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义:类别是人类认知的工具。 学习和利用类别,是一种最基本、最普
遍的认知形式。 人类通过这种认知形式来适应环境。
属性:
• 关键属性:用来作为客体定义的属性。 • 无关属性:不用来作为客体定义的属性。
(1)类别是根据关键属性来下定的。 (2)类别不仅具体说明关键属性,而且还指明把它们组 合在一起的方式。 (3)类别要权衡各种不同的属性。 (4)类别要确立公认的有关属性的限制条件。
1. 人在概念形成过程中,需要利用现在获得的和已存 贮的信息来主动提出一些可能的假设,即设想所要 掌握的概念可能是什么。这些可能的假设组成一个 假设库。
2. 在概念形成的实验中,对任何一个刺激作出反应之 前,被试必须从他的假设库中,取出一个或几个假 设并据此作出反应,也即对所应用的假设进行考验。
3. 成功-继续与失败-更换,直至获得某个正确的假 设,即形成某个概念。
例如,正方形不仅仅只是四边形,并且有四 条边的长度必须要相等,同时四个角必须 是相等的内角。这里正方形的大小或者颜 色都是无关属性。
二 概念获得的策略
概念获得的研究以两个假设为前提。 1 人们形成概念,是为了简化来自环境的信
息,并通知如何对其作出反应。因此,概 念的获得等同于类别的确立。 2 为了减轻认知的张力,确保精确而又迅速 地获得概念,人们必定会采取某些策略。 策略是指学生为达到某种目的,在习得、 保持和利用信息的过程中决策的方式。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 学生主动地通 过感知、领会、推理促进类目及编码系统 的形成,是学习者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 程。
他说:不论我们选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 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一 知觉与归类理论 二 概念获得的理论
一 知觉与归类理论
学习包括三个同时发生的过程:
1.新知识的获得(学习活动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 2.知识的转化(获得了新知识以后,还要对它进行转
式”。
返回
布鲁纳另外一个成就就是他最早系统地 提出了概念假设-检验理论。
概念形成:是指学生知道某些东西属于这一 类别,其他东西不属于这一类别。
概念获得:是指学生能够发现可用来区别某 一类别的成员与非同一类别的事物的各种属 性。
学校学习不止是形成概念,而且要使学生获 得概念。
布鲁纳(Bruner)等 ,1965年在实验的基础 上提出。该理论认为:
这种假设检验的过程即概念形成的过程
一 概念的类型
1.合取概念:一种根据同时呈现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属性来下定义的概念。就是说,当 学生根据事物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共同特 征来对它们分类时,它们形成的就是合取 概念。
就如同, 数学中的“P且Q”命题。只有P命题对,Q 命题也对,我们才能说此命题成立。
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且两腰相等的三 角形。
2 析取概念:是一种根据同时呈现两种或两 种以上的属性,或只呈现一种属性来下定 义的概念。
如,“好学生”这个概念可以结合各种属性 ,如“努力学习、成绩好”、热爱集体、 关心他人、有礼貌”等。一个学生同时具 有这些属性固然是好学生,只有其中的两 三种属性也是好学生,所以“好学生”是 一个析取概念。
3 关系概念:是根据各种属性之间特定的关 系来下定义的概念。
度上取决于知觉准备状态。
知觉准备状态 是指某一类别的可以接受的 程度,而可接受性是根据某一类别对刺激输入 加以编码的难易程度来界定的,某一类别越是 容易被接受,所需要的刺激输入就越少,而将 被接受的刺激输入的范围就越广,不大可能被 接受的类别就越有可能被掩盖起来。
因此,一种合适的类别可接受性, 在知觉的真实性方面起重要作用。
二 归类理论
认知学习观———超越所给信息
基本观点:为了促进学生最佳地学习,提 供信息是必要的;但是,掌握这些信息本 身并不是学习的目的,学习应该超越所给 的信息。
这一观点来源于他的归类理论,在他看来, 所有认知活动都涉及类别的问题。
类别
定义:平等地对各种事物加以归类的规则。
归类,就是要分别对待各种相同的事物,对周围的各种物体、事 件和人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这一类别的成员关系而不是它们的 独特性对它们作出反应。
