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农业商品化程度日趋发展
(洋行、买办的出现)
买办(葡萄牙语的音译),殖民地半殖民地 里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经营企业,推 销商品的代理人。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在 中国通商口岸设立洋行,雇佣通晓外语,熟 悉商情,有一定财力和信用的中国商人代办 进出口具体业务,给他们一定的佣金,这些 人习惯上被称之为买办。近代中国买办以其 较大的资金,又有兴办近代工业所必须的某 些洋务知识,对于近代工业的创办有一定的 贡献。
一、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战前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2、战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原因 内因: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主要)
(2)表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a.标志 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耕与织的分离)
读材料思考
材料一 1845年,清朝的一个奏折中,这样诉说厦 门开埠后的情形: “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 物冲积于厦口,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 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空。由是江浙之棉花 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 遂亦因之不能壅滞出口。
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门户,成为列强侵华 的开端,中国在外力作用下进入近代的发展历史, 产生“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一、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战前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2、战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内因: 战前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1)原因 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主要)
材料: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
时间
茶叶(万磅) 生丝(包)
鸦片战争前 年平均量5000 年平均量5000
1847年
8,500
22,000
1853年
10,122
62,000
1871年
1,022,159 126,000
结合材料回答 以前中国农民生产农产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现
在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什么?
112643649
1892-1894
149522309
材料二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巾入中国,而女工失业; 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
生计,皆为所夺矣。——郑观应《盛事危言》
上述材料反应什么问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商品输出额的增长。
2、导致了中国的手工业纷纷破产。
自然经济瓦解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洋货得以倾销的原因有哪些? 机器生产,物美价廉,竞争力强; 控制中国海关; 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 获得内河航运和内地通商的特权。
一、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战前 2、战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原因 内因: 外因:
(2)表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a. 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耕与织的分离)
课程目标: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 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代 中
兴 起 : 19C,70S


初步发展 :19C末20S初



短暂春天 : 一战期间



短暂发展 : 抗战前夕

折 发
压制萎缩 : 国统后期

探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兴起的
一、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战前 2、战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原因 内因: 外因:
(2)表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3)影响: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提供条件(商 品市场、劳动力),促进了近代民族 工业的兴起
洋 行 大 量 增 加
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 涌入城市
以往是自给自足;现在是把农产品作为商品进行交 换 。 农产品商品化增强。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这在客观 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瓦解着自然经济。
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过程 与资本主义的产生有何联系?
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成为自由劳动力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发展,为资本主义发 展提供了商品市场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外国资 本主义 的入侵
中国自 然经济 的逐步 解体
农民和手 工业者破产, 成为自由劳 动力
农产品商品化 程度发展,为 资本主义发展 提供了商品市 场和资金
民族资本 主义兴起
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的变动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时间:
19世纪70年代前后
地点:
上海、广东、 天津等沿海 地区
a.交通便利 b.自然经济 解体较早 c.经济基础好
一、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特点: ①经济模式: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为主导. ②土地所有制
③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 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画面: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 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 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 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 方举赞发昌机器厂
陈启源 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
Leabharlann Baidu
二、早期民族工业产生的概况
年代 地点
产生途径
19世纪70年代前后 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两条途径
投资人
著名 企业 概况
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华侨 (转化为
民族资产阶级)
上海发昌机器厂、 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发展速度:主要分布的部门
欢迎来到历史课堂
《大染坊》简介
《大染坊》是一部 反映民族企业自强 不息的电视剧。通 过陈寿亭这样一个 来自底层社会的民 族工业家,在实现 强国梦的奋斗历程, 抒写了中国民族工 业在二十世纪初发 展的历程,透视了 一代人强国梦的诞 生与破灭。
总以为泪水早已擦干 心中的滋味却又苦又咸 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 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 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 这一场锦绣年华欲说无言 早知道这命运由天注定 我是否还要走万水千山 也许白发已无法遮盖 我还要把等待留在身边 也许爱恨终将离散 我要把感动留在人间
这则材料反应了当时中国经济发生什么变化?
外国列强大量商品涌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小农
经济日益与市场联系起来,“耕”与“织”分离 。
中国手工棉纺织业衰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进口额
年份
进口额英镑
1872-1874
66105041
1882-1884
75014563
1887-18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