力做出贡献。
十八、课程管理与监督
1.学校应建立健全美术课程管理制度,确保课程实施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教务部门应定期对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八、教学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1-2周):绘画基础技能训练,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元素的掌握。
2.第二阶段(3-4周):学习不同绘画技法和手工制作,如水彩画、版画、剪纸等。
3.第三阶段(5-6周):美术欣赏与评价,通过对中外名作的赏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第四阶段(7-8周):传统文化学习与实践,了解民间美术,进行相关创作活动。
3.教师应定期检查教学场所和设备,消除安全隐患,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4.学校应制定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五年级美术上册课程纲要
![五年级美术上册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dc9edf36c5da50e2524d7ff4.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育部审定2013)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材来源:人民美术出版社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课时:37课时课程背景:本册教材具有趣味性和探究性的特点。
要求明确学生必备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贴近学生的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认识祖国和世界灿烂美术文化,使学生走进美术和感受大自然。
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视觉思维的习惯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格调,使之富有情趣和启发性。
本册教材的课题内容共有21个课题,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以及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
其中第1、3、7、14课为欣赏评述领域的教学内容;第2、4、5、10、11、12、13、21课为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
第6、8、15、16、20课为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第9、17、18、19课为综合探索领域的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在注重造型表现、欣赏评述和设计应用的同时,加大了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
二、课程目标:1.通过认识和欣赏各种美术作品,运用形状和色彩知识,引导和启发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2.帮助学生认识和选择有关美术工具和材料,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美术作品鉴赏和美术作品创作等艺术活动,使学生能用简单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传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3.以“玩”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让学生开心的学习,体验美术活动中的乐趣,促使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三、课程内容:四、课程实施:1.课程资源:参考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育部审定2013)教材,结合学情、校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科学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信息,有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或班班通教学系统和教具,使教育教学直观体现,并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率。
2.教学方式:(1)根据美术学科自身的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及步骤要规范,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让其学习正确的作画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氛围;(3)选择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美术实践活动能力,促进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能手眼协调并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3)注意学生的情绪,语言要委婉亲切,气氛要轻松融洽,积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敢于发挥想象力,勇于创作;(4)优化和丰富教育教学活动方式,通过“玩”来引导学生学习美术,轻松有趣传授教学内容,使学生轻松灵活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课程纲要小学美术五年级
![课程纲要小学美术五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f426b0e1f01dc281e43af0b5.png)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美术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课时:38课时设计者:宋莉文化路小学本部一、课程背景(一)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二)本册教材中编排的内容本册共有20课,包括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其中造型表现领域有12课,设计应用有9课,欣赏评述1课,综合探索有2课。
第11课《陶泥的世界》、第15课《神奇的装饰柱》、属于两个学习领域,既是设计应用又是造型表现。
第12课《元宵节里挂彩灯》也属于两个学习领域,既是设计应用,又是综合探索。
本册教材的美术活动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再特意强调趣味性的开始,而是直接从本册教材所涉及的美术基本知识技能技巧开始,主要以提升学生的线条、形状和色彩为主,前5课可以视为具有“明确的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的”小单元。
《色彩的对比》与《色彩的和谐》从题目上就可以一目了然。
而后三课涉及“设计.应用”中的图案设计、文字设计和包装设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技巧。
第6-13、15、18课,这十课可以视为“以贴近学生生活观察想象与创造表现的内容为主轴”的小单元。
从呈现形式上就可以明显的看出“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相互穿插,相互支持,表现形式丰富,平面表现与立体构成相互衔接搭配。
其中《元宵节里挂彩灯》更围绕主题内容加入了充满人文色彩的活动,变成了一次充满“综合.探索”意味的活动。
第14课《会跳的玩具》是一年级“会......的玩具”的延续,含有科学原理的制作性要求更明确,还增加了相互交流的要求。
第16课《电脑美术--“反色”效果》和第17课《电脑美术》既是前面学段的延续,也与第4、5课相互穿插支持。
第19课《爱护家园》是典型的“注重人文内涵的综合.探索的课程”。
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是典型的“展示经典的”欣赏.评述课程,让学生欣赏中国古代艺术家在陶瓷和青铜上的经典作品、体会艺术表现的同时,感受中国古代在冶炼和煅烧工艺上立足于世界之巅的卓越成就。
最新美术五年级(上)课程纲要