长期以来,客体的物理特征(如客体的大小和形状) 和观察情境的条件(如光线和观察者离开客体的距离) 是人类知觉物体的最为重要的决定因素。但布鲁纳认 为,人类是有系统地对环境信息加以选择和抽象的概 况。所以,观察者在知觉客体的物理特征时,会受个 人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相当 大的差异。
每张卡片所涉及的四个属性
图的数量 边框数量 图 形 颜 色
1
1
红
2
2
蓝
3
3
黄
作为要形成的概念的一个例子
通过实验,布鲁纳发现,学生在形成合取概 念时,采取了以下四种策略。
1 同时扫视 (同时性扫描) 学生根据实验者所给与的例子,指定所有可能站 得住脚的假设。
2 相继扫视(继时性扫描) 是由一次只检验一个假设构成的。这种策略一般 不会增加认知的紧张性。
(2)生长决取于把事件内化到与环境相应的"贮存系 统"中去。
(3)智慧生长涉及愈益能够用文字或符号对自己或 他人说清楚他已做了些什么或将要做些什么。
(4)智慧发展有赖于指导者与学习者之间系统的和 偶发的相互作用。
(5)通过语言媒介可以大大促进教学; (6)智慧发展是以愈益能够同时处理一系列不同的
事物、在同一时期能顾全到若干序列,以及用一种 适当照顾到多种要求的方式分配时间和注意等为标
第一 知觉具有归类和推理的性质。 知觉的某些基本单位或认同性是天生的、
内源,而不是习得的。要识别某种事物, 首先要存在把该事物归入其中的类别,那 么,在儿童认识的最初期,必然存在某些 最基本的、非习得的类别。随着形成比较 复杂的类别,归类就涉及到学习的过程, 即要学会如何识别、权衡和使用关键属性。
第二 知觉具有各种不同的真实性。
布鲁纳和戈德曼(1947)以出身贫 富不同家庭的儿童(10岁)为被试, 要他们在同样的条件下估计各种硬币, 以比较儿童的金钱价值与知觉的关系。 结果发现:两组儿童对硬币面积的估 计都有夸大的倾向,但贫困儿童组的 夸大倾向远超过富裕儿童组。
你 如 何 形 容 这 个 汉 堡 ?
二 知觉的两个特征
二、.表征系统
布鲁纳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有三种表征系 统在起作用,这就是"动作表征、肖像表征和符号 表征
4 结束证实;这是知觉认同过程的最后阶段, 它是以终止于搜寻线索为标志的。这一阶段的 特征是,对其他线索基本不开放了。因为当人 们认为已把某一事件归入很合适的类别后,就 不大可能再对其他线索作出反应了。
由此可见,知觉过程是以对刺激 输入开放,选择,关闭为特征的。
P.S.布鲁纳强调,对刺激输入归类的精确性,在很大程
相关的类别构成了编码系统。编码系统的一个重要 特征,是对相关的类别做出有层次结构的安排。
推论:学习过程是一知觉过程,学习的结果——形 成编码系统
所谓迁移,可以被看作是把习得的编码系统应用于 新的事例。正迁移就是把适当的编码系统应用于 新事例;负迁移则是把编码系统错误地应用于新 事例。因此,在研究学习时,最重要的事情,是 要系统了解学生已有的编码系统
人们知觉到的东西,实际上多少是以不同程度的精确性来预 见该物体事实上应是什么样的。换言之,当人们把某一物体 归入某一类别时,就会对该物体必须具备的、但现在还没有 知觉到的属性作出预测。这里,布鲁纳引用了美国实用主义 哲学家皮尔斯的观点。皮尔斯认为,一个命题的意义,是人 们对与该命题有关的属性或结果作出的假设性的陈述。布鲁 纳由此推断:一件事物的意义,在于把它置于假设性推理的 网络中,然后对它的特征和效应作出的推理。
两个因素:
1、 个体的期待 2 、个体的需要
我们在需要吃东西时,会对饮食店特别敏感。 如果我们期待某人到来时,他一出现就会立即被认出来。
这两种情况下,识别人和物只需很少的刺激输入, 但犯错的可能性就越大,就是说,如果这一类别 的可接受性程度很高(我们在车站等待某人), 另一类别就可能被掩盖起来(没有发现恰好坐这 班车的其他朋友)。
第七章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一 人物简介
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1915—)于1915年10月出生在美国 纽约。布鲁纳在众多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是一位在西方心理学界和教育界 都享有声誉的学者,他在1959年任美国科学院科学教育委员会主席,主持了著名的 伍兹霍尔中小学课程改革会议;1960年任总统教育顾问;1952年当选为社会心理学 研究会理事长;196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2年获美国 心理学会颁发的杰 出科学贡献奖。
3 守恒聚焦(保守性聚焦) 最合乎逻辑,对记忆和推理能力只施以少量的紧 张性,但又能获得该概念。采取这种策略,每次 提出的假设都集中在一个属性上。
4 聚焦投机 (冒险性聚焦) 聚焦投机策略和守恒聚焦策略的不同在于,这种 假设同时检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属性。
第三节. 编码系统理论
所谓编码系统,就是"一组相互联系的、非具体性的 类别"(Bruner,1973)。编码系统是人们对环境信 息加以分组和组合的方式,它是不断地变化和重 组的。
化,我们可以超越给定的信息,运用各种方法将它 们变成另外的形式,以适合新任务,并获得更多的 知识。 ) 3.评价(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通过评价可 以核对我们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新的任务,或 者运用得是否正确。 )
由此,他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 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二 影响知觉的因素
在布鲁纳看来,“我们在学习知觉时,实际上是在学习我们 遇到的物体和事件的各种特征之间的关系,学习适当的类别 与类别系统,学习预测和检索什么东西与什么东西是合拍的” 因此,他认为知觉过程涉及四个相继的步骤:
1 初步归类;这是在作比较复杂的推理 活动之前进行的。在这一阶段上,环 境事件在知觉上是孤立的,只是注意 到它的某些特征,事件本身还没有什 么意义。
在布鲁纳看来,人们通过归类加工信息,且 所有决策都涉及分类。
1 要确认一件物体,就要对它是否属于某一 类别作出决策。
2 一旦把这一物体置于某一类别,即被确认 后,就要根据这一类别固有的特性,对应该 则应对该物体作出反应进行决策。
他认为,探究实际上“并不是发现对世界上
各种事件分类的方式,而是创建分类的方
2 搜寻线索;这一阶段是寻找可以用来 辨别该事件的那些属性,以便把它较为 精确地归入某一类别。在这一阶段上, 人们对刺激采取开放的态度。
3 证实检索;搜寻线索是为了进一步作 出尝试性的分类,在这之后,情况发生 了变化,人们对刺激的开放性骤然缩小, 往往只是搜寻那些可以用来证实该事件 的线索,以检索原来的归类是否确切。
布鲁纳认为,影响编码系统形成的条件主要 有以下四个方面:
(1)定势(set)
(2)需要状态(need state)
(3)掌握具体的知识(mastery of specifics)
(4)训练的多样性(diversity of training)
第四节 智慧生长与表征系统
一、智慧生长
(1)生长是以反应日益独立于刺激的直接性为特征 的。
遍的认知形式。 人类通过这种认知形式来适应环境。
属性:
• 关键属性:用来作为客体定义的属性。 • 无关属性:不用来作为客体定义的属性。
(1)类别是根据关键属性来下定的。 (2)类别不仅具体说明关键属性,而且还指明把它们组 合在一起的方式。 (3)类别要权衡各种不同的属性。 (4)类别要确立公认的有关属性的限制条件。
1. 人在概念形成过程中,需要利用现在获得的和已存 贮的信息来主动提出一些可能的假设,即设想所要 掌握的概念可能是什么。这些可能的假设组成一个 假设库。
2. 在概念形成的实验中,对任何一个刺激作出反应之 前,被试必须从他的假设库中,取出一个或几个假 设并据此作出反应,也即对所应用的假设进行考验。
3. 成功-继续与失败-更换,直至获得某个正确的假 设,即形成某个概念。
例如,正方形不仅仅只是四边形,并且有四 条边的长度必须要相等,同时四个角必须 是相等的内角。这里正方形的大小或者颜 色都是无关属性。
二 概念获得的策略
概念获得的研究以两个假设为前提。 1 人们形成概念,是为了简化来自环境的信
息,并通知如何对其作出反应。因此,概 念的获得等同于类别的确立。 2 为了减轻认知的张力,确保精确而又迅速 地获得概念,人们必定会采取某些策略。 策略是指学生为达到某种目的,在习得、 保持和利用信息的过程中决策的方式。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 学生主动地通 过感知、领会、推理促进类目及编码系统 的形成,是学习者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 程。
他说:不论我们选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 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一 知觉与归类理论 二 概念获得的理论