![最新美术五年级(上)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15f179e8bd64783e08122b11.png)
题目: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美术五年级(上)课程纲要课程名称:美术课程类型:学科课程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课时:25课时设计者:单位:一、背景:(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美术上册,共20课,其中造型·表现领域11课,设计·应用领域8课,欣赏·评述领域1课,综合·探索领域1课。
①造型·表现内容中,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
例如《色彩的对比》、《色彩的和谐》。
了解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笔墨趣味。
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过拓印或剪贴,制作各种图形。
体验泥塑、纸雕等方法,制作作品。
学习简单的绘画构图方法、简单的透视知识以及结构比例知识,学习漫画和卡通的表现方法,进行绘制实践,初步学习计算机辅助绘画的方法。
②设计·应用内容尝试设计,学习简单的图案基础知识,并进行装饰应用,为社区或村庄、学校、文娱活动以及节庆等制作装饰设计,例如《趣味文字》《神奇的装饰柱》。
《会跳的玩具》是从一年级就开始的“会······的玩具”的延续,但是含有科学原理的制作性要求更明确,同时增加了相互交流的要求。
学习陶艺的制作方法,感受动手协作的乐趣。
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文体活动海报的设计,如《美术学习记录袋》。
围绕主题内容,加入了充满人文色彩的活动,变成了一次充满“综合·探索”意味的活动。
如《元宵节里挂彩灯》。
③欣赏·评述《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中,从造型美、纹饰美和釉色美三个方面展现了中国陶瓷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中国古代陶艺的特点,渗透对祖国古老艺术的热爱。
使学生关注生活与艺术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对欣赏内容的感受与认识,了解中国传统知识与风俗文化,体验美术知识与各领域之间的综合发展,学会用审美的眼睛去发现自己习以为常的东西里所包含的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郑上路第二小学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标准:小学美术
★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
★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
★教学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美五年级上册★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
★设计教师:
一、课程目标
●造型·表现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造型·表现”实施建议:学习领域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淡化过于强调学科特色的倾向。
本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1、通过观察人的肖像,用线条进行描绘。
2、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过拓印或剪贴,缠绕制作各种造型。
3、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汉字魅力、壁画神韵、笔墨趣味。
4、学习简单的绘画构图方法、简单的透视知识以及结构比例知识。
5、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色相、明度等色彩知识。
6、学习漫画和卡通的表现方法,进行绘制实践。
7、学习泥塑、纸雕等方法,制作作品。
8、初步学习计算机辅助绘画的方法。
●设计·应用
1、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2、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3、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4、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设计·应用实施方案:学习领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
1、学习设计基础知识,为家居生活、学习工作等设计制作新颖用品、装饰品。
2、学习简单的图案基础知识,并进行装饰应用。
3、增强旧物利用意识,用塑料瓶、废旧织物、废包装箱等媒材,进行玩偶、生活实用品、交通工具模型、兵器模型等的设计制作。
4、与同学合作,设计布置节日的舞台。
5、与同学合作,选择适宜的媒材,制作校园、社区或村庄局部的平面图或模型。
6、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书籍封面、文体活动海报的设计。
7、学习陶艺的制作方法。
8、学习黑板报、手抄报的设计、制作。
●欣赏·评述
1、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2、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
3、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分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4、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美术欣赏最基本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的能力,并以此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
欣赏·评述实施方案
1、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领略不同的艺术风格。
2、介绍一件优秀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3、以参观、讨论等方式,欣赏校园和社区的景观设计。
4、通过参观或观看录像、图片等,欣赏雕塑和现代工业产品,感受不同材质的美。
5、鼓励学生从课本中选一件最喜欢的作品,通过查阅资料,向同学介绍欣赏作品的心得。
6、通过实地参观或观摩录像,欣赏不同材质的建筑物的门窗、墙壁和屋顶等。
7、将若干雕塑作品的图片,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区别雕塑作品的时代特点。
8、介绍一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体会画家阅历和作品间的联系。
9、欣赏我国的石窟、佛教壁画艺术。
10、做一个艺术家的专题讨论,系统地进行了解。
●综合·探索
1、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2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
3、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教师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
综合·探索实施方案:
1、结合传统节日,创作、设计和制作平面或立体的美术作品,体会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2、配合班队活动以及学校的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进行策划、制作与展示。
3、编写自己喜爱的剧本,设计、制作服饰、皮影、玩偶以及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表演。
4、深入了解劳动的伟大及艰辛,以美术设计的角度,设计并制作劳动工具。
5、运用平衡、运动、光、电等科学常识,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并制作出简单而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生活用品。
6、使用摄影机、摄像机收集素材,利用计算机等手段进行美术创作展示活动、制作美术短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