一 知觉与归类理论
学习包括三个同时发生的过程:
1.新知识的获得(学习活动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 2.知识的转化(获得了新知识以后,还要对它进行转
式”。
返回
布鲁纳另外一个成就就是他最早系统地 提出了概念假设-检验理论。
概念形成:是指学生知道某些东西属于这一 类别,其他东西不属于这一类别。
概念获得:是指学生能够发现可用来区别某 一类别的成员与非同一类别的事物的各种属 性。
学校学习不止是形成概念,而且要使学生获 得概念。
布鲁纳(Bruner)等 ,1965年在实验的基础 上提出。该理论认为:
这种假设检验的过程即概念形成的过程
一 概念的类型
1.合取概念:一种根据同时呈现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属性来下定义的概念。就是说,当 学生根据事物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共同特 征来对它们分类时,它们形成的就是合取 概念。
就如同, 数学中的“P且Q”命题。只有P命题对,Q 命题也对,我们才能说此命题成立。
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且两腰相等的三 角形。
2 析取概念:是一种根据同时呈现两种或两 种以上的属性,或只呈现一种属性来下定 义的概念。
如,“好学生”这个概念可以结合各种属性 ,如“努力学习、成绩好”、热爱集体、 关心他人、有礼貌”等。一个学生同时具 有这些属性固然是好学生,只有其中的两 三种属性也是好学生,所以“好学生”是 一个析取概念。
3 关系概念:是根据各种属性之间特定的关 系来下定义的概念。
度上取决于知觉准备状态。
知觉准备状态 是指某一类别的可以接受的 程度,而可接受性是根据某一类别对刺激输入 加以编码的难易程度来界定的,某一类别越是 容易被接受,所需要的刺激输入就越少,而将 被接受的刺激输入的范围就越广,不大可能被 接受的类别就越有可能被掩盖起来。
因此,一种合适的类别可接受性, 在知觉的真实性方面起重要作用。
二 归类理论
认知学习观———超越所给信息
基本观点:为了促进学生最佳地学习,提 供信息是必要的;但是,掌握这些信息本 身并不是学习的目的,学习应该超越所给 的信息。
这一观点来源于他的归类理论,在他看来, 所有认知活动都涉及类别的问题。
类别
定义:平等地对各种事物加以归类的规则。
归类,就是要分别对待各种相同的事物,对周围的各种物体、事 件和人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这一类别的成员关系而不是它们的 独特性对它们作出反应。
长期以来,客体的物理特征(如客体的大小和形状) 和观察情境的条件(如光线和观察者离开客体的距离) 是人类知觉物体的最为重要的决定因素。但布鲁纳认 为,人类是有系统地对环境信息加以选择和抽象的概 况。所以,观察者在知觉客体的物理特征时,会受个 人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相当 大的差异。
每张卡片所涉及的四个属性
图的数量 边框数量 图 形 颜 色
1
1
红
2
2
蓝
3
3
黄
作为要形成的概念的一个例子
通过实验,布鲁纳发现,学生在形成合取概 念时,采取了以下四种策略。
1 同时扫视 (同时性扫描) 学生根据实验者所给与的例子,指定所有可能站 得住脚的假设。
2 相继扫视(继时性扫描) 是由一次只检验一个假设构成的。这种策略一般 不会增加认知的紧张性。
(2)生长决取于把事件内化到与环境相应的"贮存系 统"中去。
(3)智慧生长涉及愈益能够用文字或符号对自己或 他人说清楚他已做了些什么或将要做些什么。
(4)智慧发展有赖于指导者与学习者之间系统的和 偶发的相互作用。
(5)通过语言媒介可以大大促进教学; (6)智慧发展是以愈益能够同时处理一系列不同的
事物、在同一时期能顾全到若干序列,以及用一种 适当照顾到多种要求的方式分配时间和注意等为标
第一 知觉具有归类和推理的性质。 知觉的某些基本单位或认同性是天生的、
内源,而不是习得的。要识别某种事物, 首先要存在把该事物归入其中的类别,那 么,在儿童认识的最初期,必然存在某些 最基本的、非习得的类别。随着形成比较 复杂的类别,归类就涉及到学习的过程, 即要学会如何识别、权衡和使用关键属性。
第二 知觉具有各种不同的真实性。
布鲁纳和戈德曼(1947)以出身贫 富不同家庭的儿童(10岁)为被试, 要他们在同样的条件下估计各种硬币, 以比较儿童的金钱价值与知觉的关系。 结果发现:两组儿童对硬币面积的估 计都有夸大的倾向,但贫困儿童组的 夸大倾向远超过富裕儿童组。
你 如 何 形 容 这 个 汉 堡 ?
二 知觉的两个特征
二、.表征系统
布鲁纳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有三种表征系 统在起作用,这就是"动作表征、肖像表征和符号 表征
4 结束证实;这是知觉认同过程的最后阶段, 它是以终止于搜寻线索为标志的。这一阶段的 特征是,对其他线索基本不开放了。因为当人 们认为已把某一事件归入很合适的类别后,就 不大可能再对其他线索作出反应了。
由此可见,知觉过程是以对刺激 输入开放,选择,关闭为特征的。
P.S.布鲁纳强调,对刺激输入归类的精确性,在很大程
相关的类别构成了编码系统。编码系统的一个重要 特征,是对相关的类别做出有层次结构的安排。
推论:学习过程是一知觉过程,学习的结果——形 成编码系统
所谓迁移,可以被看作是把习得的编码系统应用于 新的事例。正迁移就是把适当的编码系统应用于 新事例;负迁移则是把编码系统错误地应用于新 事例。因此,在研究学习时,最重要的事情,是 要系统了解学生已有的编码系统
人们知觉到的东西,实际上多少是以不同程度的精确性来预 见该物体事实上应是什么样的。换言之,当人们把某一物体 归入某一类别时,就会对该物体必须具备的、但现在还没有 知觉到的属性作出预测。这里,布鲁纳引用了美国实用主义 哲学家皮尔斯的观点。皮尔斯认为,一个命题的意义,是人 们对与该命题有关的属性或结果作出的假设性的陈述。布鲁 纳由此推断:一件事物的意义,在于把它置于假设性推理的 网络中,然后对它的特征和效应作出的推理。
两个因素:
1、 个体的期待 2 、个体的需要
我们在需要吃东西时,会对饮食店特别敏感。 如果我们期待某人到来时,他一出现就会立即被认出来。
这两种情况下,识别人和物只需很少的刺激输入, 但犯错的可能性就越大,就是说,如果这一类别 的可接受性程度很高(我们在车站等待某人), 另一类别就可能被掩盖起来(没有发现恰好坐这 班车的其他朋友)。
第七章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一 人物简介
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1915—)于1915年10月出生在美国 纽约。布鲁纳在众多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是一位在西方心理学界和教育界 都享有声誉的学者,他在1959年任美国科学院科学教育委员会主席,主持了著名的 伍兹霍尔中小学课程改革会议;1960年任总统教育顾问;1952年当选为社会心理学 研究会理事长;196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2年获美国 心理学会颁发的杰 出科学贡献奖。
3 守恒聚焦(保守性聚焦) 最合乎逻辑,对记忆和推理能力只施以少量的紧 张性,但又能获得该概念。采取这种策略,每次 提出的假设都集中在一个属性上。
4 聚焦投机 (冒险性聚焦) 聚焦投机策略和守恒聚焦策略的不同在于,这种 假设同时检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属性。
第三节. 编码系统理论
所谓编码系统,就是"一组相互联系的、非具体性的 类别"(Bruner,1973)。编码系统是人们对环境信 息加以分组和组合的方式,它是不断地变化和重 组的。
化,我们可以超越给定的信息,运用各种方法将它 们变成另外的形式,以适合新任务,并获得更多的 知识。 ) 3.评价(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通过评价可 以核对我们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新的任务,或 者运用得是否正确。 )
由此,他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 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二 影响知觉的因素
在布鲁纳看来,“我们在学习知觉时,实际上是在学习我们 遇到的物体和事件的各种特征之间的关系,学习适当的类别 与类别系统,学习预测和检索什么东西与什么东西是合拍的” 因此,他认为知觉过程涉及四个相继的步骤:
1 初步归类;这是在作比较复杂的推理 活动之前进行的。在这一阶段上,环 境事件在知觉上是孤立的,只是注意 到它的某些特征,事件本身还没有什 么意义。
在布鲁纳看来,人们通过归类加工信息,且 所有决策都涉及分类。
1 要确认一件物体,就要对它是否属于某一 类别作出决策。
2 一旦把这一物体置于某一类别,即被确认 后,就要根据这一类别固有的特性,对应该 则应对该物体作出反应进行决策。
他认为,探究实际上“并不是发现对世界上
各种事件分类的方式,而是创建分类的方
2 搜寻线索;这一阶段是寻找可以用来 辨别该事件的那些属性,以便把它较为 精确地归入某一类别。在这一阶段上, 人们对刺激采取开放的态度。
3 证实检索;搜寻线索是为了进一步作 出尝试性的分类,在这之后,情况发生 了变化,人们对刺激的开放性骤然缩小, 往往只是搜寻那些可以用来证实该事件 的线索,以检索原来的归类是否确切。
布鲁纳认为,影响编码系统形成的条件主要 有以下四个方面:
(1)定势(set)
(2)需要状态(need state)
(3)掌握具体的知识(mastery of specifics)
(4)训练的多样性(diversity of training)
第四节 智慧生长与表征系统
一、智慧生长
(1)生长是以反应日益独立于刺激的直接性为特征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